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fb73a5a26925c52dc5bf18.png)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第一篇: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依托发展,丰富内涵,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新沂市北沟镇中心小学校长刘朝明为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根据市教育局《新沂市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和北沟镇政府及学校的调研阶段工作计划的总体安排,围绕“办人民群众期待的教育、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这个总体目标和“打造‘三乡五园’教育特色,实施县域理想教育”的总体要求。
近期,我们对本镇的几所小学及幼儿园的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
通过访谈交流、意见征求、问卷调查以及查阅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档案,并征询了有关领导及教师的意见,结合到外学习考察的先进经验及优秀的做法,我们对本镇的学校特色建设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也研究出了相应的对策。
现将我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对现阶段我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1、对现阶段我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作取得的辉煌成果分析新沂市北沟镇中心小学,地处新沂市无锡――新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四所小学,二所幼儿园。
现有70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专任教师260人,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占80%。
当你迈入中心小学的四所学校及两所幼儿园时,第一种感觉就是花木成畦,洁净舒心。
北沟小学的校园环境陶人心智,鼓人斗志,寓教于景之中,透出勃勃的校园文化气息;桥口小学的银杏树整齐秀美,富有1生机,校内外的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充分展示出一丝不苟的校园精细管理文化;仲庄小学与田吴小学入眼尽是高大的花木,水杉挺立,青松傲然,玉兰吐绿,处处翠意盎然,相映成趣,生机无限;北沟幼儿园庭深院美,富有童话色彩;第二幼儿园色彩和谐,清雅温馨。
多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心小学坚持彰显特色文化,走内涵发展之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北沟镇中心小学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方法,逐渐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新格局。
关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daa2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2.png)
关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方法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解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以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评价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小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有一定的认知。
92%的学生表示知道校训和校训的内涵,83%的学生知道校歌的歌词并能唱出来,76%的学生知道学校的校史和校园文化活动。
2. 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情况在实地观察中,我们看到学校有一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校门口悬挂着学生绘制的校训条幅,校园内有学生自己组织的书法、绘画、演讲等文化活动。
教师普遍认为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艺术素养有积极影响。
3. 家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通过家长会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家长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持支持态度。
家长们认为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培养孩子的艺术爱好、增强班级凝聚力。
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增加校园文化节日的举办频率、加强家校合作等。
三、调查结论和建议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度较高,但还需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更多学生了解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2. 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给予积极评价,但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以更好地组织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
3. 家长普遍支持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但学校应更加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重要作用。
4. 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节日的举办,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艺术、体育等兴趣爱好。
5. 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使其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校个性。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和认可。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来完善和提升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54e5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6.png)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一、引言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和经验传承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价值观、精神风貌、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和反馈。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学校全体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回收率为9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程度、文化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1.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程度在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程度的问题上,结果显示,41%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有较清晰的认知,53%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仅有6%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不了解。
2.文化活动的参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78%)表示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22%的学生偶尔参与,没有学生表示从不参与。
在参与的文化活动形式上,学生们普遍参加的有学术讲座、文化节、艺术展览等,而对于一些需要主动参与和互动的活动,如话剧表演和音乐会,参与度相对较低。
3.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和教育:有些学生反映,对于校园文化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宣传,因此建议学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
(2)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文化活动还比较单一,希望能有更多样化的活动,如戏剧演出、音乐会和体育比赛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部分学生反映学校的文化活动质量有待提高,希望能请来更有名气和水平的演员和艺术家进行表演和讲座,提供更有深度和专业的文化体验。
(4)鼓励学生参与和创新: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中,通过开设文化团队和社团,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才能。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并且乐于参与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64cc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b.png)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学
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文化特色不明显、文化内涵不深刻、文化宣传不
到位等问题。
03
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学校领导、教师素质、学生参与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
详细描述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其创新性和实效性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质 量。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学 校都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但创新性不足 ,实效性有待提高。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创 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
