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特点及合理利用研究

合集下载

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成因、特点及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成因、特点及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壤盐 碱 化 的促进 作用 主要 体 现在风 将 盐 碱化 土壤 带 到 了非 盐碱 化 土地 或盐 碱化 程度 较轻 的土地 上 和 大风 促 进 了土壤 水 分蒸 发致 使盐 分 随水上 行 J。冻 融作 用 影 响 积盐 生 张力 差 ,盐分 随着 水分从 下 层非 冻层 向表层 冻 层 运 动 ; 春 季表层 土壤水 融 化 ,形成 滞 水 层 ,且 水 分蒸 发 ,盐 分 积 累在 土壤 表层 ;夏 季 多雨 ,但 该 地 区 地 势 平 坦 ,水 分 不 易排 出 ,降水淋 盐作 用很 有 限 。。J。另外 ,从 全新 世 到
· 54 ·
中 国水土保持 SWCC 2018年 第 2期
松 嫩 平 原 苏 打 盐 碱 地 成 因 、特 点 及 治 理 措 施 研 究进 展
徐 子 棋 ,许 晓 鸿 (吉林省 水土 保持 科 学研 究 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关键 词]松嫩平原 ;苏打盐碱地 ;研 究进展 ;成因 ;治理措施 [摘 要 ]为更好 地 了解松嫩平原 苏打 盐碱地的 成因、特点 ,更加 系统、合 理地 治理 苏打 盐碱 地 ,对前人 的相 关研 究进 行 了总 结 、归纳 和 分 析 。松 嫩 平 原 苏 打 盐 碱 地 的 成 因分 为 自然 因 素 和 人 为 因素 ,自然 因素 包括 气候 因素 、水 文 因素 、地 质 地 貌 因 素 和 构 造 运 动 因素 等 ,人 为 因素 包括 盲 目开 荒 、过 度 樵 采 、过 度 放 牧 、工程 建 筑 不合 理 等 。松 嫩 平 原 苏打 盐 碱 地 的 土 壤 pH值 、电解度均较 高,结构不 良,透水性差 ,不利于耕作 ,植被 以羊草、碱蓬 、碱 茅 、虎尾 草和星星草等耐盐碱 、耐踩踏 的 草本 植物为主。松 嫩平原 苏打 盐碱地现有 治理措 施类别较为全 面,按照利用方式主要 划分为 :旱 田措施 、水 田湿地措施 、 林草措施 、改土措施和水利措施 。今后 ,应对该 区域 盐碱 地的发育机理 、各类治理措施 的合理 配套使 用、植物措 施 中的林 草 比例 和 品种 配 置 及 不 同盐 碱 度 地 区各 措 施 的 定 量 化使 用 加 强 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15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941(2018)02—0054—06

松嫩平原不同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松嫩平原不同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松嫩平原不同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区之一,但该区域土地的盐碱化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针对松嫩平原盐碱化的问题,关键是了解不同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
水盐运移规律。

如何控制盐分的运移,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探讨松嫩平原不同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水盐运移规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水盐运移规律分析、盐分浓度变化规律分析、土
壤盐分的分布特征分析等。

研究方法将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通过盐
溶液灌溉、土柱浸提等方法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等进行研究,同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
盐分分析。

三、论文结构和预期成果
论文将分为绪论、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预期成果等几个部分。

预期成果包括松嫩平原不同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水盐运移规律和分布特征
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该区域土地盐碱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研究难点在于如何选择适合的室内模拟实验和田间试验方案,精准地掌握不同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水盐运移规律。

创新点在于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
探索水盐运移规律、盐分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土壤盐分的分布特征等,为松嫩平原区域
的土地盐碱化治理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一、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形成原因(一)地形地质吉林西部盐碱土区地处松辽平原中心,四周为缓慢上升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脉所环绕,是三面环山一面靠分水岭的平原,地势低平。

在地质历史上曾是一个大型内陆湖盆,湖水多次丰枯,使流域内高地母质母岩中可溶性盐分随径流汇集于闭流低地,这是盐碱的来源。

周围山地降水丰沛,区内有松花江和嫩江贯穿中部,还有发源于山地的百余条无尾河向中部平原集中。

河水由于古老河道的存在及地表径流作用,漫流于平原内形成无数的内陆湖泊(即碱泡子),可溶性盐类不能排出。

沉积的母质形成粘重的不透水层(即碱隔子),加重了土壤的盐碱化程度。

(二)气候条件吉林西部气候特点是春旱秋涝。

春季风多风大严重干旱,地表水蒸发量大。

从周围高地汇集来的“野水”含有一定数量的盐碱,由于“野水”排不走,盐碱便留下,蒸发浓缩,盐分积聚地表。

伏后秋雨又多又大,使得土发粘,不渗汤,形成内涝。

内涝又加重了盐碱。

盐随水来,碱随水走,土壤盐碱化有加重了内涝。

年年如此,循环往复,吉林西部盐碱化程度越来越重,盐碱土面积越来越大。

(三)植被演替吉林西部盐碱地原本以中旱生草本植被占优势,并混有相当数量的中生草本植物。

历史上这片盐碱地曾经也植被茂盛,但由于过度放牧和人为无序开垦破坏植被,现如今,干旱盐碱地块,植被正向杂草群落演替,呈现出无法利用状态;低洼盐碱地块,正向星星草、芦苇群落演替,而含碱量大的地方则向碱蓬子群落演替。

