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青海湖流域四县草地生态监测技术人员培训班圆满结束
草原生态管护员提升培训总结报告
![草原生态管护员提升培训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ed8e0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3.png)
草原生态管护员提升培训总结报告草原生态管护员是保护我国国土草原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管护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我参加了一次草原生态管护员的提升培训并进行了总结报告。
一、培训内容本次培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政策法规学习。
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涉及到多个法律法规,如《草原法》、《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需要草原生态管护员深入学习。
(二)生态学知识。
草原生态系统复杂,需要草原生态管护员具备一定的生态学知识,例如不同类型草地的生长规律、草地群落建设及恢复技术等。
(三)工程技术学习。
在草原保护管理中,还需要掌握一些工程技术和方法,如草籽选育、草原土壤改良技术等。
(四)管理实践。
草原生态管护员需要具备实际操作经验,此次培训组织了实际操作练习,包括草原巡护、草原土壤修补等。
二、培训收获通过本次草原生态管护员提升培训,我收获了以下几点知识:(一)法律法规学习。
深入了解了草原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我识别、解决草原生态保护管理问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
(二)生态学知识。
了解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三)工程技术学习。
深入了解了草籽选育、草原土壤改良技术等工程技术,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四)管理实践。
本次实际操作让我掌握了草原巡护、草原土壤修补等管理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教育他人,提高了自己的实践和沟通能力。
三、总结本次草原生态管护员提升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学习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也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草原生态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f44e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e.png)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按照中德合作管理培训项目江西行动学习子项目执行办公室的统一安排,4月18日~21日,第二分课题“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课题组核心和外围成员随培训班赴青海省,针对青海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及青海湖开发治理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以厅纪检组长罗小彰带队的分课题组,包括催化师省委党校高莉娟副教授一行共5人,通过讲座、座谈会、对口交流及现场考察等方式对青海省省情、环境保护、实施行动学习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
此次调研过程历时4天,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为有效促进行动学习,使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为我省所用,分课题组撰写了此次青海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一、青海省情学习(一)青海省情在青海省调研考察学习期间,通过讲座、学习、交流和考察,对青海省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1、自然地理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全省均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250~530 mm。
青海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地区间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青海省具有典型的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其中东部季风区主要为湟水河流域,约占全省面积的1/6,西部干旱区主要为柴达木盆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其余为青藏高原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2。
而这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即是青海湖,因此造就了多样独特的美丽青海湖。
青海湖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地区。
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种矿产127种,其中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突出优势。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流域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地理位置为36°15′N~38°20′N,97°50′E~101°20′E之间,海拔3194~5174m。
草地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草地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fb1b8d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7.png)
草地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草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草地生态监测工作是保障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生产安全的基础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和各地区对草地生态监测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成效不明显草地生态监测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未能给出实际成果,社会公众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知度较低,同时也缺乏明确的生态保护目标和具体的工作方案,这些因素导致该工作的成效不明显。
2、监测手段落后草地生态监测的手段和技术还比较落后,很多地方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调查和手动测量等方法,不能快速准确地收集到草地生态系统的信息,且难以形成科学的数据库和分析体系,从而限制了草地生态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3、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当前我国草地生态监测工作中,主要仍处于政府和专业机构的主导下,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参与、利益分配和监管管理机制,导致一些监测数据和信息无人问津,有效性和应用性不高。