04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调查
响。
研究展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完善文化特色、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加 强文化宣传等方面入手。
未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未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多元化、互动性、人文关怀等方面,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对教育部门的建议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提 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总结词
积极向上,明德至善
详细描述
校园的校风校训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风校训的传播和践行,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校风校训都体现了积极向上 、明德至善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术素养。
校园学术氛围建设
校园内绿化景观怡人,道路两侧绿 树成荫,为师生创造优美的学习和 生活环境。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4篇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a4f01fba0d4a7303763a36.png)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4篇一、调查工作概述(一)、调查概况笔者于XX年秋对我实习所在的小学(*县**基金小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掌握当前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研目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
为加强校际学习联系,进一步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子,打开学校德育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三)、调查切入点:此次调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切入点展开调查。
(四)、调查时间及对象:调查时间:调查对象:*县**基金小学及该校部分教师、学生(五)、学校概况*县**基金小学原名大埠中心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4年的名不见经传的典型山区小学,因条件所限,学校规模极小,校园破烂不堪,当时的校园面积仅有3000多平方米,校舍不足1000平方米,且一半以上还是低矮破烂、阴暗潮湿的一级危房。
在校的学生也不过200多人。
因为校舍严重不足,周边村庄里的许多学龄孩子都无法入校读书,只能分散在另外几个教学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的土仓库里上课。
就在这一年,正在寻找资助对象的洪逸挥先生,在赣州市旅游局的牵线搭桥下,与大埠中心小学结上了不解之缘,大埠中心小学也从此更名为**基金小学。
如今,该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面积翻了几番,危房全部被拆除,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得到大大的改善,学校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已拥有学生1167人,教职工46人,且30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3,比原来增加了近三倍。
XX年来,逸挥基金会以一种全新的精神理念一直关心学校的成长,使学校管理大大加强,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由全县后进一跃进入了先进行列。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726bd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e.png)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通用3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万盛经开区教育局工作统一部署,结合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办学实际,经过大量资料收集和分析,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学校简介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创建于1945年9月,由东林矿业公司万盛煤矿员工子弟小学校开办;1950年更名为“西南工业部四0三煤矿子弟学校”;1951年更名为“公私合营东林煤矿职工子弟学校”;1959年9月更名为“鱼田堡煤矿子弟校”;1965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职工子弟校”;1968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机修厂子弟校”;1978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第二职工子弟校”,1982年9月成立“南桐矿务局中学校”;1983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第一中学校”;20__年1月更名为万盛区东林初级中学校,20__年11月,学校恢复高中办学,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东林高级中学,20__年7月,与原进盛实验中学校合并,成立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0203平方米,建筑面积27511平方米。
其中教学楼5栋,实验楼1栋,共计教室78间,功能室19间,办公室47间,会议室5间。
室外塑胶运动场2块,面积8000平方米,室内塑胶运动场923平方米,食堂948平方米,教师宿舍1栋,学生公寓3栋,学生浴室1栋。
目前有班级个,其中高中班,学生人,教职工人。
美术、音乐、舞蹈、计算机等教室基本具备。
二、文化现状学校的诞生与抗战和采煤都有密切的关系,经过70余年风雨,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逐步形成底蕴厚重的文化理念、办学理念。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的文化理念是“竹文化”,以培养高尚、正直、有用的人才。
文化特色是“矿工底蕴、修竹气质”。
文化建设方向是“传承·弘扬·拓新”。
文化建设途径是“承载传统文明·打造时代特色”。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与参与度调查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与参与度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193a26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1.png)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与参与度调查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大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复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它反映了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和学术特色,是教育的灵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因此,开展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与参与度的调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在校大学生,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
调查内容围绕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满意度和参与度等几个方面展开。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认知程度1.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较高的认知程度。
超过80%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活动有明确的了解,能准确识别并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2.在具体的文化活动种类认知上,学术交流会、艺术节、体育赛事和学生节等大型活动的认知度最高。
(二)满意度1.在满意度方面,学生的总体满意度在70%左右,其中,对学术交流会与艺术节的满意度最高,分别为85%和82%,也是学生最愿意参加的活动。
2.对于文化活动的丰富度、活动频率以及质量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较为满意。
(三)参与度1.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5%的学生表示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2.然而,有一部分学生表示由于学业压力或对活动组织和内容不满意,导致未能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四、建议与展望1.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使其更好地认识到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2.提高活动质量,优化活动内容,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元,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激发他们的热情。
总结,通过对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知和参与度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高度的认知度和积极的参与态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满,建议学校从提高活动质量、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校园文化调查实习报告
![校园文化调查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053d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e.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我们开展了本次校园文化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掌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不足。
