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银行成本收入比迷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开银行成本收入比迷雾
发布时间:2010-05-17 21:26
2010年05月17日 15:24 证券市场周刊
成本收入比指标被认为是银行成本控制水平和经营效率的表现,指标值低的银行更被市场所推崇,但这并未完全反映事实,高成本
收入比潜台词下的“高资产增长—高费用支出”的模式也不能一概而论。
笼罩在成本收入比身上的迷雾亟须拨开。
崔宏/文
有研究人士以《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为框架,建立了一套由衡量银行风险水平、抵偿风险能力、补偿能力增长等方
面的10个指标组成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通过统计赋值,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效果做了定量分析。
其中得分越高说明银行风险管理水平越高。
下图为各银行成本收入比与风险管理水平的对比情况。
结果显示,成本收入比与风险管理水平基本呈正比关系,即成本收入比越高,其风险管理水平也越高。
从具体结果看,11家银行中,深发展(000001.SZ)风险管理水平得分最高,而其成本收入比仅次于民生银行(6.61,-0.20,-2.94%)(600016.SH,1988.HK);民生银行成本收入比最高,其风险管理水平也高居第四位。
而工商银行(4.39,-0.14,-3.09%)(601398.SH,1398.HK)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其成本收入比最低,也似乎最受市场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好评,但其在风险预警模型评定中综合得分值却最低,即风险管理水平最差。
这表明,较高的成本收入比是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必要投入,也是做好经营的必需。
或许银行对于基础设施、科技系统和人力
资本的较高投入,减少了道德和操作风险,也激励了职工的更大责任感,必然带来银行业务经营的低风险。
因此,对收益的观察不能仅要求目前的高收益,更要关注长期的风险控制下的高收益。
管中窥豹,那种简单认为成本收入比越高,
就是成本费用侵占了较多的收入,必然造成利润越低、效率也越低的观点无疑是短视的。
成本收入比高低事出有因
银行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力度过少影响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且不同银行发展阶段不同,战略不一,成本高
低事出有因,影响可比性。
银行的成本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刚性资金成本,由于各家银行的历史有长有短,网点有多有少,吸收储蓄多少自然不同,有些银
行储蓄存款源源不断,有些银行则更多要依靠同业存款,资金成本自然各异。
这就造成成本收入比公式分子中的业务费用上的差别。
另一类成本则是经营性费用,经营性费用又包括人力费用和营业费用两部分。
这两部分费用因为银行的产业属性影响,本质上不会
太低。
首先,银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属性,决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是支持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人工成本的控制是必要的,
但人工数量和单位成本的降低必须顾及业务的正常需要和一定程度的激励,这些费用必然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其次,银行更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除去银行本身对货币的经营,突出表现为应进行广泛覆盖度的经营网点的投资、庞大先进
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在财务上即表现为资本开支及其产生的折旧、摊销。
虽然资本开支也应科学论证严格控制,但同样不是压得越低越好,这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活动和可持续发展。
成本收入比的高低是不同银行不同经营环境的反映,那些高成本收入比的银行多是后来者,它们的加入引入了市场竞争,为社会创
造了价值。
没有它们,社会将为有限的所谓低成本收入比银行付出更大的代价。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中国长时间对银行业实施严格的政府管制,避免竞争,维护垄断,银行业的控制权都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
相应地,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进入也采取非常严格的管制政策,在对新业务品种的开办审批以及对非国有银行在市场参与权、参与
地域范围、参与程度等方面施以严格的政策壁垒,致使新的竞争主体很难进入。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扩大,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相继成立,市场竞争程度有所增长。
对于这些新生的中小银
行而言,由于没有历史的积累,没有更多国家信誉的支持,其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会遇到强大的阻力和压力,更无从谈起增强其市场竞
争能力。
事实上,中小银行若没有高的成本包括人员激励投入,根本无法与原有的国有大行进行竞争,要从原有的垄断市场抢夺一块空间,
要从原有的银行体系中吸引一批专业人才,不可能不加大投入。
试想,中小银行工作不稳定、压力大,与国有大行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相比,不在激励上加大力度,根本无法在市场上生存。
要求广大中小银行与国有大行保持一样的成本收入比,实质上就等于是不允许中小银行存在。
相反,原有大型银行已经到了大而不倒的地步,占尽天时与地利,充足的廉价资金来源、历史形成的客户资源,几无经营压力,至少是生存压力全无。
而他们的优势却正是横亘在中小银行身上的先天不足,不仅面临经营危机的时刻威胁,而且还面临比大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没有大的投入何来生存与发展?
