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 g sc n r u e h e s ; r p i o rsr n t e co o rc r o miso te gh wi ig rp st e h n e o ti tst e la t d o n p we t g h i a k y f trt lwe a b n e si n sr n t b g e o i v b e s a o t h i
关 键 词 : 排放 强 度 ; 动 因素 ; 均 实际 G P; 源 强 度 ; 献 率 碳 驱 人 D 能 贡
E p rc l s a c n Drv n a t r f Ca b n E iso t e g h i i a m iia Re e r h o i i g F c o s o r o m s i n S r n t C e o o a d l t c a g . T e e u t r e eo i g lw— ab n c n my n c i e h n e ma h r s l a c: GDP p r a i s e c p t a, p w r te gh, e e g o e srn t n ry


文献 综 述
较少 , 其研究 结 果 说 服力 不 强 。分解 分 析 法 作 为研 究事 物变化 特征 及 其作 用 机 理 的一 种 分 析框 架 , 结 构 简单 , 易于操 作 , 易进行 时 间序列分 析 以及 跨 国 更
比较 , 已在能源 与环 境 经 济 领域 得 到 较 为广 泛 的 应 用 。这类研 究是 通 过 改变 一 个 因 素 , 而保 持 其他 因
要驱 动 因素 , 对转 变 经 济 发 展方 式 、 发展 低 碳 经济 、
应对 气候 变化有 着 重 要 的理 论 和 现实 意 义 , 仅 可 不
以为决策 者提供 碳 排 放 强度 定 量 化 的驱 动 因 素 , 还
可 以为制 定未来 的能源政 策及碳 减排 政策 提供 信息
支 持和决 策依 据 。

际谈 判 日趋 激 烈 。作 为 全 球 最 大 的 发展 中 国 家 , 近
年来 中 国在 努 力发 展经 济 的 同时也一 直通 过 多种 方
项重 要举 措 , 并将 对今 后 l 乃 至更长 时 间的 国 0年
民经济 产 生重要 而 深远 的影 响 。碳 排放 强度 是衡 量
收 稿 日期 :0 1— 2一 4 2 1 0 o
S igsu UN Jn —h i
( c ol f c n m , hj n o g h n n es y H n zo , h j n , 1 0 8 hn ) S h o o E o o y Z ei g G n sa gU i ri , a gh u Z e a g 3 0 1 ,C ia a v t i
征, 用 A 应 WD( d pi e hi i s n e ) A a t ew i t g Dv i Idx 方 v g n ia
变量的等 比例影响 , 这是分解分析法最大的局限性。 () 2 目前对 碳 排放 强 度 驱 动 因 素 的探 讨 比较 薄 弱 , 主要 集 中在人 口规 模 、 济 发 展水 平 、 源 强度 、 经 能 单 位 能耗碳 排 放 等 方 面 , 而从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 产业 结 构、 城市 化 、 国际贸 易分工 等角度 探讨 其驱 动 因素较 少 。针对 以往研 究 的不足 , 本文从 人 口规模 、 经济发
对 能源强 度 、 氧 化碳 排 放 量 、 排 放强 度 的 研究 。 二 碳
素 固定不 变来分 析 问题 , 样 得 到 的结 果 就 是对 因 这
目前 关 于碳排 放强 度变化 的研究 基本 都是 针对 发达 国家 , 于 发 展 中 国 家研 究 很 少 。D vs ( 0 2 对 ai 等 2 0 ) 分 析 了美 国 19 - 2 0 9 6 0 0年 能 源 强度 及 碳 排 放 强 度 下 降 的原 因 , 为能 源结构 调整 不是 主要原 因 , 认 天气 变 化 才 是 主 要 原 因。2 G enn j reig等 ( 9 8 19 、 19 、 9 9 2 0 、0 4 针对 O C 国家 的碳 排 放 强 度 变 化 特 0 12 0 ) ED
降也对 碳排放 强 度产 生 了 明显 的抑 制 作用 , 终端 能
源消 费结构 的变 化使碳 排放 强度 略有下 降 。 现 有 国 内外研 究成 果对进 一步 探讨碳 排放 强度 的驱动 因素 具有 一定 的启 发 意义 , 还 存 在 一些 不 但 足之 处 : 1 现 有 研 究 采 用 分 解 分 析 法 ( IA 方 () 如 D 法 、 WD方法 ) 多 , A 较 而采 用计量 经济模 型分 析方法
cnu o s mpt a b n m iso p r n t i d t a sr t e, a d t c u a c a g s n neg c n umpt n, a h v i c r o e s i n e u i , n usr l tucur on i n sr t r l h n e i e r u y os i o Ⅱ ae
孙 敬 水
( 江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 , 江 杭州 浙 浙 30 1 ) 10 8