二、对策建议1、加强科技支撑要加强草地生态监测工作中的科技支撑,发挥各种新技术、新手段的作用,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避免因监测手段落后而造成的监测数据不真实、不全面等情况,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学、生态学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草地生态监测工作。
2、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在草地生态监测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管理机制,明确监测责任和监察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和互通,以便更好地区域间、部门间和社会间加强草地生态监测工作的协调和合作,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加强宣传和教育草地生态监测工作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加公众对草地生态系统的认识,提高草地生态监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社会公众对草地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度,同时也要加强对草地生态监测工作者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
4、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建立草地生态监测的绩效评估体系,以检验草地生态监测工作的成效和监测数据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推进草地生态监测工作长期稳定发展,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e3e45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5.png)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2.24•【字号】青科发规〔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围绕《青海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青政办〔2021〕117号)布局,按照《青海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程》(青科发计财〔2017〕181号),为加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库建设,保障全年申报工作顺利开展,现将青海省2023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相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事项说明1.科技计划项目按照“全年开放申报受理、分批评审入库、集中立项出库”的原则,项目管理处室将一年多次择机组织项目评审,在评审前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可参加评审,每次评审时间另行通知。
未通过形式审查不能参加当此评审的申报项目,通过形式审查后将进入下次评审。
通过评审的项目,将进入项目储备库,根据预算下达情况,按入库先后顺序并结合重大工作任务立项出库。
2.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中将继续扩大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范围。
3.省级科技计划将充分考虑企业参加技术体检和创新挑战赛等情况,对有关创新需求给予优先支持。
4.根据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要求,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中将试点“赛马制”支持方式。
对个别重要技术难题存在多条技术路线且难以评价优劣的,给予并行支持,根据年度技术进展和成效评价情况,对进展较好的项目给予继续支持,推动完成研究任务,确保有研究团队能最终“冲线”。
5.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目标,面向我省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平台性、综合性、交叉性,注重产学研结合,围绕特色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开展青海省实验室建设试点。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科技援青工作总结的函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科技援青工作总结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2111fcd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3.png)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科技援青工作总结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8.07.03•【字号】青科办函〔2018〕71号•【施行日期】2018.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科技援青工作总结的函科技部创新发展司:根据《关于系统总结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及科技对口支援工作情况的通知》(国科创函[2018]39号)文件要求,青海省科技厅高度重视,结合科技援青工作开展情况,集中力量对我省科技援青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
现将科技援青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科技援青工作基本情况在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提出要“统筹推进科技援疆援藏援青工作。
”动员全国科技资源和力量,支持青海创新驱动发展。
以此为契机,青海省科技厅积极加强与科技部协调,在科技部提出科技青“6+6”的大思路下,即在国家对口支援6省(市)的基础上,从优势互补和区域援助便利考虑,增加广东、四川、湖北、安徽、陕西、甘肃6省共同开展科技援青工作,对青海6州两市开展全覆盖的科技援青工作。
青海省科技厅主动与对口援青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联系,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在科技部的统筹安排下,2014年7月21日,第一次科技援青工作座谈会在青海西宁顺利召开。
科技部、科技援青的12个省(市)科技厅(委、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10个省(市)科技厅(委、局)与青海省科技厅签署了科技援青协议。
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科技援青工作正式启动,同时也意味着我省继新疆、西藏之后成为全国科技支援的第3个重点省份,也标志着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援青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援青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科技援青省(市)开展科技合作交流,着力将科技援青省(市)优势科技资源和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在青海转移转化,初步形成了科技援青省(市)倾力援助青海科技发展的良好局面。
