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用性、生活性很强的学科,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采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对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内涵及实施策略几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作文;内涵;作文先导;说写能力;创新模式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写作素材;缺乏内心表达的需要;缺乏真情实感的体验;缺乏语言的积累,常用词汇比较贫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表达方式也比较单一。

因此,作文教学,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即使写了,老师也怕改。

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低年级语文学习时缺乏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提到作文,很多低段语文教师认为是高年级的事。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

其实,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写日记就是初步的作文训练。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在说话练习的基础上练习写话,为学生以后写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尽可能地解决由于低、高年级学生作文训练没有很好的衔接导致学生厌写作文、怕写作文的情况。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作文的内涵与先导教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主要以低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学生自身体验作为教学资源,以学生自主体验后的表达作为教学重点,将口语表达作为先导模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作文能力进行提前训练的一种现代化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模式。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进行活动体验,基于情景基础上的感受体验,激发表达欲望,并引导学主动参与交流。

“作文先导式”教学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利用开放式情景导入,通过活动体验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需求,教师依据学生活动体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需求随机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教课模式西河小学何素萍“作文难,作文难,提到作文就心烦!”长久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惟恐写作文”向来限制着小学作文教课,向来影响着学校的全面发展。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师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

教师奉本而教,学生受命而作,结果学生的作文常常是:“假——说假话,言不由衷,惹是生非;空——内容空洞,写不详细;抄——改头换面,照葫芦画瓢。

”等等不良现象。

不单是这样,因为我教授我班的语文和科学,学生都说更喜爱科学,原由很简单,就是怕写作文。

这就让我特别愁闷,因为我向来都向在语文上有所打破,所以花在语文上边的时间就比许多,我自己认为学生已经对作文有所改观,没想到仍是同样的。

于是我就向来在找寻原由,也在进行自我反省。

究竟如何才能让他们不惧怕作文呢?我很头痛啊。

以后我发现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还在于作文教课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不够系统,也就是说,教师只重视学生作文的外面指导,即选词造句等技巧的指导,而忽略学生内因,即兴趣、感情等非智力要素的培育。

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在诸多内因中兴趣的培育尤其重要。

因为,兴趣是人们常常偏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争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特色,兴趣能直接转变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假如学生以作文拥有高度的热忱,就会使学生在浓重的兴趣中主动的接受作文训练。

那么,在作文教课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小学语文“同桌相助”教课实验为我们开拓了一条新的门路,采纳以兴趣为轴心,以设境入题、指导选题、同桌相助训练、共同表达、自评互评、投影屏幕评改为线的激趣、导趣、升趣、保趣等的小学语文兴趣作文教课的模式,是卓有成效的。

一、设境入题,激发兴趣兴趣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潜伏的学习动机充足调换出来。

在教课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领会,每当上音乐、体育、实验课或搞一次野游等集体活动时,学生都会再现出极大兴致,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合适学生天真、开朗好动的心理。

所以,作文教课也要依据这一心理特色,抓住有益机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习作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

习作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

习作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套话”2”(苏霍姆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因此,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拄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

这样习作练习才能有可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由此看来,激活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积累,这些看似文外的功夫与“习作方法”的指导这种文内功夫同样的重要。

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师生间必须是零距离,其次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再者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

中小学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简介

中小学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简介

中小学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简介一、我国作文教学的现状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采用的作文教学过程模式是由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个环节构成的。

模式的主体立足于教师的教,置学生与被动接受的地位。

作文的命题范围机械地照搬教材罗列的内容;作文指导内容抽象;学生作文内容空泛,杜撰、抄袭作文的现象时有发生;作文批改耗费教师许多辛勤而无效的劳动;作文讲评转化为优秀作文欣赏的过程。

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不高。

二、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点1.东北师范大学朱绍禹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过程模式该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作文教学过程中中师生积极互动,极大地推动了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进程。

但是该教学过程模式忽视了学生群体的整体功能作用,写作课程内容缺少与学生生活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2.确立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

