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及人口
普米族简介
![普米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592626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c.png)
普米族简介
普米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米”一词属于普米语音译,各地发音有区别。
本意“白人”,白色在普米族中象征吉利。
丽江、永胜的普米族自称“普英米”。
宁蒗普米族自称“普日米”。
作为少数民族,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普米族的人口数为45012人。
普米族历史悠久,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但这个民族没有创立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是通用汉字。
从分布来看,普米族主要集中在云南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等等,另外在四川省的木里、盐源、九龙等县也有聚居。
从宗教信仰来看,普米族信仰苯教,韩归教,藏传佛教。
少数民族介绍-藏族
![少数民族介绍-藏族](https://img.taocdn.com/s3/m/76e298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3.png)
藏族文学
藏族文学丰富多彩,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在数量上居中国少数民族前列。
民间诗歌
《格萨尔王传》 已知世界上最长的说唱史诗
作家诗
《米拉日巴道歌》 《萨迦格言》 《甘丹格言》 仓央嘉措的诗歌
史传文学
赞普传记 《巴协》 《西藏王统记》 《贤者喜宴》 《米拉日巴传》 《西藏王臣记》 《颇罗鼐传》
长篇小说
藏族饮食习惯
藏餐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 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 类。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 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 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 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 骡,尤忌吃狗肉。
哈达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 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 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帽 藏靴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 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 “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饰物
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饰品的质地有银、金、珍珠、 玛瑙、玉、翡翠、珊瑚、琥珀等等,广泛运用于头饰、 发饰、耳环、项链、腰饰和戒指。
9世纪末开始
藏族内部矛盾逐步加深,藏区陷入 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它们各自为 政,不相统属,有时还常常为各自 利益互相侵袭劫掠,大小战争频繁。
1271年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 元,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 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宋元时期
宋金时代
藏族各地方政权又加强与中央政权 的联系,有些地方首领受到中央政 权的册封。“茶马互换”等藏、汉贸 易有了较大发展。
目录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8全国各地省市区: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8全国各地省市区: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a7163d1d6f1aff00bed51ecf.png)
13.26 7726 50534
18.30 12710 56748
20.91 21082 79736 67.77* 66.28* 69.27*
26.44 29971 83397 68.55 66.84 70.47
大专及以上
Junior College and Above
高中和中专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and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初中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小学
Primary School
文盲人口及文盲率
Illiterate Population and Illiterate Rate
1-11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Basic Statistics on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in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and
指标
Item
1953
总人口 (万人)
Total Population (10 000 persons)
文盲人口 (万人)
Illiterate Population (10 000 persons)
文盲率 (%)
Illiterate Rate (%)
城乡人口
Population by Residence
58260 30190 28070 107.56
4.33
36.28 59.31
4.41
54728 93.94 3532
注:1.1953年、1964年 、1982年及1990年全国
9走进苗绣(课件)(共19张PPT)- 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9走进苗绣(课件)(共19张PPT)- 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62c0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04.png)
历史源流
• 唐代时,东谢苗族是“卉服鸟章”,即在服装绣上许多花、鸟图样。明代时,贵阳 苗族喜用彩线挑成“土锦”,“织花布条”,“绣花衣裙”。清代文献记载苗族刺 绣织锦的很多,清《开化府志》、《广南府志》、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 都记载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之句。
• 古州苗族刺绣亦多,今榕江县平永地方一户苗族农民还保存着两套乾隆时代的男女 服装,都满绣彩色花纹。关于贵州、云南、川南、湖南、广西各地苗族绣花、织锦, 各种史书及地方志多有记载。
• 苗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华刺绣艺术,有 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时,东谢苗族是“卉 服鸟章”,即在服装绣上许多花、鸟图样。 明代时,贵阳苗族喜用彩线挑成“土 锦”“织花布条”“绣花衣裙”。清代文 献记载苗族刺绣织锦的较多,如黔东清水 江苗族刺的“锦衣”和绣的“苗锦”。古 州苗族刺绣亦多,今榕江县平永地方一户 苗族农民还保存着两套乾隆时代的男女服 装,都满绣彩色花纹。关于贵州、云南、 川南、湖南、广西各地苗族绣花、织锦, 各种史书及地方志多有记载。
•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苗族刺绣中的蝴蝶、 蝶恋花彩图样,是苗族人民敬重繁衍之行为 的表现。
枫叶纹
•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通过口 口相传,把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很好 地传承了下来。在《苗族古歌》里面, 枫树是祖先蚩尤的鲜血所幻化的树木。 苗族人把枫树当成神树,认为它有神 圣的意义。
