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热电厂是指由燃煤、燃气或其他燃料依靠燃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电能的发电厂。

热电联产是指在燃烧热能发电的将余热用于供热,实现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施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探讨其在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一、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通信技术对热电厂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应用,实现热电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

其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监测、设备状态监控、生产调度管理、能耗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热电厂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调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供热供电质量,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生产计划的智能化编制与调整,提高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并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热电厂的生产能力。

2.节能减排。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情况,调整生产参数以降低能耗。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热电厂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控与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放超标的情况,减少环境污染。

3.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预警,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热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智能化,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提高热电厂的安全生产水平。

4.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热电厂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生产参数等信息,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帮助管理人员优化生产流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提高热电厂的管理水平。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引言电厂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电厂生产活动的信息系统。

它集成了各种功能模块,包括生产计划、设备管理、数据采集、报警监测等,旨在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档将介绍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

功能模块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用于编制、调整和执行电厂的生产计划。

它包括以下功能:1.生产计划编制:根据电厂的生产能力和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按照时间和优先级排序。

2.计划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如新增、删除或延迟任务。

3.任务分配:将生产计划分配给相关人员,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4.进度跟踪:实时监控生产任务的进度,并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电厂的设备信息和维护计划。

它包括以下功能:1.设备台账:记录电厂所有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规格、安装日期等。

2.设备状态监测: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振动等。

3.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计划,并生成工单。

4.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维修记录和故障处理过程。

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用于采集和分析电厂生产数据,以提供决策支持。

它包括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从各个数据源采集电厂生产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2.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分析。

3.数据分析: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以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4.报表生成:根据分析结果生成报表,并支持导出和打印功能。

报警监测报警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厂的运行状态,并发出报警通知。

它包括以下功能:1.报警设置:设置各种报警规则和阈值,以识别异常情况。

2.报警接收:接收并记录报警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和报警级别。

3.报警通知:通过短信、邮件或声音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并提供处理建议。

操作流程以下是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典型操作流程:1.用户登录系统,进入主界面。

2.在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编制生产计划并进行调整。

BFS++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BFS++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热力 系统采 用 分散 控 制 系统 ( S 控 制 , DC ) 电气 控 制 也进 入 D S, 设 置 了厂 级 监 控信 息 系统 ( I ) 整 C 并 SS ,
个 电厂按 照 示 范 电 厂 的 思 路 设 计 。西 塞 山 电厂 子
套数据 库 服务器 , 至可 以使 用 同一 个运 行环境 。 甚
并 且工作 量 不大 。 系统 的另 一 个 特 点是 站 点 的应 用 , 如某 电厂 有
多 台机组 , 由不 同单 位独立 经 营 , 但 如果处 于 同一 个 局 域 网 , 以两家单 位 共用一 套 B S 可 F ++ 软件 , 用 共

内设备 , 采用 炉 机 电单 元 集 中控 制 , 机 一 控 , 两 主要
[ 摘 要] B S F ++ 电厂 管理信 息 系统 是 由德 国西 门子 公 司针 对 电厂 生产 经 营 管理 开发 的 , 它是

套 成熟 、 稳定 的 、 品化 的 电厂 管理 信 息 系统 。着 重介 绍 了 B S+ + 系统 的 特 点 以及 在 湖 北西 塞 山 产 F
d v l p d f r p we l n r d c i n a d m a a e e t I i e fs e d n a u e p we ln e e o e o o r p a t p o u t n n g m n . t s a s to t a y a d m t r o r p a t o m a a e e ti f r t n s s e Th r i l m p a ie h h r c e fBF 1 . s s e a d is a — m g m n n o ma i y t m. e a t e e h sz s t e c a a t r o S. 1 y t m n t p o c 一一 p i a i n H u e s ih n Po rGe e a i n C mp n . l to b i c Xi a s a we n r t o o a y