青海发布10起守护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典型案例
![青海发布10起守护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0702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0.png)
青海发布10起守护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3.09.01•【分类】其他正文青海发布10起守护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典型案例9月1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10起守护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典型案例。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实施。
2018年以来,青海省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守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污染环境、滥伐林木、非法捕捞等犯罪216人,起诉645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043件,通过办案督促修复被毁损的林地402.8公顷,督促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草原2812.53公顷,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55处,督促关停和整治违法企业和养殖场739家;全省生态环境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15件,推动修复土壤23.1万平方米、地表水1.37万立方米、森林275.8万平方米、草原60万平方米。
马某么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基本案情】1993年12月至1994年1月16日期间,马某么在马某元纠集下与马某尼、二某、海某等12人,潜入可可西里地区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藏羚羊。
1994年1月16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西部工委赴可可西里工作组将上述案犯先后全部抓获。
收缴藏羚羊皮1200余张,小口径步枪6支,半自动子弹3000余发,东风卡车3辆,北京吉普车1辆。
同年1月18日,工作组人员将上述人员押往格尔木途中,多名案犯反抗后潜逃,马某么乘乱脱逃,后于2020年9月10日被玉树州公安局抓获归案。
2021年5月31日,玉树市人民检察院以马某么涉嫌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提起公诉。
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
![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e27e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f.png)
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背景 (3)1.2 实施目的 (4)1.3 实施范围 (5)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现状分析 (6)2.1 水生态保护现状 (7)2.2 水生态修复现状 (8)2.3 存在问题及成因 (9)三、总体要求 (10)3.1 指导思想 (11)3.2 基本原则 (12)3.3 主要目标 (13)四、水生态保护具体措施 (14)4.1 水源保护 (15)4.1.1 保护区划定 (16)4.1.2 生态补偿机制 (17)4.2 水质保障 (18)4.2.1 污染物排放控制 (19)4.2.2 河湖长制度落实 (20)4.3 生态修复 (21)4.3.1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22)4.3.2 植被恢复与保护 (23)五、水生态修复具体措施 (24)5.1 河道治理 (26)5.1.1 河道清淤疏浚 (27)5.1.2 河岸整治与绿化 (28)5.2 湖泊保护 (29)5.2.1 湖泊水量调度 (30)5.2.2 湖泊水质监测与改善 (32)5.3 生态农业 (33)5.3.1 绿色农业发展 (34)5.3.2 农田水利建设 (36)六、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37)6.1 实施计划 (39)6.1.1 时间节点安排 (40)6.1.2 分阶段目标设定 (41)6.2 保障措施 (43)6.2.1 资金保障 (44)6.2.2 政策支持 (45)6.2.3 技术支撑 (46)6.2.4 宣传教育 (47)七、监测评估与调整机制 (48)7.1 监测体系建立 (49)7.2 评估标准与方法 (50)7.3 效果评价与反馈 (51)7.4 调整与优化机制 (53)八、结语 (54)8.1 实施成效预期 (55)8.2 后续工作展望 (56)一、前言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以及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水生态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如水体污染、生态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李永芬等9名同志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合格的通知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李永芬等9名同志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合格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19307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3.png)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李永芬等9名同志环境监测持
证上岗考核合格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公布日期】2016.09.29
•【字号】青环发〔2016〕304号
•【施行日期】2016.09.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监测
正文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李永芬等9名同志环境监测持证上岗
考核合格的通知
青环发〔2016〕304号湟中县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湟中县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上岗考核的申请报告》(湟环字〔2016〕139号)悉。
根据《青海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办法》,我厅从持证上岗考核专家库中随机抽取4人组成考核组(见附件1),于2016年7月25日至9月14日对你局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进行持证上岗考核,共有9名同志参加了30个项目、62项次的考核。
根据考核成绩,李永芬等9名同志(见附件2)30个项目、62项次持证上岗考核成绩合格,在我厅门户网站公示7日(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18日至2016年9月24日)后无异议,准予颁发上岗合格证。
2016年9月29日附件