若继续过度放牧或开荒后又弃耕,可能进入无植被状态,进一步加重盐碱化。

(四)地下水状况吉林西部盐碱土地势低洼,地下水埋深多数季节在200厘米左右,有些地块雨季时接近地表,积涝成灾。

“涝碱相随”,使盐分更向这里集中,加重了土壤盐碱化。

如果地面不平,就会造成“洼兜窝碱”和“高包返碱”现象。

这是因为聚集在浅层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随水通过土壤毛管上升直达地表,使土壤发生盐渍化。

这也是拉沙土压盐碱不治碱的根本原因。

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治理与利用

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治理与利用

SODIUM BICARBONATE SOIL MANAGEMENT AND UTIL IZATION IN SONGNEN PLAIN
LI Qu2sheng , LI Xiu2jun , LI Xiao2jun , WANG Zhi2chun , SONG Chang2chun , ZHANG Guang2xin
1)
[2 ] 4 2
──
1) 表2 1998 年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利用现状
Table 2 Present situation of soda saline2alkali Land use in the west of Jilin province (× 104 hm2 )
县 ( 市) 洮北区 扶余 洮南市 长岭 前郭 大安市 镇赉 通榆 乾安 总计
(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Changchun 130021 ,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three biggest Sodium Bicarbonate soil distributed areas in the world , the western Songnen plain has the area of Sodium Bicarbonate soil 300 × 104 hm2 . In this region ,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is very low because of the serious salinization. The main problems are low rice yield and poor quality in wa2 terlogged saline2sodic land , and the serious harm of Sodium Bicarbonate to the large glebe. Through five years’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 a notable effect is acquired in this saline2sodic land utilization. In the point of developing paddy rice in low2lying and easy waterlogged saline2sodic land , the rice yield has been obviously promoted and the quality has also been improved by the measures to ameliorate soil which include adding TC21 soil ameliorant , paving sand from local sand dunes , exerting manure. In addition , the cultivating measures such as techniques using earthen bowl to foster aged seedlings , balanceable fertilization and high2quality varieties has been applied. For example , the sodium ion concentration in soil solution of the plough layer decreases from 2612 % to 3919 % after one year. Every quality index of seedlings fostered in ap2 pointed bowls is improved around 30 % than that of those from general ways. The rice yield of saline2sodic land increases by 15 % every year. As to develop and reform the sodic2glebe , the local rich gentle salty groundwater is utilized to improve Sodium Bicarbonate soil by leaching. After two years’ leaching experiment in sandy soil field and clay silt soil field , soil TDS falls by 20 % to 40 % and ESP decreases by 2617 % , which indicates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 :Songnen Plain ; Sodium bicarbonate soil ; Soil amelioration ;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松嫩平原盐碱草地的综合防治措施

松嫩平原盐碱草地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1年第5期松嫩平原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是黑龙江省和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但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掠夺式经营使得草原生态遭到破坏,盐碱化日趋严重。

仅齐齐哈尔市郊区碱斑面积已由上世纪末的12%增加到15%以上,严重制约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松嫩平原草原盐碱化的防治已势在必行。

1草原盐碱化形成原因1.1.1地质因素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的成土母质是由海西褶皱带及近代湖沉积物构成,富含碳酸盐。

地下水都贮于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埋深3m 左右,甚至更浅,矿化度大于1g /L 。

地面水和地下水中含有可溶性盐,以苏打为主,氯化物和硫酸盐较少。

一年中无论什么季节总的趋势是向地表积累盐分,致使该区广泛分布碱化盐土和草甸碱土。

1.1.2气候因素松嫩平原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点,气候干旱寒冷。

一是造成草原旱季积盐和雨季脱盐交替,促进了土壤溶液中盐离子和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阳离子之间的交换,增加了土壤盐化的强度和速度。

二是一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年蒸发量超过降雨量的3.5倍。

在这种情况下,雨水常常形成地表径流汇集于洼地,发生内涝。

春旱夏涝涝后又旱,造成土溶液上升下降频繁交替,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作用下,土体毛管水垂直和水平运动加剧了草原盐碱化过程。

三是土壤从10月下旬开始结冰,至第二年4、5月份解冻,7、8月份是高温多雨季节,盐类溶解度增加溶于水而往下淋溶,9、10月份温度下降溶解度降低,盐分便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季节的变化造成碳酸钠在表土层中的积累,促进了草原盐碱化的过程。

