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的Cool edit后期制作教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r的Cool edit后期制作教程
By Carr
QQ 188168183
Q群75584822
第一章:音乐欣赏
如果有学过美术的同学,一定会上过美术欣赏课,目的是训练自己的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也是一样,如果听不出音乐的好坏,那么肯定不能做出好的后期。

多听高品质的音乐,如蔡琴、费玉清,或者交响乐,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听正版的CD,如果没条件,那就从网上找无损的格式,如APE、W A VE。

一边听,一边了解自己的耳机性能,例如解析力如何,三频平均吗,有没有渲染了那个频段等等,从而知道自己耳机的特性。

低音过重了?那做后期的时候就要注意应该添加多点低音,不然的话在别的发声器材上就不能做到一致的重现了。

第二章:器材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不良的器材录制出来的音乐,任凭后期再高手,都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

所以,硬件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硬件包括麦克风、话放、声卡、电脑、音箱和耳机,当然,这些都是按自己的经济能力去选择。

有能力的话当然还有录音棚和调音台了,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自娱自乐的来说,麦克风、话放、声卡、电脑和耳机是最基本的东西。

麦克风。

可以分为一般电脑用的语音麦,家庭唱KTV用的动圈麦,和录音室用的电容麦。

麦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资金!如果实在经费不多,纯属个人玩玩的,那就选好一点的电脑语音麦吧,各大电脑城有卖。

但,绝对不能买耳麦,就是耳机连着个小小驻极体麦的那种。

效果非常的不好,只适合普通语音聊天用,要买就买独立的麦,这是最基本的。

(这种不能买,仅作普通语音用)
(最普通的演唱用的麦,就算这种吧,各大电脑城有售)如果资金充足一点的,那就选动圈麦吧,比一般的电脑语音麦好太多了。

什么是动圈麦?就是平时去KTV用的那种,还有歌手在演唱会上用的都是。

但要注意的是,网上很多教程都是说买个转换插头直接把卡侬线转成3.5的音频插头插到声卡就可以了。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动圈麦的抗阻大,灵敏度没有一般电脑语音麦高,所以人声通过麦再传到电脑里后,音量会变得很小的,即使在音量控制里把麦克风增益了20db,也是无补于事的。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在麦与电脑之间,加一台内置话筒放大的前置放大器,简称话放。

把麦的音量放大后再输入到电脑的声卡去,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

(这就是转换插头,当然把麦这样连到电脑是不行的)
(动圈麦,KTV里常用的,一般业余爱好用这种麦录音就够了)
发烧的和专业的童鞋们,动圈麦当然满足不了要求了,这时电容麦就出场了。

当然,电容麦价格都不便宜,想买好一点点的动轧数百元以上。

效果当然比动圈麦的好了,清晰,各频段饱满,纯净不毛躁,灵敏度高。

不过电容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对环境和器材要求很高。

由于灵敏度高,所以录音的环境一定要够安静,所以一般电容麦都出现在录音室,普通家庭环境复杂,很多外来的噪音很容易会被麦拾进去,而且普通的家庭没有经过声学设计,房间反射和共震会影响人声的质量,所以,个人觉得,没有好的环境就不要用电容麦了。

而且,电容麦都是要额外供电的,就是说要添置一部带幻象供电的话放才可以用,而幻象供电的话放也是不便宜的,所以,还是多金的大大们发烧吧。

另外,淘宝上出现一种用5号电
池内置供电的所谓电容麦,价格也不贵,但我听过朋友录音后总结,这种麦不好,只是通过电池把麦的灵敏度提高,但没有电容麦的特点,声音刺耳,毛躁多,所以不推荐。

(非常漂亮的电容麦,当然价钱也非常漂亮)
(带幻象电源的话放,电容麦不可缺少的东
西)
话放。

除了一般电脑语音麦外其他类型的麦不可缺少的器材,种类繁多,价钱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用法上面有说到了,最好选能调节频段的话放,质量要好,质量不好的话放会很容易造成噪音的。