学习作文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中流出来,那才合乎所以要作文的本意。

教师给修改习作,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

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三、五环节作文教学过程模式的内容1.五环节作文教学过程模式图示2.五环节作文教学过程模式的应用第一环节:布置任务搜集材料①、操作方法(1)关于布置任务。

教师在完成某一课阅读教学任务后留有十分钟时间,根据课程标准和单元训练重点,向学生布置搜集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界等领域材料的任务。

(2)关于搜集材料。

指导学生搜集材料可选择使用如下方法听:他人讲述、广播、音频资料;看:书报、刊物、演出、影视、视频、人物、动物、事物;闻:食物、植物、环境等的味道;尝:品尝可入口物的滋味;做:积极参与学科学习、研究性学习、班级团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想:人、事、物、景引起的联想和想象。

小学语文作文项目化教学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项目化教学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项目化教学逐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项目化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等多种教育理念。

当前,小学语文作文项目化教学存在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理解不足、缺乏合适的教学资源、项目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以及学生参与项目效果不佳等问题。

对此,学校应强化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认识理解,丰富和优化项目化教学资源;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提升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项目化教学;构建策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对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主体活动研究不够,对学生的主导生活及情感特征没有系统的把握,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脱离学生情感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机械复制课本,指导评讲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项目化教学逐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小学语文作文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真实活动激发写作热情,通过实践探究和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通过探讨项目化教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文项目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探讨小学语文作文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项目化教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项目化教学,就是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一般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并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学生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学习。

项目化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

首先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小学中段作文教学模式

小学中段作文教学模式

小学中段作文教学模式
作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中段阶段,作文教学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作文训练。

因此,采取恰当的作文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1. 注重过程性写作训练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写作过程的指导。

在小学中段阶段,应当注重过程性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写作流程,包括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等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写作的全过程,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 结合生活实际情况
作文源于生活,也应当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小学中段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可以组织学生采访家人、同学,观察校园生活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写作灵感。

3. 重视个性化指导
每个学生的写作基础和潜力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和特点。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对写作的热爱。

4.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良好的写作氛围有助于学生写作灵感的迸发。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畅所欲言。

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参与写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示范和指导。

在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应当注重过程性写作训练、结合生活实际情况、重视个性化指导,并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一、开放式作文的概念开放式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受固定题目、固定体裁和固定字数限制的作文。

它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不再强调统一的题材和形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开放式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获得创造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1.关注情感表达。

开放式作文促使学生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情绪,激发写作的热情,从而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2.注重写作技巧。

开放式作文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事件铺陈、对比论证等,培养他们丰富的写作技能。

3.强调创意发散。

开放式作文鼓励学生脱离束缚,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4.尊重个性特点。

开放式作文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选择作文题材和写作风格,培养他们的写作自信心。

1.激发情感体验。

在开放式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2.开展主题引导。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若干主题,让学生自行选择,从而引导他们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主题意识和写作选择能力。

3.组织写作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写作分享会、互评活动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4.鼓励创新表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如叙事、记叙、描写、议论等,从而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他们多样化的写作表达方式。

开放式作文教学是一种有益于学生成长的语文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开放式作文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论文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论文

小学语文的“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探讨[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作。

作文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力图抓住语境和语用,根据作文实际教学中的需要和进度,灵活安排作文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小学语文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当今语文教学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语言内部结构转向语言的功能,充分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的能力。

学习语言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学会在任何语境下都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点的语用成为教学的重点。

教师在课上对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主动自觉的运用语言。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一般而言,“作文先导式”教学,利用作文作为教学的平台,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本的出发点,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自主体验语文知识,形成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进行语文的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场景,鼓励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通过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学习识字、锻炼阅读能力,充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兴趣盎然的学习。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存在的基本形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前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将重点放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语文知识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述评

