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文心雕龙》之《风骨》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刘勰《文心雕龙》之《风骨》篇【摘要】《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以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基石,融合道家,将齐梁时代之前的美学成果做了全面的总结,全书50篇,细致的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以及如何去鉴赏和创造美学规律。
其中《风骨》篇中“风骨论”是刘勰的首创,在当时有着进步的意义,更是写好文章该遵循的方向。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文章标准
《文心雕龙》被称为“中国古代论文的秘宝”,鲁迅认为它可以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王元化认为它可以跟黑格尔的饿《美学》相并论,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批评史上的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内容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批评论四个部分。
全书以总论为“文之枢纽”,分析各种文体,论述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提出批评鉴赏的方式以及作家的道德修养等等。
其中刘勰在创作论中详密深刻的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风骨》一篇。
文章的创作,离不开文风和文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风骨论”,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上来说,应当是刘勰的首创。
刘勰在《风骨》篇中指出,《诗经》有“六义”,其中“风”排在第一位,因为国风是感化教育的本源,是表现思想感情和气质的重要方式。
在刘勰看来,“风”来源于国风,是毫不掩饰第表现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国风》中的很多诗歌都是作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感情。
而后代尤其是建安时期的
文人多继承了《诗经》的传统。
钟嵘在《诗品》中指出曹植、刘桢等人的诗歌都是以《国风》为源头的。
“骨”,《说文解字》解释为“肉之覈也”,原本指的是人的骨骼。
魏晋时期,“骨”成了人物品评的一个标准。
《人物志》中将“骨”和“仁”联系在一起,认为“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
弘毅也者,仁之质也”。
骨骼正直、身体柔韧,表现在品德方面就是有仁德。
《人物志》还认为“骨直气清,则修名生焉”,骨骼直正、气色清朗的人会有好的名声。
《世说新语》记载品评人物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这里也把“骨”和人生联系在一起了。
刘勰在《体性》篇中指出,作品的风格和作者的性格是有一定联系的,“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这样也就很自然地将“风骨”用于文学批评领域。
刘勰认为“《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感化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
可见。
所谓风,就是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是让文章能够生动鲜明的条件。
所谓骨,则是文章的表现力,是一种坚挺的格调。
世间万物,都讲风骨,人有自己的性格,诗词书画也要有自己的风格。
“风”是对情感提出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辞的精炼要求,“风骨”就是对作品整体的美学规范。
没有风骨,就给人毫无生气的浮弱之感。
风骨对于文章的作用,跟翅膀给予飞鸟的作用是一样的。
刘勰认为,申通文风,就要使情感的表达明显一些,即便没有什么思想性,也要在内容上吸引人。
若作家在创作时只是刻意追求辞采,使文章显得十分乏气,这样就很难感动读者,即便当时可能
被作家的文采所吸引,日后也很难让人铭记于心。
唐代风靡一时的上官体,文并绮艳,歌功颂德,虽文辞婉媚,却也只是追求程式化的空乏之作。
初唐四杰里骆宾王的一首《在狱中咏蝉》,全诗则情感真挚而充沛,诗人寓情于物,抒发了自己高洁的品行,表达了渴望昭雪沉冤的心境,让人读罢仿佛能体会到作者悲怨哀伤的心情。
可见,好的文章首先必须有灵气,能感动人,人云亦云和勉强创作都是行不通的。
而好的文章只有文风也是不够的,还要有文骨,文骨就是文章的支架,就像人一样,没有支架就很难支撑挺立起来,文章也是一样,那么什么才是文章的骨的?刘勰认为“沉吟铺辞,莫先于骨”,也就是说,文章的骨,就是构辞。
构辞是否得当贴切,能否支撑起整篇文章,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汉魏之际的曹氏父子以及建安七子的诗文俊爽刚健,一直以风骨遒劲著称;左思诗情调高亢,辞采壮丽,笔力矫健,气势昂扬,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李白豪迈奔放,语言轻快;杜甫沉郁顿挫,兼容并蓄;易安善用白描,自辟蹊经……只有确切而难以更换的文字锤炼,有力度又不粘滞的声调,才能让人一看便能体会其命意。
那么只有风骨是不是就足够了呢?就像园中的野鸡,虽然色彩明艳却无法一飞冲天,这是因为它的力量不足。
而高空的苍鹰虽然翱翔自在,却因为少了色彩而显得气势过于猛烈。
文章的创作也是如此,只有风骨和文采并存,才能算得上作品中的“凤凰”。
曹植作品一直为后世称道,是因为他文采气具备,而文采的提高,也并
不是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好的文采都是后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运用起来的,多读多看多练,用心体会作者的写这些话时的心情和用意,例如古诗词既精炼又优美,多看古代诗词有益于日后的写作,能够使文章简练而有富有深意。
但是有文采绝对不等于用艰涩拗口的词眼,超越旧的规范,一味追求新的词句,当今有许多作家自己创造词语想获得巧妙的用意,殊不知这样会降低文章的价值,甚至会使本来好的文章大打折扣。
至于如何建立文章的风骨又使文章不失文采,这就要求文章确立自己的体式,才能使文辞鲜明而刚健,风清骨峻,全篇才会显得有光华。
只是依照他人的方式一味的模仿,很难取得大的成效,只有作者自己明白自己要写的体制,才能萌生出新意来,也才能正确的修饰辞藻,而这就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
除此之外还要善于钻研各种问题,不断增强自己文章的风骨和文采。
但是,我们看一篇文章,绝对不仅仅满足于其知识的丰富,文献的广博,也不会仅仅止步于其语言的华丽,情感的充塞。
我们还要看到一篇文章思想的分量,作者在创作中的精神。
刘勰的《风骨》虽然有利的纠正了浮弱乏气,肥辞侧诡的作品,但是对于文章的思想性要求却不大,司马相如的《大人赋》虽有凌云之气,却没有什么实质的思想性,虽然富有文采,可是对不相信游仙的人来说就产生不了大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好的文章不仅要有风骨和文采的并存,体式的正确定位,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我们从中看到当时的社会,体恤人民的疾苦,感受作者的心灵历程,从古至今,历
朝历代的好作品都有一定的思想性,启迪人们的心灵,让人从中体悟到许多真谛,这样也才有真正感人的力量,也才算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
“情与气偕,辞共体并。
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此外再加之深刻的思想,才能让文章真正的鲜活起来,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