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管理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发展历史回顾(三)——无线电管理信息网建设

精 中 由一 L 黼心 L ] :
—
囱l 亡 1
}
l
逢 通信剐
省蛳 船
々
l
\
线 — T \ f 厂
/ \一
/ \
汁辣 机或
( 端 终 和
理工作 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国家无委在深入 调查研究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的基础上 ,组织起草 了
据库 系统 等信息 化基础 设施 的建设与应 用水平 是衡 出 ,国家无线 电频谱管理计算机系统由国家无线电频
量一个 国家 、一 个行业 乃至一个企 事业 单位 的综合 谱管理 中心计算机系统和省 ( 自治 区、直辖市 )监测
实力 、核心 竞争 力和现代 化程度 的重要标 志 。面对 站 的计算机 系统或终端组成。方案 明确了国家无线 电 无线 电在 经济社会 生活 、国防建设 中的普遍应 用及 频谱管理 中心计 算机系统应完成 的任务是 :( ) 1 利用
前提条 件是 无线 电管理 各项 工作必须 规范 化 、程 序 上强 调 : ” 各级 无委 要根据 国家 无委制定 的 《 无线 化 。然 而 ,由于历史 的原 因 ,我 国直至 1 9 年 民用 2 9 电管 理技 术 设 施 建 设九 五规 划 》 ,抓 紧 无线 电管
无线 电台执 照仍无 全 国统 一格 式 各 省 内容 格式 各 理技 术 设 施 建 设 立 项 ,落 实资 金 的 投入 ,要 将 收
ND /
调 铡 辩 侧器
I
接 电路
《 国家无线 电频谱管理计算机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
图1国家无线 电频谱 管理计 算机系统示意图
中 无 电28 5 9 国 线 o年 期 o 第 2
中国无线电管理

中国无线电管理中国无线电管理一、无线电管理的概念无线电管理是指掌握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制订无线电规章制度,维护无线电通信秩序和频率利用。
无线电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线电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的无线电通信安全,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二、无线电管理的主体无线电管理的主体一般有以下几个:1、国家通信管理局国家通信管理局是中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其职责是制定和管理无线电运用政策、规划和标准,制订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分配计划,审核和审批有关的无线电业务,维护无线电通信秩序和规范,以及管理无线电监测、计量、标准化和认证等工作。
同时,国家通信管理局还要承担协调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无线电资源利用的任务。
2、地方通信管理机构地方通信管理机构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
它们是国家通信管理局的派出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无线电管理工作。
地方通信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管理本地的无线电业务,管理和监督本地的无线电使用单位,审核和审批各类无线电业务申请等。
3、无线电使用单位无线电使用单位是指各类使用无线电设备的机构和个人。
无线电使用单位必须依法取得有关批准、许可证等资质,遵守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使用无线电设备,确保无线电设备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三、无线电管理的内容无线电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方面:1、无线电规划无线电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需求,制定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分配计划,确定各种无线电业务的频率、信道、功率等参数,保证无线电的性能和安全。
2、无线电频率管理无线电频率管理是指对无线电业务的频率和信道进行管理和监测,确保频率的合理利用和不干扰其他业务,保证无线电设备的适配性、兼容性和互通性。
3、无线电设备管理无线电设备管理是指对各类无线电设备进行管理和监督,保证设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运行稳定、可靠、安全、有效,确保无线电设备的规范使用与管理。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程建军到福建调研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程建军到福建调研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无线电》
【年(卷),期】2024()4
【摘要】本刊讯4月17日至18日,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程建军一行到福建省工信厅调研指导工作,福建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永西参加了座谈。
许永西对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长期以来给予福建工信事业发展和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福建省无线电管理基本情况和发展成效,希望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加强对福建省无线电管理技术和业务的指导,在全省监测网建设、一体化平台建设、两岸无线电业务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
【总页数】1页(P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
【相关文献】
1.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周开斌赴荆州市调研无线电监测工作
2.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程建军一行赴北京监测站检查指导工作
3.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周开斌赴宜昌调研无线电监测工作
4.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刘岩一行调研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5.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程建军:构建现代化频谱治理体系维护安全有序电波秩序推动无线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党委书记李景春赴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调研