1.2.1超载利用在畜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草原缺乏保护意识,重畜轻草,只用不养,掠夺式的经营方式严重地破坏了草场的生态平衡。

加之前些年的过度放牧,草场遭到严重践踏,致使地表水渗透性下降,植被盖度逐年下降,地表蒸发量加大,水土流失,草地淋盐减少泌盐增多,土壤pH 值逐渐增高,碱斑面积不断扩大。

1.2.2草原改良措施不当改良草原不外乎在退化的草场上进行浅翻轻耙、松土补播等,但有些人不了解当地的土壤特征,在改良过程中将积盐层翻到土表层,翻后又无灌溉和洗盐等条件,翻后的草场就会变成不毛之地。

探讨吉林西部盐碱地开发利用的几种有效形式

探讨吉林西部盐碱地开发利用的几种有效形式

Z i x u n t a i一、吉林西部盐碱地利用开发现状和土壤类型(一)吉林西部盐碱地利用开发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盐碱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形式越来越多,土地开发手段在农业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吉林西部地区为例,传统的开发形式土地浪费的现象很多,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盐碱地有效开发的探索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借鉴意义,使种植空间更加丰富。

吉林省西部的地区主要包括松原市、白城市和四平市,它和松嫩平原紧密相连,有着广阔的黑土作为依托,是发展草原畜牧地的重要地理位置。

也正是在这里,我国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畜牧品种,对西部土地进行了有效利用以及合理开发。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采现象迅速增加,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在逐渐的降低,盐碱地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

如表一所示,该表是近两年来吉林西部盐碱地的面积变化规律表。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就2014年来说,与前半年相比,后半年的盐碱地面积在逐渐的扩大。

而2015年也是如此。

再对于2014年与2015这两年,盐碱地面积也在逐步增强。

这样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吉林西部盐碱地进行合理规划也是势在必行[1]。

(二)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土壤类型想要探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形式,对其土壤类型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草甸碱土。

草甸碱土呈现了典型的盐碱地特征,它是众多盐碱地中的一个剖面。

它的碱化层类型也十分特殊,处在土地表面的下层,土的性质也是是非粘稠的,具有一定的分散形状规则。

它的颜色为暗灰色,碱性程度可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区域结构比较复杂,一般在地下水的平面层放置。

第二种,草地盐土。

它的整个剖面也是呈现出灰色的状态,但是具体来说,其颜色要比草甸碱土的颜色亮一些。

它一般是在春季盐霜形成时冒出的一种碱性规则。

它主要生长在地势比较地平,面积较为集中的吉林西部地区。

它具有区域性,在大面积降雨的情况下会导致堆积现象的产生,在地表层中有可能会形成斑状。

新疆盐碱地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新疆盐碱地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新疆盐碱地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自治区,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质构造的特殊性,新疆部分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盐碱地。

这些盐碱地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因此,对新疆盐碱地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新疆盐碱地的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文章将回顾新疆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和分布特点,分析近年来盐碱地的变化趋势。

文章将重点介绍目前针对新疆盐碱地治理的各种措施,包括水利改良、生物改良、化学改良等,以及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评估。

文章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解决新疆盐碱地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新疆盐碱地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不断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相信我们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盐碱地治理方法,为新疆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新疆盐碱地的现状与变化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自治区,其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具有独特性。

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加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灌溉方式,导致盐碱地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新疆盐碱地的现状与变化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目前,新疆盐碱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低洼地带。

这些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盐分容易在地表积累,形成盐碱地。

据统计,新疆盐碱地的总面积已达数百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相当大比例。

近年来,新疆盐碱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盐碱化程度的加深。

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涝等,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过量灌溉等,也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在地表累积,进一步加剧了盐碱地的形成和扩张。

松嫩平原西部水文情势变化下土壤盐渍化过程研究

松嫩平原西部水文情势变化下土壤盐渍化过程研究

第24卷 第9期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Vo.l 24 N o .92010年9月Journal ofA 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 ironm ent Sep.2010文章编号:1003-7578(2010)09-168-05松嫩平原西部水文情势变化下土壤盐渍化过程研究*杨建锋1,2,章光新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26;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提 要:土壤盐渍化是松嫩平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在年降水量基本保持稳定波动的情况下,松嫩平原西部河流年径流量逐年衰减,自然泡沼和湿地面积日益缩小,区域地下水位普遍呈持续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盐渍化土壤面积却显著增加,特别在低平原地区土壤盐渍化呈扩大和加重态势。

土壤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过程分析表明:目前松嫩平原发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应主要归因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改变了原来内流区地表的水文过程,极大地减少了地表积水-径流的数量和时间。

土壤原生苏打盐渍化是在浅埋深地下水和地面渍涝积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浅埋深地下水是土壤表层积盐的主要原因,而地面渍涝积水使土壤表层积累的盐分向微地貌的高处迁移,影响了苏打盐渍土在地表的分布格局。

