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践体会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实践及体会摘要:现代建筑为了追求多功能.多变的使用空间及丰富的立面效果,常采用较为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于是超限高层建筑应运而生,这使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工作成为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做出研究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物的高度是越来越高,建筑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这无疑给建筑行业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并带来挑战。
我国是一个地处多地震带的国家,东邻太平洋地震带,南接亚欧地震带,地震分布面积较为广,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次大地震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毁灭一座城市,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统计,20世纪全球地震造成的死亡超过200万人,振动时间总和不到1小时。
因此,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专家学者长期从事抗震研究工作,本文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建筑解决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难题。
一、工程概况某商住两用建筑工程项目为超限高层建筑,建筑面积56500㎡。
地下共3层,地面以上54层,首层层高为5m,2-54层为住宅标准层层高为2.8m,其中21层为设避难兼设备层,层高为2.8m。
标准层平面尺寸为39.9m×39.5m。
该塔楼结构高度为158.6m。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多遇、偶遇地震下amax 分别取0.05g、0.1g),结构设计使用年50年。
风荷载计算按百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取值0.35kn/㎡,地面粗糙度c类。
二、工程特点和抗震性能目标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裙楼部分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l58.6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3.3.1条,该塔楼超过a级高度(超过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140m的13.28%),属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其结构高宽比1.o1,小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3.2条规定中级高层建筑最大高宽比限值;结构竖向规则;非偶然偏心,扭转位移比小于1.2,考虑偶然偏心5%时扭转位移比最大为1.26>1.2,该工程为平面扭转不规则结构,属于一般超限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几点体会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几点体会摘要: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概述,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反映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结构设计只有在方案阶段主动与建筑专业合作,用自身拥有的结构受力,变形的整体概念去构思结构方案。
通过概念来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这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不会引起较大的变更和反复,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
关键词:剪力墙高厚比位移比和周期比质心和刚心墙体稳定性短肢剪力墙地下室外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关于土地方面政策的下达,提高建筑容积率、节约土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
所以高层民用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得到普遍应用。
这使得我们设计人员都有机会参与高层建筑的设计。
高层建筑不仅房屋高度越来越高,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而且立面造型也越来越要求完美。
现在的建筑行业几乎都存在一个问题,只要方案一确定,向开发商提交施工图的时间已接近后期. 最终结构工程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结构设计呢?众所周知,结构设计只有在方案阶段主动与建筑专业合作,用自身拥有的结构受力,变形的整体概念去构思结构方案。
通过概念来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这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不会引起较大的变更和反复,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因为剪力墙在建筑上有布置灵活,室内无结构突出棱角,便于装修等优点。
结构上有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位移少,能够抵抗较多的水平力等优点,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被采用。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初步设计时总会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位移比,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剪力墙之间连梁容易超筋,连梁截面高度加大更超筋;第一,第二振型出现结构扭转超标。
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调整结构方案,建立合理计算模型,使得上述问题得到完美解决,并满足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首先方案应合理布置,结构工程师应同项目建筑师共同分析建筑图,找出计算中可能存在的薄弱部位,扭转部位等。
抓住主要矛盾,注意关键几步,那么在后来的模型计算或施工图审查中较容易过关。
2024年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2024年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超高层住宅建筑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常见。
这些高层建筑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居住环境,还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和风景线。
然而,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了多个超高层住宅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工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下面是我的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首先,超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巨大,其结构必须能够承受来自地震、风力和其他外部荷载的作用。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必须采用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等灵活的结构形式来满足这些要求。
其次,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注重抗震性。
地震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地震荷载的大小、方向和频率,采用相应的抗震措施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抗震设计措施包括采用悬臂柱、增加结构节点的刚度、设置防震墙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减震器、阻尼器等辅助设备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第三,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风力效应。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所受风力荷载也相应增大。
