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2.5地下室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信息
教学课题 1.3 建筑的等级与建筑模数共68课时第3、4课时专业/课程建筑施工授课班级:15、17建筑班二、教学分析
本课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构造》第二版,由孙鲁、甘佩兰主编,建筑构造是中职建筑类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了解整个建筑营造形式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可能对整个建筑内外部构造有了一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标
了解:建筑模数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应用。掌握:建筑的等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筑的等级划分难点:定位轴线与建筑模数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直观展示法学法:组内讨论,自由发言
五、教学环境教具
环境:教室教具:教案、PPT
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组织准备:课前介绍,师生问好。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0分钟)师生问好!
建筑在多个方面划分了若干级别,如在重要性方面、高度方面、耐久方
面、耐火方面、抗震方面等,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强制性规范和严格的
要求,每个建筑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学习、认真执行。
学生分组
讨论、回
答建设等
级的划分
对建筑规
划有哪些
好处
转换视
角,帮助
学生理解
建筑行业
定义和建
造者的责
任
2.讲授新课(75钟)
一、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建筑物的等级一般按耐久性、耐火性、设计等级进行划分。
(一)按耐久性能划分:
耐久等级耐久年限使用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
一 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 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 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 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二)按耐火性能划分:表1-4建筑物耐火性等级表。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指标,它是由组成建筑物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最低值所决定。
按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性能重要的
或者规模宏大的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
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性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次要的或者
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耐火等级按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这两个
因素确定。
燃烧性能:把构件的耐火性能分成非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
耐火极限:是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
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
学生讨论
身边的建
筑应属于
哪类等级
建筑,包
括建筑耐
久性等
级,耐火
性能等级
和抗震等
级
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三)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划分
建筑结构抗震等级划分一般规定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我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一般规定
(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
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1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节第9条规定的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4)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5)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6)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柱截而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7)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8)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9)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