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城建史思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城市是如何产生的?
答: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然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商人,当手工业者和商人,从对土地的依赖当中解放出来,开始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聚居时,就出现了最早的城市的雏形。

2,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

答:1. 在城市选址上,注意因地制宜。

考虑因素:良好水源、交通便利、无水涝之患。

2. 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 最早采用棋盘式路网,对以后古希腊城市规划理论形成有一定影响。

4.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3,卡洪城与阿玛纳城的城市布局情况
答:1,卡洪城:平面方形,有完整的砖砌城墙、互相垂直的街道,城中有厚墙将城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奴隶区、贵族和自由民区。

2,阿玛纳城:位于尼罗河东岸,呈弯曲的带形。

棋盘式格局,三条纵向道路顺应河流走势、贯穿全城。

分北、中、南三区,北部为劳动人民居住地,南部为官吏居住地,中部为皇帝统治中心。

4,卡洪城与阿玛纳城在城市布局上反映了古埃及怎样的城市布局思想。

答:正交轴网式的街道布局;明确的城市分区;各区功能对比鲜明;充分反映了奴隶制社会阶级分化的情况。

5,两河流域的建筑成就。

答:1,发明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

2,发明了用沥青为粘结材料的拱券、穹隆结构和保护墙面的面砖和琉璃砖等。

5,古希腊希波丹姆型制的基本主张及其实践;
答:古希腊最主要的城市规划理论就是希波丹姆式规划。

1,希波丹姆规划型式:采取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城市外部空间也吸取传统,采用一系列“L”形空间叠合而成。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有中心广场;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和城市生活要求,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2,实践:(1)米列都城,城市三面临海,四周均筑有围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两条大街从城市中心穿过。

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附近,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

中心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街坊面积小,南部街坊面积大。

城市中心集中大量的公共建筑,成为市民生活的真正焦点。

(2)普南城,道路采用棋盘式路网,顺应等高线的东西向道路为车行路,南北向道路为台阶式步行街。

中心广场居于城市显要位置。

城市约80个街坊,街坊面积较小,建筑多为二层。

2,古罗马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1,伊特鲁里亚时期:石工、陶瓷构件和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

2,罗马共和国时期,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等市政方面进行大规模建设,公建类型丰富,神庙、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和罗马角斗场等;
3,罗马帝国时期建设重点是歌颂权利、炫耀财富和表彰功绩,建造了许多豪华雄伟的凯旋门、纪功柱、皇帝纪念广场以及世俗建筑。

4,古罗马创造了梁柱与拱券结合的结构体系,发明了由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发展了五种古典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塔斯干、组合柱式。

5,有卓越的工程技术和建筑理论——《建筑十书》。

3,罗马营寨城和列柱街;
答:1,罗马营寨城:(1)罗马人征战时期建立的以军事堡垒性质为主的居留地。

(2)多为正方形,有方形城墙,主要道路呈十字交叉形,并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交叉口处建神庙。

(3)“丁”字形主干道,街坊布置整齐。

(4)城市中心广场开向宽阔、便于操练“T”形干道,用台阶联结,四周有柱廊环绕。

(5)城中还有剧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公共建筑。

2,列柱街: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设列柱若干,形成空间序列,在炎热的地方柱上还设顶,形成长长的柱廊,以避烈日;列柱街营造了特殊的空间氛围,有着壮阔的街道景象。

2,中世纪城市类型与特点;
答:1,要塞型——在军事防御点的基础山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如佛罗伦萨,巴黎;
2,城堡型——在封建主城堡的周围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堡周围有教堂、修道院,在教堂、修道院附近形成的广场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的中心,如华沙;
3,商业交通型——地理位置优越,在商业、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如威尼斯。

4,城市特点:(1)选址:城市多选址于水源粮食丰足、地形高爽、易守难攻的地区。

(2)道路:早期城市道路弯曲,基本以蛛网状道路为多,无史迹的新城常采用方格网状的道路布局;
(3)城市中心:中世纪城市教堂或封建领主城堡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或城堡体量庞大,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
(4)城市广场:广场是市民集会、从事各种活动的中心场所,广场多采用封闭式格局,平面不规则;
(5)中世纪城市充分利用自然景色营造美好的城市环境景观。

