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采购业务欺诈与商业贿赂的防范_王冬梅

合集下载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采购业务是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为了预防这些风险并保护企业利益,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

以下是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的一些措施。

建立完善的采购政策和流程。

制定一套明确的采购政策,规定采购流程和操作指南,包括需求申请、报价比较、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签订等。

这样做可以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性和规范性,防止违规操作和滥用职权。

实施供应商资格审查。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其财务状况、信誉度、工艺能力等。

只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合作,以降低与不合格供应商合作所带来的风险,如质量不合格、交货延误等。

加强采购合同的管理。

确保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合同中应包含明确的采购目标、交付时间、价格、质量标准、索赔责任等条款,以减少合同风险。

定期监督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及时处理合同履约中的问题,如交货延误、质量问题等,确保采购的顺利进行。

第四,实施严格的验收程序。

对采购的物品和服务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符合合同要求和质量标准。

只有通过验收的物品和服务才能进行付款,以避免支付不合格的产品或未完成的工程等风险。

第五,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采购业务进行审计,检查采购操作的合规性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加强内部监督,确保采购人员行为合规,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纪违法行为。

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

组织针对采购业务的培训,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让员工意识到采购业务存在的风险,并知道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风险,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政策和流程,实施供应商资格审查,加强采购合同的管理,实施严格的验收程序,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

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采购风险,保护企业利益。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摘要】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而采购业务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涉及商品与现金的进出,极易产生舞弊行为,因此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重大。

针对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进而增强企业自身的“免疫力”和“抗干扰能力”。

采购业务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采购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利润,因此完善企业采购业务的内控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对于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因此,加强和完善企业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防止舞弊和欺诈行为,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一、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采购业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的主要原因,有的企业即使设立的内控制度,也由于缺乏执行力而形同虚设。

因此在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上,企业应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实施。

(二)缺乏对供应商的有效评估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对供应商的采购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

对供应成本采购人员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使得采购价格不合理,采购价格压得太低,会导致缺货,一味追求低价可能使产品质量下降,退货增加,而经常性的退货,会造成计划变更,影响交货期,降低企业的信誉,使企业失去竞争力。

(三)采购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在当前的实践中,大部分企业采购流程的设计不科学,没有对采购实施预算控制,这样的采购程序存在以下不足:1.采购缺乏计划性及预算控制企业的生产部门没有制定全年的采购计划,只有在缺少某种物资时才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而由于时间紧,对采购物的质量和价格就缺乏合理的分析和比较,也无法对采购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和可行性论证,无法以最优性价比采购到所需货物。

另外,也缺乏对采购信息的实时记录,使得每一次的采购对于下次的采购没有借鉴意义。

CFO实战:要以内控防范商业贿赂

CFO实战:要以内控防范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是供应商为了获得别的公司的业务或采购合同,行贿公司重要岗位的员工。

在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中,很重要的一个风险就是商业贿赂。

而对商业贿赂支出的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商业贿赂屡禁不止?从以往的商业贿赂案例可以发现,企业内控的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防范商业贿赂的目标与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目标具有一致性。

内控缺位诱发商业贿赂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使企业很难对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规避。

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商业贿赂是对企业道德文化的侵蚀,是对企业内部环境的破坏。

控制环境集中反映为董事会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和态度,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层对内部控制不够关心,不能从企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商业贿赂防范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明确的反商业贿赂条款。

目前许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者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或者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有章不循。

制度的不完善从而使商业贿赂有孔可钻。

缺乏相应的反商业贿赂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商业贿赂是企业的一种风险,没有意识到商业贿赂行为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危害性,从而没有设立相关的风险评估机制,不能随时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没有明确的反商业贿赂政策对易发生商业贿赂关键控制点实施控制。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的原因,企业大多都缺乏具体的反商业贿赂的程序与政策。