(个人很喜欢的百灵达的话放,淘宝有售)声卡。

好坏直接决定人声的音质,不推荐用板载的声卡进行录音,尤其是用了时间比较长的电脑,声卡一旦老化,产生噪音、串音的现象就会很普遍,那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最好选择独立声卡,如创新的声卡,加上KX的驱动更能发挥其性能。

当然,这个也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而为,好的声卡也是几千上万都有的。

当然,如果考虑到后期使用的
软件,那还要考虑声卡能不能符合ASIO规范和GSIF驱动标准,因为有的后期混音制作软件,如Adobe Audition、Cubase、Sonar、Nuendo等都需要用到ASIO,进行听湿录干,或者其他操作的,所以支持ASIO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选购声卡时要注意一个东西,那就是要区分播放用声卡和录音用声卡的选择,一般的多媒体声卡,或者什么5.1声道,3D 播放等的声卡,都是着重播放,录音部分却很贫乏,这样的声卡不适合录音用。

对于一般的平民用声卡,选择的时候要留意采样率,专业的录音声卡采样率最高为24dit/96KHz,当然,采样率越好越好,一般的声卡采样率如果能达到24bit/48KHz就已经很不错了,是适合录音的声卡了。

耳机、音箱。

如果只对后期制作感兴趣,不喜欢自己展示歌喉的童鞋,以上的内容可以忽略,但这个内容就绝对不能忽略。

耳机是后期制作最重要的硬件之二,最最重要的硬件之一就是我们的耳朵,那怎么通过耳朵听到音乐的变化呢,靠的就是耳机。

耳机又分头戴式、耳塞式、入耳式等,除了头戴式大单元的耳机适合后期制作外,其他款式的耳机都不适合。

而且,想做出好的音乐,必然要直接的分析出最原始音乐的变化,所以,头戴式监听耳机就是后期制作最好的利器。

因为头戴式的耳机发声单元都比较大,越大的震膜越能充分还原音乐的音质,而监听耳机有别于一般的耳机,一般的耳机总是根据自己品牌的特点,添加这样或那样的频段渲染,例如SONY的DJ耳机就渲染了很多的低频,森海塞尔的就渲染了很多的中高频,用这些耳机听音乐,不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乐器发声,这样做出来的音乐必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例如低频过多,或者中频缺乏等,而监听耳机则做到三段平衡,不会添加任何的渲染,忠实的还原乐器原本的音质。

监听音箱一样具备监听耳机的特点,当然监听音箱更好,更专业,也更贵。

通常运用在录音室里
(SONY V6监听耳机,非常经典好用的神器,当然价钱也不菲)
(JBL的监听音箱,价格过三万啊)
第三章:系统录音设置
准备好硬件后,现在正式进入录音的阶段了。

首先,要设置一下我们电脑里面的录音控制。

这是系统录音控制的板面,有的童鞋说为什么录音的时候,人声部分会把伴奏也录进去了,其实就是这里设置错了。

这里有两个选项,一个是麦克风,一个是线路输入(有的电脑也叫波型输入或者立体声输入)。

无论叫什么都好,一定必须只能选择麦克风!一旦选了线路输入,那就是等于把电脑里所有发出的声音都录进去了(不单伴奏声,你的QQ声,系统的声音等都会录进去)
选项里面有个高级控制,点上,然后麦克风下面就会出现个高级按钮,点进去
其他控制那里会出现这样的选项(当然这只是我的电脑是这样显示,有的电脑可能只有一个选项)。