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风的方向、速度和荷载分布,对建筑进行风洞试验和风力计算,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增加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采用空气动力设计和阻尼器等手段来减小风力荷载对建筑的影响。
第四,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注重节能与环保。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节能已经成为重要的设计要求。
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立面设计和绝热材料,减少能量的消耗和热量的传递。
此外,还可以选择高效的建筑设备和系统,如节能灯具、空调系统等,以减少能源的使用。
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或绿色能源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
第五,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注重经济效益。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心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心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建筑市场的发展,由于高层建筑的功能十分强大,且外形较为美观,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其结构十分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较难,使得结构的设计备受关注,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很多,且较为复杂,设计人员在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与工程实际情况统一,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使用需求并符合国家各项相关规定。
本文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出发,对其结构的体系及其设计中的要点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帮助。
标签:高层建筑;体系;结构设计;抗震;概念设计引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降低市政在城市用地方面的投资,给城市建设缓解了不少的压力,同时高层建筑也为建筑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高层建筑相对传统低矮建筑的种种优点和优势,其已经成为广大人们群众最受欢迎的建筑。
现笔者将多年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际经验以及一些心得总结下来,供大家参考。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分析和多层结构设计相比,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地位更加重要,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更加广泛,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建筑物平面布置、型体、高度、施工工艺、工期和成本等的要求均不一样。
现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如下:1.1将水平力作为设计的重点对于多层建筑结构,通常是将竖向载荷作为设计控制重点,一般只要满足了竖向承载力方面的要求,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就基本有了保障。
而对于高层建筑,虽然竖向载荷仍然对其结构的设计存在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力的作用所占的比重会急速增加,直至对整个建筑结构设计起控制作用。
因为建筑本身重力和楼面活荷载对竖向结构构件引起的弯矩和轴力数值,只和建筑物高度一次方值成正比,但水平载荷对于结构造成的倾覆作用和对竖向结构构件引起的轴向力作用,却与建筑物高度两次方值成正比。
笔者在大量设计实践中,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发现,对于高层建筑竖向构件,往往在计算轴压比结果相较于结构规范尚有较大富余的情况下,结构的水平位移控制参数才刚刚满足规范要求,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水平力的作用对整个结构的影响。
建筑结构实训心得体会(3篇)
建筑结构实训心得体会(3篇)建筑结构实训心得体会(通用3篇)建筑结构实训心得体会篇1在参观公共建筑时,了解了它的房屋内部,公共建筑的停车场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构件上的问题,由于此建筑并不需要很大的开敞空间,所以采用的是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的柱子布置地较为粗大但并不密集所以给人的空间感觉并不拥挤,随同的设计人员向我们讲解了底层的管道布置和分类,并讲解了消防管道及生活用水管道等管道如何设置。
说明了伸缩缝、施工缝、沉降缝的形成和处理方法。
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1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通过讲解详解了我们的一些疑问。
同时老师也向我们指出了此建筑外部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如:设备平台过窄,阳台错落的设计容易造成污水下渗等,提醒我们以后做设计注意的地方。
进入房屋内部参观了内部房屋的功能分区,随同人员,并告诉了我们在建筑设计时的误区及易错点,让我们知道以后建筑设计时要注意对卫生间电梯间及楼梯的处理。
在那里,首先我们现场观看施工工人对于地基的开挖过程,知道影响地基的深度的原因,及我们贵州地区打地基时所要涉及和注意的一些问题.然后参观了那里的二期工程,该工程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高层住宅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人口密集的居住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然而,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一、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住宅由于其高度较高,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都较大。
竖向荷载主要包括自重、活荷载等,水平荷载则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在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对结构的影响愈发显著。
此外,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通常较为复杂,常见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受力性能、抗震性能、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功能、地理环境和建设要求等进行合理选择。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1、结构选型结构选型是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
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高度、使用功能、抗震要求、经济指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例如,框架结构适用于层数较低、空间布局灵活的建筑;剪力墙结构适用于住宅中对房间分隔要求较高的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则兼具框架结构的灵活性和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力性能,适用于大多数高层住宅。
2、计算分析在确定结构体系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
包括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计算,以及结构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等。
计算分析通常借助专业的结构设计软件进行,但设计师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和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3、构件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中的各类构件进行设计。
包括梁、柱、墙等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等。
构件设计需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抗震设计地震是对高层住宅结构安全的重大威胁,因此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设置抗震缝、加强节点连接等。