CHINA RADIO 2019.4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工信部无管局召开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本刊讯 为宣贯《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2019年提升全国无线电监测能力专项行动,加强对各地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等工作的指导, 4月11日至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无线电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
会议通报了当前无线电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整体情况,对《指导意见》进行了宣贯,介绍了提升无线电监测能力专项行动和监测演练实施方案,介绍了无线电监测设施验证工作以及无线电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同时,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政策、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相关制度进行了解读和现场答疑,详细讲解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信息平台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流程。
会议要求,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以开展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提升无线电监测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全面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稳步推进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
来自24个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以及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工信部无管局召开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测试承检机构监督检查启动会本刊讯 4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了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测试承检机构监督检查工作启动会。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祁锋、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副主任肖良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承检机构的测试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型号核准行政许可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权威性。
型号核准测试改为政府购买服务后,加强对承检机构的监督检查是保证型号核准测试质量不下降、工作不断档的重要举措。
要通过此次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在发现问题、完善制度的同时,为行业树立标杆,促使型号核准测试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监测和检验

0.8万元/台
甚高频(VHF)无线电全向信标
0.8万元/台
超高速测距仪
0.8万元/台
航路甚高频指点信标
0.8万元/台
救生无线电设备
0.8万元/台
搜索救生用航空器应急定位信标
0.8万元/台
(十)其他无线电发射设备
寻呼发射机
0.8万元/台
双向寻呼发射机
万元/台
(十一)以上未含种类,可按上述类似设备参照拟定。
1000W以上的2.0万元/台;
1000W以下的1.0万元/台;
船舶基站自动识别系统(AIS)(船用基站接收应答器)
船用雷达
雷达应答器
无线定位发射器
搜救雷达
航空雷达及导航设备
二次监视雷达
1000W以上的2.0万元/台;
1000W以下的1.0万元/台;
航路监视一次雷达
仪表着路系统下滑信标
仪表着路系统航向信标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监测和检验
中心)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收费标准:
无线电发射设备名称
核准检测
收费标准
(台)
备注
(一)公众移动通信设备
GSM900MHz移动电话机
0.5万元/台
GSM900MHz车载移动电话机
0.5万元/台
GSM900MHz固定电话机
0.5万元/台
GSM900MHz模块
GSM双频/蓝牙车载移动电话机
2.0万元/台
GSM双频蓝牙固定电话机
2.0万元/台
GSM双频/蓝牙模块
2.0万元/台
GSM双频/蓝牙网卡
2.0万元/台
GSM双频/蓝牙数据终端:包括车载数据终端,固定数据终端等;
无线电频谱的监管与管理

无线电频谱的监管与管理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波频谱资源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频谱是有限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频谱的使用利益不容忽视。
所以,对频谱的监管与管理已经成为了政府职责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频谱管理法规、频谱监管组织以及未来频谱管理的趋势三个方面来阐述无线电频谱的监管与管理。
二、频谱管理法规目前我国的频谱管理法规主要有《电信条例》、《无线电管理条例》等。
其中,电信条例规定了电信行业运营等方面的法律事项,而无线电管理条例主要规定无线电频率、功率等技术方面的事项,以保护无线电频谱资源。
同时,我国还有其他关于无线电频谱管理方面的法规,比如《卫星地球站管理规定》等。
针对法规执行方面,我国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其分支机构是主要执法机构。
此外,各省级无线电管理机关也是实施无线电频谱管理的重要机构。
在执行中,主要采取控制设备入网、查处违规使用等手段,尤其对于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民生的违规行为,要进行马上报批,限期整改,让违规者及时改正错误。
三、频谱监管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是管理无线电频谱的国际组织,为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无线电使用提供协助。
同时,ITU也是我国相关频谱管理与工作的参考标准之一。
而在国内,国家无线电监测部门拥有无线电管理、频谱监督、干扰处理、频谱规划等职能。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下属有物理特性和遥感技术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和授权无线电管理机构。
此外,各省区市也都设有无线电监测机构。
四、未来频谱管理的趋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将更加珍贵。
因此,频谱管理将更加重要。
其中,一些趋势将在未来成为频谱管理的重点。
比如,频谱资源共享、频谱使用自动化、无线电频谱AI管理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频谱资源共享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趋势,增加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频谱使用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趋势。
