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经济发展的特色12

家乡经济发展的特色12
家乡经济发展的特色12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2)

关于家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县城西北隅的太子灵 踪塔始建于宋代,气势雄伟。1994年3月,在塔内发现了141件佛教圣物。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汶上相继有四人 出任尚书之职。汶上现存众多名胜古迹,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和细石器化距今约1—1.5 万年。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堪与曲阜的孔庙相媲美。 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 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 本人暑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查,网上查询,采访领导等方式对家乡的经济 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这次的调查报告: 一、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 简政放权、分类指导、促强扶弱、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一 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汶上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 长13.6%,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4%。 2.结构调整彰显成效。近年来,各县市都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增强可 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力促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提质增效,推进生态农业、特 色农业、新型农业建设,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得 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已由能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转变为以制 造业为主导。服务业方面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新型服务业。 二、经济发展的不足 该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处于东、西欧交通枢纽的十子路口。西起柏林,途经华沙- 布列斯特-明斯克-莫斯科的e-30号公路乃是东西欧的运输走廊,电气化铁路西可直达德国、波兰等中西欧各国主要港口。自布列斯特南可直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北通立陶宛首都 维尔纽斯。布列斯特市还有可起降波音747的国际机场,并运行着国际货运航班。该州基 础设施良好,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及航空四通八达,具有良好的客货运输条件。 1.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我县仍为省级贫困县,目前在全省排名为63位,相比同市的 兄弟县市邹城市(9位)、兖州市(22位)有很大的差距,且我县的地方财政收入处在全省70位之后 2.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我县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产 业结构单一特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并且与其它兄弟县市之间产业 雷同严重,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摘要】:旅游行业被认为是具备高水准的第三产业,对城市旅游经济具有奇迹重要的意义。甘肃省素来就有“河岳根源,羲轩桑梓”的称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一。根据历史记载,伏羲和黄帝等这些古代神话人物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所以世人这样称呼它。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政策资源,为甘肃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甘肃省的旅游发展并不靠前,现在正是充分利用有关旅游政策以及省内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的最好时候,努力突破发展难题,有效提升旅游资源利用率、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品牌。甘肃的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地点和景点优势,同时还有国家和省内政策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具有自身发展的一些缺点和外部的竞争威胁。基于对甘肃省游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旅游经济;现状;发展策略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ourism economy in Gansu 【ABSTRACT】Tourism industry is considered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the third industry, the city's tourism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Gansu province has always been the "special source of Xi Xuan homeland" title, is one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Fu Xi and Huang Di, such as the ancient myth of the characters are out of here, so people call it this. Rich in ancient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policy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Gansu has created very favorable condition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is not high, it is to make full use of tourism policy and promote the best time in tourism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strive to break through 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tourism service and tourism brand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Gansu has unique advantages of location and scenic spots, as well as the strong support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olic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as some disadvantages and external threa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Gansu Province, thre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ansu province; tourism economy;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

长沙市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一研究背景 (1)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2)“喜上眉梢”岳麓山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2012年1月5日长沙市没有国家5A级景区的缺憾将成为历史,就在这一天国家旅游管理局正式确认岳麓山景区成为国家5A级景区,并将择期授牌。5A 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级别,代表着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以及游客满意度的顶级水平,是景区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成为5A级景区必将极大的提升长沙市旅游业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是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为此在上述的背景下讨论长沙市旅游业对于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长沙市旅游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实际带动作用,继而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继续重视旅

大学生家乡经济发展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家乡经济发展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通过对朝阳的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出朝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经济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朝阳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经验。并为将来的朝阳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实践过程: 实践安排:①从报纸、新闻、网上查询资料文件;②走访个别乡镇,调查相关部门; 实践时间: xx年寒假。 实践地点:朝阳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社会实践内容:1、五年来家乡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xx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落实,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6亿元,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国地税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亿元,增长60%,实现了“奋战三年、再造朝阳”的首战告捷。回顾过去五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各种要素制约的新考验,我们朝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实现了“xxx”规划的高起点开局和高质量运行,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工作指标考评中进入前三名,绘就了朝阳历史崭新的篇章。 2、五年来城乡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 五年来,我们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突破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全面展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两年保持下降态势,空气质量优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还主张还林还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种果树,城市的绿化建设更是无以言尽。我市还先后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殊荣。 3、五年来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改扩建医疗服务用房30万平方米,覆盖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县乡三级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4、五年来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新农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00元,以村、家庭人口为单位参合率分别达100%和%。25万城镇居民开始享受全民医保。派驻1337位(次)名医进行下乡义诊,万农民群众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5、五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心城区、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农村非农业人口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436处,彻底结束了重度缺水群众取水远、吃水难的历史。通过项目扶持,有效改善了2万多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生活水平进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统计研究.pdf