要: 深入探讨碳排放强 度的驱动因素 , 对发展低 碳经济 、 应对气候 变化有着重要 的理论和 现实意 义。实证研 究结果表 明: 人均 G P 能源强度 、 D、 单位能耗碳排放 、 产业结构 、 能源消费结构 变动 对碳 排放强 度有显 著正 向影 响, 而人 口、 城市化率 、 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强 度影 响不显著 ; 能源强 度和能 源消 费结构 对碳 排放强 度正 向影 响最 大 , 人均
从 《 合 国 气 候 变 化 框 架 公 约 》、 京 都 议 定 联 《
书》, 巴厘 路线 图》、 哥本 哈根 协议 》 坎 昆气候 到《 《 和 变化 大会 , 围绕 温 室气 体 减 排 义 务 分 担 等 问题 的 国
式 致力 于保 护 全球 环 境 , 在 哥本 哈根 气 候 变 化 峰 并 会 之前 公 布 了 2 2 0 0年 碳 排 放 强 度 比 2 0 0 5年 下 降 4 %_ 4 % 的减 排 目标 。这是 我 国应 对气 候变 化 的 0 _5
基金项 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0 G 2 Y 1 C YD 2 B) 作者简介 : 孙敬水( 9 8一) 男 , 15 ,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 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社长 , 研究方 向为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

个 国家二 氧化 碳 排放 情 况 的 重要 指 标 , 究 其 主 研
K yw r s a b n e s in s e gh,d i i gf co s e od c r o miso t n r t rvn a tr ,G e a i ,p we te gh,c n rb t n r t DP p r c p t a o rsr n t o t u i ae i o
国际上关 于 碳 排 放 强 度 的研 究 起 源 于 1 7 — 93
17 9 4年 的石 油 危 机后 不 久 。能 源研 究人 员 为 了更 好地 理解 工业 能源 需 求 的变 化 机 理 , 利用 I A(n D I.
dxD cm oio n l i) 法 实 证分 析 工 业生 产 e eo p sinA ay s 方 t s 结构 对工业 能源 消 费 的影 响 。l _ 随着研 究 的不 断深 入 , 究 问题从单 纯 研 究 产业 结 构 对 工业 能 源 需求 研 的研 究扩 展为产 业 结 构 、 能源 结 构 等 不 同影 响 因素
c pt n idu t a t cu e a fc mo e, e e g c ns m p in a b n miso r unt a e t t e e s ; c sa a ia a d n sr l sr t r fe t i u r nr y o u to c r o e si n pe i f c s h la t on tnt g o h i rwt n GDP e a t c nt b t s t e m o t o lwe a b n miso te g h n n g tv wa is tucu a p r c pi a o r u e h s t o r c r o e si n sr n t i a e ai e i y wh ltsr t r l
sg i c nl p st e f c o c r o e s i n te gh; w i l s e fc o p p lt n, u b n z t n a e n in f a t i y o i v e f t n a b n miso srn i e t hl es f t f o uai e e o r a i i r t a d ao
c n rb i n r t o t uto ae,ho v r c n e n n r o ump in sr c u e n neg o s m p in c r o miso erunt i we e ha g s i e e g c ns y to t t r a d e r c n u to a b n e s in p i u y ha e s l lrc nt bu in rt . v ma e o r to ae i
Absr c Dee y e p otng d v n a t r fc r o miso sr n t a h o ei a nd p a tc lsg fc n e o e ln t ta t pl x l ii r i g f co s o a b n e s in te g h h s a t e r tc la r ci a ini a c n d a ig wih i i
i t r ai n r d it b t nip we t n h a d e e g o s mp in sr c u e h v e mo t o i v fe t n e n t a t e d sr u i o rs e g n n r c n u t t t r a e t s p st e ef c ,GDP p r ol a i o r t y o u h i e
[ 经济与管理]
宏 观 经 济

贵州 财经学 院学 报
2 1 年第3 总第 1 2 0 1 期( 期 5
文章 编 号 :0 3—6 3 2 1 0 10 6 6(01 )3—001— 6; 0 0 中圈 分 类 号 : 14 5; 献 标 识 码 : F2. 文 A
中 国 碳 排 放 强 度 驱 动 因 素 实 证 研 究
G P和 产 业 结 构 影 响 较 大 , 位 能 耗 碳 排 放 影 响最 小 ; 均 G P持 续 增 长 对 降 低 碳 排 放 强 度 的 负 向 贡 献 率 最 大 , D 单 人 D 产 业 结 构 变 动 对 降 低 碳 排 放 强 度 的 负 向 贡 献 率 较 小 ; 能 源 强 度 下 降 是 导 致 碳 排放 强 度 下 降 的 重 要 因 素 , 正 向 而 其 贡 献率 较 大 , 能源 消 费 结构 变 动 和 单 位 能 耗 碳 排放 变 动 对 降 低 碳 排 放 强 度 的正 向 贡 献 率 较 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