• 苗族人对于诞生了蝴蝶妈妈的枫树, 特别地敬重和崇拜,他们亲切地把枫 树称为“祖母树”,认为枫树是祭奠 蝴蝶妈妈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
走进苗绣
民族介绍——苗族
• 苗族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少数民族, 分散在东亚各地,在我国主要分布 于贵州、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广西、海南等省区,东南亚的老挝、 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亦有分布。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 中国境内的苗族人口为11,067,929 人。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5-18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5-18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f0124720066f5335b812132.png)
8526
8308 248 422
6068 14885
8141
2018
2019
1990
1995
速度指标(%) 指数 (2019年为以下各年)
2000
2005
2010
18938 9781
19218 9801
125.6 142.5
119.8 135.5
114.3 126.2
1559
1575
182.4 529.0 216.3
90.9 135.7
72.2
135.6 145.4 254.8
165.8 342.2 161.7
91.8 123.5
63.8
139.1 132.4 187.0
147.2 266.3 153.5
83.0 98.6 61.3
118.8 117.7 112.9
127.3 201.4 135.2
100.0
161.9
445 1290 13.3 2944 19249 5822 5929 35195
417 1084 13.2 3048 18055 7124 7766 38366
443.3 486.8 1090.2 240.9 2443.9 1934.4 1862.3 1959.6
218.2 452.5 794.7 189.3 1521.7 1018.3 1400.0 893.1
132 754 9232 5326
142 1656 15964 8072
194 5203 35052 15418
1.43
1.69
2.12
42
59
91
297
892
2456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f36b45fe4733687e21aaf2.png)
2010年11月第47卷第6期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 na l of N o r t hw es t N or m al U ni ve r s i t y(S oci al S c i enc es)N O V.2010V oI.47N o.6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王鉴,张海(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摘耍]人力资源水平一般从“人口数量与质量”和“就业人员的素质”两个方面来考察。
透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族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等数据,分析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
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相对较少f质量提升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人力资源开发环境有待改善1人力资源情况的地区差异较大。
结合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的特点,认为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是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而优先发展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人口质量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统计分析[中圈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62(2010)06—005卜07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居住的地区。
从省级行政区层面看,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云南等七个省份。
其少数民族人口为5551.65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66.35%。
这些民族地区大多位于中西部边远地带和高原山区,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历史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欠发达等诸多困难。
但同时,民族地区也具有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璀璨夺目、国家发展政策倾斜等优势。
因此,民族地区要获得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以提升整体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突破途径。
而要有效加快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先全面了解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内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是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中国2018年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主要指标统计
![中国2018年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主要指标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12b092aaea998fcd220e7b.png)
摘编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中国2018年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主要指标统计 生产总值(亿 社会消费品零 农村居民人均 地方公共财政 地方公共财政
11129 10524 9183 12893 11555 12548 9485 9227 10721 10988 11330 10030 13079 11490 10325 6449 8524 6817 7677 12770 8952 11404 7740 7808 13755 18206 16361 17075 7190 13767
规模以上工业
17.28 5.70 10.21
149.60 29.10 8.50
43.72 58.81 55.04 13.45
9.74 -2.84
7.02
12.45 0.63
68.45 55.30 6.32 186.08 16.09
城镇居民人均
26316 28913 24728 32686 31972 30421 30407 30130 31136 34154 33396 30242 29323 34298 29093 24558 34411 20834 24783 31737 31056 30803 33314 32949 32718 32617 31280 32358 28452 29903
摘编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统计年鉴2019》
59.35 80.21 59.70 24.66 30.03 146.20 117.89 66.38 119.27 86.69 142.27 60.33 31.29 96.16 37.04 10.86 11.45 15.52 9.99 4.44 3.16 10.45 2.31 2.10 54.48 135.80 23.81 82.91 13.91 171.84
唯一一个白种人少数民族
![唯一一个白种人少数民族](https://img.taocdn.com/s3/m/74b4201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5.png)