2. 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为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习内容1.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本次实习主要针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1)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经费投入等方面。
(2)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讲座、社团活动等。
(3)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如图书馆、体育馆、展览馆等。
(4)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如校训、校风、学风等。
2. 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分析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校园文化活动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
(2)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3)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不够,部分学生缺乏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4)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不够完善,缺乏专业人才。
3. 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创新和特色。
(2)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4)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引进专业人才。
四、实习成果1. 完成校园文化调查报告,总结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
2. 为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3. 增强自身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综合素质。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校园文化调查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园文化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校园文化排查情况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c52c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a.png)
校园文化排查情况报告范文一、引言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现状,本文进行了一次校园文化排查。
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对学校的校园文化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
二、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1. 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戏剧表演、书画展览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促进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培养。
2. 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化团体: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团体,如文学社、音乐社、舞蹈队等。
这些团体由学生自己组织,通过举办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才艺,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和色彩。
3. 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在校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墙壁上贴满了学生们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走进教室,可以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悦耳的音乐声。
三、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1. 文化活动缺乏持续性:尽管学校举办了很多文化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只是一次性的,缺乏持续性。
学校应该加强对文化活动的规划和组织,确保文化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文化团队建设亟待加强:学校的文化团队虽然多样化,但在专业性和实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学校应该加强对文化团队的培养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
3. 文化氛围缺乏广泛参与:学校的文化氛围主要集中在少数学生之间,很多学生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学校应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解决措施1. 加强文化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学校应该制定长期的文化活动计划,确保文化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 提高文化团队的专业素养:学校应该加强对文化团队的培养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组织培训活动,提高文化团队的水平。
3. 打造共享的文化氛围: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db70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8.png)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一、引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我们进行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自查。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并提供改进方案。
二、学校背景我们学校是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小学,招收学生约500名。
学校积极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品行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我们学校的关注焦点。
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自查结果1. 校园文化宣传我们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和班级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校园文化宣传。
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校园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低,需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宣传的频率和质量。
2. 学校价值观建设学校价值观是学生品质培养的核心。
我们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坚毅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自查结果显示,存在一部分学生在社交行为和自律方面仍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
3. 师生关系建设师生关系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我们学校鼓励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并开展一系列关系密切的活动。
尽管如此,自查结果表明,仍有一些学生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建议学校加强师生交流的机制和方法。
4. 校园活动组织学校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校园文化节和社区服务活动等。
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些活动的满意度较高,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活动参与度不够广泛。
建议学校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活动的多样性。
五、改进方案1. 加强校园文化宣传通过增加校园广播的播放频率,加强对校园文化的介绍和宣传。
鼓励学生参与并组织校园文化展示活动,以增加学生对校园文化的了解度和参与度。
2. 加强学校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通过增加班级活动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加强学生的自律和社交行为培养。
开展主题班会和家长会议,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 加强师生交流的机制和方法学校应设立师生互动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建设小学校园文化的调查报告
![建设小学校园文化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67e3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c.png)
通过研究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氛围及学校的 管理水平,对于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 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存在 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小学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 知与态度
教师对校园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认知