厂级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厂的应用

厂级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厂的应用

()系统流程 图; 1 ()根 据流程 图动态数据 ,产生历 史趋 势组 态 , 2
包 括单 点趋 势或多 点趋 势 ;
人 员的不 同要求 ,以实 时 /历史数 据库为基 础 ,以 流程 图 、 图 、 势 图、数值 、 号等形 式直观 、实 棒 趋 符 时地 显示机 组运行状 况 ,实现对 生产 过程 的有 效监
幕 上 ,当需要显 示或打 印报表 时 ,只需点 击报表名
12 7 数据 归类统 计 .. 数 据 归类统 计包 括 : ()参数 越 限统计 ; 1
1 生产过程 监视和 管理
1 1 数据 采集和处 理 . 生 产实 时数据 的采集 与处理 是 S S运作 的基 础 I 和前 提 ,经采集 与处理 后 的实时数 据存储 于实 时数
益为 目标 ,为 公司各 级管理 人 员进 行决 策提供 真实
可靠 的运 行数据 和准确 的经 济指标 ,为公 司生产人 员提供实 时信息 。该 系统实 时监 控 4台 3 0MW 机 0
生产等 部 门的共 同任务 ,安 全生产 是检验 电力建 设
和 电力 生产等 部 门工 作成 效的主 要标 准。 每个 部 门 都 必须 从 电力 建设 到 电力 生产 ,依 据 国家有关安 全 生产 的方 针 、政策 以及 国家和行 业有 关规程 、规 范 及 反事 故 技术 措 施 、安 全措 施 实行 全 过程 的设 计 、
( )设备 启停统计 ; 2
控 ,协助相 关人员 方便 、快捷地 获取 生产运 行参数
及设 备状 态信 息 。
1 2 1 远程 监视模块 ..
该模 块 的主要 功 能有 :
() 自动 投入率统 计 ; 3
( )保护 投入率统 计 ; 4 ()按时 间及 按值 任意统计 ; 5

智慧电厂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智慧电厂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智慧电厂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电力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智慧电厂建设应运而生。

本项目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电厂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升级。

二、项目目标1.提高电厂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2.实现电厂管理智能化,提升管理水平。

3.提升电厂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4.促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方案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网络设施:构建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为电厂信息化提供基础支撑。

(2)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处理和分析。

(3)云计算平台:搭建云计算平台,为电厂提供弹性、高效的计算资源。

2.生产管理系统(1)生产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电厂生产过程,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生产调度系统:实现生产任务的智能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3)设备维护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预防性维护。

3.管理决策系统(1)经营分析系统:对电厂经营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员工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3)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核算和管理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4.服务系统(1)客户服务系统:搭建客户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咨询、故障报修等服务。

(2)市场营销系统:分析市场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3)售后服务系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和进度,组建项目团队。

2.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电厂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需求方案。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方案,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

4.系统开发:按照设计文档,进行系统开发和集成。

5.系统部署:在电厂进行系统部署,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6.培训与推广:组织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化素养,推动系统应用。

7.项目验收: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火电厂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火电厂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火电厂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摘要:火电厂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火电厂运维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效率低下、安全隐患高等。

为了提高火电厂的运维管理水平,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研究和应用火电厂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以提高火电厂运维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首先,通过对火电厂现有运维管理方式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然后介绍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故障预测与诊断、运维决策支持等。

最后详细阐述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包括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警、维修计划优化等方面,以供业内相关人士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应用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火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单位,其运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火电厂运维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人工操作繁琐、数据分散、信息不透明等,这些问题限制了火电厂运维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因此,开发一种智能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成为提高火电厂运维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火电厂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火电厂的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

许多火电厂的设备使用年限已经超过了设计寿命,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由于缺乏及时的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性能逐渐下降,耗能增加,造成资源浪费。

其次,火电厂在运维管理中存在着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许多火电厂仍然依赖传统的手工记录和人工巡检,无法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导致对设备运行状况的不及时发现和处理,无法进行预防性维护和优化调度,影响火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火电厂的运维团队技术水平不够高。

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更新知识的机会,一些运维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相对滞后。

这使得他们难以应对新技术和设备的运维需求,无法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影响了火电厂的稳定运行。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摘要】本文从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实施,以及数据管理与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最后展望未来发展,强调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持续优化和创新,为热电厂提供更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管理支持。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为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特点、建设目标、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数据管理、分析、实施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发展展望。

1. 引言1.1 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热电厂是能源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生产单位,是能源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热电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提升服务质量。

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还可以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热电厂实现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推动热电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加强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2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的进程,热电厂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

第5讲-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技术规范与应用技术

第5讲-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技术规范与应用技术

•第五讲一、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与应用技术SIS的技术标准为适应我国电力建设进展需要,华东电力设计院在对《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DJ 1-1984 进展修订后,主编《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23)。

依据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广泛吸取近年来我国电力生产运行和工程建设的实践阅历、科研成果和国外先进技术,反映了运行、施工、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二、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DL/T 924一2023)是依据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度行业标准补充打算工程的通知》[发改办(2023) 873号]的安排进展编制的,由西安热工争论院、华北电力大学组织起草。