唯一一个白种人少数民族
塔吉克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但他同时也是最特殊的一个,他的特殊就在于塔吉克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中唯一的白色人种。
这个只有五万人的小民族居住在中国的最西边,帕米尔高原之上。
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是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在中国境内,塔吉克族主要聚集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共有人口50896人,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塔吉克族是崇尚鹰的民族,他们认为鹰能给他们带来欢乐。
在塔吉克族,人人都会跳鹰舞,手臂的动作就像是鹰的翅膀,一上一下就像鹰在天空翱翔。
他们把鹰的翅膀做成鹰笛,能够美妙的音乐,这与河南博物院的贾湖骨笛类似,一个是鹰骨,一个是鹤骨。
塔塔尔族有自己独特的见面礼,男士与男士见面,都会亲对方的手表示欢迎,男士与女士见面,女士也会亲男士的手,女士与女士见面,则会嘴对嘴接吻。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29ae5913a300a6c30c229fd0.png)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张善余 曾明星本文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近年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人口分布重心继续向西移动;大多数少数民族都高度集中于传统区域内,但集中程度已趋于减小;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城镇化水平很低;人口迁移流动率较低,人口分布相对凝固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人口分布 人口迁移作者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曾明星,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地址:上海市,邮编200062。
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是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到清代和民国时期,其基本面貌已大致稳定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少数民族的人口再分布渐趋活跃,再加上受人口自然变动及民族成份恢复和更改等多方面影响,人口分布状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其基本格局和特点则一直保持下来。
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近年来人口分布重心继续向西移动长期以来,中国民族人口分布最基本的格局是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原和沿海,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边疆。
据统计,在全国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民族自治地方仅占9%;而在22,800公里的陆地国界线上,民族自治地方却占了85%。
考虑到大部分民族自治地方都有汉族居住(平均人口比重为55.4%),则上述特点表现得更为典型。
表1提供了中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的数据(其计算方法是用各省区民族人口数与本省区人口重心的经纬度的乘积除以全国民族人口总数)。
从中可见,汉族人口分布重心相当稳定,仅有小幅度的向南趋势。
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重心比汉族经度偏西了7o 8o,纬度偏南了大约1o,直线距离相差了700多公里。
在20世纪70 80年代,由于受民族成份恢复和更改的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分布重心向东移动了大约1o。
羌族
![羌族](https://img.taocdn.com/s3/m/6f9143b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1.png)
文化
01
信仰
02
服饰
03
饮食
04
建筑
05
出行
06
家庭
礼仪 语言
文学 体育
信仰
羌族除一部分邻近藏族地区的信仰藏传佛教外,其余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 神灵均以白石(白色石英石)为象征,被敬奉于山中、林地、屋顶和室内。一般在碉房屋顶四角供有五块白石, 分别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其中,天神地位最高,能主宰万物,祸福人畜。堂屋的神龛供有 家神(泛称角角神),包括祖先神、女神(保佑妇女之神)、男神(保佑男子之神)、牲畜神(保佑六畜兴旺)、 财神(招财进宝)、仓神(守管家庭粮食和财物)、门神(挡住三灾六难)。神龛下火塘上的三足架,其中一足 上系一小铁环,即代表火神。此外,从事特殊行业的家庭,还供奉各自的祖师神。如猴头神、药王神、石匠神、 鲁班、太上老君。一些地方的羌族受汉族影响,还供有灶神、土地神、观音菩萨,送子娘娘、川主、关圣人、玉 皇大帝等。
政治
政治
据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10年,秦朝在岷江上游和湔江上游地区设有湔氐道。汉时,置汶山郡以管辖 这一带的“六夷、七羌、九氐”部落。隋唐时代,朝廷实行“羁縻州”制度,在茂县及周围地区设有茂州都督府 及多个羁縻州。五代时期,前蜀设有茂州,辖汶山、汶川、石泉和通化四县;设维州,辖保宁、小封二县;范围 主要在茂县和汶川县以南,理县以东地区。宋时,基本上沿袭唐代的“羁縻州”制度,设茂州、威州,各辖两县、 十几个羁縻州。熙宁九年(1076年)石泉县改隶绵州。
中国统计年鉴2013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中国统计年鉴2013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3a40966a1ed9ad51f01df286.png)
指
标
1953
1964
1982
1990
总人口 男 女
(万人)
58260 30190 28070 107.56 4.33
69458 35652 33806 105.46 4.43
100818 51944 48874 106.30 4.41
113368 58495 54873 106.60 3.96
3611 11146
8930 14032
33961 35701
38788 26779
8507 6.72
5466 4.08
城镇化率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平均预期寿命 男 女
(%)
13.26 7726 50534
18.30 12710 56748
20.91 21082 79736 67.77* 66.28* 69.27*
时点为当年7月1日零时,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为当年11月1日
人。在城乡人口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列为城镇人口统计。
、1990、2000、2010年文盲人口为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
18003 15.88
2000
2010
126583 65355 61228 106.74 3.4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3972 68685 65287 105.20 3.10
22.89 70.15 6.96
16.60 74.53 8.87
115940 91.59 10643 8.41
122593 91.51 11379 8.49
3.1964年文盲人口为13岁及13岁以上不识字人口,1982、1990、2000、2010年文盲人口为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 4.表中“*”号表示为1981年数据。
中国的民族有哪些
![中国的民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6f20b6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5.png)
中国的民族有哪些
中国的民族有哪些 1?
