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绩效管理复习重点_

采购绩效管理复习重点_
采购绩效管理复习重点_

采购绩效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采购与供应绩效管理导论

一、企业中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1. 各个组织的共同点: 根据企业目标高效力、高效率管理业务需求.

2. 商业计划:从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或者愿景陈述(vision statement)开始,制定一套长期管理企业的计划。

3. 企业管理层受商业计划(战略计划)影响,执行中期战术管理并指导日常操作流程。

4. 大多企业有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管理职能:财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设计、产品或服务运作、市场、采购。

5.组织的成功与否是通过整个组织的绩效进行评判的。

6.两个概念,效力:测量需求的满足程度。

效率:测量资源利用的经济性。

7.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

企业流程图---采购绩效管理

8.步骤:

1)确定组织使命

2)确定采购战略目标

3)采购团队接受挑战

4)采购经理制定计划方法和目标

5)确定要素

6)谁做?

7)执行计划

8)管理流程改善:采购职能、供货商、采购人员绩效

9)递交KPI

10)对这些KPI进行沟通

11)管理KPI的持续改进

二、一般绩效管理、采购与供应绩效管理介绍

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覆盖整个货物和服务的管理过程,对公司的绩效和利润造成直接影响。

2.供应链绩效测量过程:

组织外部组织内部组织外部

三、组织的成本管理与其采购绩效的关系

1. 财务管理、预算、成本管理和会计程序是一个组织的基础工作。

2. ROCE (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运用资本收益率---私营企业作为关键财务指标。

3.所有组织为了达到战略目标对成本进行管理:如非营利部门(NPO)在预算内控制成本。

4. 采购人员需要了解成本的具体构成,如何计算成本和如何制定价格。

5. 影响成本的因素:首先,一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不一定与支付的价格有直接联系,可能其中有市场因素

定量因素:资金、时间和质量水平

定性因素:服务质量、业务关系

6. 采购绩效测量需要考虑客观信息和主观意见。

7. 不同的货物和服务的成本有很大差异。如有些以人工成本为主,组装行业

一些以原材料成本为主,五金加工。

另外,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管理成本的利润水平不一样。

四、公司的持续改进及其与采购绩效管理的关系

1.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

2.持续改进组织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降低成本

3.持续改进原理:

1)田口(1986):SPC(统计过程控制)进行改进

2)石川(1985):质量小组(Quality circles)和持续改进

JIT和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理念

4. 生产环境和学习曲线原理:新品开发期,研发会花很多时间。

而制造则在不断的重复后效率更高,人工成本将会降低。

5.采购在持续改进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如:选择较好的供货商

在适当的地方持有充足的库存

五、供应连续性与采购绩效测量的联系

1.采购人员重要作用之一是保证供应连续性(continuity of supply),即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合适的材料和服务。

2.采购核心任务:见P11

3.如何取得采购连续性:

如:多供应源进行供应(一品多点)

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管理库存和持有库存(VMI)

可以独立或同时使用

4.供应连续性的测量结果应强调:

如:客户服务/产品交付绩效(交货达标率)

停线次数(包括停线时间)

库存成本

六、在公共和私营组织中测量采购和供应链绩效的重要性

1.不同组织有不同的方法测量采购的绩效

1)私营企业:利润、ROCE、VFM、成本的降低、库存减少、客户服务

2)公共部门或NPO:服务、资金利用率、利润率、服务响应时间(如政府机关制定办事时间)、库存有效性

2.测量采购的改进指标分类:

降低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产出品质

增进沟通

长期战略指标测量:1~4年,中期:1~2年,短期:6~12个月

第二章:为企业增加价值

“一些人只知道货品的成本,但却对它们的价值一无所知”

如何理解?

我们购卖产品和服务,都有一个实际的货币成本,但它们的“价值”是主观的。质量、准时交付或服务、实际的折扣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交易的价值。

一、在公司运营中增值绩效管理:一般原理

1.增值(added value):等价的财务节约或收益。

2.价值链原理(value chain): Michael Porter 提出,产品工艺流程中的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利润是如何创造的。

在价值链原理中,采购是一个支持性活动,为增值过程提供服务,并且对增值过程中的各种功能造成直接影响。

该原理主要针对机械或加工类型

二、增值机会

1. 采购带来的增值:有些方法是特定的,有些是普遍的

如:改变产品/服务规格或标准

延期付款

质量保证条款

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库存

2.采购绩效目标:

相同的货物和服务,较低的成本

相同的成本,更高的货物和服务

既降低成本,又提升货物或服务的质量----终极目标

三、测量采购和供应所取得的增值绩效

如何测量增值机会?---有助于提高采购的地位

1.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要不断修正如采购部刚成立,重点是降低成本,尽早找到合适的供货商

若采购部已成熟,重点是如何进行供货商的关系管理

2.BUYER:寻找货物、制定价格到下达订单等功能的个人。

采购人员效率:

如每张订单成本,采购过程的实际成本

采购人员效力:

如:质量水平,货物和服务的准时送达客户

四、通过降低库存成本、管理费用以及使用寄销库存来增值

1.库存:MRP 和JIT,库存在减少,但有许多还有库存

2.库存是资产类会计科目,虽是资产,但是在销售前并不流动,是存货资金。

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 有机会将流动资金用于持有库存或投资到其它方面。

4.寄销库存(consignment stock):零售业和维修业---VMI

五、谈判的增值机会:改进采购并改善与供货商签订的合同条款

1.质量协议或合同的条款和条件(T & Cs)---增值

2.TCA(total cost of acquisition)总购置成本

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所有权成本

TCO=采购价格+获取成本+运作成本+处置成本

3.谈判的结果:

1)客观的减少:价格、时间、折扣

2)主观的改善:更好的质量、延长质保期

3)其它节约:更少的订货次数、减少交易次数

六、通过提高运作效率增值

1.采购成本:人员工资,办公成本、信息系统成本

2.运作效率:人员因素,系统和流程因素

3.测量运作效率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如:下订单的数量,承担服务的数量(数量)

订单的资金价值,与预算相比带来的节约(质量)

不同的企业对测量运作效率的评估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的工作是在现有可用的资源下,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增值

第三章:绩效测量的类型

一、采购和供应经理如何实现公司管理层制定的KPI目标

1.选择绩效测量需考虑的问题:

如 WHY(为何我们要测量这个绩效)

WHAT(我们想得到什么,核心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

WHO(谁是关键客户/供货商)

HOW(如何得到KPI结果)

2.绩效测量的指标要求:

可靠、有意义、有针对性(核心业务)、公平和平衡(各个方面)、能够变化和改进、目标管理(改善结果)

3.判断测量指针是否达到目标:

目标要量化

SMART: 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d

二、采购和供应经理如何为他们的核心---公司运营选择和制定KPI

1.供应链经理关心点:进货(inbound)、货物在仓库里管理(tran-site)、出货(outbound)

2.采购经理:收到需求指令,寻找供应源,下单

3.采购作用:下订单、现场采购、达成协议、拟定合同、管理长期协议

4.采购KPI:书P47(表3-2)

三、采购对改善服务和提高底线利润的贡献

1.采购种类:原材料、零件和配件、维修部件、设备等

2.销售成本影响营业账户、底线(bottom-line)利润、损益表

过多的库存影响流动比率

采购是成本管理和相关绩效团队中的关键成员

3.材料成本的节约---采购KPI

1)我们能够在现有的成本基础上节约多少?