该《技术条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硬件和软件配置、系统安全和网络治理、文档资料以及验收等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建、扩建或已建火力发电厂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建设。

三、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基准测试标准《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基准测试标准》(DRZ/T 02—2023)由中国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订、公布。

该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中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根本功能与性能测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应到达的要求,以及火力发电厂信息系统中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

SIS的应用技术一、数据库技术1、数据库技术概况一个数据库系统通常由数据库(DB)、数据库治理系统(DBMS)和用户应用三局部组成。

其中,数据库是依据某种标准格式存放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集中存放的大批数据文件;数据库治理系统是操纵和治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户的个别应用与整个数据库之间的接口,当用户向数据库发出访问恳求后,数据库治理系统接收、分析该用户的恳求,并依据用户恳求去操纵(查询、存储、更)数据库中的有关数据;用户应用指的是用户能够依据自身的需要,利用数据库治理系统供给的相关命令编制的一组有用程序。

火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火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火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火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引言火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料管理对电厂的运营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燃料管理信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和实现一套高效、自动化的燃料管理信息系统。

2. 系统设计目标该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燃料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现对燃料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降低燃料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 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分析功能。

3. 系统功能设计3.1 燃料进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燃料库存情况,根据库存预警线自动下单进货,并与供应商进行对接,实现一键采购的功能。

3.2 燃料消耗管理系统通过监测燃料的消耗情况,提供详细的消耗报告,并基于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燃料消耗情况。

3.3 燃料调配优化根据电厂的负荷情况和燃料库存情况,系统可以自动优化燃料调配方案,使燃料的利用率最大化,并尽量降低燃料的成本。

3.4 燃料质量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燃料的质量参数,并与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异常。

3.5 燃料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各种形式的报表,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帮助管理者了解燃料管理的情况,并作出决策。

4. 系统架构设计该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为前端、后端和数据库三个层次。

前端层次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界面对燃料管理信息进行查询和操作。

后端层次负责处理前端发送的请求,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同时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对数据进行存取操作。

数据库层次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燃料库存、燃料质量参数、采购记录等信息的存储。

5. 系统实现与应用系统的实现基于现代化的软件开发技术,采用常用的开发平台和工具。

前端界面采用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设计,提供直观和易于操作的功能。

后端采用各种算法和方法,实现燃料消耗预测、燃料调配优化等复杂功能。

龙凤热电厂生产实时数据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龙凤热电厂生产实时数据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l引 言 为 了提高 电厂整体 效益, 以及 全厂 安全 、 济运行 水平 , 足 生产 管理 人 经 满 员对现 场 生产 数据 统计 的需 求,实施龙 风热 电厂 生 产实 时数 据系 统 的开 发 。 龙风热 电厂 实施 的生产 管理 信息 化简 单从系 统架 构上讲 , 要 由实时数 据采 主 集 、实 时 /历史数 据 库和 高级 应用 子 系统 构成 。实时 /历 史数据 库 是整 个 项 目的核 心和技术 关键 , 到承上 启下 的作用 , 起 为上层 管理软 件提 供实时 、历 史数据, 完成 工艺 流程 图和 生产数 据 的 W B发布 等功能 : E 高级应用 就是 在实 时 数 据库 的基 础 上完 成工厂‘ 生产 管理 、计算 功 能, 的 包括 成本 核算 , 能耗 、物 耗 计算 , 组性 能计 算 和经 济运 行 分析 等 。 机 2 实时数 据采 集 : 实时数据采集 是实时数 据库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它负责将现场 数据实 时传送 给 数据库 , 数据 库服务 器与 生产控 制系 统连 接的 桥梁 。紫金 桥 实时数 据库 是 具 有丰富 的 I0 口, /接 能够 与各 种D SP C 智能 仪表通 讯, C ,L , 支持 的通讯 介质可 以是 以太 网 、 串 口、 专 用 通 讯 卡 等 。 2 1 数据采 集 在大庆 龙凤热 电厂项 目中除 电气分 厂的计算 机监控 系统不 具备通 讯接 口 能 力外, 它计算 机监 控系 统都具 备 O C D 其 P 、D E通讯 接 口, 这样利 用紫 金桥 实 时数 据库提供 的通讯驱动 软件很容 易地与这些 计算机监 控系统建 立通讯连 接, 实 时 采集 出生 产 数 据 。 对 于不具备通 讯接 口能 力的电气分 厂的计算机监 控系统经 过联系厂 家, 按 照 厂家提供 的数据 文件 的结构 , 以读 文件 的形式 将实 时数据 读出, 通过紫 金桥 定制 开发 的专 用接 口, 实时 生产 数据 上传 到 实时 数据库 。 将 具体做法 是在每 一套Ds c工程 师站 附近安装 一 台前 置数据 采集计 算机, 每 个数采 计算机 内安装一套 紫金桥接 口软件, 就地 就近通过 新安装 的网卡采集 生