在土壤开始发生盐渍化的阶段,浅埋深地下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地下水盐分向土壤迁移量越来越少;在目前次生盐渍化阶段,地下水对土壤盐渍化作用微弱,甚至可以忽略。

关键词:水文情势;土壤盐渍化;地下水;松嫩平原中图分类号:S156.5 文献标识码:A松嫩平原西部属草甸-草原生态区,在1860年前后,多数地区为无人区或半无人区。

经过短短百余年的大规模开发,这里自然景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草原面积急剧减少,林地、草地不断破碎化,土壤盐渍化、沙漠化面积急剧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湿地和水域面积逐年缩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1-3]。

据统计,目前松嫩平原盐渍化面积约327万hm 2,占平原总面积的21%左右,成为世界上主要苏打盐渍土集中分布区图1 松嫩平原西部典型气象站年降水量变化(1956~2000)F i g .1A nnua l prec i p itati on changes at selected m eteorolog i ca l stati onsin w est Songnen pla i n fro m 1956to 2000之一[4]。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对策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对策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对策3王志春 李取生 李秀军 宋长春 章光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012)摘 要 简介了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资源现状和盐碱化土地治理与改良利用的技术创新要点,并提出低洼易涝盐碱地开发水稻、盐碱化低产旱田改良、盐碱化草地恢复、盐碱湿地保育和盐碱泡沼养鱼的盐碱化土地治理对策。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化土地 治理与改良利用 可持续发展S aline 2alk ali land m 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Songnen P lain.W ANG Zhi 2Chun ,LI Qu 2Sheng ,LI X iu 2Jun ,S ONG Chang 2Chun ,ZH ANG G uang 2X in (N ortheast Institute of G 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 2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12),C J E A ,2004,12(2):161~163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 ources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management of saline 2alkali lan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anagement of the saline 2alkali land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planting rice on saline 2alkali wa 2terlogged lowland ,reclaiming the low output dry land in saline 2alkali land ,restoring the saline 2alkali grassland ,nursing the saline 2alkali wet land ,developing fishery in the saline 2alkali lakes.K ey w ords S ongnen Plain ,Saline 2alkali land ,Management and u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 研究区域概况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平原中西部,位于东经118°~126°,北纬43°~48°,盐碱化土地面积342万hm 2,占总土地面积的20%,集中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3省(区)35市(县),为典型大陆性气候,冬夏季风更替明显,温差较大。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土壤类型及利用建议_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土壤类型及利用建议_

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松原市、白城市和四平市的双辽及梨树等地。

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西辽河平原的北部,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地,在这里先后选育出草原红牛、东北细毛羊等许多优良家畜品种。

多年来,由于草原利用过度、开垦及旱涝等因素的影响,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吉林省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为15326.66km 2,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28.2%。

盐碱化土地面积每年扩大1.4%~2.5%,其中,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已达6114.67km 2,已严重影响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吉林省西部气候为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土壤冻结,土壤水盐运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春季干旱少雨,年降水量350~450mm ,蒸发量大,年蒸发量1200~1400mm ,土壤表层积盐强烈,常形成盐结皮或盐霜;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土壤脱盐;秋季降水减少,蒸发稍强,地表易出现积盐现象。

1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土壤类型及特征1.1草甸碱土草甸碱土典型的剖面特征:全剖面呈强石灰性反应;碱化层位于表下层,相对黏化,柱状结构,为暗灰色,pH 值9~10,碱化度在30%以上,高者可达80%~90%;表层土轻质化,为片状结构的淋溶层,含盐量<0.5%。

草甸碱土多与盐碱化草甸土呈复区存在,地下水位一般2~3m ,在低平地带的微高地形以零散小片分布,自然状态下,地上生长虎尾草、羊草、碱蒿以及寸草苔等[1-5]。

1.2草甸盐土草甸盐土典型剖面特征:全剖面呈强石灰性反应;表层含盐量介于1.0%~2.0%,一般在0.7%以上,pH 值9.0~10.5,春季盐霜或盐结皮积于地表,碱化度(ESP )在29%以上,苏打在盐分组成中的比例超过90%。

草甸盐土区地下水位一般1.5~2.0m ,地形低平,生长碱蒿、碱蓬等盐生植物,或者地表裸露成光板地,通常在大面积盐碱化草甸土中,呈斑状复区分布(称为碱斑),雨季地表常有临时性浅层积水。

1.3盐碱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有不同程度,一般土壤碱化度在29%以上,土壤含盐量在0.6%以内。