2)绩效测量:建立基本价格、跟踪市场变化、购买物品、测量差异

3)见书中P49-P50

四、选择KPI来测量部门的采购流程管理和供应链的成本

1.供应链业务过程:采购、仓储和库存管理、与增值有关的制造、储存和交付产成品、客户关系管理

2.过程检查(process review)

3.与采购流程相关的部分:见P51---采购过程的关键点

4.测试流程图:

如是否清楚设定和理解了采购的角色

是否具有采购手册和流程图(SOP)

5R(place\price\quality\quantity\date)

五、在组织中选择与采购相关的KPI

1.采购在组织中的位置:

1)中央采购部门

2)分散采购---授权给分部

第四章:成本和定价方法

供需法则(law of supply and demand):价格是供应的函数

一、大环境:成本和市场力决定价格

1.成本: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耗费的各种成本的总和

2.价格: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销售的金额

3.制定产品的商业价格会考虑许多因素:市场、客户、相关信息

二、基本成本分析:成本是如何分摊和计算的

1.成本价格分析(cost price analysis ,CPA)原理:按成本中心进行成本分解,常见科目:劳动力、原材料、管理费用和利润。

2.可变成本:直接随活动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如:原材料/零部件的直接成本,产品的直接成本(生产经理/主管/劳动力)、直接生产成本如电力/能源、固定的营业/间接的管理费用和利润

3.固定成本:不是直接与活动水平相关

4.间接的管理费用:间接一般管理人员/员工/劳动力,利润的大小/百分比

3.固定成本:不是直接与活动水平相关(如保安、厂房、管理等)

4.总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5.边际成本:供货商每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出所发生的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增量相同。

6.间接的管理费用:间接一般管理人员/员工/劳动力,利润的大小/百分比

三、成本价格分析的介绍:如何管理可变成本

1.直接成本或可变成本:制造或服务越多,直接成本就越多。

2.成本的主要要素:劳动力、原材料和任何耗费的直接管理费用

3.举例:P69---旋转式割草机

1)直接人工成本:工时费

2)物料清单中的原材料---直接的材料成本

3)生产经理或主管用于制造这个产品的时间---分摊费用

四、使用成本分析法测量你的采购绩效

1.成本信息的变化(行业、项目、期限、产品生命周期等)

如成本或价格随时间而变化,重新设计,去掉一些加工工作

2.测量标准:制定一个公开价格或目标价格,去实现。这些方法多不是单一物品而是基于产品组合。

3.为了适应变化,需要了解信息:成本信息、价格数据、比率的变化,然后用这些数据去检查货物和服务的情况。

五、固定成本如何管理

1.管理成本(overhead costs): 厂房成本、行政部门成本、管理职能成本(如财务和人力资源)、健康和保险、安全、设备管理服务(清洁)

2.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完全独立于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如何分摊?

第五章:库存管理测量

一、库存:在商业运营中的地位和价值

1.库存是资产的一部分(在会计科目中库存是属于资产类)。

但是库存在被使用或卖出前,是半流动资产

2.库存分类:

1)MRO(Maintenance, Repair & Operations)Maintenance维护、Repair

维修、Operation运行 (MRO) :通常是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不直接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MRO是指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 2)原材料和配件库存

3)半成品库存

4)商业库存(批发/零售业)

5)分销库存等

3.库存原因:

1)不良的和不稳定的市场

2)不良的需求和销售信息

二、持有库存的成本

1.组织各部门对库存的态度:

1)财务经理:尽量少,保证资金流动

2)生产经理:持有库存,便于生产计划的安排

3)销售经理:销售库存,缩短前置期

4)消费者:持有库存,交货时间短

5)采购人员:库存多(采购量大价格好)

供应链经理面临着“推”和“拉”

2.企业持有库存将会产生两个重要的成本:资金的机会成本、实物的机会成本

3.资金的机会成本=购买材料所产生的成本+其它需要支付的方面

实物的机会成本=仓库、建筑物和堆场的成本+运营仓库所需的人力资源+保持货物良好的相关费用,包括照明、采暖和维修费。

总机会成本(total opportunity cost ,TOC)=资金的机会成本+实物的机

会成本

三、建立持有库存成本基础并确定它和绩效管理的联系

1.库存流程:收货、存放与存储、包装与拣选、发货

四、仓储和库存绩效管理的关键指标

1.衡量库存成本的三个标准:

经济性、效力、效率

1)经济性---财务的KPI

如采购成本、持有的库存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库存的周转率、平均库存价值等,见P91

2)效率---运作的KPI

如要保持多少库存、库存方式和管理方法、ABC或80/20

3)效力---库存/库存交付服务

A.标杆:

B.库存中损坏或淘汰的比率

C.员工处理率

D.维修的比率等

以上这些标准,根据需要识别哪些是有用的,跟踪它们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这样就能有效改进供应链在这方面的问题。

2. 80/20分析法也叫帕累托法则(Pareto rule):20%库存品占80%的库存价值。

所以要重视20%的库存质量。见P92,图5-5

3.ABC分析法:根据储存物品的年周转率或使用率将库存分成三类或更多类。见P92,表5-2

1)库存周转率=总的库存周转额/平均的库存价值

(以一年为计算周期)

例如:总的库存周转额是1亿英磅,平均库存价值是7亿英磅

所以库存的年周转率=1/7=14.2%(14.2次)

2)库存周转率常被用来测量库存管理绩效。

3)库存周转率增加代表库存管理效率提升。

五、在更宽泛的供应链中管理库存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1.为库存使用者提供服务:

1)高级经理:找到长期的趋势,以此制定战略计划或库存投资计划

2)运营经理:中期工作量计划和交付服务标准

3)操作工人:据此调整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六章: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

一、商业信息系统与供应链系统的联系以及如何应用于绩效测量

1. 很多管理者认为信息是一种重要力量和非常有价值的企业资产

2.智能企业(intelligence en僷terprise)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IS

3.成功使用信息的关键在于:不仅仅关注组织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且要关注将要如何发展

4.智能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实现它的战略和战术目标(智能企业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和理性,能够制定一种可行的方案来满足组织的长期信息需求)

5.组织所处的阶段:运作、巩固、整合、优化、创新。具体见P104图6-1

6. “数据”和“信息”

数据:一系列的事实和交易

信息:将数据分类并整理出有用的一部分资料

从大量资源中挑选数据进行分析是为了找到发展的趋势、重要事件和结果。

7.供应链中的数据源,详见P105图6-2

二、采购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

1.采购系统的基本目标:详见P106—P107

如:1)接收和识别客户需求

2)识别特定的供应源

3)从供货商系统可以生成交付订单或合同

2.若要采用一个全新的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详见P107

1)IT软件许可费

2)数据库集成费用—建立或者和原来的系统进行整合

3)安装费用等

3.采购系统还应具有的功能:

1)合理的供货商管理基础

2)使用杠杆购买力量所产生的机会

3)减少采购成本的机会

三、与采购职能管理相联系的增值问题与绩效指标

1.采购增值机会:

1)采购职能绩效管理

2)供货商绩效管理

3)采购人员绩效管理

2.采购职能本身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一项成本。

3.采购成本是TCA(总购置成本)和TCO(总所有权成本)的一个要素。

4.采购是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

5.采购部门绩效测量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

客观测量如:金钱、时间、比例

主观测量如:客户调查、人员评估

6.采购绩效管理应该广泛利用事实、观点和信息来评价采购为组织提供服务的效率和效力。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帮助、收集相关信息,但仅有先进的系统是不能保证成功的。

四、供货商绩效管理中的增值问题和增值过程

1.如何管理供货商基础(supplier base)从而获得最佳绩效?

