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当前猪群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猪病当前流行状况及应采取的防控措施
蹄 疫在 猪上发 生 以呈逐 年上 升趋 势 。 1疫情 以散发 为 主 . 5猪 流 感 . 表现 为 主要 传染 病 在局 部 地 区病 例 零星 散 在发 生 ,没 病 毒 继发 感 染 其 它 动 物 后 产 生变 异 ,病 毒毒 力 增 强 , 有形成 流行和地 方流 行态 势 。 再感 染猪 后死 亡率 极高 。 2症状应 以非 典型 性为主 . 6伪 狂 犬 病 (R) . P 重大 传染病 不 再 表现 为 急性 大 批死 亡 ,也 较 难 见 到典 猪 感染 后可 终生带 毒 ,现 该 病对 哺乳 仔猪 感染 性极 强 , 型 临床 症状 和病 理 变化 ,多为 亚急 性或 慢 性 经过 。但症 状 0 %。 不典 型 、死 亡率 降低不 一定 代表病 毒 的毒力 减弱 。近几 年 , 死 亡 率 达 1 0 7细菌 性疾病 混合 感染 . 随 着病 毒毒 力增 强 、机 体 的易感 性 和免 疫 状态 不 佳 等不 利 伴 随 着蓝 耳病 的流 行 ,猪 病 病情 持 续 复杂 化 ,混合感 因素 的影响 ,造 成 某些 疫病 典型 临 床病 例 逐年 增 多 ,如 猪 染 的 比例在 逐 步上 升 ,细 菌继 发 感染 是 导致 猪 只 大 量死 亡 瘟 ( S ) CF。 的 根 本 原 因 。实 验 表 明 ,链 球 菌 ( s 和 副猪 嗜 血杆 菌 s) 3疫病无 明显季 节性 . ( S HP )是 危 害 当前 养 猪业 最为 严 重的细 菌性 病 原 。在所有 许多 疫病 一年四 季都可 发生 ,没有 明显 的季节 性 。 混合 感 染 中 ,蓝 耳病 病 毒 ( R V) 和 圆 环 病 毒 ( C P RS P V) 4发病 地域 的不 确定性 . 链 全球 变 暖 ,媒介 昆虫活 动 的 空 间和 时 间拓 展 ,许 多过 混合 感 染 的 比例 最 高 ,依 次为 蓝 耳病 + 球 菌 ,蓝 耳病 + 副猪 嗜血 杆 菌 ,圆环 病 毒 +链 球 菌 ,圆 环病 毒 +副猪 嗜血 去仅 限于 热带 亚热 带 的疫 病 ,向温带 地 区扩 散 ,如 非 洲猪 瘟 ( F ,该病 以前 只在 地 中海 的 沙 丁尼 亚 ( 意 大利 ) 杆 菌 ,蓝 耳病 +链球 菌 +副猪 嗜 血杆 菌 ,圆 环病 毒 +链 球 AS ) 属 和部 分非 洲 国家 流行 ,现 俄罗 斯也 有 此病 发 生 ,说 明 外 引 菌 +副猪 嗜血杆 菌 。 8各种 霉菌 毒素 中毒病 . 性 动物疫 病 的防控工 作形 势愈来 愈严 峻 ,难 度加 大 。 各地 霉 菌毒 素 中 毒病 例 时有 发 生 ,要 饲 喂优 质 全价 饲 5混合 感染增 多 . 料 ,不要 喂腐 败发 霉饲料 ,防 止黄 曲霉 毒素 、赤霉 菌 毒素 、 现 猪病 多 以多 种病 毒 、多种 细 菌及 病 毒 与细 菌 及其 他 病 原体 之 间的混 合感 染 而发 生 ,造 成疫 病 诊 断和 防 治 的困 曲 霉 菌 毒 素 、 镰 刀 菌 毒 素 等 中 毒 四 、 防控 措 施 难 。如猪瘟 +蓝耳病 ,蓝 耳病 +圆环 病 毒病 ( C ,链 球 P V) 1加强科 学管 理 ,全面 落实各 项生 物安 全措施 . 菌 (s s )和 副猪 嗜血杆 菌 ( S 等。 HP ) 11搞 好 “ . 三管 ” :管理 好 饲 养人 员 ,管 理 好猪 群 ,管 三 、猪 病 流行 现 状 理 好 饲养环 境 。 1 耳 病 (R ) . 蓝 P RS 12猪 场要 严格 实行 分群 隔离饲 养 、 “ 进全 出 ”的 饲 . 全 流行 现状 总 体呈 下 降趋 势 ,局 部 地 区病 例 零星 散 在发 养管理 制度 ,防止 疫病 交叉传 播 。 生 ,没有 形 成 流行 和 地 方 流行 态 势 。但 由于 P RS 毒 力 R V 13猪 舍要 保证 “ . 三度 ” ( 保证猪 舍 的正 常温 度 、湿度 的增 强 ,抗 体 依赖 性 加大 ,种 猪群 带 毒感 染 增 多 ,垂 直传 、保持 “ 干 ” ( 净 与干 燥 ) 两 干 ,坚 持 播 扩 大等 因素 ,极 大提 高 了爆发 和 流 行 的可 能 ,防 控形 势 与 适宜 的 饲养 密 度) 通” ( 四季 通 风 ,空 气 流 动 ) 。猪 只 生 长 最 适 温 度 为 不 容乐观 。 2 ℃ ~2 ℃ ( 2 6 仔猪 出生后 1 5天 为 3 o ,相对 湿 度为 6 % OC) 0 2猪 瘟 ( S ) . C F
当前主要猪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网, 重点 培 养 ; 强化 控管 , 量 为先 ; 握行 情 , 约 质 把 节
成本 ; 以销 定 进 , 眼通 盘 ; 确 把 握 市 场 原 料行 着 准
今 日畜 牧 兽 医
和市场 前景分析 ; 现值 ; 净 内部 效 益 率 ; 产 回报 资
率; 股东 权益 回报 率 ; 回收期 。
水疱 性 口炎f S。 V)
32病 理 变 化 .
