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作业与答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作业与答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作业与答案第一次作业:论述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的内容?答:1.城市用地组织及城市干道网;2.城市于道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及于道纵坡;3.城市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

如铁路与干道的交叉点、防洪堤、桥梁等的标高;4.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排水走向及土方平衡初步估算。

论述2、影响绿地指标的因素?并阐述。

答:1.国民经济水平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国外绿地指标暂时达不到,这是我们经济决定的2.城市性质我们说不同性质的城市对园林绿地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以风景游览为主的城市,由于游览、美化的功能要求,指标要高一些。

一些重工业城市,由于环保的需求,指标要3.城市的规模不同规模的城市,绿地指标也会不一样,一些大城市绿地指标高,中小城市绿地指标低一些。

4.城市自然条件城市自然条件是影响绿地指标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说南方的一些城市,空气湿润、水源充足、植物容易成活,这样绿地建设较容易,绿地指标容易达到,像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炎热、水源比较困难,园林绿化有一定的难度。

绿地面积应适当的控制,因此要根据不同气候分区来确定不同城市的园林绿地指标。

5.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绿地基础较好的城市,原有的园林绿地改建数量较多的城市,容易提高园林绿地的指标,如北京历朝历代都是帝王所在之处,离宫别苑较多(如颐和园、圆明园等等),相对来说,比其他城市园林绿地多。

单选3、墙面高度对空间封闭感的影响中,有匀称感、亲切感的空间比例是:BA:D<HB:D=HC:D=2HD:D=3H判断4、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 正确论述5、屋顶花园的规划布局与地面花园布局有何区别?答:区别在于:如何合理安排植物、道路、山石、水体、建筑等要素,为游人创造出优美的景观,同时又要照顾游人在游览过程中的一些使用要求,还应特别注意楼体的承重限制、屋顶防漏,应遵循经济、适用、美观、创新和安全等几方面的综合要求。

单选6、城市空间中,人的步行距离一般不宜超过:BA:100米B:200米C:500米D:1000米单选7:室外台阶尺度一般为:BA:踏面小于280MM,踏高小于100MMB:踏面大于280MM,踏高100-165MMC:踏面小于280MM,踏高100-165MMD:踏面大于280MM,踏高大于165MM单选8:无障碍坡道坡度一般为:CA:1/8B:1/10C:1/12D:1/15单选9:用于限制和分隔空间而不遮挡视线的植物为:CA:乔木B:高灌木C:矮小灌木D:地被植物单选10、外部空间行为按性质一般可分为必要性活动、随意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地向着多样化、智能化、生态化、文化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如空间利用、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等方面。

下面我们从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出发,来探讨它们的规划设计要点。

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空间布局:公园绿地应该结合周边城市环境,进行空间分布合理,布局紧凑的设计。

(2)景观设计:公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应该具有承载城市文化历史的功能,可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打造出让人愉悦、感受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

(3)设施配备:公园绿地的设施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包括行道树、广场、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景观林地景观林地是指公园、广场、校园、企业园区等的景观绿地。

景观林地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环境治理:景观林地内的植被和地面都需要合理管理和维护,确保无毒无害。

(2)合理景观设计:景观林地需要合理设计,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而美的内涵。

(3)增加生态环境功能:景观林地可以加强生态功能,比如鼓励采用特色植被,提高林带密度等等,增加景观林地的生态好处。

3.街头公园街头公园是城市中分布在街道两侧的都市绿地,具有绿化、通风、美化街道等作用。

街头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立体复合空间设计:街头公园需要在小型化的环境下进行立体复合空间设计,让人们在繁忙的大街上享受到“绿色”的品质。

(2)多功能化:街头公园除了可以提供行人通行、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功能外,还可以增加街头的休闲气氛,吸引人们在路边歇脚。

(3)地面布置:街头公园的地面花布置应该具有花色和造型的特色,可以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让人们感受不同的季节和自然气息。

总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不同的环境,做到多向多层次的考虑,既要发挥功能价值,也要营造美好环境,让市民在其中得到身心上的愉悦和放松。