包括无线电频谱AI监测利用、人工智能无线电频谱管理、智能无线电频谱调度等,以提高频谱使用的效率和管理的准确性。
无线电频谱管理的管理机构(Ⅰ)

无线电频谱管理的管理机构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无线电频谱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线电频谱管理的管理机构是保障通信设备正常运转和频谱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国际、国家和地方层面对无线电频谱管理的管理机构进行探讨。
国际层面在国际层面,国际电信联盟(ITU)是负责无线电频谱管理的主要国际组织。
ITU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协议和标准,协调了不同国家之间的频谱利用和分配。
ITU通过举办世界无线电大会等活动,促进了国际间的频谱管理和合作。
同时,ITU还通过其下属的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为无线电频谱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国家层面在国家层面,各个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国内的无线电频谱资源。
这些机构通常是由政府部门或独立的专业机构负责管理的。
在中国,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由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SRMC)负责。
SRMC负责制定国家的频谱规划、频率分配和监测管理等工作,确保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地方层面在地方层面,一些地方政府和地方性的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机构通常负责监督和管理地方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协调地方间的频谱利用。
在一些发达地区,这些地方性的频谱管理机构还会参与国家层面的频谱规划和管理工作,为地方的无线电通信提供支持。
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的挑战和发展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无线电频谱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频谱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需要国际组织和国家层面的频谱管理机构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地解决频谱争端和冲突。
其次,新兴的通信技术和应用,如5G、物联网等,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需要频谱管理机构不断更新和优化频谱规划和管理,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最后,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是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来保护频谱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加强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推动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无线电监测

无线电监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一定的设备对无线电发射频率、频率误差、发射带宽等进行测量,对声音信号进行监听,对非法电台和干扰源测向定位进行查处等。
无线电预测是指探测、搜索、截获无线电管理地域内的无线电信号,并对该无线电信号进行分析、识别、监视并获取其技术参数、工作特征和辐射位置等技术信息的活动,他是有效的实施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手段依据,也是无线电频谱管理的重要分支定义??中国无线电管理[1]无线电管理是国家通过专门机关,对无线电频谱资源和卫星轨道资源的研究、开发、使用所实施的,以实现合理、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行为、活动和全过程。
无线电管理的含义:第一无线电管理是一种国家行为,它是由国家所授权和特许的机关来实施的活动。
第二无线电管理对象是研究、开发、使用无线电频普资源和卫星轨道资源的各种活动。
第三对研究、开发、使用无线电频普资源和卫星轨道资源的活动所实施的这种管理,是通过计划、规划、组织、控制、激励、协调、指挥、监督、执行等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的。
它贯穿于无线电管理的全部行为、活动和整个过程当中。
这是无线电管理职能,也是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表现为各级政府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对无线电台的审批、无线电频率的指配、无线电设备的管理、无线电信号的监测、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检查、对用户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等等。
第四无线电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合理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建立了无线电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管理职权、有效管理手段和方法。
[2]编辑本段内容无线电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频率的划分、分配和指配;对无线电台(站)的布局规划和设台电磁兼容分析及审批;对无线电信号实施监测和监督检查;对无线电干扰的协调和处理;对无线电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测;对研制、生产、销售、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以及代表国家参加无线电管理方面的双边和多边国际活动。
谢飞波局长一行考察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谢飞波局长一行考察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张虹
【期刊名称】《中国无线电》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 本刊讯(记者张虹)3月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及副局长谢远生、李海清、阚润田一行,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副主任薛永刚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市石景山区考察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新机房楼建设情况.