1)有多少供货商

2)需要多少供货商

3)如何管理新的潜在供货商的选择

2.供货商基础的管理和当前供货商绩效管理同样重要

1)如何管理和现有供货商的关系

2)如何管理现有供货商的绩效

3.管理公司的资源、供货商和供货商的绩效,这些对于成功或失败都很重要。因此供货商管理对采购管理者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采购人员绩效管理中的增值问题和流程

(一)采购系统对采购人员绩效管理:

1)采购/供应管理能力的需要

2)人员

3)职位

4)客户服务

2.能力评价因素:包括技能、经验、知识、资格和态度。

能力的获得需要很长时间,并能够根据工作需求或者特定的标准来评估和升级。

3.采购工作的需求是根据人员资质和职位描述来确定的,资质和职位描述要满足工作要求和服务需要。

4.采购部门的客户就是那些使用采购或供应链服务的人。

(二)采购系统如何促进采购人力资源测量

1. 采购系统数据的记录要与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相联系。

2.最基本信息是人员资质和工作描述:采购经理依据工作标准和工作需要来评价一个人,可以通过正式评估过程或者非正式面谈进行。

3.一个积极的工作检查能确定员工的能力和差距,并在需要帮助的地方提供支持员工,如培训。---采购系统能够用来记录和跟踪人力资源信息,并与绩效测量相联系。

4.员工的IT技能的发展是采购能力评估的一部分。CPD(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持续职业发展

如ERP/Internet/Microsoft Office

六、最佳实践:哪些KPI能够帮助供应链管理者减少成本并改进服务(一)在供应链不同环节中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

1.采购方面:书P113

2.库存、仓库和分销方面:书P113

第七章:为什么要评估供货商

一、供货商的绩效和商业业绩

1.采购的挑战是获得“最好的”供货商,从而为组织供货商品和服务。

1)“好的”供货商能够让组织有效率和有效力的运作,这样企业有精力关注它的核心业务。

“不好的”供货商,客户的服务会受到损害,同时会影响产品和服务形象。2)供货商绩效考核测量有效的条件:书P122(4点)

3)“五个合适”:价格、质量、数量、地点、时间(书P123)

2.如何获得“好的”供货商---取决于采购人员选择供货商的绩效和采购类型对组织的重要性。

采购部门可能不仅对第一级供货商(直接供货商)感兴趣,而且对二级供货商(直接供货商的供货商)感兴趣。---采购涉及了整个供应链

二、在采购职能中供货商绩效的测量

1.采购组织在评估系统上投入精力的多少取决于以下因素:详见P125

1)订单对组织的重要性

2)订单的价值

3)一次性的还是长期的需求

2.供货商绩效:基本测量指标

1)交货品质(交货达标率)

2)产品质量

3)服务(如售后服务、事故反映速度)

4)价格和成本

3.供货商绩效:高级测量指标

1)整体能力(13章)---将供货商当作一个整体来看绩效

2)财务的稳定(12章)

3)贡献的能力(为公司的发展)

3.所有这些供货商绩效测量指标需定期检察

三、绩效测量和“质量管理”

1.质量的变化观点:详见P128图7-1

从传统的靠检查保证质量到将质量建造进去到现在的将质量设计进去(合作关系)----互为对手到合作关系

即产品质量本身的重要性下降,更重要的是整体的设计质量和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

2.这种变化要求采购找到并保持住那些能适应这种变化的供货商。

而采购如何知道供货商有这种能力?

---采购通过测量供货商的质量来达到。

3.测量供货商质量的方法,详见P129

如:1)供货商的测试能力和设备

2)供货商的生产人员培训技能

3)供货商的机械设备

这些可以看出不仅仅是生产或服务的检查,而是全面考核,从而给采购带来了挑战。

四、供货商测量和建立关系

1.有效测量供货商绩效,采购需要成功管理与供货商和内部客户(如生产、

质量部门)之间的三角关系。---这种关系要建立的早一些而且要定期检查和积极管理。

2.质量管理方法(测量供货商绩效管理方法)越进步,关系就越和谐。

3.比较图7-2与图7-3的不同

图7-3突出了团队,更关注发展双方的关系。

4.真正的伙伴关系还很少----但都在发展“伙伴寻源关系”

采购方、客户和供货商之间的长期关系(伙伴关系寻源),其主要有三种主要目标:

1)通过发展伙伴关系来共同降低成本和改进质量,而不是某一个部门的成本。

2)通过平等的共享技术和成本信息来保证持续改进。

3)通过长期承诺、沟通来保证信息交换和效率。

5.伙伴关系寻源的发展过程:见P132

6.在这种伙伴关系寻源中,大量使用KPI可能是不安全的,会减少战略联合的可能性。---而是“建立”关系,而测量就不太重要了。

五、供货商选择中的测量和供货商评估

1.何时测量供货商绩效:两个地方

1)供货商选择阶段:是否能完成标准要求?同时对供货商鉴定或分类

2)签完合同后:评估供货商的实际绩效(也叫供货商等级评定)

六、为了共同的优势而进行的绩效测量

1.供货商绩效好对组织和采购部门是有益的,同时对改善质量和相互关系也是好的,这是一个互利的方法。但是供货商能否接受这样的观点?---有时供货商可能会抵触。

2.其实是不是互利在于供货商如何看待采购方公司----大多数采购认为订单大,对方可能就会认为很重要。

3.供货商看待关系主要有四种:详见P135

1)核心关系:是我的核心业务,很渴望发展关系。愿意被测量

2)开发关系:希望发展业务,订单有价值,关系也是有价值的.可能想发展关系,响应被测量.

3)盘剥关系:关系只是获得业务的一个途径.采购方的测量会遭抵制或只产生极少效果.

4)躁扰关系:不重要的客户,可以放弃.

4.因此采购方如果对供货商进行绩效管理,就要理解这四种关系的实质。---这不是订单的大小,而是有多种因素:详见P136

如:1)业务规模

2)采购方占供货商业务量的比例

3)供货商当时的商业环境(如订单已满)

5.在“核心”或“开发”的关系中,供货商会愿意发展这种关系,原因如下(P136):如:在“开放”环境中证明绩效好的机会

第八章:供货商测量流程的步骤

一、采购流程的关键阶段

(一)供货商测量的两个阶段:

1.供货商选择阶段:---基本供货商选择

1)适用范围: 低价值或比较简单的采购或一次性的交易

需要投入极少的资源

企业绩效管理的重点

企业绩效管理的重点 许多企业整体管理基础薄弱,绩效管理只是简单的就绩效谈绩效,成了单纯评价员工业绩的工具,不是从战略的高度帮助企业建立卓越的绩效管理体系,如此而使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战略的目的在于总体绩效的提升,因此绩效管理是打通从战略管理到绩效提升的各种关节,使战略方案更具操作性,切实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工具。 作为绩效管理核心部分的目标体系,必须是能够从动态性、前瞻性、逻辑性的角度出发,将人员,战略,运营流程和谐地统筹起来;使员工执行行为与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等相联系起来,纵向平衡短期与长期发展,横向统筹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不仅要将每个细节动作执行到位,还要使各个动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协同效应。绩效管理的旗舰是员工角色定位和明确责权利。 实施绩效管理,首先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三个和尚没水吃”,其根本原因是群体承担责任,而成员总是认为别人不会尽全力,自己也就不会去努力,社会惰性导致团队效率低下。因此除了员工必要的角色定位,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以外;还必须提出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指标,这样才能使员工的努力能更科学地量化出来,以有效激励先进者,鞭策落后者。 其次是横向计划深度分解,明确任务。细节把握程度越高,做得越细,执行效果越好,反过来,执行动作越清晰细致,有助于员工对策略本身更深地理解,能理解得越透彻,能保证团队上下对战略战术策略的理解的一致性和清晰性,从而形成合力,提升绩效。比如,结果导向的销量指