三、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风荷载的影响高层住宅受到的风荷载较大,可能导致结构的振动和变形。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在建筑领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
作为一名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多年的工程师,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有限的需求。
然而,与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和挑战。
首先,高层建筑需要承受更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其次,由于高度的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此外,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大,对材料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每种结构体系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高度、抗震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框架结构适用于多层建筑和小高层建筑,具有布置灵活、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剪力墙结构则适用于高层住宅,能够提供较好的抗侧力性能;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适用于综合性的高层建筑;筒体结构则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具有很强的抗风抗震能力。
在确定结构体系后,需要对结构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
这包括计算结构的内力、位移、周期等参数,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计算分析通常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但工程师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仔细的判断和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合理地确定计算模型和参数,如梁柱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荷载取值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如混凝土的开裂、钢筋的屈服等,以更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受力情况。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基础是结构的根基,它需要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巨大荷载,并将其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中。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
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施工条件等因素。
在软弱地基上,通常需要采用桩基础或筏板基础,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减少不均匀沉降。
高层建筑结构与施工收获与启发总结
高层建筑结构与施工收获与启发总结高层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有一些心得和收获,下面我将总结一下。
首先,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知识。
比如,对于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等。
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因素,比如风荷载、地震荷载、温度变化等。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的本质,对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其次,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知识。
比如,高层建筑的模板施工和钢筋混凝土施工。
在模板施工中,我学到了如何选择适当的模板材料、搭建模板支架、安装模板板材等,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我学到了如何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等,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强度。
通过研究这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我可以更好地掌握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另外,在高层建筑的结构与施工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项目管理和协调的知识。
比如,如何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合适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协调各个工种的施工进度等。
在项目管理中,我还学到了如何与设计师、施工队和供应商等各个相关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
通过研究这些项目管理和协调的方法和技巧,我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高层建筑的结构和施工过程,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高层建筑的结构与施工还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和心得。
首先,高层建筑的结构与施工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和细致的计划安排,不能有丝毫马虎和疏忽。
因为一旦发生问题,不仅会耽误进度,还会对整个项目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次,高层建筑的结构与施工需要团队合作和协作,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施工队伍的密切配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会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会作者:吕凌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高层建筑结构应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的选型和平面、立面布置的规则性,加强构造措施,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性能好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会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俱全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对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研究日益完善,使得高层、超高层建筑得迅猛发展。
为了完成复杂的结构设计任务,设计人员必须使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
提倡概念设计,就是强调人在设计中的指挥、主导、调控作用。
1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思路设计人员依据规范要求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融合安全度概念、力学概念、材料概念、荷载概念、抗震概念等等,首先对工程进行概括的分析,把握工程设计要点,确定结构方案设计、初步结构布置、设定好模型计算的参数;在计算过程中分析计算简图,根据出现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计算模型;拿到了计算结果要对其作出正确性判断,决定后续处理办法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修改完善。
2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内容2.1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应综合考虑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上部结构的类型和房屋高度、施工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使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要求;采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宜采用筏型基础或带桩基的筏型基础,必要时可采用箱型基础。
