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发展历程课件
04
当代电影产业的繁荣与挑战
市场规模与票房增长
要点一
市场规模
中国电影市场在近年来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 影市场之一。
要点二
票房增长
随着国内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和观众对国产片的支持,国 产电影的票房占比逐年上升,票房收入持续增长。
类型多样性与创新性提升
类型多样性
当代电影产业不仅涵盖了各种传统类型,如 剧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等,还不断探索新 的类型和题材,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
创新性提升
中国电影人不断尝试创新,在故事情节、拍 摄手法、后期制作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推动
了中国电影的进步和发展。
国际竞争与合作
国际竞争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电影 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
国际合作
中国电影业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 术和经验,同时也在输出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中 外文化交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商 业电影开始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电影制片方开始注重市场调研和观众需求, 尝试制作符合大众口味的商业电影。
初步发展
在商业电影的初步发展中,一些具有代表性 的作品如《甜蜜蜜》、《霸王别姬》等获得 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些电影不仅取得了票 房成功,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同时 ,这些作品也为中国电影业未来的商业发展 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
01
02
03
文化输出
中国电影将在国际市场上 加强文化输出,传递中国 文化和价值观,提升中国 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合拍片合作
通过与国外电影机构合作 拍摄电影,提高中国电影 的国际化水平,借助国际 资源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变革拓展
《霸王别姬》
以谢晋、谢铁骊为代表的第三代导演,其创作拍摄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今夜星光灿烂》等,均因显示了艺术创新的追求而受到好评。
特别是相继出现的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以及此后的新生代导演,以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分别从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对电影的认识理解出发,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用电影作品表达了他们对历史、社会与人生的不同体验和看法,使其影片呈现出不同的电影形态和美学风格,不仅促使中国电影较快地走向世界影坛,而且也向域外广大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无论是第四代导演的《沙鸥》《邻居》《城南旧事》《人鬼情》《老井》《香魂女》等,还是第五代导演的《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红高粱》《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让子弹飞》《芳华》等,抑或是第六代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过年回家》《站台》《青红》《三峡好人》《老炮儿》《冈仁波齐》等,以及新生代导演的《师父》《绣春刀》《乘风破浪》《无问西东》《老兽》等,均体现了独到的美学风格和艺术追求,较充分地显示了中国电影的进步与发展。
在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电影市场实行了更大程度的开放,国产电影也面临着与好莱坞大片的激烈竞争。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为此,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
《妖猫传》
集思。
浅谈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浅谈改革开放后xx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在成功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吸取着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摄影等各种艺术的成就与经验。
电影又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
高度的综合性和生产上的高度技术要求,规定着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许多特点。
电影是一种最年轻的艺术,也是一种成长得最迅速的艺术。
在一个短短的发展时期里,它不仅巩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地位,而且正如列宁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成为了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
电影的历史发展,虽然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是归根结底,它也仍然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反映,所以它也不能脱离这个一般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都不断地证明着毛泽东同志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断的正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业迎来第二个春天,《小花》《城南旧事》《骆驼祥子》《牧马人》《人到中年》《黄土地》《红高粱》……一大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优秀影片登上中国银屏,并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荣誉。
中国电影观众年平均达200亿人次。
气象一新的中国电影极大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精神生活,进入全面复苏和繁荣阶段。
30年来,我国电影业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大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极大地解放了电影艺术生产力,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在全国推进以发行环节竞争机制、影视合流、精品工程、国有制片业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革、探索院线雏形、放开农村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改革。
