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说课稿学习资料
劳动关系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劳动关系管理授课对象:企业HR、法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工会工作人员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劳动关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
3. 学会如何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
4. 提高劳动关系的风险防范能力。
教学重点:1. 劳动关系的定义和分类。
2.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 劳动争议的处理流程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识别。
2. 复杂劳动争议的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案例分析材料、法律法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劳动关系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些?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劳动关系的定义与分类- 讲解劳动关系的概念,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的不同。
- 分析劳动关系的分类,如劳动合同关系、劳务关系等。
2.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介绍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如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等。
- 阐述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如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
3. 劳动争议的处理流程和技巧- 介绍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如调解、仲裁、诉讼等。
- 分析劳动争议处理的关键环节和技巧。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关系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 每组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案例,引导学生回顾案例中的关键问题。
2. 提问:如何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识别- 分析劳动关系管理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等。
- 介绍识别法律风险的技巧和方法。
2. 复杂劳动争议的解决策略- 分析复杂劳动争议的特点和解决难点。
2024年劳动关系与劳资法规培训资料
法律诉讼
如果员工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政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工资制度的 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 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CHAPTER 04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
工作时间的安排与调整
标准工时制
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 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
综合计算工时制
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 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 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 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不定时工作制
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 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 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 的一种工时制度。
休息休假的权利与保障
1 2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 和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全体公民享有休假的权 利。
奖金
根据企业盈利状况、 员工贡献度等因素发 放的一次性奖励。
津贴补贴
针对特定岗位、特定 工作条件或特定地区 给予的额外补助。
工资计算方式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 工资、年薪制等不同 的计算方式。
工资支付与保障制度
01
02
03
04
工资支付时间
企业应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 ,不得拖欠或克扣。
工资支付方式
企业可以采取银行转账、现金 等方式支付员工工资,应确保
2024年劳动关系与劳 资法规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16
CONTENTS 目录
• 劳动关系概述 • 劳动合同制度 • 工资制度 •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 • 劳动安全与卫生制度 •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CHAPTER 01
劳动关系讲课稿模板范文
劳动关系讲课稿模板范文劳动关系讲课稿一、引言(200字)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讲解劳动关系的相关知识。
劳动关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关乎到每个人的个人权益与社会发展稳定。
在本次讲座中,我将重点介绍劳动关系的定义、发展概况、重要性以及实践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够增加大家对劳动关系的了解,提高对劳动权益的保障意识。
二、正文部分1. 劳动关系的定义和涵义(600字)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职业关系。
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法定、约定和习惯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总和。
劳动关系的涵义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关系、劳动保护关系、工资支付关系、劳动纠纷关系等。
2. 劳动关系的发展概况(800字)劳动关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后期。
在早期的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资双方利益不平衡,劳动者遭受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劳资冲突频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劳动关系逐渐得到改善。
目前,劳动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日趋完善,各国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推动劳资关系向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3. 劳动关系的重要性(1000字)(1)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良好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能够减少劳资冲突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安宁。
(2)保护劳动权益。
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能够确保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防止劳动者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剥削。
(3)促进企业发展。
健康的劳动关系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4)推进经济进步。
良好的劳动关系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4. 实践中的应用(1200字)(1)加强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
各国应该建立完善的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顺利进行。
(2)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
劳资双方应加强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进一步升级,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氛围。
劳动关系学说课 PPT课件
可是,录用通知书已经发出,公司 应当怎么办呢?
12
教学组织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请对四种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一
• 书面通知许某,宣布录用 通知书无效
第一步
公司向许某摊牌
第二步
公司表示愿意支 付其一个月的工 资,双方不再签 订劳动合同
第三步
公司如果许某坚 持要签订劳动合 同,公司将与其 签订期限为一个 月的劳动合同
最后
许某同意双方不 再签订劳动合同
14
教学组织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 如果存在录用通知书与劳动合同 有不一致的情形的时候,用人单位 必须终止录用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 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 拟定劳动合同 • 试用期管理 • 拟定专项协议
基本理论
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期限与试用期 劳动合同的内容
11
教学组织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案 例 分 析
公司应当 怎么办?