标很抽象,让员工很盲目,以致不知何从下手。每个队员可先将总业绩目标分解到每支产品上,再将每单项产品的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客户身上。在产品品项与客户数目较多时,可依据帕累托80/20法则来进行目标分解,往往是20%的主要客户完成了80%的销售业绩;20%的产品的销量占总销量的80%,因此赋予这20%的客户和产品最高的优先级,将目标的大部分先分解下去,当然条件允许的话,目标分解越精细,执行效率与效果往往会更好。于是抽象的总目标转化为任务明确、具体的细分目标,提高了目标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而且,每个细分目标的估计,也就是业务人员在思考如何去完成的过程,当目标分解完之后,业务人员对于下期的工作细节也就基本上胸有成竹了,然后就根据每个细节的重要性与紧急性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将其形诸文字,以作为追踪执行进度的反馈,更能保证作业效率与效果。其意义在于,目标深度分解将结果管理转化为过程管理,让每个队员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消除员工的盲目性;而且有利于提取关键业务,便于管理双方监督与控制,保证执行效果。 纵向标准化流程,把握细节。企业可以推行标准化流程作业与管理,帮助员工更清晰地把握工作细节,尤其对于过程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任务分解为统一的标准化细节动作,大幅提升团队的执行与作战能力。 举例而言,销售部门在贯彻终端生动化的问题上,公司将整个流程分解,提炼出几个关键性的细节动作,如在陈列动作上,用标准陈列图片,样板店展示,文字说明等方式,图文并茂,既直观又深刻地进行解释,简单易学。并将陈列,维护,稽核控制等动作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标准化流程,形诸文字,再集中所有流程制成操作手册,以统一规范的形式全面推广,

自考绩效管理最新复习资料

05963绩效经管最新复习资料 一、单选: 1、(单)理论界对绩效的界定,目前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是结果说;二是行为说。近来,还有学者提出与绩效结果说和行为说不同的第三种观点,即技能、能力与价值观绩效论。(多) 2、(单)在坎贝尔模型里,特定任务的因素更多地渗透在组织所规定的角色行为里,而其他的因素则更多地渗透在组织公民行为、亲社会行为和献身精神里。(多) 3、(单)波曼和摩托威德罗于1993年提出行为绩效,可以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多) 4、(单)以美国空军人员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独立地对整体绩效起作用,从而从实证角度区分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5、(多)从经管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一般可分为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三个层次。 6、(多)绩效具有的性质: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7、(单)卡迪、多宾斯和沃德曼1994提出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分为系统因素与个人因素。 8、(单)总结坎贝尔、卡迪、多宾斯和沃德曼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从系统的角度看,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即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9(单)工作分析是绩效经管的基础。 10(单)绩效经管的第一环节是绩效计划,这是绩效经管过程的起点。 11(单)绩效计划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准备信息和决定要采用何种沟通方式 12(单)整个绩效计划的核心阶段是计划阶段。 13(单)审定和确认是制定绩效计划的最后环节。 14(单)绩效计划制定好之后,就进入了绩效实施阶段。 15(单)价值观、态度是创造绩效的原动力。 16(多)由于绩效经管计划涉及如何控制预期绩效的整个过程,因此,其应该由,人力资源经管者、各职能部门经理、员工本人三方面来共同承担。 17(单)员工个人的参与是提高绩效计划及绩效经管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18(单)绩效计划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双向沟通。 19(多)绩效计划的作用体现在其指向作用、操作作用、弥补作用上。 20(多)绩效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能力发展计划。 21(单)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戴维·诺顿提出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经管方法,平衡计分卡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经管方法,而强调组织应从财务、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来审视自身业绩.(多) 22(单)绩效不仅仅包括结果绩效还包括过程绩效。 23(单)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 24(单)关于部门的信息主要了解的是部门计划和团队计划。 25(单)经管者的影响力来自两个方面职位权力、个人权力。 26(单)在绩效经管中常采用的绩效四分法,即格里波特提出的质量、数量、时效、成本。 27(单)所谓三级指标设计就是把一个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门槛目标、理想目标、挑战目标。 28(单)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组织的特征及存在的理由,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它组织。 29(多)持结果说观点的学者认为绩效方要包括财务结果和非财务结果。 30(单)所谓绩效反馈就是要通过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面谈的方式,反馈传递对被评估者进行绩效考评的信息。 31(多)有效的绩效经管体系的特点: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信度、效度。 1 / 19

03615采购绩效管理

03615采购绩效管理 第二章:为企业增加价值 2.1增值原理与定义 P23 原理:价值链原理(value chain): Michael Porter 提出,产品工艺流程中的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利润是如何创造的。 在价值链原理中,采购是一个支持性活动,为增值过程提供服务,并且对增值过程中的各种功能造成直接影响。 该原理主要针对机械或加工类型 定义:实现等价的财务节约或收益,但并非仅基于单位价格的变动。 2.2增值机会P24 采购带来的增值:有些方法是特定的,有些是普遍的 如:改变产品/服务规格或标准 延期付款质量保证条款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 2.3效力与效率P25-27 3.指标的角度(效力、效率)以采购人员的绩效为例 1)效率: 采购过程的实际成本;每张订单的成本;购置成本;实现的节约;获得的增值;周期(网络流动); 信息技术的使用;组织结构;供应商管理;劳动力评估 2)效力 客户服务水平;货物/服务的预算;质量水平;货物/服务的准时送达客户;服务交付给客户; 关系的改进;对资本效率、资产管理和利润的影响 2.4通过库存管理带来增值 =》为什么会带来增值 P28 一、降低库存成本 库存是资产。库存过剩会占用大量现金并且降低了资金流动性。库存不足则降低了服务水平。采购人员可以通过降低库存成本、管理费用以及使用寄销库存来增值。不是所有的组织都有库存。随着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准时制(JIT)生产的发展,库存的持有量在加工制造业急剧的减少。 二、降低管理费用 财务成本,这是指从营运资本中产生的持有库存的财务成本。它与银行的利率相联系。机会成本,这是指我们有机会将流动资金用于持有库存或投资到其他方面,看哪一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机会使资金使用的效率最大化。 三、通过使用寄销库存来减少存货成本。 库存的货品作为寄存物被交付到使用地点。当产生需求或销售库存物品在使用的时候才办理出库手续和支付。 2.5谈判的增值机会 P29 TCA/TCO: TCA(total cost of acquisition)总购置成本 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所有权成本 TCO=采购价格+获取成本+运作成本+处置成本 改善合同条款: 采购人员有机会根据各种环境和需要应用杠杆作用来进行提议或就交易进行谈判。一些谈判结果是客观的和数量上的减少,比如价格、时间、贸易折扣的百分比和清算折扣。另外一些是主观性的改善和价值,比如更好的质量、改善的服务或延长的质量保证时间。其他的节约可以从减少采购的交易成本中得到,比如更少的订单;框架协议;采购卡的使用;减少交易时间、采用流水线处理/系统降低管理成本。 总之,采购人员能够根据他们的技巧和能力,通过谈判获得降低成本或提高服务的采购合同的商业条款和条件,在货物和服务的TCA和TCO上增值。

绩效管理试题(卷)~试题(库)

绩效管理试题-题库 一、判断题。 1、在制定绩效目标时,由员工的上司为员工制定个人目标(╳)) 2、绩效管理的中坚力量是人力资源部人员(╳) 3、绩效目标的制定是直接主管和员工都认可的(√) 4、全员绩效指导思想是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转化为员工工作目标,指导员工行为。(√) 5、绩效辅导具有全时性(√) 6、指标的权重以10%为单位增减(╳) 7、部门的考核结果与员工强制分布无关(╳) 8、员工的考核形式分为参评模式和审批模式。(√) 9、员工的绩效等级只分为A、B、C三个等级(╳) 10、员工的考核者按角色分直接上级和间接上级。(√) 11、绩效指标确认流程为:业务需求、绩效编制、绩效确认、绩效签订。(╳) 12、指标数量控制在5-10项。(√) 13、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周期为年度和季度。(√) 14、管理部门员工绩效奖金由个人绩效系数和公司经营业绩组成。(√) 15、部门管理者是绩效管理的第一执行者。(√) 16、绩效辅导是在日常工作中和绩效考核后进行的辅导。(╳) 17、全员绩效指导思想为: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转化为员工工作目标,指导员工行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向员工提供反馈与辅导,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18、全员绩效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19、绩效计划的制定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沟通方式。(√) 20、加减分项应该在绩效考核阶段由单位负责人或者部门负责人为被考评者添加并评分。(√)