在易发生商业贿赂的区域也没有重点实施控制,没有堵塞商业贿赂的漏洞。

内部信息与沟通渠道堵塞。

作为内部控制基本要素之一的信息与沟通,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信息支撑,也为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信息支持。

企业内部信息在商业贿赂中堵塞的原因是没有设立投诉举报和检举等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采购业务欺诈与商业贿赂的防范_王冬梅

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采购业务欺诈与商业贿赂的防范_王冬梅

财经界Money China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采购业务欺诈与商业贿赂的防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赛威传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王冬梅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不太良好的商业环境。

商业贿赂案、商业欺诈案、商业间谍案屡见不鲜。

市场呼唤良好环境的重新塑造、企业行为的自律。

国家也在这种形式下陆续出台了相关反腐败、反贿赂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供应商遴选ERP 系统权限设置前几年发生的阿里巴巴员工将虚假信息提供给公众后,阿里巴巴的马云先生立即给予正面的回复,这是广大公众所欢迎与赞赏的态度,所以对阿里巴巴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那么,企业自身如何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呢,尤其是内部员工不遵守职业操守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不同行业应有各自不同的办法,如服务行业与制造业其内控手段可以结合各自特点来制定。

下面仅就工业制造企业的采购环节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在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内容中,采购业务相关的欺诈与商业贿赂与其他行业一样,同样可能发生,而且其形式更加多样与隐蔽。

为何这样说呢,举例来说,目前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一般多愿意采用招投标形式进行物资的采购。

一个招投标可以引出投标方的串标、围标,然而表面上却可以做得滴水不漏,如果想要彻底查清各方关系,恐怕招标方需要有更多的投入。

更何况还会有内外勾结发生。

制造业企业因为采购物资较为广泛,即有专业性较强物料,也有通用型辅料,还有日常消耗类物资、IT 产品、家具等固定资产类。

以下分专业物料的采购与其他辅料的采购分别叙述。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物料,由于采购渠道比较有限,价格信息不透明化,采购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并对供应商的工艺、成本等有一定认识,才可以在谈判中占据优势。

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通过对采购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如供应商的遴选等,来对可能的欺诈与贿赂进行防范。

而对于采购人员个人行为的控制,只有通过选择有严格自律的人员来担任,否则从正面的渠道进行防范还是有些困难。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要点分析论文(5篇材料)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要点分析论文(5篇材料)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要点分析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要点分析论文摘要: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采购业务流程,分析如何规避、抑制其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说明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要点,并对内控环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采购循环;内部控制;流程采购业务属于企业运营的核心业务,与资金存在直接的关系,如果程序制度不够清晰规范,内部控制不到位,则极容易出现相关人员利用管理漏洞,为一己私利舞弊,串通共谋,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

具有极高的风险性。

在内部控制中,采购业务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产成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生产成本。

尤其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原材料成本在产品中占比较重,采购资金比之其他类型的企业也更多,存在的风险也就更高。

1内部控制概述2004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一个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框架),标志内部控制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ERM架构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ERM框架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只是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管理概念和工具,不是也不可能取代内部控制。

在风险管理八个要素中,有五个直接来自内部控制,显然,内部控制包含于风险管理之中。

2企业采购业务的风险及控制关键点采购业务作为企业业务内容的一个部分,其风险存在于各业务环节中,主要有审核把关风险、采购价格失控风险、供应商选择不当风险、合同订立不当风险、物资验收不规范风险、会计记录不当风险、货款支付不当风险等。

企业采购程序必须清晰,规范,即使企业采购流程较长,但人为简化,缩短流程将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巨大漏洞,采购环节的风险无法控制,给公司带来巨大隐患,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采购业务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同时也涉及到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企业采购业务的正常运作,必须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

1. 采购流程内部控制的设计企业在进行采购业务的时候,必须建立完善的采购流程。

采购流程的建立应满足以下要求:明确采购的责任主体、确认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合同签订、采购执行、验收入库、付款结算等环节。