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述评
• “情境作文”的优点在于为写作者提供特定的“情境”, 给学生呈现了具体可感的写作对象,便更易于调动写作情 绪,激发写作动机,而这些对产生主动、积极的写作心理 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教学原 理。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前 提和物质基础。只有在情与境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 互动的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才会积极建构意义和生命。
• 我国古代作文教学以“熏陶——自悟”为主,可以称“熏 陶式”作文教学法;现代作文教学以“模仿——创造”为 主,可以称“模仿式”作文教学法。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过程中,许多有远见的老师意识到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是 不重视“写作过程”;如果重视“过程训练”,必能快速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于是出现了许多“重视过程”的作文 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 学模式
• 这是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刘胐胐和首都师大教授高原提出的 侧重于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三级训练”体系。其总体思 路是: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三者有机 结合为一个整体。这一模式主要针对初中生作文教学,初 中一年级着重进行观察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训练方式是写观察日记、观察笔记,这一阶段侧重 练习记叙和描写。初中二年级进行分析训练,主要目的是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方式是写分析笔记,这一阶段 侧重进行议论和说明的练习。初中三年级进行表达训练, 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方式是语感训练和 文章结构的训练,训练方式是进行语感随笔和章法训练, 侧重于语言运用和文章构思训练。【2】
• “活动作文”模式的价值在于“训练大于知识”“训练先于知识”,“活动 大于技法”“活动先于技法”,“实践大于理论”“实践先于理论”。这一 模式符合“趣味性”教学原则,符合“活动课程”原理,为“动力学”作文 教学开了先河。

谈谈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三课型”模式

谈谈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三课型”模式

谈谈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三课型”模式作者:赵章红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6年第07期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推行“三课型”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高孩子们的习作能力。

所谓的“三课型”主要指说文、写文和改文。

【关键词】作文课堂;说文、写文、改文;教学模式作文课堂教学的“三课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实用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何谓“三课型”?即每次作文要根据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用三种形式来完成:第一课型,说文;第二课型,写文;第三课型,改文。

实践证明,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不仅契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而且在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作文课堂教学“三课型”模式的理论分析1.1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决定了作文课堂教学的“三课型”模式。

小语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小学作文的性质就是通过基本训练,夯实基础,其目的在于练练笔,为未来的发展和提高创造条件。

可以说,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这一性质决定了作文教学必须体现训练的过程,作文训练要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靠训练,而训练是别人代替不了的。

训练需要一定的过程,而整个训练的环节都必须要体现作文训练的目的性、过程性,而笔者所采用的“说文—写文—改文”的三课型的教学模式就是抓住了学生进行的过程性,较好地体现了小作文教学的性质。

1.2 小学生作文的特点决定了作文课堂教学“三课型”模式由于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属于练练笔范畴,所以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

关于“自己写,写自己”,在小语大纲中也有明确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少,心理发展较稚嫩,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较低,因此,小学生作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写什么”。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少数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学生无话可说,是由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较差以及语言积累较少所致。

部编版语文教材如何构建小学作文教学

部编版语文教材如何构建小学作文教学

部编版语文教材如何构建小学作文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如何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篇1】部编版语文教材如何构建小学作文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教材通过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清编排意图,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教材着眼于单元整体,紧扣语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多样化的例文,学生不仅能欣赏到缤纷世界的多姿多彩,还能从中习得写作方法。

教材中的例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例文,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其次,审清习作要求是关键。

教材明确了习作任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技巧。

通过研读要求,教师可以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能。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并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文字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能够从同伴的视角中获得新的灵感和思路。

选出佳作并进行指导修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这种互动,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不同文本的比较分析,学生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大胆创新,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以此来丰富他们的写作经验。

总之,部编版语文教材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内容,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种全面的教学构建,不仅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篇2】部编版语文教材如何构建小学作文教学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以其独特的方式,逐步构建起小学作文教学的新蓝图。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解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解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解析一、层递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层递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层次结构进行递进式的教学,通过连续递进的知识点讲解和学习任务设计,引领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1. 渐进式教学:层递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渐进式讲解和引导,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2. 逐层递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知识点和写作技巧分成不同的层次,逐层递进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3. 学习任务设计:层递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4. 训练环节设置:在层递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会设置一些作文训练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 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句子结构、段落结构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要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小批量写作,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确定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