21、员工的绩效指标要体现部门重点工作。(√) 22、绩效指标的数量越多越好。(╳) 23、绩效沟通辅导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 24、绩效沟通辅导只能由上级领导发起。(╳) 二、单选题。 1、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D ) A. 确定被考评者未来的薪金水平 B. 帮助员工找出提高绩效的方法 C.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方案 D. 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提高与发展 2、绩效结果的应用包括(D) A. 培训需求的产生 B. 绩效薪资的计算和发放 C. 员工个人发展规划 D.以上都是 3、绩效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C) A.一般人员 B.领导成员 C.全体成员 D.特定成员 4、绩效管理能使(C)保持一致。 A. 个人目标与部门目标 B. 部门目标与公司目标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5、在绩效管理循环中,首要环节是(A) A. 绩效计划 B. 绩效评价 C. 绩效反馈 D. 绩效结果应用 6、企业绩效的根基是(A) A. 员工个体绩效

绩效管理-复习重点

绩效管理(北京)【05963】 考前密押精华版

中公教育,让自考变得简单! 考点1:绩效 (1)绩效的内涵:绩效是指组织及个人履职表现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组织不同层面上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它是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及战略的重要表现形式。 (2)绩效的主要性质包含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 (3)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能、激励、环境以及机会四类。 考点2:绩效管理的内涵 (一)绩效管理:是指组织及其管理者在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为达成愿景和战略目标而进行的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以及绩效反馈的循环过程,其目的是确保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与组织期望的目标保持一致,通过持续提升个人、部门以及组织的绩效水平。 (二)绩效管理的特点(1)战略性(2)协同性(3)差异性(4)公平性(三)绩效管理的关键决策 (1)评价内容(2)评价主体(3)评价周期(4)评价方法(5)结果应用考点3:绩效管理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地位 (一)绩效管理与工作分析的关系 (二)绩效管理与招募和甄选的关系(三)绩效管理与培训和开发的关系(四)绩效管理的结果会影响职位变动和解雇退休方面的决策。 (五)绩效管理与薪酬福利的关系 考点4:制订绩效计划的原则 (1)战略性原则(2)协同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SMART原则 考点5:绩效监控的内容 管理者一般通过抓住监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来提升监控的效率和改善监控的效果。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围绕组织战略的实现和绩效目标的达成进行持续沟通,以保障在绩效计划实施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 (2)针对绩效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绩效辅导,为员工实现绩效提升提供支持,并修正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偏差。 (3)正确理解绩效沟通和绩效辅导的关系。虽然绩效辅导与绩效沟通的目的都是帮助员工达成绩效目标,但是绩效沟通是贯穿整个监控过程的双向沟通,绩效辅导仅在出现问题时才出现,并且是指管理者通过沟通的形式帮助员工达成绩效目标的行为。 (4)进行绩效信息收集,特别是记录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或绩效数据,为绩效评价提供信息。 考点6:组织绩效评价系统的基本特征 战略一致性。反映组织的特征。 准确性。可接受性。 及时性。应变性。 考点7:绩效评价周期的影响因素 (1)评价指标与评价周期 (2)组织及行业特征与评价周期 (3)职位类型与评价周期

《采购绩效管理》复习范围与要点

2011年5月《中英采购与供应管理》证书考试 《采购绩效管理》复习范围及复习要点 各位学员: 《采购绩效管理》复习范围及复习要点已整理归纳,覆盖了本次证书考试的全部内容,希各位学员认真复习、全面备考,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考出出色的成绩。 第一章采购与供应绩效管理导论 2009年考试题目: 1、通过实例论述采购与供应管理中下列术语的含义 (1)经济 (2)效率 (3)效力 (1)经济一最经济的做事:价格越低越好 (2)效率——做事越快越好 (3)效力——只做正确的事 本章201 1年复习知识点:关键词 本章关键词: 1、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2、绩效管理的流程 3、采购绩效管理对供应链流程的持续改进的贡献;采购能够保证改进供应链的所有阶段: 一、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绩效管理的目标就是效率和效力。效率就是有效性,效力就是利润(效益) 绩效管理就是效率和利润管理其核心就是指标,关键绩效指标指标的核心是人。 绩效指标贯穿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 二、绩效管理的流程 1)企业使命陈述和战略 2)确定采购战略目标 3)采购管理团队接受挑战 4)采购经理制定方法和目标 5)绘制过程要素 6)决定角色和责任 7)执行采购绩效计划 8)改善每个流程,启动行动箱:采购职能绩效,供应商绩效和采购人员绩效 9)递交 10)沟通 11)持续改进

三、采购绩效管理对供应链流程的持续改进的贡献;采购能够保证改进供应链的所有阶段: 供应商进货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采购最佳实践确保采购供应的连续性 保证选择最好的供应商 检查采购交易过程 保证为在合适的地方持有充足的库存 使采购过程最有效 通过学习曲线节约,管理降低的成本 将供应商绩效等级评定的结果反馈给现有供应商 保证出货流程和服务满足客户需要 第二章为企业增加价值 2007年考试题目: 1、指出采购活动产生的三个节约的测量指标(1 5分) 2008年考试题目 1、指出并描述采购职能可以为组织增值的五个方面(25分) 2010年考试题目: 1、指出降低采购成本使企业增值的四种方式并举例说明o(关键词:增值机会)(8分) 2、论述谈判使企业增值的三个方面:《关键词:谈判的增值机会)(9分) 3、简要描述如何使用寄锖库存,说明寄销库存可带来的增值o(关键词:寄销库存)(8分)如何使用寄销库存 1.买方同供应商签订代销合同,供应商按照合同将买方所需的物质预先存在买方放仓库 2.当需求或销售库存货品在使用时才输出出库并进行支付。 寄销库存可带来的增值: (1)有效提高供货速度 (2)减少缺货 (3)降低采购方库存 (4)降低组织的运营费用 本章201 1年复习知识点: 本章关键词: 1、价值链为组织带来的增值机会 2、采购为组织带来增值机会有哪些?为什么会带来增值机会? 3、增值需要被测量,在设定测量指标时应考虑那些方面? 增值测量的指标是什么?(设定的指标和因素有哪些) 采购货物和服务(工作人员)设定的指标和因素有哪些? 4、库存管理为什么会带来增值,其方式有哪些? 5、谈判的增值机会 6、寄销库存可带来的增值 一、价值链为组织带来的增值机会: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包括:四大支持活动和五大基本活动 (1)、四大支持活动:

