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参考资料合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申论》低分原因分析及复习指导申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随着国家公务员考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申论考试的难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众多考生在领悟申论学习和备考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误区,直接导致了其成绩的不理想。因此,本文特别针对申论的基本知识和在答题中出现的误区进行解读,并进一步指出答题注意事项,以引导考生申论的学习与下一次的备考。
申论是一门能力考试,申论大纲中明确提出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概括、分析、提出与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验。在考试中,众多考生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其反映在现实中则是:一是没话说,二是有话不知怎么说,所以考生才会在在书面写作上出现上述两种情况。考生在测验上述几种能力之前必须对申论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否则考生以一种错误的认识备考申论,即使准备得很充分,也极可能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结果功亏一篑。
申论是“申”和“论”的集合。“申”就是在“把事情说明白”的基础上进行“引申”。但前提是我们需要把“把基本事实说清楚”。很多考生也知道这个道理,但究竟说哪些、说到什么程度才算把基本事情说清楚了呢?这种能力体现在考试中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我们必须从材料中找出特定事实,对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行概括,因为某种特定事实必然会带来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即问题。在对特对事实概括之后,我们需要分析产生这一特定问题的原因,以便在解决对策上进行调整。上述情况是“申”的基本框架,但上述框架中的一切内容都需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结合给定资料”。至于能引申到什么程度,还要看题目的要求和考生在备考中对特点知识的积累量。
最后就是“论”了。“论”首先体现是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但很多考生从不去考虑这些,在写作中有的考生出现写不完、时间不够用的现象,有的考生在写作中出现没话可写的情况,还有的考生写作后发现“跑题”的现象等。上述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在下笔前没有写作框架,考生应该在下笔前简单列出行文的标题、首尾段、资料来源以及论证结构。这也是“论”的另一层含义,即“论”体现在论证内容的组织安排,即论证“论点”时,选取的多种论据是否可以证明你的“论点”,同时在提出原因和对策时论证的结构是否恰当,以及语句、段落之间过渡是否流畅。当我们明确了写作框架,辅以上面的高效阅读和精确的分析,考生在写作中定会对论据“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最后完美交上自己的“人生答卷”。山东公务员网祝所有考生在备考的时间里有效复习,告别低分,在申论考试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公务员申论技巧:如何处理给定材料中观点
近年来,申论考试从测查考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很多考生在作答分析题、对策题和议论文写作中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提对策、立论并论证,关键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材料中出现的各种观点。
在材料中,经常出现的观点主要有三类: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观点等;百姓的观点。对于这三类观点,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整篇申论试题的作答效果。
首先: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
这类观点一旦出现,就基本上奠定了整篇材料的主题以及解决材料中所反映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也就有了立论的基本着手点。比如2008年国考申论给定材料四第2小段“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的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始。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在这段材料中,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的观点基本上就代表了整篇材料对待怒江水电开发的态度“要开发”,并且提出了开发怒江水电资源的原则“先规划后开发”,如果能够准确理解这一段中的权威部门负责人的观点,基本上就可以把涉及到的几个问题处理好。
其次: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观点等。
对于这类观点我们要坚持辩证分析的态度,而辩证分析的基本标准就是“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如果专家学者的观点讲话与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一致,就可以把它们当做解决问题上的对策来处理,否则要谨慎使用。如2008年国考申论中关于支持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涉及到材料六和材料七,但是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理由,都可以作为我们做好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或解决对策。
第三:百姓的观点。
这类观点往往反映材料主题表现的问题所在,是我们应当重视并解决的,而解决的办法或标准就是前面提到的两类观点。如2009年国考申论第二题第2小题“给定资料11”某网友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对这一观点,要分析评论就需要用到材料中提到的******关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观点、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观点以及某专家的观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把握好材料中出现的这三类观点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对分析题、对策题以及作文题的解答效率,因此必须把处理这三类观点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熟练,为申论试卷的作答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公务员考试《申论》阅卷流程解读找准采分点
申论都是网上阅卷,阅卷老师分成几个组,每组只阅一道题,而且只能在屏幕上看到这一道题,如果你写到格子外头去了,阅卷老师就看不到了。80%以上的老师根本都没有看过申论试题和给出的材料,只需要记住答案要点就可以上阵了。每组都有组长。大家首先进行试评。一人20份卷子,评过之后统计时间和分数分布区间,每道题根据分值的不同划定出一个误差区间。正常情况下,一道题会有两个老师阅卷,他们给出的分数可能有高有低,如果分数差在误差区间内,那就取两者的平均值为该题的分数;如果分数差超过了误差区间,那就要组长进行三评,并以组长给出的分数为准。电脑会自动统计出该组的三评率,如果三评率超出了规定范围,则证明这个阅卷组对于阅卷没有达成共识,对不起,前面所有的工作白费,重新停下来,大家统一规则,然后重新试评20份,误差率合格了,再重新阅卷。想想吧,如果因为你个人的原因,分数误差大了导致全组停工试评从头再来,那是多大的罪过啊!所以,阅卷老师们都会心照不宣的在中间分和安全分上徘徊,以免出现招人白眼的状况。
枪打出头鸟,每个老师所有给出的分数都是在电脑终端有统计的,如果给出的分数太高,或者高分太多,或者中间分数太少,那巡视员就会把这个老师叫到电脑终端屏幕前,让他看分数曲线,然后温和的说一句,要不然,你们组再试评一下?为了集体荣誉,绝对不能重来啊!所以,大家都会努力的向中间分靠拢。
那什么是中间分和安全分,举个例子,一道20分的题目,可能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也能打个14分吧,哈哈,错啦!一道20分的题目,中间分是10分,标准误差是3分,也就是说,万一一个老师给该题打了10分,那你作为另一个阅卷老师,最高打到13分,最低打到7分。但是,万一你觉得挺好的文章,另一个老师只给八九9分,你打13分就超了啊!所以,保险一点,打个11分总不会错,就算另一个老师觉得该题答得不好,也不至于给到7分以下或者14分以上了吧。这就是一个阅卷博弈,经过这样一番博弈,大家的默契就是:一般的,给8-9分;还不错的,9-10分;不怎样的,7-8分;非常差的,6-7分;非常好的,10-11分。打到6分以下的低分或者13分以上的高分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很难很难。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答得不错但是100分的申论才只得了四五十分的原因啦。
那我为什么说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呢。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最可怕的是主观性的阅卷分数,太没谱了,老师就是觉得文章写得好,也不敢给高分。所以,临考不到一个月,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那什么是采分点呢?说起来也挺荒唐的。阅卷组拿到申论答案以后,会根据题目分值将答案进行分配。比如说09年国考申论第一道题吧,具体的细节有点记不太清楚了,20分由结构分2分,采分点16分(八个点),主观分2分构成,大概是只要能答出“文段说了两件事情”,有个“两件、二层”之类的字样,就能得到结构分2分,用了分号但是没写“两”,就没这2 分;然后“粮食安全”“民生”还有什么的,各两分;再有什么就已经记不得了。反正,其实批卷子到后来,已经麻木到连自己都记不得答案和完整的采分点是什么了。就是给个中间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