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
学号:*********
专业:地理旅游
时间:2011-12-23
古城概况:
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
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
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

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
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

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商丘古城城墙周长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
为四合院建筑。

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
南北十里之内。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

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
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
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商丘古城。

如今的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
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

在商丘古城南古宋河畔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
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


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春秋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
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

空中俯视,整
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

砖城
内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构布局:
城内地势呈龟背形状,共93条街道,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93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这93条街,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

俯瞰全城,如棋盘状。

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

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

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

明嘉
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吏卒、总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筑颇多。

原有的水井、厕所为梅花形状,布局合理。

南门两侧建有两个水门,将水排进护城河。

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


南河面较宽,南北500多米,东西1300多米,水下叠压着春秋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
时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

护城大堤距城墙约500米,周长9公里,基宽20米,顶宽13米,高3.3米。

现存商丘古城已500年,历经战乱,但保存得基本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

商丘古城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不仅在我国,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现存的
古城池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

商丘古城叠压着
春秋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
座都城、古城。

为了古城的长久存在,不得不考虑黄河定期不定期的漫、溢、决口和改
道的造访(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3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发生的漫、溢、决口和改
道约有1500余次,其中在16世纪,平均4、5年就要发生一次).商丘古城现在的格
局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基本竣工,之后又几经修补完善,直至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在城墙外约500米的圆
周上筑起新的城郭(即现存的城郭,已改建成环城公路)才形成城墙、城湖、城郭三位
一体,形如“‘古铜钱币’外圆内方”的独特格局。

这与世界遗产标志的外圆内方基本
一致。

据载,商丘古城是历代先民们智慧累积的创造,更是“象天法地、顺天应地、取法自然”思想的应用,其目的就在于创造一个“天人协调、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以祈求城池万年永固。

鸟瞰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犹如一枚巨大的“古铜钱币”。

外为土筑的护城大堤,即城郭,呈圆形,象征天;内为砖砌的城墙呈方形,象征地。

外阳而内阴,阴阳结合便是天地相生,如此整个城池便成为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的象征,商丘古城也便有了与日月同在的道理
壮悔堂介绍(清初诗文大家侯方域故居简介):
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

上下贯通的四排圆柱和八十八根根线构造成一木间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

屋脊有青兽压顶。

屋内有木屏相隔。

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

该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壮悔堂前20米处有五间过厅,建筑
风格与壮悔堂相同。

侯方域(1618—1655年),字朝宗,号雪花,商丘人,清初诗文
祭酒。

候执蒲、侯恂、侯恪都是进步的东林党首领,与魏忠贤的阉党势不两立。

建筑特色
壮悔堂,为中国古典名剧《桃花扇》主人公、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侯方域所建。

壮悔堂庄重典雅,古色古香。

五脊之上形态别致、姿势各异的奇兽独具风采。

楼里门窗和格扇的镂花剔线精致。

26根圆柱上龙凤浮雕栩栩如生。

根根圆柱同62根横梁巧妙扣合的木质结构浑然天成,使楼的内部骨架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即使拆去四壁,楼堂仍安然无恙,建筑技巧令人叫绝。

奇妙的设计和精巧的技艺令无数能工巧匠折服。

相关故事
侯方域受其先辈的教育和影响,参加了进步的爱国团体复社,与魏志贤的余党又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秦淮名妓李香君对侯方域倾心相爱,并支持他揭露和抨击阉党。

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编成名剧《桃花扇》该剧除被多种剧种上演外,还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响颇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明朝灭亡后,三十五岁的侯方城回到归德老家。