以减小长期重力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差异变形为主。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基础底面形心宜与永久作用重力荷载重心重合。
对于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计算时,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开考虑。
2.2高层建筑结构布置。
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超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30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其结构设计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1. 综合考虑建筑高度和地震设计要求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受到地震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结构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地震设计要求,并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震效应的动力分析,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2.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超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形式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高度、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 加强结构的抗风性能超高层建筑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尤其是顶部和侧面的风荷载较大。
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需要进行风荷载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弯曲刚度、设置风致振动减震装置等,以提高结构的抗风性能。
4. 加强结构的抗火性能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抗火性能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防火材料和控制结构的燃烧扩散速度,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结构能够保持稳定,为人员的疏散提供时间。
5. 合理布置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超高层建筑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以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消防设施的布置和疏散通道的设置,并确保其通畅和安全。
6. 加强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很长,因此在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耐久性。
合理选择材料、设计保护层和注意防水、防腐措施等,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7. 强化结构监测和维护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和高度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结构监测和维护制度。
及时监测结构的变形和裂缝,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
总之,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在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地震、风荷载等特殊情况,并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材料和加强抗灾性能等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高层建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从事建筑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高层建筑专业培训。
通过为期一周的系统学习,我对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安全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的美观,更关系到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态,掌握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方面,培训内容涵盖了桩基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施工等多个环节。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以下要点:1. 桩基施工:桩基是高层建筑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桩基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如预制桩、灌注桩等。
2. 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其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主体结构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 装饰装修施工:装饰装修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住者的舒适度。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室内外装饰装修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要求。
三、高层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高层建筑的安全与质量管理是培训的重点。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 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四、培训收获与感悟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1. 知识更新:在建筑行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作为一名从业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2. 团队协作:高层建筑设计、施工、安全等环节紧密相连,需要各岗位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 责任意识:高层建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名从业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浅谈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体会
定要坚持“ 以人为本” 的理念 , 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 , 预防为主” 的 方针 ,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 规程 、 标准 , 进一
全隐患要立 即整改 , 不能立 即整改 的要 制定整改计划 , 人 、 定 定 措施 、 定完成 时间 , 未消除安全 隐患前 , 在 必须 采取可靠 的防范 措施 , 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 的工程 ,这就要求
患、 预防事故 、 改善 劳动条件 的作用 手段 , 企业安全管 理工作 是 的一项作用内容。通过安全检查 可以发现施工 过程 中的危险 因 素, 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 , 保证 安全施工 。安 全检查方式有施 工企业 的定 期检查 , 各级管理 人员的 日常检查 、 专业 检查 、 季节 性检查 、 班组 自检 、 交接检查 以及 不定期检查等 。对 检查 出的安
I
我们在实 际工作 中, 充分运用科学 的管理手段 、 管理方 法 , 立 建
有效运行的建筑工程项 目现场安全管理体 系,把安全管 理工作 真正落到实处 , 为确保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 为保 障施工人 员的生
命 安 全 以 及企 业 的 发展 提供 有 力 的保 证 。
@
2 1 年 第 1 期 01 2