某公司经过对许某多次面试,决 定聘请他担任部门经理。于是向 他发出了一份录用通知书,决定 聘请他担任部门经理,录用通知 书还载明了职位、月薪、福利、 入职日期等内容并要求他在一个 月内回复。 许某接到录用通知书后立即表示同 意,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准备签约
• 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师创 设的一种情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6
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内容搭配
基本理论 讲授法与讨论法
原则:教学做结合
实操演练
劳动关系劳动法串讲资料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1.以下不属于冲突的根本根源的是(2014.4)A异化的合法化B客观的利益差异C工作本身的属性D雇佣关系的性质2.以下不属于冲突的背景根源的是(2013.4)A广泛的社会不平等B客观的利益差异C劳动力市场状况D工作本身的属性解题知识点:1.冲突的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2.冲突的背景根源: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平等、工作本身的属性一、简述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2014.4)答:1.经济环境所谓经济环境,既包括宏观经济状况,如经济增长速度和失业率,也包括更多的微观经济状况。
2.技术环境技术环境包括产品生产的工序和方式,以及采用这些工序和方式所必需的资本密集的程度等。
3.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指政府的各种政策方针,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4.法律和制度环境甚至规范雇佣关系双方行为的法律和其他的机制,这些机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5.社会文化环境6.影响劳动关系的五个环境要素综述二、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2013.4)1.法律的平等性2.经济的依赖性3.管理的从属性4.权益的冲突性5.实力的差异性6.冲突的影响性7.互动的复杂性补充知识点:三、劳动关系的主体1.雇员(不属于官员的情形)2.雇员团体3.雇主4.雇主组织5.政府四、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1,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2,公共利益的维护者;3,公共部门的雇主;4,有效服务的提供者。
•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1.管理主义学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A经济效率的最大化B人员福利的最大化C雇员忠诚的最大化D高层权力的最大化2.统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A社会统和模式B经营者统和模式C劳动者统合模式D国家统和模式3.正统多元论学派主要分析研究的领域是A劳动力市场B工会、劳动法和集体谈判C管理政策与实践D雇员的社会问题4.协约自治模式的形式包括A劳资分离B劳资抗衡C劳资制衡D劳资统和本章主要考核的题型是选择题答题的知识点是1.规划卡的表格(各学派对劳动关系的不同看法)2.劳动关系调整模式(1)斗争模式(2)多元放任模式(3)协约自治模式:劳资抗衡模式、劳资制衡模式(4)统合模式:社会统合模式、经营者统合模式、国家统合模式社会统合模式的特征(瑞典)(1)劳资双方的关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2)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3)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存在于社会阶层;(4)劳动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高于对本产业的冲程经营者统合模式的特征(日本)(1)劳资关系主要发生在企业层级(2)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不具有强大的力量(3)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只存在于产业阶层(4)劳动者对本产业的忠诚度高于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国家统合模式的特征(瑞典)(1)国家对劳资双方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对劳动契约采取干预态度,对集体劳动关系予以压缩(2)以劳动基准法为核心,国家公权力对劳资双方的劳动契约直接介入、干预和管制(3)在劳动安全卫士与劳动监督检查方面,采取官僚本位主义,缺乏工会与劳动者的参与(4)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较少从劳动者的立场进行规划,体现劳动者利益•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1.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A、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B、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C、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中叶D、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八九年代2.“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命名者是著名的管理学家A哈罗德孔茨B彼得德鲁克C雨果忙斯特伯格D约翰莫尔斯3.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A哈罗德孔茨B彼得德鲁克C雨果忙斯特伯格D约翰莫尔斯答题的知识点规划卡上的图(劳动关系发展及历史背景)•第四章管理方1.独裁剥削管理模式最能体现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的是A效率最大化思想B职权结构最大化C福利最大化思想D成本最小化思想2.工作生活质量计划的核心是A工作轮换B工作扩大化C工作丰富化D工作再设计本章知识点1.管理方(1)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管理》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管理》教案第一章:劳动关系概述1.1 劳动关系的定义和特征1.2 劳动关系的分类1.3 劳动关系的主体和客体1.4 劳动关系的作用和意义第二章: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2.1 劳动关系建立的条件和程序2.2 劳动关系合同的内容和形式2.3 劳动关系维护的原则和方式2.4 劳动关系维护的法律规定第三章:劳动争议处理3.1 劳动争议的定义和分类3.2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和程序3.3 劳动争议调解的组织和程序3.4 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和程序第四章:劳动保护与福利4.1 劳动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内容4.2 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4.3 劳动福利的种类和形式4.4 劳动福利的管理和发放第五章:劳动者的权益与义务5.1 劳动者的权益保障5.2 劳动者的权益维护5.3 劳动者的义务和责任5.4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第六章:劳动法律法规6.1 劳动法的定义和作用6.2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6.3 劳动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6.4 劳动法律法规的适用和遵守第七章: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7.1 劳动争议调解的组织和程序7.2 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和程序7.3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执行和申请强制执行7.4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法律规定第八章:员工关系管理8.1 员工关系管理的定义和内容8.2 员工关系管理的策略和方法8.3 员工关系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改进8.4 员工关系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第九章:劳动人事争议处理9.1 劳动人事争议的定义和分类9.2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原则和程序9.3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组织和程序9.4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申请和程序第十章:劳动关系管理的未来发展10.1 劳动关系管理的发展趋势10.2 劳动关系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0.3 劳动关系管理的创新与发展10.4 劳动关系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劳动关系概述难点解析:劳动关系的界定和识别,劳动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劳动关系作用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讲义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讲义一、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1.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用工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报酬关系、职业安全关系等。