3,中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城市兴起的概况;
答:1,意大利:封建化开始早、进程快,城市的兴起也比其他的国家早。

它把许多从罗马时代保存下来的城市仍作为设防的据点,这些城市在9~10世纪已变成手工业和商人的居住地。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市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城市,是最早战胜封建主而建立的城市共和国。

在这些城市里教堂、市政厅、商场、府邸占据主导地位。

城市中建立的高塔,有的附属于教堂,有的是独立的,这些实际上是城市独立的纪念碑。

2,法国:法国中世纪城市兴起于10世纪,开始是北部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统治进行斗争,后来法兰西国王为了打击封建领主、强化王权统治,发给城市自治特许证,利用城市展开对封建主斗争。

3,德国:法兰克王国分裂后的东法兰克为近代德国的前身。

德国经济较法、意落后,经济中心在农村,再加上战争频发,城市很不发达,12世纪封建制度才基本建立。

13世纪封建割据后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如科隆、纽伦堡等。

这些城市靠近边境,主要依靠对外贸易,与王权无紧密联系,发展更加不受限制。

6,何谓加洛林文艺复兴?
答:1,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由查理曼大帝及其后继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与科学的复兴运动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次觉醒”。

这次文艺复兴使得西欧世界的古罗马文化得到了恢复,使欧洲的文化积淀深厚起来,为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推崇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建筑,并受当时的拜占庭风格影响,开创了建筑史上罗马式建筑风格的时代。

位于当时首都亚琛的亚琛大教堂为其代表作。

2,作用:它是西欧封建制度和查理王朝需要巩固的产物,是与其经济和政治的要求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建设。

加洛林文艺复兴奠定了中世纪欧洲各种文化融合的基础,并为12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做了古典文化典籍收集、宗教文化典籍的初步整理、宗教文化学术人才的初步培养以及拉丁文字定型方面的各种准备。

在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中世纪学术研究的传统。

第五章
1,拜占廷的主要建设成就;
答:1,建筑繁荣,继承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传统,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地的文化成就,并结合本地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

2,高度重视图书馆和教堂的建设。

3,继承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古罗马建筑宏伟的规模以及穹顶的技术。

4,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5,创造了建筑帆拱技术以及拱券结构平衡体系。

6,创造了希腊十字式教堂形制。

7,装饰技术发达,如玻璃马赛克、粉画和石雕等。

3,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宗旨;
答:1,背景:14世纪末资本主义萌芽,城市新兴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统治和确立自己的地位,在上层建筑领域掀起“文艺复兴”运动。

2,宗旨:借助“人文主义”思想来反对教会精神统治。

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31文艺复兴时期主要建筑及规划理论
答:1,继承古典文化精华,发扬当时科技成就,《建筑十书》的价值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提出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模式。

2,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市:星形平面,多边形城墙,城墙转折处设有城楼。

中心建有宫殿和市民集会广场,四处为商业广场、交易所和市场广场。

方格网状的道路。

3,阿尔伯蒂继承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思想理论,主张首先应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合理地考虑城市的选址和选型,而且结合军事防卫的需求来考虑街道的布局。

4,这时期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强有力地影响了城市的规划结构,其规划形态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正方形、八边形、圆形等都作为设计方案。

4,试辨析文艺复兴的理想城市与《建筑十书》理想城市主张;
答:1,《建筑十书》理想城市模型:平面为八角形,城墙塔楼间距不大于箭射距离,使防守者易于从各个方面阻击攻城者。

城市路网为放射环形系统。

市中心广场有神庙居中。

为避强风,放射形道路可不直接对向城门。

2,文艺复兴理想城市模型(以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市为例):星形平面,多边形城墙,城墙转折处设有城楼。

