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研究】
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而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阶段还满足不了人民大众的要求,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等发展理念,强调新时代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
一、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界的探索也随之不断扩大化,人类向自然界进军的步伐逐渐加快,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也逐渐增加。这样发展的工业文明给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要想长期发展,要想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执政方针中,是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是首次将美丽中国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写入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愈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建设美丽中国。”[2]这要求在新时代要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美丽中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由此步入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征程。
美丽中国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关系。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推崇天人合一思想,经过历史的演变,直至现代,升华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这一构想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展开。在新时代,对待自然环境,对待生态问题,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样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宗旨。
(二)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从国家的层次来看,我国首次提出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容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从社会的层次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的福祉。新时代党和国家颁布了多项政策,增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培养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形成绿色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以此促进环境的改善,为我国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
建设美丽中国,从个人的层次来看,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通过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每个人都处在国家社会打造出来的美好的生态环境中,人们自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不乱扔垃圾杂物,人人为创造美丽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丽中国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庞大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在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首先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绿色生产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倡导绿色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很多一线城市,公交车已由过去的燃煤燃油车改为绿色出行的天然气汽车。
国家要发展绿色金融,就要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国家大力支持技术革新,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等,形成了低碳环保、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从根本上做到节能减排,降低了能耗、物耗,实现了生产系统绿色循环链接。在生活方面,国家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如出行问题,国家鼓励绿色出行,以减少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在新时代,个人要树立简约生活意识,形成绿色生活理念,尽最大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行动来支持美丽中国建设。
(二)积极进行生态宣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般对待生态环境。人类处在地球这个大的环境当中,与地球命运与共,息息
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殷刘冬梅尹贵斌
摘要:在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时代,要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美丽中国;新时代;路径
26
2019·07
相关。生态环境关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在对待生态环境问题上,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生态环境。因为生态环境是没有替代品的,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将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使用完,就会发现失之难存。面对如此重要的生态问题,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清醒地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新时代,要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生态文明教育走入每个家庭、学校、企业当中去。要合理利用主流媒体和大众网络,在微信、微博、网站和杂志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要让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地促使人们自觉保护环境。还可以创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产品,将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建设融入影视作品当中,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重视生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更强有力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正在向绿色转化,营造出更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
(三)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重要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部署,要给人民营造出“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美好和谐家园。
在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过程中,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治理,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要从污染的源头治理,关闭一些废弃排污厂等。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从根本上打赢蓝天保卫战,最终实现“天蓝”的美丽中国目标。
在针对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要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的综合治理。要提高污染排放的标准,比如针对造纸、煤炭等行业,制定严格的监管体系,使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终实现“水净”的美丽中国目标。
在针对土壤污染的治理过程中,要强化土壤污染的管控和修复,要加强污染防治行动,开展针对农村居住环境的整治行动。比如垃圾处置问题,要分类整理,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等。要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和退耕还草力度,加大对天然森林的保护力度。最终实现“地绿”的美丽中国目标。
(四)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要实施针对重要领域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完善和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网络,比如对稀有动物、濒危动物施以保护,来平衡和提升整个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在新时代,要完成三条控制线。一是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制度,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二是永久基本农田。必须保障耕地红线,坚守保证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个底线绝不能突破。三是城镇开发边线。要划清城镇开发的边线,防止城镇开发过度,要保障人民有适度的生活空间。
要大力展开国土绿化行动,加大力度植树造林,以防止沙漠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产生。要强化湿地保护力度,完善对天然森林的保护制度。要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力度,要扩大轮作休耕试点,以保证土地的活性,以此来保护耕地。要形成健全的耕地、草原、森林、湖泊休养生息制度。
(五)改革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在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很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比如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等。
在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中,要统一监管城乡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要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谁污染,谁治理”,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和破坏必须要追究责任,要严格落实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中。
(六)促进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推进产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妨碍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从这个源头抓起,把节约资源、绿色发展作为根本之策。
新时代,要树立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在发展产业时,要倡导绿色发展模式、循环发展模式,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在产业循环发展过程中,要大幅度提高资源使用和利用的综合效益,全面推动能源的节约发展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加大资本的投入,使经济体系不断向绿色化转型,从而进入绿色发展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2012-11-09 (0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40.
作者简介:
刘冬梅,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尹贵斌,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