影片统一发行的计划管理模式被打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正式开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及上影、长影等各电影集团公司相继成立,电影院线公司组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进入新世纪,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下,电影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产业化、数字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确立,农村电影院线制改革积极推进,为中国电影业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商业电影行业经历了瞬息万变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主导型电影制片厂到如今市场导向型的商业化电影产业链,中国商业电影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发展迅速,涌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
一、中国商业电影市场化的历程1. 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电影市场化探索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正式开启,商业电影开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此阶段的商业电影市场化探索主要表现为国家与省级、地市级电影制片厂合作制作电影,逐渐放松对作品内容和产业链控制。
1984年,中国推出了第一部票房很好的商业电影《小花》。
观众们开始意识到商业电影的娱乐价值,有了付费观影的概念。
随着观众人数的增加,商业电影市场化的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 市场化关键点的触发1994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商业电影行业也受到推动。
抛弃了原有的集体经济体制,开始引进外资,加速市场化进程。
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为商业电影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2001年,中国电影市场逐渐与国际接轨,通过宽松的进口电影政策,引入了大量好莱坞电影,进一步丰富了电影市场内容。
3. 商业电影市场化全面推进2002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积极推动电影市场化,对商业电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放开电影制片厂产权,推行市场主体制制度改革,引入资本主义机制来推动电影产业链的市场化。
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电影院线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增加院线数量,提高电影播放率。
国内外投资方纷纷涌入,推动了电影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4. 市场失败与调整随着商业电影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票房虚报、电影片酬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电影市场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票房审核制度,规范票房报表;加大对电影盗版的打击力度。
二、中国商业电影的类型分析1. 动作片动作片是中国商业电影中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和现代市场策略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和现代市场策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中国电影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影业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包括制度变革、影片制作水平提升、商品化运营、国际化进程等方面。
本文将会从这些方面为我们探讨中国电影的历程以及现代市场策略。
1. 制度变革1978年,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也是电影行业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的开始。
电影制片厂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开始逐渐转型为市场经济主体,电影制作中的编剧、导演、演员等也通过合约制的方式开始与电影公司合作制片。
这样一来,市场竞争机制就初步形成了,并且也为电影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2. 影片制作水平提升1980年代,我国电影的制作水平逐渐提高。
首部由港澳台投资的电影《阿郎的故事》大卖,成为那个时期票房的佼佼者;而民营电影制作公司的产生,也为电影品质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电影作品有:成龙主演的《警察故事》、杜琪峰执导的《无间道》等。
3. 商品化运营进入1990年代,中国电影进一步迈入商品化运营的阶段。
此时,电影产业开始强化“市场导向”,电影上映录取新片的售价越来越高,而在市场条件的逐年改善下,这也被市场接受。
同时,国家加强对电影制片厂的改革和管理,电影市场经济化的进程加速。
4. 国际化进程2000年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输出影片”和“引进国际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在这个阶段中,许多院线连锁企业在国内扩张,也开始拓展到海外市场。
2000年代,所引进外国电影数量逐年增加,例如王家卫和张艺谋等著名电影导演执导的影片,先后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多项大奖,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舞台。
5. 现代市场策略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市场之一。
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新课题。
市场的不断开拓,技术的不断创新,都在推动电影行业向前发展。
而在现代市场策略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状况,抓住面向不同人群的市场机遇。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发展历程
芙 蓉 镇
庐山恋
少林寺
第五代导演的努力
• 《黄土地》是标志第五代导演崛起的重要作品,它的出现代表着在新 的文化背景下,青年一代电影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对中华民族 的情感。陈凯歌、张艺谋、张军钊、田壮壮、吴子牛、何群、肖风、 李少红等为主体的第五代导演,生活阅历丰富,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 练,标准的学院派,又有满腔的创作激情。让你一下子想起20世纪五 六十年代法国“左岸派”电影人。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 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第五代导演强烈渴望通 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画 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 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留下了一批如《大红灯笼高高 挂》 《一个和八个》《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经典的作品, 更是成为后来几十年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
新世纪的中国电影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升入,中国电影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理念技术都在不断地突破创新。这些 年更是出现了一些《疯狂的石头》、《英雄》、《赤壁》、 《让子弹飞》等不错的作品。
3D技术的应用
超赞的视听享受
家庭影院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
豪华的电影院
THE END
谢谢!