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绩效: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个人绩效:个人所表现出的、能够被评价的、与组织及群体目标相关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多选:绩效的多维性:布雷德拉普认为组织绩效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有效性、效率性和变革性。对于员工个人绩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结果和工作态度。对于工作结果,可以通过对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以及成本等指标进行评价。 影响绩效的四个主要因素 1,技能,指的是员工的工作技巧和能力水平 2,激励,是通过提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来发挥作用的 3,环境,可分为组织内部的环境和组织外部的环境 4,机会,是一种偶然性因素,能够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变革,给予员工学习、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 绩效诊断:是指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判断组织不同层面的绩效水平,识别低绩效的征兆,探寻导致低绩效的原因,找出可能妨碍评价对象实现绩效目标的问题所在。 绩效管理的内涵(简答(再加后三条)或名词解释) 含义:是指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用来确保下属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不断改善其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手段及过程。 1,绩效管理是管理者的事情 2,绩效管理是一种手段及过程 3,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战略。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简述 第一阶段:人事管理阶段:它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上半叶在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现代人事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伴随着对人的重要程度的提升,行为科学学派的出现促使有关人力资源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认识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部门除了从事传统的事务性工作,还增加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分析与设计等职能并且开始参与组织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阶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学者和管理者们意识到,以战略性为导向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组织提供一种更持续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被看做一种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上升到组织发展的战略性地位,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开始向组织的战略合作伙伴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向战略规划者转变 组织有效运作的三个核心要素:使命和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选择 1,资源基础理论:彭罗斯,沃纳巴菲特对其完整阐述,巴尼进一步发展的,提出VRIO的分析框架,并对异质性资源从价值、稀缺性、模仿性和组织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该理论认为组织的竞争优势来自其自身所具有的异质性资源,而不是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该理论强调组织为了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所依赖的组织内部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

绩效管理重点及难点

一、绩效管理之所以难 ①绩效管理涉及到变革,变革一定会触及到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经常变革尚未完成,HR先被“革”走了。历史上的商鞅和晁错,也是要变法,都没有好下场。改革唯一成功的是邓小平,但他也是三起三落。付出极大代价,且我们要明白,在邓小平改革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等很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已作古了。假如毛泽东还在,小平同志的改革不一定能成功。此为第一难。 ②绩效管理对HR的专业性要求比较强,他要懂公司的业务流程,在公司空降一个有绩效管理经验的人需要半年才能逐渐了解公司,出业绩至少一年后了。很多企业不敢推绩效管理,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很多人就因推绩效管理,“死”得早。在笔者的公司,凡是做绩效管理的主管、经理,在各模块中“阵亡率”最高,他们都从先锋变成了先烈。 ③绩效管理没有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可借鉴,在国内绩效管理做得真正成功的企业不多。成功企业的绩效管理经验放到自己企业又不一定适用,此为第三难。 二、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混淆起来,或者用前者替代后者。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不同之处在于,绩效考核只是企业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节点,是组织各级管理者通过某种手段,对下属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评价过程。 真正做好绩效管理,还需要做许多绩效考核之外的工作,包括与之相关的公司战略、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以及目标设定等。人力资源各个模块都是相通的,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岗位职责与绩效考核有密切关系。因为员工的职责不明晰,他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HR再对他考核就没有意义了。人力资源部在推行绩效管理之前,要先把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完善,比如组织架构图、岗位说明书、岗位胜任力模型等等。这是HR做好绩效管理,包括招聘、培训、员工关系等模块的前提。 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具体有哪些区别?第一,绩效考核多为判断式,绩效考核的考评者是直接做评价:A好,B不好;你的绩效等级A,他的绩效等级B。扮演的角色类似于法官或警察。绩效管理的考评者的角色,更像是一位教练。他和被考核者一起制定绩效计划,分析原因并辅导,最终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最后的考核结果好与坏,由员工自己评判,凭数据说话,而不是上级一拍脑袋定下来的。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的一个程序。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既然是管理程序,意味着所有管理者都必须参与。实施绩效考核的主体,或搭建人力资源平台、设计表单、程序的主体是人力资源部。如果没有部门的支持,人力资源部可能连KPI都定不出来。HR怎么懂研发的专业技术及研发过程呢?研发项目如果要做过程控制,要你做绩效的过程监控,HR可能都做不出来。

最新-《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绩效管理》重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们认为绩效分为两个层次,即包括(组织)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两方面。 2.一个员工绩效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受制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这句话表述的是绩效的(多因 性)。 3.影响员工个人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技能)、(激励)、环境和机会。 4.绩效管理的目的包括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 5.绩效管理系统包括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 6.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价标准包括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效度和信度。 7.绩效计划是管理者与员工根据既定的绩效标准,共同制定并修正绩效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的过程。其中绩 效标准是针对((员工)工作或职位)制定的,绩效目标是针对(个人)设定的。 8.绩效标准按内容分为职务标准和职能标准,其中确定职务标准的首要步骤是确定出每个职务的(工作要项)。 9.制定绩效计划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制定绩效目标。一方面目标要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尽可能(量化),以便进行 评价和反馈。 10.在绩效管理中,我们一般认为绩效指的是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方式及其结果。 11.在绩效管理期间内,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的持续的(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发挥作用的最直接的环节。 12.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四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定义、标志和标度。 13.绩效评价的内容分为:工作业绩评价、(工作态度评价)和工作能力评价。 14.一般情况下,影响选择何种绩效考核方法的首要因素就是工作特征,即工作的独立性程度、(程序化)程 度和工作环境的变动程度。 15.把薪酬的发放与员工的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建立联系,以此不断刺激并引导员工的行为,所依据的是(强化) 理论。 16.绩效评价的主体通常包括:上级、下级、本人、(同事或同级或平级)、顾客以及供应商等。 17.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往往高于其实际成绩,这种现象被称为(宽大化)倾向。 18.最早的绩效薪酬制度的雏形——计件工资报酬制度是由管理学家(泰勒)创造的。 二、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实践证明,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是进行( D )。 A) 绩效考核B) 绩效管理C) 绩效计划D) 绩效沟通 2、通常,我们可以把绩效管理体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以(C )为导向的、以发展为导向的和以经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 A) 控制B) 行为C) 结果D) 战略

《采购绩效管理》知识点梳理

《采购绩效管理》知识点梳理 2.1 增值原理与定义 增值(added value):实现等价的财务节约或收益,但并非仅基于单位价格的变动。 原理:价值链理论告诉我们,企业价值的增加是依靠组织内各种活动(包括支持性活动和基本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价值链中,采购作为一个支持性活动,它是为主要增值过程提供服务的。采购能够通过对主要增值活动中的各种功能造成直接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企业利润。 2.2 增值机会 ●消除或改变最终用户或客户指定的初始需求 ?例,用国内同等产品取代进口产品 ●改变产品/服务规格或标准 ?例,改变产品包装规格增加单次运量来减少一年的总采购成本 ●用成本低的品项代替 ?例,用成本低价格便宜代替成本高价格贵的品项 ●延期支付条款 ?例,通过谈判将付款期由交货后3个月延长致6个月,来节约财务成本 ●延长质量保证期条款 ?通过谈判将保证期由半年延长至一年 ●减少库存或使用寄销库存设施 ?例,将供应商的商品先放在采购方仓库中,但是供应商仍保留所有权,采购方随用随取;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与供应商开票结算。这可以增加流动资金,减少库存成本 ●改进运作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 2.3 效力与效率 效力: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对利益相关者或者客户的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测量。 效率:在给定的利益相关者或者客户满意度水平,根据组织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来测量。 ●效力---如何做正确的事 ●效率---如何正确的做事 2.4通过库存管理带来增值 寄销库存,买方同供应商签订代销合同,供应商按照合同将买方所需物资预先存放在买方仓库。当产生需求或销售,库存货品在使用是才能办理出库手续并进行支付。 寄销库存可带来的增值包括: ●有效提高供货速度 ●减少缺货 ●降低采购方库存 ●降低组织的运营费用 2.5 谈判的增值机会 ?TCA/TCO 采购谈判过程中,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品和服务的成本的最小化,而是它的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TCA)。生命周期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获取成本、运作成本、处置成本。 ?改善合同条款(通过谈判使企业增值的方面) ◆有些谈判的结果是客观的和数量上的减少:价格、时间、贸易折扣的百分比和清算折扣。 ◆有些谈判的结果是主观性的改善或价值:更好的质量、改善的服务或延长的质量保证时间 ◆其他的节约可以从减少采购的交易成本中得到:更少的订货次数、框架订单、采购卡的使用、减少交易时间、采 用流水线处理/系统降低管理成本 ◆采购人员能够根据他们的技巧和能力,通过谈判获得降低成本或提高服务的采购合同的商业条款和条件,在货物 和服务的TCA和TCO上增值。 2.6 提高运作效率增值 在货物和服务采购的总拥有成本中一部分是购置成本,可以通过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购置成本实现采购增值。 购置成本包括: ?采购人员及采购团队的工资 ?办公室成本和支持成本

