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清华大学)
截至2017年3月31日,清华大学已撤销科研机构名单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机构名称 一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天大联合) 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中日友好医学研究所 网络智能产业化研究发展中心 华意语言计算研究中心 清华三海联合技术中心 清华-金洲纳米材料工程应用开发中心 清华成大碳纳米研究开发中心 设计制造研究所 清华大学热能系-江联集团能源和环境工程研究 所 清华-鑫王智能建筑联合实验室 清华榕广宽带网数字媒体研究中心 鸿康贝氏体钢示范中心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联合实验室 清华华逸生物工程联合实验室 清华中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 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北京慧点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知识管理与商业智能联合实验室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系)湖南正虹科技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研究所 清华-南风纳米粉体产业化工程中心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 公司通信与网络技术联合实验室 清华至卓绿色制造研发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金地集团建筑研究所 清华-NERC 工程结构诊治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清华黑豹电动车研究开发中心 清华大学(电机系)-四方同创公司电力系统稳 定控制联合研究所 清华大学(化学系)-首创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纳 米材料联合实验室 清华中鲁生物技术研究所 清华大学(机械系)荣信公司机电研究所 清华-华为联合研究室 清华大学安彩信息技术研究所 清华大学(电子系)-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 存续期 1995-2003 1993-2004 1997-2004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0-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1-2005 2002-2005 2002-2005 2002-2005 2002-2005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2008-06-062人分享此文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受到1990年代的资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25种全球最流行的管理工具:目录1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2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3 顾客细分(Customer Segmentation)4 外包(Outsourcing)5 核心能力6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7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8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9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KM)10 使命书和愿景书11 平衡记分卡(The Blanced ScoreCard,BSC)12 作业导向管理13 忠诚度管理14 六西格玛(6σ)15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16 基准管理(benchmarking)17 变革管理计划(Change Management)18 增长战略(Growth Strategies)19 经济附加值增值分析(Economic Value Added,EVA)20 价格优化模型(Price Optimization Models)21 开放市场创新22 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23 情景设定和突发计划(Scenario Planning)24 海外经营25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知识管理的重要性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
新版清华大学MBA课程体系结构亲手整理样本

新版清华大学MBA课程体系(全日制)清华MBA项目课程体系是持续改进具备先进理念“新版清华MBA课程”。
新版课程体系追求知识、能力和品格平衡、学术严谨性和实践有关性平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根基和全球视野平衡,采用软技能开发、体验式学习、整合性学习和全球化经历这四项办法,通过体验式学习培养MBA学生领导力和公司家精神。
新课程体系适应了将来MBA教诲发展规定,引领了国内MBA教诲变革。
参加新版清华MBA课程学习,你将获得独特学习体验。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由如下五个模块构成,这些模块构成一种有机整体,专注于对学生软技能及实践能力培养。
第一模块:软技能一、体验领导力项目在课程学习伊始,清华MBA新生一方面接触到课程将是入学导向课程组中先修课——体验领导力项目。
领导力就是动员其她人为了共同渴望愿景而努力奋斗艺术。
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可测量、可学习、可专家、可实践,同步领导能力提高是一种长期、故意识自我习惯学习和培养过程。
本课程着力培养将来具备综合管理能力领导者,通过对学生进行360度领导力评测,使学生在充分事实及量化数据基本上理解自己领导能力长短板,在导师引领下深刻领悟卓越领导者必备五项基本素质,理解提高自己领导力详细办法,认清将来努力方向,从而使学生可以终身学习、持续提高。
二、管理思维与沟通本课涉及管理思维、管理沟通两某些内容。
前者旨在协助学生理解管理最普通原理,形成分析并决策管理问题所必要综合全面思维方式;后者则是个人生活与组织活动中重要动态过程,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的核心过程。
本课程基本目的是培养MBA学生管理沟通意识,理解基本管理沟通方略分析框架并提高个人沟通技能。
盼望目的是改进和提高学生演讲、倾听等沟通能力,可以应用管理沟通方略,变化或改进管理沟通过程中思维方式,提高和强化自己影响力和说服力,并可以积极恰本地应用于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效果。
三、领导力开发与组织行为在组织外部不拟定性,内部不稳定性日益增强今天,清华经管学院着力培养将来具备综合管理能力领导者。
论知识管理对企业文化塑造的作用

