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真实鬼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一:紫荆山弯路

郑州最早并不是河南省的省会,是后来1955年从开封迁来的。同时迁来的还有一个对整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自古水患成灾,治河费用要占当时全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我爷爷解放前就在黄河上工作,当时他是黄河水利委员长孔祥熔的秘书,孔委员长是四大家族中孔祥熙的堂哥,据我爷爷说非常迷信,所以直到解放以后,黄委会里还有很多奇怪的事情。

要说郑州真实的怪事,我也准备从黄委会说起。

黄委会从迁到郑州以后就在现在这个位置,从来没有动过,从最早的家属区二宿舍到上班的办公区要经过一段弯路,就是我图上标出来的红圈部分。说来奇怪,郑州天天道路改造,俗语称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但这段弯路从1955年到现在都没有变过。这种弯路,在郑州绝无仅有了。路两边是两层楼高的高墙,墙的一边是紫荆山公园,公园树多,本来就阴森森的,另一边是黄委会的一座办公楼,楼很旧,还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式红砖楼,但比较高,平时把弯路上的阳光全挡完了,人走在弯路里象进了迷宫,莫名其妙地会心情烦燥,都想赶快走出去。

有一年夏天下大暴雨,郑州全市积水,弯路西边属于紫荆山公园的墙倒了,当时是晚上八点多,正巧砸死了一个从北往南路过的女子,有30多岁,可能是急着赶回家看孩子,据说死的时候穿着红衣服,嘴里一直念叨着小孩小孩什么的。

这件事过后,第二年夏天又下大暴雨,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是晚上十点多,不知道怎么着撞到弯路西边紫荆山公园的墙上,当时就车毁人亡,走这条弯路的人本来也不多,所以当时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就当一般的交通事故处理了。这是七月的事,紧接着八月,又出了一起和六月一模一样的事,也是出租车司机,大家都想这一段是弯路,可能驾驶员开太快,刹车失灵,可检查刹车发现刹车没有任何问题。

到了十月,本来这个季节郑州不会下大暴雨了,可偏偏有一天下得很大。当天晚上,还是在这段弯路,同样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撞到了同样的墙上。不过这个司机没死。

昏迷了三天两夜,那个司机醒过来了,一醒过来,他第一句话就是:“那个人撞死没有?”大家都很奇怪,说:“现场只有你一个人啊!”司机就讲了当时的经过:当时是晚上8点多,他看着雨比较大,怕一会路上积水把车淹死,就想着收车回家算了,本来他是准备走紫荆山路的,他象喝了酒一样,晕晕乎乎地不知道怎么提前左转,拐到这条弯路上来了。他还以为不会有生意了,结果拐到弯路上要左转的时候,忽然看到路右边站着一个穿红衣服的女的,30多岁,看着很着急,一个劲地冲他招手,好象还在说着过来过来,他本来想刹车的,可脚好象不听使唤,竟然踩到油门上,猛地撞了过去!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接二连三发生交通事故,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尤其是黄委会的人,不只是咱老百姓迷信,可能是人都迷信,当时黄委会的领导就把黄委会院子里的大树砍了,这样一来,那条弯路就没有那么阴森森的了,可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之二:黄委会的老树

如果是郑州人都会知道,走这条弯路开车的话一般都是从北向南开,如果你想从南向北走,经常会在南边上一个路口即顺河路向这条弯路转弯时,莫名其妙地错过这个路口,开到紫荆山路上。郑州有很多道路单行,但这条弯路始终没有单行,却都是向南的车多,向北的车少。虽然我叫它紫荆山弯路,但实际上它只是在紫荆山一带,我们当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名字。

弯路接连出事的那一年,不知道有没有必然的联系,黄委会的领导们决定把院子里的大

树砍掉。这是非常大的一片老核桃树林,从黄委会搬到郑州就种上了,很多当年黄委会的老人退休了,不在了,但那片核桃林始终没人动过。不知道领导们开会最后是谁定的,那片老核桃树林最后被砍掉了。原来老树林的位置,现在谷歌地图上看到的是黄委会办公大楼(我用大方框标出了)。现在黄委会院子的树是后来补种的绿化树,全是小树。

