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门槛--梦》上课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 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 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 ﹐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 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 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 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 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 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 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
主要作品
• • • • • • • • • • 小说集《猎人笔记》(1847~1851) 长篇小说《罗亭》(1856) 《阿霞》(1858) 《贵族之家》(1859) 《前夜》(1860) 《父与子》(1862) 《烟》(1867) 《处女地》(1877年) 中短篇小说《初恋》(1860) 《春潮》(1872) 《普宁和巴布林》(1874) 剧本《贵族长的早餐》(1846) 《一著不慎,满盘皆输》 (1847) 《单身汉》(1849) 《村居一月》(1850)
• 高高的门槛:象征横在革命征途上的种种
艰难险阻。 • 一位俄罗斯姑娘:象征为反对沙皇专制而 英勇献身的一代俄罗斯革命者,他们具有
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 第二部分(3段—倒数第三行): 写门槛里的声音与门槛外的姑 娘的回答,表现了革命者的献 身精神。
•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 气,从大楼里传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 的声音: • “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 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 “我知道。”姑娘这样回答。
• 屠格涅夫的小说是他一生艺术创作的主要
贡献,被称为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
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1861年农奴制
改革后,屠格涅夫的思想开始表现停滞,
但直到晚年仍坚持民主主义。《散文诗集》
(1878—1882)是他最后一部重要作品,
其中流露作家多方面的思想和感情,艺术
手法也绚丽多彩。
本文写于1878——1882年间。当时的
门槛:指课文中一座大楼的“门槛”。 “一座大楼”象征人类社会生活中伟大而壮 丽的革命事业,“门槛”象征横在革命征途 上种种艰难险阻。副标题(梦):是说文中 所描绘的人、事、物都不是写实,而只是通 过一组象“梦”一样朦胧的意象,暗示出一 种抽象的思想观念,一种复杂事物的某些本 质方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体裁——散文诗
• •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 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 位俄罗斯的姑娘。
大楼——伟大、壮丽的革命事业
阴森的黑暗——当时俄国严酷的社会环境和严 峻的革命形势
高高的门槛——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姑娘——勇于献身的革命者
•
一座大楼:象征着人类社会生活中伟大而壮 丽的革命事业。作者心目中的革命事业是阴毒可 怕的,这是因为作者具有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和 倾向,但他始终是一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知识分 子,优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不可能真正参加 到民主主义革命的行列中来,他同情革命,敬仰 烈士,但又不很了解革命事业,甚至对暴力革命 感到惧怕,因此他才把革命事业写得如此。体现 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认识存在着很多不理解以至 误解的地方。
俄国虽废除了农奴制,但仍是一个沙皇专
制国家。为了争取民主和自由,许多革命
者毅然投身于革命运动中,其中更包括一
群女革命家。屠格涅夫虽然也反对农奴制,
却不能完全接受民主革命的纲领。但对于
革命者,他却是同情的,赞扬的。
当时他与俄国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 发生了革命女战士维拉· 扎苏里奇行刺彼德堡总督 事件,使他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 切的女英雄敬仰不已。同时,屠格涅夫受到女革 命家彼洛夫斯卡娅活动的影响,受到女友伏列夫 斯卡娅献身精神的感染,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 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钦佩不已。于是,集她们 于“俄罗斯的姑娘”之一身,通过虚幻的梦境, 讴歌了俄国社会现实中的优秀分子,着力表现她 们的崇高信仰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门槛——梦
【俄】屠格涅夫
关于作者
•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批判现 实主义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母亲独断 专横。屠格涅夫从小目睹他家农奴的非人 待遇,对农奴制产生厌恶。年轻时赴德国 读哲学,受到卢梭等启蒙思想的影响。回 到俄国后,反农奴制的态度更为坚决。早 在大学时代他就曾尝试写诗。特写集《猎 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使他获 得作家的声誉。
声音——对投身于革命事业的革命者的考验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 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 “我知道。” •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要忍 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先驱者因思想超前, 因而不被理解,甚至被误解,这样就会“跟人们 疏远,完全的孤独”。 …… ——表示女革命者的考虑的过程,在决定的 过程中也有犹豫,使人物更加真实
•
同期他还写了一些剧本。以后他把目光转 向观察新的社会典型,创作出刻画“新人”形 象的两部长篇《前夜》(1860)和《父与子》 (1862),1867年发表长篇小说《烟》。 屠格涅夫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他的小说语言纯净优美,结构简洁严密,擅长 自然风景描写,常用隐蔽手法描写人物心理。 作品充满诗意的氛围和淡淡的哀愁,给人无尽 回味。
象征手法的运用
• 所谓象征,即借助对某一特定的 具体形象的描写来体现某种抽象思维 以及情感。象征的艺术效果在于能赋 予被象征事物以暗示,引导读者想象 和联想,使被概括的内容显得更含蓄 深广。
这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 散文诗。全文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1、2)写一位俄罗 斯姑娘站在一座大楼的高高的 “门槛”前,意味要投身革命。
