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兰花病毒及其传播途径
兰花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兰花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随着盆栽兰花混摆和野生兰花的驯化与推广,其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兰花的观赏价值。
一、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1)炭疽病又称黑斑病。
主要由伤口侵入危害兰叶,最初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呈半圆形或椭圆形的稍微凹陷的轮纹状斑痕,中间为浅褐色或白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褐色。
后来病斑干枯,产生黑色小点,孢子散生或轮状排列,在潮湿的环境下产生橙黄色的粘稠物,传染其它叶片。
病斑质脆易破裂,严重时导致全株枯死。
此病主要危害大花蕙兰、墨兰、蝴蝶兰、寒兰、建兰等,终年均可发生,梅雨季节发病尤多。
(2)圆斑病危害兰花叶片。
初发病为红褐色小斑点,后迅速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较宽,中间浅褐色,叶片正反面均着生黄色小突起,中、基部较多。
与兰花炭疽病不同,其病斑大,常横跨叶面阻断水分、养分输导,使病斑以上叶面枯死。
土壤基部板结,盆距过密,叶片受伤时,易导致此病发生。
(3)白绢病又称霉菌病。
最初在土壤表面及兰颈部产生白色菌丝,起初为乳白色,逐渐变为米黄色,最后为深褐色,平滑有光泽,圆形或椭圆形,向四周蔓延。
后来菌丝体纠结在一起成为栗褐色或蓝色菌核。
被害兰花茎基呈水渍状,腐烂变软,易于折断,严重时导致全株枯死。
(4)疫病又称兰花黑腐病、瘁倒病。
主要危害兰花的根部和叶基,受害根颈部腐烂,叶片产生褐色病斑,高温高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形成褐色大斑,最后呈黑褐色,直至整株枯死。
此病全年均可发生,浇水过多或通风不良均可发病。
(5)枯萎病危害兰花叶片,叶片受害后变黄枯萎,假鳞茎皱缩、扭曲变细,最后导致根系腐烂。
病情严重时假鳞茎深度腐烂,后期发臭,几个星期即枯死。
病株一般可存活一年或更长时候。
环境湿度过大,基质板结,通气不良易发此病。
(6)蘖腐病又称叶斑病。
主要危害新芽或叶片。
最先叶芽基部出现软烂病斑,象开水烫过一样,以后迅速扩展,成为深褐色腐烂大斑块,此时如用手轻轻一拔,叶片即随手而起。
在不利因素及发病的条件下,这些病斑中间变为灰白色,外围有一圈深褐色曲线分界很明显。
兰花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病害防治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圆形或椭 圆形的病斑,随着病情加重,病 斑逐渐扩大,变成黑褐色,并伴
有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
花朵受害后,花瓣上出现圆形或 椭圆形的病斑,颜色为淡褐色或 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连
接,最终导致花朵枯萎。
病原及传播途径
炭疽病的病原是一种名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真菌。
兰花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病害 防治
2023-10-28
目录
• 病害类型一:软腐病 • 病害类型二:白绢病 • 病害类型三:菌核病 • 病害类型四:病毒病 • 病害类型五:炭疽病
01
病害类型一:软腐病
症状及危害
叶片和花朵发生病变,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
花朵和叶片软化、腐烂,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对于严重的病株,需要及时清除并销毁,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茎部感染后会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严重时茎部组织腐烂,植株枯死。
病原及传播途径
由真菌中的菌核菌引起。
VS
传播途径:通过风、雨、昆虫等自 然媒介传播,也可通过病株与健康 株的接触传播。
防治方法
01
02
03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 病叶、老叶,保持植株通 风透光。
化学防治
使用杀菌剂,如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等,对发病部 位进行喷洒,可有效控制 病情。
病原及传播途径
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通过水分、肥料、盆土等介质传播。
防治方法
使用无病菌的盆土和肥料。 及时修剪病叶和花朵,并销毁。
定期更换盆土,保持盆土干燥。 使用抗菌剂,如硫酸链霉素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兰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兰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兰花病害概述•兰花真菌性病害•兰花细菌性病害•兰花病毒病•兰花虫害及其防治•兰花病害防治方法目录兰花病害概述01CATALOGUE病害定义兰花病害是指兰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其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干扰,从而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和病理变化。
病害分类兰花病害可以根据症状和病因进行分类,如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
病害定义与分类兰花病害常见症状兰花叶片出现黄色或黄白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死。
黄化病炭疽病黑斑病软腐病兰花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中心呈灰白色,边缘呈红褐色,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兰花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黑褐色病斑,导致叶片枯死。
兰花根部和茎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组织变软、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
兰花病害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环境湿度过大、温度不适宜、光照不足、缺乏营养等。
传播途径兰花病害主要通过空气、水、昆虫等途径传播。
其中,空气传播是指在空气中漂浮的病原菌孢子或菌丝体,通过气流传播到健康的兰花植株上;水传播是指病原菌通过水流传播到健康的兰花植株上;昆虫传播是指病原菌通过昆虫或其他害虫传播到健康的兰花植株上。
发生原因病害发生原因与传播途径VS兰花真菌性病害02CATALOGUE症状识别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兰花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兰花叶片和花朵。