松嫩平原盐碱草地的综合防治措施

松嫩平原盐碱草地的综合防治措施
必行 。 1 草 原盐 碱化 形成 原 因
的地 表 蒸发 作 用 下 , 土体 毛 管 水垂 直 和 水平 运 动 加
剧 了草 原盐 碱 化 过程 。三 是 土壤从 l 0月下 旬 开 始
结冰 , 至第 二 年 4 5 份 解冻 ,、 、月 7 8月份 是 高温 多 雨 季 节 ,盐类 溶 解度 增 加溶 于 水而 往 下淋 溶 , 、0月 91 份 温 度 下 降 溶 解 度 降低 ,盐 分 便 从 溶 液 中结 晶析
1 12 ; 6 0 7 ( . 江省 齐齐 哈尔市 梅里斯 达斡 尔族 区卧牛 吐镇 畜牧站 ,齐 齐哈 尔 1黑龙
2齐 齐哈尔 市种 畜禽指导 站 。齐齐 哈尔 1 10 . 6) 60
DO I .9 9J I :03 6 /. 1 SSN.6 — 0 72 1 . 50 2 1 71 6 2 .0 0 .8 1
松 嫩 平原 盐碱 草地 的综合 防治 措施
李凤 兰
( 黑龙 江省 齐 齐哈尔 市 草原 监理 站 。齐齐 哈尔 110 6 0 6J
DO 1 0 3 6 / . : .9 9JI 1 SSN.6 1 6 2 .01 .5 0 1 1 7 - 0 72 10 . 8
松 嫩平 原 地 处黑 龙 江 省 西部 , 是黑 龙 江 省 和 国
草 原生 态环 境 是生 态 系统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 也
2 0 面积为 6万 k 2 比 1 8 0 0年 m , 9 0年减 少 了 6 % 。 1 按
是 草地 资源持 续利用 的重要 基础 。草 原植被 具有 覆 盖 地表 、 涵养水 分 、 化空 气 、 净 防风 固沙 、 旱 防涝 、 抗
常形 成 地 表径 流 汇集 于洼 地 , 生 内涝 。春旱 夏 涝 发

松嫩平原典型盐碱化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

松嫩平原典型盐碱化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

松嫩平原典型盐碱化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张永民;钟林生【期刊名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08(22)9【摘要】基于两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并结合统计与调查资料,本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1945—1996年吉林省乾安县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就乾安县的整体土地利用变化而言,主要表现为景观破碎化,斑块不规则化和景观结构复杂化。

2)就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而言,突出表现为草地和湿地大幅减少,景观百分比显著下降,同时耕地和盐碱地大幅增加,景观百分比显著上升。

3)就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而言,主要表现为草地、林地、盐碱地和湿地向耕地的转化,以及耕地、草地、水域和湿地向盐碱地的转化。

4)就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而言,突出表现为草地和湿地遭受严重分割,出现严重的破碎化;而耕地和盐碱地斑块日益扩大,连通度上升。

5)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环境效应而言,草地和湿地的大幅减少以及盐碱地的显著扩展已经对当地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总页数】5页(P124-128)【关键词】盐碱化地区;土地利用格局;乾安县【作者】张永民;钟林生【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9【相关文献】1.1986~2010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程度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J], 田旸;那晓东;臧淑英2.典型河谷型大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J], 王丽娟3.半干旱地区土地盐碱化预警研究——以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预警为例 [J], 李凤全;吴樟荣4.鄱阳湖地区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Ⅰ·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变化分析 [J], 刘序;陈美球;陈文波;肖志豪;黄靓5.鄱阳湖地区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J], 陈美球;刘序;陈文波;黄靓;肖志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研究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研究

位 、 间 及 土 壤 化 学 改 良 4个 要 素 ; 究 了 西 部 盐 碱 地 治 理 过 程 中 土 壤 剖 面 盐 分 特 征 变 化 及 对 周 边 土 壤 环 境 特 时 研
征 的 影 响 , 为 单 一 的 水 利 用 措 施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西 部 土 壤 次 生 渍 化 的 问 题 ; 过 不 同 用 水 条 件 下 耕 层 土 壤 认 通 盐 分 变 化 及 土 壤 改 良 剂 综 合 配 套 试 验 研 究 等 , 出 本 区土 壤 次 生 盐 渍 化 防 治 的 技 术 措 施 。 提
1 种 植 水 稻 有 效 改 善 土 壤 理 化 环 境
松 嫩 平 原 西 部 开 展 以 种 稻 为 主 的盐 碱 地 治 理 , 有 效 地 改 善 了土 壤 的理 化性 质 ( I , 稻 前 后 耕 表 )种 层 盐 分 发 生 了 明 显 变 化 , 、 O; 及 钠 化 率 明 Na HC
区 内农 业 经 济 持 续 发 展 的 主 要 障 碍 因 子 。 几 年 来 的研 究认 为 ¨ ,该 区 由于 特 殊 的 土 壤 物 理 化 学 环
境 及 潜 水 地 球 化 学 环 境 , 生 盐 碱 化 的 防治 应 以 有 次
效 降 低 潜 水 水 位 及 土 壤 的 ∑Na 含量 ( 括 水 溶 性 包
松 嫩 平 原 西 部 土 壤 次 生 盐 渍 化 防 治 技 术 研 究
宋 长 春 ,邓 伟 ,李 取 生 ,王 志 春 ,章 光 新
( 国 科 学 院 长 春 地 理 研 究 所 ,吉 林 长 春 1 0 2 ) 中 3 0 1
摘 要 : 据 多 年 的 野 外 定 位 观 测 和 试 验 研 究 , 出 松 嫩 平 原 西 部 土 壤 次 生 盐 渍 化 防 治 应 综 合 考 虑 灌 溉 淋 洗 、 水 根 提 潜