浅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20 0 8年第 1 期 1
现 代 园艺
越冬或越夏 , 其再生部位有所降低 , 此次修剪可按 各种 草种 适宜 留茬高 度 的低 限进行 。 6 . 越冬或越 夏前修 剪 在草坪 越冬 或越 夏前 , 32 适当提高 留茬高度 , 贮藏足够 的光合产物 , 以利越 冬、 越夏 。 6- .3间歇修剪。 3 将一块草坪先间隔剪草 1 , / 隔一 2 定 天数再 剪 另外 12形成 一深一 浅 的彩条 或彩 块 /, 草坪 , 间歇修 剪 。 称 间歇 时 间因草种 、 势 、 长 季节 而 异, 一般 1 3天能 显 出色 差 为宜 。 、 的宽度 , 条 格 根
2 0 年第 l 期 08 1
结 合 自然 、 造 自然 , 造 出 “ 由人作 , 自天 创 创 虽 宛 开” 的艺术 境界 。
32 尊 重 使 用 者 .
面 , 成亲切 、 形 自然 的景观 。 而 , 多设计 师却 要 然 很
用混凝 土作为衬 底 ,毛石砌 成驳 岸 ,虽 然显得 高 档、 豪华 , 整齐 划 一 , 不 知 这不 仅失 去 原本 自然 殊
施, 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 、 健身、 娱乐、 休闲和 交往的需要 , 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的环境 。
2 城市 园林绿 地规 划设计 现存 的主要 问题
21 片 面 追 求 高档 、 华 , 人 工 取 代 天 然 , . 豪 以 钞 自然 的 感 觉
现代园艺
在城市 公 园的建设 中 ,原 本 只需 在原 始水 面 周边种植 一些湿 生植物 ,草地 就可 以直 接伸入 水
14 老 龄 化 社 会 的 需要 .
经过 城镇化 、 城市化 急速 的发 展 , 生态失 去平
衡, 空气 、 、 水 土壤 遭受 污染 , 分 动植 物 灭绝 , 部 森 林 逐 渐消失 , 土 流失 严 重 , 漠 化 , 室效 应 等 水 沙 温 地球环境 恶化 , 人类生 活 品质下 降 , 胁人 们 的 使 威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件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件
• 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气候 • 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 • 促进社交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 提供文化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 创造城市绿洲,减轻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
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中心公园 湖畔景观 社区花园
城市中心的公共绿地,提供休 闲、锻炼、社交等功能。
围绕人造湖策划的景观设计, 融合水景和绿化元素,供人们 欣赏和放松。
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小型花园, 鼓励居民参与和自我管理。
总结和结论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创造美丽和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通过满足人 们的需求,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园林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宝贵 的资源和机会。
2 促进健康
接触自然环境和户外活动 对身心健康有益,减轻压 力和促进运动。
3 环境保护
园林绿地能够提供生态系 统服务,保护水源,减少 土壤侵蚀,并提供野生动 植物栖息地。
规划和设计的步骤
1
问题分析
了解需求和目标,分析现有问题和限制条件。
2
概念设计
提出创新的设计理念,包括空间布局、景观元素和功能设施。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和娱乐 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交交流和身 心健康的中心。
植物园
植物园是研究、保护和展示植物 多样性的场所,可以提供教育和 休闲的机会。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是提供城市绿化,并减 少城市热岛效应的创新方式,也 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园林绿地的重要性
1 提升生活质量
园林绿地提供了与自然互 动的机会,让人们从都市 喧嚣中得到休息和放松。
3
详细设计
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施工图纸,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规划和设计的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标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一些重要标准,以期对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城市园林绿化总体规划标准1.1 景观规划标准城市园林绿化总体规划应体现“充分利用、合理布局、生态优先、多样性发展”的原则,充分挖掘城市的地理、文化、历史等特点,合理规划景观要素、绿地系统和景观节点,创造丰富多样的城市景观。

1.2 绿地布局标准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确定绿地的总体布局,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提供自然生态系统,并确保绿地的连通性和辐射性,使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绿地带来的益处。

1.3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推广生态种植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干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2.1 绿化带宽度标准根据不同道路的等级和功能,合理确定绿化带的宽度。

主干道一般应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绿化带宽度可适当扩大,增加景观效果和空气质量;次干道和支路的绿化带宽度可以适度减小,以确保交通的流畅性。

2.2 植物配置标准在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中,应根据道路的功能和周边环境,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

应优先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耐污染和抗旱的植物,同时要注意植物的色彩搭配和季节变化,提高绿化带的观赏性。

2.3 绿化设施标准除了植物配置外,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的绿化设施,如行道树、花坛、人行步道等。

这些设施应与周边环境和道路风格相协调,提供舒适的行走环境,增加行人的安全感和舒适度。

三、城市公园设计标准3.1 基础设施标准城市公园作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需要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

包括公园入口、停车场、厕所、休息区、景观带等。

【简答题】简述园林绿地地形设计的要点。

【简答题】简述园林绿地地形设计的要点。

园林绿地地形设计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在园林绿地地形设计中,有许多要点需要注意和把握。

一、地形的自然性园林绿地地形设计应当尽量贴近自然,注重地形的自然性和真实性。

通过模仿山水、湖泊和河流等自然地形,使得设计的绿地显得更加具有山水景色之美,能够营造出宁静、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二、地形的层次性设计园林绿地应当注重地形的层次性,通过巧妙地进行台地、坡地和平地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得整个园林绿地显得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层次丰富的地形设计不仅能够打破单一的平面感,还可以为绿地增添动态美和趣味性。

三、地形的合理性园林绿地地形设计必须注重地形的合理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地形条件进行设计,在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地形的利用和人们的活动需求,使得设计出来的绿地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不会破坏自然环境。

四、地形的景观性地形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创造出美丽的景观,因此在设计时应当注重地形的景观性。

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使得绿地内能够产生出各种美丽的景观,如山峦起伏、水面荡漾、林木葱茏等,使人们在其中游玩时能够尽情欣赏美景。

五、地形的艺术性地形设计要注重地形的艺术性,通过对地形的创造和塑造,使得绿地地形既具有自然美,又富有艺术感。

在地形设计中可以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模拟山川、布置石头、规划步道等,使得绿地地形具有更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气息。