是由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规范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2.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合同性、交易性和等级性。
合同性是指双方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交易性是指劳动者通过用工合同出卖劳动力获得报酬;等级性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行管理和监督。
3.劳动者是指依法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为用人单位工作,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或者其他劳动的人员;用人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机关、军队等用工单位。
二、民主管理的基本概念1.民主管理是集体主义原则在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指在企业中实行依法平等、民主、科学管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民主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民主性和参与性。
平等性是指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法律、合同和安全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民主性是指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关系;参与性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有权在用人单位的决策中参与,共同制定决策。
3.民主管理涵盖了企业中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并且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和服务等各方面。
三、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的关系1.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民主管理的有效支持,而民主管理的实施也离不开良好的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只有在良好的劳动关系基础上,民主管理才能得以有效实施,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3.劳动关系中的平等、民主、自愿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劳动关系中,民主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劳动关系和民主管理的重要性1.劳动关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础。
劳动关系说课稿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劳动关系学课程说课稿院部:公共管理学院说课时间:2012.1 地点:西多媒体220 说课教师颜廷军团队成员:一、课程目标与定位1.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目标的的确定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需求、供给预测,组织结构,定编定岗,岗位分析等)——员工招聘与配置(招聘、录用、甄选、配置、素质测评等)——绩效管理(绩效计划、考核、实施、反馈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管理(档案、合同、纠纷、劳动安全卫生、用工制度、工伤处理等)。
专业培养目标我们专业目标的确定依据是专业服务岗位(群)的岗位需要:主要面向各种类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才素质测评机构、人才市场及劳动市场,能从事人事工作、劳动保护、职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等一线管理工作。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1)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制度的适用能力。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管理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掌握人力资源市调查、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2.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目标与定位的依据(1)劳动关系工作流程(2)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十个新的职业,其中包括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 ▪职业描述:▪从事劳动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管理以及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协调、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工作的人员。
具体说有以下内容A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B基础知识劳动保障法律与政策:1) 劳动法的概念和渊源2) 劳动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3) 劳动法律关系4) 劳动保障政策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基础理论2)劳动关系主体3)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工参与制度;劳动规章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管理》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管理》教案第一章:劳动关系管理概述1.1 劳动关系的定义与特征解释劳动关系的概念描述劳动关系的特征1.2 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劳动关系在组织中的重要性1.3 劳动关系管理的任务与目标列出劳动关系管理的任务阐述劳动关系管理的目标第二章:劳动关系的主体与客体2.1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介绍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包括雇主和员工讨论劳动关系的客体,即劳动者和劳动条件2.2 劳动关系的协调与调节探讨劳动关系中的协调与调节机制分析各种协调与调节工具的作用和效果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3.1 劳动关系的建立介绍劳动关系的建立过程讨论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3.2 劳动关系的维护阐述劳动关系的维护原则和方法分析劳动关系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第四章:劳动争议的处理4.1 劳动争议的类型与原因列举常见的劳动争议类型分析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4.2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介绍劳动争议的处理流程讨论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法律程序和规则第五章:劳动关系管理政策与法规5.1 劳动关系管理的政策与法规概述解释劳动关系管理政策与法规的概念和作用讨论政策与法规对劳动关系管理的影响5.2 