绩效管理知识点

1.谈谈你对绩效的理解。 绩效是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决定组织竞争成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意义上,绩效指的是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对应不同层面的工作活动主体,相应地也就产生了不同层面的绩效。按照被衡量行为主体的多样性,绩效可以从组织架构层次角度划分为组织绩效、群体绩效和个人绩效。个人绩效就是个体所表现出的、能够被评价的、与组织及群体目标相关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绩效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 2.试分析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目的。 绩效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用来确保下属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不断改善其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手段及过程。完整的绩效管理包括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和反馈绩效四个环节,通过控制整个绩效周期中环环相扣的各个环节来达到绩效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组织战略。绩效管理是为了实现体现组织战略的一系列中长期目标,从而对组织不同层面的绩效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3.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绩效评价指在技校周期结束时,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由不同的评价主体对组织群体及个人绩效作出判断的过程。绩效管理是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绩效评价的拓展。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伴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而绩效评价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绩效管理注重信息的沟通与绩效目标的达成,而绩效评价注重的实践考核和评估;绩效管理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而绩效评价具有滞后性。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关键一环,并且与绩效管理的其他方面紧密相连,只有将绩效评价纳入绩效管理制度之中,才能够对绩效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4.衡量一个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一般应遵循哪些标准? 在评价绩效管理系统时,一般应注意五个方面的评价标准⑴战略一致性,战略一致性是指绩效管理系统与组织发展战略的一致性程度,理想的绩效管理系统应与组织的战略保持一致,个人的绩效目标能够与组织及部门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⑵明确性,绩效管理系统的明确性是指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员工提供一种明确的指导,清晰的告诉员工组织对他们的期望,并使他们充分了解如何实现这些期望和要求。⑶可接受性,可接受性是指运用绩效管理系统的人接受该系统的程度,在程序公平、人际公平和结果公平上被人们可接受。 ⑷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即一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可以用这种一致性程度作为指标来判断评价方法的可靠性。⑸效度,效度主要指绩效评价是否评价了要评价的内容,即评价系统的测量与所要测量的工作和绩效的相关程度。

绩效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关键词 1、绩效: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 其结果。 2、绩效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用来确保下属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 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不断改善其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手段及过程。 3、战略性绩效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和反馈绩效等四个环节构成 的闭循环,通过这四个环节的良性循环过程,管理者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行为和产出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通过不断改进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水平,促进组织战略的达成。 4、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是指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是企业战略目 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5、平衡计分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平衡计分卡是就理论体系而言,其本质一言以 蔽之,就是以战略为管理核心实现组织整体协同,从而提升战略执行力,狭义的平衡计分卡是就管理工具而言,它是与战略地图相并列的一种管理表格。 6、SMART原则:一、绩效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的,specific 二、绩效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 measurable 三、绩效目标应该具有行为导向,action-oriented 四、绩效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的,realistic 五、受时间和资源限制,time and resource constrained 7、绩效监控:在整个绩效周期内,管理者采取恰当的领导风格,积极指导下属工作,与下 属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预防或解决绩效周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以期达到更好地完成绩效计划的目的,这就是绩效监控。 8、建设性绩效沟通:这种沟通是在不损害人际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解决特定问题的 作用,属于建设性沟通。 9、绩效薪酬:所谓绩效薪酬,是将员工的收入与绩效水平相挂钩的薪酬制度。这种激励性 薪酬方案---一种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是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创造的。 复习思考题 1、绩效监控环节的关键点有哪些?谈谈你对绩效监控环节重要性的认识 答:三个关键点:首先是管理者领导风格的选择和绩效辅导水平,其次是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绩效沟通的有效性,最后是绩效评价信息的有效性。 2、绩效信息收集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答:收集信息的内容取决于组织的目标,并且主要强调的是绩效管理有关的信息。信息收集不可能将员工所有的绩效表现都记录下来,应该确保所收集的信息与关键业绩指标密切联系。从信息来源不同,信息可以分为来自业绩记录信息,例如,工作目标或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管理者观察到的信息,例如,工作绩效优异或低下的突出行为表现;以及来自其他人评价的信息,例如,客户反馈的积极(消极)信息等。为了使绩效数据收集制度化,人力资源部门汇总各个部门应该提供的考核指标信息提交有关部门,在绩效期末,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保证绩效考核的顺利进行。 信息记录和收集是绩效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对绩效管理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收集绩效信息的方法有工作记录法、定期抽查法、检查扣分法、关键事件记录法等。 对于生产、销售、服务的数量、质量、时限等指标,按照规定由相关人员填写原始记录单,并定期进行汇总统计获得绩效考核有关信息,这是工作记录法。为了保证上述信息的真实有效性,管理者可以对上述信息进行抽查,保证记录的真实性,这是定期抽

绩效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绩效管理的重点与要点 众多企业绩效管理难以推行,或者没有取得绩效管理应有的成效,问题往往是没有把握好绩效管理实施的重点,从而解决绩效管理实施的难点,以致造成绩效管理实施流于形式,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绩效改进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那么,如何把握绩效考核的重点,攻克其难点,这些是从事绩效管理人员应当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使绩效管理发挥真正作用,使企业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一、公司领导的重视与中层干部能力决定了绩效管理有效的程度 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管理系统。从这个简要的定义来看,企业领导必须重视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因为作为企业领导来说,其责任与任务就是要带领全体员工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领导重视,而且是身体力行组织与参与到绩效管理各项工作中,对整个企业来说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 并影响到中层干部积极参与层度;为此加上中层干部绩效管理能力的提升将为绩效管理的组织与实施层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与落实是绩效管理开展的前提 关键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中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关键绩效指标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有重要作用的绩效指标。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与落实过程是自上而下的,通过层层分解与落实才能将企业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个部门与每位员工的行动中去。这样各个部门的所执行的绩效指标才能真正体现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紧密相关的。

三、绩效指标标准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效是绩效计划中要点 不少部门领导不能如何把控绩效实施与绩效评估这两个环节,这其实都与绩效指标标准的设置密切相关。在绩效实施中,只有明确了绩效指标标准,那追踪指标完成的进程才有依据;在绩效评估中,只有明确了绩效指标标准,那绩效指标完成的程度才有评判的依据。而且制定绩效指标标准的依据来源于绩效任务的要求(也就是你服务对象客户的要求),只有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取得客户的认同,那绩效指标标准才有充分的意义。因此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如何去设置合理有效的绩效指标标准是在编制绩效计划中的要点。在设置绩效标准中尤其要掌握(SMART)原则,也就是以下所述: 1、具体的(Specific):具体的绩效或成果; 2、可衡量的(Measurable):数量/时间/质量/成本; 3、互相认可的(Agreed-upon):上级和下属均认可; 4、实际可行的(Realistic):具有挑战性然而实际可行; 5、与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相关(Tie-to-business):与企业成功紧密相关。 这样才能逐渐掌握设置绩效指标标准这个方法。 四、绩效反馈工作是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点 不少公司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绩效反馈这个很重要的过程。绩效反馈是工作过程中,我们反复找出工作中的效率、差距与问题的关键环节。 只有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才能促使各项工作不断地进步与有效,同时对企业实现经营的经营目标起到了相应推动作用。 五、绩效沟通是是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一、选择 1.绩效计划的特点P29 ——绩效计划的含义 ?绩效计划是由管理者与员工就工作目标和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契约的过程。 ?绩效计划是用于指导员工行为的一份计划书。 ——绩效计划的特点 ?绩效计划是管理者与员工双向沟通的过程 ?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 ?绩效计划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2.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应考虑的因素P172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库 ?针对不同岗位特点选择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 ?确定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评价的目的;二是评价对象的特征;三是企业文化的要求。 评价指标权重包括三个: 一是评价的目的(最重要):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应该对绩效评价中饭各个评价指标赋予不同权重。 通常的做法是将其分为: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和工作态度评价指标(两个评价维度) 二是评价对象的特征:决定了某一评价指标对该整体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 例如:责任感 三是企业文化要求:企业文化倡导的行为或特征也会反映在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上。例如: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较为重视运营绩效和短期绩效,而创新型文化更为关注战略计划和长期计划。 ——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 1.根据绩效评价的内容分类 ?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工作能力评价指标与工作态度评价指标 2.根据评价指标的客观化程度分类 ?硬指标:硬指标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和评价的指标,如产量、质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 等。 软指标:主要通过人的主观评价方能得出评价结果的评价指标。