中心建有宫殿和市民集会广场,四处为商业广场、交易所和市场广场。

方格网状的道路。

3,两者关系:文艺复兴继承了古典文化精华,发扬当时科技成就,重新重视《建筑十书》的价值,发展了理想城市理论。

城市平面由八角形发展到了更有利于防守的星形平面。

市中心也由神庙改成了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在城市中心点的建筑物亦设置棱堡状的防御构筑物。

由于星形城市内放射道形的锐角很难设计房屋,于是发展出了有格栅型街道的矩形理想城市。

6,文艺复兴时期初期与盛期的广场建设特点;
答:1,初期:文艺复兴早期的广场继承中世纪传统,广场周围建筑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多在广场的一侧,如佛罗伦萨的西格罗利亚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增添了若干的建筑物与雕塑,完成了广场与市中心的全貌。

2,盛期:文艺复兴盛期与后期的广场比较严整,平面规则,几何性较强,并常采用柱廊形式,空间较开敞,雕像往往放在广场中央。

7,罗马改建基本情况,改建体现了怎样的城市设计思想;
答:基本情况:
1,重建圣彼德大教堂,综合了古罗马形式与哥特结构并加以创新;教堂前广场由梯形和椭圆型平面组合而成,梯形广场利用了透视原理,使广场后方的主体建筑更显宏伟。

2,在街道交叉处修建广场和喷泉。

波波罗广场——椭圆型平面,有三条笔直道路通向波波罗城门,道路交会处设方尖碑,作为对景。

3,完成改建规划。

修直街道,运用轴线道路将全城主要的宗教和世俗建筑、凯旋门等串联起来,构成整体城市景观系统。

城市设计思想:
1,建筑规模宏大,造型豪华,装饰丰富,为罗马增添了景色。

2,教堂前广场由梯形和椭圆型平面组合而成,梯形广场利用了透视原理,使广场后方的主体建筑更显宏伟。

3,在街道交叉处修建广场和喷泉。

波波罗广场——椭圆型平面,有三条笔直道路通向波波罗城门,道路交会处设方尖碑,作为对景。

4,这个时期轴线构图被被广泛运用。

5,一个地区的中心往往是属于教皇或者权贵的重要建筑物。

6,建筑物的体积构图收到了强调,多数教堂采用的单一空间的集中式构图,使其具有了更强的纪念碑性格。

7,修直街道,运用轴线道路将全城主要的宗教和世俗建筑、凯旋门等串联起来,构成整体城市景观系统。

4奥斯曼巴黎改建的目的、内容;
答:1,目的:(1)拓宽城市道路,一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阻塞问题,另一方面能使军队顺利、安全抵达城市各个角落;
(2)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城市景观,进行市中心改建和城市绿化建设,以体现帝都风范;
(3)迫使贫民从市中心迁出,改善巴黎贵族与上层阶级居住环境;
2,内容:(1)完成巴黎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路;
(2)外环解决外部交通,起到城市过境线的作用,内环解决城市内部交通;
(3)市中心开辟新路95公里,外围70公里;
(4)市中心改建,将道路、绿地、水面、林荫带、广场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以卢浮宫及前广场、协和广场、雄师凯旋门、军功庙一带最突出;
(5)全市各区都修筑了大面积公园,建设了滨河绿地和花园式林荫大道;
(6)香榭丽舍大街东半部分是700米长的林荫大道,西段长1100米,原是贵族住宅区,后资产阶级兴起,逐渐发展成为开放的商业区。

(7)建造了技术相当完善的地下排水管道系统;
(8)增加自来水供应;
(9)开办了出租马车,街道上增加了照明气灯,发展了城市公共交通事业。

5奥斯曼巴黎改建的意义和局限性;
答:1,意义:(1)将城市景观建设从以往的局部改造转变为从更宏观的区域考虑;
(2)首次采用市中心分区方案来适应城市结构变化所产生的新要求;
(3)在市政建设上有重大成就,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
(4)巴黎的城市改建改善了城市面貌,对以后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局限:(1)未能解决由城市工业化所带来的城市贫民窟问题;
(2)未解决由国内、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

6如何理解城市中心的内容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主导状况?
答:以巴黎改建为例:
1,在1793年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城市中心主要的建设活动,只是开辟了几条新干道,体现了城市建设的重点是第三等级和贫苦的手工业者工人的聚居区。