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法规介绍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分析这些法规对劳动关系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第六章:劳动关系的激励与沟通6.1 劳动关系激励机制探讨激励机制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不同类型的激励措施及其效果6.2 劳动关系沟通渠道介绍有效的劳动关系沟通渠道和技巧第七章: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7.1 劳动保护的基本概念与要求解释劳动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劳动保护的基本要求7.2 职业安全管理探讨职业安全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分析职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第八章:劳动福利与社会保障8.1 劳动福利的内容与作用介绍劳动福利的基本内容讨论劳动福利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8.2 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管理解释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和内容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和实施第九章:劳动关系的调整与改善9.1 劳动关系调整的方法分析劳动关系调整的策略和方法讨论如何应对劳动关系的危机和挑战9.2 劳动关系改善的途径介绍劳动关系改善的途径和手段探讨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第十章:劳动关系管理案例分析10.1 劳动关系管理案例解析分析具体的劳动关系管理案例提炼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10.2 劳动关系管理实践建议基于案例分析,提出劳动关系管理的实践建议强调劳动关系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劳动关系管理概述难点解析:劳动关系管理任务与目标的实际操作性,如何具体实施。
劳动关系培训资料
劳动关系培训资料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而建立的法律关系。
良好的劳动关系对于保持企业稳定、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提升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企业加强劳动关系管理,以下是一份劳动关系培训资料,旨在帮助企业界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以及规范雇佣关系的细则。
一、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起的一种经济利益和法律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二、劳动合同1. 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约定权益和义务的法定文件,用于明确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条件、待遇和保障。
2. 劳动合同的要素:a) 甲方:雇佣劳动者的用人单位;b) 乙方:被雇佣从事劳动工作的个人;c) 劳动合同内容:i. 工作岗位和职责;ii. 工作时间和休假;iii. 工资和福利待遇;iv.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v. 面临的风险和责任;vi.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三、劳动关系的权益和义务1. 用人单位的权益和义务:a)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b) 按时支付工资和福利待遇;c) 给予合理的工作任务和要求;d)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e) 履行劳动合同的相应义务。
2. 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a) 完成工作任务和要求;b) 遵守企业规章制度;c) 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d) 提供诚实、守信的劳动;e) 维护劳动权益和参与工会活动。
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1. 内部协商: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议,以和解或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
2. 劳动仲裁:当协商无法解决争议时,可由相关部门组织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裁决为最终决定。
3. 劳动争议诉讼:在仲裁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解决法院提起诉讼。
五、劳动关系培训的重要性1. 提高劳动关系和员工满意度,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发展。
2. 减少劳动纠纷和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声誉和利益。
3. 增强劳动力的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工作质量和创新能力。
六、劳动关系管理的建议1. 建立规范的招聘和录用程序,确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劳动关系课程教案
劳动关系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劳动关系课程教案教案概述:劳动关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并培养他们在工作场所中建立良好劳动关系的能力。
本教案将提供一系列教学活动和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并掌握与劳动关系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教学目标:1. 理解劳动关系的定义、原则和法律。
2. 分析和评估不同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3. 掌握解决工作场所问题和冲突的技巧和策略。
4. 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促进良好的劳动关系。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关于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的知识。
2. 案例研究: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所问题和冲突,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视频和讲座:展示和解释劳动关系的实际案例和经验。
4.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以加深对劳动关系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个真实的劳动关系案例,引发学生对劳动关系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传授:使用教科书和讲座,向学生介绍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对劳动关系的理解和经验。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不同的工作场所角色,模拟真实的劳动关系情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真实的工作场所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6. 总结讲解: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评估方法:1.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表现评估。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
3. 课堂参与度评估。
4. 期末考试或测验。
教学延伸:1. 邀请行业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讲解和分享他们的经验。
2. 安排实地参观工作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
3. 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志愿者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够帮助您设计和实施一堂富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劳动关系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并取得成功。
劳动关系的教案