中国民族分类?
中国少数民族是指生活在中国的少数民族。
由于汉族是中国最大的种群,其他民族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名称如下:阿昌、白、保安、布朗、布依、朝鲜、达斡尔、傣族、德昂、侗族、东乡、东乡、独龙、鄂伦春族、俄罗斯、鄂温克族、高山、、佤族、哈尼、哈萨克、、赫哲、回、基诺、京、景颇族
中国的民族有哪些 1?
中国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中国人口最多)、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自治区)、银川回族(主要分布在银川自治区)、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包括苗族、布依族等。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壮族人口约1900万,满族人口约1000万。
因此,在少数民族中,壮族排名第一,满族排名第二。
在中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满族(以前叫女真族)建立了清朝。
明末满族被称为女真族,1635年皇太极废除了女真的称号,改名满洲。
2023年人口统计年鉴
![2023年人口统计年鉴](https://img.taocdn.com/s3/m/06c56a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4.png)
2023年人口统计年鉴
概述
本文档是关于2023年人口统计数据的年鉴,旨在提供全面、
准确的人口信息供研究和分析使用。
以下是年鉴中的一些重要数据。
人口总数
根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的人口总数为X亿人。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023年,我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为X:X。
人口增长率
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为X%,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减少。
性别比例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X:X。
年龄结构
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如下:
- 0-14岁:X%
- 15-59岁:X%
- 60岁及以上:X%
城市化率
2023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X%。
跨省人口流动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的跨省人口流动率为X%。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X%。
人口密度
我国的人口密度为X人/平方公里。
外籍人口
截至2023年,我国的外籍人口数量为X人。
人口老化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截至2023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X%。
结论
以上是2023年人口统计年鉴中的一些重要数据。
这些数据为社会和经济研究,以及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中国统计年鉴2012](https://img.taocdn.com/s3/m/057f570c59eef8c75fbfb328.png)
1-1 全国行政区划 (2011年底)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1-5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1-6 按区域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011年)1-7 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1-8 按主要行业分法人单位数1-9 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和机构类型分法人单位数(2011年) 1-10 按地区和控股情况分企业法人单位数(2011年)1-11 按地区和登记注册类型分企业法人单位数(2011年)1-12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和人口 (2011年)1-13 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及人口1-14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1 国内生产总值2-2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2-3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2-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5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6 第三产业增加值2-7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2-8 第三产业不变价增加值2-9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2-10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2-11 分行业增加值2-12 三次产业贡献率2-13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2-14 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2-15 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2-16 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 (2011年)2-17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2-18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2-19 居民消费支出2-20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2-21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2-22 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 (2011年)2-23 各地区最终消费支出及构成 (2011年)2-24 居民消费水平2-25 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 (2011年)2-26 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2-27 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最终使用部分)2-28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 (2007年)2-29 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 (2007年)2-30 资金流量表 (实物交易,2000-2009年)2-31 资金流量表 (金融交易,2010年)2-32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2011年)3-1 人口数及构成3-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3-3 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3-4 各地区年末人口数3-5 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6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3-7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3-9 各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 (2011年)3-10 各地区分性别、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3-11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011年)3-12 各地区按性别和婚姻状况分的人口(2011年)3-13 各地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 (2011年)3-14 各地区按性别分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2011年)3-15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 (2011年)3-16 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4-1 就 业 基 本 情 况4-2 按城乡分就业人员数 (年底数)4-3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年底数)4-4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 (2014-5 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年底数)4-6 各地区按行业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2011年底4-7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20114-8 各地区私营企业就业人数(2011年底)4-9 各地区个体就业人数(2011年底)4-10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指数4-11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指数4-1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13 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4-14 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2011年)4-15 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16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4-17 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5-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15-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和按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5-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5-6 