六、地形的功能性园林绿地地形设计必须注重地形的功能性,地形设计应当能够满足园林绿地的各种功能需求。

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使得绿地内能够布局各种功能区域,如休闲区、活动区、观赏区等,满足不同人裙的需求,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功能性。

地形设计必须注重地形的生态性,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能够促进植被生长、改善水体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平衡,使得园林绿地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园林绿地地形设计要点众多,需要设计人员充分考虑自然性、层次性、合理性、景观性、艺术性、功能性和生态性等方面的因素,才能够设计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艺术价值的园林绿地。

(067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7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7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判断题]模纹花坛宜选择生长缓慢的多年生、耐修剪的观叶植物。

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三株丛植最大的一株树应稍远离。

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列植就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直线和曲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综合性公园里的动物园宜布置在下风向或河流的下游。

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布置植物高度不超过70CM为宜。

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水生植物的布置宜有疏有密,时断时续。

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园林规划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污染性大的工厂宜布置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医院绿化应选择一些能分泌杀菌素的乔木,如雪松、白皮松、银杏等作为遮荫树,供病人候诊和休息。

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医院中绿化面积应该占医院总用地的50%以上。

参考答案:正确11:[判断题]“一池三山”的形式最早出现在汉上林苑参考答案:正确12:[论述题]道路绿地能起到哪些生态功能?参考答案:(1)绿地犹如天然过滤器,可以滞尘和净化空气。

(2)行道树尤其是乔木具有遮荫降温功能。

(3)绿地植物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4)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

(5)绿地可以隔音和吸收噪音。

(6)低矮的绿篱或灌木可以遮挡汽车眩光,也可以作为缓冲种植。

(7)绿地还可以防风、防雪、防火。

13:[论述题]什么是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内绿化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视距三角形: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2)注意问题: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的视线的地面物,植物高度亦不能超过0.65-0.7米。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不能离开自然;(2)人能动地改变自然界;(3)人的存在故意义是在于基因的独特性。

2.城市: 是具有一定非农业人口规模为主的居民点。

3.城市化: 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成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4.田园城市布局:(1)呈圆形, 中央为公园, 六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2)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3)在城市直径以外三分之一处设环形林荫大道。

(4)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广场、仓库。

5.田园城市实践: 莱彻沃斯, 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毕的第一座田园城市。

6.城市规模:(1)人口1,000,000以上为特大城市;(2)人口500,000—1,000,000为大城市;(3)人口200,000—500,000为中档城市;(4)人口小于200,000为小城市。

7.1898年, 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著作《明天, 通往真正的和平之路》。

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模式。

8.霍华德与柯布西耶思想的比较(1)共同点: 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的状况;(2)不同点:霍华德: 城市分散;发散—新建城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柯布西耶:集中发散—全面改建城市地区—建筑师角度, 以物质空间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9.1993年在雅典帕提农神庙下签署《雅典宪章》, 核心内容: 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

10.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系, 并将视之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3)强调公众的参与。

11.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相同点: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 两种艺术都强调感情的表达;不同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是一种外向的自然;中国的传统园林的场合实质是“内部的”和“私用的”, 英国的自然风致式园林更接近于“外部”和“公有”。

▲由于中产阶级的兴起, 18世纪中叶后的(英国)部分皇家园林开始对公众开放, 随后是法国、德国和其他国家相效仿。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题型:1.名词解释,2某4;2.连线题,1某10;或者判断题2某5;3.填空题,0.5某(28—32);4.简答题;5.分析说明题。

一、名词解释。

1、说明书:说明建设方案规划设计的思想、建设规模、使用土地的范围﹑面积、建设条件等。

2、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3、道路分级: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

4、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

5、分车带:又叫分车线,车行道以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6、交通道: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7、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8、分车绿带: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也称为隔离绿带。

9、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带。

10、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11、安全视距:是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12、视距三角形: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

叫“视距三角形”。

13、行道树: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14、街道小游园;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

15、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16、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17、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里。

18、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1.1 生态原理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

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

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

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地展现地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

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

这里不但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园林绿化规划方案

园林绿化规划方案

园林绿化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现代城市发展中,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升城市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制定一套合理的园林绿化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二、项目概述本规划方案旨在对城市空地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利用空间,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实现生态与城市的和谐统一。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研究城市现有绿化用地情况,包括公园、广场、道路绿化等,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分析城市发展趋势和需求,结合城市特点,确定绿化目标和指导思路。

3. 制定详细的绿化规划方案,包括绿地布局、植被配置、景观设计等,确保各个绿化项目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4. 确定绿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养护、巡逻、保洁等,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三、绿化目标与指导思路1. 绿地面积扩大: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绿地面积扩大到总用地的30%,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和生态功能。

2. 绿地布局合理: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确保各个区域的绿化比例和质量。

3. 植被配置多样化: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实现植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

4. 景观设计突出特色:结合城市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独具特色的景观设计,打造标志性的城市绿化景观。

5. 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绿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进行养护巡逻、保洁消防等工作,确保绿化效果的长期保持。

四、绿化规划方案1. 绿地布局在城市主要道路旁设置景观长廊,提供行人休憩和防护功能;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大型公园,提供广阔的绿色空间。