2,当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并称帝之后,整个城市开始进行住宅的改建,而在市中心区则是建造以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群点缀广场与街道,使之呼应。

而重点是强调帝都风貌的营造。

3,1853-1870年间,拿破仑第三执政时期,在市中心区开辟了宽阔的道路,摧毁了旧路,将市中心的纪念性建筑物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时期的城市改建既有功能的要求,又有改造市容、装点帝都的艺术要求,此外的政治目的是从市中心迫迁无产阶级,改善巴黎贵族与上层阶级的居住环境等等。

4,总结:从各个时期的城市中心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政府、领袖对于整个国家管理的理念方针等等,比如从雅各宾的关注贫苦人,而很少建设;到拿破仑第三时期关注权贵阶级以及帝王气质的营造,而对市中心采取的是建设大量纪念性建筑。

所以,城市中心的建设,在近代欧洲社会中,充分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导情况。

7美国方格网城市是如何产生的?
答:18、19世纪欧洲殖民者在北美洲印第安人富饶的土地上建立了各种工业和城市。

城市的开发和建设由地产投机商和律师委托测量工程师对全国不同性质、不同地形的城市作机械的方格网道路划分;采取增加道路长度、缩小街坊面积的方式,以获得更多的临街地段。

首都华盛顿是少数几个经过规划的城市之一,采用了放射加方格的道路系统。

3,工业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1,主要内容:工业城市人口为35000人;城市各要素应进行明确的功能划分:市中心、生活区,区内部设有小学、服务设施、疗养院及医疗机构、工业区、火车站;各区之间有绿带分隔。

各功能区之间留有空地,为城市各功能区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主张应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完成市政和交通工程。

2,影响:对集中主义城市、《雅典宪章》的城市功能分区思想等有着重要影响。

4,带形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规划原则及其影响;
答:1,主要内容:有轨运输系统最经济、便利和迅速,城市应沿着交通线路绵延建设;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结起来,组成城市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将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带形城市可以无限延伸,甚至跨越洲际。

2,规划原则: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生活用地、工业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带形城市宽度有一定限制500米,以保持居民同乡村自然的接近,纵向发展有利于市政设施建设。

3,影响:带形城市有利于防止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对以后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有一定影响;一些重要城市的规划,如斯大林格勒、伦敦、哥本哈根、华盛顿、巴黎、斯德哥尔摩的规划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3,盖迪斯的区域规划理论基本观点;
答:(1)主张把城市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即城市的地域环境,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城市布局和城市经济有影响;
(2)城市必须着眼于城市的地域环境,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即城市规划应包括城市周围的若干城镇和它们四周的影响范围。

(3)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规划的基础。

(4)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郊的发展造成了城市集聚区或者组合城市的出现。

城市规划是城市地区的规划,应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即包括若干城镇和它们四周的影响范围。

4,有机疏散理论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意义;
答:1,主要内容:
(1)趋向衰退的城市需要以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演变,以拥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2)强调城市结构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共同的社会生活,不脱离自然。

(3)城市就象有生命的机体,不能任凭自然聚结;
(4)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预定方案转移到合宜的地方中;
(5)把腾空的地区按预定方案整顿,改作其他合宜的用途;
(6)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2,方法:①日常性活动进行功能性相对集中;②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疏散。

3,意义:有机疏散理论对二战后欧美各国城市建设有重要影响:如建设新城、改建旧城,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等,采取疏散途径解决大城市日益沉重的人口和产业压力。

第十章
1,带形城市的影响;
答:1,促进了交通干线对于功能布置的研究。

2,促使了指状城市的产生。

3,对以后的城市分散主义也有一定影响。

4,但是,从华盛顿与巴黎的规划实践中都证明了,在面临私有企业者企图在指状或轴线式分布的中间空隙地带进行建设的情况先,带形城市很难保持住。

2,雅典宪章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答:1,基本内容:(1)现代城市必须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方面协调发展,并保持各方面之间的平衡;
(2)居住是城市的首要功能,应把城市最好的用地作为居住区;
(3)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减少,同时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绿带和缓冲地带隔离;(4)增加城市绿地和空地,建造公园、运动场、儿童游戏场,保留优美的自然风景地带,供居民游憩;
(5)街道系统应根据不同的功能来区分和设计;
(6)应保存好有价值的古建筑。