勾选话筒增强,选了后系统就会把你的麦克风增大20db的音量,录出来的声音会更大,当然噪音也会更多。

选不选就见仁见智咯,有的童鞋觉得平时录出来的声音很小,可以选上这个。

至此,系统录音设置完毕。

第四章:录音
录音和后期制作的软件五花八门,有非常专业的非线性编辑软件,也有入门的软件,更有傻瓜式的一键搞定软件。

这个视乎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去选择。

专业的软件推荐Cubase、Sonar、Nuendo、Magix Samplitude等,入门的软件有Cool edit、Adobe Audition(CE的升级版)、WAVE等,至于网络上出现的什么在线录音软件,不推荐。

Cool edit和Adobe Audition是现在最普及,最易用的两款制作软件,而Adobe Audition的前身即是CE,只是CE的公司Syntrillium Software Corporation被Adobe Systems(Photoshop的公司)收购后,改名为Adobe Audition,并在软件上作完善改进,添加了支持VST插件功能。

当然两者的基本操作是大同小异的,但CE更入门,所以教程是以CE为平台而写的。

CE原版为英文版,为了照顾很多童鞋爱国之情,特有高手制作了汉化版,虽然做到98%汉化,但正是有2%的内容不能汉化,导致有某些功能不能使用。

最大的影响是Fade in和Fade out(淡入和淡出)这两个功能不能使用,虽然在多轨下利用包络线也可以做到类似操作,但Fade in和Fade out对于消除人声中多余的杂声是很有效的,所以,用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就见仁见智吧,我是用英文版的。

由于使用CE录音的方法网络上很多,也很简单,我就不再阐述了,直接COPY 了网络上的教程,哈哈,偷懒一下。

1.打开CE进入多音轨界面右击音轨1空白处,插入你所要录制内容的背景音乐或歌曲的mp3伴奏文件,wav也可
2.选择将你的人声录在音轨2,按下“R”按钮。

3.按下左下方的红色录音键,跟随伴奏音乐开始演唱和录制。

至此,录音完成。

第五章:后期制作
好了,录完歌后,最重要的步骤重要来临了。

在制作后期前,先准备好自己,把室内的灯光放暗些,不能暗到看不清键盘,也不能刺眼,最好洗个澡,把精神放轻松,冲上一杯咖啡。

如果唱的这首歌有原唱版,那就用制作用的耳机听一下原曲,听上4,5遍,充分了解整首歌的效果怎样、什么风格、用了那些手法等,通过对比,知道自己唱的需要用什么效果,首先在脑里有个大概的概念。

一切准备好后,首先要做的不是降噪啊等的,而是设置好CE。

这一步非常重要,设置好CE的非破坏性编辑(也叫FX编辑)。

什么是非破坏性编辑?大家知道CE是有两个编辑模式的,一个叫多轨模式,一个叫单轨模式。

单轨模式是编辑单一音轨的,可以直接在音轨上添加各种效果,但操作过的人都知道,在单轨下添加了一个效果后,如果不满意的话只能通过撤消(Ctrl+Z)来还原上一步操作,如果添加了多个效果的话,则只能一个个的撤消还原。

这种通过直接在音轨上进行操作,直接让声音发生改变的方式叫破坏性编辑,就是直接破坏原声的结构从而达到添加效果。

而非破坏性编辑则是在不改变原声结构下进行的添加效果,就算任何一个效果不满意,都能轻易调节,而非破坏性编辑是在多轨模式下进行,所以还可以一边调节效果,一边连同伴奏一起试听,以达到最佳效果。

这个就是单轨模式,在此模式下做效果添加就叫破坏性编辑
这个是多轨模式,在此模式下做效果添加就叫非破坏性编辑
个(或者Alt+9)开启效果面版
种效果
点击音轨里的FX按钮,开启非破坏性编辑(FX编辑)
开启后会弹出配置界面,左边的框里是各种效果,点选你需要运用的效果后,按Add 或者双击,效果就会出现在右边的框里,表示将添加这个效果。