松嫩平原盐碱地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松嫩平原盐碱地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产养 殖 的 渔业 开 发 .或 进行 沼 泽湿 地 保 护 和生 态
建设 ; 对 于干 枯 的泡 沼 地 和碱 地 , 可 作 为水 田排水 的承 载 区 , 进 行生 态修 复建 设 。在水 资源 匮乏 的盐
碱 区 可采 取封 育 草 原 、限 制放 牧 或人 工 植 草 等方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1 - 1 4 [ 作者简介 ] 张学,  ̄ - ( 1 9 7 0 一 ) , 男, 吉林 梅 河人 , 工程 师 , 从 事 水 利 工程 管 理 。

2 9—
吉林水 利
松 嫩平原 盐 碱地 开发 利用 状况 分析
张学志等 2 0 1 3年 1 2月
式. 恢 复 当地 的草原 生态 系统 2 . 2 土地盐 碱化 程度 对盐 碱地 开发 的影 响 松嫩 平 原盐 碱 土 区域 内苏 打盐 碱 地 .土壤 盐
盐碱 地 的改 良治 理 和 研 究 开 始 于 2 0世 纪 3 0 年代 , 虽然 起 步 相对 较 晚 , 但 在盐 碱 地 改 良技 术 和
生产 实践 中也取得 了一定 的研 究成 果 2 O世 纪 6 0
相 对 盐 碱化 程 度 较轻 , 一 般 是 中低 产 的旱 田 . 或 是
草 原 。由 于地 势相 对 较 高 . 一 般 距 离 江河 较远 。 引 水 不 便 .适 宜 采用 生 态修 复 模式 ,即 进行 草 原 建
设: 或 者维 持现 有 的开 发模式 , 即种 植旱 田。 松嫩 平原 盐 碱 区 的低 洼地 带 . 地 下 水 位较 高 ,
年代 . 松嫩 平 原 的种 稻 脱 盐研 究 等标 志着 “ 多 途 径 脱 盐” [ 2 1 取 得 了重 要 的技 术 突 破 . 并 形 成 了适 合 中 国盐 碱 土特 点 的盐 碱 土治 理技 术体 系 2 0世 纪 9 0 年 代 以后 .陆续 开 展 了松 嫩 平 原轻 一 中度盐 碱 土 种 稻试 验 , 取 得 了一定 的成 果 , 至2 1世纪 初 , 在 重 度 苏 打盐 碱地 种 稻 的试 验 也 取得 了成 功 但 松 嫩 平 原盐 碱 地 治 理 与开 发研 究 相 对 比较 薄 弱 .尤 其 是 松嫩 平 原 的 西部 盐 碱化 程 度 很 高 .开 发起 来 十 分 困难 。在 2 0世 纪 6 0年 代 前郭 灌 区盐 碱 地种 稻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农业生物治理原理与开发对策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农业生物治理原理与开发对策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农业生物治理原理与开发对策※关法春1,2,梁正伟1,4,黄立华1,2,3(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吉林长春13001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130118;4.中国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吉林大安131317)摘要:针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背景和现状,结合该区农业生产地处农牧交错带的特点,论述了生态环境恢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遵循生态学原理,以发展效益农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开发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效益农业;开发对策;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农业生物治理中图分类号:S156.4;S1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275(2009)01-0085-05Principle of Agro-Biological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 of 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 on Saline-Alkalized Land in Western Songnen PlainGUAN Fa-chun 1,2,LIANG Zheng-wei 1,4,HUANG Li-hua 1,2,3(1.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Jilin 130012,China;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3.Departmen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118,China;4.Da ’an Sodic Land Experiment Station of China,Da ’an,Jilin 131317,China)Abstract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principle on restoration and rebuild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elaborated unifying local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in agro-pasture ecotone,through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under the eco-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and present situation in west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development of benefit agriculture ,which was taken as the central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countermeasures,was proposed to carry on agro-biological manage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principle.Key words :eco-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benefit agriculture;exploitation countermeasure ;western songnen plain;saline-alkalized land;agro-biological management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项目松嫩平原西部主要包括吉林省西部的12个市县、黑龙江省西部的15个市县和内蒙古兴安盟的5个市县,土地总面积约15.3万km 2。