感染炭疽病的叶片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中央呈灰白色,病斑上散生有黑色小点。
花朵受害时,会产生淡褐色或黑色的病斑,并伴有黄色晕圈。
炭疽病发生条件炭疽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此外,兰花品种的抗病性也会影响炭疽病的发病程度。
防治方法加强兰花养护管理,合理控制浇水,保持通风良好,提高兰花的抗病能力。
对于已经感染炭疽病的植株,需要及时清除病叶和花朵,并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杀菌剂包括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兰花易发病害防治新法
兰花易发病害防治新法兰花易发病害防治新法——在兰花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户没有注意轮换用药的原则,使得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等原本效果不错的药剂因产生抗性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下面介绍兰花常见病害的防治新方案,供兰友参考。
1、炭疽病:兰花炭疽病是最常见、也是为害兰花最严重的病害,又称褐斑病、黑斑病,它主要为害兰叶和兰芽。
炭疽病重在预防。
预防从冬眠期就应开始,而且喷药要全面,兰叶、兰株、兰盆、兰土和兰圃都要全面喷药,把病菌消灭在萌发阶段。
炭疽病一般在春夏季开始发生,7~8月最严重,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喷药,不仅要喷叶面,更要喷叶背,这样才能彻底灭菌,药剂可用炭克乳剂1500~3000倍液、扑克拉锰粉剂3000~6000倍稀释液、达克灵精1000~2000倍液等。
2、叶斑病:兰花叶斑病是夏季多发病害之一,雨后闷热(气温25℃~27℃)或温室通风不良更易暴发。
夏季要做好通风透气降温排湿的管理,浇水宜在早上进行,浇水时尽量做到叶片上不要有水滴,发现病情立即用药,可选药剂参考炭疽病。
3、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软腐病是造成兰花死芽、死苗最多的病害之一,易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6~9月份暴发,植株有损伤,或通风不良,排水不畅等条件下也容易发病。
细菌性软腐病重在预防,生产过程中要做好消毒措施,减少和杜绝昆虫或人为造成的机械损伤,发现病株要及时进行销毁。
平时定期喷洒1500~2000倍四环霉素,或81.3%嘉赐铜可溶性粉剂1000倍,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另应注意消除病害之后,要将兰花放在通风、清凉、偏干燥的环境里,避免放在中午和下午都晒太阳的地方,以防盆温过高使病害卷土重来。
4、立枯病:立枯病多发于花卉幼苗时期,是由真菌性侵染引起的苗期常见病害,春秋冬季节均可发生,防治措施,除要使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盆器等外,还要掌握好浇水的技巧,一般播种前要保持充足水分,幼苗出土后便严格控制灌水,发现病情后,要立即用药,可选万佳多粉剂2000~5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液500~800倍液等进行防治。
兰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和治疗
增加天敌
对于虫害严重的兰花,可以采取增加天敌 的方法进行防治。引进和繁殖病虫害的天 敌,如瓢虫、草蛉等,以控制病虫害的数 量。
农业防治方法
要点一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通风等,以增强兰花的抗病能力。同 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和枯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要点二
轮作和换土
对于病害严重的兰花,可以考虑进行轮作和换土。将兰 花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以避免病害的连续发生。同时 ,定期更换盆土,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促进国际间的学术合作和交流。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研究进展与成果
进展
近年来,兰花病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对 兰花病害的病原、传播途径、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方法 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利用生物防治和 化学防治结合的方法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成果
研究结果显示,生物防治方法在兰花病害防治中具有 较好的应用前景,如利用微生物菌剂和天敌昆虫等。 同时,化学防治方法的选择也更加精准和高效,如选 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兰花的病害发生率和损失率均有所降低。
兰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和治 疗
2023-11-05
目 录
• 兰花病害概述 • 常见兰花病害及其防治 • 兰花病害治疗方法 • 兰花病害预防措施 • 兰花病害研究展望 • 结论与展望
01
兰花病害概述
病害定义与分类
病害定义
兰花病害是指兰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其正常 生理机能受到干扰,从而出现各种异常症状,如叶片黄化、枯萎、卷曲等。
控制灌溉水量和频率,避免兰 花根部过湿导致病害发生。
注意灌溉水的质量,避免使用 污染的水源,以免引起病害传 播。
兰花病虫害防治
兰花病虫害防治兰花是一种珍贵、美丽的花卉,但由于其高价值和敏感性,常常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因此,为了保持兰花的健康和美丽,兰花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兰花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疾病的防治一、灰霉病灰霉病是兰花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可以通过空气、工具和土壤传播。
出现在疾病早期的兆头是在花朵上有一层灰白色的霉菌。
预防和控制灰霉病的关键是保持兰花的干燥和通风,定期清理病害部分,并使用有效的杀菌剂来喷洒叶面。
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免湿润环境和控制温度。
二、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体现为兰花叶片上的黑色斑点。
这种病害可以通过空气和水传播。
为了防治炭疽病,需要经常检查兰花叶片和茎部的异常情况,及时摘除感染部位,减少病菌在植物体内传播的机会。
另外,适当增加兰花日照时间,保持叶片的干燥,也有助于控制炭疽病的发生。
三、霉斑病霉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兰花叶片一旦感染,会出现浅黄色斑点,后期逐渐变为白色。
控制霉斑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废弃物和减少病菌的繁殖,远离高温高湿的环境。
