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真言是不可知的,杨百顺和牛爱国都 去寻找那一句最重要的话,可他们都永 远失去了
而同时,人与人之间很多的因缘际会, 恩怨情仇,甚至官场起伏,又是源于 “说话”——这中间充满中国特有的思 维定式
“说话”,在这里被赋予了形而上高度, 成为打开中国人内心的钥匙
“内部”关键词二:宿命
三代人命运之间似乎在冥冥中轮回,为 了找到一句话而关山飞度,踏破铁鞋
《一句顶一万句》
——中国“人心”的叩问 者
与倾听者
新世纪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
2009年出版,震惊当代文坛。在现代汉 语写作业已高度完熟的今天,汉语写作 的可能性居然还能够被顽强掘进开发
一贯骄傲的刘震云也称此作为“自个愿 意送人的一本书”
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评论家们,一时间 竟然无法对它做出回应,熟悉的那套话 语一时间竟然会完全失效
度”、“普遍人性” 的高调下,这本书 用老实而坚定的声音来埋头关注“中 国”,展开中国的人心和人情。
“外部”关键词二:人心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人性”大旗高扬,似乎 成为衡量任何文学价值的标准
“人性”又和“灵魂”等深度名词相通,让来 自宗教国家的文学自觉成为中国文学的竭力追 求,颇有邯郸学步之风
而对“人心”的关注,比“人性”“灵魂”等 更踏实贴切,也更难以作为
这背后其实还是一个写作姿态问题,是外在于 故事,做观赏者、审视者,还是投入故事,做 一个叩问者、倾听者
但,这一切又在中国人传统智慧中被解 构(或者说,是无奈下的自我安慰): “过日子,过的是以后,不是从前”。
“人什么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整个小说中弥漫着一种阔大的苍凉,一
种浓浓的宿命感
“ຫໍສະໝຸດ Baidu部”关键词一:“中国立场”
陌生而又熟悉的阅读体验,似乎熟识却 又难以名状的亲切感
波澜不惊的情节,竟能让人肝肠寸断 在今天人们普遍呼唤所谓“全人类高
这个内心需求,就是关于孤独、隐秘、焦虑、 渴望等一概无人诉说的痛苦
“内部”关键词一:“说得着”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一切都在于“说得 着”,彼此之间有话可说,愿意去说
作者以“说得着”解构传统伦理的同时, 也试图建构一个由“说得着”联系起来 的温情世界(合法的夫妻关系纷纷“说 不着”,而偷情者们却滔滔不绝)
“杨百顺他爹是个卖豆腐的。别人叫他卖豆腐的 老杨。老杨除了卖豆腐,入夏还卖凉粉。卖豆腐 的老杨,和马家庄赶大车的老马是好朋友。两人 本不该成为朋友,因老马常常欺负老杨。欺负老 杨并不是打过老杨或骂过老杨,或在钱财上占过 老杨的便宜,而是从心底里看不起老杨”
“似实还虚”的小说
小说的故事基本游离于社会历史之外,横亘 于三代人之间的七十年光阴,并没有显现出 对于当事人命运的任何影响。他们活着、痛 着、寻找着、失去着,都和身遭的时代毫无 瓜葛。人物的现实生活都是他们精神生活的 延续,人物自身的活动都是为内心的需求所 询唤。
整体概括
故事层面,头绪繁多,但中心围绕着中 国人平素难以体察、难以承认的内心困 境。这一困境又完全不是既往知识分子 们的由外而内的审视
语言层面,拙朴硬实,缓慢而有力。既 有明清话本式的铺陈叙述,但叙述姿态 又非常冷静,无情感介入
虽然小说中有着精细入微的生存百态,有着如同 “舌头舔着铁”般的生活质感,但它还是在看似 无比“形而下”的叙述中喋喋不休地论证着非常 “形而上”的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