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doc1
)、(
)、成为具有(
)、责任心、(
)和个性品质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三、简述《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答:(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13. “看地图找家乡” 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 ”表示的是( )。 A.河流 B.公路线 C.航道线 D.铁路线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 的是( )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 ) 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A.说出自己的想法 B.说的和做的一样 C.勇于承认错误 D.敢于说“不知道” 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 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 )。 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 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 D.中国的环境问题 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 是( )。 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 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 ( )。 A.“火炉” B.“北极村”C.“日光城” D.“雾都” 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 )不属于东北三宝。
小学品社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品社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B2.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3.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发明”是: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丝绸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瓷器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茶叶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的传统美德?A. 尊老爱幼B. 勤俭节约C. 诚实守信D. 个人主义答案:D5.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A. 1954年宪法B. 1975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答案:D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4个D. 53个答案:B7. 我国的国旗是:A. 五星红旗B. 红星红旗C. 红星红旗D. 五星红旗答案:A8. 我国国歌的名称是:A. 《义勇军进行曲》B. 《歌唱祖国》C. 《东方红》D. 《红旗颂》答案:A9. 我国首都北京的市花是:A. 牡丹B. 月季C. 菊花D. 荷花答案:B10.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洪泽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国宝动物是________。
答案:大熊猫2.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答案:台湾岛3. 我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4.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塔克拉玛干沙漠5.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6. 我国的领土面积是________万平方千米。
答案:9607.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
答案:北京8. 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9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9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7、品德与社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道德与社会》是一门以()为基础、以()为中心、促进()的综合性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道德和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三个目标,即()目标。
5.《道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为目标,以()为基础。
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事物和现状的初步了解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道德和社会是建立在儿童的基础上的。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和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是这些领域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的道德和社会发展是通过在逐渐扩大的生活领域中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来实现的。
7.《道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道德和社会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德育课程评价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
儿童是评价的对象和主体。
它强调儿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以及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参与。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动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实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相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实行比较与分等。
()三、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2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程 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学生良好品德形成B.协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是 ( )。
A.110 B.122 C 119 D.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一条主线指以()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原则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旳一门以()为基本,以()为核心、增进()旳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原则旳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原则旳设计思绪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协助学生达成三个方面旳目旳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以()目旳,以()为基本,注重学生在()旳过程中,初步掌握结识社会事物和现象旳措施,提高()能力,发展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旳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小朋友旳()为基本。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她们生活旳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旳几种重要因素。
小朋友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渐扩大旳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多种社会要素旳交互作用而实现旳。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旳旳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增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旳行为习惯和()旳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本。
状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措施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1、品德课程旳评价是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合作进行故意义旳建构过程,小朋友是评价旳对象,也是评价旳主体,强调小朋友旳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旳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旳评价应所有量化。
()3、课程以小朋友直接参与丰富多彩旳活动为重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旳一门以小朋友社会生活为基本,增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旳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旳主线目旳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旳评价,运用评价成果对小朋友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原则旳性质是什么?(6分)3、品德与社会旳教学建议涉及哪五个方面?(10分)4、品德课程在实行过程中存在旳误区有哪些?(8分)四、论述:(15分)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旳现状,存在旳问题及对策。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标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标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品德与生活课程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品德与生活新课标的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四、品德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
五、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
六、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分别是什么?答: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存在的问题是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
对策是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七、课程性质:综合性、经验性、基础性。
八、课程核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九、课程基础:就是儿童的生活。
十、思品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十一、“内容标准”的构成:1、我在成长2、我与家庭3、我与学校4、我的家乡5、我是中国人6、走近世界。
十二、课程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
十三、评价功能:诊断与调节功能;强化与教育功能。
十四、评价内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方法、学习结果。
十五、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
附加题一、教材编写的建议和要求:1、教材的内容设置和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2、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3、教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4、教材的内容要反映生活的真实。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分数:
A.家庭生活B.主体活动C.主观意志D.直接参与
3、(C)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
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B.课程理念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
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
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
和(感悟)。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
(纵横交叉)、(螺旋上升)。
4、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
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整合。
6、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
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
1.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举动、(C)和其他的实践举动。
A.参观B.调查C.游戏D.课堂研究
2、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社课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D)为主。
4、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研究做人是《人格与社会》课程的(A)。
小学品社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品社课标试题及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 社会的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A. 个人的努力和智慧B. 社会制度和环境C. 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D. 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B2.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A. 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B. 人类的尊严和自由C. 努力追求个人梦想D. 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答案:A3. 申请为学校的品德模范,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 成绩优异B. 品行端正,乐于助人C. 演讲能力强D. 体育特长答案:B4. 大家使用社交媒体的初衷是()A. 陌生人互动B. 扩大社交圈C. 分享生活和观点D. 传播虚假信息答案:C5. 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在于()A. 可以更好地探索未知B. 可以取得快速成果C. 可以迅速验证事实D. 可以得出确定性答案答案:A二、填空题1. 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个人的努力和智慧;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2. 品德模范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品行端正,乐于助人。