2. 层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将作文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等分成不同的层次,逐层递进地开展教学。

5. 反馈和评价: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反馈和评价,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审查和修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1. 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层递式教学模式通过逐步递进的教学设计和学习任务安排,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并全面地掌握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4.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层递式教学模式通过多次写作练习和反馈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我修正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1. 个性化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通过互联网和智能化设备,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写作练习。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摘要: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根据实际的进度和需要,灵活安排识字、拼音、作文常识和阅读方面的教学。

该教学模式有阅读拓展和表达交流两种变式。

本文就此阐述了“作文先导式”教学的理念,分析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和变式,最后提出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期望用语境的方式整合好教学板块,落实好活动的体验,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度和需要安排好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以及识字教学。

在实施该教学模式时,需把握好四项基本教学策略,即整合、生成、潜移、评议。

从原本的以拼音识词句,渐渐转变成为以词句识拼音。

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会大大增加,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1.“作文先导式”教学的理念“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载体是“说文”和“作文”,它是以交流和表达为主的操作平台,其价值取向是综合性和整体性。

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学习的认知基础,并构建出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快速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文先导式”教学,不但是“作文”教学中的改革,也是整体的语文教学改革。

“作文先导式”的基本思想是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和程序,营造情境的方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活动。

“作文”让学生充分掌握识字、阅读和表达的技巧。

“作文先导式”教学需要情境的配合。

以亲身体验来表现学习的综合性。

其教学模式能够营造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开放的教学时空。

学生可在实践中领悟到语文作文的真谛。

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了参与实践的意识和热情。

“作文先导式”以自主体验、知情合一,带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成为了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2.“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和变式2.1“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有两个构建前提。

一是将教学中心视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注重自主学习。

将教学过程视为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是改变传统的“学科化”倾向,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前提下实现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生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够有足够的内容,写作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但是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往往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写作兴趣。

教师往往会制定固定的写作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来进行作文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很感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进行作文写作的积极性,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都会有所下降,想要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培育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的主题。

我们可以给学生一段语文阅读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对素材的阅读,来自己制定作文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选择更有兴趣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三、培育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当注重兴趣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乐趣,这样才能够主动的参与进来。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主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并且让学生利用课堂的时间,将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展示,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

四、培育学生的写作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并且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指导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利用好每一分的时间,来培育学生的写作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利用好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进行作文的写作,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家庭教育也是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积极的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家长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家人的陪伴,家长也可以对学生的写作状态进行监督,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写作学习。

五、结语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注重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来开展写作教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小学生的主动作用,以及注重培育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微目标”习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践行——以《鸟的天堂》教学后的写作训练为例

“微目标”习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践行——以《鸟的天堂》教学后的写作训练为例

教学·策略“微目标”习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践行———以《鸟的天堂》教学后的写作训练为例文|陈仕玉小学语文微写作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而微目标的确认则是牵引微写作的前提条件。

写作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集中表现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及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素养。

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写作教学的优化设计问题,以科学合理的手段给学生以参与写作实践的引导。

实践中,教师可把写作所涉及的知识加以分解,再利用恰当的目标统领形式要求学生完成。

据此,现基于微目标习作模式的内涵及使用理念,结合《鸟的天堂》一文教学后的微写作训练,从微目标确认以及达成微目标的具体策略角度展开探讨。

探讨过程中强调了目标范本、主题、写作技巧的多来源性,同时希望能够用具体的指导策略,让学生因目标的牵引而取得良好的作文训练效果,真正提升其写作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一、以《鸟的天堂》为契机展开微目标写作训练的可能性《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在黄昏与早晨时经过“鸟的天堂”观察到的优美景色,描绘了生动的傍晚静态大榕树、早晨动态群鸟活动画卷,赞美了南国美丽且富有生机的风光,其中蕴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而画卷的成功打开、情感的成功宣泄,显然离不开作者写作思路与写作技巧的支持。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应要求其细读品悟,一面和作者共同走进如诗如画般的天堂,一面从中掌握写作方法。