断奶 后仔猪 多 发生典 型猪 瘟 。 于典 型猪 瘟 的仔猪 死
小肠 斑 点 出血 , 结肠 溃疡 , 肾脏表 面 出血 , 膀胱 黏膜
出血 , 殖障 碍性猪 瘟病 猪发 烧 、 产 。 繁 早
23防 治 措 施 .
231预 防 ..
种 猪 的 免 疫 程序 : 公 猪 春 秋 两 防 , 每 年 2 种 即 次: 种母 猪春 秋两 次 ; 年 3次 ; 窝产 后 2 ~ 0天 一 每 13
免疫。
死 胎及 死 猪 做好 无 害 处 理 , 病猪 舍 彻 底 消毒 ; 隔离
病 猪 , 极治 疗 ; 围猪 场严 格生 物安 全措 施 , 急 积 周 紧 免疫 , 免疾 病扩散 。 避
等 恶性 口蹄疫 病变 。
33防 治 措 施 -
PV C 2是 主要 病原 ,一般 临床 症状 可能 与继发
感 染有 关 , 者 完全是 由继 发感 染所 引起 。 主要发 或
331扑杀病 畜及 染毒 动物 疫情 发生 后 .可根 ..
生 于 断奶后保 育仔 猪 , 特别是 5 l 龄仔 猪 。 ~ 2周 一般 于 断 奶 后 1周 发 病 。感 染 猪 场 发 病 率 一 般 4 %~ 3 %, 0 病死 率 介 于 4 2 %。猪 渐 进性 消 瘦或 生长 %~ 0 迟 缓 , 食 、 神沉 郁 , 厌 精 呼吸 困难 , 咳嗽 。 时见 腹泻 有 和神经 症状 。贫血 和可 视黏 膜黄 疸 , 表 淋 巴结尤 体 其是 腹 股沟浅 淋 巴结肿 大 。 猪衰 竭 、 病 消瘦 , 身淋 全
猪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淋巴结肿大
感染猪瘟的猪只淋巴结会肿大 ,呈现暗红色。
防治措施
疫苗接种
定期为猪只接种猪瘟疫 苗,提高其免疫力。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提 供充足的营养,增强猪
只抵抗力。
隔离与治疗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 ,及时治疗,并对病死
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消毒
对猪舍、用具等进行彻 底消毒,消灭病原。
精神不振
病猪精神萎靡,喜卧,眼结膜 发红。
肌肉疼痛
病猪行走困难,触摸肌肉疼
03
定期监测
对猪群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 防止病原传入。
加强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养殖户或兽医机构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猪瘟疫情。
02
猪流感
症状识别
发热
体温升高至40-42℃,心跳加快 ,食欲不振。
咳嗽
咳嗽频繁,呼吸困难,口鼻有 粘液流出。
猪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猪瘟 • 猪流感 • 猪肺疫 • 猪丹毒
01
猪瘟
症状识别
01
02
03
04
食欲不振
猪瘟感染的猪只可能会出现食 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靡。
体温升高
感染猪瘟的猪只体温会升高至 40-42℃,持续时间较长。
皮肤出血点
在耳部、四肢、臀部等部位出 现红色出血点,部分病例还会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流行现状及控制措施
圆
离到 大肠 杆 菌菌 株对 1 6种抗 生 素有 耐 药性 , 甚 至 出
现多 重耐药 菌株 。
成本 , 保 障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 , 现将 当前猪病发生 流行 的 主要情 况 和控制措 施介 绍如下 。
1 流 行 现 状
疫 病 的发生 日益呈 现非 典 型 化 的趋 势 ,如 目前 发 生 的非 典型 猪瘟 是 典型 的 例证 。而 且 非 典型 猪 瘟 流行 非 常 广泛 , 发 病率 也 很高 , 这 是 由于 猪瘟 在 流 行 过程中 , 病 原 的 毒力 发 生 变 异 , 病原毒力减弱 , 导 致 猪病在 流 行 、 症 状 和病理 等方 面 出现非 典型 变化 。有 些 病原 的 毒力 增 强 , 虽经过免疫 , 但 出现 免 疫 失 败 ,
口 卫 生 防 疫
规 模 化 猪 场 疫 病 的 流 行 现 状 及 控 制 措 施
张金贵 张宝泉 :
( 1 . 葫芦岛众友饲料有限公 司 辽 宁葫芦岛 1 2 5 0 0 3 , 2 . 黑龙江职业学院 Xa g ; ' r -  ̄城 】 5 0 1 1 1 ) 随着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 ,猪场的防疫工 作显 得 十 分重 要 ,养 猪场 在 防疫 工作 中存在 很 多 问 题 。在 生 产实 践 中 , 部分 猪场 疫 病不 断 的 出现 , 而 且 各种 疾 病 在 同个猪 场 同时存 在 的现象 普 遍 ,混 合 感
个别 养 猪 场 在 预 防 和治 疗 细 菌性 猪病 过 程 中 , 长期 大 剂量 的使 用抗 生素 ,致使 抗 生 素药 物 在 动物 体 内长期 大 量残 留 , 造成 耐药 性 菌株 不 断 出现 , 导致
抗生素治疗无效 ,甚至使细菌性传染病再度泛滥。 2 0 0 6 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兽医专家曾在黑龙江地区分
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流行情况与防控方案
碳 酸氢 钠 ( 苏 打 )注射 液 1 0毫 升 / 0 克 体 小 0 1 0千
重。
猪 注射 或者 更换 药物 。 止 盲 目大 剂量 使用 抗菌 和 禁
一
1 5一
今 日畜牧善医 2 1.8 020
本次 猪 传 染性 腹 泻疾 病 的发 生 与流 行 。 要 是 以 流 主 行 性 腹 泻 ( E 为 主 , 数 猪群 中也 检 测 到传 染 性 P D) 少 胃肠 炎 与 轮状 病毒 混 合感 染 ,某 研 究 所 在 2 2个 发 病 猪 场 15份 病 料 中 检 出 流 行 性 腹 泻 病 毒 为 0 6 .%、传 染性 胃肠 炎病 毒 为 2 .%、轮状 病 毒 为 57 76 2 .%, 的猪 群 中 还检 测 出杯 状病 毒 。 除外 , 部 54 有 在 分 病猪 群 中还检 出 圆环病 毒 2型 、蓝 耳 病 病 毒 、 猪 瘟病 毒 等 病 原体 混 合感 染 , 数病 猪 群 中都 有 高致 多 病性 大 肠 杆 菌继 发感 染 , 因此 。 不少 专 家 提 出“ 有 新 生仔 猪腹 泻 综合 征 ( P S ” N D ) 之说 。由于多 种病 毒 与 细 菌 混 合 感 染 和并 发 感 染 :加 之 猪 群 处 于免 疫 抑 制; 饲料 中的霉 菌 毒 素 的存 在 ; 冬春 季 节气 候 寒 冷 , 早春季节昼夜温差大 , 候变化剧烈 : 气 以及 母 猪 营
用 110 :0 0强 劲 等 消毒 药 带 猪 消毒 后 再进 入 产 房 待 产 。以避免 母 猪将病 原 带人产 房 , 污染 环境 。
母猪产仔后 。 产床 要 立 即清 扫 消 毒 。 猪 的乳 母
房 与 乳 头要 用 01 . %高 锰 酸钾 溶 液 擦 洗 干净 ,然 后 才 能 固定 乳 头让 仔 猪 吃初 乳 ,严 防 病 原 菌 从 口而
猪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1 . 1 散发性
发病猪只不多 , 在一个较长时间里 只有零星地 在一定地区和猪群 中, 带有局 限性传播特
散 在发生 。如破伤风 、 放线菌病等常呈散发 。 1 . 2 地方流行性 征的 , 并 且具较小规模 流行 的猪传染病 。如炭疽 、 猪丹 毒等 病, 常以此种流行形式 出现 。 1 . 3 流行 性 是指在一定 时间内一定猪群 中出现比寻常为 多的病例 , 不存在病例绝对 数的界 限 , 而仅 仅是指疾病 发生 频率较 高的一个相对名词。 如 口蹄疫 、 猪瘟 、 猪 附红细胞体病 等病 , 可表现为流行性 。 1 . 4 大流行性 某些传染病 在每年一定季节里 发病率升高 称为季节性 , 如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 猪 附红细胞体病等 , 由吸 血昆虫传播 , 常在夏秋 季节流行 ; 某些经 空气传播 的呼吸道 传染病 , 在冬春 , 圈舍 门窗密闭季节 流行 。此外 , 某些传染病
养 猪
猪传染 病 的流行 同其他家畜 的传染病一样 ,是 由传 染
源、 传播途 径和易感 动物等三个 环节因素相 互联 系而引起 的 复杂过程 。 因此 , 只有采取适 当的措施 , 消 除或切断造成流行 仔猪断奶前 1 1 周 ,应逐渐减少母 猪 的精料 日喂量和多 汁料 喂量 , 以 防断乳后乳 房炎 的发生 。 对初生仔