劳动关系的教案一、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
它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与用人单位相互协作、互相权利义务联系的一种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点1. 劳动关系是一种劳动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2. 劳动关系涵盖了雇佣关系、聘用关系、用工合同关系等不同形式的劳动关系。
3. 劳动关系具有双向性和相互性,既包括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也包括了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4. 劳动关系是在法律规范下产生和发展的,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1. 平等协商原则: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应当平等协商,互相尊重,共同协商解决劳动纠纷。
2. 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约定,不得恶意违约,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3. 安全保护原则: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4. 劳动报酬原则: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四、劳动关系的管理1. 建立健全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利、义务,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管理。
2. 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法律法规、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建立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五、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劳动关系将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重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推动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培训讲义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培训讲义一、劳动关系管理1. 劳动关系的定义和意义劳动关系是指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关系。
良好的劳动关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提高工作满意度。
2. 劳动关系的原则和特点劳动关系应当遵循公平、平等、协商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同时要兼顾雇主和员工的权益。
劳动关系的特点包括持续性、政治性、科技性和法律性。
3. 劳动关系管理的目标和方法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促进雇主和员工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方法包括建立健全的制度、加强沟通和协商,依法合理解决劳动纠纷。
4. 劳动关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劳动关系管理的重点在于平等竞争、协商和协调,难点在于员工的利益诉求和员工与雇主之间的矛盾。
5. 劳动关系管理的作用和意义良好的劳动关系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促使员工更加忠诚和积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民主管理1. 民主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民主管理是指在企业中推崇和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文化。
其原则包括平等、公开、有序、民主和依法。
2. 民主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民主管理的特点是广泛参与、深度沟通、协商决策和依法规范。
其优势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集体智慧的发挥和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 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民主管理的途径包括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民主服务和民主监督,方法包括听取员工意见、尊重员工选择、促进员工发展和培养员工参与。
4. 民主管理的挑战和难点民主管理面临的挑战在于员工的参与度、企业文化的转变和领导者的改变,难点在于民主管理的实践和落实。
5. 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民主管理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激励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三、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结合1.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和联系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劳动关系决定了民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而民主管理又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2024年劳动关系协调培训资料
维护用人单位利益
劳动者应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 权益,保守商业秘密和知识产
权。
履行社会责任
劳动者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社
会问题。
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协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自愿、平 等的基础上,就争议问题进行
协商,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调解
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向 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由调解员 协助双方达成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 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 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 ,也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签订与执行
劳动合同签订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 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 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企业与员工共 同发展。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及时化解劳动纠纷,维护企业和员 工的合法权益。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 福利和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企业形 象和社会声誉。
PART 06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更新与认知提升
通过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对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如何协调和处理 劳动关系问题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技能掌握与运用自如
学员们表示,通过培训中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协调技巧和解决问题 的方法,有信心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劳动关系资料
名解1.劳动关系: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2.雇员: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