松嫩平原西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盐渍化效应研究_李晓军

松嫩平原西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盐渍化效应研究_李晓军

第36卷第5期2005年10月 土 壤 通 报Chinese Journal o f So il Sc ienceV o.l36,No.5Oct.,2005松嫩平原西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盐渍化效应研究李晓军1,2,李取生3,刘长江1(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1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 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广东广州 510632)摘 要:在2003年6月~10月选择农田、草地和碱斑地作为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对0~120c m土层水盐时空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农田和草地土壤剖面含水量都有 上升 下降 上升 的趋势,但是在8月中旬之前农田含水量高于草地,而碱斑地含水量的变化呈 U 型。

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含盐量的变化趋势与含水量相反;土壤剖面6月7日含盐量最大,10月17日最小;农田和碱斑地土壤剖面各层含盐量在8月8日开始上升,而草地在7月7日已开始上升;从垂直剖面看,农田各个时刻土壤含盐量都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上升,碱斑地则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而下降,草地在各个时刻土壤剖面含盐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型,在土壤剖面有峰存在。

采样期内,草地有良好的蓄水作用,而农田土壤剖面含盐量下降幅度最大,水分、盐分在土壤剖面运移剧烈。

关 键 词:农田;草地;碱斑地;含水量;含盐量中图分类号:S156 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4-3945(2005)05-0655-04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和热点,但是关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至今尚未得到全面、充分的研究[1]。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于土壤环境影响程度和方向是不一的,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试图评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土壤、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2,3]。