一 黑龙 江省 双鸭山市 畜牧兽 医局 ,双鸭 山。 1 5 1 0 0 — 病, 对它们 的危害不可低估。 某些人 、 畜共患传染病 如布氏杆 工作服和鞋 闲杂人员 和买猪者不
菌病 、 狂犬病 、 炭疽等 , 对人们的健康可造成严重威胁。 3 猪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准进入猪场 , 必要 的参 观者须换鞋 穿工作 服并彻底消毒后才可进场 。
猪群蓝耳病工作总结
猪群蓝耳病工作总结引言猪群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PRRS)是一种由猪群蓝耳病毒(PRRS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猪只的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受损,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本次工作总结主要包括猪群蓝耳病的防控措施、病情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置以及对工作的评估和反思。
一、猪群蓝耳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控猪群蓝耳病的传播和扩散,我们采取了以下防控措施:1. 增强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猪舍的通风和环境卫生管理,确保猪只的生存环境清洁、卫生、无病毒污染。
2. 疫苗接种:选择有效的疫苗进行猪只的预防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3. 定期消毒:定期对猪舍和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和病原菌。
4. 严格隔离: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确保病原体不进入健康猪群。
5. 人员管理:加强饲养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猪群蓝耳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减少了猪群蓝耳病的发生和传播,为猪群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病情监测和预警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猪群蓝耳病的病情,我们建立了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主要包括:1. 定期检测:定期对猪只进行病毒抗体和核酸的检测,了解猪群的感染情况和病毒的传播路径。
2. 病例报告:猪群出现异常症状或患病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出病毒的流行规律,为猪群蓝耳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监测和预警措施,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猪群蓝耳病的疫情动态,为后续的应急处置提供重要参考。
三、应急处置面对猪群蓝耳病的突发疫情,我们采取了快速、果断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1. 隔离治疗:及时将发病猪只隔离,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2. 疫点清除:对发病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并对病死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的再次感染。
3. 物资调配:及时调配相关防疫物资和药物,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师宗县饲草饲料工作站 655700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于猪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也极大的刺激了养猪行业的发展。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各类疫病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严重时会给养殖人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而非洲猪瘟这种疾病,作为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疫病,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养猪行业都有着重大影响。
为此,本文将基于非洲猪瘟病的起源与发展,着重分析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主要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全面提高防疫意识、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制度、有效控制传染源这几点有效的防控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现状;防控措施;主要特点现阶段,在部分地区,非洲猪瘟也叫作非洲猪瘟疫病,结合相关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这种传染性疾病具有急性、热性、高接触性等特点,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病,具有100%的传播率与死亡率。
因此目前动物卫生组织已经针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自2018年以后,非洲猪瘟在我国蔓延至许多省份,尽管根据相关的调研结果显示,这种疾病并不会对人类造成较大危害,但是从大范围角度来看,依旧没有一个有效的疫苗可以防止非洲猪瘟的发病与扩散,这种病毒只要在某个区域出现之后,就会给当地以及附近的养猪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至关重要。
1.非洲猪瘟的起源与发展从非洲猪瘟这一名称上来看不难猜出,这种疾病源自于非洲,而后从非洲逐渐开始向着世界范围内更宽广的区域蔓延。
非洲猪瘟首次被发现是在坦桑尼亚地区,于1914年首次发生,而首次报道有关非洲猪瘟新闻则是在东非肯尼亚地区,于1912年进行了公开报道,而后到1957年之后,非洲猪瘟陆续传播到了葡萄牙、南美洲等多个地区,直至2007年以前,非洲猪瘟疫病开始逐渐稳定下来。
但是在2017年过后,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又发现了规模较大的非洲猪瘟疫病,并且于2018年开始逐渐蔓延到非洲地区以及我国的多个省份。
生猪疫病的防控措施探讨
生猪疫病的防控措施探讨【摘要】生猪疫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生猪疫病的防控措施,通过对疫病危害性和研究目的的介绍引起读者的关注。
在从生猪疫病防控的重要性、疫病传播途径分析、防疫措施的探讨、病例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的提高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其必要性,并对未来的防控措施进行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保障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加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生猪疫病、防控措施、疫病传播、重要性、防疫措施、病例分析、预防措施、必要性、展望。
1. 引言1.1 生猪疫病的危害性生猪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殖业的传染病,不仅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生猪疫病主要包括猪瘟、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这些疾病会导致猪只生长发育受阻、粮食转化率下降、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养猪产业的发展。