3.工业社会理论:1、传统的“工人”与“资本家”的阶级分类已经过时;2、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相分离,所有者越来越分散;3、工会与集体谈判制度更加成熟。
4.三方性原则:工人、雇主和政府通过自愿的互动和对话,致力于劳动标准的发展完善和劳动权益的保护。
5.管理方: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
6.雇主: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7.雇主组织: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8.工会:有工人组成的旨在维护并改善其工作条件的连续性组织。
9.最低工资:劳动者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的劳动的前提下,他所在的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劳动报酬。
10.标准工作日: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所实行的工作日。
目前我国实行的标准工作日是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平均每周工作5天半。
标准工作日是我国工时制度立法的基础。
11.不定时工作日: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日,主要适用于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限制,不能实行标准工作日的劳动者。
12.克扣工资: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以法律或者合同规定完成了生产工作任务,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或借故不全部支付劳动者工资。
13.劳动合同: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明确劳动权利义务,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行为的协议。
14.劳务派遣:人才派遣、人才租赁,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从事约定的生产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劳动关系学课程说课稿院部:公共管理学院说课时间:2012.1 地点:西多媒体220说课教师颜廷军团队成员:一、课程目标与定位1.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目标的的确定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需求、供给预测,组织结构,定编定岗,岗位分析等)——员工招聘与配置(招聘、录用、甄选、配置、素质测评等)——绩效管理(绩效计划、考核、实施、反馈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管理(档案、合同、纠纷、劳动安全卫生、用工制度、工伤处理等)。
专业培养目标我们专业目标的确定依据是专业服务岗位(群)的岗位需要:主要面向各种类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才素质测评机构、人才市场及劳动市场,能从事人事工作、劳动保护、职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等一线管理工作。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1)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制度的适用能力。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管理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掌握人力资源市调查、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2.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目标与定位的依据(1)劳动关系工作流程(2)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十个新的职业,其中包括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 ▪职业描述:▪从事劳动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管理以及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协调、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工作的人员。
具体说有以下内容A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B基础知识劳动保障法律与政策:1) 劳动法的概念和渊源2) 劳动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3) 劳动法律关系4) 劳动保障政策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基础理论2)劳动关系主体3)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工参与制度;劳动规章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4)劳资冲突及其处理员工不满和申诉的处理;劳动争议及其处理;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理。
课程目标与定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法律制度,掌握处理劳动关系事务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从理论到操作的各个层面了解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和发展的整体状况,同时注重这些内容与中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用劳动关系的理论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是培养在企事业单位、基层工会等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协调、劳动合同管理、集体谈判等事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及其关系前续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业绩评估与薪酬管理等后续主要课程:专业顶岗实习毕业综合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劳动经济学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是绩效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法理基础。
课程确定的步骤专业调研、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岗位说明书)分析确定核心课程基于工作岗位确定课程体系。
二、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理念与依据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明确课程定位——与职业岗位(群)对接;以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改变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策略;以职业资格鉴定内容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设计思路跟踪企业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的发展动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体现职业性、开发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根据劳动关系管理的职业岗位特点,依据工作流程安排依据工作任务安排教学内容的实施安排如下: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教学内容:第一节劳动关系学与劳动关系概述第二节雇主组织和工会基本要求:了解劳动关系学学科的形成,掌握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主要的劳动关系模式;了解国际雇主组织的作用,认识工会的类型、中国工会的职能,了解职工参与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劳动标准法律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法律制度第二节有关工资的法律制度第三节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基本要求:掌握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了解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有关女职工、未成年工的劳动法律规定。
理解有关工伤与职业病的法规。