2. 植被配置选择当地具备抗逆性和观赏性的植物进行绿化种植,根据季节特点进行植物选择和更替,使绿化景色四季常青。

3. 景观设计在公园中心建设人工湖,设置喷泉和景观石等水景元素,增加景观层次感;在主要公园设置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和艺术装置,提升公园文化内涵。

4. 设施建设与管理建立绿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负责新设绿地和设施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养护巡逻和保洁消防的工作制度,确保绿化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1

(2)《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
1993年,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为加强城 市绿化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国家建设部颁布 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 号)文件,提出了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则、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
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划目标与指标、市域 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 规划、古树名木保护、分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措施及 附录。
பைடு நூலகம்
规划图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区位关系图、现状图、城 市绿地现状分析图、规划总图、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 绿地分类规划图(含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图等)、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 要求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一般采用1 ︰5000~1︰25000,并标明风玫瑰,绿地分类现状和规 划图如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等可适当合并表 达。
2004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 到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以 上,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38%以上。”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的要求,《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 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
3、林地 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
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 的护路、护草林。
4、牧草地 牧草地是指生长草木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全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全文

城市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Logo
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与用地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相并列的一项重要的 规划内容,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转也规划,其规划成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以落实。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反映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中绿地的分布状况、数量指标、绿地性质和各类绿 地间的有机联系,而且要体现在市域大环境下的绿地体系。它包括绿地结构、绿地分类、绿地布局、 指标体系、绿化配置、绿地景观和近期建设等规划内容,并应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Logo
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原则
• 整体性原则
城市绿地之所以形成系统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因为将城市绿地各个组成部分作为 一个整体考虑具有明显的优势,即“整体大于其各个孤立部分之和”。因此无论哪类绿地的 布局和建设都不可能、也不应该独立存在,而是应该将其放到整体的建设背景之内,统筹安 排,同一布局。

综合以上各定义,可以认为:城市绿地是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保持
着自然景观,或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它以植被为主要
存在形态,具有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功能。城
市绿地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林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Logo
目录
1 城市绿地 2 城市绿地系统 3 城市绿地系统相关理论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
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概念
•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将城市绿地界定为: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
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广义的城市绿地是指被人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方案PPT(43张)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方案PPT(43张)

(二)综合性公园的面积和位置
1、面积:
综合性公园的面积应与城市规模、性质、 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及公园在城市 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一般不少于10ha, 节假日游人容纳量约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 的15%—20%,每游客在公园占地平均面 积60平方米。
2、位置:
a.综合性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 地使用,并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的联系。
向、以及公园用地的自然条件等诸因素协调后确定。
设计内容:公园内、外集散广场,园门,停车场,售票处, 围墙等。在内、外广场有时也设立一些纯装饰性的花坛、 水池、喷泉、雕塑、宣传牌、广告牌、公园导游图等。 入口前广场应退后于街道建筑红线以内,形式多种多样, 广场大小取决于游人量,或因园林艺术构图的需要而定。 前、后广场的设计是总体规划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水泵房以及食堂、宿舍、浴室等。 h.服务设施:餐厅、茶室、小卖部、公用电话、摄影部、园椅、园灯、
厕所、卫生箱等
(四)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1.贯彻党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 2.继承和发扬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吸取国外先 进经验,创造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园林。 3.要表现地方特点和风格,每个公园都要有其特 色,避免景色重复。 4.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满 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5.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会地组织公园 各个部分。 6.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便于分期建设及经常的 经营管理。
游乐设施——科普娱乐区的骨干,留得住 游客的重要内容
(2)安静活动区
选 址:起伏地形、有水、植物丰富。 活动内容:垂钓、散步、气功、太极拳、博弈、品茶、
阅读、划船。 建 筑:宜散落不宜聚集,宜素雅不宜华丽,大建筑要少。 位 置:远离出入口,与闹区隔离,可设置多处。

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

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

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是指对城市或者乡村中的公共空间,如公园、街道、广场等进行景观设计及绿化规划的一项工作。

由于新型城镇化的逐步发展,造成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日益拥挤,环境状况逐渐恶化,因此为城市绿化提供了更多需求,而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则是实现城市美化,改善环境质量重要手段之一。

一、园林绿化规划园林绿化规划是指基于城市区划及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一套有科学性、实效性及安全性等相关要素的绿化规划方案。

这些规划方案包括园林场所的建设、绿化布局,绿地、公园、广场的选址、设计等方面。

1.实施可行性研究园林绿化规划是基于实际情况的制定,因此要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了现实条件研究、城市空间分析、市场调查研究、风险评估等。

制定可行性研究,可以保障规划方案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和资源的使用,提高规划方案的实效性。

2.合理划分园林空间园林绿化规划中,要关注绿地面积的划分,减轻城市人口密集状况所带来的压力。

规划中,要配合城市规划,选择不同功能的绿地用地分配,如市政绿地、社区绿地、景观绿地、交通绿地等。

3.强调绿化的可持续性制定园林绿化规划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开展绿化工作,即强调绿化的可持续性。