此外,保持适量的光照和空气流通,也可以减少霉斑病的发生。
二、虫害的防治一、蚧螨蚧螨是兰花常见的虫害之一,它们吸食兰花上的汁液,导致兰花叶片变黄、干枯和变形。
为了防治蚧螨,可以使用昆虫手柄或软毛刷清理叶面上的虫害部分,并喷洒适量的杀虫剂。
如发现蚧螨严重感染,可选择用特效杀虫剂进行喷洒。
二、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兰花虫害,它们吸食兰花的汁液,导致兰花叶片畸形和黄化。
预防和控制蚜虫的关键是保持兰花环境清洁,适时给兰花喷洒杀虫剂。
另外,也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使用强力水龙头清洗叶面,以减少蚜虫的数量。
三、粉虱粉虱是兰花常见的害虫,它们吸食兰花汁液,使兰花叶片变黄,甚至脱落。
为了控制粉虱,可以喷洒杀虫剂,缩小害虫的生存环境。
此外,清洁花叶也很重要,通过清洗叶面和及时移除感染的叶片,可以减少粉虱的繁殖。
结语兰花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兰花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兰花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病害防治和治疗
兰花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病害防治和治疗汇报人:2023-11-22contents•病害一:软腐病•病害二:病毒病目录•病害三:炭疽病•病害四:虫害•病害五:肥害01病害一:软腐病0102症状及危害病菌会迅速蔓延,导致整株植物死亡。
叶片和花朵易腐烂,呈黄色或褐色,并伴有恶臭。
由细菌引起,通过雨水、浇水、昆虫等传播。
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病。
病因及传播途径定期检查植物,及时发现病株。
保持通风良好,降低湿度,避免过度浇水。
使用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如农用链霉素等。
防治方法02病害二:病毒病症状及危害兰花病毒病主要症状包括叶片出现坏死斑、萎缩、黄化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花朵畸形、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病毒病对兰花的生长和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整株死亡。
病毒病的病因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可以通过昆虫、汁液接触或土壤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在兰花养殖过程中,如果使用带病毒的土壤或交叉感染,都可能导致病毒病的传播。
病因及传播途径选择无病毒的种苗和健康的土壤进行种植。
加强兰花生长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兰花,可以进行隔离或销毁,避免病毒的传播。
对于常见的病毒病,可以使用抗病毒药剂进行防治,例如吗啉胍、宁南霉素等。
01020304防治方法03病害三: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兰花病害,主要危害兰花叶片和花朵。
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
花朵则会出现淡褐色的水渍状斑点,后期会扩大并腐烂,严重时导致花朵枯萎。
症状及危害病因及传播途径等传播途径传播。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炭疽病,如湿度大、通风不良等。
定期喷洒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以预防炭疽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兰花患上炭疽病,及时摘除病叶和花朵,并使用专用杀菌剂进行治疗。
加强兰花养殖环境的通风,降低湿度和温度。
防治方法04病害四:虫害兰花的叶片上出现小孔,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兰花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兰花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汇报人:2023-12-11•兰花病害概述•兰花主要病害识别•兰花病害防治方法目录•兰花主要病害具体防治技术•兰花病害的综合防治建议•兰花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案例分享01兰花病害概述兰花病害是指兰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其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引发各种异常现象和生长障碍。
兰花病害主要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如真菌、细菌、病毒等;非侵染性病害则是由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的,如营养失调、水分过多或不足、光照不足等。
定义与分类病害原因与传播途径兰花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寄生在兰花植株上或通过空气、水、土壤等媒介传播。
非侵染性病害则主要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如营养失调、水分过多或不足、光照不足等。
兰花病害的传播途径多样,如风雨、昆虫、线虫、细菌和病毒等。
其中,昆虫是兰花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如蚜虫、蓟马等。
常见兰花病害的症状与特点兰花真菌病害通常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或者植株出现萎缩、枯萎等现象。
真菌病害的病原菌主要侵染兰花的叶片、茎和根部,影响兰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兰花细菌病害通常表现为兰叶呈暗绿色,无光泽,叶片弯曲,叶面出现水渍状或油渍状斑点。
细菌病害的病原菌主要侵染兰花的叶片和茎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萎缩等症状。
兰花病毒病害通常表现为兰叶出现黄色或白色条纹、萎缩、皱缩等症状。
病毒病害的病原菌主要侵染兰花的叶片和茎部,影响兰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
02兰花主要病害识别该病主要危害兰花的叶片和茎部,造成组织软腐,有恶臭。
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溃疡病主要危害兰花的叶片,产生褐色斑点,叶片逐渐黄化。
这是一种检疫性病害,病原菌入侵兰花后造成溃疡状坏死。
030201兰花炭疽病主要危害兰花的叶片和茎部,造成椭圆形或圆形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褐色。
兰花疫病病原菌侵害兰花的根茎叶,造成组织腐烂,有白色菌丝。
盆栽兰花为何会出现病毒病?有哪些实用的防治措施?
盆栽兰花为何会出现病毒病?有哪些实用的防治措施?【导读】盆栽兰花为何会出现病毒病?兰花病毒病又可以称为花叶病、拜拉丝,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
主要为害兰花叶片,一般在兰株新苗上表现尤为明显。