1.持证上岗考核组名单
2.持证上岗考核合格人员名单。
2024年草原监理所工作总结
![2024年草原监理所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3b04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7.png)
2024年草原监理所工作总结
尊敬的领导:
我草原监理所于2024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 项目监理:今年,我所参与了多个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的监理工作。
通过定期巡视和检查,确保了工程进展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我所加强了与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沟通,及时解决了施工中的问题和纠纷,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2. 生态环境监测: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我所积极推进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我们建立了草原植被覆盖率的监测体系,并采取了无人机遥感技术来进行高空拍摄和监测。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所及时发出了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进行草原保护工作,有效避免了植被退化和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3. 设备维护和更新:为了保证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所加强了设备维护和更新工作。
我们对现有的监测设备进行了定期维护,并及时更换了老化和损坏的设备。
同时,我所也积极引进了新的监测设备,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4. 专业培训和知识分享:我所注重员工的专业能力提升和知识分享。
我们组织了多次专业培训,包括草原生态学、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同时,我所也积极参与了相关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学习。
尽管在面临一些困难的情况下,我所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但是,我所也意识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努力改进和提升。
在2025年,我所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工程监理的专业水平和监测技术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工作。
谢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ea6193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b.png)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1.24•【字号】青政办〔2021〕88号•【施行日期】2021.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青政办〔2021〕8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省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1月24日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是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的五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五年,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青海全面步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阶段,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成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发展主题,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更加重大,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
为推进“十四五”时期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据《“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制定本规划。
2020年海北州草地资源生态监测调查报告
![2020年海北州草地资源生态监测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147d5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e.png)
据气象资料显示,2 0 2 0 年 4 月份海北牧区海 晏 、刚 察 县 气 温 较 历 年 同 期 偏 低 ,祁 连 、门源县偏 高 。降 水 除 刚 察 、门 源 县 偏 少 外 ,其余各地均偏 多 ,牧 草 返 青 初 期 长 势 较 差 。5 月份海北州各地 气 温 略 偏 低 ,降 水 除 刚 察 县 偏 少 外 , 其 余 各 地 均 偏
( Kobresia humilis ) 、线 叶 嵩 草 ( Kobresia capillifo- a/m ) 等 ,:主 要 毒 草 有 黄 花 棘 S ( 巧卿/A’w/zro-
//a ) 、细叶嵩草(
7?/办//« ) 伴生种主要有 cephala )
^ (Aconitum gymnandrum ) Niii A
海晏一 404 高 山 嵩 草 + 矮生嵩草型
720 3 320 9 700 6 460 11 750 2 640 1 920 5 270 3 620 5 600 7 800 5 600 2 300 6 670 4 770 5 600 2 230 1 720 2 880
样方2 7 670 11 830
11 600 1 730 2 290 8 970 4 710 760 4 410 8 510 7 000 10 350 2 720 1 630 4 710 3 820
第30卷 第 2 期
青海草业
2021年 6 月
QINGHAI PRATACULTURE
祁连山国家公园林草生态管护员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祁连山国家公园林草生态管护员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9ab379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5.png)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上,是全球最高海拔区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被中国政府列为中国最重要的保护区域之一。
祁连山—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地处青海省的东北角,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重要物种包括普氏原羚和雪豹,二者分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分别列为濒危和易危物种,其他关键物种包括野牦牛、白唇鹿(全球易危物种),藏羚羊、岩羊和四川岩羊等。
青海湖的植被类型包括温带草原、针叶林、高山和沙质灌丛、高山草原,草甸和沼泽草甸。
分布有243种脊椎动物,包括41种动物,189种鸟类,3种两栖动物和8种鱼类。