【总页数】1页(P2)
【作者】张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谢飞波局长到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调研时强调要把中心置于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大局中准确定位 [J],
2.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开展国庆60周年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演练刘利华主任、谢飞波局长观看演练活动 [J], 马斌;易龙;程广
3.谢飞波局长一行到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调研强调要把中心置于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大局来准确定位 [J],
4.谢飞波局长一行到中心调研无线电管理技术支撑工作情况 [J],
5.工信部无管局局长谢飞波一行到山西无管局检查指导工作 [J], 张向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黑龙江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理论试题库

黑龙江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理论试题库(初审试用第一版)黑龙江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八年九月·哈尔滨一、填空题1、在模拟通信中,输入的载噪比决定了输出信噪比;在数字通信中,输入的载噪比决定了误码率。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37页)2、接收机带宽可分为射频带宽、中频带宽和整机带宽。
通常说的接收机带宽是指整机带宽。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220页)3、写出缩略语的意义BCCH:广播控制信道 BER:比特误码率PCH:寻呼信道 TS:时隙 TCH业务控制信道。
(引用900MHz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电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YD/T883-1996、YD/T884-1996)4、无线的电参数,包括方向图、方向性系数、输入阻抗和极化特性等都和(工作频率)有关。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78页)5、接收机的本地振荡器简称(本振)可提供使输入信号变频的信号,变频后的信号能以(最小)的失真被解调,并把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减到(最低)。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116页)6、接收机镜像滤波器和中频滤波器都需要具有较高选择性的(传输函数)。
其选择性必须能对带内信号具有均匀(增益),且衰减很小,并对带外信号有足够的(抑制能力)。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118页)7、各种噪声源产生的随机噪声信号,在直到紫外区的很宽频率范围内,都有均匀的功率分布,超过此频率范围,则按量子理论预测的规律衰减。
这样的噪声定义为(白噪声)这种噪声的统计特性具有(高斯分布).(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38页)8、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空间通信中,由于信号传播过程中通过电离层时会产生(法拉第旋转)效应,因此,其发射和接收都应采用(圆极化天线)。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79页)9、接收机的增益控制通常包括(自动增益控制)、(人工手动增益控制)、(数字增益控制)。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207页)10、一般来说,频谱监测的目的是支持(频谱管理)工作,包括(频率指配)和规划等方面。
全面加强无线电管理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保驾护航——访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

手机传情达意, 公交卡等非接触类卡支付 , 汽车遥控钥 匙. 赛事 电视 直播 , 风云气象预报, 高铁风 驰电掣 , 卫星遥
的频率 的总和。
无线 电频谱是一种属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 具有鲜 明 感与导航 嫦娥飞天探月, 机器人排爆. 深海探测… ・ ・ 当今世 的自然特 性, 即有限性、 非耗 竭性 、 易受污染性等。 无线 电 界, 在你耳闻目视心之所感的各个科学发展、 科技产品中. 无 无处不在。 据统计, 截至2 1 月, 01 年6 频 谱的利用受 到一定 的技术 限制 . 某一 频段或频 率而 线电应用已成燎原之势. 就
科 学 技 术规 范 外 , 必须 遵 守相 关 的政 策 法 规 。 还
素. 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的重要载体 , 在一定程度
2 0年颁布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07 第五章第 上 无线 电是 实现信 息 无处 不在 的唯一 手段 。 五十条规定: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这意味着, 无
言. 在一 定 区域 、 一定 时 间和 一定 技 术 条 件下 的利 用是 有 限 我 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9 达到92 . - 1 Z, . 在世界各国遥 亿 度 的 。 可 以被 利用 但 不会 被 消 耗 掉 , 它 并且 可 以根 据 空 间 、
遥领先。 薛永刚介绍说 , 目前. 国际电信联盟划分的4 种无线 3
薛永刚指出, 就像所有车辆都离不开公路一样, 所有的
1 中 无 电 o午 9 4 国 线 2】 期 l第
管 理 论 坛
Man g a em e t Or n F u m
无 线 电业 务 都 离 不 开 无 线 电 频 率 。 线 电 技 术 广 泛 应 用 . 无
工信部无管局召开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

CHINA RADIO 2019.4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工信部无管局召开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本刊讯 为宣贯《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2019年提升全国无线电监测能力专项行动,加强对各地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等工作的指导, 4月11日至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无线电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
会议通报了当前无线电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整体情况,对《指导意见》进行了宣贯,介绍了提升无线电监测能力专项行动和监测演练实施方案,介绍了无线电监测设施验证工作以及无线电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同时,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政策、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相关制度进行了解读和现场答疑,详细讲解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信息平台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流程。
会议要求,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以开展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提升无线电监测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全面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稳步推进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
来自24个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以及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工信部无管局召开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测试承检机构监督检查启动会本刊讯 4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了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测试承检机构监督检查工作启动会。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祁锋、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副主任肖良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承检机构的测试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型号核准行政许可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权威性。
型号核准测试改为政府购买服务后,加强对承检机构的监督检查是保证型号核准测试质量不下降、工作不断档的重要举措。