那些年农村里的露天电影
那时的电影院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电影
• 根据《关于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对历史和现 实进行反思,以谢晋、滕文骥、杨延晋、于洋为代表的第三、第四代 导演,在亲身经历过十年浩劫之后,推出了《天云山传奇》、《人到 中年》、《芙蓉镇》、《戴手铐的旅客》等一系列“伤痕电影”,将 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等小人物的情感、思想和生活遭遇搬上了银幕。 “人性”的挖掘成为了这一时期电影的主题,人物不再是完美无瑕, 而变得有情有义、会哭会笑,一改文革电影的阶级斗争主题、过程模 式化、对话口号化。 • 此外,为响应当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出现了如 《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庐山恋》等影片, 在题材和电影语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 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曾经盛行过多种多样的类型片, 这样的影片在文革期间乃至文革前都难以想象,包括喜剧片、农村片、 爱情片、戏曲片、儿童片、反特片等等。各类型的电影掀起了一波又 一波的观影高潮,《白蛇传》、《咱们的牛百岁》都创造了数亿人次 观影的票房奇迹,而《少林寺》在几角钱一张票的情况下还收入一亿 票房。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罗永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城市》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以1978~2004年间中国电影制度变迁为具体个案,将其分为调整和转型两个阶段。
通过对两个阶段的行动者、制度逻辑和制度环境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电影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受已有制度的路径依赖的限制,也受宏观环境的制约。
分析我国电影制度变迁不能脱离我国整体经济制度变迁这一大背景,电影制度的变迁是嵌入于整个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的。
【总页数】2页(P118-119)
【作者】罗永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 [J], 孙圣民
2.宏观经济制度变迁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基于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龙霁月;常云昆
3.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J], 乔榛;焦方义;李楠
4.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思潮的守正创新——评饶曙光、李国聪的《中国电影思潮流变(1978—2017)》 [J], 何美;
5.改革开放后“七一”纪念活动研究(1978—2000)——以《人民日报》为例 [J], 李斯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年电影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30年电影体制改革成效分析30年电影体制改革成效分析/txt/2009-08/05/content_18279592.htm新闻中心-中国网 时间:2009-08-05 发表评论>>唐榕,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副研究员,博士后。
1978~2008年,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改革已经历了30年的探索历程。
中国电影业的机制改革在与产业革命配套进行的过程中,在动态化的重新组合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30年电影体制改革历程回顾回顾30年电影体制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年12月至1979年底,这一时期可被称为“转折期的中国电影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电影业开始摆脱极“左” 思潮的影响、突破旧有创作模式,并通过对“文化大革命” 前“十七年” 的反思逐步焕发生机。
第二个阶段,1980~1993年,这一时期可被称为“修补式的改良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围绕着按拷贝如何结算,制片、发行、放映之间三方利润如何平衡的矛盾问题而展开,这其中,曾经历了三个改革阶段。
一是,依据国发[1979]198号文件,通过调整发行收入分成比例,增加了用于发行放映事业的生产基金。
“二?八” 政策的执行,对修整中的放映业有利,但制片厂的利润却显得较少。
① (因为按照规定,制片厂所生产的影片由中影公司按统一价格90万元购买,每部影片的全部所得一律是这90万元,中影公司所获得的发行收入与制片厂无关。
该文件的“二?八” 优惠政策不包括制片厂,该文件甚至还明确规定,所留利润“不得用于电影制片厂的基本建设”。
制片厂的利润与发行放映公司相差悬殊,以致形成相互之间巨大的矛盾。
旧有体制的弊端第一次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面前暴露出来。
)为解决这一矛盾,文化部于1980年以第1588号文件的形式规定,中影公司根据发行需要所印制的拷贝量按一定单价与制片厂结算,且规定了按拷贝基数上下浮动10%的结算办法。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_207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电影工业开始打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漫长的变迁过程,到2004年,这一制度逐渐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那么,这套制度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呢?本文试图对此做一学理上的阐释,一方面旨在从制度变迁角度推进电影史研究,一方面以中国电影制度变迁的具体个案研究深化我们对中国制度变迁的认识。
一、研究框架本文的理论假设主要来自两个启发。
第一,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命题:经济行动是一种社会行动;经济行动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中的;经济制度是社会建构的。
第二,周雪光(2010)提出的研究制度变迁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和李汉林等(2005)提出的研究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的倡议。
综合来说,研究一项经济制度的变迁,首先要对其演化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考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各个因子是如何建构这项制度的,也才能理解制度的变迁。
具体到本文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第一,电影制度嵌入于社会结构,它是行动者、制度逻辑与制度环境互动的产物;第二,电影制度的变迁是各行动者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围绕制度逻辑互动的制度变迁过程。
本文所指的电影制度包括电影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制片制度和发行放映制度三个维度。
电影制度的变迁即指电影制度在这三个维度的变迁。
本文将电影制度的变迁分为调整和转型两个阶段过程。
通过对两个阶段的行动者、制度逻辑和制度环境的分析来理解中国电影制度的变迁。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制度演化的历史过程与分析(一)调整期的制度变化(1978~1993)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对文艺功能的认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电影的主要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共产党各级管理层面都加强了对电影、广播、电视等文艺部门的监控、引导。
1990年2月,分管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与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代表座谈中,批评“一些影片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电影界“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和‘一切向钱看’的现象”,强调要端正故事片的创作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正确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发展历程课件