浅析电厂基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浅析电厂基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软件系统进行数据接 口, 在实现企业 内外部数据交换的 同时保 证 企 业 多个 应 用 软 件 在 统 一 架 构 下 方 便 地 配 置 和 集 成 , 除 企 消 业信息孤岛, 实现信息资源 的共享及业务流程的集成 。
27 3进 度 查 询 . P
通过 P 3接 口与 P 3系统建立数据关联 ,产生 实时数据 , 工 程建设人 员可实 时通 过此 模块查看 各级 的 P 3进度 计划信 息, 可按标段 查看本标段 的进度计划 、 备交付计划 、 工图交付 设 施 计划等信息。
程主进度计划展开。各项管理业务、 管理流程与进度 计划 结合 形成 动态 的、 环环相扣 的集成系统 。 在整个管理系统中, 各项业
务都得到妥善 的事前计划、 执行跟踪和过程控制 。
3 注重 多项 目的协 同管 理 . 2
企业级多项 目管理软件 , 具有 强大的跨组织项 E群 管理能 l 力, 能够在 严密权 限控制 体系下 , 实现 多项 目、 多专业 、 多管理 层 次 的统 筹和 协调 。不仅 满足 专业 工 程项 目管理 信息 系 统 (M S 的深度要求 , P I) 而且是适应多组织协作 的完全基 于 BS结 / 构 的信 息 沟 通 门户 (o a) P r 1。 t
3 电厂基建 MI S系统软件技术要 求
31 以主 进度计 划 为核心 的集 成管 理 .
按 照 项 目管 理 理 论 设 计 开发 , 成 成 熟 的项 目计 划 管 理 软 集
件 Pe , 3/ 将工程主进度计划作为各项业务 工作协调的基础 , c 使 各项业务管理模块 ( 括质量 、 包 采购 、 S H E管理等) 紧密 围绕工
电子 流 程 化 。
34 完 善 的业务 逻辑 .

电厂mis系统 调研报告

电厂mis系统 调研报告

电厂mis系统调研报告标题:电厂MIS系统调研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成为电力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电厂MIS 系统进行调研,探究其在电厂管理中的应用与效益,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调研目的:1.了解电厂MIS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功能。

2.了解电厂MIS系统的应用情况,以及目前行业内主流的MIS系统。

3.探究电厂MIS系统对电厂管理的影响和带来的效益。

4.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提升电厂MIS系统的应用效果。

二、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电厂MIS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地访谈:通过对电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电厂MIS系统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电厂MIS系统的概念:电厂MIS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管理学原理,对电厂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信息化处理和数据统计分析的系统。

2.电厂MIS系统的功能:包括能源生产调度、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

3.电厂MIS系统的主要应用情况:目前电厂MIS系统在电力行业中已广泛应用,包括火力发电厂、水电站、风电场等不同类型的电厂。

4.电厂MIS系统的优势和效益:电厂MIS系统能够实现电厂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集约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四、建议:1.加强系统的功能完善:针对电厂特点和需求,进一步完善电厂MIS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2.推动数据的有效整合:加强各个管理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实现多模块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3.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由于电厂MIS系统存储了大量的敏感数据和信息,必须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4.提高员工的系统操作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电厂MIS系统的操作熟练度,提升系统使用的效果。

火电厂智慧安全管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火电厂智慧安全管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火电厂智慧安全管控系统研究与应用摘要:目前火电厂采用的安全保护方式预防效果不突出,它主要是采用人工巡检的方法排查废热火力发电厂存在的安全隐患,此类方式不仅预防效果较少,而且发生危害事故数量较多。

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管理和控制火电厂的电气机组装置,以实施智能控制最优决策,并进行对火电厂的安全保护。

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保护方式加以深入研究,更可减少在废热火力发电厂工作过程中危害事故的数量,更适合于对废热火力发电厂的安全保护。