教学重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教学难点:有关工伤与职业病的法规。
第三章劳动合同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劳动合同订立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三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节有关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规定基本要求:全面理解与掌握《劳动合同法》,具有一定的处理实务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所作的各项规定。
第四章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集体合同第二节集体协商基本要求:了解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有关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法规,理解集体协商代表的职责、义务和权益。
认识影响集体协商结果的主要因素,比较不同国家对于罢工的制度安排。
教学重点: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
教学难点:中国与其他国家对于罢工的不同制度安排。
第五章劳动争议处理教学内容:第一节劳动争议概述第二节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基本要求:掌握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范围,了解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掌握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范围、仲裁与诉讼规则等。
教学重点: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范围、仲裁与诉讼规则。
教学难点: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选择和衔接。
本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的体现(教材与相关资料)最早使用的是程延园的《劳动关系》理论性强,国外的内容介绍多;全面系统地介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理论、制度、模式工、理念、实务的最新动态,会不经济学法学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
有常凯的《劳动关系学》,对国内外劳动关系的理论和政策都有介绍,提出了构建中国劳动关系学学科体系和分析框架。
孙立如《劳动关系实务操作》实际、实操、实用、实效,但不便于自学今年用肖传亮的,《劳动关系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讲得清楚,有实用性,便于学生参考和自觉三、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由于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策略重新选择,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法,体现三个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考核方式综合化。
根据劳动关系管理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教学中根据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提出实例中的两难情境,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分组讨论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
情境模拟法: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搭配原则:教学做结合基本理论(讲授法与讨论法)业务技能(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实操演练(任务驱动或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
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考核评价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10%)教师评价(20%)斯末考核(60%)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整体上讲是渴望获取新的知识,但是长期受到老师教,学生学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习主动性不强。
2、学生属于专科层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形象思维较丰富。
小组讨论组织不好,容易流于形式3、学生由于知识储备较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信息收集很重要。
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学生方面:小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出现两级分化;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的激励比较困难。
改进措施:加强对部分学生的过程性考核,督促、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通过一些简单的任务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加强理论知识体系的梳理,每个任务实施完之后都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梳理与总结。
教师方面:教师组织讨论时,由于班级授课形式的限制,小组间相互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把握比较困难,老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需要提高。
改进措施:为学生提供的资料不足,网络资源缺少。
与教学管理部门协调,使教学方案的实施更具有灵活性;利用业余时间,教师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习。
四、教学条件和保障1教学队伍团队成员5人,4名专任教师中有副教授4人,硕士1人,博士1人。
本课程团队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高。
2实训条件本专业积极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合作,这些单位除了提供实习场所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为我们开设讲座,让学生不断了解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动态。
连云港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苏果超市人力资源部、市人才交流中心等企业事业单位已成为本课程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习。
五、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第三章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内容:一、招聘录用二、员工入职审查三、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四、拟定劳动合同五、试用期管理六、拟定专项协议基本理论•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与试用期•劳动合同的内容案例分析:•某公司经过对许某多次面试,决定聘请他担任部门经理。
于是向他发出了一封录用通知书,决定聘请他担任部门经理,录用通知书还载明了职位、月薪、福利、入职日期等内容并要求他在一个月内答复。
•许某接到录用通知书后立即表示同意,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准备签约。
•就在此时,公司接到举报,说许某在以前的工作中曾经向一些供应商索要回扣,公司经过查证,果然属实。
这使公司非常震惊,决定不再录用许某。
•可是,录用通知书已经发出,公司应当怎么办呢?••公司设计的方案•方案一:书面通知许某,宣布录用通知书无效;•方案二:拒绝与许某签订劳动合同;•方案三:与许某签订劳动合同,但不让他担任部门经理,将职位降为普通职员,同时减少其劳动报酬;•方案四:与许某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在试用期内,找个理由证明许某不符合录用条件,然后解除劳动合同。
•请你对几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公司最终方案•公司向许某摊牌;•公司表示愿意支付其一个月工资,双方不再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如果许某坚持要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将与其签订期限为一个月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