教师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 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 括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
态度
活动和课程 中。
学生及家长对校园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认知
学生和家长对于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具体内容和实施 方式的认识存在差异。
态度
学生和家长普遍支持校园文化建设,认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 的整体发展。同时,他们也希望学校能够开展更多具有特色和实效的活动,以 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04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 题及原因分析
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物质设施不完善
部分小学存在教学设施老 化、体育设施不足等问题 ,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活 动的条件有限。
缺乏民主管理
学校在决策过程中缺乏民主参与, 导致学生对学校的决策缺乏认同感 。
05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与 对策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完善校园设施设备
总结词
提升校园设施设备水平
详细描述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应完善校园设施设备,确保教学楼、 操场、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的设施齐全、安全可靠。提高校园硬件设施水平, 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特色校园文化调研报告
![特色校园文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ab54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9.png)
特色校园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教育的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逐渐兴起。
特色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弘扬学校的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
为了进一步了解特色校园文化在我国学校的普及情况,本次调研旨在调查一所示范性高中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二、调研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方式,调研了该示范性高中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和学生对此的认知和评价。
三、调研结果1.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该示范性高中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校注重学生培养,将特色校园文化融入到各个方面,包括校风、校训、校史等。
学校成立了特色校园文化工作小组,制定了相关规划,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文化节、讲座、比赛等,让学生在课堂以外也能感受到学校的特色文化。
2. 学生认知和参与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能够准确说出学校的校风、校训以及校史,对学校的特色文化感到自豪。
此外,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活动,如文化节和比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体验和传承学校的特色文化。
3. 学生评价学生对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普遍持肯定态度。
他们认为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能够培养他们的个性和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之余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同时,学生也认为特色校园文化为整个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他们更加融入学校集体。
四、调研结论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特色校园文化在该示范性高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实施,学生对此有着积极认同和参与。
特色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学校的独特标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个性和能力,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和教育质量。
建议其他学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借鉴该示范性高中的实践经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校的特色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发展机会。
同时,学校也需要关注学生对特色校园文化的认知和评价,不断改进文化建设,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调研报告【5篇】
![校园文化调研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762a5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4.png)
校园文化调研报告【5篇】校园文化调研报告(精选5篇)校园文化调研报告篇1中学建校两年来,坚决不移地走”以德治校、特色办学“之路,致力于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扩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推动了学校持续不断的开展。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在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行为标准的养成起到了较好的教育内化作用,逐步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气。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气氛,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
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呈现了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
两年来,学校借创立市级示范初中之际,加大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园的改变和美化,学校的绿化面积、品位均有了较大的提高,校园内鲜花烂漫,绿树成荫,走进校园,橱窗会”说话“,墙壁会”育人“,庄严肃穆的杨献珍纪念像、耀人眼目的金字校训碑,以及高标准的革命传统教育展室和文化长廊等,处处洋溢着和谐朴实的文化韵味。
学校还在校园中建有一个长约十余米的宣传长廊和两个阅报栏,集校板报、画廊和校务公开公告栏于一体,简洁、美观、大方。
学校在校园的醒目位置、所有教学区域的走廊、教室内外,张挂、书写了名言警句、名人画像等,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教育作用,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身心得到陶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底工程,是确保学校教育有章、有序和有效的主要保证。
两年来,我校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我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1、全。
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调查报告
![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5ef7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3.png)
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调查报告一、引言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看法和建议,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学生们的建议,以期为学校有效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6份。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改进要点以及个人建议等。
三、调查结果1.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表示满意,其中43%的学生非常满意,23%的学生一般满意,20%的学生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仅有1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2.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改进要点校园文化建设的改进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文化活动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举办更多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例如音乐会、话剧表演、书法展览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2)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安静的图书馆、舒适的自习室和配备齐全的实验室,以提升学习效果。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团组织和学术研究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4)加强校际交流学生认为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扩大视野。
(5)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师生互动,提供更多的学科讨论课、学术讲座和文化沙龙,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学术探讨。