全社会住宅投资5-7 按主要行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 全社会建设总规模5-9 全社会房屋施工、竣工面积和价值5-10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资金来源和按隶属关系分固5-11 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2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建设规模5-13 各行业建设规模和按构成、建设性质分固定资产投资( 5-14 各行业按隶属关系、登记注册类型和控股情况分固定资5-15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各行业投资资金来源和新增5-16 按行业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7 按项目规模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 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9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房屋施工、竣工面积和房屋5-20 固定资产(不含农户)按行业分新增固定资产5-21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施工、投产项目个数5-22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新增固定资产及交付使用率5-23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按行业分施工、投产项目个5-24 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5-25 全社会主要产品建设规模 (2011年)5-26 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房5-27 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指标5-28 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5-30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开发及购置5-31 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总规模及完成情况(2011年) 5-32 按用途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5-33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5-34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5-35 按用途分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5-36 按用途分商品房销售面积5-37 按用途分商品房销售额5-38 按用途分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5-39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5-40 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情况5-41 各地区按项目规模分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2011 5-42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套住宅竣工与销售情况5-43 35个大中城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1年)5-44 本年新开工大型项目基本情况(2011年)7-1 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7-2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7-3 综 合 能 源 平 衡 表7-4 石 油 平 衡 表7-5 煤 炭 平 衡 表7-6 电 力 平 衡 表7-7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7-8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7-9 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 (2010年)7-10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7-11 平均每天能源消费量7-12 生活能源消费量7-13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7-14 各地区电力消费量7-15 各地区能源消耗指标(2011年)8-1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8-2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8-3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8-4 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收入项目 (2011年)8-5 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 (2011年)8-6 各 项 税 收8-7 各地区财政收入 (2011年)8-8 各地区财政支出 (2011年)8-9 中央财政债务余额情况8-10 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收入8-11 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支出8-12 中央和地方预算外资金收支及比重8-13 外 债 余 额8-14 外 债 风 险 指 标9-1 各 种 价 格 指 数9-2 各种价格定基指数9-3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2011年)9-4 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2011年)9-5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6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9-7 各地区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9-8 各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9-9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9-11 按工业部门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12 按工业行业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13 各地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1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分类指数9-1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9-16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0-1 人民生活基本情况10-2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10-3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10-4 各地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年底余额)10-5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0-6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210-7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2011年)10-8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10-9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10-10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0-11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10-12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10-13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10-14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10-15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 (2010-16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 (10-17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0-18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0-19 农村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10-20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10-21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0-22 各地区按来源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20110-23 按收入五等份分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201110-24 按收入五等份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 (10-2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构成10-26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 (201110-27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消费支出 (2010-28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10-29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10-30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0-31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10-32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10-33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 (210-34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10-35 城乡新建住宅面积和居民住房情况10-36 农村居民家庭住房情况10-37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住房情况 (2011年)11-1 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数(2011年)11-2 地级及以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111-3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社会经济指标 (20111-4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 (2011年)11-5 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11-6 各地区城市建设情况 (2011年)11-8 各地区城市燃气情况 (2011年)11-9 各地区城市集中供热情况 (2011年)11-10 各地区城市市政设施 (2011年)11-11 各地区城市公共交通情况 (2011年)11-12 各地区城市绿地和园林(2011年)11-13 各地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 (2011年)11-14 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 (2011年)12-1 土 地 状 况12-2 主要河流基本情况12-3 河 流 流 域 面 积12-4 主要矿产基础储量12-5 各地区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 (2011 12-6 各地区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 (201 12-7 主要城市平均气温(2011年)12-8 主要城市平均相对湿度 (2011年)12-9 主要城市降水量 (2011年)12-10 主要城市日照时数 (2011年)12-11 水 资 源 情 况12-12 供水用水情况12-13 各地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1年)12-14 主要城市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1年12-15 各地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1年)12-16 主要城市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1年12-17 各地区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情况 (2011年)12-18 主要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情况(2011年)12-19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 (2011年)12-20 各地区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情况 (2011年12-21 国控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情况 (2011年12-22 国控主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情况 (2011年12-23 各地区土地利用情况 (2008年)12-24 各地区森林资源情况12-25 造 林 面 积12-26 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12-27 各地区草原建设利用情况(2011年)12-28 各地区湿地面积12-29 红树林各地类面积12-30 各地区自然保护基本情况 (2011年)12-31 各地区自然灾害损失情况(2011年)12-32 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12-33 森林火灾情况(2011年)12-34 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情况12-35 突发环境事件情况(2011年)12-36 地震灾害情况12-37 主要海洋灾害情况 (2011年)12-38 全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12-39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2-40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完成情况12-41 林业投资资金来源情况(2011年)12-42 林业投资完成情况(2011年)13-1 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作物播种面积13-2 主要农牧渔业生产情况13-3 各地区耕地面积 (2008年底)13-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13-6 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水电站及用电量13-7 农村水电建设和发电量13-8 灌溉、水库和除涝治水情况13-9 各地区水利设施和除涝面积 (2011年)13-10 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 (年底数)13-11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13-12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情况 (2011年底13-13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14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13-15 主 要 农 产 品 产 量13-16 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13-17 主 要 林 产 品 产 量13-18 牲 畜 饲 养 情 况13-19 畜 产 品 产 量13-20 水 产 品 产 量13-21 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13-22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主要农产品13-23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主要畜产品及水产品13-24 主要农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13-25 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13-26 国有农场基本情况14-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11年)14-2 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11年)14-3 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014-4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5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114-6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114-7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4-8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9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 14-10 按行业分私营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11年)14-11 按行业分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0114-12 各地区私营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13 各地区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01114-14 按行业分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15 按行业分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14-16 各地区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17 各地区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14-18 按行业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11年)14-19 按行业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014-20 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21 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0114-22 工业产品产量14-23 各地区工业产品产量15-1 建 筑 业 企 业 概 况15-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15-3 各地区总承包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1年15-4 各地区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115-5 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15-6 各地区建筑业增加值15-7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15-8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15-9 各地区按建筑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15-11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 (2 15-12 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15-13 国有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15-14 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 (2011年)15-15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总产值 (201115-16 