在采购流程中,为了防范风险,企业应当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措施,如授权职责、审批制度、风险评估、审核审计等,以确保采购风险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 供应商风险管理供应商是企业采购环节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为了防范供应商风险,企业应该制定供应商的评估指标,如供应商的信誉度、交货期、质量控制能力、价格竞争力等等因素。

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进行多种途径的调查,如现场考察、信用查询、网上查询等。

对不同等级的供应商应该建立不同的管理控制措施,如一级供应商要求在合同范围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二级供应商要建立供货合同等。

3. 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合同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最重要的合同类型。

为了防范采购合同的风险,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合同中的商品及相关服务的细节要求,并在合同中规定明确的收货、验货、付款等条款;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如对毁损、丢失、质量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做出相应的赔偿措施;要规定合同的有效期限及提前终止条款,以避免合同期限过短,导致采购风险。

4. 采购付款及结算的风险控制采购付款及结算是企业采购业务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企业风险最大的环节之一。

为了防范在采购业务中出现的付款和结算风险,企业应该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案,如对应供应商开立的发票进行核对、供应商账款的核算,及时进行账务调整、对采购单、发票及付款单据进行审核制度等等。

在采购业务的整个流程中,企业应该切实加强对于采购风险的防范,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H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改进研究》范文

《H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改进研究》范文

《H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改进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采购业务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其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风险控制能力。

H企业作为国内知名企业,在采购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前H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如流程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H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H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一)现状描述H企业采购业务涉及原材料、设备、服务等多方面,采购流程包括需求分析、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货物验收等环节。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采购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流程不规范:H企业采购业务流程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导致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和偏差。

2. 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对采购业务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违规操作和腐败现象频发。

3. 信息化程度低:企业采购业务信息化程度低,信息传递不畅,影响采购业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H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改进措施(一)完善采购业务流程1. 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采购业务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2. 建立采购业务审批制度,对采购需求、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批。

(二)加强监督机制建设1.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采购业务的监督和检查。

2.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对违规操作和腐败现象进行举报。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1. 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采购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

2. 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和操作技能。

四、改进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一)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改进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改进措施的顺利实施。

3. 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对企业采购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探讨

对企业采购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探讨

对企业采购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探讨物资采购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与销售一样,在许多方面反映出企业的战略能力、市场创新能力和价值的传递能力。

而物资采购又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最容易滋生“暗箱操作”、营私舞弊、以次充好等陋习毒瘤,被企业的中高层所深恶痛绝,导致不断消耗企业的资源、无情吞噬企业的利润,甚至对整个企业文化有着破坏性的影响。

采购环节隐藏的诸多风险,也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挑战,小到企业大到国家都颇费心机,想尽办法在控制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因此加强企业采购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防止腐败问题最有利的手段。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七号—采购业务》中对风险的描述显示,企业采购业务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一)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二)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三)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因此全面梳理规范采购业务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也是控制采购风险发生的根本。

制度建设的作用是保障采购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企业的采购活动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规章中的各项条款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日常工作,并实现责权利的平衡。

而业务环节与流程的规范梳理,则是为了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采购流程基本可以分成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六个重要环节。

在执行实际工作之前,应首先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避免多头采购、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将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避免单独领导的私自决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是阻止采购风险发生的首要条件。

下面就采购各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探讨内部控制在采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采购业务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也是容易发生内控漏洞的环节之一。

下面是一些采购业务常见的内控漏洞及建议的识别方法:1. 购买虚假或低质量商品:此漏洞通常发生于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勾结,采购人员可能会故意选择虚假或低质量的商品,以获取回扣或其他好处。

识别方法包括: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和排名,同时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2. 过高的采购价格:采购人员可能与供应商合谋,将采购价格设置过高,从而获取回扣。

识别方法可以是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对高价商品进行审查,同时建立合理的价格标准和审批流程。