2,影响:(1)面对当时城市无计划、无秩序发展中出现的严重卫生、交通和居住环境等问题,功能分区的方法确实可以起到缓解和改善的作用;
(2)根据城市活动进行用地划分,重视现代城市功能,批判“追求纪念性排场与图形效果”的规划思想,把城市规划从单纯的艺术构图中解脱出来,置于科学的基础上。

(3)在一定时期,对工业社会时代城市功能结构日趋复杂、规模日趋扩大的背景下,引导城市规划合理发展,宪章所阐明的思想及其对现代城市规划所提出的许多具体原则在以后的几十年世界各国的规划和建筑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6,雷德伯恩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答:1,主要特点:(1)道路分级设置,布置成曲线形,人行车行分离,绿地、住宅与步行道有机结合;
(2)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几”字形;
(3)步行道从地下穿越机动车道,布置在“几”字周围,相互连结形成系统,同公建相连;
(4)“几”字的口开向机动车道,由机动车道引出通往住宅的近端路。

2,意义:(1)对超级街区的整合具有创新意义。

(2)对交通方式的专门化和分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美国城市交通混乱的问题。

(3)以保护居住者的利益为第一位,在当时是先进的。

(4)对于邻里单位理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7,卫星城市的起源、定义、特点与作用;
答:1,起源:翁温完成了田园城市实践,在1922年《卫星城市的建设》书中首次提出了卫星城市概念。

1926年阿姆斯特丹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卫星城市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的重要方法”,由此成为通用概念。

2,定义: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它往往是城市集聚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

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渡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3,特点:(1)功能上,卫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又称母城)有较密切的联系;
(2)空间上,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4,作用:(1)各国卫星城镇建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疏散大城市人口、工业或科研机构等而建设;另一类是为了在大城市外围发展新的工业或第三产业而建设的。

(2)西方的实践表明:一般卫星城市对于自由涌入大城市的人口有一定的截流作用,而疏散大城市人口的效果相对较弱。

(3)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建设城市职能比较单一的卫星城镇较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十一章
1,大伦敦规划的基本特点、实践效果及其影响;
答:1,基本特点:(1)四个圈层。

(2)内圈控制工业、改造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
(3)近郊圈建设良好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制团体的地区,限制居住人口密度;
(4)绿带圈以农田和游憩地带为主,严格控制建设;
(5)外圈计划建设8个具有工作场所和居住区的新城。

2,实践效果:(1)对控制市区不断扩张和改善环境有一定作用,也存在问题。

(2)新城建设并未能有效吸引市中心人口,人口大都来自于外地,在某些方面反而增加了对伦敦的压力;
(3)对60年代第三产业的发展估计不足;
(4)工业迁出后没有进行有效改造,旧区矛盾依然严重;
(5)核心地区内环和放射形道路上汇集了大量的交通负荷;
(6)铁路和快速干道延伸至郊区后,交通沿线没有有效控制,使城市无计划扩张。

3,影响:(1)体现了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观点;
(2)规划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3)其规划的指导思想、布局模式和规划方法对其他国家大城市规划有深刻影响,在协调解决中心城市各种矛盾的同时,通过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发展卫星城方式解决大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和工业问题,探索了工业社会成熟时期城市空间发展的出路,对20世纪40—50年代各国大城市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2,英国新城建设的基本历程;
答:(1)1946年《新城法》确定建设的新城称为第一代新城,贯彻了1944年大伦敦规划疏散人口的意图;
(2)1955—1966年间确定建设的称为第二代新城,通过在一些地区的战略地点建设新城,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3)60年代后期以来建设的新城称为第三代新城,更明确地把新城既作为大城市过剩人口的疏散点,又作为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

2,什么是城市化与郊迁化?郊迁化产生的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