发生 。
建筑工程项 目在施 工过程 中的安全工作事关施 工人员的人
身和财产安全 , 只有 做 好 生 产 过 程 中的 安 全 管 理 工 作 , 能 保 障 才
人 民的生命 财产安 全 , 企业也才能获得 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安 全 检 查 是 消 除 安 全 隐
结构设计个人总结
结构设计个人总结在结构设计方面,我有以下个人总结:首先,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框架和各种构件的布置和尺寸,以及建筑物在力学条件下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着关键性影响。
其次,结构设计需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功能需求,比如住宅建筑需要提供居住空间,办公建筑需要提供办公空间,商业建筑需要提供商业空间等。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确定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
第三,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技术要求。
不同的建筑物对于结构的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桥梁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等。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第四,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力学条件下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力学条件,合理设计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在自重、荷载和风荷载等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五,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技术应用。
结构设计师需要选择可再生材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
最后,结构设计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结构设计师往往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比如建筑师、土木工程师等,共同完成建筑物的设计。
团队合作和沟通对于结构设计的成功非常重要,建筑师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设计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技术要求、力学条件下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性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结构设计师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和沟通,共同完成建筑物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心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心得在如今这个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时代,我,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师,有幸参与了不少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
在这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独特魅力与挑战。
高层建筑,那可不是随便搭积木就能盖起来的。
从最初的构思到最后的竣工,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无数的心血和智慧。
就拿我参与过的一个项目来说吧,那是一座位于市中心的综合性商务大楼。
在设计之初,首要考虑的就是建筑的高度和体型。
这可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要确保它在狂风中屹立不倒,在地震时稳如泰山。
想象一下,几百米高的大楼,风一吹就摇摇晃晃,那得多吓人!所以,我们得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精心计算和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这个商务大楼所处的位置,风荷载较大。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决定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
这就好比给大楼穿上了一套坚固的铠甲,框架提供了外部的支撑,核心筒则像是大楼的脊梁,承担着大部分的重力和水平荷载。
为了让这个结构更加稳固,我们在柱子和梁的尺寸上可是下了大功夫。
每一根柱子的粗细、每一道梁的高度,都经过了反复的计算和优化。
记得有一次,为了确定一根关键柱子的尺寸,我和同事们在办公室里整整讨论了一个下午。
大家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那场面,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除了结构体系,基础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座大楼的地基下面可不是一马平川的坚实土地,而是复杂的土层和岩石。
为了让大楼稳稳地扎根在大地上,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就像给大地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
根据勘察结果,最终决定采用桩基础,而且是那种又粗又长的灌注桩。
打桩的过程那叫一个壮观,一根根巨大的桩被深深地打入地下,仿佛在告诉大地:“我们来啦,别想把我们轻易推倒!”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电梯和楼梯的布置。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能方便地上下楼,更是关系到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
为了满足消防要求,我们得计算疏散的距离和时间,确保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人们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手段。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明显增大。
随着高度的增加,风的影响愈发显著,风振效应可能导致结构的疲劳和破坏。
地震作用也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放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较大。
由于层数众多,建筑物自重以及活荷载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这对结构的竖向承载能力和基础设计带来了考验。
再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更为复杂。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力学性能、适用高度、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一)安全性安全性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
这包括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如强烈地震、大风)的抗倒塌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
(二)稳定性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通常较大,容易产生失稳现象。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布置构件、增加抗侧力构件的刚度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三)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这需要在结构选型、材料选用、构件尺寸优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的设计目标。
(四)使用功能高层建筑往往具有多种功能,如办公、居住、商业等。
结构设计应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要求,如大开间的办公区域需要采用较为灵活的结构体系,而住宅区域则更注重房间的规整和隔音效果。
(五)施工可行性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施工周期和成本等因素。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体会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体会摘要:结合某建筑工程,笔者介绍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结构设计,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情况下,对比不同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以确保建筑安全可靠,同时还能降低工程造价。