某些病原体还存在人畜共患的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生猪疫病的危害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损失上,更重要的是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爆发可能引发严重的疫情。
由于现代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一旦疫病发生,其传播速度会更加迅速,对养殖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加强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提高防疫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生猪疫病的蔓延,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生猪疫病的防控措施,分析其危害性和传播途径,为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生猪疫病的防控重要性、传播途径、防疫措施、病例分析和预防措施提高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加强对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的认识,提高防疫措施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通过对未来防控措施的展望,为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和指导,减少生猪疫病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保障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生计安全。
猪病当前流行状况及应采取的防控措施
猪病当前流行状况及应采取的防控措施作者:王克东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2期从2009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周边国家动物疫病不分区域及季节时有发生,如俄罗斯的非洲猪瘟、韩国的口蹄疫等,疫病流行呈上升的趋势。
在国内,各种猪病的发生造成部分猪只死亡,母猪流产与淘汰等,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猪病防控的难度增大。
笔者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文献报道,现将猪病流行状况与防控技术阐述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一、猪病的发病原因1.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加之病毒变异,毒力增强所致。
2.不科学规范使用疫苗等各种免疫抑制因素广泛存在。
3.粗放的饲养管理模式。
4.饲喂变质发霉的饲料。
5.滥用抗生素。
6.仔猪的无序引进导致外引性疫病的发生。
二、猪病的流行特点1.疫情以散发为主表现为主要传染病在局部地区病例零星散在发生,没有形成流行和地方流行态势。
2.症状应以非典型性为主重大传染病不再表现为急性大批死亡,也较难见到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为亚急性或慢性经过。
但症状不典型、死亡率降低不一定代表病毒的毒力减弱。
近几年,随着病毒毒力增强、机体的易感性和免疫状态不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某些疫病典型临床病例逐年增多,如猪瘟(CSF)。
3.疫病无明显季节性许多疫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4.发病地域的不确定性全球变暖,媒介昆虫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拓展,许多过去仅限于热带亚热带的疫病,向温带地区扩散,如非洲猪瘟(ASF),该病以前只在地中海的沙丁尼亚(属意大利)和部分非洲国家流行,现俄罗斯也有此病发生,说明外引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形势愈来愈严峻,难度加大。
5.混合感染增多现猪病多以多种病毒、多种细菌及病毒与细菌及其他病原体之间的混合感染而发生,造成疫病诊断和防治的困难。
如猪瘟+蓝耳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PCV),链球菌(SS)和副猪嗜血杆菌(HPS)等。
三、猪病流行现状1.蓝耳病(PRRS)流行现状总体呈下降趋势,局部地区病例零星散在发生,没有形成流行和地方流行态势。
当前猪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主要传染病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该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结合症病毒引起的以 母猪流产、木乃伊胎儿、死产和弱产等繁殖障 碍及仔猪呼吸困难。
最早在1986年在加拿大发现,1996年后在 我国猪群中开始流行。
目前已研制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其效果 仍有争议。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
3、细小病毒感染
多发生在头胎母猪、孕猪产木乃伊、 死产或初生仔猪活动下降。由于细小病 毒血清型的单一性及其强免疫原性,因 此接种疫苗已成为控制细小病毒感染主 要措施。
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表现为发热、拉稀,出现 神经症状、兴奋不安,作划水样或转圈运动,阵发 性痉挛和强直性痉挛,有间歇性的抽搐,严重的出 现角弓反张,最后昏迷死亡。育肥猪和成年猪,表 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神经症状和死亡。 母猪多量隐性感染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其中 以产死胎为主。公猪睾丸肿胀、萎缩、失去种用能 力。
治疗:抗生素(氧氟沙星、蒽诺沙星等)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放线菌引起 的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流行日趋严 重。该菌极易产生耐药性。由于引起猪胸膜肺 炎的放线菌高达12个血清、各血清间无交叉保 护,使得本病的预防和控制更加困难。药敏试 验。
治疗:抗生素(氧氟沙星、蒽诺沙星等)
3、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猪上呼吸 道的慢性、渐进性的传染病。幼龄猪尤其是 哺乳仔猪最易感染。成年猪感染后,常不出 现症状。
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 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 肥猪日增重下降,出血性贫血。
治疗常用药物血虫净、咪唑苯脲等药物。
三、当前猪的主要传染病--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
此类传染病在我国很多猪场与地区呈 现大面积流行。损失极其惨重。在大家 熟知有: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 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病毒、猪圆环病毒、猪衣原体、慢性猪 瘟、猪弓形体、 。
当前猪病流行新特点及防控对策
1 细菌性 疾病的伤 害趋 势加 重 一方面 由于 多种病原 . 4
混合 感染与 免疫抑制 ,导致机 体免 疫力低 下,致使 外源 的常 在菌侵 入机体 , 内源 的常在 菌发生 内源性感 染 ,导
肺 炎 、猪 肺 疫 的 多 重 感 染 , 圆环 病 毒 病 与 气 喘 病 、 副 猪