吸引外国电影升中国电影的品质和竞争力。
电影类型的多样化
类型片的繁荣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中国电影开始涌现出各种类型,如剧情片 、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等,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
独立制片和艺术电影的支持
鼓励独立制片的发展,为艺术电影和小众题材的电影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展示 平台。
电影制作与发行体系的建立
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影制作与发行体系,促进了电影产业的繁 荣。
优秀作品涌现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优秀电 影作品,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
“文革”时期的电影状况
1 2
文化大革命对电影业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许 多电影制作机构被解散,优秀电影人才流失严重 。
数字技术的普及
01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制作和放映技术得到了显著提
升,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清晰、逼真的观影体验。
3D技术的兴起
02
3D电影技术在21世纪初逐渐兴起,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
观影体验,进一步提升了电影的观赏价值。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03
VR和AR技术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创作和观影模式,丰富了
电影的表现形式和观赏体验。
电影院线的扩张与升级
01
02
03
电影院数量增加
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 ,电影院数量逐渐增多, 覆盖范围更广,为观众提 供了更多的观影选择。
影院设施升级
电影院在硬件设施上不断 升级,包括座椅、音响、 灯光等方面的改善,提高 了观众的观影舒适度。
多元化经营模式
电影院逐渐引入多元化经 营模式,如开设咖啡厅、 餐厅、游戏厅等,提供一 站式休闲娱乐服务。
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点 1978----导演演员的副本(1)
1976年10月,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后,一批年轻导演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成为崛起的第五代导演。
张艺谋和陈凯歌是1980年至1990年期间成就最为耀眼的导演,也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成就颇高的导弹。
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此时的第五代的电影可以说代表着当下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中国电影由此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分别取得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威尼斯等一系列国际大奖。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农村或者封建家庭为背景,表现了在中国封建专制时期罪与罚的悲剧故事以及传统的农村文化对人的影响。
这些题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但却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国电影人如巩俐、葛优、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成长为世界电影人,他们开始被世界影人关注。
第五代导演们不仅以个性化的叙事理念和影像风格促进了电影语言的全面革新,同时也对中国千百年来固有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们拍摄出的作品有着强烈的纪实色彩,又充满着个人意念和情怀,并且大多数发生在农村,可以说这些作品成为了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特殊参照,对于当代中国电影来讲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在叙事主题和电影语言革新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黄土地》,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落后陕北农村的故事。
影片高度地还原了当时的村情村貌和文化传统,其叙事风格也深深影响了第五代导演早期的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
影片的色彩基调和独特影像都极具视觉冲击力,也象征隐喻色彩下的民俗文化符号之下,蕴含着对传统民族特质的追问、疑惑和思考,充满了苍凉意味。
而在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红高粱》讲述的却是一段色彩浓烈的奇情故事。
这部电影以无比豪放的气质和突破创新的象征主义手法讲述了一段人性的寓言,里面的“颠桥”“野合”“剥皮”等回归到了原始的状态,具有民俗面貌,给人以强烈震撼,同时也尽情表现出生命力的原始野性和赤裸裸的情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历程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历程研究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进步。
改革开放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
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电影行业一度受限于政治文化的束缚,电影题材和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控制。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打破了这种限制,为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一片新天地。
通过引入市场导向和放宽审查制度,中国电影行业逐渐从政治教育和宣传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开始注重艺术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平衡。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
中国当时缺乏先进的电影设备和技术,导致电影制作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提升电影质量和技术水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引进国外技术、设立电影学院、鼓励国内电影院建设等。
这些措施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中国电影行业得以逐渐迎来技术、设备和人才的提升。
在电影题材和内容方面,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电影开始探索各种题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影片类型。
由于观众对新鲜事物的追求,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电影产量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一些影片开始涉足国际市场,并受到国际影迷的关注和喜爱。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行业进一步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
中国电影制作技术进一步提升,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崭露头角。
同时,中国电影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和荣誉,使其在国际电影舞台上扬名。
然而,尽管在质量和技术上有所提升,中国电影行业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商业化趋势在电影制作中的影响逐渐增强,使得一些电影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创作品质。