调尊重人 。知识 的获取 、利用 、转化等过程 中所结成 的人际关 系会以知 识为纽带 ,形成知识关系,较 以往的人 际关系多一些知识的成份 ,甚至 在特定 的场合下是纯粹的知识关系。只有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知 识管理才能得到员工发 自内心 的支持和拥护 ,得以顺利实施 ,否则很容 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 区。 4)灵活 、开放 、适应 型企业文化 。知识管理本身就是应对高新技 术迅猛发展 ,企业竞争 H趋激烈而产生的管理模式,面对这样动态、复 杂 、多元 的社会环境 ,应以灵活多变的运作方式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 化,才能确保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在适应性文化中,成员们都 有一种信念,即组织可以对付任何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全体成员保持一种 为确保长期的组织成功而愿意从事一切的必要工作热情。知识管理不仅注 重企业内部知识的共享和增值 ,同时追求与其f夕部组织达到共赢。 乜h
企业的核心理念 , 才能为知识创新创造 良好的先 决条件。这就要求企业 致力于建设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和交流增值的共享企业文化。共享型企 业文化能使每一位员工都认为贡献知识和与人分享知识是一种 自然的行 为 共享型企业文化要求企业 的知识管理者拥有鼓励知识共享 的核心理 ,
念 ,积极地为企业营造一种全员共享学习的宽松组织环境 。 2 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学习给企业带来效益和机会 ,知识 的积 累 ) 只有学习 , 创新关键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要依赖于学习 , 企业应变的 能力来 自 学习 , 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只有建 立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使企业迅速向学 习型组织进行转化,使企业的学
理的目标。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推动知 识创新 ,这正是知识管理要达到的目标。④企业文化决定人们对待知识 的态度 ,崇 尚知识、强调学习是组织文化要实现的 目标之一。这种文化 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应用新知识 ,从而推动 了知识的交流与应用 ,加快 了知识创新的速度。⑤企业文化影响员工个人知识与企业集体知识之间 的关系。⑥企业 文化影响员工个人知识与企业集体知识之 间的关系。 7)和谐的企业文化会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知识交流提供顺 畅的传播渠道 。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内部的知识交流渠道广泛和畅通 ,纵 向和横 向的交 流都是 必须的。组织文化建设将会促进组织 内部横向交 流,为知识管理的实现提供条件。 22 知识管理条件下企业文化的新特征 . 1 共享型文化 。企业只有创造一种 良好软环境 ,让知识 共享成 为 )
2024年清华学霸学习计划(2篇)

2024年清华学霸学习计划第一章知识积累和课程安排2024年,我将以清华大学的学霸身份开始我的学习生涯。
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全面的能力培养,在知识积累和课程安排方面,我将制定以下计划。
1.1 知识积累首先,我将认真研究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我将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时间,准确理解和掌握每一章节的内容。
我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实习和项目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其次,我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我将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籍和研究论文进行阅读,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学习。
我还计划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和学术竞赛等活动,与优秀的学者和同行交流学术观点和经验。
最后,我将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和学习记录机制。
我将定期总结和整理学习笔记,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库。
我还将利用技术手段,例如使用学习管理软件或学习笔记软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知识整理。
1.2 课程安排在课程安排方面,我将根据培养目标和个人兴趣,合理选择课程,平衡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比重。
我将关注新兴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选择能够提升自己竞争力的课程。
在专业课方面,我将优先选修那些与我的研究方向和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
我将定期与导师和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最新的研究领域和热点,及时调整课程选择。
在选修课方面,我将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跨学科课程,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模式。
我也将选择一些与兴趣爱好相关的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个人发展。
第二章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了高效地学习和取得好成绩,我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我将充分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1 高效学习方法首先,我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我将按照学习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来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分配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和复习时间。
其次,我将采用主动学习的方法,注重问题解决和知识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将积极提问、思考和讨论,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清华大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

清华大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试行)(经1996〜1997学年度第16次校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清华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的知识产权,调整学校师生员工和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的利益关系,规范学校所属单位和学校师生员工的对外行为,鼓励创新开拓,促进交流和合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清华大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所称的所属单位,是指学校的各院、系、所、校机关各部、处和校办企业、后勤及附属单位等一切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本规定所称的师生员工,是指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工作的在编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博士后在站人员、校办企业聘用的职工,以及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进修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和技术秘密。