3. 采购数量不符实际需求:有时采购人员会超额采购商品,以获取佣金或其他利益。

对此,识别方法可以是与实际需求进行核对,对采购数量进行审查,建立合理的审批流程和限额制度。

4. 未对供应商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采购人员可能会忽略对供应商的尽职调查,从而导致与不信任的或不合规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对此,识别方法可以是建立供应商认证和审核制度,要求采购人员进行充分的供应商背景调查和尽职调查。

5. 未能及时更新采购合同和价格:在与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时,采购人员可能会忽略及时更新采购合同和价格,导致合同过期或价格变动不及时。

识别方法可以是建立合同管理制度,设立合同到期提醒机制,对价格进行定期审查和调整。

上述仅是一些典型的采购业务内控漏洞及识别方法,实际情况可能因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和流程,加强对采购业务的监督和审计,以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和合规。

采购业务内控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利益、降低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采购业务的内控漏洞及识别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6. 未能履行采购合同的履约监督:有时企业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后,未能进行履约监督,导致供应商无法按合同要求及时交付商品。

从而影响了企业生产和销售进程,甚至引发纠纷。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徐冬茹
【期刊名称】《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是企业内部领导要重视审计工作,制定内控制度,加强企业文化的培养和优化,严格遵守会计法规;企业外部要强化监督与约束机制.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徐冬茹
【作者单位】长春市财政学校,吉林,长春,1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2
【相关文献】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J], 巫祥梅;
2.关于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J], 孟会明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J], 巫祥梅
4.对完善民营中小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J], 杨加艳
5.关于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J], 郭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采购合同的内控风险管理

企业采购合同的内控风险管理

企业采购合同的内控风险管理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采购合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充分认识到与采购合同相关的内控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企业在采购合同方面可能面临的内控风险,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有效管理这些风险。

规范合同设计流程
企业在设计采购合同流程时,应确保流程规范化、透明化。

合同设计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合同条款模糊不清,导致后续纠纷。

建立有效的审核机制和备案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合规审查与尽职调查
在签订采购合同之前,企业应进行合规审查和尽职调查。

确保合作方的资质和信誉度,以降低与不良合作方发生纠纷的风险。

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核,保证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风险识别与应对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在合同中明确风险责任分配,规定各方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方式,以降低因风险事件而带来的损失。

数据化管理与监控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采购合同的数据化管理与监控。

建立合同管理系统,记录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以及变更等信息,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企业采购合同的内控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通过规范流程、合规审查、风险识别、数据化管理等措施,企业才能有效降低采购合同带来的风险,确保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应高度重视采购合同的内控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以保障企业利益和长期发展。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采购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是确保采购活动有效、合规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采购业务的各类风险,保障企业的利益和形象。

本文将从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入手,探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风险防范措施。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防范采购活动涉及的风险种类繁多,如供应商资质、产品质量、物流配送、合同履行、价格波动等。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这些风险,确保采购活动的安全和可靠性。

2. 资金安全采购是企业支出的重要部分,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能够确保采购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和有效监控,避免资金浪费和挪用。

3. 合规经营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能够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合规,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声誉和合法权益。

4. 提高效率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能够规范和标准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5. 保障质量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能够确保采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障生产和经营的顺利进行。

1. 供应商资质审查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查制度,严格筛选供应商,并对其经营资质、信用记录、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审查。

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更新和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和信誉度。

2. 采购合同管理建立健全的采购合同管理体系,明确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结算等程序和责任,确保合同的严谨性和合法性。

合同审批和签订应按规定程序执行,合同的履行和监督应持续跟进。

3. 价格监控机制建立价格监控机制,对采购品种的价格波动和供应商的定价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采购价格,确保采购成本的合理性。

4. 信息系统建设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采购管理软件,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和信息的实时统计,加强对采购活动的全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采购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对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确保其合规性,并防范风险的发生。