青海湖也是棕头鸥及一些中国重要的海洋特有鱼类的主要繁殖地,被列为拉姆萨尔国际重点湿地名录[1-2]。
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总面积为5.02万km 2,其中青海片区的建设面积为1.58万km 2,包括祁连、门源、天峻三县和德令哈市等17个乡村,60个行政村。
祁连山海拔超过3000m ,植被包括温暖的河谷草原、针叶林(如青海云杉)和针阔叶混交林,以及高山草甸和灌丛植被,低山区分布岩石斜坡和冰川峰[3-4]。
青海省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其中大部分仅限于祁连山西坡的小型分散区块。
祁连山—青海湖辖区是典型的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地区“三区”高度耦合,既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生态扶贫的攻坚地。
生态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方式之一,是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
2016年9月国家林业局联合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通知》(办规字〔2016〕171号),在青海省组织部署实施建档立卡农业贫困人口生态建设护林员选派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森林树木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通过采取生态建设补贴帮扶、土地绿化生态帮扶、生态产业帮扶等3种举措,有效推动深化农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6]。
1生态管护员管理现状大量设定和聘用生态管护员积极投入于山林生态建设,共同承担林草管护任务是祁连山国有公园在山林管理工作中的常见做法,在推进生态建设精细化脱贫致富流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国家天然林资源管护工程、国家林地生态效益补助政策的逐步落实,生态管护员也成为了林草队伍中为数不少的重要群体。
草地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草地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fdc9e8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7.png)
草地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草地生态监测工作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推动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草地生态监测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草地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现状分析1.政策支持不足。
虽然国家对草地生态监测工作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具体实施仍存在不足。
政策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和切实的监测要求,导致监测工作缺乏标准和规范。
2.技术手段滞后。
目前,我国的草地生态监测主要依赖于人工采样和现场调查,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
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手段。
3.数据共享缺乏。
草地生态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交流存在问题,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收集和整合不充分,数据共享意识较低。
4.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草地生态监测工作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人员配备和培训存在不足的问题。
2.引入先进技术。
加强对草地生态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使用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建立草地生态监测专业数据库,开展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研究。
4.加强人员培训和配备。
加大对草地生态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建立健全人员培训体系,加强对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措施。
5.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对草地生态监测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草地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开展草地生态监测知识普及和科普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草地生态监测工作可以得到有效推进和提升。
这将有助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推动草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利益的最大化。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3410e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3.png)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11•【字号】青政办〔2017〕124号•【施行日期】2017.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察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7〕12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7月11日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要求,进一步强化环境基础能力,通过全面设点、全省联网、自动预警、数据共享,构建统一、完善、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扎扎实实推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撑,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完善网络,共享集成。
统筹规划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全省空气、水、土壤、声、生态、辐射环境及污染源等监测要素的全覆盖;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与信息共享,实现统一规划设点、统一监测评价和统一信息发布。
规范运行,科学监测。
建设统一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监测质量管理,规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运行;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加大高新技术、先进装备设施的示范和推广,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水平。
全国草业统计技术培训班圆满结束