例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配方、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半导体芯片及集成电路等。
商标和名称专用权。
例如学校及所属单位拥有的注册商标,清华大学校名等。
著作权及其邻接权。
例如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百科全书、辞书、教材、学位论文、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电子出版物、摄影、录音及录相作品等。
商业秘密。
例如不为公众所知,只有学校及其所属单位拥有的管理、科研、工程、设计、市场及财务信息等。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定义的知识产权的内容。
第二章有关专利的规定第四条学校师生员工为执行学校及其所属单位任务或主要是利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物质条件或名义完成的发明创造,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学校及其所属法人单位。
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学校及其所属的法人单位持有或所有。
上述“执行学校及其所属单位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是指:(一)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在完成科研计划课题或合同课题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自选课题、自筹经费完成的和本职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
知识管理的文献综述

知识管理的文献综述摘要: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可以加强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帮助个人和组织发现、分享和使用信息,提升知识创造,掌握革新和创造力。
本文从知识管理理论的回顾、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程度论述了知识管理,以期可以正确理解知识管理,并能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知识管理,管理1.引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持续的竞争能力。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企业迫切需要一场管理的革命。
知识管理正是适用这种管理革命需要的崭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本文从知识管理理论的回顾、目前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研究的程度展开论述,以期在正确理解知识管理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目前对知识管理研究程度,为将来的研究方向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知识管理理论的回顾2.1知识管理理论的确立彼得·f·德鲁克(peterf.drucker)是西方公认的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宗师,也是最早提出知识社会、知识企业和确立知识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德鲁克在1988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iew)上的《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是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的指南针式的开山之作。
德鲁克初步确立了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学术框架。
2.2 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知识管理理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1989年,国际知识管理网络(theinternationalknowledgemanagementnetwork,简称ikmn)成立于欧洲,它促进了知识管理理论的研讨和传播。
此后,《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iew)、《斯隆管理评论》(sloanmanagementreview)、《组织科学》(organizationalscience)等学术刊物和《财富》杂志先后刊发了一批重要的知识管理研究论文,serge的《第五项修炼》(thefirstdiscipleline)等一批关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理论著作也相继问世。
知识管理概述

2. 3.
学习
4.
引进
1.
创新
模仿
学习型创新 整合型创新 战略创新
信息技术:搭建腾讯公司的发展平台
作为一家IT公司,腾 讯公司的知识管理技 术手段始终是先进的
腾讯公司将人才视 为公司最宝贵的财 富,搭建先进的技术 平台,促进员工学习 和创新
文化管理:营造腾讯公司的创新氛围
在人才和管理中 “吐故纳新”,进 行了一系列大规 模的架构调整。 大批职业经理人 空降腾讯
理理论与案例研究.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知识管理的个人心得
• 田志刚个人知识管理心得 ---MBALIB (/view/5596f88fa5a5b b794ddd3adc13c170f6.html) • 田志刚企业知识管理心得 ---MBALIB (/view/a7b11393daef 5ef7ba0d3c47.html)
知识创造:构筑腾讯公司的竞争优势
知识创造 公司外部
全国高校创业大赛
公司内部
创新大赛
成立腾讯研究院
实现公司外部的知识创新与内部知识创新的和谐 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发展策略。
知识运用:创造腾讯公司的商业价值
在运用中实现知识共享
在知识运用中实现知识共 享,而不是仅仅强调知识共 享。腾讯公司意识到,一个 小团队或个人,在做某个项 目时,必定会有一定的局限 性,因而提倡在公司范围内 的知识经验共享。而这种 共享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让员工将自己掌握的知识 写出来,提供给公司,而是 在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项目 时,聚集群体智慧,共同出 谋划策,在知识运用中实现 知识的共享。