其次,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有限,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最后,中国电影面临着盗版和侵权问题,这对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中国电影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了30多年的探索,为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的电影业采取了多种举措,解放了影视艺术,引导电影业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主动对外开放,以全新的姿态应对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与挑战,在动态化的重组与调整中,使中国电影业的组织方式、经营格局、供需情况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在各阶段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1978至1979年:中国电影业的转折期1978至1979可看作是中国电影业的转折期,为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的电影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业摆脱了左倾错误的影响,走出原有的创作模式,给电影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进行电影体制改革,重整电影发行放映事业。
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该文件的实施迅速恢复了遭到破坏的电影发行放映网,为电影业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再加上解禁了大量的影片,使很多电影院出现场场爆满的局面。
同时也调整了电影的摄制机构,在一些省市自行投资建立了制片厂。
另外,在创作上走出了概念化的模式,涌现出一些好影片,比如《大河奔流》、《小花》、《红高粱》、《老井》等,其中《红高粱》、《老井》等影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
二、1980至1993年:中国电影业的修补式改良期这一时期进行的电影体制改革,其焦点在于按拷贝量如何结算,如何解决制片、发行、放映三者之间的利润均衡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三次改革:一是按原有的“二·八”政策分成,对修整中的放映业有利,但对制片厂来讲利润太小。
为保障制片厂的利益,1980年文化部发文规定,中国电影公司要按照发行所需的拷贝量以一定单价与制片厂结算,并且制定出拷贝基数,结算按照山下浮动10%的做法。
如此一来,制片厂的利润开始与市场挂钩。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发展历程
那时的电影院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电影
•
根据《关于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对历史和现
实进行反思,以谢晋、滕文骥、杨延晋、于洋为代表的第三、第四代
导演,在亲身经历过十年浩劫之后,推出了《天云山传奇》、《人到
中年》、《芙蓉镇》、《戴手铐的旅客》等一系列“伤痕电影”,将
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等小人物的情感、思想和生活遭遇搬上了银幕。
“人性”的挖掘成为了这一时期电影的主题,人物不再是完美无瑕,
而变得有情有义、会哭会笑,一改文革电影的阶级斗争主题、过程模
式化、对话口号化。
•
此外,为响应当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出现了如
《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庐山恋》等影片,
在题材和电影语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
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曾经盛行过多种多样的类型片,
改革开放前后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组员:陈磊、陈人华、崔赟祚 陈鑫、韩君鹏、方俊杰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电影
• “文革”十年全国百姓只能看 “三战”(电影《地道战》、 《地雷战》、《南征北战》) 和“八戏”(《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等八个“样板 戏”),那是一个电影返祖退 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电影的非 理性时代。当时流行的“八亿 人看八台戏”的说法,就是当 时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真实写 照,这足以让世界震惊而难以 置信,但这又是一个铁定的事 实。
这样的影片在文革期间乃至文革前都难以想象,包括喜剧片、农村片、
爱情片、戏曲片、儿童片、反特片等等。各类型的电影掀起了一波又
一波的观影高潮,《白蛇传》、《咱们的牛百岁》都创造了数亿人次
观影的票房奇迹,而《少林寺》在几角钱一张票的情况下还收入一亿 票房。
中国电影的社会变迁
中国电影的社会变迁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年来的发展和变迁。
它既是记录中国社会变革的镜子,也是推动社会变迁的推动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电影如何反映和影响中国社会的变迁。
第一部分:早期电影的社会呈现在20世纪初,中国电影行业起步于中国大陆和香港。
当时的电影主题多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如黄继光的英勇事迹等。
这些电影揭示了中国社会人民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激励了国家的独立精神。
第二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电影充当了宣传国家利益和动员国民的角色。
电影作品如《飞虎雄心》和《武训传》等记录了战争年代的英勇抗争和人民生活的苦难,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独立意识。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建设与文化大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产业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
在此时期,电影主题逐渐转向了社会主义宣传和英雄史诗等。
电影作品如《智取威虎山》和《刘胡兰》等,呈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并塑造了一批受人民喜爱的英雄形象。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电影遭受严重打击,艺术人才受到迫害与审查。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也变得极度政治化,丧失了艺术性和社会价值,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变迁和人民需求。
第四部分: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改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外国电影和私人投资进一步活跃了中国电影市场,多样化的电影题材开始出现。
中国电影人开始模仿西方电影创作风格和拍摄技巧,吸引了更多国内外观众的眼球。
第五部分:当代中国电影的多元化随着时代的演进,当代中国电影愈发多元化。
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如爱情片、喜剧片、悬疑片、动作片等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崭露头角。
这些电影作品呈现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与命运,展示了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个人故事与人性追求。
总结部分: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从早期电影的社会记载到当代电影的多元化,中国电影一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见证和推动力。
中国电影反映社会变迁
中国电影反映社会变迁中国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始终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自上世纪初引进电影以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电影如何反映社会变迁,并对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电影的兴起早期的中国电影大多是受西方电影的影响,注重模仿和借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中国导演开始呈现出更多的创新和独特性。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该时期的电影作品多以社会现实为主题,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小城之春》、《霓虹灯下的哨声》等。
二、电影在新中国的崛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彻底改变。