各地区按行业分建筑业总产值 (2011年)15-17 各地区按资质等级分总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 (2 15-18 各地区按资质等级分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 ( 15-19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和承包工程完成情况 ( 15-20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 (2 15-21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资产 (2011年)15-22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资产 (20115-23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2011年15-24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所有者权益 ( 15-25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负债 (20115-26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总收入 (2011年)15-27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总收入 (2015-28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 (2011年)15-29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税金总额 (2 15-30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 (2 15-31 各地区按资质等级分总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 ( 15-32 各地区按资质等级分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 15-33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利润 15-34 各地区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15-35 建筑业房屋建筑面积15-36 各地区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 (2011年15-37 勘察设计机构和人员数 (2011年)15-38 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收入情况 (2011年)15-39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和人员数 (2011年)15-40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营业收入 (2011年)15-41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和人员数(2011年)15-42 建设工程监理营业收入(2011年)16-1 各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就业人员数(2011年16-2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16-3 各地区运输线路长度 (2011年底)16-4 运 输 线 路 长 度16-5 运 输 线 路 质 量16-6 客 运 量16-7 旅 客 周 转 量16-8 货 运 量16-9 货 物 周 转 量16-10 旅 客 运 输 平 均 运 距16-11 货 物 运 输 平 均 运 距16-12 各 地 区 客 运 量 (2011年)16-13 各地区旅客周转量 (2011年)16-14 各 地 区 货 运 量 (2011年)16-15 各地区货物周转量 (2011年)16-16 国家营业铁路基本情况16-17 铁路机车拥有量16-18 国家铁路客、货车拥有量16-19 按货类分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量16-20 铁路主要干线客货运输量 (2011年)16-21 国家铁路主要车站旅客发送量16-23 国家铁路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24 民 用 汽 车 拥 有 量16-25 私 人 汽 车 拥 有 量16-26 新注册民用汽车数量16-27 公路营运汽车拥有量16-28 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16-29 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分货类吞吐量16-30 沿海主要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6-31 沿海主要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数 (2011年底16-32 内河主要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数 (2011年底16-33 民用航空航线及飞机架数16-34 民用航空运输量及通用航空飞行时间16-35 邮电业务基本情况16-36 邮 电 业 务 量16-37 快递业务量16-38 邮政业网点及邮递线路(年底数)16-39 电信主要通信能力 (年底数)16-40 电信通信服务水平 (年底数)16-41 邮政通信服务水平 (年底数)16-42 互联网主要指标发展情况(年底数)17-1 批发和零售业情况17-2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基本情况17-3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购销存情17-4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基本情况和商品购销存情况17-5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资产及负17-6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资产及负债(2011年)17-7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主要财务17-8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7-9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基本情况17-10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购销存17-11 各地区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基本情况和商品购销存情17-12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资产及17-13 各地区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资产及负债(2011年17-14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主要财17-15 各地区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17-16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连锁零售企业基本情况(201117-17 按行业和业态分连锁零售企业基本情况(2011年17-18 各地区连锁零售企业基本情况17-19 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2011年)17-20 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摊位分类情况 (2011年17-21 各地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17-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 住宿和餐饮业情况18-2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基本情况18-3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经营情况18-4 各地区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2018-5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资产及负18-6 各地区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资产及负债 (2011年18-7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主要财务18-8 各地区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8-9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基本情况18-10 各地区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218-11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资产及18-13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主要财18-14 各地区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18-1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连锁餐饮企业基本情况(201118-16 按行业分连锁餐饮企业基本情况(2011年)18-17 各地区连锁餐饮企业基本情况18-18 旅游业发展情况18-19 国 内 旅 游 情 况18-20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18-21 按性别、年龄和事由分外国入境旅游人数18-22 按国别分外国入境游客18-23 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24 各地区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1 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情况6-2 人民币汇率 (年平均价)6-3 货物进出口总额6-4 历年出口货物分类金额6-5 历年进口货物分类金额6-6 进出口货物分类金额6-7 我国同各国(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6-8 出口主要货物数量和金额6-9 进口主要货物数量和金额6-10 各地区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6-11 各地区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6-12 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6-13 利 用 外 资 概 况6-14 按国别(地区)分实际外商投资额6-15 按方式分外商投资额6-16 