• 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 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 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 10.蒂瓦纳(Amrit Tiwana).知识管理十步走——整合信息 技术、策略与知识平台.董小英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4 • 11.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中信 出版社.2009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1月修订)一、专业概况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领域一个独立二级学科成立于1993年,因此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南京大学教育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1936年成立了教育电影部,在我国高校首创专业的电教服务部门,并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了全国电化教育训练班。
1938年金大理学院创建两年制的电化教育专修科,先后培养了14届毕业生,成为中国第一代电化教育创始人和奠基者的摇篮。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3年开始挂靠本系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培养教育技术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于2007年独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借鉴国际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沿与经验,秉承我国同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群体优势及学术研究氛围,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旨在培养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商业企业领域教育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培训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具有较高文化修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意识,有坚实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功底、技术开发和研究能力,能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技术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诚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立、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教育技术领域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在本学科前沿进行科学研究的潜力。
3. 具有方法论意识,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并具有运用教育理论、方法和相关技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4.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网络资源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
知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知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知识管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2年10期.汪应洛.李勖.[2].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管理科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张勤.马费成.[3].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情报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2期.马费成.张勤.[4].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促进隐性知识管理.《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z1期.殷国鹏.莫云生.陈禹.[5].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图书情报工作》.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0年4期.邱均平.段宇锋.[6].面向知识管理的知识建模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3年7期.潘旭伟.顾新建.仇元福.程耀东.[7].基于中立模型表达的数学知识管理方法.《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3期.荣冈.肖俊.胡云苹.冯毅萍.[8].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情报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0年2期.丁蔚.[9].集成情境的知识管理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2期.潘旭伟.顾新建.程耀东.李建明.二、知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教师的知识管理研究.被引次数:49作者:刘省权.教育技术学江西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2].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被引次数:30作者:李蕾.管理科学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2007(学位年度)[3].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及对策研究.被引次数:38作者:王辉坡.管理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学位年度)[4].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被引次数:27作者:李湘桔.工程管理天津大学2009(学位年度)[5].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研究.被引次数:17作者:江庭谊.企业管理南开大学2010(学位年度)[6].基于跨组织合作联结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知识管理机制研究.被引次数:35作者:童亮.管理科学与工程浙江大学2006(学位年度)[7].组织文化视角下的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孟坤.技术经济及管理重庆大学2010(学位年度)[8].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被引次数:54作者:蒋蓉华.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2004(学位年度)[9].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学习型组织模式研究.被引次数:42作者:张倩.管理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学位年度)[10].