应以自然、节约、环保的原则来选择植被、构筑等互动关系,做好园林环保监测管理。

二、园林绿化设计园林绿化设计是指选择各种理念、功能、特色的植物,结合随地的地形、环境来进行栽种和改良,以实现空间美化、气质突显、进行场地功能的最大化。

绿化布局创新、绿化面积多样、绿化设备实用、植物选择合理等,这些都是园林绿化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

1.园林景观设计为增强园林绿化的美观性,提升城市面貌形象,园林景观设计至关重要。

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的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考虑面积、形状、风景、设备、规模、环保等。

将绿化布局、建筑、地形等多种设计要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保证园林的美观性,使服务人民的绿地更生如春。

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3.0.12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 4·0·11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6.1.4绿地内道路应随地形曲直、起伏.主路纵坡不宜大于8%,山地主路纵坡不应大干12%.支路、小路纵坡不宜大于18%.当纵坡超过18%时,应设台阶,台阶级数不应少于2级. 6.1.6依山或傍水且对游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高度必须大于1.05m..4不设护栏的桥梁、亲水平台等临水岸边.必须设置宽2.OOm以上的水下安全区.其水深不得超过0.70m.汀步两侧水深不得超过0.50m.城市绿地设计规范1总则1.0.1 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1.0.3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1.0.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城市绿地urban green space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2.0.2季相seasonal appearance of plant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2.0.3种植设计planting 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2.0.4古树名木historical tree famous wood species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本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2.0.5驳岸revertment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2.0.6土壤自然安息角soil natural angle of repose土壤在自然堆积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伺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2.0.7标高elevation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箅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2.0.8土方平衡balance of cut and fill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2.0.9护坡slope protectlon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2.0.10挡土墙retalning wall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2.0.11汀步steps over water在水中放置可让人步行过河的步石.2.0.12园林建筑garden building在城市绿地内,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卫具有观赏价值,成为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2.0 13特种园林建筑special garden building绿地内有特殊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如动物笼舍、温室、地下建筑、水下建筑、游乐建筑等. 2.0.14园林小品small garden ornaments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2.0.15绿墙green wall用枝叶茂密的植物或植物构架,形成高于人视线的园林设施.2.0.16假山rockwork,artificial hill用土、石等材料,以造景或登高揽胜为目的,人工建造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2.0.17塑石man-made rockery用人工材料塑造成的仿真山石.2.0.18标识sing or marker绿地中设置的标志牌、指示牌、警示牌、说明牌、导游图等.2.0.19亲水平台waterfront flat roof or terrace garden on water;platform设置于湖滨、河岸、水际,贴近水面并可供游人亲近水体、观景、戏水的单级或多级平台. 3基本规定3.0.1城市绿地设计内容应包括:总体设计、单项设计、单体设计等.3.0.2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明确绿地的范围和性质,根据其定性、定位作出总体设计.3.0.3城市绿地总体设计应符合绿地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景观、生产等作用,达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效果.3.0.4城市绿地设计应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对原有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适当改造的设计理念.3.0.5城市绿地布局宜多样统一,简洁而不单调,各分区间应有机联系.城市绿地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3.0.6不同性质、类型的城市绿地内绿色植物种植面积占用地总面积陆地比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植物为主要元素,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生态习性、种植形式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合理性.3.0.7城市绿地范围内原有树木宜保留、利用.如因特殊需要在非正常移栽期移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成活,胸径在250mm以上的慢长树种,应原地保留.3.0.8城市绿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术必须原地保留.3.0.9城市绿地的建筑应与环境协调,并符合以下规定:1公园绿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应按公园绿地性质和规模确定游憩,服务、管理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小型公园绿地不应大于3%,大型公园绿地宜为5%,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可适当提高比例.2其他绿地内各类建筑占用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陆地总面积的2%.3.0.10城市开放绿地的出入口、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等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连接.3.0.11地震烈度6度以上含6度的地区.