采购业务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询价、采购合同签订、采购支付等环节。

下面将分析采购业务中的内部控制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采购计划环节的风险:1. 误判采购需求:采购部门可能会因为对市场需求信息的不完全了解或不准确的预测,导致采购计划中的数量和时间安排存在错误。

这可能导致采购过量或过少,增加企业的存货成本和运营风险。

防范措施: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机制,通过与销售、生产等部门的紧密合作,获取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信息。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交货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能力确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2. 采购流程不规范:采购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环节缺乏规范操作,容易导致流程延误、采购商品不符合要求、采购合同的条款不合理等问题。

防范措施:制定完善的采购流程,并明确责任人和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

加强对采购流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个环节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二、采购询价环节的风险:1. 供应商选择不合理:采购人员可能会因为个人原因或不合理的利益诉求,选择了不合适的供应商,导致采购物资的品质、交货期和价格等方面存在风险。

防范措施: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对供应商的信誉、业绩、财务状况等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采购人员应遵守诚信原则,不接受供应商的回扣或其他不当利益。

2. 询价过程不透明:采购人员可能会存在故意隐瞒或篡改询价结果的情况,导致选取了不合适的供应商。

防范措施:建立采购询价的公开透明机制,确保询价的过程和结果被记录下来,并由多个部门参与审查,防止个别人员的不当行为发生。

三、采购合同签订环节的风险:1. 合同条款不合理:采购人员可能会因为个人原因或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在合同中设置不利于公司利益的条款,如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等。

防范措施:建立合同审批机制,将合同的签订及修改权限授权给具备相应资质和独立性的人员,确保合同条款符合公司政策和利益。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1. 引言1.1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采购业务是企业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采购业务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如供应商信用状况不佳、采购流程不严谨、内部控制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加强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采购监督机构,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严格执行采购流程,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企业才能更好地控制采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通过加强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企业不仅可以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加强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合规经营的需要,也是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持续改进和优化采购内部控制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 正文2.1 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是企业防范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采购流程,明确责任分工,防止漏洞和失误的发生。

采购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明确的采购流程和规范的操作程序,确保每一笔采购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避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发生。

制度还应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采购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权责不清导致的问题。

采购制度应该规定采购文件的保存和审批要求,确保采购记录完整可查,防止信息泄露和挪用的风险。

采购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对采购活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采购的效率和透明度。

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是企业保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有助于降低采购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形象。

2.2 设立采购监督机构设立采购监督机构是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可忽视。

预防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管理办法

预防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管理办法

预防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管理办法第一篇:预防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管理办法xx有限公司预防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管理办法xx有限公司为扎实推进治理商业活动的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加强企业内控机制,做到诚实守信。

树立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强化制度监督,推进制度防腐,加强对易发、多发腐败的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治理商业贿赂承诺制,严格遵循公平竞争规则,引导公司管理人员依法办事,诚实守信,自觉掏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腐败现象,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1.公司范围内从事物料采购、委外加工、设施工程、业务销售、设备采购和维护、质量监督等经济活动以及人、财、物管理过程中适用本办法。

2.在重点环节、重点部位人员实行预防商业贿赂承诺制,重要岗位人员个人与业务往来的单位或个人向公司签订“预防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承诺书”。

3.收受礼物准则:任何个人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诱请、要求、接收、获得不正利益或接受不正当利益。

所有接收、馈赠礼物级别为总经理(或以上级),其他任何人不得私自收受任何礼品、餐饮或娱乐邀请。

4.责任和义务公司行政部门作为预防商业贿赂承诺制的监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1)遵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公司治理商业贿赂工作;(2)依法行使纪检监察职责;(3)加强对重要部位、重要环节人员廉洁从业的监督与管理;(4)贯彻落实“预防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承诺书”,加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标本兼治,完善制度建设,对重要部位,重要环节人员廉洁从业情况进行真实记录;(5)负责对公司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承诺人应遵循以下工作职责:(1)严格履行在承诺书中所承诺的内容;(2)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行为;(3)自觉接受预防商业腐败、贿赂和不正当交易监管部门的管理(4)若违反承诺,服从监督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典型的采购内部监管、防腐败治理机制