嗜血 杆 菌病 的多 重 感染 ;在病 毒 病 中 ,猪 瘟 与伪 狂 犬 病 、蓝耳 病与猪 伪狂犬 病、蓝 耳病与 圆环病 毒等 的二重 感染 ,猪 瘟 、猪 伪狂 犬病和猪 链球菌 病 的三 重感染 ;在 寄生虫病 中 ,弓形虫病 与猪瘟 、与传 染性胸膜 肺炎和 链 球菌 病 的 多重 感 染 、 附红 细胞 体 病 与猪 瘟 、 与大 肠 杆 菌、与猪肺炎支原体 的混合感染等等。 1 . 非典 型性 、隐性感染性 疾病增多 由于疫苗 的大量 2
1 当前猪病的 流症状 复杂 . 1
现 场
致临床 上常 见副猪嗜 血杆菌 、链球 菌 、喘气 病支 原体 、 多 杀性 巴氏杆菌 、放 线菌 、附红细 胞体 、大肠杆 菌 以及
弓形 虫等继 发感染 ,使病情 加重 。另一方 面 ,不科 学地 使 用 抗生 素 使耐 药 菌 株 不断 出 现 ,耐 药谱 越 来 越 来越 广 ,耐药性越 来越 强 ,导致 对细菌 性疾病 的治疗越 来越
山东畜牧兽医
21 年第 3 卷 02 3
当前猪病流行新特 点及 防控对策
张 倩 ( 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269 ) 山东 61 9
中图分类号 :¥ 5 .8 88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 —7 32 1)20 3 2 0 713 (0 20 —0 80 制 ,使得机体 的免疫 力和抵 抗力大 大削弱 ,猪体对 各种 病原 体高度 易感 ,干 扰机体对 疫苗 的免疫应 答 ,易引发 多 种 疫病 的 发 生 。这 是 当前 猪群 中最 为严 重 的 一类 疾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低猪繁殖 与 呼吸综 合征病毒 及其 他病原 在环境 中的污 染程度 以及在猪 舍、猪 群之 间 的传播 ; 限制人 员 的进 出和 流动 ,禁止 非场 人 员进 入猪 场 ,对 运输 车辆及 工 作彻 底 消毒 ;带猪 消毒 , 降低猪 群猪 繁殖 与 呼吸综 合 征病 毒等 病 原在猪 群 的感染 率 和 带毒 猪 因排 毒 对环 境 的 污染 率 ;对 发生 疫情 的猪场 , 要 及 时 隔离 和淘 汰 发病 猪 ,对 死 亡 猪只 应进 行 深 埋或 焚烧 等 无 害化 处理 , 防止病 原 扩散 。停止 从发 生 疫情 的地 区或 猪场 引种或 购猪 ,切 断一 切可 能
李京林
26 3 ) 675
( 山东平 度南 利动物 防疫监督 站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章编号 :099 4 (00 2— 22 0 10 — 1X 2 1)9 0 5~ 1
l前 言 猪病 流行 特点 2 0 0 6年 以来 ,严重 型猪 繁殖与 呼吸综 合征 ( 俗称 猪蓝 耳
病 )的暴发和 流行 ,使我 国养猪业 经受 了一次沉 重打击 ,损失 巨大 。该病 呈 现为 高发病率 与高死 亡率 :猪群 的发病率 在 5 % 0 % O ~1 0 ,而病 死 率为 2 % 0 ~ 10 。临床上 可见典型 的 “ 耳 症 状。 0% 蓝
理 论广 角
I ■
Ca:ene0yv h e 。ngew isnar l i n( edc oR i h e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尹国平 张召兴
[ 摘 要 】 当前猪病 的流 行特 点和 防控措 旌 。 [ 键词] 关 当前 猪病 流 行特 点 防控措施 中图分 类号 :8 8 2 ¥ 5.8 文献标 识码 : A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病,常见于猪类家畜,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本文旨在探讨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首先介绍了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现状,强调加强动物检疫、养殖场环境清洁消毒、监测和报告以及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结论指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以保护动物健康和维护畜牧业发展。
非洲猪瘟的控制不仅是养殖业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通过全面合作才能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共建绿色畜牧业生态系统。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现状、防控措施、动物检疫、环境清洁、监测报告、宣传教育、防控工作、社会参与1. 引言1.1 非洲猪瘟的流行背景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动物疾病,其病原体具有高度变异性,对猪的死亡率极高。
非洲猪瘟在非洲大陆首次发现,但近年来已出现在亚洲、欧洲等地区,给全球猪肉产业带来了严重威胁。
非洲猪瘟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病毒携带者、食用受感染的猪肉或病死猪尸体以及受污染的水、饲料等途径传播。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极具传染性,一旦传入养殖场或野猪群中,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疫情暴发,给猪群造成巨大损失。
当前,非洲猪瘟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传播,给养猪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危害。
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高养猪场的防疫意识和能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的流行,保障猪肉生产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的畜牧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当前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旨在通过对非洲猪瘟传播途径、流行现状以及防控措施的详细介绍,加深公众对非洲猪瘟疫情的了解,促使养殖场主和动物防疫部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防控和遏制该疫情的蔓延。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确保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生猪安全。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该病毒对猪的感染性极强,造成的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猪的养殖业。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控措施是研究和防治该疾病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非洲猪瘟。
一、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非洲猪瘟的病原体属于病毒,主要通过飞腾昆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食物、粪便、肉类等途径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
一旦发病,疫情蔓延迅速,易造成大规模猪只的死亡。
非洲猪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在非洲大陆、欧洲、亚洲等地区。
二、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1.急性型猪瘟急性型猪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厌食、精神萎靡、呕吐、腹泻、起初粪便正常,随后变成者血便、黑便或水样便;猪体表现呼吸急促、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瘀点或瘀斑。
病程短,患病的猪常在短时间内死亡。
2.亚急性型猪瘟亚急性型猪瘟的临床症状也比较明显,主要为高热、厌食、猪体状态不佳、发病率较高。
病程比急性型猪瘟略长,患病的猪多数也在短时间内死亡。