关键词:智能化管控技术;火电厂;安全防护火电厂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需要依赖大参数、高效率的设备,而且废热火力发电厂里面含有很多工业元件,导致废热火力发电厂在制造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危险情况,如果出现危险情况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仅造成废热火力发电厂停产,大大降低废热火力发电厂制造质量,而且也将危及人员的安全。

此外,一旦危险发生就会比较严重,就可能对火电厂电气机组设施产生损害,提高了废热火力发电厂的成本。

要减少废热火力发电厂的成本,提高废热火力发电厂的效率和运行安全性,需要采用适当的安全保护技术。

一、智能安全在火电厂的作用和特点在智能安防行业中,智慧安全防护系统也获得了应用,作为信息系统之一,集中整合了PC客户端、移动服务器、以及智慧摄像头系统等,该系统能够实时化监控危险情况,有效提高了安防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提升了习惯性对违章行为的控制能力,并将对车辆的锁定和报警、指定位置闯入警示等作用进一步发挥了出来,同时通过技防措施,确保安全防范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使整体安全管理的区域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开来,从而达到了精细化管理和全面化要求,并以此为整体安全管理有效的保障,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并保障了设施的完好。

针对于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在其优势上,首先利用该技术的智能信息检测的计算实时性、自动化方面优势更加突出,能够即时的抓取视频中的人、物等信息,并进行对数据的快速统计分析和反馈,使信息监测的实时性、全面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电厂检修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电厂检修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电厂检修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信息化与自身业务结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电厂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迫切需要在检修项目中引入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

本文将探讨电厂检修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意义、影响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在电厂检修项目中的意义信息化建设对于电厂检修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检修项目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电厂检修项目由于流程冗杂、信息不畅通,导致工作进展缓慢,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

而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检修项目的全程监控和追踪,减少人工操作,加快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检修项目的管理水平。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对电厂检修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帮助电厂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方便历史数据的查询和分析,为今后的检修项目提供经验和参考。

最后,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电厂检修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厂检修项目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和人员动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检修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电厂检修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电厂检修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对电厂运营和管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能够提高电厂的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电厂的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流通,从而消除信息孤岛,减少信息传递的延迟和误差,提高整个电厂的运行效率。

其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电厂检修项目的管理精细化程度。

传统的检修项目管理往往依靠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数据丢失等问题。

而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控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此外,电厂检修项目的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提升电厂的竞争力。

电厂“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电厂“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电厂“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热力性能在线监测是了解机组能损分布、诊断设备故障、科学评价运行水平和实现运行优化的有效手段。

“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是基于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数据服务器,开发应用服务器,并通过WEB服务器实现电厂相关数据在线观测功能。

某电厂数据管理系统采用iHistorian实时/历史数据库,具有存储量大,数据传输快速等优点,但“热电厂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中多个应用程序模块直接访问iHisotrian实时/历史数据库,进行直接数据交互,对各自所需的数据进行特定的数据处理和检验,使本已繁忙的数据服务器又增加了大量的数据读/写访问,数据库将会难堪重负使其运行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

虽然可以直接访问数据交换机读取实时数据,但为分析历史数据,要求“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自带数据库,这又将造成已有资源的浪费。

因此,必须寻求一套新的系统框架设计思想,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不对现有实时数据管理系统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因此针对该电厂构建了如图所示的具有微内核(Microkernel)结构的“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框架设计方案。

图1 DataCenter系统框架基于微内核构架设计的“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由DataCenter实时数据平台、数据管理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校验模块、性能分析模块、报表计算模块、Web网页浏览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等组成,微内核DataCenter为虚拟实时数据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基础和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对各种数据的快速管理和存储任务,其他各个模块获取iHistorian实时数据,以及各模块间的数据交换均通过DataCenter实时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操作,避免了多模块重复读取iHistorian实时数据冗余操作,降低了访问iHistorian实时数据库不必要负担,同时又解决了访问iHistorian用户数限制的瓶颈问题。

“能效分析与运行管理系统”采用微内核构架,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用户可十分方便地生产与管理需求添加和删除应序模块,为热电厂能效分析与运行科学、优化管理提供了深度开发平台。