城市开放绿地必须结合绿地布局设置专用防灾、救灾设施和避难场地.3.0.12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3.0.13城市开放绿地应按游人行为规律和分布密度,设置座椅、废物箱和照明等服务设施. 3.0.14城市绿地设计应积极选用环保材料,宜采取节能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中水等资源.3.0.15城市绿地中道路、广场等的铺装宜采用透气、透水的环保材料.4竖向设计4·0·1城市绿地的竖向设计应以总体设计布局及控制高程为依据.4·0·2竖向设计应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要求,有利于雨水的排蓄,有利于创造多种地貌和多种园林空问,丰富景观层次.4·0·3基地内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宜保护、利用,必要时可因地制宜作适当改造,宜就地平衡土方.4·0·4对原地表层适宜栽植的土壤,应加以保护并有效利用,不适宜栽植的土壤,应以客土更换.4·0·5在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应避让基地内的古树名木,并留足保护范围树冠投影外3~8m,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且不得随意更改树木根颈处的地形标高.4·0·6绿地内山坡、谷地等地形必须保持稳定.当土坡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呈不稳定时,必须采用挡土墙、护坡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滑坡.土山堆置高度应与堆置范围相适应,并应做承载力计算.防止土山位移、滑坡或大幅度沉降而破坏周边环境.4·0·8若用填充物堆置土山时,其上部覆盖土厚度应符合植物正常生长的要求.4·0·9绿地中的水体应有充足的水源和水量,除雨、雪、地下水等水源外孙面积水体也可以人工补给水源.水体的常水位与池岸顶边的高差宜在,并不宜超过.水体可设闸门或溢水口以控制水位.4·0·10水体深度应随不同要求而定,栽植水生植物及营造人工湿地时,水深宜为~. 4·0·11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4·0·12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不得排入绿地水体.在污染区及其邻近地区不得设置水体.4·0·13水体应以原土构筑池底并采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等生物措施,促进水体自净.若遇漏水,应设防渗漏设施.4·0·14水体的驳岸、护坡,应确保稳定、安全,并宜栽种护岸植物.5种植设计5.0.1种植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的要求为依据.5.0.2种植设计应优先选择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适生植物.5.0.3种植设计中当选用外界引入新植物种类品种时,应避免有害物种入侵.5.0.4设计复层种植时,上下层植物应符合生态习性要求,并应避免相互产生不良影响. 5.0.5绿地种植土壤的理化性状应符合当地有关植物种植的土壤标准.5.0.6种植配置应符合生态、游憩、景观等功能要求,并便于养护管理.5.0.7植物种植设计应体现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变化、主景与配景及基调树种、季相变化等关系.应充分利用植物的枝、花、叶、果等形态和色彩,合理配置植物,形成群落结构多种和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5.0.8种植设计应以乔木为主,并以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长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使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景观与生态效益.5.0.9基地内原有生长较好的植物,应予保留并组合成景.新配植的树木应与原有树木相互协调,不得影响原有树木的生长.5.种植设计应有近、远期不同的植物景观要求.重要地段应兼顾近、远期景观效果. 5.0.11城市绿地的停车场宜配植庇荫乔木、绿化隔离带,并铺设植草地坪.5.0.12儿童游乐区严禁配置有毒、有刺等易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5.0.13 屋顶绿化应根据屋面及建筑整体的允许荷载和防渗要求进行设计,不得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及排水.5.0.14 屋顶绿化的土壤应采用轻型介质,其底层应设置性能良好的滤水层、排水层和防水层.5.0.15 屋顶绿化乔木栽植位置应设在柱顶或梁上,并采取抗风措施.5.0.16 屋顶绿化应选择喜光、抗风、抗逆性强的植物.5.0.17开山筑路而形成的裸露坡面,可喷播草籽或设置攀缘绿化.6道路、桥梁6.1道路6.1.1城市绿地内道路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为依据,按游览、观景、交通、集散等需求,与山水、树木、建筑、构筑物及相关设施相结合,设置主路、支路、小路和广场,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6.1.2城市绿地应设2个或2个以上出入口,出人口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及绿地总体布局要求,出人口应与主路相通.出人口旁应设置集散广场和停车场.6.1.3绿地的主路应构成环道,并可通行机动车.主路宽度不应小于3.00m.通行消防车的主路宽度不应小于3.50m,小路宽度不应小于0.80m.6.1.4绿地内道路应随地形曲直、起伏.主路纵坡不宜大于8%,山地主路纵坡不应大干12%.支路、小路纵坡不宜大于18%.当纵坡超过18%时,应设台阶,台阶级数不应少于2级. 6.1_5绿地的道路及铺装地坪宜设透水、透气、防滑的路面和铺地.喷水池边应设防精地坪. 6.1.6依山或傍水且对游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高度必须大于1.05m.6 2桥粱6.2.1桥梁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布局为依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应满足通航的要求. 6.2.2考虑重车较少,通行机动车的桥梁应按公路二级荷载的80%计算,桥两端应设置限载标志.6.2.3人行桥梁,桥面活荷载应按3.5kN/m2计算,桥头设置车障..4不设护栏的桥梁、亲水平台等临水岸边.必须设置宽2.OOm以上的水下安全区.其水深不得超过0.70m.汀步两侧水深不得超过0.50m.通游船的桥梁,其桥底与常水位之间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7园林建筑、园林小品7. l园林建筑7.1.1园林建筑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为依据,景观、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除应执行相应建筑设计规范外,还应遵循下列原则:1.优化选址.遵循“因地制宜”、“精在体宜”、“巧于因借”的原则,选择最佳地址,建筑与山水、植物等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不应破坏景观.2.控制规模.除公园外,城市绿地内的建筑占用地面积不得超过陆地总而积的2%.3.创造特色.园林建筑没计应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热能等天然能源,利用当地的社会和自然条件,创造富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园林建筑.7.1.2动物笼舍、温室等特种园林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动物和植物的生态习性要求.同时还应满足游人观赏视觉和人身安全要求,并满足管理人员人身安全及操作方便的要求.7.2围墙7.2.1城市绿地不宜设置围墙,可因地制宜选择沟渠、绿墙、花篱或栏杆等替代围墙.必须设置围墙的城市绿地宜采用透空花墙或围栏,其高度宜在0.80~2.20m.7.3厕所7.3.1城市开放绿地内厕所的服务半径不应超过250m.节假日厕位不足时,可设活动厕所补充.厕所位置应便于游人寻找,厕所的外型应与环境相协调,不应破坏景观.7.3.2城市开放绿地内厕所的厕位数量应按男女各半或女多男少设计.