叶片受害后褪绿、呈黄白色或浅绿色,植株光合作用受阻,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盆栽兰花为何会出现病毒病?兰花病毒病又可以称为花叶病、拜拉丝,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
主要为害兰花叶片,一般在兰株新苗上表现尤为明显。
叶片受害后褪绿、呈黄白色或浅绿色,植株光合作用受阻,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花朵变小或畸形,影响观赏价值,因此今天就来说说兰花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一、病毒病症状发病规律1、由于病毒是活养寄生物,不能在植物活细胞以外生存,因此这一特性也决定了病毒的传播方式,既不能像其他病原生物那样可依靠自身的主动力量传播,也不能借助气流、雨水和流水帮助传播。
2、病毒在入侵兰花时,必须从兰花表面轻微的伤口侵入这种伤口既能造成细胞壁的破坏,为病毒的侵入打开门户,又不导致细胞死亡,使入侵后的病毒能在细胞中繁殖。
因此病毒病的传播可分为非介体传播和介体传播两体种。
二、病毒病防治方法1、现在还没有针对治疗病毒病的特效药剂,因此在病毒病防治上,只能从日常的栽培管理入手,做好病毒病预防工作。
2、严把引种关:在种植兰花前,不要因为便宜就购买路边摊的那些来源不明的兰苗,或者去“三无”厂家购买兰苗,特别是那些没有当年生新株的老苗、弱苗,以防购买到病毒病病苗。
3、加强对日常养兰工具的消毒:在进入兰花栽培棚前,或者摸过带病叶片后再接触兰株前都要先洗干净手。
在进行修剪时,要对修剪工具进行消毒,尽量避免人为传播病毒。
4、及时防治虫害:及时防治蚜虫和蓟马,减少传毒虫媒。
5、加强药物预防:种植前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将兰根及假鳞茎浸泡30分钟,或者用5%菌毒清水溶液浸泡。
在病毒病发病初期,选用吡虫啉和植病灵等混合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病毒病预防药剂可选用1.5%植病灵乳油800-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等。
兰花的主要病虫害:白娟、黑斑、炭疽、软腐、茎腐病
兰花的主要病虫害:白娟、黑斑、炭疽、软腐、茎腐病白娟病兰花白绢病又称菌核病,发病始自兰叶基部,初呈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腐烂,延及叶片中上部,严重时整株叶丛枯死,有时在病株坏死表面及地表可见到白色绢状的丝状物(菌丝体)或核状物(菌核)。
高温高湿条件,酸性沙质土壤,被病菌污染的盆土或连作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炭疽病兰花中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一种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半圆形、圆形、椭圆形、梭形以至不规则形多种,大小不等,中央为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终致病叶枯黄。
该病多发于5月至6月梅雨季节或9月至10月秋雨多或台风雨多的年份,高温闷热,尤其是时晴时雨的天气,或园圃通风不良,或肥水管理不当,置盆过密,叶片交错擦伤,植株受冻害均可使发病加重。
黑斑病也称兰花叶枯病、圆斑病,是兰花较严重的病害。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病斑墨褐色,近圆形,发生于叶缘处的病斑呈半圆形,后迅速扩展成椭圆形大斑,边缘黑褐色,中央逐渐变为浅褐色,潮湿时,在叶背或叶面可产生红褐色突起小点,呈稀疏轮状排列。
该病多发生于叶片的中下部,易引起病斑以上的叶段枯死。
病原一般自伤口侵入,对嫩叶也可直接侵入,在气温适宜及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易发生此病。
软腐病高温、高湿、闷热的环境是产生软腐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发作于新苗,新芽,轻轻一拉就会脱离,发病后有臭味的腐烂。
叶片受害时,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迅速扩展呈黄褐色软化腐烂状。
腐烂部位不时有褐色的水滴浸出,有特殊臭味,严重时,叶迅速变黄。
若假鳞茎感病,也会出现水渍状病斑,褐色至黑色,最终使假鳞茎变得柔软、皱缩和暗色,迅速腐烂。
软腐病发现及时是可以避免整盆倒苗的(不像茎腐病那么可怕,肉眼发现后一般很难救治了。
防治方法:第一停止浇水,水是万物之本,这句话用在细菌繁殖上也很对口。
农用链霉素预防每十天喷药一次,治疗可用1500倍间隔7天喷2至3次。
细菌性斑点、细菌性褐斑病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为假单孢秆菌,主要为害兰叶,叶片受害初期叶面及叶尖产生不规则或长条形的似脱水现象的褪色班。
【精品】几种常见的兰花病毒及其传播途径
几种常见的兰花病毒及其传播途径一、常见的兰花病毒1.蕙兰嵌纹病毒CymbidiumMosaicVirus简称CyMV(1)病症受蕙兰嵌纹病毒感染的兰花植株经常有产生坏疽病症的倾向,如黑色坏疽斑点、坏疽条纹等。
感病植株除叶部、茎部产生坏疽外,花部也会产生坏疽,这是蕙兰嵌纹病毒特有的病症。
容易感病的兰花品种有报岁兰、嘉得利亚兰、文心兰、虎头兰、万代兰及蝴蝶兰。
坏疽斑有时只出现于叶片下表面而不发生于上表面,此种现象在文心兰、石斛兰、万代兰及蝴蝶兰上均有发生,因此常被栽培者误认为真菌感染所致。
部分感染蕙兰嵌纹病毒的兰属植物,如虎头兰、报岁兰、文心兰及蝴蝶兰也会产生黄绿斑驳的嵌纹或黄化条斑形病症。
另外也有部分兰花种类感染后并不表现任何可辨认的病症。
(2)病毒特性及传播方式蕙兰嵌纹病毒为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的一种。
此属病毒在细胞外的稳定性虽然不及烟草嵌纹病毒属的病毒,但也是已知病毒中性质极为稳定的一属。
其颗粒体稍可弯曲,长度约为450纳米,细胞外耐热温度为60℃至70℃,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25天。
目前尚未发现可以传播蕙兰嵌纹病毒的媒介昆虫,其传播途径与齿舌兰环斑病毒完全相同,病毒均由根系机械性伤口入侵及感染。
2.齿舌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RingSpotVirus简称ORSV(1)病症根据报告,可以感染齿舌兰环斑病毒的兰花种类超过20个属以上。
不同的兰属或兰种所产生的病症会有所差异。
蝴蝶兰、文心兰、卡特兰、报岁兰、四季兰及素心兰等兰种经常容易被齿舌兰环斑病毒感染,尤其是蝴蝶兰。
齿舌兰环斑病毒最早在文献上记载的病症是环斑,另外嵌纹、斑纹、黄化条纹、花色条斑,甚至坏疽病症均有记载。
在这些病症中以嵌纹与斑纹最为常见。
另外有部分兰花品种感染齿舌兰环斑病毒后并。
兰花病毒病之特性与预防对策
兰花病毒病之特性与预防对策农业试验所张清安一、国际上已知兰花病毒之种类与特性在28 种有纪录之兰花病毒中,其特性被清楚掌握,而且分类地位明确的共有CyMV、ORSV、Tobacco mosaic virus orchid strain (TMV-orchid)、Bean yellow mosaic virus (BYMV)、Dendrobium mosaic virus (DenMV)、Clover yellow vein virus (CYVV)、Dendrobium vein necrosis virus (DVNV)、Turnip mosaic virus (TuMV)、Tobacco rattle virus (TRV)、Vanilla mosaic virus (VaMV)、Cymbidium ringspot virus (CyRSV)、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Tomato ringspot virus (TomRSV)、Orchid fleck virus (OFV)、Tomato spotted wild virus (TSWV)、Impe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 (INSV)等16种,其余12种病毒大多数只有其颗粒型态被了解,对于其它特性如致病病征、传播方式及分类地位等并不清楚,尤其这些病毒通常只是某些地区之特定兰花标本中所发现之个案而已,其分布状况及对兰花产业之影响层面仍属未知。