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资 (2011年)6-17 按行业分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情况 (20116-18 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情况6-19 按主要国别(地区)分对外直接投资6-20 按行业分对外直接投资6-21 对 外 经 济 合 作6-22 按国别(地区)分对外经济合作(2011年)19-1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平衡表(年底余额)(资金来19-2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平衡表(年底余额)(资金运19-3 货币供应量 (年底余额)19-4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19-5 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19-6 金融机构法定贷款利率19-7 黄 金 和 外 汇 储 备19-8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年底余额)19-9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 (年底余额)19-10 外资银行资产负债表 (年底余额)19-11 社会融资规模及构成19-12 证券市场基本情况19-13 上市公司数量19-14 股票发行量和筹资额19-15 股票交易情况19-16 保险系统机构、人员数 (年底数)19-17 保险公司业务经济技术指标19-18 保险公司资产情况19-19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20-1 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情况 (2011年20-2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2011年)20-3 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2011年)20-4 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基本情况(2011年)20-5 各级各类学校数20-6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20-7 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20-8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20-9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20-10 研究生和留学生数20-11 分学科研究生情况 (2011年)20-12 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2011年)20-13 高等教育学校(机构)学生数 (2011年)20-14 成人本科分学科学生数 (2011年)20-15 成人专科分学科学生数 (2011年)20-16 普通本科分学科学生数 (2011年)20-17 普通专科分学科学生数 (2011年)20-18 网络本科分学科学生数 (2011年)20-19 网络专科分学科学生数 (2011年)20-20 中等职业学校(机构)数 (2011年)20-21 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学生分科类情况 (201120-22 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基本情况 (2011年)20-23 普通高中学校和学生情况 (2011年)20-24 初中学校和学生情况 (2011年)20-25 普通小学学校和学生情况 (2011年)20-26 技工学校数、学生数和教职工数20-27 各类技工学校情况 (2011年)20-28 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各级普通学校毕业生升学率20-29 各地区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校和学生情况 (220-30 各地区普通高等学校 (机构) 教职工情况 (220-31 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 (机构)学生情况 (20120-32 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教职工数(2011年20-33 各地区普通高中基本情况 (2011年)20-34 各地区初中基本情况 (2011年)20-35 各地区普通小学基本情况 (2011年)20-36 各地区特殊教育基本情况 (2011年)20-37 各地区各级普通学校生师比20-38 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20-39 教育经费情况20-40 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情况 (2010年)20-41 科技活动基本情况20-42 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20-43 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20-4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基本情况20-4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20-46 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20-47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20-4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及生20-49 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情况( 20-50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情况(2 20-5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情况(2020-52 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情况(2011年)20-53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情况(2011年)。
维吾尔族介绍300字左右
![维吾尔族介绍3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74b346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b.png)
维吾尔族介绍300字左右
维吾尔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数量庞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的数据,维吾尔族总人口约为1177万4千多人。
维吾尔族的历史悠久,其语言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包含中心、和田、罗布三种方言,并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书写。
维吾尔族文化丰富多彩,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手工艺等传统艺术形式独特且深受人们喜爱。
服饰上,男子通常穿着袷袢(长袍),女子则喜欢穿宽袖连衣裙配对襟背心,男女均喜好佩戴特色头饰。
饮食方面,馕、抓饭、烤羊肉串等是其特色美食。
此外,维吾尔族人民善于农耕与园艺,坎儿井灌溉系统在新疆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尊崇伊斯兰教,宗教节日如古尔邦节、肉孜节等盛大庆祝。
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俗,是中华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
族
维 吾 尔族
苗
族
彝
族
壮
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满
族
侗
族
瑶
族
白
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 萨 克族
傣
族
黎
族
傈僳族
佤
族
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 新疆
贵州、湖南、云南、广西、重庆 湖北、四川
云南、四川、贵州 广西、云南、广东
贵州 吉林、黑龙江、辽宁 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
内蒙古、北京 贵州、湖南、广西 广西、湖南、云南、广东 云南、贵州、湖南 湖南、湖北、重庆、贵州
内蒙古、黑龙江 广西 四川 云南 青海 广西 贵州
辽宁、新疆 云南 云南 新疆 云南 新疆
新疆、黑龙江 内蒙古 云南 甘肃 甘肃 广西 新疆 云南
黑龙江、内蒙古 黑龙江 西藏
708651 4009
485966 411847 621500 326295 147828 186708 289565 131992 216257 309576 119639 130607 101192 550746 190481
云南 新疆 云南 海南 云南、四川 云南
6282187 10069346
9426007
8714393 16926381
2870034 1830929 10387958
2879974 2796003 1933510 8353912 1660932 1462588 1261311 1463064
702839 429709
畲
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
族
东乡族
纳西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土
族
达 斡 尔族
仫佬族
羌
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仡佬族
锡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 吉 克族
怒
族
乌孜别克族
俄 罗 斯族
鄂 温 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
族
塔 塔 尔族
独龙族
鄂 伦 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福建、浙江、江西、广东 台湾、福建 云南 贵州、广西 甘肃、新疆 云南 云南 新疆 青海、甘肃
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及人口
人口数为2010年人口普查 机器汇总数据。
民族
蒙古族
回
族分布的主要地区内来自古、辽宁、吉林、河北、 黑龙江、新疆
宁夏、甘肃、河南、新疆、青海、 云南、河北、山东、安徽、辽宁、
北京、内蒙古、天津、黑龙江、 陕西、贵州、吉林、江苏、四川
人口数(人) 5981840
10586087
39555 42861 51069 37523 10569 15393 30875 20556 20074 14378 28199
3556 6930 8659 5354 10561
珞巴族 基诺族
西藏 云南
3682 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