——选择绩效指标的方法 ?工作分析法 ?个案研究法 ?问卷调查法 ?封闭式问卷分为是非法、选择法、计分法、排列法。 ?专题访谈法 ?经验总结法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库 ?针对不同岗位特点选择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 ?确定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评价的目的;二是评价对象的特征;三是企业文化的 要求。 3.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价标准P33 (一)战略一致性标准 (二)明确性标准 (三)可接受性标准 ?程序公平 ?人际公平 ?结果公平 (四)信度标准 ?信度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即回答测量工具是否稳定的一个指标。常用的指标有以下几种: ?再测信度 ?复本信度(等值性信度) ?分半信度 ?同质性信度(内部一致性效度) ?常见的有库德·理查森信度和哥仑巴赫提出的信度 ?评价者信度 (五)效度 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量要测出想测的东西的程度。效度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 ?内容效度指绩效评价对要评价的绩效内容的反映程度; ?效标效度指的是测评结果与被测内容的关联程度。 4.领导风格(什么成熟度的员工应采取什么样的领导风格?)(详见P198)

[说明]采购部绩效考核办法

[说明]采购部绩效考核办法 供应部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1:总则 1.1 制定目的: 为提高采购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各项采购绩效,特制定本办法。 1.2 适用范围: 供应部采购人员的绩效。 1.3 权责单位: (1) 供应部长、主管副总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除等起草工作。 (2) 供应部长、主管副总负责本办法、修改、废除和核准。 1.4考核奖惩依据: 《凤来仪酒业公司管理制度》、《职工必读手册》、《采购部采购人员职责》、《供应部采购管理程序》及《供应部绩效考核办法》 2:采购绩效评估办法 2.1 采购绩效评估的目的 本部制定采购绩效评估的目的,包括以下几项: (1) 确保采购目标达成; (2) 提供改进绩效的依据; (3) 作为本部门的奖惩参考之一; (4) 作为评优、提拔和培养的参考。 (5) 提高采购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采购人员职责概述:

(1)执行采购订单和采购合同,落实具体采购流程; (2)负责采购订单制作、确认、安排发货及跟踪到货日期; (3)执行并完善成本降低及控制方案; (4)填写有关采购表格,提交采购分析和总结报告; (5)对商务谈判、采购进度、质量检验等全过程负责; (6)处理部分需要现金采购物资的个人借款和采购货款的结算手续; (7)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 (8)负责供应商的管理,与供应商维持健康、良好的商业合作关系,协助部长处理与供应商的各种纠纷; (9)参与合同评审,配合相关部门(市场部、销售部)做好报价、采购成本、交货期方面的方案; (10)配合设计部、销售部开发新产品; (11)完成供应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2.3供应部采购管理程序概述: (1)采购人员根据销售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各部采购计划要有各部门部长、经理及副总或总经理签字,特殊采购要有总经理和董事长及集团董事长助理签字; (2)询价、比价和定货过程要有部长或主管副总审批; (3)产品入库前采购员首先通知质监部和物管各仓库,等质监部出据质量合格单后,物管各仓库确认数量后方可入库; (4)采购员对质检合格、数量审核无误后的产品办理入库单,附发票办理入库手续,并经本部门部长、主管副总审批,超过20万采购额的,由总经理审批并付款,付款单要由督察室登记后转财务部付款; (5)采购员要及时、正确地在ERP中完成注册物料名称,输入当期采购计划,保证及时正确地输入入库单据和办理入库手续。 (6)采购员要有完整的采购记录、采购合同及供应商档案;

2020年(采购管理)采购绩效重点

(采购管理)采购绩效重点

2011年5月《中英采购与供应管理》证书考试 《采购绩效管理》复习范围及复习要点 各位学员: 《采购绩效管理》复习范围及复习要点已整理归纳,覆盖了本次证书考试的全部内容,希各位学员认真复习、全面备考,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考出出色的成绩。 第一章采购与供应绩效管理导论 2009年考试题目: 1、通过实例论述采购与供应管理中下列术语的含义 (1)经济 (2)效率 (3)效力 (1)经济一最经济的做事:价格越低越好 (2)效率——做事越快越好 (3)效力——只做正确的事 本章2011年复习知识点:关键词 本章关键词: 1、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2、绩效管理的流程 3、采购绩效管理对供应链流程的持续改进的贡献;采购能够保证改进供应链的所有阶段: 一、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绩效管理的目标就是效率和效力。效率就是有效性,效力就是利润(效益) 绩效管理就是效率和利润管理其核心就是指标,关键绩效指标KPIo指标的核心是人。 绩效指标贯穿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 二、绩效管理的流程 1)企业使命陈述和战略 2)确定采购战略目标 3)采购管理团队接受挑战 4)采购经理制定方法和目标 5)绘制过程要素 6)决定角色和责任 7)执行采购绩效计划 8)改善每个流程,启动行动箱:采购职能绩效,供应商绩效和采购人员绩效 9)递交KPI 10)KPI沟通

11)KPI持续改进 三、采购绩效管理对供应链流程的持续改进的贡献;采购能够保证改进供应链的所有阶段: 供应商进货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采购最佳实践确保采购供应的连续性 保证选择最好的供应商 检查采购交易过程 保证为在合适的地方持有充足的库存 使采购过程最有效 通过学习曲线节约,管理降低的成本 将供应商绩效等级评定的结果反馈给现有供应商 保证出货流程和服务满足客户需要 第二章为企业增加价值 2007年考试题目: 1、指出采购活动产生的三个节约的测量指标(15分) 2008年考试题目 1、指出并描述采购职能可以为组织增值的五个方面(25分) 2010年考试题目: 1、指出降低采购成本使企业增值的四种方式并举例说明o(关键词:增值机会)(8分) 2、论述谈判使企业增值的三个方面:《关键词:谈判的增值机会)(9分) 3、简要描述如何使用寄锖库存,说明寄销库存可带来的增值o(关键词:寄销库存)(8分)如何使用寄销库存 1.买方同供应商签订代销合同,供应商按照合同将买方所需的物质预先存在买方放仓库 2.当需求或销售库存货品在使用时才输出出库并进行支付。 寄销库存可带来的增值: (1)有效提高供货速度 (2)减少缺货 (3)降低采购方库存 (4)降低组织的运营费用 本章2011年复习知识点: 本章关键词: 1、价值链为组织带来的增值机会 2、采购为组织带来增值机会有哪些?为什么会带来增值机会? 3、增值需要被测量,在设定测量指标时应考虑那些方面? 增值测量的指标是什么?(设定的指标和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