摘要:处于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旅游业俨然已经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经济理论为依据可以得知,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区域内的国民经济收入、带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就业范围、赚取更多外汇,同时还能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区域的一部分,与京津地区相比,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仍然较低,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经济;统计研究 这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脚步匆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稳步增长的动力源泉。处于区域旅游业持续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我国已经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性关注。河北省本身具备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据可靠数据显示,2018年河北省旅游业已经实现7000多亿元的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河北省旅游业的收入与资源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应该对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保证河北省旅游产业的经济地位,促进河北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对河北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通过调查《河北省统计年鉴》可以得知,我国河北省在过去几年的时间中,2013年到2017年旅游总收入(单位:亿元)分别为:2000、2850、3650、4670、5600,在这一时间段中的GDP(单位:亿元)为:28553.65、29530.25、30132.56、32064.68、33251.26。从上述数据中分别选择两个指标,并借助于“旅游总收入”指标来表示旅游产业而实际发展情况,以“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来表现经济增长情况。假设河北省旅游总收入为变量Xi,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为Yi。最终求出河北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通过科学的统计检验最后的结果为:当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1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则小于或者等于0.01。换句话说:河北省的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显著相关,并保持正相关。如果河北省旅游业收入增加,则会带动地区生产总值的收入增加。因此,河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河北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河北省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在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区的政府应该及时转变自身职能,有效降低政府操控程度,合理挖掘市场资源的内在价值,科学配置相关资源,以市场力量主导旅游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河北省一些旅游区域中存在开发过度、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开发的情况。故此,政府应该完善市场运行制度,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旅行社的价格,确保正常有序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对旅行社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及时处罚改正。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考核,保证导游持证上岗,使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化、优质化的旅游服务,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制度先行,才能够保证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进而推动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政府应该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规范市场操作行为,建立健全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经济质量,促进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二)开发特色旅游产业,构建多元化旅游模式。河北省应该按照自身的区域旅游特征,构建多元化旅游模式,如休闲旅游、节假日度假旅游、短途观光游等。首先,完善旅游自营地的建设,对于河北省旅游区域进行科学规划,主要分为内地旅游区、坝上草原旅游区、沿渤海地区旅游区。按照沿渤海地区的区域划分特征,可以将唐山湾三岛、南北戴河等海滨海岛型营地进行旅游规划;按照坝上草原的特征可以构建草原旅游区为特色,对沿线景点、著名景观、休闲游区作为基本建设点,加快草原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其次,河北省应该牢牢把握京张2022年冬奥会的机会,以承德、张家口等地为建设核心,构建中国冰雪旅游景区。最后,以旅游产业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典型特色型旅游。在旅游业中,可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避暑游乐、休闲娱乐、农产品等。同时,促进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的有效结合,挖掘观光教育与科普教育,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村落等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三)积极创新“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首先,河北省可以将一些旅游区打造成医疗养生基地,以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基本方向,如建设以岭健康城养生基地。同时,以促进区域旅游养生基地发展为基本目标,对霸州国家温泉、白洋淀温泉、平山温塘等地区加大建设开发力度,构建养生开发旅游区。其次,制定“旅游+中医药”计划,对内丘、巨鹿、安国等重要的中医药旅游地进行建设,重点以“养成+放松+休闲”为理念,推动旅游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河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与基础,但是在不断发展中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难题,其与发达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故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进而促进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有效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旅游业专业人才,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瑞芳,卢晓宾.河北省旅游业与旅游交通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系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15(02):83-86. [2]耿峥嵘,王凯勃.我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协同研究———以全域旅游为背景[J].北方经贸,2018,(11):149-151. [3]王志燕.山东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时空耦合分异研究———基于2005-201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A].中国旅游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完整版)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 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 (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 (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 (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 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 (一)发展优势 (9) (二)现状分析 (10) (三)发展缺陷 (13) 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 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 六、总结 (16) 七、附录 (17)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1、总概况 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论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论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北票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旅游经济发展起来会带来人民收入增加,会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带动作用越发明显。不仅我市开始重视旅游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更加关注旅游经济,创造黄金周,利用旅游经济拉动全国经济。 关键词: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们的生活富裕了,腰包鼓了,有剩余的钱了,人们需要更多的休闲娱乐等精神享受,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旅游,用于旅游的费用越来越多,于是旅游成为当今时尚。正因为如此,旅游对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旅游经济收入也成为我们北票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09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5.43亿元;2010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7.3亿元;2011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9.8亿元。 一、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旅游的发展可以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三燕文化、佛教遗址等。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吸引众多的游人,在旅游的同时会增加消费,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效益的增加。北票是贫困县,如果旅游经济发展好了,很有可能会通过旅游来摘掉贫困的帽子。 首先,旅游的发展可以带来当地环境的改善。环境优美的地方才可能吸引众多民众,要想持续发展旅游,就必须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一个城市的旅游开发的越是深入,这个城市的建设就越优美,环境越清新。反过来,一个城市脏乱差,不可能吸引民众来。 其次,旅游的开发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旅游经济涵盖内容广泛,发展起来必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如旅行社、交通、住宿和餐饮等相关设施的发展,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再次,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民众的收入。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的是衣食住行多个行业的发展,而衣食住行涵盖了服装店、小饰品店、饭店、旅店、超市、水果店等众多店铺,几乎涉及所有的个体商户。旅游的发展,将会直接增加他们的收入,进而增加当地社会的收入。人民增收,生活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对摆脱贫困是指日可待的。如果某个区域发展比较落后,可以研发旅游项目来拉动经济的发展。落后地区的旅游项目可以吸引富裕地区的民众到此游玩观光消费,这样钱就流入到落后的旅游当地,从横向看可以削弱贫富差距的拉大。当地政府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政府要重视开发旅游项目,可以利用此来脱贫,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项目。 二、我市旅游助推经济发展缓慢因素 旅游经济不仅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还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助推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有: 第一,缺乏真正的品牌。目前北票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共四个,有大黑山景区、白石景区、燕湖园和惠宁寺,这些景区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特色,单一个大黑山景区就开发了杏林春晓、黑山烟树、群峰竞秀、烟霞深处等多处迷人的景区。但是从城市的整体上看,缺乏品牌。 第二,旅游经济发展欠缺合力。各个景区都在争相发展自己,对北票经济的发展起到促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下面就我的家乡就我的家乡甘肃省而言,甘肃省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脆弱、产业结构偏重、少数民族比例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北省份,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既是甘肃两千六百多万人民的迫切要求,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如何从甘肃实际出发,走出西部省份赶超东部并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甘肃省上下探索的核心问题。循环经济是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晶,是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在保持适度规模和速度的前提下,实现物质消耗减量化并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意义上讲,循环经济解决的是发展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如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问题,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实现形式,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甘肃省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分析了省情,把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甘肃虽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高、部分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中国旅游经济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各种旅游市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当今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旅游市场,即:1.入境旅游市场,也称国际旅游市场,指进入我国的海外旅游者;2.国内旅游市场,指中国人的国内旅游;3.处境旅游市场,指中国人的国外旅游。 1. 从入境旅游市场来看中国旅游经济现状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称为国际旅游市场,由于出境旅游市场起步于晚于入境旅游市场,在当时只有入境旅游经济的统计。如今,中国的入境旅游经济从客源来分有三部分,即外籍人士,华侨,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统称海外旅游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一段非常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入境旅游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这给旅游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20多年来,入境旅游人数以年均18%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在99年和2000年,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在世界排名都相当可观。不过一场非典的袭击,让03年的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受到扼制。使得中国旅游经济全面下滑。 2. 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中国旅游经济现状