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 西 安 热 工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 陕西 西安 7 1 0 0 3 2 )
[ 摘
要] 针 对 太 钢 集 团 能 动 总 厂 发 电机 组 , 研 发 了厂 级 监 控 信 息 系 统 , 并 可 应 用 于 多种 发 电
方式机 组 , 实现 了多种 方 式发 电机 组 之 间 的信 息 共 享 、 数据采集、 数据 存 储 、 数 据 查 询、 数 据统计 及 分析 、 性 能指 标 比 对 、 电 负荷 与 热 负荷 的优 化 分 配 等 功 能 , 提 高 了生 产效率 及 管理水 平 。通 过 对热 、 电 负荷 的优 化 分 配 可 节省 蒸 汽量 9 t / h左右 。通 过 对燃煤 、 燃 气锅 炉的 负荷优 化分 配 , 在锅 炉所 需 蒸发 量 大于 5 2 0 t / h时 , 节 约燃 煤量 5 0 ~1 3 0 k g / h ; 在锅 炉所 需蒸发量 小于 5 2 0 t / h时节约低 热值 ( 2 9 5 8 k J / m。 ) 煤 气 量
r e s e a r c h a nd a pp l i c a t i o n
YANG Yo n g j u n, P ANG S h u n, ZHAo Yu l i a n g, Wa n g Ru i , Hu Ho n g h u a , HUANG Ti n g h u i
l e c t r i c a n d he a t l o a d, a nd ot he r f un c t i on s, whi c h e nha n c e d t he p r od uc t ma n a g e — me nt 1 e v e 1 . Di s t r i bu t i o n op t i mi z a t i on o f t h e e l e c t r i c a nd he a t l o a d c a n s a v e s t e a m wi t h a mou nt of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电厂上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电厂上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电厂上的应用作者:冯国军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21期目前火电厂的控制均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网和其它系统,这些系统都将与实时数据库系统进行通讯,实时数据库系统配置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器和上位机等,储存全厂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和历史资料,并对生产过程的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为全厂生产过程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现将MIS详细介绍如下:一、MIS主要系统配置1.中心服务器系统:由2台小型机服务器(双机双控容错)集群和磁盘阵列组成。

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存储电厂MIS系统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该机需要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采用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存储。

2台小型机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具有功能强大、可用性强、联网性能好等特点。

其它6台服务器采用微机服务器,作为专业服务器,分别用于防病毒服务器、MIS应用服务器、OA服务器等服务器。

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网络由1000M光纤主干网和1000M/100M/10M二级网络组成,对外通过中国电信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联接。

2.核心交换机(2台):核心交换机连接整个系统的所有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的中心。

它的安全、稳定将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实现千兆链路备份。

3.硬件防火墙(2套):一台用于在局域网与外部网络的连接时保证局域网的安全;另一台保证财务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隔离的要求。

二、MIS系统主要功能1.系统运行集成化,软件的运作跨越多个部门;2.业务流程合理化,各级业务部门根据完全优化后的流程重新构建;3.绩效监控动态化,绩效系统能即时反馈以便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管理改善持续化,电厂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自我评价和不断改善管理的机制。

MIS作为应用软件,必须按这个标准去实施所能实现的功能,下文将详细阐述六大系统。

三、六大系统1.资产管理系统:即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企业管理好有形资产,使之物尽其用,能安全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效益、降低维修成本。

新能源信息化技术在风电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新能源信息化技术在风电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新能源信息化技术在风电行业的应用与发展随着全球对绿色环保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主流能源之一。

在风电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新能源信息化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信息化技术在风电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风电厂信息管理系统风电厂信息管理系统是新能源信息化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

通过对风电厂的设备、运营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风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监测风力机组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确保风力机组的安全运行。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对风电场的发电量进行监测和管理,帮助企业进行计划和调度,提高发电效率。

二、风电预测技术风电预测技术是新能源信息化技术在风电行业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由于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风电预测可以帮助电力企业进行风电发电计划和电力调度,提前预测未来的风速和风向变化,从而减少风电波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三、智能监控与维护新能源信息化技术在风电行业中的另一个应用是智能监控与维护。

通过在风力机组上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风力机组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故障。

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自动分析故障的原因,并生成维护方案,提高维护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远程地区的风电场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减少人力成本和维护时间。

四、数据分析与优化新能源信息化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数据分析与优化。

通过对风电厂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优化方案。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发电计划、提高风力机组的利用率、减少能耗和降低成本。

在风电行业中,新能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了风电行业的发展。

通过全面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风电场的能源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风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新能源信息化技术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保障电网的稳定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新能源信息化技术在风电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唐跃武, 黄 涛, 陈 勇(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91)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紫坪铺水电厂充分调动本单位技术力量,自行开发了水电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电厂生产的日常需求。

