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石油化工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石油化工基地
——21个特大炼油项目加工能力超2.4亿吨
2008年9月26日,天津石化年产100万吨乙烯工程现场,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用1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平稳将乙烯装置重达千吨的丙烯精馏塔一次吊装就位。该塔直径6.6米,高67米,重量932吨。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产出国,2007年中国石油年消耗量约为3.8亿吨,原油产量为1.87亿吨,净进口原油1.59亿吨。预计2008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将达4.1亿吨。面对急剧增长的石油消耗,中国炼油行业正在疯狂扩产,即使这样仍然难以满足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21个大炼油项目,加工能力超过2.4亿吨,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57%(2010年全国炼油总能力约为4.2亿吨)。
在这些大炼油项目中,属于中国石化的有14个,总产能达1.6亿吨/年以上,这将让中国石化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构建起强大的产业集群。属于中国石油的有6个,包括大连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大连西太、独山子石化以及长庆石化。属于中国海油的有惠州大炼油项目。
据了解,2008~2010年的三年间,国内陆续投产的大炼油将达6家之多,阵容空前庞大。大型化将成为炼油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据估算,1,200万吨/年规模的炼厂比600万吨/年规模的炼厂,单位投资节约2.5%,生产费用节约12%-15%,占地和能耗自然也随之减少。
中国计划在未来5年新建造90艘超级油轮(载重吨位在20万至30万吨之间),扩充中国远洋运输船队,以提高原油运输的能力。
两年冲刺
2008年8月7日,奥运开幕前日,大连石化千万吨级加工含硫油技术改造项目成功投产,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达到2050万吨/年,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炼油基地,也将炼油军团争金夺银的态势推向了高潮。
在这些大炼油项目中,属于中国石化的有14个,总产能达1.6亿吨/年以上,约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66.67%,足以让中国石化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构建起强大的产业集群。炼油能力排名居第二位的是中国石油,随着大连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等大炼油的火热出炉,总产能超过7000万吨/年。届时,中国石油打造六大炼油基地的梦想终将实现。
在两大巨头的光环之外,中海油的身影并不容人忽视,其旗下的惠州大炼油从一起步就为业界所高度关注。作为中海油独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炼油项目,惠州大炼油的设计产能达1200万吨/年。而中海油正准备增资45亿元人民币,计划到2011年将其产能扩大到2200万吨/年。
比惠州大炼油抢先一步投产的是青岛大炼油,再加上正在建设的独山子大炼油,它们的投产,将有效地改善珠三角、环渤海以及西部地区的成品油供应格局。
日前,青岛大炼油已成功运行3个多月。它作为"十一五"时期首个投产的新建大炼油项目,年产成品油708万吨,聚丙烯、液化气等石化产品203万吨,它的投产缓解了国内油品供应的紧张局面。无论是满足"三夏"、抗震救灾用油,还是力保奥运用油,青岛大炼油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石化保供的一支生力军。
正在建设的中国石油旗下的独山子炼化一体化项目-10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伴随中哈原油管道应运而生,资源优势非常明显。项目总投资272亿元,是继西气东输之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它建成后,将与兰州石化一同挑起西部成品油市场供应的重任。
应该说,一年投产2~3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的情况的确不多见,而这种情形在今后两年间还将继续。2009年,福建炼化、广西石化将同年竣工;天津石化则略晚一步,2010年开工。
此外,目前正在建设中的炼油项目还有四川大炼油,但它未能赶上"十一五"的末班车,主体工程将在2010年底基本建成,预计2011年投产运行。该项目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原油主要来自我国西部地区,由进口哈油和部分西北原油构成,年产汽柴油约570万吨。
2007年7月,由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承吊的青岛大炼油,重540吨、长63.1米、直径7.6米的常压塔成功吊装就位。这种巨型塔器,在石化工程中还只能算是小弟弟。
国际能源合作
在21个炼油国家队中,"洋资本"介入的有两家:老牌合资炼厂大连西太和明年即将投产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将使国内炼油业的合资阵营扩容一倍。
说起大连西太,人们并不陌生。它是国内第一个合资石化企业,由中化集团、中化(香港)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中国石油以及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五家股东联合投资兴建。投产之初,加油能力为500万吨/年,经扩建,目前年炼油能力为1000万吨。
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是近年备受关注的合资新贵。它具有"三国四方"的合资背景,由福建炼化(中国石化和福建省政府各占50%的合营企业)、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分别按50%、25%、25%的股份比例投资兴建,合资建设合同于2007年2月正式签署。
要成功操作一个举足轻重的合资项目并不容易。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项目从获批到建成,屈指算来,足足历经了7年长跑。早在2002年9月,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即已获得国务院核准;
2004年8月,福建炼化、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有关中外各方达成合作协议;2005年7月,项目在泉州奠基开工;2009年,将建成投产。
根据计划,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将把现有炼厂的400万吨/年炼油能力扩大至1200万吨/年,并大幅提高加工含硫原油的炼制能力,主要加工来自沙特的含硫原油,新增汽柴油产量450万吨/年左右。
上述两大炼油项目不仅是合资企业的成功典范,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紧随其后的还有中俄大炼油和中科大炼油。
中俄大炼油是中国石油酝酿的第二个合资炼厂,将落户天津滨海新区,由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合资建设,计划年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2007年底,项目合资公司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
中国石油合资步伐不慢,中国石化也不示弱。中科大炼油选址南沙,由中国石化和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合资建立。据媒体报道,目前该项目正向国家发改委报审。
有报道称,该项目除了1500万吨/年炼油外,还有配套的100万吨/年乙烯,因此投资额将从原计划的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90亿美元。如果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通过,它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福建炼油乙烯项目8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建设现场。2008年9月28日摄。
比拼竞争力
其实,无论合资还是独资,面对"井喷式"的集中投产,各大炼油企业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尤其在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体系调整尚不到位的情况下,各炼油项目的效益压力倍增。因此,"做大做强做精"成为炼油业降本增效的通用定律。
说到"大为上策",21个大炼油的个头都不小,而领衔其中的当属大连石化和镇海炼化。如果将它们的加工量加在一起,相当于"吞下"一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日前,大连石化以2050万吨/年的一次、二次加工能力,超过镇海炼化成为国内最大炼油基地,开始向示范型炼油企业的目标推进。对此,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大为赞赏。他表示,大连石化的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已走在中国石油炼油业务的前列。
但是不久前,中国石化的一个决定,将使镇海炼化很快重拾炼油企业的产能桂冠:镇海炼化将于2009年9月之前,实现原油加工能力提高15%,由目前的2000万/年吨增加到2300万吨/年。
由此可见,大型化将成为炼油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据估算,1200万吨/年规模的炼厂比600万吨/年规模的炼厂,单位投资节约2.5%,生产费用节约12%~15%,占地和能耗自然也随之减少。
不过,同是大型化,据统计表明,在同等规模下,单套装置比双套装置投资少24%,装置能耗约低19%;相同规模,三套装置投资比单套装置增加约55%,能耗增加约29%。
因此,作为目前国内单系列规模最大的青岛大炼油,尽管炼油能力比不上大连石化、镇海炼化两大巨头,但它依然脱颖而出。在它的16套工艺装置中,规模创国内之最的装置就达9套之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