上述16种病毒中有五种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包括BYMV、CYVV、TuMV、DenMV、及VaMV。
Potyvirus病毒可经由汁液伤口接触传播及蚜虫以非永续型方式媒介传播。
根据德国之报导,这些病毒在适当之媒介蚜虫种类存在下,有时可以非常有效率地在某一特定地区之兰花上传播,因此维持无病毒之母本与清洁之栽培环境,以避免蚜虫之滋生,是控制此类病毒之必要手段。
兰花病毒病防治方法
病毒病的发病规律
发病时间
兰花病毒病的发病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不同 地区的发病时间也有所不同。
传播途径
兰花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蚜虫、蓟马等昆 虫的传播和接触传播。蚜虫等昆虫在病株和健株 之间传播病毒,而接触传播主要是由于人员操作 、工具等将病毒带到其他植株上所致。
发病场所
兰花病毒病主要发生在温室、大棚等栽培场所,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发 生。
案例二:兰花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病情背景
某兰花种植区域,出现了病毒 病的情况,对兰花生长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
防治过程
采用了多种手段的综合防治措 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 检疫、定期喷洒药剂、改善环
境等多种方法。
防治效果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防治,病 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逐渐减 少直至消失,兰花生长得到了
恢复和发展。
种子和花粉传播
病毒病也可以通过种子和花粉进行 传播。
水流和土壤传播
病毒病还可以通过水流和土壤中的 病残体进行传播。
02
病毒种类与症状
常见病毒种类
01
CMV
02
PMeV
03
TMV
04
CaMV
05
Potyviruses
黄瓜花叶病毒,常见的病 毒之一,主要通过蚜虫传 播,也可通过接触和嫁接 感染。
番茄斑萎病毒,主要侵染 番茄、辣椒等茄科植物, 通过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 。
侵染循环
兰花病毒病的侵染循环比较复杂,一般由昆虫介 导传播,通过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并在细胞内增 殖。在高温、高湿等条件下,病毒病容易发生和 传播。
03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的选择是 兰花病毒病防治的 关键措施之一。
兰花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病害防治
症状及危害
病毒病是一种严重的兰花病害, 可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色或白色 斑点、萎缩、变形,甚至死亡。
症状通常包括花叶、条纹、坏死 和畸形等,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或脱落。
病毒病不仅影响兰花的观赏价值 ,还可能对其生长和繁殖造成严
重影响。
病原及传播途径
兰花病毒病的病原通常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 郁金香碎色病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害防治的常见方法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昆虫等进行 防治,如使用天敌昆虫。
农业防治
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物 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使用农药进行防治,见效快, 但容易产生药害和残留。
物理防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如人 工捕捉、诱杀等。
改善环境
改善环境条件,如增加通风、 降低湿度等,能够减少病害的 发生。
对于已经感染病害的植株,及 时剪除病叶并销毁,同时喷洒 针对性的杀菌剂进行治疗。
04 疫病
症状及危害
叶片出现暗绿色或黑 色斑点,并逐渐扩大 ,导致叶片枯萎。
茎部感染后,会出现 暗色斑点,并逐渐向 上蔓延,导致茎部枯 萎。
花朵受到感染后,花 瓣出现水渍状斑点, 并逐渐扩大,导致花 朵枯萎。
病原及传播途径
避免经济损失
病害可能导致兰花品质下降,影响 销售和产值,因此病害防治能够避 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预防为主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应采 取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
及时发现
一旦发现病害症状,应立 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综合治理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方 法相结合。
兰花病虫害怎样防治?
兰花病虫害怎样防治?兰花常见病害和虫害有炭疽病、腐烂病、黑斑病、白绢病、病毒病、蓟马、红蜘蛛、介壳虫等。
(1)炭疽病。
炭疽病是兰花的常见病。
初发时,叶面出现呈半圆形的病斑,先是红褐色斑点,后期褐色渐深,有时边缘有黄晕,中央由灰褐变灰白,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黑点,由叶尖向下蔓延,使整段甚至整枝枯。
此病由病原菌产生,病菌以菌丝体在残株病叶上越冬,故发现在病株应立即剪除烧毁。
防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栽埴或盆花放置不宜过密;防止暴雨冲击。
避免霜冻伤害;梅雨、秋雨季节,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中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喷3-4次即可见效。
(2)腐烂病。
此病在气候湿润的多雨季节发生,系由霉菌引起,常危害幼苗的叶片、根部。
防治方法:①选育抗病力强的良种;②保持植株通风透光,降低湿度;③发现病株立即剪除,50%克菌丹5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喷洒叶面。
(3)黑斑病。
平时浇水过多、通风不良容易发生此病。
初发时叶面出现黑点,逐渐扩大。
发现时,宜将花移至通风处,喷洒0.3%-0.5%波尔多液,或70%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释液。
(4)病毒病。
此病由病毒引起。
蚜虫此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植株感染后,花、叶变色、萎缩或畸形,在不同的兰花品种上其表现症状也各不相同,危害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感病植株一般生长不健壮。