知识管理构面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次数:5作者:娄赤刚.情报学华中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相关知识管理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TQM:Afacilitatortoenhanceknowledgemanagement?Astructuralanalys is.KengBoonOoi《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1[2]KNOWLEDGEMANAGEMENTFORLANDDEGRADATIONMONITORINGANDASSESSMENT:A NANALYSISOFCONTEMPORARYTHINKING.Reed,M.S.Fazey,I.Stringer,L.C.Raymond,C.M.AkhtarSchuster,M.Begni,G.Bi gas,H.Brehm,S.Briggs,J.Bryce,R.《LandDegradationandDevelop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4[3]Adecisionfocusedknowledgemanagementframeworktosupportcollabora tivedecisionmakingforleansupplychainmanagement. ShaofengLiuMikeLeatJonathanMoizerPhilMegicksDulekhaKasturiratne 《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7/8[4]RethinkingtheliaisonsbetweenIntellectualCapitalManagementandKn owledgeManagement.PaulH.J.HendriksCelioA.A.Sousa《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Principles&Practic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5]Exploringbarrierstoknowledgeflowatdifferentknowledgemanagement maturitystages.ChinhoLinJuChuanWuDavidC.Yen《Information&manage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6]Aknowledgechainmanagementframeworktosupportintegrateddecisions inglobalsupplychains. ShaofengLiuJonathanMoizerPhilMegicksDulekhaKasturiratneUchithaJayawic krama《ProductionPlanning&Control》,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5/8[7]Anunstructured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foremergencymanagemen t.W.B.LeeY.WangW.M.WangC.F.Cheung《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7[8]Knowledgeexchange:areviewandresearchagendaforenvironmentalmana gement.Fazey,IoanEvely,AnnaC.Reed,MarkS.Stringer,LindsayC.Kruijsen,JoannekeW hite,PiranC.L.Newsham,AndrewJin,LixianCortazzi,MartinPhillipson,Jerem yBlackstock,KirstyEntwistle,NoelSheate,WilliamArmstrong,FionaBlackmore,ChrisFazey,JohnIngram,JulieGregson,JonLowe,PhilipMorton,SarahTrevit t,Chris《EnvironmentalConserv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9]KnowledgeManagementandMaturationModelinConstructionCompanies. RicardoE.ArriagadaD.LuisF.AlarconC.《JournalofWaterResourcesPlanningandManage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4[10]Personalknowledgeandinformationmanagementconceptionandexempli fication.MarzenaSwigori《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Principles&Practic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四、知识管理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浅谈知识管理视角下航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曹飞雪,2013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13年度优秀论文交流会[2]航空工业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探析.刘继宗,2013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13年度优秀论文交流会[3]深入剖析以知识管理为切入点的航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霍夏,2013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2013年学术会议[4]传染病医院进行医院知识管理的初步探索.韩莹.单晶.金荣华,2012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5]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简兆权.张鲁艳.柳仪.伍卓深,2013第八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6]基于共享与创新的知识管理型数字档案馆建设探析.林静,2013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2013年学术会议[7]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建设.石克,2013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13年度优秀论文交流会[8]基于共享与创新的知识管理型数字档案馆建设探析.林静,2013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13年度优秀论文交流会[9]项目型企业外包网络知识管理.徐杰军,20122012中国工程管理论坛[10]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姜建清,2013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13年度优秀论文交流会。
知识管理在各领域之应用实例(PPT)

案例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放数据计划
总结词
英国政府建立了数字知识库,将政府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详细描述