3.慢性型猪瘟慢性型猪瘟的临床症状比较隐匿,主要表现为猪体消瘦、厌食、长期发烧、呼吸困难以及皮肤和黏膜出血等,此类疾病多数病猪虽存活,但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有着严重影响。
三、非洲猪瘟的剖检变化1.病变主要分布在淋巴组织中,如肠系膜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脾脏等处,呈増大、淋巴组织坏死、软化等特征。
2.肝、脾和肺组织可出现出血斑点,甚至呈现明显的出血充血状态。
3.消化道内可见出血、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
4.其他病变包括肺部出血、皮下出血、心脏和肾脏充血等。
四、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1.饲养管理方面养殖场要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做好消毒工作;猪舍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适时进行清洁消毒;要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隔离等处理。
2.疫苗防控疫苗接种是预防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是非常重要的。
规模化养猪场重大疫病监测及综合防控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重大疫病监测及综合防控措施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养猪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疫病风险。
疫病的爆发和传播不仅会导致猪群死亡,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说,重大疫病的监测和综合防控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规模化养猪场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疫病监测体系。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猪群检查和样品采集,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来实现。
在监测过程中,应该做到信息共享和加强跨部门合作,及时将发现的疫病信息上报并予以监测分析。
其次,规模化养猪场应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
预防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对于不同的疫病,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比如,定期对饲料、水源和饮水设备进行消毒,确保无病毒的输入源;控制野生动物和昆虫的进出,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加强隔离和防护措施,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等。
另外,规模化养猪场应制定出全面的综合防控措施。
这包括规范化的养猪管理制度、合理的养殖环境设计、科学的饲养技术等。
在养殖环境设计方面,应根据猪的生长特点以及疫病传播的规律合理规划和布局猪舍、饲养设施等。
在饲养技术方面,采取合理的饲养密度、科学的饲喂方法和营养配方,提高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此外,规模化养猪场还应加强人员培训和交流合作。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疫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并能熟练掌握相关的监测技术和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加强与当地疾控中心、兽医站、畜牧技术服务站等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重大疫病的威胁。
总之,规模化养猪场应重视疫病的监测和综合防控措施,通过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体系,做好预防工作,并制定全面的防控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控制和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猪群的生产安全和养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的常见疾病,是猪群中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其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有的可以导致猪只的死亡。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1. 流行季节:猪病毒性腹泻在全年都可能发生,但以秋冬季节为多见。
由于寒冷的气温有利于病毒的存活和传播,因此在这个时期猪病毒性腹泻容易爆发。
2. 传染途径:猪病毒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患病猪只排泄的病原体通过猪舍内的卫生设施、水和饲料等途径传播给健康的猪只,或者通过工作人员、器具等传播途径间接传播给其他猪只。
3. 病例特点:潜伏期短,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主要是水样或糊状腹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厌食、呕吐等症状。
患病猪只体温升高,影响生长发育,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4. 潜在威胁:猪病毒性腹泻对养猪业的发展和猪只的生长发育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可能引起产业链条的连锁反应,影响猪肉产业的发展。
1. 提高猪只免疫力:在饲养管理中,要加强对猪只的免疫管理,及时给予预防性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2. 保持环境卫生:保持猪舍内外的卫生环境,加强对饲料、水源和卫生设施的清洁消毒,杜绝粪口、呼吸道等传染途径,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饲养管理规范: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猪只的饲养密度、饲养条件、营养水平和饲料质量等,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 临床监测和检测:及时观察猪只的症状变化,进行临床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病毒性腹泻的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 交通隔离和限制:对于发病猪只和潜在受感染猪只要进行交通隔离和限制,避免病原体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6. 加强员工培训:加强猪场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猪病毒性腹泻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
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对于养猪业来说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猪科动物。
猪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控措施,我们将对该疾病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猪瘟的流行特点1. 高度传染性:猪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快速传播,导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尤其是在猪群密集的养殖场,一旦疫情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