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业一无所成
壮悔堂景点
,悔很不已,发誓终生不仕。

他建造了壮悔堂,致力于研究学问,创作诗文。

在这里,
完成了他的两部文集。

三十七岁时,因悲愤国事和思念香君,不幸染病身亡。

2005年7月,睢阳区政府投资制作了三组共12个蜡像,有侯方域和常氏夫人、香君拂琴等,个个真人大小,栩栩如生。

还有从民间收藏的近百余件古式家具、陶瓷器具陈列其间,极大地丰富了景点的内涵。

睢阳区还投资100余万元,重修了侯方域父亲、明代户部尚书侯恂的故居,又从民间征集了大批珍贵古物充实其间。

穆氏四合院
穆氏四合院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坐落在商丘古城中山东二街路南(今睢阳区招待所院内)。

穆氏四合院建筑群是商丘保存比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穆炳坛家族是清代归德府城内的富商,也是当时的“七大家、八大户”之一,穆氏四合院现已被列入商丘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穆氏四合院原为一宅九院,现在存留下来的前院、东院和后院,只是当初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

穆氏四合院按照传统的建筑形式,座北朝南,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前低后高的形制而建,反映了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

穆氏四合院展示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为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建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从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张巡祠
张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雎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

安史之乱时,叛将尹子奇率兵13万围攻睢阳,镇守宁陵的张巡率兵增援。

张巡受命于危难之时,与士兵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拼杀。

他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破了敌军的鹅车攻城,又施巧计与敌军抢粮,后火烧敌军柴道,再用草人借箭十万,使敌军遭受重创。

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但是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勋。

为满足海内外人士怀念、祭祀张巡的心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90年重建了张
巡祠。

新祠占地4.07万平米,包括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三部分。

整个祠堂宏伟壮观,庄严肃穆。

10余年来,台湾同胞已多次组团来商丘张巡祠瞻仰祭拜,缅怀英烈。

张巡(709——757年),河南人,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第三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史叛军13万由尹子奇率领攻打睢阳城,当时的睢阳城是南北交通要塞,军事咽喉之地,叛军企图踏平睢阳,夺取江淮富庶之地,在这危急存亡关键时刻,张巡挺力而出,率领仅有的6800名将士抵抗13万叛军,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保卫城。

最后虽然由于众寡悬殊,粮尽援绝而失败,但它却有力地遏止了叛军
南下,保住了大唐半壁江山和江淮丰厚的财源,为大唐王朝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物质保障。

八关斋:
八关斋的来由:
“八关斋”碑为《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简称为“八关斋”,由此可知该碑是记述唐朝宋州(今商丘)官吏举行八关斋会来报德所立。

那么,何为八关呢?八关亦称八戒,为佛教用语,是指佛教男女信徒一昼夜中所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六不涂饰香及歌舞观听;七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八不食非时食。

前七者为戒,后
一者为斋,合在一起总称为“八戒斋”或“八斋戒”、“八关斋戒”。

斋,素食不茹
荤称斋;施舍饭食与僧人亦称斋。

施舍素食斋饭,招引众多僧人来。

此后,朝代更迭,兵燹水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往昔繁华成了尘烟,四散而去。

但历经沧桑的“八关斋”碑,却一直默默地守候着这座几经荣枯的开元寺,伴着寺中的晨钟暮鼓,挺立于
岁月的风雨之中。

八关斋的历史:
商丘古城南门外的古宋河畔,有一处风景,这便是闻名华夏、享誉世界的著名景点八关斋。

八关斋,位于河南省商丘古城南门外的古宋河畔。

唐朝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河南节度使田神功为保卫睢阳,同安史叛军大战两天两夜,经殊死拼杀,终于救出睢阳全城兵民,保住了睢阳城。

但田神功却因苦战成疾,生命垂危。

睢阳百姓自发设“八关斋会”,捐粮捐款,请1000名僧人赴会祈祷田神功早日康复。

一时,香供摆满郊野,经声佛号昼夜不息,四乡百姓云集,车马塞道。

颜真卿有感于此,亲自撰写一篇900多字的短文,题为《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刻于石壁。

此中书法艺术为中外书法爱好者所倾倒,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洲八关斋会报德记图(6张)
八关斋位于商丘城南500米处,进入院内,可以看到一座造型优美的八角亭内,有座八棱石幢。