国内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政府对于国内旅游实行的是“三不”方针,即“不反对、不提倡、不支持”。理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旅游外汇收入,政府把旅游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到了入境旅游上。其次,80年代中国旅游的交通住宿等设施相当紧张,为了获取大量外汇,旅游设施的使用优先用于海外旅游者。再次,中国国民旅游消费的观念和理念还未健全。进入90年代后,中国政府提倡国民旅游,特别是99年后开始实施“五一”“国庆”“春节”黄金周后,7天长假的旅游使得出游人数达到230亿元。旅游黄金周将全国的旅游带进了一个旅游新时代,是国内旅游作为旅游经济的主体和拉动内需的动力,显示出了巨 第2 / 3页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也给国内旅游市场经济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我国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多,自驾车出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徒步旅游如今在青年和青少年中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 从出境旅游市场来看中国旅游经济现状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因素,国民经济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外汇储备的增加与经营出境旅游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出境旅游也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出境旅游最开始是80年代中国公民以探亲为主的港澳游开始的,其目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计划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很多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有的基础是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 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家乡经济发展特色调查报告

关于湖州农村经济发展特色调研报告 科艺学院机电系 07计算机2 许赟菲 Xb07620233 目录 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 一、湖州佳舒丽工艺制品有公司…………………………………… 二、湖州华德丝织有限公司………………………………………… 三、湖州鹿山坞矿业有限公司……………………………………… 四、家乡经济发展特色总结………………………………………… 五、进一步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调查问卷……………………………………………………………

