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思维》阐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的犯错》,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20万字,我会用21分钟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怎样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帮助我们不断进步。

我们先来思考几个和失败有关的问题: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为什么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们总是害怕遭遇失败?失败之后,就真的能成功吗?

为什么很多“砖家”被事实啪啪打脸,还固执己见?

为什么事故发生后,舆论总是不经调查就对涉事人员大加谴责?

贝克汉姆和屠呦呦眼中的失败,和我们普通人眼中的失败一样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今天要讲的这本书里都能找到。

《黑匣子思维》这本书呢,讲了人们对失败的不同态度和由这些态度引发的不同后果,并重新定义了失败。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恐惧失败,相反要敞开心扉欢迎失败,因为它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书中案例详实,理论严谨,论述一针见血,读来烧脑但十分过瘾。

为什么书的名字叫《黑匣子思维》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飞机上的黑匣子?,飞机上的黑匣子是一种装置,能够实时记录飞行过程中的所有操作指令和驾驶舱中的对话。一旦发生事故,只要打开黑匣子,事故的原因就一目了然。马航失事以后,全世界对寻找失事飞机的黑匣子极为关注,就是因为它里面包含着所有谜团的答案。黑匣子思维就来自飞机黑匣子的原理,体现的是在失败后总结教训,从中学习的意识和决心。

本书的作者马修·萨伊德人生经历丰富,对失败和成功都深有体会,见解新颖独到。他24岁时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乒乓球运动员,雄踞英国乒乓球坛十年,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退役后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毕业后担任《泰晤士报》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的撰稿人和解说员,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常客。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将分三个重点来讲述书中精华。

第一个重点是,人们为什么恐惧失败。

第二个重点是,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第三个重点是,失败和成功的关系。

好,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人们为什么恐惧失败。

作者认为人们视失败为洪水猛兽,有两个层面的原因——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是我们心理上的认知失调现象,外因是谴责文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先来说说认知失调现象。

认知失调现象由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7年提出的,它指的是当发现自己犯了错,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错误,更倾向于忽视和否定错误。说白了,认知失调就是一种自己骗自己,死不认错的心理。

最开始费斯汀格是在一起邪教事件中发现的认知失调现象。1954年,美国一个家庭主妇创立了幽浮末日教,预言地球将被毁灭,但是外星人会在末日那天救走她和她的信徒。当然,预言的时间到了,地球安然无恙。有趣的是,眼看预言破灭,这些信徒不仅不承认自己被骗了,还想出了新的解释,是他

们的信仰感动了外星人,是他们拯救了地球!于是这些信徒的信仰更加坚定了,还出去传教招募新人。

这个案例乍一听令人难以置信,但认知失调确实是一种人人都有的心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比如说,公司最近有一次升职机会,你因为条件不够优秀在竞争中落败了。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点,你就告诉自己:要是得到升职机会就得去北京总部,但北京雾霾太严重,房价还那么高,我才不想去呢!

又或者,你好不容易托人从国外代购了个名牌包,用了之后才发现样式不适合自己,背着一点也不好看。可是承认花了冤枉钱是很痛苦的,你就告诉自己:这个包可以保值,而且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用场。

人们都愿意相信自己是明智而正确的,所以当遭遇了失败,特别是犯了威胁到自尊的大错时,我们会羞愧难当,“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这时,我们可以承认自己犯了错,但相应的,也要承认我们没有那么聪明,承认我们把事情搞砸了。我们也可以否认或者无视错误,篡改或者忽视对我们不利的证据,这样就可以自欺欺人的说我们没有搞砸,我们仍然是聪明而成功的。

这种心理就是阻止我们接受错误的内因——认知失调。

抗拒失败的外因,是谴责文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当失败发生时,小到个人,大到社会,都倾向于在做出调查前,谴责失败的这个人。这种倾向就是谴责文化。

也就是说,人们总有不分青红皂白对犯错的人做出谴责的倾向,但这种谴责往往是不客观,不符合实际的,如果不对这种谴责文化做出改变,个人和社会将很难看到事件的真相。

而且谴责文化还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2016年,被称为最美兽医的台湾姑娘简稚澄被键盘侠谩骂到自杀,这起悲剧背后的推手就是谴责文化。

简稚澄从小就十分爱护动物,是台大兽医专业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为了照顾更多的动物,简稚澄选择去流浪动物收容所工作。谁知第一天上班,她就亲眼目睹六十多只狗狗被安乐死。原来,收容所的硬件设施十分有限,按规定,如果这里的动物在12天内未被领养,就要被实施安乐死。

为了让更多爱心人士领养救助收容所里的动物,简稚澄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小动物的照片,描述安乐死的过程和收容所的困难。谁知她不但没能获得好心人的帮助,反而遭到键盘侠的留言辱骂,称其为让狗狗安乐死的“女屠夫”,个人讯息也被曝光在网上,每天都会接到数百个骂她的电话。

简稚澄最终承受不住舆论的谴责,给自己注射了用来给动物安乐死的药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书中作者指出,谴责倾向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一种简化问题的行为。面对复杂的事件,大脑不愿意去调查取证,而是倾向于直接接受一个直觉的解释。

但是,不问青红皂白的谴责他人会掩盖事情的真相。只有拿出更多时间做调查分析、建立客观公正的氛围,事件真相才能水落石出。在此基础上,现行体制中的错误将得到改正,进步也会随之而来。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人们为什么恐惧失败,内因是我们心理上的认知失调现象,外因是谴责文化带来的社会压力。说完这个,咱们接下来说第二个要点: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首先,要转化思维模式。

作者提出,人们的思维模式有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成功是由天赋和先天智力决定的,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固定不变的,而失败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差。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进步很大程度上是由努力推动的,个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失败是进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