3. 社交媒体的初衷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享生活和观点。
4. 科学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更好地探索未知。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社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请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答:社会的确定性因素是指那些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命运产生较大影响,并能够较为准确预测和衡量的因素,如社会制度和环境。
一个例子是公平的教育制度能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个人都有获得良好教育的可能性。
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是指那些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命运影响较大,但预测和衡量较为困难的因素,如个人的努力和智慧。
一个例子是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尽管环境可能不够优越,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仍然能够取得成功并改变命运。
2. 为什么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对解决问题很重要?请举例说明。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卷附答案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卷附答案(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0 分)1.()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2.从()年秋季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儿童期是()的启蒙期,小学阶段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强化(),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6.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
7.《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低年级(1-2年级)要求认知()及标志。
8.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
9.要全面落实()要求,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10.要大力加强法治教育(),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每所中小学要至少有()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
11.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12.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13.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14.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5.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16.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之中。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 附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小学德育新课程标准试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道德与社会是一门以(中)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以促进中小学生的社会发展为目的。
它的性质体现在三个方面:(),(),()。
德育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内容有:(),(),()。
320世纪的“四大新发明”是原子能,(),(),()。
4.京杭大运河连接着()、()、()和钱塘江五大河。
“道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和儿童的创造力。
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课程内容是开放的(),(),()。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7、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8、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9、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10.道德和社会是建立在儿童的基础上的()。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和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是这些领域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的道德和社会发展是通过在逐渐扩大的生活领域中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来实现的。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2.德育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采用()()。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或综合使用()。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
(每小题2分,共14分)《道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是该学科教学的指导性参考,与教学无关,教师学习不学都不影响教学。
()2.道德和社会教科书中的知识,学生将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学习,无论他们是否在小学学习。
()3品德与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发展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4.不同国家的教材不同。
中小学教师课程标准考试小学品德生活(社会)试题答案
中小学教师课程标准考试小学品德生活(社会)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4.《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5.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6.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7.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徤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这几个主题。
二、选择题1.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一条主线指以( B )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2.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 A )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3.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C )。
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4.《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三条主线是:( D )A、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B、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D、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5.《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四、论述:(15分)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发展2、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8、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社会参与评价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二、判断题1、√ 2、× 3、√ 4、√ 5、×三、简答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3、答:(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充实教学内容(五)拓展教学空间4、答:(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自由游戏课等。
(二)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教师活动表现为既定程序的再现及教师忙于催促、转化、统领。
(三)过于关注教材,而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四)缺乏及时总结与反思。
四、论述答题要点: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存在的问题: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
对策: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程 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
A.110 B.122 C 119 D.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一条主线指以()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 D.烟头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A.生活质量的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C.生活品质的提升D.生活能力10.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A.感受B.感情 C.感悟D.感想二、简答题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6分)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
(4分)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10分)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10分)三、教学活动设计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要求: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
一、B D B B C C A C B C二、1、(1)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答:(略)2、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3、答: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核心:(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三、答:(略)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10分)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促进学生()和()的综合课程。
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和()。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课程为学生认识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行为与习惯、()、()四个层面整合。
6、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评价、()评价、()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1.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A.教材编写 B.教学设计 C.教学质量 D.教材选定2.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和其他的实践活动。
A.参观 B. 调查 C. 游戏 D. 课堂学习3. 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为主。
A.家庭生活 B.主体活动 C.主观意志 D.直接参与4.()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5.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中具体的依据是()。
A.内容标准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理念6.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课程的()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A.活动性 B.综合化 C.学科化 D.实践性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教育、()等教育领域有机地整合成一门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
A.家庭教育 B.科学教育 C.实践教育 D.心理教育8.《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标准中,( ) 内容是最能体现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
A.健康、安全地生活B.愉快、积极地生活C.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专业知识1、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宛如璀璨的明星,在人类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
请将下面几位历史名人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序:(8分)李白李时珍李广李清照()→()→()→()2、请将每个纪念日的具体日期用线联结起来(8分):国际禁毒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26日国际残疾人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12月3日3、请将民族节日和具体的民族用线联结起来(8分):泼水节壮族刀杆节傣族那达慕大会傈僳族三月三歌会蒙古族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56枝花,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
请从下面的图文信息判断他们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8分)蓝齐儿马康卓玛马图()()()()四、简答题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方面?(9分)2.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内容有哪几方面?(6分)3、中国的四大发明(4分)4、地球上的四个大洋(4分)5、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至少四个)(4分)五:论述(15分)怎样做才能保护好环境?(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