内容摘要:、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又是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之际,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特色及现状等做了一次小规模的调研活动。我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民营企业家访谈等途径,走进农村,进行调研。本文从吴兴区戴山镇、妙西镇的经济特色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经济特色民营企业 正文: 湖州区位优势明显,处于中国三大阳光经济带之一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苏浙皖沪三省一市交界处的重要枢纽城市。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湖州已形成丝绸纺织、服装皮革、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精密机械、包装印刷、现代家俱等为主的产业新格局。与此同时,以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基地快速发展,使湖州市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成为湖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主要调查了湖州吴兴区的三家民营企业,分別是湖州佳舒丽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湖州华德丝织有限公司、湖州鹿山坞矿业有限公司。这几家企业的历史都比较久远,并且都是当地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也体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特色。 一、湖州佳舒丽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湖州佳舒丽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专业型生产真丝、化纤及交织面料和丝绸头巾的民营企业。 赵经理告诉我,公司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了改装,也引进了新型生产设备和技术,当然他们也十分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公司正在进行从以往粗

暑假关于对家乡特色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暑假关于对家乡特色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桂东县不断发挥资源优势,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托资源储备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突出抓好“四个一”工程:即一头牛(哈哈牛业),一杯茶(玲珑王茶业),一根竹(楠竹产业),一瓶酒(桂花酒业);实现了“二个变化”:即变品种为品牌,“玲珑王”、“哈哈牛”、“桂花养生酒”、“中国高寒第一红——富硒红米”成为了知名品牌;变单一生产型为生产加工销售型,培育出哈哈牛业、玲珑王茶业、桂花酒业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家,逐步形成了以品牌带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特色产业,经济,农业,发展 在这个暑假中,本人通过对我的家乡郴州市桂东县经济发展网上资料的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据此做出报告。 我的家乡桂东县是一个农业山区县。近年来,坚持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富县、农业稳县、开放兴县三大战略,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桂东县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出产多种颇具地方特色的绿色无公害、反季节、原生态农产品。长期以来,这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产量少,除自用外,就是用来馈赠亲友,当地人打趣地称为“贡品”。近年来,该县着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提出把桂东建设成为华南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花豆、茶叶、甜玉米、反季节蔬菜、富硒红米、草山牛羊等6大特色农产品,使之成为新的农业支柱产业。他们采取以奖代投、贴息贷款等方式,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对种养户进行扶持。县农业部门还引进“超甜玉米”等优良品种,在全县推广。 桂东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先后引资创办了玲珑王茶业等龙头企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玲珑茶是桂东特产,为发展这一产业,玲珑王茶业公司在清泉镇建起了万亩茶园。在其示范带动下,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由过去8000余亩发展到2.85万亩。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启示 荐 1944 刘文海原创| 2012-07-11 08:00 | 收藏| 投票 关键字:启示世界旅游业 本文出自《中国市场》杂志2012年7月,作者:刘文海 摘要: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梳理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特点,预测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旅游业发展可资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1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 《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 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5个月不用工作。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大同小异。美国人已有1/3的休闲时间,2/3的收入用于休闲,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休闲度假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休闲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 纵观60年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突出特点和发展态势。 一是旅游业增长高速、持续、稳定,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与之相提并论。有学者研究表明,就全球旅游者数量而言,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基本每隔十年就会翻番,从1950年的2500万人次增加到2000年的6. 7亿人次;从2000到2010年的最近十年中,由于旅游者基数不断增加,增速有所放缓,但十年中仍然增加了2.7亿人次,到2010年达到9.4亿人次。就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长速度而言,过去60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6.9%,也基本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翻番。其中,从 1950 年到 1960年的第一个十年,年均增长率为 10.6 %;依次第二个十年为9.1 %,第三个十年为5.6 %,第四个十年为4.8 %,第五个十年为4.3 %,第六个十年为6.5%。对比分析可见,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按每十年作为一个周期来测算,通常年均增长率在3%以下)。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国际旅游业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2%以上。国际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权重可见一斑。 二是世界旅游市场逐步出现分化,呈现“三足鼎立”新格局。从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板块划分来看,欧洲和北美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旅游胜地,是全球旅游市场的“双雄”。但最近十年来,情况却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轨迹,也打破了原有的旅游市场格局。国际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出现多样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第三首选目的地,从而形成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早在195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所接待的国际游客量不足19万人,到2000年接待的游客量达到了1.12亿人,2010年接近2.0亿人,占全球份额约20%。据预测,到202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占全球份额将上升为27.3%,超过北美(届时为17.8%),位居世界第二,进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