防治方法:防治应在平时加强管理和养护,增强植株抵抗力。
春季开始,喷0.3%-0.5%波尔多液,每半个月1次,消灭蚜虫是除治该病的关键。
(5)白绢病。
常始发于叶片基部,以后上延,形成绢丝状薄膜,使花枯死。
应及时拔除病枝,喷洒0.5%-0.1%波尔多液。
(6)蓟马。
此虫身体微小,以若虫和成虫吸食嫩叶和花的汁液,使被害植株的叶片发黄变形、花瓣卷缩。
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800-1000倍液或2.5%沃氰菊酯4000倍液喷雾防治。
(7)介壳虫,俗兰虱。
一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
兰花病毒病的一般性状
喷洒治疗剂
一旦发现病毒病,可使用治疗剂, 如盐酸病毒A、盐酸病毒B等,对 病株进行喷洒治疗。
注意药物使用
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使用方法 和浓度,避免对兰花造成损害。
生物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01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品种,以
降低病毒病的发病率。
加强栽培管理
02 加强兰花的栽培管理,提高兰花的抗病能力,减少病
毒病的发病率。
利用微生物拮抗剂
03
利用微生物拮抗剂,如芽孢杆菌、放线菌等,对病毒
病进行防治。
06
病毒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研究现状
01
病毒的种类与分布
兰花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其中包括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
毒等。这些病毒在兰花生长的地区都有分布,对兰花的生长和发育造成
严重影响。
02
病毒的传播途径
媒介传播
媒介昆虫传播
除了蚜虫和粉虱等昆虫外,其他一些媒介昆虫如叶蝉、飞虱等也能够携带和传播病毒。这些昆虫在吸取病毒植株 的汁液时,将病毒传播到健康植株上。
媒介物传播
通过风、水流等媒介物,病毒可以在兰花之间进行传播。例如,使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源浇灌兰花,或者在风力作 用下将病毒传播到健康植株上。
02
03
病毒的危害
对兰花的危害
兰花病毒病会导致兰花叶片出 现斑点、黄化、畸形等症状, 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
病毒病还会导致兰花生长速度 减缓,甚至停止生长,对兰花 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病毒病严重时会导致兰花植株 死亡,给兰花产业带来巨大的 经济损失。
对其他植物的危害
01
某些兰花病毒病也可以感染其他 植物,如菊花、吊兰、君子兰等 观赏植物。
兰花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病虫害防治
害防治2023-10-28•病害一:软腐病•病害二:炭疽病•病害三:黑斑病目录•病害四:叶枯病•病害五:蚜虫害01病害一:软腐病兰花的叶片和假鳞茎上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为软腐状,有时茎部也出现。
受害严重的植株倒伏、枯死,对兰花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及危害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原体为Erwinia chrysanthemi pv. zeae,细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
多发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或因害虫、机械损伤造成伤口后引起。
病原及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病菌滋生。
使用无病菌肥料,避免交叉感染。
对发现的病株及时拔除,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02病害二:炭疽病症状及危害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兰花叶片和花朵。
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淡黄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加深,最终形成明显的炭疽状病斑。
花朵受害后,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颜色呈淡黄色或灰白色,随后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最终导致花朵枯萎。
炭疽病的病原是一种名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真菌。
该真菌主要通过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分生孢子可以在空气中飘浮,也可以通过水流、雨水、昆虫等媒介传播。
病原及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加强兰花的日常养护,定期施肥、浇水、修剪等,以提高兰花的抗病能力。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使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洒防治。
及时清除病叶和花朵,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病源。
注意环境卫生,避免兰花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03病害三:黑斑病症状及危害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呈黄色或黄褐色,中间有明显的褐色轮纹。
严重时,叶片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病原及传播途径由真菌中的链格孢菌引起。
通过风雨传播,多从叶片伤口处侵染。
防治方法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带菌植株引入。
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养兰者梦寐以求的兰花变异,这4种名贵兰花,是因兰株感染病毒!
养兰者梦寐以求的兰花变异,这4种名贵兰花,是因兰株感染病毒!兰花植株对病毒的侵害有多种表现,形态发生变异。
有些变异如矮化、各种花叶黄化(白化条、斑)、齿叶、花器的畸形、花色的变异能增加兰花的观赏价值,是养兰者梦寐以求的。
一、已知的兰花病毒据报道国内外侵害兰花(包括泽兰)的植物病毒有:建兰花叶病毒、建兰环斑病毒、建兰轻性花叶病毒、齿兰环斑病毒、洋兰斑点病毒、万代兰花叶病毒、石斛兰花叶病毒、番茄环斑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
一位老花友曾告诉沐沐,曾见资料报告,水稻黄矮病的弹状病毒可感染兰花。
二、病毒侵染兰花的表现“叶艺兰”适当增加光照,控制水分、增加培育温度,可以使“缟”更加明显,是一些艺兰者的经验,也是表明缟兰可能是病毒侵染形成的旁证。
当然这里不能排除药剂、射线刺激引起染色体改变而形成“叶艺”现象的存在。
兰株感染病毒后的病状有:1.黄化病毒:叶艺兰的金边、缟、斑都可能与黄化病毒有关。
如“后明”即前期不表现线、斑或不明显,后期才显现线、斑的,是因为前期气温较低病毒增长不及植株生长速度快。