实践证明,工程结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设计效果。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工程概况某项目建筑面积为33819.0m2,地下2层为停车库,地上1~3层为商业,4~30 层为住宅,顶部设有出屋面电梯机房及水箱间,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 wo=0.40kn/m2。
该建筑地下室~4层剪力墙厚度为:350mm;6 层~12层剪力墙厚度为:300mm;13层~21层剪力墙厚度为:250mm;22层~屋顶剪力墙厚度为:200mm;楼、电梯间剪力墙厚均为 250mm 和 160mm。
基础型式为桩和承台联合基础。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kpm 系列软件进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计算。
2 结构体系选型建筑物结构形式的选择对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可靠性、建筑的抗震性能、工程造价等具有很大影响。
因而在结构设计中体系选型显得十分重要。
剪力墙结构是一种由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抗侧力单元,同时承担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的一种结构体系;它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可以很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大的特点,故在高层住宅中应用极为普遍。
但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能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等面积较大的房间。
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将部分底层或部分层的剪力墙取消,代之以框架的结构体系;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在底层布置门厅、餐厅、会议室等大面积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的要求。
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层柱的刚度小,上部剪力墙刚度大,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对结构抗震性能极为不利;并且其转换层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一般都很大,其工程造价很不经济。
高层建筑结构学习心得精选文档.docx
高层建筑结构学习心得精选文档.docx 第一篇:高层建筑结构学习心得精选文档一、引言在高层建筑结构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感兴趣和热爱,下面将分享我在此领域的心得和感悟。
二、高层建筑结构概述1.1 高层建筑概念及定义1.2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2.1 承载力原理\t2.1.1 强度设计\t2.1.2 刚度设计2.2 稳定性原理\t2.2.1 侧向稳定性设计\t2.2.2 竖向稳定性设计四、高层建筑结构材料选用3.1 钢结构材料3.3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五、高层建筑结构类型4.1 钢框架结构\t4.1.1 空心管柱钢框架结构 \t4.1.2 三角网格钢框架结构 4.2 混凝土框架结构\t4.2.1 承重墙剪力墙结构 \t4.2.2 框剪结构六、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方法5.1 等效静力法5.2 弹性力学法5.3 弹塑性力学法七、结构施工要点6.1 钢结构施工\t6.1.1 钢柱连接方法\t6.1.2 钢梁安装流程\t6.2.1 混凝土浇注工艺\t6.2.2 混凝土养护要点八、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分析7.1 抗震性分析7.2 火灾安全性分析九、高层建筑结构维护与管理8.1 结构周期性检查8.2 结构维护措施附件:高层建筑结构实例分析报告注释:1. 承载力:指结构的抗弯、抗剪和抗压等能力,用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2. 刚度:指结构的抗变形能力,用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第二篇:高层建筑结构学习心得精选文档本文为高层建筑结构学习心得精选文档,主要为大家分享我在高层建筑结构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一、高层建筑结构基础知识1.1 高层建筑概念及定义1.2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2.1 承载力原理\t2.1.1 强度设计原理\t2.1.2 刚度设计原理2.2 稳定性原理\t2.2.1 侧向稳定性设计原理\t2.2.2 竖向稳定性设计原理三、高层建筑结构材料选用3.1 钢结构材料3.2 高强混凝土材料3.3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四、高层建筑结构类型4.1 钢框架结构\t4.1.1 空心管柱钢框架结构\t4.1.2 三角网格钢框架结构4.2 混凝土框架结构\t4.2.1 承重墙剪力墙结构\t4.2.2 框剪结构五、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方法5.1 等效静力法5.2 弹性力学法5.3 弹塑性力学法六、结构施工要点6.1 钢结构施工要点\t6.1.1 钢柱连接方法\t6.1.2 钢梁安装流程6.2 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t6.2.1 混凝土浇注工艺\t6.2.2 混凝土养护要点七、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分析7.1 抗震性分析7.2 火灾安全性分析八、高层建筑结构维护与管理8.1 结构周期性检查8.2 结构维护措施附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承载力:指结构的承受外部荷载的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我见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我见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给工程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 风格的变化多样,给高层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概念;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十分迅速,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建筑物的高度与规模不断增加。
随着高层建筑进一步的发展,满足高层建筑的形式、材料、力学分析模型都将日趋复杂且多元化。
实践表明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设计、技术人员只有概念清晰,措施得当,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高层建筑。
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概念对于一个建筑物的最初的方案设计,建筑师考虑更多的是它的空问组成特点,而不是详细地确定它的具体结构。
建筑物底面对建筑物空间形式的竖向稳定和水平方向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建筑物是由一些大而重的构件所组成,因此结构必须能将它本身的重量传至地面,结构的荷载总是向下作用于地面的,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搞清楚所选择的体系中向下的作用力与地基土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就必须对主要的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数量和分布作出总体设想。
对于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竖向和水平向结构体系的设计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但是,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
竖向结构体系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其原因有两个:其一,较大的垂直荷载要求有较大的柱、墙或者井筒;其二,侧向力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剪切变形要大得多。
与竖向荷载相比,侧向荷载对建筑物的效应不是线性增加的,而随建筑高度的增高迅速增大。