![全国草业统计技术培训班圆满结束](https://img.taocdn.com/s3/m/966b3887a0116c175f0e48be.png)
等近 期相 关事项 做 了部署 。
通过培训 ,学员们对草业统计
数 据 填报 规 范 有 了更 明确 的认 识 , 应用 草业 统计 软件 的实 际操作 能力 进一 步提 高 。随着 近两年 草业 统计
培训工作的加强和相关工作的有序
推进 ,草业 统计 涉及 的草 原建设 总 体 情况 、多年生 牧草生 产情 况 、一
性 ;加强 内部协 调与 沟通 ,保 障数 据 的~致 性 。
3月 3 1日 一4月 2日,全 国畜
培 训 班 期 间 ,草 业 处 的 董 永 平 、行 业 统 计 分 析 处 的 刘 桂 珍 和 草业 处 的王 加亭 等分 别对草 业统计
原 则 、规 范 草 业 统 计 指 标 与 填 报
年生牧草生产情况、饲料作物生产
情 况 、草产 品加 工 企业 生 产 情 况 、
要落实数据 上报 的具体层 级和人
员 , 明确 责 任 ,保 障 数 据 的 完 整
农 闲 田种 草情 况 和牧业 半牧业 县草 原 承 载情 况 等方 面 的 IO O 多个 统计 指标 得 到 了规 范 。 “ 业 统计 数 据 草 管 理 软 件 ” 进 一 步推 广 应 用 ,实
圆
农 业 部 四项 措 施 稳定 生猪 生产
【 本刊讯 】针对 当前生猪价格
持续 下跌 、养殖 亏损 面扩大 、农 民 养殖积 极性受 到 冲击 等问题 ,农业 部加 大工作力 度 ,加快 落实扶 持政 策 ,加 强市 场调控 和信 息引导 ,千 方 百计稳 定生 猪生产 ,防止猪贱 伤 农 ,促进 生猪生产 持续平 稳发 展 。
大猪 病实 行免 费 强制 免疫 ;切 实落
逐梦高原展画卷——建国70 周年青海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回望
![逐梦高原展画卷——建国70 周年青海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回望](https://img.taocdn.com/s3/m/228f889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7f.png)
逐梦高原展画卷——建国70周年青海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回望◆ 王丽华 祁星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9月青海解放,1956年青海省地质局测绘管理处成立,青海开始有了测绘管理机构,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几十年丈量河山,几十载逐梦高原,几代青海测绘人辛勤耕耘、忘我工作,让青海的美、青海的大,在地图多彩的图斑和变幻的线条中交织辉映、异彩纷呈。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积极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工程中,圆满完成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任务,扎实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狠抓测绘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测绘地理信息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基础测绘、青海省藏区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信息化测绘体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等重大基础测绘项目建设,提高测绘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测绘服务能力更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社会各界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与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青海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推进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管理体系、质检体系、服务体系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东部地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建成了室内大长度自动化检测平台、数字水准仪及条码尺自青海测绘为东部城市群建设提供服务34动检测系统填补了省内空白,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积极推进基础测绘、藏区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天地图·青海、数字城市和测绘应急监测系统等重大工程实施,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数字德令哈”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智慧格尔木”时空信息框架建设稳步推进,基于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完成的青海省减灾地理信息系统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震地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为领导决策、科学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完成了青海省安全部门地理信息系统、安全数据移动采集系统及青海省监狱电子沙盘系统等典型应用建设,地理信息应用服务拓宽纵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c6d5cc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0.png)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环境保护厅,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8.10•【字号】青环发〔2017〕244号•【施行日期】2017.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青海省环境保护厅、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青环发〔2017〕244号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气象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省水文水资源局、省水土保持局、省草原总站、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为做好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的实施管理,根据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生态监测项目的实施特点,我厅制定了《青海省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8月10日青海省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的实施管理,根据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生态监测项目的实施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项目管理第二条项目实施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环境监理报告完整
![环境监理报告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cb359b19581b6bd97f19eaf5.png)