同时,教师也应当以《鸟的天堂》一文教学为契机,打开微写作指导的渠道,为学生创造一次多种写作能力共同成长的机会。

笔者认为,以《鸟的天堂》为契机展开微写作训练的可能性包括:第一,文章基本结构符合微目标的要求,两个时间点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分别展开具体写作内容和方法的探讨。

第二,文章中船、树、鸟等不同角度的构图,让学生可尝试多角度的微写作目标确认与训练。

第三,作者将情感融入看似平淡的描写之中,可让学生在深挖作品内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

先写后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先写后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9道 ・ i f J 教研 21 0 2年第 1期

惧写作 。不拘形式地大胆为文 ,充 分享受表达的 自由,可 以使学生不

广

文 .与班级学生作文进行对比 .还
是时间顺序 ,多适用 于动态观察 。
3比较观察法 。所谓特 点是 指事物 . 的个性差异 ,与众不 同之处 。世界
可将不 同写法 、不同风格 的作文对
以体 验深化对手法 的掌握 。老 师结合 自己的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一
个 小事物或者小事件蕴含着深刻感
满情趣 的。下一步 ,我们 的内容就
是与学生们 一起 议一议这 些细节 。 如 :花匠阿标叔 “ 巴结 地把煤气灯 玻璃早擦得 亮晶 晶的” 。他 热情好 客 、乐于助人 的性格就鲜明地体现 出来了 : “ 我就在每个 人怀里靠一 下 ,用筷 子点 一下酒 ,舔一 舔 。 ”
种温馨 的人际关系让人 向往不 已。
用平淡朴实的语 言表达 出独特 的意境 .对于这类 散文 文本 .我们 要选择 “ 体验文字背后 的故事”这 样 的教学 内容 .让学生们学 习作者 如何在简单的内容中 ,一字一句 的
新 年 、吃春酒 、喝会酒 的几 件事 ,
这样 简单 的内容 ,其意义何 在 呢?
设 置 这 问题 的 出 发 点 .是 因为 它 是 意境 独 特 之 散 文 的外 在 表 现 .是 我
命 ,它 的花纹 、图案 、小点 ,后三
段则在感慨贝壳特异的生命 .激励
们教学这类散文需 要注意选择的 内
容。通过讨论总结 ,学生们 了解到 这些事情 的背后表达了中国传统新
年中的民风之美 ,还有令人难忘的
四 、学 手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多篇散文 都 采用 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通

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

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

试论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摘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语文,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怕写作文,不知如何写作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入了解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并给予其正确的指导。

为使学生写作水平更快的提高,本文论述了两种教学模式,即看图—写话模式和课文—再创模式。

【关键字】小学作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最大比重的语文,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

在小学阶段,小学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个令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因为通常小学生怕写作文,不知如何写作文,当教师要求写作文时,他们往往是抄袭作文书上的范例,而不去进行必要的思考。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

在小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占很大的作用。

但是,当前绝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面临着作文教材本身不系统、而自己补充又不知从何下手,急于求成、又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这两大难题。

对此,教师所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加大学生的练习力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这种方法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会把学生对作文仅存的一点好感全部扼杀掉。

为此,教师应当对小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了解,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材料是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具备大量的写作材料,没有足够的写作材料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的。

现在的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积累量太小。

目前,小学生的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

大量、广泛地积累材料是一个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据调查,目前小学生的阅读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除了课堂上的所学课文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阅读来源。

当前,在追求升学率的教学现实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

生活单调、枯燥乏味也是写作材料缺乏的另一个原因,小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的。

小学语文作文有哪些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有哪些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有哪些教学方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一、结合教材,看图说话写作是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运用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针对传统教学中作文教学生硬刻板的教学模式,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将知识转换为技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中许多章节增添了图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利用课文中的图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图中收集写作素材,进行个性化写作。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山行》课文学习时,教师除了讲解诗句,还需要利用差距,引导学生结合诗句,读出插图中的某一内容,用自己的话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并获得情感体验。