例如,在所有条件相同时,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基底的倾覆力矩近似与建筑物高度的平方成正比,而其顶部的侧向位移与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地震的作用效应更加明显。
在高层建筑中,问题不仅仅是抗剪,而更重要的是整体抗弯和抵抗变形,可见,高层建筑的结构受力性能与低层建筑有很大的差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摘要:针对混凝土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整体稳定性、剪力墙及地下室外墙设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保证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及稳固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 提高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防止截面钢筋超配1.1 要使高层建筑在遭遇强烈地震时具有很强的抗倒塌能力, 最理想的办法是使结构中所有的构件都具有很高的延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 比较经济的办法是有选择有重点的提高结构中重要构件或某些构件中关键部位的延性。
在结构竖向,对于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的、体形较简单的高层建筑,应着重提高底层构件的延性;对于大底盘高层建筑,应着重提高主楼与裙房顶面相衔接的楼层中构件的延性; 对于不规则立面的高层建筑, 应着重加强体形突变处楼层构件的延性;对框支结构,应着重提高底层或底部几层框架的延性。
在结构平面位置上,应该着重提高房屋周边转角处、平面突变处以及复杂平面各翼相接处构件的延性;对偏心结构,应加大房屋周边特别是刚度较弱一侧构件的延性; 对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抗侧力构件, 应着重提高第一道抗震防线构件的延性。
1.2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时, 能通过结构的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抗御更高烈度的地震,从而达到“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的设防目标,就必须做到“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才能使结构在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形成合理的延性较大的屈服机制。
在强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是按照各构件的实际承载力进行分配的, 而构件实际承载力的大小和构件截面的实际配筋有关。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实际设计时, 对某些构件的配筋进行放大调整,形成了强梁弱柱、强杆件弱节点的不利情况, 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保证构件小震不坏, 但是因为形不成延性结构就不能保证大震不倒。
再比如将柱子纵筋不恰当的放大后,其截面的实际抗弯承载力会提高很多,地震时实际承受的弯矩很大, 而由实际弯矩算出的剪力也会加大,可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没有提高,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强弯弱剪构件,脆性加大,延性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摘要:针对混凝土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整体稳定性、剪力墙及地下室外墙设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保证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及稳固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 提高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防止截面钢筋超配1.1 要使高层建筑在遭遇强烈地震时具有很强的抗倒塌能力, 最理想的办法是使结构中所有的构件都具有很高的延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 比较经济的办法是有选择有重点的提高结构中重要构件或某些构件中关键部位的延性。
在结构竖向,对于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的、体形较简单的高层建筑,应着重提高底层构件的延性;对于大底盘高层建筑,应着重提高主楼与裙房顶面相衔接的楼层中构件的延性; 对于不规则立面的高层建筑, 应着重加强体形突变处楼层构件的延性;对框支结构,应着重提高底层或底部几层框架的延性。
在结构平面位置上,应该着重提高房屋周边转角处、平面突变处以及复杂平面各翼相接处构件的延性;对偏心结构,应加大房屋周边特别是刚度较弱一侧构件的延性; 对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抗侧力构件, 应着重提高第一道抗震防线构件的延性。
1.2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时, 能通过结构的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抗御更高烈度的地震,从而达到“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的设防目标,就必须做到“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才能使结构在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形成合理的延性较大的屈服机制。
在强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是按照各构件的实际承载力进行分配的, 而构件实际承载力的大小和构件截面的实际配筋有关。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实际设计时, 对某些构件的配筋进行放大调整,形成了强梁弱柱、强杆件弱节点的不利情况, 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保证构件小震不坏, 但是因为形不成延性结构就不能保证大震不倒。
再比如将柱子纵筋不恰当的放大后,其截面的实际抗弯承载力会提高很多,地震时实际承受的弯矩很大, 而由实际弯矩算出的剪力也会加大,可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没有提高,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强弯弱剪构件,脆性加大,延性降低。
强震时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都会变得很差,处于不安全状态。
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必须注意构件截面纵向钢筋的超配现象, 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超强问题。
2 剪力墙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1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延性和破坏形态与墙体的高宽比和超静定次数密切相关。
2.1.1 为了提高抗震墙的变形能力,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对于一道截面较长的抗震墙,应该利用洞口设置弱连梁,使墙体分为小开口墙、多肢墙或单肢墙,并使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小于2。
所谓弱连梁, 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各层连梁的总约束弯矩不大于该墙段总地震弯矩的20%;连梁不能太强,以免水平地震作用下某个墙肢出现全截面受拉,这是比较危险的。
但是,考虑到耗能,连梁又不能太弱,连梁弱到成为一般小梁时,墙肢就变成单肢墙,而单肢墙的延性很差,仅为多肢墙的一半,且单肢墙仅具有一道抗震防线,超静定次数少,在地震作用下是很不利的。
目前,有许多设计人员将结构中门洞连梁、窗洞连梁都改为截面高度极小的二力杆件,这对结构抗震是很不好的。
2.1.2 在实际设计中,对连梁的刚度都要进行折减,这是因为剪力墙的刚度一般都很大,在水平力作用下, 剪力墙中的连梁会因为很大的内力而超过截面允许值, 可靠的办法是让这些连梁先屈服,要使连梁能形成塑性铰而不发生脆性破坏,连梁首先就必须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 对连梁的刚度进行折减实际上就是降低其抗弯能力。
2.2 规范规定,剪力墙在端部应设置暗柱、端柱等边缘构件。
这些边缘构件的作用相当于砖混结构的约束柱,当结构的刚度较小,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较大时,边缘构件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此时暗柱的截面和配筋就应加大。
如果剪力墙的总截面面积与楼层面积之比值较大时, 且房屋高度较小、楼座面积较大时,墙端部的暗柱面积和配筋量就不需按规范要求设置那么多。