要通过此次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在发现问题、完善制度的同时,为行业树立标杆,促使型号核准测试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6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6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11.1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672号•【施行日期】2016.12.01•【效力等级】军事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672号现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1993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128号发布2016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672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开发、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无线电频率,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维修无线电发射设备,以及使用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对无线电频谱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四条无线电管理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分工管理、分级负责,贯彻科学管理、保护资源、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方针。
第五条国家鼓励、支持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不得对依法开展的无线电业务造成有害干扰,不得利用无线电台(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第七条根据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等需要,国家可以实施无线电管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八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依据职责拟订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无线电频率和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监测、干扰查处和涉外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协调处理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调频广播监测方法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I 目 录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测试条件 ............................................................... 2 6 监测设备 (3)6.1 射频调频广播监测天线(无源) ................................ 3 6.2 频谱分析仪 ................................................ 3 6.3 监测接收机 (4)7 监测项目及方法......................................................... 4 7.1 调频广播信号特征 ........................................... 4 7.2 测量方框图 ................................................ 5 7.3 监测步骤 .................................................. 5 7.4 信道占用度测量方法 ......................................... 6 7.5 频段占用度测量方法 ......................................... 6 7.6 发射频率测量方法 ........................................... 6 7.7 占用带宽测量方法 ........................................... 6 7.8 信号场强换算方法 ........................................... 7 7.9 频偏测量方法 .............................................. 7 7.10 辐射杂散测量方法 .......................................... 7 8 监测结果报告 ........................................................... 8 9 调频广播监测注意事项 ................................................... 8 附录A 公式(2)的推导 .. (9)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1调频广播监测方法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调频广播的测量项目和监测的方法。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管理

g) 校正天线方位、距离、垂直和水平度;北方冬季要注意根据温度变化适当调整接线松紧;
天线杆(塔)要酌情进行防腐(除锈)、补漆处理。
h) 旋转天线每季应做清洁、润滑工作。
1
i) 检查旋转天线的示向准确度,出现偏差时及时校准。
j) 测试天波已知台衡量示向准确度。
1) 选择无干扰,常发的天波已知台进行测试。填写“附录 B”
3.术语和定义
3.1. 运行维护
心心
通过对短波固定站监测系统的监控、巡检,对故障的及时排查、处理,对规章制度的完
中 中 善,有效保障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短波无线电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测 理 3.2. 短波固定监测站
监 管 固定架设于某个地点,对一定区域内存在的各种短波频段的无线电台信号进行监测和测
2) 测试指标要求:准确度应<=2 度,最大<=3 度。要求被测已知台分布在各个方向(至
少 3 个方向),不同频段,不同时段内。
k) 测试地波示向准确度。
1) 每 1MHz 测一点,每点至少测试 8 个方位;发射源位置距离测向天线阵中心 10λ~
电谱 线频 无电 家线 国无 家 国
II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短波固定站监测(包括测向)系统运行维护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短波固 定站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本规范的内容范围是短波固定站监测和测向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天馈系统、硬件设备 和软件系统等的运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3622 无线电管理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10 年)
国 4.1.2 运维项目及指标要求
a) 巡视天线场,检查天线固定情况,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意外发生;查看天线振子、
中国无线电管理组织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3
1.样品可固定频率且持续发射调制和载波信号;
2.频率、功率、速率可调节;
3.提供射频测试接口及天线增益说明。
4.在所提交的3台测试样品中,至少保证1台能够满足辐射杂散测试环境搭建要求。
5.对于采用信令测试模式的蓝牙设备,应将被测样品调整至信令测试模式,可与蓝牙综合测试仪建立测试连接。
5150-5350MHz频段无线接入设备
附件3: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设备类型及样品要求
一、公众网移动通信设备
设备类型
送检样品数量
测试样品数量
附件及样品要求
01地蜂窝公众网移动通信基站及附属设备
1
GSM基站
3
2
1.样品可根据测试标准要求配置到相应的信号发射模式;
2.频率、功率、增益等指标可调节;
3.提供射频测试接口和时钟同步接口。
2
GSM基站放大器
1.样品可固定频率发射调制和载波信号;
2.频率、功率可调节;
3.提供射频测试接口。
34
数字对讲机转发台
5
3
35
数字对讲机手持台
5
3
36
数字对讲机车载台
5
3
公众对讲机
37
公众对讲机
5
3
1.样品可固定频率发射调制和载波信号;
2.频率、功率可调节;
3.提供射频测试接口。
模拟集群设备
38
模拟集群基站
3
2
1.样品可固定频率发射调制和载波信号;
2.频率、功率、速率可调节;
3.提供射频测试接口。
40-50GHz频段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78