环利用项目施工环境监理(总结)报告(二期工程验收)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1、总论 (5)1.1前言 (5)1.2环境监理工作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法律法规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相关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相关文件及批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工程简介 (5)2.2 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工程施工进展情况 (8)3、环境概况 (8)3.1 环境功能区划 (9)3.2 环境监理关注的主要环境敏感点 (9)4、工程环境监理开展情况 (9)4.1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和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总结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a74f4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7.png)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总结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写作背景 (2)1.2 工作目的与意义 (3)1.3 组织与实施概况 (4)2.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概况 (4)2.1 矿山基本情况介绍 (6)2.2 生态破坏现状分析 (7)2.3 修复工作的历史沿革 (8)3. 生态修复目标与策略 (9)3.1 修复目标设定 (10)3.2 修复策略讨论 (11)3.3 修复技术路线选择 (12)4. 主要修复工作措施 (14)4.1 环境治理措施 (15)4.2 水土保持措施 (16)4.3 土地复垦措施 (17)4.4 生态重建措施 (18)5. 修复效果评估与监测 (20)5.1 修复效果评估方法 (21)5.2 监测计划与数据记录 (22)5.3 评估结果分析 (24)6. 存在问题与挑战 (25)6.1 环境问题识别 (26)6.2 技术难题与挑战 (26)6.3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28)7. 后续工作计划 (29)7.1 修复工作续推进 (30)7.2 长期监测与管理 (32)7.3 法律法规建设 (33)1. 内容综述详细阐述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的具体目标,如恢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并介绍修复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等。
施工阶段:描述修复工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如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
生态环境改善:详述生态修复后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如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质量改善等。
生物多样性恢复:介绍修复过程中动植物种群的恢复情况,特别是濒危物种的保护效果。
社会经济效益提升:分析生态修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如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方产业升级等。
客观分析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资金不足、技术瓶颈、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总结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对未来的修复工作提出展望和建议。
1.1 写作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班结束时, 省草原总站根据《 青海湖流域 生态 环境保 护 与 综 合 治 理 工程 2 1 0 0年 度草 地 生
态监 测项 目实施 方案》, 对下一 步青 海湖 流域 草地
生态 监测工 作进 行 了安 排 和部 署 。
骨干参加 了为期 5 d的培训。培训采取理论讲解
海对 实施青 海湖 流域 生态 环境 保 护 与综 合治 理工 程草 地生态 监测 项 目的重 要 意义 及必 要 性做 了讲 话 , 代 表青 海省 草原 总 站与 环青 海湖 流域 刚察 、 并 海晏 、 和 、 共 天峻 4县 草原 站签 订 了青海 湖流 域草 地生 态监 测任 务书 。 来 自省草 原总 站和 环青海 湖 流域 刚察 、 晏 、 海 共 和 、 峻 4县 草原 站 的 3 技 术负 责 人及 业务 天 0名
图判读 和勾 绘 、 P G S的使 用 等 内容进 行 了较 系统 的学 习 。并 就植物 群落 结构 分析 、 地监 测技 术 、 草
草地 常见植 物识别 等 内容进 行 了野 外 实习 。通过
培训 , 学员们 对 草 地 生 态 监 测理 论 知 识 和 实地 操 作技 能有 了进 一 步 的 提高 , 为青 海 湖 流 域 草地 生
第1 9卷
第 3期
青 海
草 业
Vo . 9 No 3 11 . . Sp 2 1 e .0 0
21 0 0年 9月
QN H I R T C L U E I G A A A U T R P
文章编 号 :08—14 (00 0 05 0 10 45 2 1 )3— 0 2— 1
生 态监 测技 术方 法 、 草地 常见植 物 识别 、 野外 地形
织 的青 海湖 流域 生态 环境 保护 与综 合 治理 工 程草
地生 态监测 项 目 2 1 0 0年 度 草地 生 态 监 测 技 术 培
训班在海北州西海镇 圆满结束 。 培训班 开 学 典礼 上 , 草 原 总站 副 站长 李 洪 省
环 青海湖流域 四县草地生态监测 技 术 人 员培 训 班 圆 满 结束
王 立亚
21 0 0年 7月 2 1 由青 海 省草 原 总 站牵 头 组 3,
和野外 实 习相 结合 的形 式 , 别 就 青 海 湖 流域 生 分 态 监测 体 系建设 的有关 内容 、 地 资源类 型 、 草 草地
Absr t: rc u e i a e s a mp  ̄a tf o t ac Hei i m rn c usi n i o n o d,a d Me i a s r o wi i h me ia au .Ths a t n d c lmu h o m t h g d c v l e h l i ri — ee dS U s s t urto a au fHe i i l iC s e he n t in lv l e o rcum rn c u 。t e r l fn t to n e lh c r n h r s e t i e a e s h oe o u r in a d h at a e a d t e p o p c i i o e e o me tfrt e u i z to fHe ii m rn c u pe e p n w v n e . fd v lp n o h t iai n o rcu e a e s o n d u e a e u s l i Ke r y wo ds: rc u e i a e ;Ec n mi a u He ii m rn c us o o c v l e;Ap lc t n p ia i o 5 2
( 上接 第 l 7页 )
PRoSPECTS I ECoNoM I VALUE N C AND DEVELoPM ENT oF EDI BLE AND EDI NAL US M CI M HRoOM ERI UM H CI ERI NACEU
Z N i. i g H0 G Q . a xn ( a n o n o s yA m ns ai , i t l h nQn h i 0 8 C ia D t gC u t F r t d ii rt n Qa o e iga 8 0 0 , hn ) o y er t o o lz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