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方式的普及和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电影得以在这一时期分担起反映社会变迁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作品更加凸显了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个体奉献和社会集体主义。
三、下乡题材与社会主义建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开始注重反映农村生活和下乡题材。
电影作品如《红色娘子军》、《山村老尸》等,表达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进步。
这些电影反映了当时社会革命和农村变革的方向,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四、改革开放与电影艺术的嬗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也不例外。
电影产业逐渐市场化,电影主题更加多元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导演和作品,如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通过深刻地反映社会现象和变迁,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五、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更大的认可和关注。
近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奖项,如冯小刚的《非诚勿扰》、贾樟柯的《山河故人》等。
这些电影不仅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中国社会历程的一种具体表达。
六、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中国电影业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创作力量,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中国电影的改革开放
中国电影的改革开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电影产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电影市场逐渐开放,国内外电影作品开始互相交流,这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从低谷到崛起的蜕变,不仅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也在文化传媒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市场繁荣以及电影创作等方面,对中国电影的改革开放进行探讨。
一、政策环境的重大变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影行业陷入低谷。
过去的限制措施使得电影生产和发行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同时,进口电影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通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对电影行业的限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电影产业的发展。
比如,1986年中国电影管理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电影行业迈入了市场化的轨道。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繁荣与发展随着政策的改革开放,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观众数量也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已经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北美。
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电影制片公司和投资者加入到中国电影市场中,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除了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
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作品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电影节并获得重要奖项。
例如,2018年由贾樟柯导演的电影《江湖儿女》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成为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突破。
这一系列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实力,也为中国电影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三、电影创作的新气象改革开放为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
过去,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电影创作受到了许多限制,创作出的电影作品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缺乏观众共鸣。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电影创作逐渐与时俱进,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
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一、前言中国电影产业自20世纪初起步至今已有百年,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呈现出多个阶段性特征,最终发展成为如今的巨大产业。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电影产业也在逐步崛起,已成为文化、产业和市场三位一体的重要产业。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简史1.前段发展时期(1896-1949)中国电影产业起源于1896年,清朝末年,伴随着早期电影技术在中国的传入,引起短暂的追捧,后随着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电影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才经历了多次探索,逐步形成多种类型的电影,如武侠片、言情片等,开创了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
2.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政治和文化的稳定,电影的生产和发行也享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电影制作公司和院线不断发展。
同时,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限制,电影风格上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以宣传和教育为主,呈现一种较为单一、受限的电影话语形式。
3.改革开放以后(1978-2000)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进口电影的逐步增加,中国电影逐步接受到来自世界电影的挑战,影片数量和种类不断丰富。
19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业的商业化运作开始起步。
电影公司也开始逐发长成为一种具备相对独立制片、发行和推广能力的市场实体。
4.新世纪以后(2000年至今)从1990年代末期到新世纪初,中国电影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电影产业逐步由国家统一主管转为市场自主配给,电影院数目与分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同时,电影技术的革新,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中国电影市场解放以来,年均票房收入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
2018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仅次于印度电影市场,市值逐年递增。
2.内容形式多元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类型已经的越来越多元化,互联网科技不断演进,除了商业大片外,喜剧片、文艺片、纪录片、动画片、网络电影等类型影片也在不断涌现。