1985 年智利大地震时, 有300 多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破坏较轻,但它们的墙端并无较好的约束。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3注意高大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对高层建筑来说,在抗震设计中,房屋的高宽比是一个需慎重考虑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性、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在结构设计满足本规程规定的承载力、稳定、抗倾覆、变形和舒适度等基本要求后,仅从结构安全角度讲高宽比限值不是必须满足的,主要影响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建筑物的高宽比愈大,也就是说建筑愈瘦高,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就愈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就愈严重,巨大的倾覆力矩在柱中和基础中引起的拉力和压力比较难处理。
结合几年来的工程实践, 有以下几点体会。
3.1 对整个建筑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使地震作用下的倾覆力矩与相应的重力荷载在基础与地基交界面上的合力作用点, 不应超出力矩作用方向抗倾覆构件基础边长的1/4。
3.2 加大建筑物下部几层的宽度, 使其满足规范高宽比的限值, 但尽可能避免形成大底盘建筑。
必要时通过设置类似扶壁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来增加基础底板的悬挑宽度, 达到扩大基础底面积的效果,从而保证上部结构的稳定。
3.3 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
在部分设计图纸上, 发现裙楼和高层主楼从地上到地下用变形缝彻底分开, 导致主楼基础埋深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埋深,地震时会使建筑物发生滑移、整体倾斜甚至倾覆。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3.4 对于高宽比很大的高层建筑, 建议尽可能采用深基础,即采用配有钢筋的桩基础,桩基础钢筋在承台内的锚固长度要足够大。
因为桩是埋在土中的细长构件,由于桩土摩擦力的存在,桩的抗拔性能较好, 从而能很好地抵抗上部结构的倾覆。
4超长结构的温度变形和混凝土干缩变形《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4.12条规定:在室内条件下现浇框架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55m, 现浇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45m;在露天条件下结构伸缩缝的间距还要小, 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4.1 现浇混凝土在凝固硬化时会产生收缩应力,以致在结构中形成干缩裂缝,结构越长,干缩的影响越大。
4.2 结构在使用其间必然要经过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 大气温度的变化会使结构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在结构中造成温度裂缝,同样,结构越长,温度的影响越大。
在实际工程中超长建筑物常常出现。
如果按规定去设伸缩缝, 就会出现双墙、双柱、双梁,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防水构造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超长结构混凝土干缩裂缝的问题, 目前常常采用的一种办法是设置混凝土后浇带,,但是后浇带不能代替结构的温度伸缩缝。
由于混凝土收缩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在45天后收缩大约可以完成60%,故笔者建议采用另一种方法,根据《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09)》,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结合膨胀加强带方法,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养护期不得少于14天,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后浇带养护时间长给施工单位带来的施工难度。
有资料表明,在温差作用下,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如下:1)屋面或屋面下1 层~2 层应力较大,以下各层迅速递减;2)同一层楼板处中间应力大,两边应力小;3)对剪力墙来讲则是两端应力大,中间应力小;4)对于山墙来讲顶部几层的拉应力大;5) 结构刚度突变的一层应力大,比如结构转换层上面的那一层。
根据以上温度应力变化规律, 对于超长结构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屋面、外墙面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少阳光对结构的直接辐射;2) 对温度应力较大的部位加强配筋,温度钢筋要设置的细而密;3)对屋顶外露挑檐板、女儿墙等构件,每隔15m 左右设置一道缝,缝宽20mm,缝内纵向钢筋可以不断开。
5 屋面高大女儿墙的设计方法对于高层建筑,为了照顾立面效果,屋顶女儿墙往往做的很高, 其荷载效应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一点常常被设计者所忽略。
在设计上,女儿墙无法直接参与主体结构的分析,所以在计算时往往仅考虑女儿墙的自重, 当女儿墙较低时,这种方法是符合精度要求的,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但是,随着女儿墙高度的增加,其地震荷载和风荷载效应也在增加, 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当女儿墙较高时,要仔细计算女儿墙所受水平荷载的情况。
由于其侧向刚度较小,女儿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配筋计算可按支承于屋顶的悬臂板来考虑,且应配双层钢筋。
为保证屋面女儿墙与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 屋面女儿墙所在的框架梁或墙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弯、抗扭刚度,即对框架梁要根据女儿墙的底部计算弯矩配置受扭钢筋。
对女儿墙的计算,主要应该验算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由风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进行截面配筋。
有人认为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并将其地震作用乘以放大系数3 来进行内力、配筋计算,认为一般情况此法没有必要; 因为女儿墙在结构中毕竟是次要构件,只要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发生强烈地震时, 女儿墙不致于倒塌掉下来伤人即可。
6 地下室外墙的设计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主要荷载为结构自重、地面活载、侧向土压力等。
在我国已建成的高层建筑中, 地下室外墙的墙厚和配筋相差很大, 墙厚在200mm~700mm 之间, 配筋在565mm2~4909mm2 之间, 可见在结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个合理的平衡, 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地下室外墙的受力状况与上部结构类型及平面布置有很大关系。
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时,上部填充砌体及±0.00 楼板对地下室外墙顶端的约束程度很小,此时可假定墙体顶端为铰接。
当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时,剪力墙及±0.00 楼板对地下室外墙顶部的约束程度很大,此时可假定墙壁顶端为固接。
基础的刚度一般远大于墙体刚度,所以墙的下端一般视为固定端。
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到边界条件不十分明确,为安全起见,可对同一边界采用两种不同的假设,如按端部固定计算墙端弯矩,按端部铰接计算墙跨中弯矩。
一般来讲,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时,地下室外墙的墙厚和配筋要大些;当上部结构为剪力墙时,由于正压应力的存在,墙体厚度和配筋相对要小些。
计算表明,外墙壁配筋满足裂缝宽度要求后,一般能同时满足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 而当外墙配筋满足承载力计算时, 却不一定满足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要求。
有人认为外墙内外侧配筋应根据内力值计算大小分别配置,其实没有必要,最好等量对称配筋。
另外,外墙厚度还要考虑防水要求,不应小于250mm,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小于S6(0.6MPa)。
7 结语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设计人员要从一个个基本的构件算起,做到知其所以然,深刻理解规范和规程的含义,并密切配合其它专业来进行设计,在工作中应事无巨细,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