按OK就开始运用,如果想撤消某个效果,只需要在右边的框里点选效果,按Remove,即可撤消
再次点击FX调出界面,会看见正在调用的效果。

在MIXER的选项里,可以调节各种效果的音量、总线音量、添加撤消某个效果等,基本这个不需要怎么调节的。

至此,非破坏性编辑的设置完成。

当然,除了降噪外所有的效果添加都可以在多轨模式下通过非破坏性编辑完成。

对轨
后期制作第一步,把伴奏放在第一轨,干声(录进去的人声)放第二轨,和声什么的顺序往下排。

然后由头到尾听一次,调整一下分别的音量比例,保持伴奏和干声的音量都不能冒红(过载),听听节奏对不对得上伴奏,有的童鞋节奏感不太强,可能某些地方拖了拍,或者抢了拍,那就需要对轨了。

在多轨模式下,把干声放大,框选一句与一句之间的空白地方,按键盘上的Delete 键把干声截成两节,然后按住鼠标右键,通过拉动音轨对准伴奏的节奏。

有的时候可能要把音轨截得支离破碎,对好轨后,删掉伴奏然后混缩保存一次,这样整个干声的节奏就对准了。

如果想做得精细些,把音轨尽量放大,可以精确到0.001秒。

修音准
这个绝对是个技术活,因为这个是涉及到乐理知识,要有比较好的简谱知识才能做得好。

当然软件上是利用Autotune这个插件了。

在FX中加载DX的插件auto-tune,一个非常丰富而复杂的软件界面。

当然这个插件也能做电音效果,只是效果并不好而已。

因为我本身比较少用这个软件,所以详细的使用方法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教程。

准音有问题?那就苦练吧,靠后期修正出来的东西,始终是自欺欺人,呵呵。

录音的时候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留到后期去解决,这是原则。

打开AutoTune窗
AutoTune主要分两种处理音高的模式,分别是Auto(自动)和Graphic(图形)。

Auto界面是默认的界面,是按用户设置的音调进行自动音高处理的模式。

而Graphic(图形)
界面则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每一个音频段落的音高。

在Auto模式中,需要用户定义调式和音阶,并以此为标准进行音高自动处理。

单击Key下面的调式菜单选择按钮,可以弹出下拉菜单,对调式进行选择。

单击Scale下面的音阶选择按钮,可以弹出音阶菜单,由用户根据当前素材的情况进行选择。

选择好调式和音阶后,播放试听,并可在AutoTune窗中看到音高变化显示于音高校准显示器中(其中心位置为标准音高)。

如果对自动处理模式的结果不满意,或是不需要对过多素材进行处理,只需要对其中的某一段进行音高处理,则需要利用图形模式。

单击Graphic按钮,可转换到图形模式。

单击图形模式界面下面的Track Pitch按钮。

播放需要改动的音频段落,AutoTune会将音轨音高记录在Graphic(图形)窗口中。

用户可以调整左下方的缩放按钮和滚屏按钮,使窗口更适合查看。

再次单击Track Pitch按钮,取消获取音轨音高操作。

并单击Make Curve(生成曲线)按钮,点击后在音高显示条上会生成音高控制曲线。

工具栏中最重要的编辑三种工具。

从左开始,分别是:节点线工具、自由线工具和选择工具。

选择节点曲线工具,可画出带节点的音高控制线。

用选择工具可以调整节点位置,从而改变控制线的形态。

用自由线工具可画出曲线,也可画出直线。

用选择工具,同样可对自由线工具画出的线条进行选择修改。

如图所示即是用选择工具将某控制线进行移动,从而改变音频素材音高的操作示例。

用修剪工具可以剪开控制线。

工具栏中还有一些工具。

从左到右分别是:缩放工具(默认为放大,按住CTRL键为缩小)、区域选择工具(可拖选一区域范围来选择控制线)、移动工具(可对当前视图进行移动)
利用控制线,AutoTune可以改变音频音高。