典型的采购内部监管、防腐败治理机制

典型的采购内部监管、防腐败治理机制
昨天说了采购的廉洁问题,我们今天具体说一下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公司内部采购的良好治理机制包含以下信息:
1.强大的内部控制环境,旨在支持企业目标并管理所识别的风险领域,健全的内部政策、权利制衡与控制机制。

2.制定并实施采购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3.制定公平的、合乎道德的、透明的以及一致的程序。

4.对整个组织的采购支出进行有效的预选、控制与监督。

5.清晰界定采购的角色、职责、责任与报告结构。

6.控制采购人员个人的授权水平。

7.对于请购、采购与支付等的批准与授权作出清晰规定。

8.要求清晰的审计记录或书面记录,以便跟踪采购决策。

9.对不同采购职责进行分割(例如,付款的授权与支付的权限不由同一个人负责,以防伪造交易)
10.对不同项目的采购人员进行轮岗,以避免特定采购人员与特定供应商过于“亲密”。

11.严格控制首选供应商名单及单货源采购,以确保其最符合公司的利益。

12.使用电子采购工具,以便使现金交易最小化、程序中认为欺诈可能性最小化、可以便利的找出自相矛盾的“作假”数据。

13.对负责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审查、筛选、监督与培养。

14.尽可能的使用标准的合同条款与条件。

15.对采购过程、决策及控制进行内部审计,包括账目检查与核对,定期采购审计。

16.鼓励供应商及雇员不畏报复,举报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17.建立职业道德论坛或委员会,以讨论工作中产生的利益冲突与道德问题,坦诚沟通是诚信方式进行职业道德管理的基石。

从防止欺诈打击贪污行为角度分析管理内控

从防止欺诈打击贪污行为角度分析管理内控

从防止欺诈打击贪污行为角度分析管理内控内控管理是现代企业治理中重要的一环,它通过规范企业经营活动、加强风险管控、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其中,防止欺诈、打击贪污行为是内控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这个角度,探讨管理内控在防止欺诈、打击贪污行为中的作用和方法。

一、防范欺诈的内控管理欺诈是企业运作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成本欺诈、资产盗窃、信息泄露等行为,都可能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内控管理要加强对欺诈风险的把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

企业内部应制定并公布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经营活动,明确员工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各种风险的预警和防范。

同时,通过对员工进行反欺诈培训,提高员工防范欺诈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企业内部防范欺诈的整体能力。

(二)优化管理流程。

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应针对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并排除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欺诈风险,如加强对发货、收款、支付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完善订单下发和客户信息核验机制等。

对于审批流程,还需要加强审批者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控制,确保每一笔流程都能经过层层审批,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落实审计制度。

建立健全的审核和审计制度,对各个层面的企业运营活动进行规范,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测和识别,尽早发现欺诈行为并及时处理。

此外,也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内部运营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改进建议,有效避免欺诈风险的发生。

二、打击贪污行为的内控管理贪污是企业运营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企业运营活动具有很多的人情、人事因素,使得贪污现象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普适性。

在这种情况下,内控管理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来遏制贪污行为,保护企业利益。

(一)建立贪污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应在运营活动中,对可能存在贪污风险的环节进行评估和排查,规定必要的预警和后续处理机制。

对于贪污风险较大的环节,采取加强内部监控和加强行为规范的方法,制定行为准则并罗列相应的行为禁止和处罚规定。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采购业务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采购付款业务循环有效运行,防止舞弊和欺诈事项的发生。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失败的事例时有发生,文章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对策采购业务是企业最容易滋生舞弊和欺诈行为的经营活动之一,它与生产和销售计划密切相关,业务发生频繁、运行环节较多、工作量大,直接导致货币资金的支出或对外负债的增加,容易产生管理漏洞。