40-50GHz频段宽带无线接入设备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管理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集成规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I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II目 录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缩略语........................................................................................................................................... 1 4.术语和定义 .. (2)4.1 服务 ............................................................................................................................... 2 4.2 企业服务总线 ............................................................................................................... 2 5.概述 .............................................................................................................................................. 2 6.集成接入要求 . (3)6.1 接入原则 ....................................................................................................................... 3 6.2 接入方式约束 ............................................................................................................... 3 6.3 数据类型约束 ............................................................................................................... 4 6.4 接入技术标准 ............................................................................................................... 4 6.5 服务信息登记 ............................................................................................................... 4 附录A .. (6)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1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各类应用服务接入到国家级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应用集成平台时所应遵循的相关要求,适用于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服务接入到国家级应用集成平台的指导。
无线电管理规定

无线电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无线电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和研制、生产、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以及使用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无线电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工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贯彻科学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
第四条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
国家对无线电频谱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努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对在无线电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拟订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二)制订无线电管理规章;(三)负责无线电台(站)、频率的统一管理;(四)协调处理无线电管理方面的事宜;(五)制定无线电管理方面的行业标准;(六)组织无线电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七)负责全国的无线电监测工作;(八)统一办理涉外无线电管理方面的事宜。
第七条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军事系统的无线电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参与拟订并贯彻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拟订军事系统的无线电管理办法;(二)审批军事系统无线电台(站)的设置,核发电台执照;(三)负责军事系统无线电频率的规划、分配和管理;(四)核准研制、生产、销售军用无线电设备和军事系统购置、进口无线电设备的有关无线电管理的技术指标;(五)组织军事无线电管理方面的科研工作,拟制军用无线电管理技术标准;(六)实施军事系统无线电监督和检查;(七)参与组织协调处理军地无线电管理方面的事宜。
肩负神圣使命的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肩负神圣使命的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
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无线电》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为了给中国无线电协会广大单位会员提供一个对外宣传和沟通、交流的平台,从本期开始,《中国无线电》杂志专门开设了"会员巡礼"专栏。
该专栏将重点介绍各单位会员在无线电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业务应用及行业管理等领域的发展成就,展示单位会员的良好形象,扩大单位会员的社会影响力。
敬请关注。
【总页数】4页(P40-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推动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新发展——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在枣召开2012年工作会议 [J], 华岳
2.促进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新跨越助推无线电事业新腾飞——访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刘岩主任 [J], 刘玉;向晶
3.强化实力建设提升核心能力推动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新发展——刘岩主任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2012年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和总结讲话解读 [J],
4.全面加强无线电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保驾护航——访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副主任薛永刚 [J], 姚禹;向晶
5.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发展历史回顾(一)——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 [J],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综合办公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监测方法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目 录1 范围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4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 . (6)4.1 通信频率 .....................................................6 4.2 信号类型及参数特征 ............................................. 6 4.3 系统框图 ..................................................... 7 4.4 设备组成 ..................................................... 8 4.5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 (9)4.6 设备发射场强和有效辐射功率 (9)5 监测设备配置规范 (9)5.1 监测设备总的要求 .............................................. 9 5.2 接收机的基本要求 .............................................. 9 5.3 测量天线 .................................................... 10 5.4 射频电缆 .................................................... 10 6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监测方法 . (10)6.1 监测方式 .................................................... 