宜以蹲式便器为主,并设拉手.每个厕所应有一个无障碍厕位及男女各一个坐式便器.男厕所内还宜设一个低位小便器.7.3.3城市绿地内厕所必须通风、通水、清洁、无臭.7.3.4厕所应设防滑地面,宜采用脚踏式或感应式节水水龙头.7.3.5厕所的污水不得直接排人江河湖海或景观水体,必须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浇灌绿地,或排人市政污水管道.7 .4园椅、废物箱、饮水器7.4.1城市开放绿地应按游人流量、观景、避风向阳、庇荫、遮雨等因素合理设置园椅或座凳,其数量可根据游人量调整,宜为20~50个/ha.7.4.2城市开放绿地的休息座椅旁应按不小于10%的比例设置轮椅停留位置.7.4.3城市绿地内应设置废物箱分类收集垃圾,在主路上每100m应设1个以上,游人集中处适当增加.7.4.4公园绿地宜设置饮水器,饮水器及水质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7 .5水景7.5.1城市绿地的水景设计应以总体布局及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为依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水景的种类、形式,水景应以天然水源为主.7.5.2喷泉设计应以每天运行为前提,合理确定其形式,并应与环境相协调.7.5.3景观木体必须采用过滤、循环、净化、充氧等技术措施,保持水质洁净.与游人接触的喷泉不得使用再生水.7.5.4城市绿地的水岸宜采用坡度为1:2~l:6的缓坡,水位变化比较大的水岸,宜设护坡或驳岸.绿地的水岸宜种植护岸且能净化水质的湿生、水生植物.7. 6堆山、置石7.6.1城市绿地以自然地形为主,应慎重抉择大规模堆山、叠石.堆叠假山宜少而精. 7.6.2人工堆叠假山应以安全为前提进行总体造型和结构设计,造型应完整美观、结构应牢固耐久.7.6.3叠石设计应对石质、色彩、纹理、形态、尺度有明确设计要求.7.6.4人工堆叠假山除应用天然山石外,也可采用人工塑石.7.6.5局部独立放置的景石宜少而精,并与环境协调.园灯7.7.1夜间开放的城市绿地应设置园灯.应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合理选用庭园灯、草坪灯、泛光灯、地坪灯或壁灯等.7.7.2园灯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园灯成为景观的一部分.7.7.3绿地的照明灯,应采用节能灯具,并宜使用太阳能灯具.7 .8雕塑7.8.1城市绿地内雕塑的题材、形式、材料和体量应与所处环境相协调.7.8.2城市绿地应慎重选用纪念雕塑和大型主题雕塑,且应获得相关主管部门认可、核准.7.9标识7.9.1指示标识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公共信息图形.游戏及健身设施7 10.1城市绿地内儿童游戏及成人健身设备及场地,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并应避免干扰周边环境.7.10.2儿童游戏场地宜采用软质地坪或洁净的沙坑.沙坑周边应设防沙粒散失的措施.8给水、排水及电气8 .l给水8.1.1给水设计用水量应根据各类设施的生括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水景补水、管网渗漏水和未预见用水等确定总体用水量.8. 绿地内天然水或中水的水量和水质能满足绿化灌溉要求时,应首选天然水或中水. 8.1.3绿地内生活给水系统不得与其他给水系统连接.确需连接时.应有生活给水系统防回流污染的措施.8.1.4绿化灌溉给水管网从地面算起最小服务水压应为,当绿地内有堆山和地势较高处需供水,或所选用的灌溉喷头和洒水栓有特定压力要求时,其最小服务水压应按实际要求计算.8.1.5给水管宜随地形敷设,在管路系统高凸处应设自动排气阀,在管路系统低凹处应设泄水阀.8.1_6景观水池应有补水管、放空管和溢水管.当补水管的水源为自来水时,应有防止给水管被回流污染的措施.8. 2排水8.2.1排水体制应根据当地市政排水体制、环境保护等因素综合比较后确定.8.2.2绿地排水宜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污水不得直接排人水体,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排人.8.2.3绿地内雨水的排放宜利用地形,以地面径流方式排人道路雨水系统或其他雨水系统.绿地排水宜采用明沟、盲沟、透水管板、雨水口等集水、排水措施.8.2.4绿地外部的地表排水不应引人绿地内.8.2.5地下建筑及构筑物上的绿地应有排水措施.8.2.6绿地内的污水、废水处理工艺,宜根据进出水质、水量等要求,采用生物处理或生态处理技术.8 .3电气8.3.1绿地景观照明及灯光造景应考虑生态和环保要求,避免光污染影响,室外灯具上射逸出光不应大于总输出光通量的25%.8.3.2城市绿地用电应为三级负荷,绿地中游人较多的交通广场的用电应为二级负荷;低压配电宜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系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0.3km.8.3.3室外照明配电系统在进线电源处应装设具有检修隔离功能的四年级开关.8.3.4城市绿地中的电气设备及照明灯具不应使用o类防触电保护产品.8.3.5安装在水池内、早喷泉内的水下灯具必须采用防触电等级为Ⅲ类、防护等级为IPX8的加压水密型灯具,电压不得超过12V旱喷泉内禁止直接使用电压超过12V的潜水泵. 8.3.6喷水池的结构钢筋、进出水池的金属管道及其他金属件、配电系统的PE线应做局部等电位连接.8.3.7室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穿线金属管、灯具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灯杆,应与接地装置相连接PE线.8.3.8城市开放绿地内宜设置公用电话亭和有线广播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莱特公园水池喷泉及夜景
2.现代与传统的对话(Dialogu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由于传统园林在其形成过程中已树立和具备了社会所认可的 形象和含义,借助于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 的视觉膝形象,既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 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使设计具有现代感。因此,将传统园林 作为启迪设计与了解文化传统的场所,从中学习和汲取“合目的” 的形式和内容,成为世界园林发展趋势之一。
一、中国古典园林
(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地域及特点分:以北方、江南、岭南为主体
北方园林:建筑稳重、敦实,布局规则、色彩明丽、 气派、规模较大,强调轴线与对称
江南园林:自然、素雅、小巧、较为诗意,手法多 样,技艺高超
岭南园林:以水、石头、叠石为主要造景要素,组 合较之江南园林更为密集、紧凑,往往连接成片。规模 较小,多数是宅院。
• 常用方法有两种:
(1)视传统园林为形式或符号的语汇库。
在设计中选用“只言片语”的传统形式 语汇插到现代园林中去。
(2)保留传统园林的内容或文化精神,或在 整体上仍沿袭传统布局,在材料上的处理方 式与形式上却呈现一定的现代感,或保留传 统园林中的造园要素,使用现代的一些布置 手段。
• 3、生态设计(Ecology Design)
主要是指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 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 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
1969年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提 出综合性生态规划思想。如今,诸如保护表 土层、在不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 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 地群落进行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生态 恢复等一些基本的生态观点与知识已广为运 用。
文园遗址
小金山
文经阁
湖泊区鸟瞰图
虹桥
宫苑区
广元宫
广元宫复原图
青枫绿屿
御道
豫园平面图
豫园
砖雕
镂空窗
廊桥
主园区
玉玲珑
寺庙园林——须弥福寿
现代园林——上海世纪公园
• 二、世界园林体系
查 尔 斯 顿 水 滨 公 园