介绍了紫坪铺水电厂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为中小水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紫坪铺水电厂;信息管理系统;B/S结构中图分类号:T V741;T V737;C931.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122184(2009)03200352021 概 述1.1 紫坪铺水电厂紫坪铺水电厂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岷江上游河段,总装机容量760MW,共有4台水力发电机组,通过1回500kV出线送至崇州丹景变。

电厂内部已建成千兆I ntranet网络,现运行部配置生产用办公电脑5台,检修部20台,全厂通过一条100M光纤连接I nternet网。

1.2 需求分析通过对包括广州抽水蓄能水电厂、云南大朝山水电厂、葛洲坝水电厂等在内的国内大中型水电厂进行的考察了解到,不论是集成m is系统,还是传统纸质台帐均包括以下功能:(1)电量管理:每日电量抄表记录登记,完成电量计算;按日期查询电量,统计厂用电率等生产指标。

(2)工作票管理:按权限不同,实现网络办票,签票以及工作交代;按日期统计。

(3)操作票管理:操作票的电子化打印,存档查询。

(4)缺陷管理:缺陷的登记、统计和交代。

(5)接地线管理:接地线的登记管理。

(6)生产文件管理:按权限和级别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和会签。

(7)设备台帐管理:电厂机电设备的登记备案,缺陷情况。

(8)生产经验文件:日常生产经验的总结发布,促进电厂职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收稿日期:2009204203以上8个功能基本涵盖了水电厂运行检修工作的主要方面,一款合格的综合管理系统至少应具备上述功能,才能基本满足日常生产的需求。

2 方案选择2.1 三套方案的优、缺点紫坪铺水电厂发电之初即成立了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调研小组。

生产信息的管理是水电厂发电之初必须要考虑的工作之一,在进行综合比较后,针对紫坪铺水电厂的生产信息管理提出了三套方案,即集成m is系统、简单台帐系统和自行研发三套方案。

三套方案均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1)采购集成m is系统方案。

采用集中设计的m is系统。

现在国内外有众多的水电厂m is系统设计厂商,如国内的中软创新等,国外的如广蓄的Maxi m o系统等,这些都是成熟的企业,都具有较强的水电厂管理系统的开发实力。

集成m is系统的优势非常明显,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需要的功能,系统运行稳定,扩展性强,能很好地满足电厂日常生产的需求。

但其缺点是造价高,动辄数百万元的一次性投资,还不包括日后高昂的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

(2)采用office办公系统。

目前有不少中小型水电厂均采用这种办法进行生产信息的管理。

m icr os oft公司生产的office办公软件的电子表格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数据的输入和统计。

结合纸质台帐登记,能够满足电厂日常生产信息管理的需求。

该方案的优点是投入低,容易实现。

缺点是文件管理混乱,在面对大量数据时难以管理,因其不支持网络,信息检索困难。

第28卷第3期2009年6月四 川 水 力 发 电Sichuan W ater PowerVol.28,No.3Jun.,2009S ichuan W a ter Pow er 35(3)自行开发独立系统。

自主开发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对水电厂的技术力量要求严格,国内电厂也有少数采用这种方式。

比如葛洲坝水电厂的操作票制作系统,云南大朝山水电厂的开停机信息登记,福建棉花滩水电厂的电量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均由该厂的生产技术人员开发,但功能仅限于部分功能和应用,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水电厂自行开发生产信息系统的优点在于灵活,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求进行修改和定制。

几乎零成本的投入也是自主开发能够被使用的主要原因。

但电厂作为生产技术部门要进行独立的生产管理系统开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①拥有懂网络编程技术的专业人员。

②拥有完善的I ntranet网络。

③有独立的标准制定权。

以上也是制约水电厂自主开发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

2.2 方案的选定紫坪铺水电厂发电之初,招收了一批高素质的大专院校学生,曾进行过紫坪铺开发公司的网站开发,积累了网络编程的经验,具备自行开发水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技术力量。

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很多现成的网络功能模块可以使用,这些封装的模块极大地保证了用户程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编程人员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必须深入程序底层,而只需要专注于功能便可以做出兼顾稳定与安全的软件系统。

另一方面,作为独立发电公司,紫坪铺水电厂在标准的制定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在遵循电力系统普遍适用规则的基础上又具其自身特色。

综上所述,紫坪铺水电厂在现有I ntranet网络上,完全有条件自主开发适用于紫坪铺水电厂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本着节约为主,经济高效的原则,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紫坪铺水电厂最终选择了投产初期采用方案(1)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向方案(3)过渡的办法。