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盈利的多少,采购控制的成败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成败。

建立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采购付款业务循环有效运行,确保采购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发现并纠正错误,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及时准确提供采购业务的会计信息,使企业在采购、付款环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现状1、利用虚假采购合同套取资金采购合同签订中的风险往往存在于未经授权对外签署合同,合同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等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有些企业采购合同签订环节监管不严,企业内部的合同经办人员为了谋求一己私利与合同对方企业的当事人相互串通,签订虚假的经济合同,套取企业采购资金,损害企业经济利益。

比如,企业的采购人员和对方当事人串通在合同中抬高采购价格,交易成功后,给予采购人员一定的回扣。

2、采购价格不合理采购价格直接决定材料的采购成本,最终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很多企业的采购经办人员在签订合同时,没有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或者没有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导致所购原材料或者所购资产等物资的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

有时,合同经办人员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条款的表述不够规范,或者对采购价款组成部分的包装费、运输费等缺乏明确约定等导致合同双方在费用分担上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完善内控制度 防范金融风险

完善内控制度  防范金融风险

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刘冬梅;颜红宇
【期刊名称】《企业经济》
【年(卷),期】1997(000)010
【摘要】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刘冬梅颜红宇目前在我国金融法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完善和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员工内控意识,增强遵纪守法观念。

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技能素质,使员工自觉遵守执行银行各项规章制度...
【总页数】1页(P81-81)
【作者】刘冬梅;颜红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全力防范金融风险 [J], 郑传玉
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J], 宋洪芳
3.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J], 傅惠芝
4.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J], 赵月萍;梁元祥
5.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J], 刘冬梅;颜红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经界Money China
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采购业务欺诈与商业贿赂的防范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赛威传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王冬梅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
随着经济的发展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不太良好的商业环境。

商业贿赂案、商业欺诈案、商业间谍案屡见不鲜。

市场呼唤良好环境的重新塑造、企业行为的自律。

国家也在这种形式下陆续出台了相关反腐败、反贿赂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供应商遴选ERP 系统权限设置
前几年发生的阿里巴巴员工将虚假信息提供给公众后,阿里巴巴的马云先生立即给予正面的回复,这是广大公众所欢迎与赞赏的态度,所以对阿里巴巴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那么,企业自身如何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呢,尤其是内部员工不遵守职业操守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不同行业应有各自不同的办法,如服务行业与制造业其内控手段可以结合各自特点来制定。

下面仅就工业制造企业的采购环节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在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内容中,采购业务相关的欺诈与商业贿赂与其他行业一样,同样可能发生,而且其形式更加多样与隐蔽。

为何这样说呢,举例来说,目前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一般多愿意采用招投标形式进行物资的采购。

一个招投标可以引出投标方的串标、围标,然而表面上却可以做得滴水不漏,如果想要彻底查清各方关系,恐怕招标方需要有更多的投入。

更何况还会有内外勾结发生。

制造业企业因为采购物资较为广泛,即有专业性较强物料,也有通用型辅料,还有日常消耗类物资、IT 产品、家具等固定资产类。

以下分专业物料的采购与其他辅料的采购分别叙述。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物料,由于采购渠道比较有限,价格信息不透明化,采购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并对供应商的工艺、成本等有一定认识,才可以在谈判中占据优势。

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通过对采购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如供应商的遴选等,来对可能的欺诈与贿赂进行防范。

而对于采购人员个人行为的控制,只有通过选择有严格自律的人员来担任,否则从正面的渠道进行防范还是有些困难。

而对于其他辅助材料的采购,由于具有技术门槛低、市场供应比较充足等特点,可以采用多方比价询价的方式进行防范。

前提同样是审慎考查、选择具有资质的同类型供应商。

要求采购员从合格供应商清单中进行比价询价,不可随意新增供应商。

对于采购员的监控方式也可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比如不定期的抽查、比较等。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尤其制造企业对于人、机、物管理的重视,很多企业采用ERP 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实现了实时跟踪功能。