英国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政府内部的知识资源,建立了数字知识库。该知识库将政府各部门的知识进行整合、分类和存储,通过统一的平台提供给政府工作人员使用。数字知识库不仅方便了政府内部的知识共享和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支持。同时,数字知识库还有助于减少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降低行政成本。
案例一:哈佛大学开放课程
案例二:可汗学院的知识共享
在线教育创新
总结词
可汗学院利用知识管理技术,创建了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这种创新的在线教育模式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详细描述
VS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详细描述
MOOCs平台如Coursera、Udacity和edX等,通过提供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了知识的广泛传播。这些平台汇聚了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分享。
总结词
案例三:MOOCs平台的知识传播
03
知识管理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CHAPTER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临床决策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开发了一套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该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推荐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总结词
华为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实现了内部知识的有效整合和共享。该体系涵盖了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和创新等方面,旨在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工作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为还通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门户网站,方便员工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万科案例分析总结

一、知识管理知识点概述:十八、知识的定义:十九、在国内:二十、《辞源》中给出的解释是:人对事物的认识。
二十一、《辞海》:人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二十二、《现代汉语辞典》: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二十三、在国外:二十四、苏格拉底:经过证实的正确的认识。
二十五、罗素:知识是一个意义模糊的概二十六、德鲁克:是一种能改变某些人(事)的信息,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还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人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的方式。
二十七、达文波特:包括已经结构化的经验、价值和有特定涵义的信息及专家洞察力。
二十八、总之: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也是对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
二十九、知识的特征三十、知识具有客观性;可存储性;载体多样性;可传递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可转化性等特征一、知识管理内涵:知识管理,即对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评、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并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复合作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以实现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
它既是对知识及知识过程的管理,也是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二、知识管理背景:1.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形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后工业社会转化,这就意味着以由生产要素转向投资最终转向创新为动力的经济时代的到来。
OECD 于 1997 年初 ,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
标志着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正在逐渐被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取代。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它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等硬件技术的数量。
而是依赖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与运用。
2.管理环境的变化: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
3.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与网络产业深刻改变了经济规则,并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济迎来了大规模技术革新和全面复兴的时代。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流程优化研究

l 绪
论
信 息化 是当今世界 经济格局中最 具号召力的 国家发 展策略 , 事 关国家的核心竞争 力。电子政 务是 国家信 息 化建设 的 。 头 。 电 龙 。 子政务 不是用先进 的信息 技术去适应落后 的传统政务模 式 。 而是借 助于信 息技术对传统 政务 进行 革命 性的 改造。网 络审 批服务 是 电 子政务的典型应 用 , 但由于 目前国 内外学 术界的工作流技 术还不 能 实现 电子政务流程 的动态 优化 , 现有的网络 审批流程中依然 存在着 大 量低 效率环节 因此 电子政务 还是信 恩 技术和 传统 政务 的简 单 叠加 , 政府的管理模 式没有 得到高效率 的本质性变革 。 工作流 技术起源于 2 0世纪 8 年代初 。 起于 9 年代 , 内外 0 0 国 工作流 产品的发展 非常迅 速 。 市场上 已有 上百种L j J 。但 是这些 工 作流产 品支持 的模 型是 静态的工作流模 型 。 不能根据环 境变化 的来 及时优 化现有 的流程。 目前 , 国内外对工 作流建模的理沦研 究主 要 有: 基于 活动网络 的建模 方 法 、 于 P砸 网的 建模 方法 、 于语 言 基 e 基 行为理 论的建模 方法 、 于状态 图的建 模 方法 、 于协 调理 论 的建 基 基 模方 法 、 基于角色 理论的 建模方法等 。这 些工作流模 型存在的 共同
基金项 目: 国家哲学杜会科学基金( 编号:5 ZD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0BT 2 ; 编号:0 5 Z 0 ) 20 B H06 。 作者简介 : 樊 博 , ,9 5年生 , 男 17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 ,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博士后 。 研究方 向为电子政务、 数字城市。