2. 猪群易感性强:临床饲养的猪群几乎全部易感,而且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感染猪瘟病毒,其中野猪等更是容易感染,甚至可作为病毒的潜在传染源。
3. 高死亡率:一旦猪瘟疫情爆发,由于病毒的高致病性,患病猪只能通过治疗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其死亡率仍然很高,一旦疫情严重甚至可致使整个猪群死亡。
二、临床症状1. 急性起病:猪瘟患病猪只有一个起病峰,表现为突然发热,呼吸困难,行动不便等,发病速度快,病程短。
2. 高热:患病猪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42℃,伴有明显的精神萎靡和食欲下降。
3. 呼吸道症状:患病猪可有明显的呼吸急促,发出呼吸困难的声音,咳嗽,流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窘迫。
4. 消化道症状:患猪会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
5. 精神萎靡:患猪精神萎靡,活动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食欲。
6. 眼部症状:患猪眼部出现结膜充血,眼泪增多,眼睛发红等症状。
7. 皮肤症状:患猪常有皮肤发绀,皮肤温度下降,四肢不温等表现。
8.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猪瘟的一个典型症状,淋巴结肿大明显,质地较硬。
9. 残废突出:猪瘟并发麻痹性病变,患猪将出现四肢不遂等症状。
三、剖检变化1. 头肿:外观,头颈及喉迅猪瘟患猪会出现头部及颈部红肿。
2. 肺部改变:猪瘟患猪的肺部出现多发性红斑,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颜色发红,表面光滑,体积膨大,密度变软。
3. 肝脏变化:猪瘟患猪的肝脏颜色发红,肿胀,表面较光滑,肝实组疏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焕春;全面分析当前猪群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1、猪群常见三大系统疫病的临床分类疾病要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
临床上,猪病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呼吸、消化、繁殖三大系统疾病。
三大系统疾病表现形式多样,病原也非常复杂。
首先来说呼吸系统疾病,其引发原因主要是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三大类。
对这三类再进行分类,细菌疾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支气管波氏杆菌病和支原体病。
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
寄生虫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和弓形虫等疾病。
从发病情况来看,弓形虫病在个别地方发生;猪附红细胞体在前几年发病比较严重,目前相对减少了。
从全国来看,细菌病和病毒病的发病率仍然比较高,当然,不同养殖场之间仍存在差异。
其次是腹泻病。
由细菌引起的腹泻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细胞内劳森氏菌病、猪痢疾密螺旋体(血痢)和魏氏梭菌等等,不过从目前的发病情况来看,细菌引起的腹泻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病毒引起的腹泻。
病毒引起的腹泻病有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
目前,发生的腹泻病多是流行性腹泻。
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病有隐孢子虫病、猪鞭虫病、球虫病和蛔虫病。
临床发病中,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病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疾病的不可预料性,所以,常规的预防措施是加强消毒,加强产房的温湿度控制,空气的流通,这些方法可以将7日龄内发生腹泻病仔猪的死亡率控制住。
虽然加强消毒对流行性腹泻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但是目前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对于流行性腹泻,我们从细胞、病原、生物体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生物体上建立细胞的敏感性,然后分离病毒,再将分离到的致病性比较高的病毒在细胞上复制,做成灭活疫苗和攻毒疫苗。
从实验效果来看,这种灭活疫苗和攻毒疫苗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保护率能达到85%—90%,而市场上疫苗的保护率一般在80%。
临床上,我们发现,将灭活苗和弱毒苗同时接种,流行性腹泻就能控制住,所以说有的疾病单纯的接种灭活苗或者是弱毒苗都是不理想的。
第三是繁殖障碍性疾病。
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由病毒病引起,包括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日本乙型脑炎、圆环病毒和细小病毒病。
细菌性疾病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较少可以忽略不计。
寄生虫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基本上只有猪弓形虫病。
所以,对于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就要区分是何种病毒引起的。
总而言之,每个养殖场不论大小,所出现的疾病都可以归结为呼吸、消化和繁殖障碍性疾病这三大类,诊断时,可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角度进行区分,另外,也需要考虑非传染性因素,如饲料和管理等。
2、当前猪病流行的现状2.1猪群老病新发,不断出现,危害日趋严重疾病就两种情况:一个是老的病原发生新变异,出现新的症状:另一个是新发病原。
这两种情况的防治原则是把病原控制做到位。
只有把病原的控制做到位,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效果也才能立竿见影。
老病新发且不断出现的几类疾病:一是猪群腹泻。
原发性肠道病原有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脑脊髓炎病毒、诺如病毒。
继发性腹泻的病原有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Ⅱ型病毒。
二是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毒gC、gE等多抗原位点发生变异,免疫原性增强,属强株。
三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这主要包括Ⅱ型传染性胸膜肺炎和Ⅶ型传染性胸膜肺炎。
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些疾病的发生频率比较高,对猪造成的死亡比较大。
2.2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是影响猪场建设的长期隐患免疫抑制性疾病包括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以及支原体。
这些疾病破坏了淋巴细胞,破坏了免疫系统,形成了免疫抑制。
再有一个就是霉变的饲料,发霉的饲料、霉菌毒素也会引起猪免疫抑制,引起腹泻或其他疾病。
那么,这些免疫抑制性病原再加上霉菌毒素就使猪群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原发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致发病。