在Graphic(图形)模式下进行了改动,则不要再点击Auto回到自动模式,只需要将处理结果导出成W A VE文件就可以了
如果点击回到自动模式,则图形模式就会暂时失效,直到用户再选择回图形模式为止。

降噪
然后是降噪,去掉干声中的杂音,如环境声、器材发出的频响等。

要求达到的效果:
在一般器材的监听下听不出明显的杂音、噪音,人声不失真。

的空白地方。

注意一定只能选空白的地方,有的童鞋把整个干声都框选了,这是错误的。

打开“效果--噪声消除--降噪器”准备进行噪声采样
按声音采样进行采样后,按Close退出
然后框选整个干声后再进入降噪器,开始降噪。

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降噪的级别,一个是对采样图形的理解。

首先是降噪级别,一般不推荐使用50以上的数值,即使录出来的干声噪音很少,很干净,也只能用30-40降噪。

如果噪音大的话,那就只能用10-25降噪,而且不能一次完成,要每降一次后,重新采样,再降噪,再采样,这个过程大概重复5-10次才能完成。

当然,重复的次数要根据噪音的量而定,务必要做到噪音尽量少而人声尽量不失真。

降噪级别不能过大
然后就是画降噪线。

这个界面上,上面的部分有两条不同颜色的线,红色的是采样到的噪音范围,黄色的是将会把噪音降到的范围,线条越靠近底部,噪音越小;下面的部分是给自己画的蓝色的降噪控制线,降噪线的意义是,如果用默认的一条直线的方式降噪的话,那么会导致降噪不均匀,比直线高的噪音可能降不了,比直线低的噪音可能过降而导致人声失真了,所以要根据红色的噪音线,通过下面的蓝色的控制线,控制上面的黄色降噪线调整降噪范围,最好把蓝色的控制线画成噪音线的形状,越仔细越好。

黄色的降噪线越接近红色的噪音线,代表降噪的力度越大,越容易造成过降失真,离得越远代表降噪力度越小。

如果干声底噪较少,音质较好,可以把黄色的降噪线尽量画得靠近红色的噪音线,用30的级别一次性降噪成功。

如果底噪大,又害怕人声失真的话,那就用10的级别,尽量把黄色的降噪线远离红色的噪音线,通过多次降噪来达到理想效果。

记住,任何的降噪办法都会对干声造成影响,降噪越厉害,失真损害越大。

这里可以探讨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噪音都要难逃一劫。

其实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保留一定程度的噪音也未尝不可,譬如单纯的吉它作伴奏的音乐,为了保留那种质朴感,可以适当保留一点噪音,这样听上去更亲切。

而考虑到一些质量并不高的干声,降噪的同时也会把一些换气声,某程度的低频也弄失真了,所以,面对质量不高,噪音又大的干声时,在合理程度上保留一些噪音是最好的做法。

消齿音
降噪完毕后,回到多轨模式下,听听,是不是觉得某些字眼的发音很刺耳呢,通常汉语拼音声母为C、CH、S、SH、X、Q这些字的发音都会产生齿音,造成齿音过大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咬字不正常,一部分是因为器材不好而导致。

当然如果录音时能解决的话那就重录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话那就要靠Wave插件里的RdeEsser咯。

要求达到的效果:齿
音不刺耳,整体人声不失真,发闷。

很简单的一个界面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男声(Made)还是女声(Female),如果想一次性全歌消齿音的话,那就选Wide,当然,不推荐整歌一次性消,因为很可能会把其他不是齿音的频率也消掉,这样的话人声就会变得很闷了。

推荐的做法是框选齿音大的地方,用Narrow消除,虽然耗时可能很久,但在保持音乐质量的前提下,花点时间还是值得的。

选定要消的齿音后,按播放键,播放的同时RdeEsser里的波形显示器也有显示了。

这时通过调整Freq,一边试听一边拉动,以寻找到最合适的消音感觉,然后调节Thresh(阀门)的数值,Thresh就是输入音量到达时开始发生作用,譬如上图的意思就是说在-34.3db 开始发生作用。