根据电子 政务流 程的 自身特 性 , 助控 制论 的反馈 机理 , 计 借 设
知识管理:塑造更有竞争力的组织

知识管理:塑造更有竞争力的组织作者:陆燕春闭恩高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3期[摘要]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时代,知识的传播更为迅捷和多样。
基于这样的背景,包括企业和公共部门在内的组织,如何理解并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以适应来自顾客与公众的服务压力,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学习型组织,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
文章围绕知识管理的基本含义,以及组织推进知识管理的过程与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以形成有利于实践的基本思考框架。
[关键词]知识管理;组织;竞争力;策略[作者简介]陆燕春,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副校长,经济师,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广西百色,533000;闭恩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案例中心研究助理,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100084[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3-0081-0003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石器时代)、工业社会(钢铁时代)到信息社会(知识时代①)这样的基本发展过程。
虽然三种社会形态在一个国家中可能同时共存,尤其是信息社会在现代社会方兴未艾,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力体现来看,国家、社会的建设重点开始逐渐转向信息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激烈商业竞争中的企业组织,还是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的政府部门,都需要明确如何顺应发展趋势的需要,在其管理内容和过程中推进知识、信息的管理,以更便利和更优质的方式来服务客户、公众的生活与发展。
一、知识的价值及其对组织竞争力的意义牛津大辞典将知识界定为“通过经历、观察或学习而获得的理解”。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显性知识是指已经格式化、文本化了的知识,其传播比较容易;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表现为一种智慧、经验或感觉,其传播难度比较大。
如今,隐性知识对组织的竞争力影响更大,在文本化的东西唾手可得的时代,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比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更多地依赖于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赵晖(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22)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6-0042-03摘要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借鉴知识管理理论中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表现形式,结合大学生创新成果产生规律,针对高校特点尝试性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管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In-novative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ZhaoHuiAbstractHowtocultivatestudents'innovativeabilityhasbe-comeoneoftheimportantproblemstobesolved.Fromthetheoryofknowledgemanagement,knowledgeisdividedintothewayofexplicitknowledgeandtacitknowledge.Soweanalysiscomposi-tionfactorsofcollegestudents'innovativeability,combinedwiththeprocedureofinnovativeachievements,wetriedtoestablishtrainingsystemofinnovativecapabilityofcollegestudents.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thecultivationofstudents'innovationability.Key wordsknowledgemanagement;collegestudents;innovativeability;trainingsystem1引言当前,创新几乎成为所有产业领域最敏感和迫切的需求,创新人才成为各级各类组织关注甚至争夺的焦点。
高校学科馆员知识管理实例研究——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送给相关院系的教师们 , 开展个性化学科服务 , 充分了解信息用户的知 识资源需求 ;03 20 年清华大学发展成立 了专 门的学科馆员组织 , 这些 学 科馆员具有清华相关专业背景 、 硕士以上学历 , 基本上都有境外或国外 工作的~些经历 , 这样的人员素质高 , 学习能力 强 , 而且相对 比较集中 , 便于整体协 调与相互交流 , 学科馆员个人知识 的获取与知识结构 的 使 完善变得易操作 , 随之也提高 了学科馆员服务的质量与层次 ; 参与相关 学科 电子资源的建设与服务 , 主要包括使用 、 估 、 评 宣传推广 , 负责说 明 页和使用指南的编写 , 参与各种测试 , 参与资源整合管理系统的测试 与 启动 , 针对各个数据库使用 统计采取相应对策 , 与各院系联系 , 争取合 作订购 电子资源 ; 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科咨询服务 , 主要包括轮值咨询台 ( 当面咨询和 电话 咨询) 虚拟参 考咨询 ( A 、 , F Q 表单 咨询和实时 咨询 ) , 参与 Q et n o t u so i 系统 , 发T L R 系统 , i Pn 开 HVS 参与 C LS A I联合 虚拟参考 咨询项 目[; 3还组织 了图情 教授与学科馆员 的研讨 会 , 1 开展多层 次学科 用户 教育 , 开展各种专题 的培训讲座 , 如参 考文献及论文写作格 式 、 与 投稿相关 的核心期刊 、 影响 因子 、 投稿指南等 , 构建更为实用化 、 更具亲 和力 的图书馆 网站 , 供学科馆员 的电话 、 提 电子邮件联 系方式 , 及时 回 馈, 建BS 构 B 图书馆专版 , 有利 于知识 的交流 与共 享 ; 学科馆 员还进行 服 务的创 新 , 实施 “ 入式” 嵌 教学 , 直接参 与了研究生课程 的教学 过程 , 直接参 与科研课题 的研究 。在 图书馆 的主页上还提供 了重点学科 网络 资源 导航 和最新全 国高校 学科 排名 的链接 , 供新的 、 提 专业化 、 系统化 的知识服务 。 4成绩、 . 