三十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三十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历程回顾(上)——调整与改革时期的中国电影业(1978-1999年)唐榕【专题名称】影视艺术【专题号】J8【复印期号】2009年02期【原文出处】《中国电影报》2008年109期第(16)(17)页【英文标题】A Review of the Course of 30-Year’s Chinese Film System Reform: The Industry of Chinese Film in the Period of Adjustment and Reform (1978-1999) (Ⅰ)【作者简介】唐榕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副主编。
《鸦片战争》项目公司获得单独发行权自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促进影视艺术生产力的解放,恢复“文革”时期被破坏的电影事业的种种举措,都与随之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的电影体制改革,曾经历了三次改革的浪潮,但由于都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某些修补式的改良,真正触动原有电影发行体制的全面改革,是在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针后的1993年才开始的。
转折期的中国电影业(1978-1979年)从1977年起到1979年,大量“17年”的解禁影片(占80%以上)分几批再现银幕,由于当时人们的怀旧心理,使得许多影院场场爆满。
创下了全民平均观看电影达28次,全国观众达293亿人次的空前纪录。
这期间,农村电影队也异常活跃。
各区县电影管理站相继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农村电影放映队至1980年已发展到2200余个(包括近千支8.75毫米电影放映队),形成村村挂银幕的现象。
1979年8月1日,国务院批转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国发(1979)198号文件],该文件的贯彻实施使得被破坏了的电影发行放映网得以恢复和发展。
文件不仅确定了中影公司在电影发行放映业务方面龙头老大的地位,还在财务上规定,发行收入的70%上缴中影公司,30%留给各省级发行公司。
中国电影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1978-1993
2023-10-30•引言•中国电影生产机制的历史回顾•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与动因目录•市场化转型的主要措施和成效•市场化转型的影响与挑战•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电影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市场化转型成为研究热点。
探讨电影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对理解中国电影产业历史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与框架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和分析1978-1993年间中国电影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
建立包括政策环境、生产模式、发行与营销、技术进步等维度的分析框架。
通过系统研究这一阶段电影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为理解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开放后的整体发展趋势提供新的视角。
总结了市场化转型的经验和教训,为当前及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创新与贡献02中国电影生产机制的历史回顾0330年代的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产业逐渐形成,出现了专业的电影制作公司、电影院等。
中国电影的起源与早期发展0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电影放映中国开始接触电影,并逐渐引入电影放映。
02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制作中国开始自主制作电影,诞生了一批早期的电影人才。
1949-197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产业逐渐纳入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统购统销的电影发行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影生产农村放映队的出现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看电影难的问题,中国组织了农村放映队,将电影送到农村。
“样板戏”的推广在文革期间,中国推行“样板戏”电影,强调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
改革开放后电影生产机制的探索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开始探索电影生产的市场化转型,逐渐放开对电影产业的限制。
1980年代的电影改革中国开始尝试对电影产业进行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开放电影市场、引进外资等。
1990年代的市场化转型中国进一步深化电影市场化改革,推动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01030203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与动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制度变迁过程分析(1978~2004)作者:罗永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1期摘要:以1978~2004年间中国电影制度变迁为具体个案,将其分为调整和转型两个阶段。
通过对两个阶段的行动者、制度逻辑和制度环境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电影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受已有制度的路径依赖的限制,也受宏观环境的制约。
分析我国电影制度变迁不能脱离我国整体经济制度变迁这一大背景,电影制度的变迁是嵌入于整个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的。
关键词:制度变迁;电影制度;行动者;制度逻辑;制度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电影工业开始打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漫长的变迁过程,到2004年,这一制度逐渐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那么,这套制度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呢?本文试图对此做一学理上的阐释,一方面旨在从制度变迁角度推进电影史研究,一方面以中国电影制度变迁的具体个案研究深化我们对中国制度变迁的认识。
一、研究框架本文的理论假设主要来自两个启发。
第一,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命题:经济行动是一种社会行动;经济行动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中的;经济制度是社会建构的。
第二,周雪光(2010)提出的研究制度变迁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和李汉林等(2005)提出的研究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的倡议。
综合来说,研究一项经济制度的变迁,首先要对其演化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考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各个因子是如何建构这项制度的,也才能理解制度的变迁。
具体到本文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第一,电影制度嵌入于社会结构,它是行动者、制度逻辑与制度环境互动的产物;第二,电影制度的变迁是各行动者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围绕制度逻辑互动的制度变迁过程。
本文所指的电影制度包括电影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制片制度和发行放映制度三个维度。
电影制度的变迁即指电影制度在这三个维度的变迁。
本文将电影制度的变迁分为调整和转型两个阶段过程。
通过对两个阶段的行动者、制度逻辑和制度环境的分析来理解中国电影制度的变迁。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制度演化的历史过程与分析(一)调整期的制度变化(1978~1993)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对文艺功能的认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电影的主要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共产党各级管理层面都加强了对电影、广播、电视等文艺部门的监控、引导。