石幢高3.2米,每面宽0.5米,上面有颜真卿晚年撰写的《宋洲八关斋会报德记》。

碑文记载,田神功在安史之乱中解了宋洲之围,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四月田
神功有病累月方愈,宋洲刺史徐向等为逢迎田神功,在城南开元寺设八关斋会, 邀请一千僧人赴斋。

石碑初称颜鲁公碑,因碑文所记是八关斋的佛事,后人便逐渐将此碑叫成八关斋了。

八关斋历千余载,几度兴废,新中国成立后,对八关斋进行了保护和维修,十年动乱中,八关斋被拆除,石碑被砸坏。

1993年,原商丘县人民政府据宋代拓片重刻此碑,1997年建成碑亭,1997年、1999年分两次对院内进行了绿化。

归德府文庙:
归德文庙坐落在归德府古城内,中山东街路北,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是明清时期归德府官员及儒家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于明弘武年间。

原有大成殿、泮池、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殿、敬一厅、启圣祠、教谕宅等,现存大成殿一座及泮池,大殿面阔七间30.45米,进深13.56米,外檐青砖墙,墙厚75公分,绿琉璃瓦顶,单檐歇山式九脊十兽,十分壮观。

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又名孔庙、先师庙,是历代地方官员和儒学界人士奉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

商丘古城东门里明伦堂东侧的归德府文庙是目前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归德文庙,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在此祭奠孔子和十二哲。

文庙初建于元朝,毁于战火,明朝重建,后经明清历代皇帝修葺、增建,成为现在的规模。

现存大成殿,九脊六兽,飞檐挑角,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浮雕斜撑,造型别致,红墙绿瓦,颇为壮观。

文庙东侧还有一树围达4米多的千年皂角树。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此讲学。

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庙。

据考证,
归德府文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55年至155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与全国其他各地文庙前殿后学(堂)布局不同的是,归德府文庙大成殿具有豫东建筑的特点,也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精华,是唯一一座学堂建在大殿右侧的文庙,形成了左殿右学的独特建筑格局。

由于年代久远,遭受风雨侵蚀,归德府文庙的大成殿和明伦堂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为了保护、开发文物旅游资源,商丘市文物部门申请立项,决定对大成殿和明伦堂进行保护性修复,以恢复古代文庙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古建筑风格。

截至目前,大成殿破损的屋顶已经修复完毕,新换上的琉璃瓦衬托出大殿的高大雄伟。

工人们正忙着对大殿的古式门窗进行打磨,准备油漆上彩。

归德文庙位于商丘二高(商丘县高中)院内,现去年开始进行了大修,主要对大成殿屋面、前檐隔扇进行恢复,对地面进行复原,重新铺上方砖。

下一步计划对院内进行大面积绿化,路面进行硬化;对畔池及状元桥进行修复,对殿内进行布置,塑上孔子及弟子像,2008年“十一”正式对游客开放。

开放后的归德府文庙将成为市民学习国学及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场所。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旧址位于商丘古城南门外的东城湖内,为北宋时期四大书院之一。

应天书院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开办,“ 学子不远千里而至、”“ 远近学者皆归之”。

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

l009年,宋真宗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

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

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使书院人才辈出,显赫一时。

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

因这里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六十人。

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

历史介绍:
生于五代源远流长。

拂去历史的尘埃,商丘古城今日的浮躁难以淹没岁月的沧桑。

毕竟这片土地曾经目睹了几多朝代的更迭,更承载了几多名士的文化之压,土地是有灵性
的,它赋予这座古城以文化的灵秀。

钩沉稽往。

历史上溯到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动荡,金戈铁马。

作为历来
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的状况较全国各地更为严重。

因此,在这
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人创办书院、学舍之风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作为应天书院前身
的南都学舍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