目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侵蚀、土壤生物、土壤特性、土壤质量、土壤中的碳、土壤中的污染物方面[4-9];而对土壤盐渍化特征影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如农田[10,11],或者草地[12]等,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盐渍化特征的比较研究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面积仍以每年 & 盐碱化程度 : 2 R的 速 度 扩 展3 不断加剧 3 部分土地 ) 碱斑 * 累累 3 造成了大片良田产 量下降和草地退化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3 制约了区域 3 万方数据 经济的发展 0 因此 3 盐碱地治理与生态环境改善是实
! " #
农业现代化研究
第# !卷
模式 $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治理与开发研究则比较 薄弱 $ 由于它的土壤类型主要是苏打盐碱土 % 土壤的 对 植 物 的 毒 害 大% 改 造 利 用 难 度 大% 理 化 性质 恶 劣 % 并有其独特的水文地质和地貌条件 $ 在治理开发的 方法和措施方面 % " &年代在前郭灌区 开展 的 盐 碱地 种稻% 取得 了 可 喜 成 绩 % 但 由 于 水 稻 旱 育 壮 苗’ 立枯 病 防 治等技术未 能 解 决 % 尤其是井灌种稻技术不完 善% 制约了大面积应用推广 $ 进入 ( 盐碱 &年代以来 % 地 水 稻旱育秧技 术 的 研 究 成 功 和 推 广 % 使得盐碱地 水稻面积有了长足发展 % 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
第" 4卷第 %期 " # # "年 1月 文章编号 ! & # # # $# " N % + " # # " / # % $# 4 ( & $# 2
农业现代化研究
; < = < -; > ? @A-B ; C > DE F D; -EG@H < ; 9C I -F C @9
8 " 4 96 : % 56 7 : " # # " = J K L
李秀军 3 李取生 3 王志春 3 刘兴土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吉林 长春 + & 4 # 西 部 有 盐 碱 化 土 地 面 积 4 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3 由于区域内独特 N 4万 O P3 成土母质组成 Q 气候条件 Q 地下水 水 位 及 其 含 盐 量 等 因 素 作 用 3 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3 盐碱 的地貌条件 Q
"
松嫩平原西部包括吉林省西部的 & 黑 "个市县 3 龙 江 省西部的 & 个 市 县 和 内 蒙 古 兴 安 盟 的 个 % % 市 " 县3 土地总 面积 & 总人 口 &2 % : 4万 " & 2 : %万人 0 P3 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 Q 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3 生态环 境十分脆弱 0 根据最新卫星图象解译和实地调查 3 区 内现有盐碱化土地面积 4 是世界上三大 N 4万 O P3 片 苏 打 盐碱地集 中 分 布 地 区 之 一 3 而且重度盐碱化
+ 3 3 4 # # " & 3 / F O J96 u L O J v q L C o q L l L m L J6 w B J 6 r u v K O xv o y-r u l t m 7 L m u v 7 < t 6 7 6 r x > -= > O v o r t O m o& > O l o v
ST U V U W X Y Z[ \] Z W X W Y ^ U X _ V ^ _ Y V W \ ‘T W ^ _ [ \ W a b c d a [ _ ^ W ^ _ [ \ [ e f [ ‘ Wf W a _ \ Ug W \ ‘_ \^ Z UhU V ^ U X \f [ \ i \ U \j a W _ \ 3 3 3 E C k l m n m o E C pm q O J o r s-9B I O lt O m o E C Dk l o r L m
! 4 ## # # S z V ^ X W Y ^ F O JL 6 L v 7 v u J v6 w q 6 y vq v 7 l o J7 v o yu J v t O J q4N O P l oL O J{J q L J u o= 6 o r o J o| 7 v l oL O v L l q6 o J6 w L O J 8 3 L O u J J7 v u r J q Lq 6 y vq v 7 l o Ju J r l 6 o ql oL O J{6 u 7 y = m t Ow v t L 6 u qv qq K J t l v 7 r J 6 P6 u K O 6 7 6 r l tt 6 o y l L l 6 o q t 6 o q L l L m L l 6 o6 w 3 3 3 3 K u l Pl L l } Jq 6 l 7 t 7 l Pv L J r u 6 m o y {v L J u7 J } J 7v o yl L qq v 7 Lt 6 o L J o L K v u L l t m 7 v u 7 xO m Pv ov t L l } l L l J ql ou J t J o L 7 xx J v u q 8 3 8 2 R t 6 o L u l ~ m L JL 6L O Jl o t u J v q Jl oq 6 y vq v 7 l o Jv u J v -qL O Jq v 7 l o l ! J yy J r u J Ju l q J q O J v } xq 6 y vq v 7 l o rv u J vl o t u J v q J q& 3 K J u x J v u v o yJ t 6 7 6 r l t v 7 J o } l u 6 o PJ o L l oL O J{J q L J u oy l q L u l t L {6 u q J o q {O l t Ou J q L u l t L q v r u l t m 7 L m u v 7 y J } J 7 6 K PJ o L 6 w L O J 8 3 3 y l q L u l t L C ov t t 6 u y v o t J{l L OL O Jt O v u v t L J u l q L l t q6 w q 6 y vq v 7 l o Jy u xw v u P7 v o y PJ v y 6 {v o y{J L 7 v o y {Jt v ov y 6 K L L O J 3 3 w 6 7 7 6 {l o rw l } JP6 y J 7 q q m t Ov q L O JP6 y J 7 6 w K 7 v o L l o ru l t Jl oq 6 y vq v 7 l o J7 6 { 7 x l o r7 v o y L O JP6 y J 7 6 w u J J y r u 6 {l o r 3 3 v o yw l q O w v u Pl o rl oq 6 y vq v 7 l o JPv u q O L O JP6 y J 76 ww l q O w v u Pl o rl oL O Jq v 7 l o r7 v " Jv o yK 6 o y L O JP6 y J 76 w 3 3 t 6 PK u J O J o q l } Jl PK u 6 } l o rv o yw J u L l 7 l ! l o rq 6 l 7 {O l t Ol o t 7 m y J qt m 7 L l } v L l o rq 6 y v J o y m u l o rt u 6 Kv o yO J u ~ v r J v K K 7 x l o r 3 3 7 l r O L q v 7 L {v L J uL 6y u l Kq 6 l 7 J PK 7 6 x l o rK O x q l t v 7 v o yt O J Pl t v 7 PJ L O 6 yL 6l PK u 6 } Jq 6 l 7 l oq 6 y vq v 7 l o Jy u xw v u P7 v o y 3 v o yL O JP6 y J 76 wu J q L 6 u l o rq 6 y vq v 7 l o JPJ v y 6 {8 F O J u J w 6 u JL O Jl o t u J v q J6 wq 6 y vq v 7 l o J7 v o y{l 7 7~ J7 l Pl L J y v o y 8 3 J t 6 7 6 r l t v 7 J o } l u 6 o PJ o L{l 7 7 ~ Jl PK u 6 } J y < t 6 o 6 Pl t J t 6 7 6 r l t v 7 v o yq 6 t l v 7 ~ J o J w l L q6 w u J r l 6 o v 7 y J } J 7 6 K PJ o L{l 7 7 ~ J 8 {J 7 7 t 6 6 u y l o v L J y ! ’ ’ #U $% [ X ‘ V = 6 o r o J o| 7 v l o q 6 y vq v 7 l o J7 v o y J & K 7 6 l L v L l 6 oP6 y J 7
地面积增加 3 盐碱化程度加剧 3 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以每年 & 生态环境恶化 3 成为制 约 区 域 农 业 发 : 2 R 的速度扩展 3 展的重要因素 0 针对盐碱化旱田 Q 盐碱化草地 和 盐 碱 化 湿 地 的 特 点 3 提出采用低洼盐碱地种稻模式3 盐碱湿地育苇 盐碱湖泡养鱼 3 盐碱化旱田改土 培 肥 Q 种植耐盐碱作物或牧草Q 微咸水淋洗和物理化学改良3 盐碱化草 $ 养鱼模式 3 地恢复等多种措施 3 遏制盐碱化的发展 3 改善生态环境 3 实现经济 Q 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0 关键词 ! 松嫩平原 ’ 盐碱地 ’ 利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 ! & % ( : 2 = 文献标识码 ! ,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