但是对于岗位职责不同的人员在系统中权限的设置是否合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国外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不是采购员,而是会计人员用其上级的密码建立了一个“虚假供应商”,三年时间用该账户挪用公司资金13万美元。

这是因为仅需要在线操作即可完成的授权造成的舞弊案件,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系统中的权限设置应特别引起重视。

尤其是同一个部门不同级别人员不同岗位人员,其权限应有不同。

而且在系统中操作必须有独立部门或人员进行监控,哪怕是事后监督,也可起到一定防范效果。

也就是说,根据每个岗位职能不同,配以不同系统权限,相互检查监督的作用可以在系统中以流程的方式实
现。

简单来说,采购人员可以有制作PO 权限,但是没有收货权限,收货
仅可以库存部门来操作,会计人员没有制作PO 和收货权限。

这样对于一笔PO 的付款,如果设置为货到付款,那么必须经过三个人——采购员制单、库存人员收货与会计人员系统做校验方可实现,一个人绝对无法完成。

这是一个简单的系统权限设置、流程控制的例子说明。

我们回到如上案例,假设此会计人员上级仅有建立供应商的权限,但是没有制作PO 、收货等后续一系列与款项支付有关的权限,那么这名会计人员就不会得逞。

有人提出如果建立供应商的权限不放在财会部门,是否可以?还有人提出,即便供应商是真实的,采购员、会计人员与供应商进行勾结,从报价上便开始伪造,可顺利通过比价环节和付款审核环节,舞弊事件仍有可能会发生。

是否有办法杜绝?
答案是肯定的。

以下我们来讨论一种可能的方式,其对于部门间不同职能的设计、通过其关联性实现相互监督,不仅可有效防范欺诈并且同时规避贿赂的出现。

即将供应商的遴选与采购业务的执行分别由两个独立的部门进行。

简单的流程描述如下:由A 部门在一定规程控制下,按照固定模式确定若干家供应商,并划分级别,将合格供应商名录确定下来后,将此名单提供给B 部门,B 部门根据物料对应的供应商,向优先级别供应商下单。

B 部门对合同货期、交货质量、付款进行跟踪与记录,并将执行合同过程中遇到问题向A 部门进行反馈。

A 部门定期搜集相关供应商实际供货信息,并根据B 部门的反馈不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要求供应商对于可改善项目进行整改。

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定期(比如年度一次)的评估,对各供应商打分,并根据分值进行优胜劣汰、或者划分等级供B 部门在实际采购业务操作中参考。

可见,A 部门对于供应商确定下来的条件,不仅包括供应商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状况,还需要对所有将来合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即供货合同相关内容进行落实与确认,如质量标准、送货批量、批次、付款条款、收到发票类型(即价格)等。

这样对于级别的明确划分有所依据。

尤其在使用ERP 系统的企业,A 部门可以自行从系统中得到供应商履行合同信息,这些信息应由不同职能划分的部门分别完成,相对来说造假有一定难度。

综上所述,杜绝的关键在于遴选供应商时“一定规程”、“固定模式”的确定。

前面我们讨论过关于专业物料与辅助物料的不同,A 部门确定供应商当然要根据不同物料特性,有不同的标准、规程。

这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有可以明确量化的条件,供货信息在系统中由不同部门提供,如收货部门,任何个人从中舞弊的可能性就可以降低到较低水平。

但不是说可以百分百杜绝,因为是人在进行录入的工作。

再进一步的防范工作,只能由公司内部控制部门来进行了。

抓住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基础数据,顺藤摸瓜,就能有所效果。

参考文献:
[1]京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2]朱军华;是让利销售还是商业贿赂[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
[3]许伟商业贿赂治理研究: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微观视角[J].西部财会,2007
投资理财
58
DOI:10.16266/11-4098/f.2015.21.0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