当时砍树的时候遇到了一件怪事,施工工人用的是电锯,有很多老树第一锯下去的时候喷出来好多液体,绝对不象树本身的汁液,是透明的,没有任何颜色,没有任何味道,而且是喷出来的,好象人很愤怒猛地一下射出来的,绝不是慢慢地/缓缓地/象眼泪那样流出来的,砍树工人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非常奇怪,就停下锯看那种液体,发现落在地上圆圆的,象一颗颗珍珠,也不变形,也不往地下渗,非常好看,大约过一分钟就渗到土里了,但会在地表留一个铅红大点。

因为是好多工人一起施工,所以工人们也没有停,但继续锯的时候就不再出现这情况了。

树锯以后,黄委会每年在汛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有一项工作叫查勘河势,就是勘察当年黄河水对河道的影响,再决定怎么加固修防河堤。查勘河势本来不是黄委会具体实施,更不用黄委会的领导们参加,具体负责的是黄委会下面各省河务局的修防处,但因为这年砍了老树盖大楼,领导们可能不愿在临时办公场所呆着,就决定自己亲自下去实地考查一番。

出发那天,有个领导发现自己有件东西忘在家里,就让司机开车从弯路从北向南方向回家取东西,取完东西,司机为了赶时间,又从南向北开回办公楼,过弯路的时候还说了一句,咱这是从鬼门关上走了一趟又回来了。

领导下乡是坐中巴车,开始很顺利,沿着河堤一路向西,过洛阳到三门峡的时候,路过一个坝头,太阳当头,万里无云,司机也是老司机,忽然紧急打转向,不知道司机看到了什么,但黄委会历史上最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了,领导们非死即伤,只有两个毫发无损,一个是反对锯树的老头,一个是从南向北走回来弯路的那个。

谁都知道,发生车祸的地方盛产核桃。

车祸之后,从山东调来了一个人当河南河务局的局长,他在办公区进门的位置镇了一块大石头,见地图左边的小圆,这才消停了。

声明:因为本篇涉及领导,我比较害怕说我造谣,所以我要强调这是文学作品,纯属虚构,如果找到现实的影子,是你的幻觉,请勿相信,也请不要跨省拘查。

之三:吃螺蛳

这些年,郑州夏天流行吃螺蛳大虾,但在黄委会这一带从来没见过这种地摊。以前黄河上的人有两种东西是不能吃的,螺蛳就是其中之一。我听我爷爷说过,以前黄河上每年都要淹死很多人,这些人全是夭亡,阴间也不要,还阳也不可能,只能化成冤魂,躲到螺蛳壳里,螺蛳头上黑黑的一团就是那股戾气凝聚而成。不过这只是传说,估计现在说出来都是无机无稽之谈了。但不知道为什么黄委会这一段的确没有卖螺蛳大虾的。

不过有一件是真的,有个解放前就在黄委会的老头,姓吴,最早是河工出身,后来到机关里做后勤,就住在黄委会二宿舍。二宿舍门口有个粮店,粮店前经常有一个夏天卖汽水冰棍的老太太,就是他一家子。老吴有一个儿子,我们给他起的外号叫吴汉(谐音武汉),从小调皮捣蛋,老吴说的话,他都反着来。老吴比较信解放前那一套,不让吴汉吃螺蛳,吴汉偏吃,而且去金水河里摸很多,拿回来还让他爹娘吃。那时候我们都是七/八岁,老吴没办法,有一回说,孩啊,你不听爹的话,过三十年你就知道了。

后来吴汉参军,转业回来又到黄委会,结婚生子,一切平安。其实吴汉不是特别喜欢吃螺蛳的人,但他爱喝酒,郑州人夏天经常在外面喝酒吃螺蛳,所以下着酒,吴汉吃的螺蛳也不少。

这一年夏天,吴汉开始头痛,不知道啥原因,去黄河医院全身查了个遍,什么毛病也查不出来,但就是头痛得想打滚,觉得象有个东西在脑袋里爬来爬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