后期植株生长速度减慢,相对而言病毒增长量加大,植物显现病毒侵害症状,叶面出现黄、白线条或斑块。
金、银色的“边”、“缟”、“斑”,随季节、年份的不同,有的新苗有,有的无,有的好,有的差,有些年份有,有些年份无,隔一年又有的现象。
有时会“金转银”,即金黄色的线条、斑块会转为白色,其原因也应与叶部叶组织中的病毒数量增加有关。
2.“达摩”现象,达摩是风靡台港一时的报岁兰名贵品种。
达摩具有各种类型的叶花变化,是其具有的特殊魅力。
从“青底板”的达摩小苗,到培育成具有各种类型的叶花的达摩名品,是要有条件、有技术的。
一位台湾兰友曾说有此技术。
我们在成都也曾见到数万元购买达摩青底板苗后因未出艺而退货的青底板达摩苗。
达摩青底板培养到出艺,是“后明”一类,应是病毒病显症的病程。
其技术可能是温度增高、营养控制这类条件控制方法。
造成达摩(报岁兰)黄化、“出艺”的植物病毒很可能是水黄矮病的病原弹状病毒。
兰花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
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 进行防治,注意用药安
全和环境保护。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的施肥、浇水 、修剪等农业措施,提
高兰花的抗病能力。
防治效果评估
病虫害控制效果
评估防治措施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 及时调整防治方案。
安全性评估
对使用的农药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 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经济性评估
评估防治措施的经济效益,分析投入 与产出的关系,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 供参考。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兰花病 虫害的发生机制
进一步探究病虫害的发生规 律和传播途径,为防治技术 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开发新型防治技 术
研究更加环保、高效的生物 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减少 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的防治技术和 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外兰花 产业的共同发展。
推广应用防治技 术
兰花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 治技术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兰花的常见病虫害 •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 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 防治技术的实施与效果 • 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兰花的常见病虫害
病害类型
炭疽病:兰花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菌 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兰花叶 片,也危害茎部和花朵。症状表现为 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边缘黑褐色, 中央灰白色,有轮纹或无轮纹,后期 出现小黑点。防治方法包括保持通风 良好,降低湿度,增施磷钾肥,发病 初期可喷洒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或甲 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内吸性杀菌剂 。
营养失调
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如铁、 锌等,会导致兰花抵抗力下降
,容易感染病害。
土壤质量
土壤贫瘠、板结、酸碱度不适 等都会影响兰花的生长,降低
兰花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病害防治和治疗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兰花病害概述 • 兰花炭疽病防治 • 兰花叶斑病防治 • 兰花茎腐病防治 • 兰花病毒病防治 • 兰花虫害防治
01
兰花病害概述
病害定义与分类
病害定义
兰花病害是指兰花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状态,表现为叶子、茎、花等部位 的异常,影响兰花的观赏价值、产量和质量。
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吡虫啉 、阿维菌素等。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如瓢虫、草蛉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蚜虫
以口针刺吸兰花汁液,使受害 部位出现黄斑或褐色斑,影响 光合作用和生长。
介壳虫
以口针刺入兰花叶片组织,吸 取汁液,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
蓟马
以口针刺入兰花叶片组织,吸 取汁液,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化学药剂及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利用天敌捕食、灯光诱杀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化学药剂
非侵染性病害发生原因
主要是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不当引起,如营养失调、水分过多或过少、 温度不适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兰花生理机能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病变。
03
病害危害
兰花病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兰花的生长和观赏价值,甚至导致整株兰花
的死亡。同时,病害的传播也可能会对其他植物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及
时防治。
防治策略与重要性
诊断方法
观察兰花的症状表现,结合发病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 综合判断。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传播途径
兰花茎腐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病菌 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根部侵染植株。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 病害的发生,土壤贫瘠、排水不良也 容易导致病害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兰花病毒及其传播途径
蕙兰嵌纹病毒CymbidiumMosaicVirus简称CyMV
(1)病症受蕙兰嵌纹病毒感染的兰花植株经常有产生坏疽病症的倾向,如黑色坏疽斑点、坏疽条纹等。