有效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视角得到启发,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不能直接参与插画解读,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力空间,进行从不同角度解读。

在学生进行解读后,还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个性化写作练习。

在审阅学生作文时,教师看到了学生各具特色,奇思妙想的构思,个性化色彩很浓厚。

二、结合生活,灵活命题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需要教师善于给予学生个性化作文的教学指导,并且能够提高对学生的写作创设更为宽阔的空间。

但一部分教师对于作文的教学观念仍然十分传统,作文训练的方法十分单一,对于不同的学生在写作水平能力上也参差不齐,且表达思维接受程度也不同,这些都是个性化作文中需要改进的部分,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做出更新,从教学指导和写作创设两方面进行推陈出新,在写作的形式上多样化训练,结合实际生活丰富写作的创意思维。

教师可以根据各种生活的场景或者是学生的自身经历来展开写作训练,例如,在春游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不固定写作形式,要求学生从自己亲身感受表达感想。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一、引言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从基础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种分段训练模式,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认识写作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写作的重要性。

写作是通过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能力,它是思维和语言的结合。

学生要明白写作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分段训练模式1. 第一段:写作准备在训练开始之前,老师可以进行比较有趣的写作准备活动,例如通过观察图片、讨论话题、听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灵感。

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确定写作的目的、对象、内容等,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主动性。

2. 第二段:写作主体在写作主体阶段,老师可以采用分段训练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模板,例如叙事文的“开头、事件、结尾”结构,让学生按照这个模板来构思和写作。

随着学生的能力提高,老师可以逐渐增加写作的难度,让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培养学生的写作多样性和灵活性。

3. 第三段:写作修改写作修改是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语言和逻辑错误,提高作文的质量。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逐步引导他们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首先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修改要求,如查错字、改错句、修改连接词等;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复杂的修改要求,如增加文采、丰富细节、改进句式等。

4. 第四段:写作展示在写作展示阶段,学生可以相互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交流和学习。

老师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写作展示,学生可以了解他人的写作特点和优点,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好材料和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分段训练模式之研究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分段训练模式之研究

20212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阶段差异性特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年版)》将小学生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

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征、语言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分段训练模式即为根据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学生兴趣、个性、审美、能力、认知等特征制定差异化训练模式,分阶段选择写作主题,投放写作教学内容,保证每一阶段学生都能获得充足的写作训练机会,并不断提升其写作能力,实现向下一阶段的迁移。

由此可见,语文写作教学的分段训练模式要求教师不断提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并注重与下一阶段的衔接,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略地阐释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分段训练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低段写作训练——积累、理解与表达低年级写作教学训练集中于写话训练,侧重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从生活、社会及课堂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理解写作的重要性,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听、所看、所想。

基于此,教师可以从积累、理解与表达三个方面开展低段写作训练教学。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意识。

一、二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学校,尚处于懵懂时期,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能力,此时写作训练的重点在于丰富学生语言知识的储备。

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语句与词汇。

例如,先为学生讲解近义词与反义词的概念,教会学生理解双重否定句的用法。

并开展“变一变”活动,例如,“今天是周一,妈妈都不会不上班”,请学生将这句话转换成肯定句。

学生们会在理解“不会不”的基础上,把它变成肯定句,“今天是周一,妈妈都会去上班的”。

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互说互评,以促进对反义词的理解和应用。

比如,有的说出,“每个星期一的晨会,学校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的”,则有学生可以把它变成双重否定句,“每个星期一的晨会,学校都不会不举行升国旗仪式的”,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水平。

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们边行走边思考,在构建有效课堂方面积累了点滴的做法,我们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评改三方面入手,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课前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传统的习作教学老师们大多只顾在作文课上下功夫,但却忽视了课前准备这一重要环节。