•
“这些痛苦,这些打击,不仅来自你的敌人, 而且来自你的的亲戚,你的朋友?” “是……就是从他们那里来的,我也要忍 受。” “好。你准备牺牲吗?” “是。” “你准备着无名的牺牲吗?你会灭亡——没 有一个人……甚至没有一个人会尊敬地怀念 你……” “我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怜悯。我也不需要 名声。” 无名的牺牲——牺牲而无名,这是最朴实、最高 贵、最伟大的牺牲,展现了革命者崇高无私的精 神境界。
•
主要作品
• • • • • • • • • • 小说集《猎人笔记》(1847~1851) 长篇小说《罗亭》(1856) 《阿霞》(1858) 《贵族之家》(1859) 《前夜》(1860) 《父与子》(1862) 《烟》(1867) 《处女地》(1877年) 中短篇小说《初恋》(1860) 《春潮》(1872) 《普宁和巴布林》(1874) 剧本《贵族长的早餐》(1846) 《一著不慎,满盘皆输》 (1847) 《单身汉》(1849) 《村居一月》(1850)
• 高高的门槛:象征横在革命征途上的种种
艰难险阻。 • 一位俄罗斯姑娘:象征为反对沙皇专制而 英勇献身的一代俄罗斯革命者,他们具有
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 第二部分(3段—倒数第三行): 写门槛里的声音与门槛外的姑 娘的回答,表现了革命者的献 身精神。
•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 气,从大楼里传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 的声音: • “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 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 “我知道。”姑娘这样回答。
• 屠格涅夫的小说是他一生艺术创作的主要
贡献,被称为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
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1861年农奴制
改革后,屠格涅夫的思想开始表现停滞,
但直到晚年仍坚持民主主义。《散文诗集》
(1878—1882)是他最后一部重要作品,
其中流露作家多方面的思想和感情,艺术
手法也绚丽多彩。
本文写于1878——1882年间。当时的
门槛:指课文中一座大楼的“门槛”。 “一座大楼”象征人类社会生活中伟大而壮 丽的革命事业,“门槛”象征横在革命征途 上种种艰难险阻。副标题(梦):是说文中 所描绘的人、事、物都不是写实,而只是通 过一组象“梦”一样朦胧的意象,暗示出一 种抽象的思想观念,一种复杂事物的某些本 质方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体裁——散文诗
• •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 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 位俄罗斯的姑娘。
大楼——伟大、壮丽的革命事业
阴森的黑暗——当时俄国严酷的社会环境和严 峻的革命形势
高高的门槛——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姑娘——勇于献身的革命者
•
一座大楼:象征着人类社会生活中伟大而壮 丽的革命事业。作者心目中的革命事业是阴毒可 怕的,这是因为作者具有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和 倾向,但他始终是一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知识分 子,优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不可能真正参加 到民主主义革命的行列中来,他同情革命,敬仰 烈士,但又不很了解革命事业,甚至对暴力革命 感到惧怕,因此他才把革命事业写得如此。体现 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认识存在着很多不理解以至 误解的地方。
俄国虽废除了农奴制,但仍是一个沙皇专
制国家。为了争取民主和自由,许多革命
者毅然投身于革命运动中,其中更包括一
群女革命家。屠格涅夫虽然也反对农奴制,
却不能完全接受民主革命的纲领。但对于
革命者,他却是同情的,赞扬的。
当时他与俄国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 发生了革命女战士维拉· 扎苏里奇行刺彼德堡总督 事件,使他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 切的女英雄敬仰不已。同时,屠格涅夫受到女革 命家彼洛夫斯卡娅活动的影响,受到女友伏列夫 斯卡娅献身精神的感染,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 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钦佩不已。于是,集她们 于“俄罗斯的姑娘”之一身,通过虚幻的梦境, 讴歌了俄国社会现实中的优秀分子,着力表现她 们的崇高信仰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门槛——梦
【俄】屠格涅夫
关于作者
•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批判现 实主义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母亲独断 专横。屠格涅夫从小目睹他家农奴的非人 待遇,对农奴制产生厌恶。年轻时赴德国 读哲学,受到卢梭等启蒙思想的影响。回 到俄国后,反农奴制的态度更为坚决。早 在大学时代他就曾尝试写诗。特写集《猎 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使他获 得作家的声誉。
声音——对投身于革命事业的革命者的考验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 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 “我知道。” •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要忍 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先驱者因思想超前, 因而不被理解,甚至被误解,这样就会“跟人们 疏远,完全的孤独”。 …… ——表示女革命者的考虑的过程,在决定的 过程中也有犹豫,使人物更加真实
•
同期他还写了一些剧本。以后他把目光转 向观察新的社会典型,创作出刻画“新人”形 象的两部长篇《前夜》(1860)和《父与子》 (1862),1867年发表长篇小说《烟》。 屠格涅夫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他的小说语言纯净优美,结构简洁严密,擅长 自然风景描写,常用隐蔽手法描写人物心理。 作品充满诗意的氛围和淡淡的哀愁,给人无尽 回味。
象征手法的运用
• 所谓象征,即借助对某一特定的 具体形象的描写来体现某种抽象思维 以及情感。象征的艺术效果在于能赋 予被象征事物以暗示,引导读者想象 和联想,使被概括的内容显得更含蓄 深广。
这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 散文诗。全文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1、2)写一位俄罗 斯姑娘站在一座大楼的高高的 “门槛”前,意味要投身革命。
•
“这些痛苦,这些打击,不仅来自你的敌人, 而且来自你的的亲戚,你的朋友?” “是……就是从他们那里来的,我也要忍 受。” “好。你准备牺牲吗?” “是。” “你准备着无名的牺牲吗?你会灭亡——没 有一个人……甚至没有一个人会尊敬地怀念 你……” “我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怜悯。我也不需要 名声。” 无名的牺牲——牺牲而无名,这是最朴实、最高 贵、最伟大的牺牲,展现了革命者崇高无私的精 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