感病植株除叶部、茎部产生坏疽外,花部也会产生坏疽,这是蕙兰嵌纹病毒特有的病症。
容易感病的兰花品种有报岁兰、嘉得利亚兰、文心兰、虎头兰、万代兰及蝴蝶兰。
坏疽斑有时只出现于叶片下表面而不发生于上表面,此种现象在文心兰、石斛兰、万代兰及蝴蝶兰上均有发生,因此常被栽培者误认为真菌感染所致。
部分感染蕙兰嵌纹病毒的兰属植物,如虎头兰、报岁兰、文心兰及蝴蝶兰也会产生黄绿斑驳的嵌纹或黄化条斑形病症。
另外也有部分兰花种类感染后并不表现任何可辨认的病症。
(2)病毒特性及传播方式蕙兰嵌纹病毒为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的一种。
此属病毒在细胞外的稳定性虽然不及烟草嵌纹病毒属的病毒,但也是已知病毒中性质极为稳定的一属。
其颗粒体稍可弯曲,长度约为450纳米,细胞外耐热温度为60℃至70℃,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25天。
目前尚未发现可以传播蕙兰嵌纹病毒的媒介昆虫,其传播途径与齿舌兰环斑病毒完全相同,病毒均由根系机械性伤口入侵及感染。
齿舌兰环斑病毒
OdontoglossumRingSpotVirus简称ORSV
(1)病症根据报告,可以感染齿舌兰环斑病毒的兰花种类超过20个属以上。
不同的兰属或兰种所产生的病症会有所差异。
蝴蝶兰、文心兰、卡特兰、报岁兰、四季兰及素心兰等兰种经常容易被齿舌兰环斑病毒感染,尤其是蝴蝶兰。
齿舌兰环斑病毒最早在文献上记载的病症是环斑,另外嵌纹、斑纹、黄化条纹、花色条斑,甚至坏疽病症均有记载。
在这些病症中以嵌纹与斑纹最为常见。
另外有部分兰花品种感染齿舌兰环斑病毒后并不表现病症,此现象在蝴蝶兰及文心兰的幼苗期特别常见,染病植株通常要等到第一次开花后才会逐渐显现出病症。
另外,人工栽培的兰园中蕙兰嵌纹病毒与齿舌兰环斑病毒复合感染同一兰株的现象极为普遍,对兰株的影响有加成效果,病症会远比单一病毒感染时严重许多。
(2)病毒特性及传播方式齿舌兰环斑病毒为烟草嵌纹病毒属(Tobamovirus)的一种。
颗粒体为短硬杆状,长度约300纳米。
该属病毒的共同特性是性质极其稳定,在寄主细胞外耐热性强,在高达95℃的温度下,仍可存活相当时日。
根据日本学者报告,齿舌兰环斑病毒在20℃下,在细胞外可存活10年以上,为稳定性极高的传染性病毒。
本病毒只能经由机械性伤口入侵植物体内,因此在组织培养或温室栽培管理过程中,所有可能造成表面伤口的操作,包括切花梗、修剪,甚至植株叶片间的磨擦,都可能成为病毒入侵感染的途径。
截止目前为止,尚未证实齿舌兰环斑病毒可被任何专一性的媒介昆虫传播。
但是任何可能在兰株上造成机械性损伤的昆虫或小型动物,如蟑螂、蜗牛等都会增加齿舌兰环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应该注意防范。
胡瓜嵌纹病毒
CucumberMosaicVirus简称CMV(1)病症最早有关胡瓜嵌纹病毒感染兰花的记录是在蝴蝶兰上发现的。
当时所记载的病症是植株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化条纹。
胡瓜嵌纹病毒也可使红花品系蝴蝶兰的花瓣产生褪色或条纹病症。
另外,曾在文心兰标本中发现过胡瓜嵌纹病毒感染的情况。
标本叶片呈现不明显的斑纹病症,隐约可见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但是该植株大小与正常的植株大小无差别。
(2)病毒特性及传播方式胡瓜嵌纹病毒为胡瓜嵌纹病毒属(Cucumovirus)的一种。
颗粒体为球形颗粒体,直径28纳米。
此病毒的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可以感染85科365属高达800种以上的植物。
我国许多地区的大部分重要经济作物均有胡瓜嵌纹病毒感染的记录,其族群在田间分布极为普遍。
此病毒可以由机械磨擦所致的伤口传染。
在田间主要由蚜虫以非永续型方式媒介传播,由于可以传播胡瓜嵌纹病毒的蚜虫种类众多,所以此病毒族群分布十分广泛。
防治兰花病毒病最好的方法是在病害发生前预防其传入,也就是要彻底了解病毒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与来源,然后予以全面地封杀,从而杜绝病毒传入的机会。
1.兰花生产过程中感染病毒的途径。
(1)如果感染病毒的植株被利用作为授粉的亲本,采取果荚进行无菌播种以繁殖实生苗,感病的果荚组织与绒毛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在播种过程中会污染种子与培养基。
由于齿舌兰环斑病毒与蕙兰嵌纹病毒均为极其稳定的病毒,因此在细胞外可以长
期存活。
待兰花种子发芽后,病毒由人为移植操作过程所造成的伤口入侵而感染部分幼苗。
这些幼苗又成为病毒感染源,在继代培养中继续污染其他植株,甚至在实生苗成熟出瓶定植过程中,再次成为病毒污染源,传染给其他兰花幼苗。
(2)已经感染病毒的植株由于品种符合市场需求,操作者未经病毒检验便进行分生组织培养,大量繁殖分生克隆苗,结果造成所繁殖的种苗全部携带病毒。
(3)操作者虽然筛选出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病毒检验,但这些亲本刚好处于感染时期,所以组织内的病毒浓度低或分布不均匀,检验结果误认为这些亲本无病毒感染。
用这些亲本进行分生组织克隆,结果造成种苗携带病毒。
(4)优良性状的亲本并未感染病毒,但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遭到病毒污染。
若分生苗在母瓶期被病毒污染,则后续繁殖的种苗会全部携带病毒。
据调查,操作过程中所惯用的流程与技巧无法完全避免病毒污染,有可能导致不同批号的兰花种苗之间发生相互传染。
2.可能造成病毒传染的操作方式。
(1)不正确的工具消毒方式:组培所使用的操作工具,如镊子、解剖刀等均须经过灭菌程序,才能避免细菌与真菌的感染,因此操作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
传统上多数采用高温灭菌法,例如利用高温烘箱的干热灭菌法、利用高压杀菌锅的湿热灭菌法及无菌操作台上使用的火焰消毒法。
由于齿舌兰环斑病毒与蕙兰嵌纹病毒的性质极其稳定,因此若缺乏适当有效的灭除方法,此病毒极有可能长期存留污染无菌
操作台的台面或工具,甚至包括污染操作人员的手部及衣物,从而有机会间接感染到组培苗。
(2)传接培养皿被污染:除了利用无菌操作台进行组培苗的传接外,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也大都会应用培养皿或支撑物来隔绝组培苗与无菌操作台台面的直接接触。
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不同批号种苗间的污染。
严格来说,培养皿必须随不同批号的种苗更换。
因为如果上一批的种苗感染了病毒,可能会污染培养皿表面,而再次使用被污染的培养皿就会导致下一批种苗也受到病毒感染。
(3)工作人员的疏忽与不良习惯: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疏忽或有不良习惯可能会提高组培苗感染病毒的几率。
例如,使用火焰消毒工具时草率而不完全,或该换培养皿时没有及时更换等都是组培苗难以避免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
管理者可以采取训练员工,培养其敬业精神,加强品质监控等措施来降低种苗的病毒感染几率。
3.组培苗并未感染病毒,但在移出瓶外定植过程中被病毒感染。
据调查,即使分生苗在瓶中无病毒感染,但若在移出瓶栽培过程中未能采取严格的预防病毒感染的措拖,仍然会有感染病毒的情况发生。
这些常犯错误包括:
(1)操作者将种苗从瓶内移出后,置于容器内洗涤残余培养基或用保护性药剂处理,此时若使用同一容器处理不同批号的种苗,有些批号的种苗携带病毒,则残留病毒会污染容器表面,导
致再处理下一批种苗时发生病毒感染。
若同一批种苗内有部分个体为病毒感染者,当所有种苗放在同一容器内处理时,也会造成其他个体受感染。
(2)进行种苗定植操作所使用的工作台台面、工具或工作人员手部均有可能在移植的过程中接触到带病毒的种苗而遭受病毒感染,进而成为传播病毒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