存在 问题 与发展趋 势 清华大学 图书馆学科馆员从开始至今 , 一直注重个人知识的管理 , 在 实际工作 中进行 有效 的个人知识管理 , 所开展 的学科信 息服务具有 前 瞻性 , 其工作职责 与工作任务一直随着用 户需求 、 资源构 成 、 服务手 段 的发展 而不断变化与深入 , 已经建立 了一支稳定 的学科馆员 队伍 , 形 成 了一套适合 电子化 网络化服务环境 、 合本 校学科用户需 求和本馆 适 馆情 的学科馆员制 度。注重知识 的共享 和创新 , 依靠基 础支撑平台和 学科 服务 支撑 团队, 提升了清华大学图书馆 的知识管理能力与水平 。 学科 馆员制度起源 于美国和加拿大 的研 究型大学 图书馆 , 以清华 大学图书馆为代 表的中 国大学学科馆 员与其相 比, 有着 较大的差距 和 不足 , 体现在 : 学科 馆员的服务层次不 高 , 主要侧重 于学科联 络和用户 需 求 , 图书馆 的资源和服务推送 宣传 给用户 。而高水 平的学科服 务 把 应该是提供 文献研 究 、 知识分 析的深层知识化服务 ; 由于对 图书馆工作 的认 识不足 以及对 学科 馆员工作宣传 的不足 , 作为 图书馆的高层次 人 才, 学科馆员的素质和T作 成绩 尚待社会 的充分肯定 ; 学科馆员利用现 代信 息技术 的支 持进 行隐性 知识 的挖掘 和管理 程度 不高 , 有开展 没 K Bo 知识 博客 、 Q Wi 维客 、 S 简 易信 息聚合等更为便捷 的服 务 —l g Q 、 k i RS 方式 。另外 , 学科馆员工作 绩效的评 价是个难点 , 立有效 的图书馆 应建 激 励机制 , 激发学科 馆员的工作热情 ; 学科馆员 的创新 型服务在服务广 度和深度 上均有待 于进一步加强 。 随着 信息环境的数 字化 、 化程度 的不断 深人 , 网络 学科馆 员制度呈 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 以数字图书馆 为依托 , 充分体现 “ 以用 户为中心 ” 的 思想 , 通过数字图书馆系统与研究机构知识 管理平 台的“ 无缝 ” 成 , 集 使 学科馆员 “ 无缝 ” 融入到各个 院系可以更多地参与科研 活动 , 将信息 服 务融人到用户个人信息环境中 , 注重个人 隐性的 、 在的知识 的挖 掘和 潜 管理 , 有效 地进行知识共享 与创 新 , 加深学科服务 的深度 , 建立多元 化 的 图书馆激励 机制 , 构建基 于知识 管理的学科馆 员绩 效评价体系 有 , 效激发学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 的必然结果 , 这对提升高校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能力与知识服务水平 具
基于集成化企业建模框架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增 大 ,知 识 管理 作 为 企 业 管 理 的 重 要 主 题之 一 , 已经 成 为 了提 高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手段 。 知
识 管 理 就 是通 过 对 企 业 的知 识 资 源 进 行 管理 ,促 进 企 业 内 显性 知 识 和 隐 形 知 识 的 共 享 和 重用 ,其 目标 是 将 最恰 当的 知 识 在 最 恰 当 的 时 间 传递 给 最 恰 当 的人 , 以使他 们 做 出最 好 的 决 策和 实 施 一。
的 ,企 业 建 模 的 工作 划 分 为 六 个 视 图 ,从 这 六 个
不 仅 保 证 企 业知 识 管 理 的 完 备性 和一 致 性 , 还 增
强 了知 识 管理 和企 业 业 务 的 关联 性 , 目前 对 于 这
方面 的研 究还 比较 缺乏 。
本 文 以 集 成化 企 业建 模 框 架 作 为 理 论基 础 , 首 先 扩 展 了该 体 系框 架 ,论述 了添 加 文 档视 图 的 必 要 性 , 然 后设 计 了适 应 该 扩展 框 架 的 知 识 管理
系统 结 构 ,接 着设 计并 开 发 了B S 构 的文档 管理 /结 工 具 ,将 其 作 为 知 识 管 理 系统 的一 个 主 要组 成 部
分 ,最后 给 出了实 际应用 案例 。
1 扩展的集成化企 业建模框架
集 成化 企 业 建 模 方 法 的 体 系 结 构 , 是 由 生命 周期 维 、通 用 层 次 维 和视 图维 组 成 的 一 个三 维立
建 立 在 集 成化 企 业 模 型 基 础 之 上 的 知 识 管理 系统
收 稿 日 期 :2 1- 8 0 0 0 0 -1 基金项目:国家8 3 6 计划项 目 ( 0 9 0 0 0 );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项 目 ( 0 8 A 2 0 —) 2 0 AA 13 8 2 0 B H3 B 3 1 作者简介:来洪波 (9 7一 18 ),男,浙江杭州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集成化企业建模、知识管理 。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深入研究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深入研究摘要:当今时代是知识决定个人命运的时代,同时也是知识决定企业生存能力的时代,企业对于创新能力的需求日益升温,其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但是在企业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首先对企业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以期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仅供同行业人士相互参考借鉴。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想要更好的在经济市场中生存下去就离不开创新,创新可以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企业所面临问题的种类越来越多,问题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面对国际上强劲的竞争对手,如何采取相应的企业结构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方法。
我国企业较之国外的先进企业相比,在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所以,我国企业要想真正的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改革,使企业的正常竞争力增强。
一、知识管理经济背景衍生出知识管理理念,其有着特定含义。
所谓的知识管理,代表了一系列的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比之传统的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解决了传统管理理念中的一些问题,深化了管理思想。
企业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具体化,有着自己特定的方法、工作体系、组织结构、原理以及内涵,知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充分了解企业的管理内涵,把握企业内部的管理矛盾,将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上来。
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在于对技术手段等的创新,同时创新一词也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最常提及的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强化创新能力就相当于强化技术能力,换言之,也就是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创新能力就是技术能力的基础,是技术能力提升的保障。
我国很多有关专家学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得出了很多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从多方面角度阐述了创新能力的意义,概括来说有三大类:层次观点的创新、过程观点的创新以及综合观点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