正因为有了广大中小银行的发展,增加了市场竞争,为社会带来了原有体系下不曾有过的附加价值。
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产品创新、价格减低等一系列改进,都得益于中小银行的加入而导致的竞争。
若无竞争,社会仍将在承受原有体系下的低质服务,并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此,成本收入比高的中小银行所遭遇的非议,完全是不了解中国银行(3.96,-0.13,-3.18%)业发展和竞争价值的无稽之谈。
具体而言,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施的发展战略同样对成本收入比有很大影响。
在快速发展阶段,出于网点扩张和业务拓展的需要,营业费用自然要多,同时员工人数和相应开支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这样总成本增加是必然的。
甚至一定时期内,成本的增加还可能超过收入的增加,直接表现为成本收入比的升高,这是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的必然要求。
另外,特定时期基于特定战略发展的需要,如银行采取扩张并购的发展战略,在机构设置和品牌推广上大幅投入,加强IT技术的投入以支持管理信息系统、营销渠道的升级和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等,都会使成本增加。
从长远看,随着银行的战略实施、范围经济效应的逐步释放、业务平台的综合利用,成本节约的效应将逐步得到体现,成本收入比有望转低。
可见各银行处于不同的战略发展期,导致其成本支出高峰期不同,相应成本收入比自然不同。
那种简单对比或就成本收入比指标本身的大小做出臆测的观点,是根本不了解银行运营发展和银行业本质的表现。
成本最小并非收益最大
银行经营不是追求成本最小化,因为成本最小化绝不能推导出股东收益最大化,小进小出多数情况下不及大进大出对股东价值更具增值效果。
没有一家企业的经营目标或存在目的是成本最小化。
从功利角度而言,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过程中,其他一切包括成本控制等都是手段。
利润的增长要高于资产的扩张,营业净收入的增长要高于成本的增长,这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和保证。
以此观之,银行对成本的控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压缩和降低,而是要把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或行业平均水平。
当然特殊阶段和发展战略下,偏离行业水平或许正是内在要求。
长期看要保持营业收入的上升超过成本费用的上升,也即不管成本增加多少,只要能带来净收入即可。
有两家银行,一家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是0.30,它花费了30亿元的成本费用取得了100亿元的营业收入;另一家成本收入比是
0.33,它花费了40亿元的成本费用,取得了120亿元的营业收入。
那么,股东应欢迎哪家银行呢?
后一家银行相比前者,成本费用由30亿元上升为40亿元,增加了10亿元,但是营业净收入却由100亿元上升到120亿元,增加了20亿元。
营业净收入由70亿元上升到80亿元,净增加10亿元。
显然成本收入比高的银行更符合股东的价值创造要求。
作为股东,在既定的投资下,更多的是应该明确自己的净收益指标,根本没必要去管收益是在多大成本代价下取得的。
你预期收益是80亿元,至于是100亿元的营业收入减去20亿元的成本费用得到的(此时成本收入比是0.20),还是120亿元的营业收入减去40亿元的成本费用得到的(此时成本收入比是0.33),全是经营层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所致。
此时,成本收入比没有任何取舍意义。
上例中,成本收入比高的银行更值得关注和称道。
在公司财务上,大进大出多数情况下会优于小进小出。
就如花200元钱买自行车一年挣2万元的车主绝不如花20万元买汽车一年挣50万元的车主日子过得舒坦。
即使前者的成本收入比仅为1%,而后者成本收入比高达40%。
前者不吃不喝净收入1.98万元,而后者却有净收入30万元。
因此,那种认为“资产高增长—费用高支出”的经营模式存有问题的观点,是不知一般经营为何物的陈词滥调。
低显性成本藏高隐性成本
国际上大银行成本收入比一般都较高,这通常代表了一家银行的创新动力、发展后劲和企业文化,怎么论及成本收入比时就不说国际所谓先进银行及其背后成因了?
国际上花旗、汇丰、渣打、苏格兰皇家银行等银行的成本收入比都在50%以上。
资料显示,中国2007年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已低于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成本收入比最低的中东地区银行业39.31%的水平,基本是最低的,但盈利、风险、创新、社会责任都是最好的吗?
成本收入比一定程度能体现银行职工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成本收入比越高的银行,若是人力费用高,则意味着员工薪酬高,待遇和激励机制比其他银行要好。
国际上对成本收入比有不同的看法,并不是成本收入比越低的银行效率就一定越高,由于人力费用低,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反观国内,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约为30%的水平,往好处说,体现了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但一线员工的收入长期低于当地其他很多行业平均工资水平,这种情况与全行整体效益不相符,是对职工利益的某种牺牲。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这样的大银行,激励机制长期缺位也给他们带来发展后劲不足的影响,甚至容易形成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创新步伐落后,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此外,判断成本的高低还应区分表面显性成本与其他隐性成本的高低。
由于所有制的不同、经营体制的差别、员工稳定性的悬殊,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成本曲线,成本与所创造的价值必然要回归匹配的路径。
国际上多数银行的成本都是显性化成本,而中国国有大型银行的显性成本或许仅是冰山一角。
那种谈起成本收入比就动辄指责中国银行、特别是股份制中小银行成本收入比居高不下的言论,是典型的不考虑各家银行不同的成本曲线而断章取义的论调,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