投产初期使用office办公系统制作模板以满足日常生产的需求,并在模板制作之初对表格字段进行规范。

在使用过程中,同步进行独立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开发一项,测试一项,投入一项。

最终完成了方案(2)向方案(3)的过渡。

3 开发软硬件环境3.1 软件环境当前,计算机办公系统普遍采用C/S结构和B/S结构,两种方案各有优劣。

C/S结构,即Cli2 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

B/ S结构,即B r 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 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 eb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

但是,其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 eb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 p t语言(VBScri p t、JavaScri p t…)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即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当前的操作系统均集成了浏览器,这种结构已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在结构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B/S结构。

ap s +iis6的编程组合为当前最为经济实用的B/S编程应用环境。

3.2 硬件环境根据生产管理系统的I P统计,每日数据库访问300次左右,最高访问次数为700次,故该套系统的硬件要求较低。

最终,服务器的主要硬件配置如下:CP U: 奔腾双核E5200内存: 1G×2主板: P5KP L-AM SE硬盘: 希捷500G×24 系统开发4.1 开发原则紫坪铺水电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采用计算机模拟人工作的原则,通过数字程序对人工作的模仿,加入了有效性原则,保证了输入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以确保统计的准确性和数据的规范性。

边测试、边开发、边修正,逐步使用集成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代替建厂之初用office办公软件建立起来的生产信息管理体系。

4.2 开发难点(下转第54页)唐跃武等:电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009年第3期应整组进行更换。

充电过程中如电池温度超过45℃,则必须停止充电或转换为浮充状态,以免损坏电池。

蓄电池日常维护还需经常检查的项目有:清洁并检测端电压、温度;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检测连接条压降;外观是否完好,有无鼓肚变形和渗漏现象;极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逸出;当发现电压反极性、压降大、压差大和酸雾泄漏的电池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对不能恢复的蓄电池要及时更换;不能把不同容量、不同性能、不同厂家的电池联在一起,否则可能会给整组蓄电池带来不利影响。

对寿命已到的电池组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到电源系统和设备主机。

5 设备检查与事故处理(1)直流系统交流电源停电时,充电装置退出了运行,这时,应尽可能地停用可以停用的直流负荷,同时应密切监视蓄电池组的端电压不得低于放电终止电压。

在接近放电终止电压前,应采取转移或停用负荷的办法。

(2)定期检查、记录蓄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端电压和外壳温度,对超标的应予以更换。

电压超标的标准:超过平均电压的4%~10%。

测量电池的端电压时,严禁将充电机退出运行,此时应降低充电机的输出电压,使得蓄电池组刚好处于放电状态。

6 结 语直流系统是保证电厂正常运行的系统之一,其可靠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出现,使水电厂朝着数字化、无人值守型方向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但是,再好的设备都有寿命期,也会出现各类故障,因此,维护工作做得好,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寿命,而且还能减少故障的发生。

所以,对于维护人员而言,不要因为操作电源的高智能、免维护而忽略了本应进行的维护工作。

应当记住的一点是:预防在任何时候都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作者简介:伍 凤(19792),女,四川资阳人,工程师,学士,从事水电厂继电保护检修工作;杨春雷(19842),女,吉林榆树人,助理工程师,学士,从事水电厂电气检修工作.(责任编辑:李燕辉)(上接第36页)生产信息系统最终为人所用,故开发难点在于用户权限的设计。

不同权限的用户具备使用系统相应功能的权限。

紫坪铺水电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权限字串的办法,使用m id函数读取权限字串相应位置的字符,通过对该字符的判断决定用户是否具备使用该功能的权限。

4.3 安全性信息安全是生产信息系统是否能够投入使用的关键条件。

紫坪铺水电厂生产信息系统在开发时主要从服务器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方面着手,以保证生产信息数据的安全。

首先,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 indo ws Server2003,该系统是在可靠的W indows2000Server系列的基础上生成的,它集成了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环境以开发全新的X ML W eb服务和改进的应用程序,相比W indows Server2000有着更高的进程效率和安全性。

对软硬件意外可能导致的系统崩溃,采用了在服务器内建脚本定时对网站数据库进行备份,以及采用Server2u软件搭建ft p服务,远程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保证系统意外时能及时恢复。

对可能出现的恶意破坏,在软件内建立了操作日志,保证了所有操作均可查,确保了系统数据被恶意操作和破坏的可还原性。

5 结 论紫坪铺水电厂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以来,能够很好地满足日常生产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