四、建议和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学校应该加大对多样化文化活动的投入和推广,举办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2.改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提供更为安静、舒适的自习室和宽敞的图书馆,同时提升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7367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4.png)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针对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展开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学校文化特色和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学校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但存在参与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部分学生反映学校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需要更多创新和互动性。
2.学校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校园风采、传统文化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其中以校园风采最为突出。
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学校文化特色的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学校文化对个人成长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学校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针对性,丰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社会实践意识。
2.发挥学校文化特色的优势,提升学校形象和凝聚力,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文化的魅力。
3.加强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帮助其健康成长。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学校文化建设将不断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精选5篇)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7dcf0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8.png)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精选5篇)校内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1学校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进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学校文化一旦成型,就会形成一种场域,产生一种磁性,它具有一种可以纵横辐射的魅力,对身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进展的重要保证。
一、调查背景:大坝中学始建于1978年,现为完全初级中学。
现有教职工142名,教学班级28个,同学1263名,是丹江口市在校人数规模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
近年来,学校以“成就智美人生,奠基幸福将来”为办学理念,以“求真向善惟美涵养文明素养,修德启智健体奠基幸福将来”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以“崇德好学励志笃行”为校训,以“文明勤奋和谐进取”为校风,以“严谨博学善教爱生”为教风,以“乐学多思求真制造”为学风,乐观制造净化美化、理化性的人文环境,让学校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
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充分展现学校共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内文化,不仅具有美化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我校在校同学、部分老师及有关领导。
调查时间:20xx年5月至10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口头询问、座谈会、深度访谈等方式。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同学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满足度,了解学校文化对在校同学素养的影响,以及对同学管理中起到的德育教育的作用,从而为对下一阶段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层次的提升供应参考。
三、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状况:1、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问卷调查题目涉及文明礼仪、道德、心理、以及对学校的满足度等。
对于“你能主动跟老师打招呼吗?”的问题,有84%的同学做的较好,13 %的同学承认做不到。
对“观察地上有纸屑,你能主动捡起来吗?”的问题,有92%的同学做不到。
对“学校环境你感到满足吗?”有16%的同学满足,73%的同学基本满足,11%的同学不太满足。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5篇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d522179ec3d5bbfc0a74a7.png)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5篇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ampus culture汇报人:JinTai College校园文化调查报告5篇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校园文化调查报告2、篇章2:校园文化调查报告3、篇章3:校园文化调查报告4、篇章4:校园文化调查报告5、篇章5:校园文化调查报告篇章1:校园文化调查报告摘要: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关键词:校园文化;诚信体系;校风建设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1fd4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b.png)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调查报告:校园文化建设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发展的迅猛,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
本次报告旨在调查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65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满意度以及对改进的建议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在被调查学生中,有74%的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其中,47%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创建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也有2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一种形式,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2.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60%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例如文化节、讲座等,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社交机会。
然而,4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缺乏吸引人们参与的独特性。
3.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满意度较高,有68%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建设感到满意。
理由主要包括:学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学校注重传承本土文化等。
但也有32%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太满意,原因主要是活动缺乏特色和学校对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4.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期望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期望方面,学生普遍希望学校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多元化的活动。
他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贴近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四、改进建议1.增加特色活动:学校应开展更多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例如,通过推动学生成立社团和兴办文化团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2.注重学生参与:学校应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开展学生自治和文化项目策划等相关培训,激发学生文化创新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部分,其重要性也是非同一般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学习、研究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引导人、教育人的力量。
为充分掌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以**大学为的学生为目标群体,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8份,有效率为100%。
调查的时间为XX 年9月12日至19日。
1.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满意度情况:在教风方面,有%的同学表示较为满意,36%的说不清楚,%的较不满意,而有%的同学觉得很满意,%的同学深感非常不满。