只有营造自由、开放的习作教学氛围,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引导学生事先轻松获取习作之所需,这样才能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提前示题,了解内容。

我们通常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作文课才开始告诉学生要写什么,面对突然而至的习作任务,学生往往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

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材料准备和思想准备。

每次作文课,提前一周告诉同学们下次作文课的题目,并给他们提出详细的要求,让孩子们提前预知习作任务和习作的基本要求。

为了防止孩子们遗忘,在这期间,不时地检查孩子们的习作准备,及时了解孩子们的习作动向。

正是因为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孩子们的作文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不再是胡编乱造,而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引导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老师和家长是引领学生汲取营养的引路人。

为了写好一篇文章,带领参与活动,或者布置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营造良好的写作情境。

例如春天来了,从早春抽出的第一个小嫩芽开始,我就带领孩子们到校园去寻找春天,并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

同时,利用周末让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初春的景象。

正是因为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引领,使孩子们对春天有了感性的认识,因而孩子们的笔下,春天是那样充满活力。

孩子们在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中观察父母的表现,记录父母的言行。

同时,表达完毕之后让家长也写写自己的感受。

父母与孩子双方的共同参与,使孩子们深深地懂得“爱,要大声说出来,也要真心做出来。

”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

3.情景创设,捕捉灵感。

学生写作文最怕的是无话可写,言之无物。

小学生现在生活单调,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的素材,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用心体验。

作文前对素材的有意搜集十分重要。

比如说明文、读后感等题材的文章都需要提前搜集材料。

比如有一次让孩子们写潍坊博物馆,就布置孩子们提前去网上搜集资料,甚至不少同学在家长陪同下亲自观察。

还有读后感、观后感,都要提前阅读,并及时记录好词佳句,摘抄打动心灵的一个精彩瞬间或者一句话。

因为有了这样的积累,孩子们在写作时就会轻车熟路,抓住重点,并真实感人。

二、课堂指导《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写作状态,并经过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新能力。

如果课堂上给予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往往会束缚住学生的手脚,使学生不敢放开手脚,因而说假话、胡乱编造、套话就会一大堆,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畅谈交流,相互启发。

叶圣陶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话就是用口作文。

”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表达。

因此在写作前我们都是根据每次的写作要求,让学生之间相互畅谈写作意向,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然后在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下,梳理习作素材,整理习作思路。

学生喜欢交流,箫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个人就有两个以上的思想。

”的确这样,每次的交流都看到孩子说得不亦乐乎,侃侃而谈。

交流,让孩子相互取长补短,从中受益。

2.指导方法,编写提纲。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习作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教师平日阅读课写作方法的渗透已经无形地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自然地掌握了写作的要领。

首先要求孩子们编写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

如果说方法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石,那么写作提纲也让孩子们理清了写作的思路,明确了文章的详略,避免了层次混乱重点不突出和流水账式的作文。

因为有了方法的指导,孩子们的作文中充满灵性,写景与抒情的巧妙结合让文章有了大师风范,耐人寻味,水到渠成。

3.示范引领,抛砖引玉。

示范引领,抛砖引玉,能开阔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出学生的好词佳句。

写作贵引,依引写文,文思如泉。

4.尊重个性,完成试写。

课程标准给了小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

因为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避免给学生定下许多的条条框框,鼓励他们从自身生活经验入手,“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还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不同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和自由。

习作中还要把写作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避免千人一面。

同样一件事无论是选材还是布局,语言表达上要独立思考,尽显个性。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完成作文,一气呵成,不能拖拖拉拉。

教师在学生写作时最好巡视,对写作速度快、书写认真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激发其他同学用心写作。

巡视中出现的错字及时纠正,发现的好词佳句当场表扬激励。

三、作文赏评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作文,很多学生总是认为作文写完了就是写完了,放在一边,开始做别的事情。