— 生 态 湿 地
生态湿地
• 4、对文化的挖掘(The digging of civilization)
与20世纪前半叶的功能主义相比,重视文化性与设计 的意义以及形式在当今园林设计中日趋普遍,在设计中 通过文化、形态或空间的隐喻创造有主题意义的内容和 形式。
桂林象鼻山公园景墙
自然式: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主流,也是其代表形式, 具有极深的渊源,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颐和园、 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等
规则式:在古典园林中比较少见,如北京故宫御花 园,慈宁宫花园,陵园如十三陵
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个皇室所有,古籍里称为 苑、苑囿、宫苑、御苑等的都属于这个典型
巴蜀园林:自然天成,古朴大方,是以“文、秀、清、 幽”为风貌,以“飘逸”为风骨。巴蜀名园多小巧秀雅、 石山甚少、水岸朴直、以清简见长。
西域园林:处于中国西部或北部的少数民族园林,由 于地理、气候、宗教、文化等差异,形成有别于汉民族 的少数民族园林。多为寺庙园林,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2.按园林布局形式分
二、中国近、现代园林

19世纪末,中国封建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而日趋没落,
古典园林亦更加暴露其衰弱的倾向。二战后社会处在一个新旧文
化激烈的碰撞的时代。中国新园林的发展也相应的经历着一个严
峻的由现代化启蒙而导致的变革过程——由封闭的、古典的体系
向着开放的、非古典体系的转化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园林历史进入
园林设计:对园林景观元素进行详细设 计: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 设计及园林小品等方面的设计。
(二)目的:初步掌握城市规划,城市绿地系 统规划的相关内容;重点掌握城市街道、广 场、居住区绿地,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以 及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观光农业区(园) 的规划与设计。
中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近、现代园林中山岐江公园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授课教师:肖莉
绪论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目的
(1)内容:如何应用植物、建筑、水体、山石、 地形、道路等园林植物要素,以一定的科学、 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因地、因时制宜进 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有机的园林绿地系统。
园林规划: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现场现状 (地形、地貌等),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 合理布局建筑、绿化、水体、山石、道路。 使绿地满足功能,又符合美学规律及艺术特 征。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乡绅所私有, 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 草堂等的大抵都可以归入这个典型
寺庙园林:寺庙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 包括寺庙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主要是佛教与道 教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建筑美与自然美得融揉 诗画的情趣 意境的含蕴
• 东方园林(东亚园林):中、日、韩 • 西亚园林:中东 • 西方园林:英、法、意、美
三、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
1、设计要素的创新(Design Elements: A New Vision): 新材料、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使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 的运用光景、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 体、植物、建筑和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 以现代面貌出现的设计要素称为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之 一。
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园林作为公众
服务的思想,把园林作为一门科学细想得到了发展。

中国现代园林主要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营造、
改建和整理的城市园林。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平 面 图
• 承德避暑山庄(皇家园林)九湖十岛
烟雨楼
天井
文园狮子林
文园狮子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