学风方面,非常满意的同学仅有%,另一端,非常不满意的同学占有%,较为满意者有%,而较不满意者则有%,中立者即不清楚的有%。
2.学生对校园行为文化、学术、科技活动的满意程度情况:觉得很满意,对自己有帮助的占调查人数的15%,满意对自己有一定帮助的占46%,感觉一般,没什么帮助的有13%,不能满足需求的占11%,不参加也不关心的群体占15%。
3.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调查情况: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评
价其中非常满意的占5%,较为满意的占%,有%表示说不清,而较不满意者有25%,非常不满意的仍有%。
4.在我校是否需要创建校歌方面:有89%的人认为需要,有11%得人认为不需要。
5.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前景的预期:%的调查对象持非常乐观的态度,45%比较乐观,%说不清楚,%的调查对象的态度比较不乐观,%非常不乐观。
通过调查,我们不仅充分了解了学校同学对于学院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及看法,而且也能为加强和完善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应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二校园文化是构成学校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涵盖了校园内所发生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良的校园文化能营造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正确的导向,有效的激励,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以此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而面对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新课改的需要,如何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更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有效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而我当涂县今年制定了全新的《当涂县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年
活动方案》,旨在跟名优学校求知取经,力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得到更长足的进步。
1.通过独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校园文化建设的对比,探究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独秀小学的成功经验,对症下药,学习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2. 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20xx年4月15日
安庆市怀宁县独秀小学
实地观察、访问调查
马鞍山市“唐世春名校长工作室”8名校长
七、报告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还是对学校、教师、学生的成长来说都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独秀小学,这所学校虽然校龄不长,于XX年建成,XX年正式招生,起初只招收了49名学生,5个班级,最少班级2人,有13名教师。
而如今它已经发展到了已招收4000多名学生,60多个班级,170名教师的规模。
被誉为“怀宁的深圳速度,教育的一枝独秀”。
更重要的是短短的10年间,独秀小学以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跻身进全省优秀学校行列。
独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之处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独秀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它的建校核心非常明确——“文化立校,特色兴校”。
在明确的方针指导下,校园建设便有了总纲。
“文化”是独秀小学自始至终围绕的内容,也是独秀小学在各类中小学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的特色。
学校的“三秀”理念用“三雅”来支撑,“三秀”理念以“三雅”为追求,做到了学校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
雅在其内,秀在其外,雅秀一体。
1.利用家乡名人优势聚合人气,营造文化氛围
陈独秀和邓稼先绝对是在中国现当代史上起到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同来自于安庆,独秀小学高瞻远瞩,充分利用这两大家乡名人的优势,在建校初就以“独秀小学”的双关命名宣布了自己的高起点、高素质、高品位建校理念。
这样的起步是高端的、深厚的,聚合了强大的人气,凝结了不小的潜力。
在文化名人的家乡建立的一所以“文化”立校的特色小学也必将赢来众人的侧目和支持。
2.积极建设主题景观,铸就书香特色
主题景观在学校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可以说独秀小学十分重视细节传递出的书韵。
从进校始,校门入口三角地带建有爱心园到花草氤氲中的陈独秀、邓稼先的塑像、砚池状的喷泉池、笔架型的假山、四友园、经典园、乡园、雅园、
秀园、韵园再到各个楼层的主题文化建设,主题明确,条理井然,和谐统一。
尤其是“三雅堂”、“三秀厅”布置的更是巧妙,大量的图片把孩子们的学习和文化成果展现出来,让观看者无不为之受到强烈的感染,不由被浓烈的书香氛围深深熏陶而楼层。
而不得不提的是楼层主题建设别具匠心,一楼一主题,一墙一故事,既让楼层不单调,也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诸如此类的小细节,灯箱、走廊、时刻小品,只要能利用的都会考虑进去,力求处处皆书韵,时时普文化,提升学生文化品位,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3.开展多项文化活动,丰厚文化底蕴
独秀小学倡导文化,宣扬文化,但并不让这种文化变得死板。
正如独秀小学蒋校长所说:“一种理念,没有活动,就不能成为流动的风景。
”所以独秀小学十分注重用有活力的书香活动,让读书显得乐趣无穷。
每年都会开展一届读书艺术节和校园文化节,给孩子们展示的空间和快乐的读书体验;经常进行优秀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千人操前诵读的壮观景象震撼和感染每一个师生;红领巾广播定期就“看好书、读好书、评好书”、“听名曲、赏名诗、观名画”专题节目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学校的校报校刊鼓励学生自愿交流,校歌、校徽、校训也广泛征求师生的建议;每年学校还侧重和家长的沟通,除了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还鼓励家长参与,评选书香家长,做到家园结合,让校园文化推行到家
中,更好地给学生文化激励。
通过各种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厚起来。
4.施行自上而下读书活动,增加榜样辐射效应
读书不分年龄,教师要想与时俱进,给学生先进的知识,让学生喜欢阅读,还得不忘自己经常读书,提升自己的素质,用热爱阅读的表现给学生以榜样的效用。
独秀小学要求每一名教师把读书当成习惯,每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深读一本教学期刊,每周品读一两篇经典文章,而且要定期撰写书评和读书笔记,鼓励教师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做学生报告。
并且对教师提出了阅读高要求:每位教师在三年内要到百家讲坛活动中作一次读书讲座;学校给每个教师的教师节礼物就是一本书。
独秀小学的教师爱书,而教师对书本的热爱,无疑以身体力行的表现给本校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化师范课,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感染喜欢上了读书。
某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与独秀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相比,许多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不明确办学理念,人文性不丰厚
我县的许多中小学办校理念模糊,没有传达出文化内涵,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有特色的学校。
而办学理念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来说十分必要,或者说它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在办学理念中就应该贯穿文化理念,积极营造人文性,让学校
有特色起来。
还要以敏锐的嗅觉充分利用可用资源,例如我县就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李太白,这无疑对于打造文化类学校有很大帮助。
2.不注重打造细节,文化氛围欠缺
细节可以传递出书香味。
独秀小学让校园一草一木都能营造书香,积极利用每一处资源来说文化。
而我县某些中小学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方面,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虽然办校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毫无特色,根本不注重细节也可以营造书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妨在校园内设置一些文化专栏,开辟出读书角等,在班级和楼道里张贴一些文化名人名言,在花草从间安放一些校训校规等,通过细节处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3.不善于利用读书活动,教育教学死板僵化
我县的许多中小学在教学质量上过多重视,轻视了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熏陶。
很少有学校每年定期开办读书活动周或校园艺术节,即便有流于形式的也不在少数,不能广泛动员起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
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不妨学习独秀小学的策略,让学生成为主人,鼓励家长参与,尊重学生的看法和成果,要让节目完整而有意义。
4.不强调教师读书,榜样效用未能彰显
众多教师只要求学生读书,而且只读课内书,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而有些教师自己不爱看书,出口欠缺书卷气,
对学生便产生了消极影响。
独秀小学让我县的教师看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缺失不了教师的参与,自上而下,先从教师自己开始,多读书,读经典书,让自己成为一本最好的教材,给学生好的榜样。
老师爱读书,学生也爱读书,校园书卷气息弥漫,文化建设便得到巨大的推动。
总而言之,此次调研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了许多深刻的认识,我会将从独秀小学学习到的经验推行到本校的建设中去,积极响应“当涂县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方案”,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