殊不知,刚才一气呵成写成的文章,还有很多地方欠思考。

如果不进行修改,只是一篇比较粗浅的草稿而已。

在一些大师的笔下,确有一气呵成、流芳千古的美文,但是大部分好文章却是改出来的。

古人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颈须”,都是告诉我们不下苦功夫锤炼语言,是写不出生动有文采的好文章的。

“推敲”的典故,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都是说明好词佳句需要反复斟酌的道理。

吕叔湘也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

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有些同学寄希望老师批阅后,再进行修改。

这样一来时间不那么及时,作文的灵感也会随着时间拉长而慢慢消失。

所以,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当务之急。

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改作文呢?1.对照要求,自读自改老舍先生告诉我们:“一篇文章写完后,一定念几遍,你念给别人听也好,轻声念给自己听也好,念了一遍又一遍,看看文中的每句话念得顺口不顺口,用词准确不准确,听起来会不会感到别扭。

”老舍说的这段话实际上就是一种修改文章的方法。

只有通过反复地读文章,自己就会知道哪里需要修改。

这个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很适合学生。

因此,学生写完后,对照习作要求,反复诵读自己的文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语句修改通顺。

2.互评互改,取长补短课程标准对修改作文也有明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学生由于受到自己的思维定势,一些作文中的问题找不出来。

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之间的合作。

一开始,学生面对同学的作文,怎样进行评改,无从下手。

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评改方法的指导。

利用班级的电子白板,教师分别把好中差三类文章展示出来,指导学生评析这些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从书写、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到词语搭配是否得当;再到布局谋篇是否合理,教师一一引导学生用标准的符号进行标记。

根据学生提出的修改意见,接着在电脑上写好眉批,进行修改,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

最后请学生对全文进行总评。

在这个环节,我总是把比较优秀的作文给写作较吃力的学生改,让他们有机会欣赏学习到优秀文章,修改时也不会感到太吃力;把水平较差的作文给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改,让他们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在互改中提高写作水平。

拿到别人的作文,我要求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的文章,既要看到别人的进步,也要看到别人的不足。

对同学的优点要不吝赞美之词,对不足要诚恳地提出,使之愿意接受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在小组之间进行赏评。

课程标准指出:“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学习小组之中,一个人念自己的作文,其他三人提修改意见。

大家一块儿修改一人作文,集思广益,有利于修改意见的统一,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

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这种小组互评的方式,提高了同学们合作探究能力。

小组赏评的时候,教师也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发现学生们有争议的意见,及时进行分析、指导,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修改方法。

3.集体赏评,明确方向教师在小组赏评的过程中,通过巡视,明确学生作文的基本情况。

找出代表,在全班交流自己的作文或是典型片段。

通过交流,发现本次作文出现的共性的问题,教师通过点拨指导,学生明确修改的方向,有目的地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结尾也是如此,一件令人兴趣盎然的童年趣事写完了,这件事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回味,启示,感想,一一写出来,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让人读来绵绵回味……4.教师批改,多样评价“教师批,学生改”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作文批改方式。

但是限于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师批改作文慢,导致批改周期长。

这周的作文往往到下周才能够反馈,使得学生修改作文的热情降低,只是看看批语,改改错别字了事。

教师费了大量的时间批改出来的作文最终这样的结局收场,真正是高耗低效。

鉴于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一种快速的批改形式,教师能够及时反馈学生作文情况;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教师对自己的作文评价,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利于修改作文。

因此,教师需要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

面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评改作文的方式。

学生的文章得到及时正确的评价,心中有数,再去修改便胸有成竹。

但是限于班额较大,这样的批改作文方式操作起来有难度,教师不可能在每一次作文课都对全班学生面批,所以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分类进行面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这对他们作文评改是大有帮助的。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必须对学生习作有恰当、及时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

总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的有效指导至关重要。

无论是写前准备、习作指导还是写后赏评,都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生活,找到学生能够感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让学生会写、乐写,表达自己所思所想。

我们愿意在习作教学之路上且行且思,不断积累经验,让更多的孩子爱上写作,喜欢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