南都学舍由当时宋州热心教育的知名人士杨悫创办,并且得到了当地最高军政长官、
将军赵直的鼎力相助。

应天书院创始时期的发展,戚同文不但是应天书院的创办人之一,而且因商丘近水楼
台先得月,他还为应天府培养了大批文人官宦。

戚同文,字文约,本出身于儒学世家,但由于自幼父母皆丧,他只好随祖母到其娘家生活,后来祖母又病逝,他更孤苦无依。

但就是在那种饥寒交迫的境况下,他仍坚持读书,有时候甚至还借月光读书。

这时,宋州楚丘同里人杨悫正在家聚徒讲学,戚同文路过学舍,被杨悫留在学舍内,授以《礼记》让其诵读。

戚日背一卷,杨悫大为惊异,就免费收留了戚同文。

不到一年,戚就能读四书五经。

杨见戚聪慧,将来必有大才,遂将其妹许配给戚同文为妻。

戚同文有了家室之后,面对五代十国时期天下混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时局,他立志不仕,不追求功名利禄,而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企盼天下大同,遂以“同文”为其名。

杨悫劝他出仕,他却说:“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

”可见他矢志于教育事业的决心和意志。

杨悫死后,戚同文为了报杨悫的教育之恩,在赵直的帮助下,筑室、教书授徒,学生有百余人。

宋初的著名人物许让、宗度、王砺等进士皆出其门,声震朝野。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归德改称宋州。

北宋政权为选拔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南都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有五六十人之多。

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南都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的中心。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戚同文去世,虽受赠礼部侍郎,但南都学舍的工作却一度中断。

盛于北宋最高学府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天下纷争的混乱局面,社会环境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

且北宋休养生息,开科举,兴农业,当权者也急需选拔一批有识之士,历经乱世的大批心怀抱负的文士多想一展才华。

因此,整个北宋好学之风甚浓。

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宋州升为应天府。

之后,应天府民曹诚“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杨悫)之庐”,在南都学舍旧址,重新修建学舍150间,聚书1500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曹诚愿以学舍入官,并请令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院。

宋真宗“面可其奏”,并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

从此,这所书院得到官方承认,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

应天书院被纳入地方官学管理后,北宋当权者通过赐书、赐匾额、赐学田等手段逐渐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

但是,在教育方针和教学方法上,书院仍有充分的独立性,保留着私学教育的鲜明特点。

宋仁宗初年,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任应天知府。

任职期间,晏殊对书院教育极为重视。

他大力聘请名师任教,使应天书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又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汴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并列为全国最高学府。

但可惜的是,应天书院在历经了辉煌后,却也难以逃脱战争的劫难。

宋钦宗时,金兵南侵,中原沦陷。

一时间,弥漫着书香的应天书院毁于战火。

后来,直至明朝嘉靖时,御史蔡瑷又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学改建,而沿用旧名。

但为时不长,宰相张居正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下令拆毁天下所有书院,应天书院没能逃过此劫。

在此期间,应天书院培养出了诸如官至户部尚书的侯恂、南京国子监祭酒的侯恪、兵部侍郎叶廷桂等名臣。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知府陈锡格重修应天书院,但在短暂的辉煌后又被废止。

近年来,应天书院的修复工作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于2003年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应天书院修复工程总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主要修复崇圣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化建筑观光游和学术游等新内容。

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在浓郁博大的宋文化的熏陶下,应天书院将打开一扇洞悉北宋书院文化的大门。

景点存在问题:
•整体布局少有杂乱,摊位摆放无序,接待设施分布不合理。

•街道不干净,不整洁,尤其是中山大街两侧的巷子角落。

•景点指示不明显,在分布不集中,较隐蔽的情况下,不易找到。

•景区建筑千篇一律,特色不突出。

•景区建设较为空洞,文化氛围不浓厚。

•景区服务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提供优质服务。

解决对策:
•政府与景区经营者联合起来,统一管理,设计合理,可行的规划改造方案,进行局部修整,完善不足。

•景区管理者着重对景点卫生打理,注重清洁工作,保持良好形象。

•景区建设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气息。

•培训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