10 6.2 监测地点 .................................................... 11 6.3 监测类型 . (11)6.4 监测流程 ....................................................12 6.5 场强测量 .................................................... 13 6.6 占用度测量 ................................................... 13 6.7 干扰判定分析 ................................................. 14 6.8 干扰类别分析 ................................................. 15 6.9 干扰源定位方法 ............................................... 16 附录A ...................................................................... 18 附录 B ..................................................................... 20 附录 C (21)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监测方法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的定义、实现的功能以及信号类型、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设备配置、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监测设备的配置、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的监测方法、干扰源判定分析以及定位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431-19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 ITU-R SM.1392-2发展中国家频谱监测系统的基本要求(01/2011) ITU-R SM 1723-1-2008移动频谱监测设备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0航空通信 《频谱监测手册》2011版 3 术语和定义3.1 最小可用场强 minimum usable field strength当存在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但没有来自其他发射机的干扰时,在规定的接收条件下为了达到希望的接收质量所必要的最低场强值。
3.2 地空话音通信 air-ground voice communication 航空器和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之间的双向话音通信。
3.3 地空数据通信 air-ground data link communication航空器和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之间的双向数字通信。
3.4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 VHF air-ground data link communication system该系统用于在118MHz-136.975MHz 频段飞机机载设备和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建立连接,实现地面系统与航空器之间的双向数据通信。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3.5 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ground aviation radio station是指使用航空无线电频率,用于航空无线电通信,在地面(陆地)、船舶或者海上工作平台上设置的无线电台(站)。
3.6 空中数字通信设备 air data link communication equipment在空中使用的航空电信数字通信设备。
是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的空中节点,主要功能是将机载系统采集的飞行监控数据通过空/地数据链发送到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并接收地面通过航空无线电台(站)发送到飞机上的数据。
3.7 地面数字通信设备 ground data link communication equipment在地面使用的航空电信数字通信设备。
是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的地面节点,用于飞机与地面数据通信网的连接。
主要功能是将地面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地/空数据链发送到飞机,并接收空中通过数字通信设备发来的数据。
3.8 最大允许干扰场强 maximum permissible interference strength为保证无线电台(站)正常工作所允许的最大干扰信号场强。
该场强值为无线电台(站)最小可用信号场强(保护信号场强)与干扰防护率(射频保护比)的差值。
3.9 最大允许干扰功率 maximum permissible interference power是指不能完全避免有害干扰的情况下,根据防护准则确定的设备接收天线口面处允许的最大干扰功率。
3.10 幅度调制的最小频移键控 amplitude modulated minimum shift keying幅度调制的最小频移键控用于商业航空无线电通信,调制速率为2400bps ,这种编码方式基带以幅度调制为载体,实现最小频移键控。
3.11 常规监测 routine monitoring在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频段内开展的日常监测工作,为掌握机场、航路和航线电磁环境变化态势,按一定周期对其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进行保护性监测,常规监测包含频段内信号测量和监听。
3.12 专项监测 professional monitoring根据国家相关部门下达的关于某项专项任务的要求,对频段内信号进行测量和监听的监测工作。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3.13 特殊监测 special monitoring根据国际以及国家相关部门下达的特殊任务而进行的117.975MHz-137MHz 频段内无线电信号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信号监测测向和干扰查找。
3.14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 Aircraft Communication Addressing an Reporting System是一种在航空器和地面无线电航空电台(站)之间通过无线电或卫星传输短消息(报文)的数字数据链系统。
4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用于空中交通管制、航务管理及地空广播通信。
VHF 地空话音通信系统是一种在航空器和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之间通过甚高频传输话音信号的模拟通信系统;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是一种在航空器和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之间通过甚高频段传输信息(报文)的数字数据链系统,信息是明文传输,且传输的信息是面向字符的。
可提供四类服务:a )空管部门空中交通服务;b )航空公司航班运行控制通信;c )航空行政管理通信;d )航空旅客通信。
4.1 通信频率VHF 地空话音通信系统工作于甚高频频段,用于民用航空中机场塔台与飞机、飞机与飞机之间通信联络使用,频率范围为117.975MHz-137MHz ,信道间隔为25kHz ,共有760个可用信道,我国目前开放400余个VHF 信道。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的通信频率在《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0航空通信第III 卷做了详细规定。
其频率范围为117.975MHz-137MHz (实际指配的频率范围为118MHz-136.975MHz );信道间隔为25kHz 。
其中中国地区(含香港、澳门)使用的VHF 数据通信基频频率为131.450MHz 。
4.2 信号类型及参数特征VHF 地空话音通信系统发射信号类型为AM 调制的模拟话音信号,解调方式为A3E ,信号频谱图和频谱图,如图1: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图1 DSB-AM 调制信号频谱图和瀑布图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发射信号类型为AM-MSK 调制的数字信号,这种编码方式基带以幅度调制为载体,解调方式为A3E,传输速率2400bit/s ,采用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 )协议方式通信。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AM-MSK 信号频谱图和瀑布图,如图2:图2 AM-MSK 调制信号频谱图和瀑布图4.3 系统框图图3 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框图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4.4 设备组成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设备分为空中通信设备和地面通信设备。
4.4.1 VHF 空中通信设备VHF 地空话音通信系统空中设备主要用于民用航空中飞机与塔台之间通信联络使用;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用于飞机向地面发送飞行监控数据以及接收地面发射到飞机上的维护数据,通过它可以进行空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