Range(衰减度)就是要把齿音消掉多少,上图就是衰减-42db。

要注意,消齿音后留意声音波形的变化,尽量不要与附近的波形相差太远,否则就会感觉很不自然了。

左边的图是消齿音过度的,右边是正确的消齿音。

R3压限
再试听,是不是觉得有些地方很大声,有的地方气息不够被伴奏淹没了。

有的童鞋喜欢大起大落的歌,主歌的时候痛苦的吟唱,到了高潮就撕心裂肺的响彻云霄,结果一试听,主歌基本听不到唱什么,高潮就声音大得要甩掉耳机。

呵呵,这样就需要压限了
在FX模式下找到Ultrafunk插件里的Compressor R3,大名鼎鼎的R3压缩器,按OK 调用。

要求达到的效果:人声气息统一,音量平均,声音不会过大或过小,人声不能压过头,导致低音或者高音模糊掉,死气沉沉的活跃不起来(俗称压碎了)。

至于压限的调节,很多童鞋都问我要具体参数,其实每一首歌的风格不同,人声不同,压限的参数就也不一样。

主要需要调节的就是作用阀值、比率、强度、起始缓冲和结束缓冲。

先说缓冲。

就等于是一排人站在一起,个子有高有低的,个子低的人就用起始缓冲把他垫高,个子太高的人就用结束缓冲来把他的脑袋给削平一点(很血腥的感觉,哈哈)。

起始缓冲,对于乐器的制作,可以把数值拉大些,一般人声的话就不用太大,控制在10ms 以内就好了,结束缓冲也不能太大,我习惯是200ms以内,太大的话压限器没完没了的工作,就失去了削除过高的音量的作用了。

作用阀值。

指的是在多大的音量下开始发生作用,这时可以留意增衰的电平表,英文为gain reduction,俗称GR表,它显示的是压限器对输入的声音施加多大的压力,当GR 表不动时,说明没有进行处理。

留意这个表最顶端的数字,当在阀值输入一个参数,如-20db时,增衰的电平表就会显示响应作用。

像上图显示,我填入的作用阀值是-6.8,强度是10,试听时增衰顶端显示的数字为4.5,表示阀值在-4.5db时开始发生作用,这时就可以把作用阀值修正到-4.5db。

如果阀值过大,就会导致人声“口齿不清”,混浊而沉闷,就是压碎了。

这个一定要注意,作用阀值一定不能过大,一般-20以下就好了。

比率。

一般控制在4以下,越大的话压限的痕迹就越明显,压限要做到的就是既能统一大小,又不让人感觉到出来。

如果想人声丰满,有弹性的话,数值越小越好。

比率越大被切掉的动态越多,声音就会越干涩,比率越小,增加的动态就越多,变成了增益状态了,
是提亮声音的一个办法。

强度。

就是添加压缩力量的强度,数字越大,强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压碎了的情况。

控制在5db以下就足够了,当然某些声音特别大的地方可以适当加大点数值,这个就需要反复的试听了。

压限的原则是要根据音乐的风格是调节,不能一刀切,不能做成伴奏盖过了人声,或者人声独立了伴奏。

越激烈,节奏越强,鼓点越多的音乐,处理越大。

快歌比慢歌压得要大,慢歌比广播剧压得要大,快歌的作用阀值至少要-10db,要控制得住人声的气息,否则就会乱套了。

当然,还有一种做法是,压掉小声音,提升大声音,这个是电子舞曲常用的办法。

EQ(均衡器)
EQ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整个后期制作中最花时间和精力的操作之一,将决定人声的音色、空间位置等。

EQ在CE里面有很多类型。

有自带的Grephic Equalizer(汉化版译为科学均衡器),也有各种插件里的。

我比较常用的是Wave插件里,Q10里的EQ。

先来看看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