2.3多病原间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协同感染越来越普遍多病原间的感染包括:一是同种细菌、不同血清型之间感染。
像副猪嗜血杆菌的1-型、4型、5型、10 型、13型、14型和未定型,链球菌的1型、2型、7型和未定型。
二是病原之间感染。
像副猪嗜血杆菌与链球菌,蓝耳病与圆环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巴氏杆菌。
三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大疾病之间的混合感染。
比如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或链球菌病混感:蓝耳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或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或链球菌病混感: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或链球菌病混感。
2.4常在菌、常发病,细菌性疾病在猪群发病、致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通常对病毒病很重视,但是对一些细菌性疾病重视的程度不够。
对一些细菌性疾病猪场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随后发现疾病控制不住,继而又大量使用抗生素,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目前,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5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备受关注我们国家细菌性疾病主要表现过分依赖药物,全程滥用抗生素保健、治疗:分离到的致病菌耐药谱广,形成无药可治的局面。
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要求禁止使用抗生素,我国迟早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不使用抗生素。
对于细菌性疾病的控制要从生物防控角度实行早期预防,如使用一些微生态制剂、溶菌酶、抗菌肽等生物制剂,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疫苗预防人手,因此,我们要加大疫苗研发力度。
2.6猪群疫病综合防控监测措施不配套,应走绿色、健康、生态养猪之路首先,猪场应长期重视病原学工作,分析掌握猪群病原流行动态;其次,猪群应建立重要疫病的流行检测与健康普查机制;第三,猪场应对猪群开展重大疫病净化机制;第四,猪群应合理优化疫苗与保健程序,走少打针,少用药模式;第五,发展循环农业,走全自动化、现代化、生态养殖模式。
3、当前猪病的临床表现形式3.1产房仔猪发生腹泻,以7日龄内的仔猪发病严重,死亡率高。
3.2怀孕中后期母猪流产,产房仔猪暴发猪伪狂犬病。
3.3保育猪出现消瘦、咳嗽、喘气、腿肿以及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症状。
3.4常在菌经常发病,呈区域暴发流行。
在XX、XX、XX等地,传染性猪胸膜肺炎的发病很严重。
4、实验室监测与检测4.1从疾病的发生情况看2014年全年接诊的3033家规模猪场的5000多份病料和血样的归类分析来看,腹泻的发病率在28.7%,多系统衰竭的比例在22.3%。
呼吸系统疾病占19.4%。
繁殖障碍疾病发病率在9.3%,高热性疾病占10.1%。
从不同阶段送检猪病归类分析来看,母猪的疾病以繁殖障碍性疾病为主,占总疾病数的70.2%,其中处于发病前期的有17.40。
发病中期的32.5%.后期的有50.1%:产猪房仔猪的发病以腹泻为主,占整个发病的66%;保育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病较多,占35.0%,生产上要多注意蓝耳病的发生情况。
呼吸系统疾病占27%,腹泻占10.2%。
其他疾病像脑膜炎占7.0%,败血症占5.8%,高热占14.3%。
而育肥猪群呼吸系统疾病占到41.2%,莫名发热占20.1%。
4.2从病原上看实验室检测结果上看:病毒病方面,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的流行依然严重;细菌方面,猪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要细菌性疾病,附红细胞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对肥猪的威胁有所增加。
链球菌占37%,副猪嗜血杆菌占23%。
4.3从多病原感染模式上看统计数据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和链球菌病感染发生的几率较大,然后就是圆环病毒Ⅱ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感染率也非常高,而且四种病原同时感染的发病几率也比较高。
5、当前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控5.1猪伪狂犬的病原学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伪狂犬病毒为线性双股DNA分子,基因组由独特长段、独特短段及位于独特短段两侧的末端重复序列和内部重复序列构成。
目前有8株伪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完成。
在伪狂犬的各个基因中,最重要的是TK基因,它是伪狂犬病毒毒力强弱相关的基因。
主要功能是在神经细胞中的增殖并产生感染性粒子。
其次就是gG基因,是趋化因子结合蛋白,具有趋化因子抑制作用。
然后是gE基因,它是病毒增殖非必需基因,与病毒在神经的传递有关。
此外,还有RR基因、gB基因、gC 基因、gD基因。
5.2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学特点5.2.1猪感染后6~10天可产生IgM,随即产生IgA、IgGl、IgG2,其中特异性IgM和IgA 可持续3个月,说明在伪狂犬病毒的免疫中具有黏膜免疫应答。
5.2.2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猪,都可诱发产生抗体,其中IgGl和IgG2能中和病毒,在免疫保护中发挥作用,但是抗体滴度与临床保护力之间的相关性是不完全的,不能完全保护动物。
5.2.3伪狂犬病毒自生诱导的体液抗体水平较低,细胞免疫在伪狂犬病毒的免疫上占主导地位。
5.3当前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都检测到伪狂犬野毒的感染流行。
临床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新生仔猪大量死亡,3—15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10%—30%,呈顽固性腹泻和零星的神经症状。
育肥猪90—150日龄gE野毒阳转率高,呈高烧、伴呼吸系统症状:种猪不育,青年母猪和空怀母猪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
公猪睾丸炎,丧失种用能力。
从实验室检测结果来看,2010~2014年伪狂犬病毒gE阳性率在逐年的升高,2010年猪场送检共有427例,到了2014年猪场送检就达到了1158例,而且gE阳性率大于70%的猪场有284家,gE阳性率在30%—70%的有455家,gE阳性率小于30%的有585家,gE阴性的猪场有2322家。
通过分离毒株毒力的实验发现,相比经典伪狂犬毒株,新毒株对猪的致病力显著增强。
SMX2012分离株可导致50日龄仔猪的神经症状和死亡,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导致长时间的发热和精神沉郁。
5.4当前临床防控猪伪狂犬病面临的问题5.4.1Bartha-K61疫苗株不能完全保护猪伪狂犬流行野毒的感染与攻毒:5.4.2猪伪狂犬病毒一旦感染,将终身带毒:5.4.3伪狂犬病毒传播途径多,野毒感染猪只广泛存在;5.4.4商品猪群未免疫或免疫抗体滴度不高,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大量繁殖,使种猪、仔猪等易感猪感染。
5.5防控当前猪伪狂犬病的思路思路一:净化猪群。
思路二:将新临床分离株研制成疫苗,防控猪伪狂犬病流行。
思路三:用同源性高的地方毒株。
思路四:使用灭活疫苗免疫,提高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