1990年2月,分管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与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代表座谈中,批评“一些影片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电影界“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和‘一切向钱看’的现象”,强调要端正故事片的创作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正确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他建议对部分影片实行补贴、调整税率、成立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
90年代后,除了电影规划和生产的“主旋律”化,国家权力强化电影调控的具体措施还有:“正面宣传为主,鼓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淡化海外境外节目,保护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加强对电影剧本的审批,制定电影审查制度等。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时期电影事业中制片与发行制度也有所调整。
1980年7月14日,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就当时电影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上书中央书记处。
汪洋的信共谈论了三个问题,涉及电影事业的投资重点、影片利润分配和制片厂的经营管理等。
之后,中央决定从1980年起生产的故事片版权归制片厂所有,同时,改单片拷贝按9000元累积总拷贝量结算。
在此之前,制片与发行之间的结算关系曾有两次调整,分别是解放初期按影片摄制成本上浮10%利润以及1980年4月实行的每部故事片一次性70万买断。
1989年,“中影”公司再次提高单拷贝售价,从9000元至10500元;1991年,“中影”将统一调控的票价下放,进一步实行“浮动票价制”。
但这时候的调整对整体生产关系的触动并不强。
制片方与“中影”的生产关系在80年代初期那场交锋中已经基本定型,贯穿整个80年代。
直到1993年计划经济体制的破裂,制片部门与发行部门之间新的生产关系才形成。
(二)对调整期的制度分析这一阶段的制度变迁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进行的。
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构成了这一阶段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
经济体制不断深入的外部大环境催促与内部工业经济运行困难的压力合力推动了这一轮制度调整。
国家、企业主体是这一阶段制度变迁的主要行动者。
国家行动者扮演着引导、掌控和裁决的角色。
企业主体是第一线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其行为受国家计划和制度环境的双重约束,同时,企业主体的行动又以反馈的形式作用于国家行动者。
这一阶段,国家的行动逻辑是“一手管理、一手促繁荣”。
这一逻辑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以促进繁荣为主;而80年代中期以后,管理的力度增强,表现为“加强管理、促进繁荣”。
在如何理顺关系的问题上,各大制片厂和“中影”公司的讨论,为中央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同时,必须保障电影为人民服务,以“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替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既延续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总方针的核心旨意,又扩展了文艺事业的功能和意义,客观上促进了电影部门思想的解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加强了对电影事业的管理力度。
企业主体的行动逻辑是增加利润。
在1979年的交锋中,中影公司的丁达明明确地指出,无论是北影的方案不是中影的方案都是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利润。
汪洋在给中央的信中也谈到:“我们的最终目的要实行产销结合,影片由制片厂自己发行。
影片质量好,制片厂收入多,上缴国家的利润也多。
”简言之,这一阶段的企业博弈并不是一个把蛋糕做大的游戏,乃是一个如何切蛋糕、如何分蛋糕的利益争夺游戏。
三、转型期的电影制度变迁与分析(1993~2004)(一)转型期的制度演化(1993~2004)1992年底,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写入其报告。
从此,中国社会的改革告别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的新时代。
“走向市场化”从此成为国企改革的方向。
这一阶段中国电影制度变迁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环境下展开的。
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在汇集全国电影业各大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这一被称为“三号文件”的基本精神在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企业必须适应党的十四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四十年来计划经济中电影的“统购统销”以及由此形成的制片、发行、放映三者之间经济分配上的不合理。
“三号文件”规定:根据我国实际,电影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分步实施,分类指导。
(二)对转型期的制度分析“放开发行”的目标是打破区域垄断,放开市场。
但是,自1933年,广电部发布的几个文件在实施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其原因在于,地域性封闭性市场的存在。
由此,“打破垄断”仅仅操作化为打破进去某家企业的垄断,而不是区域性经营的垄断;“放开市场”仅仅放开了发行行业,而不是全国性的市场。
区域性封闭性市场的存在使得计划经济中的行政命令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导致企业在尝试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与政府达成“共识”,即“政府认可”或者“政府不反对”。
特别地,当政府出于“稳定”的考虑时,“放开”就会放得很慢。
一些积极争取拷贝经营自主权的放映企业引导了组织方式转变。
他们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发出了要求自选影片、自购拷贝的呼声。
一份关于“35毫米影片的单拷贝拥有全国性放映(发行)版权方式的设想”,引发了电影业内上下的争议。
一些影院也开始协商联手成立公司,购买影片、介入发行。
国家行动者的强势推动最终打破了旧的发行放映体制。
2001年12月18日,广电总局、文化部出台了经过近一年时间反复论证、修改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正式推行“院线制”。
所谓院线制,是以若干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发行主体和若干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
四、总结与讨论本文将中国电影制度的变迁过程划分为制度调整和转型两个阶段,并剖析实践中形成的具体制度形式。
这些过程实际上是行动者、制度逻辑和制度环境三个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各个阶段,不同的行动者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推动了制度的创立和变迁。
行动者受制于各自的制度逻辑,围绕着制度环境展开互动,促使制度演化,形成一套生产规范。
具体来讲,本文有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分析我国电影制度变迁不能脱离我国整体经济制度变迁这一大背景,电影制度的变迁是嵌入于整个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的。
我国电影制度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驱动下,电影制度开始了新的调整与改革。
但是,这种变迁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大惯性的制约。
1993年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趋动,又一次带动了电影制度的调整。
2000年前后,在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市场组织形式的合力下,发行放映端被重点突破。
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电影的基本制度。
第二,从电影制度的初始条件与演化过程来看,电影制度的变迁是是渐进式的、路径依赖式的。
在电影的改革与变迁过程中,行动者一直较为注意依托现有的组织形式进行边际创新,而不是简单地直接开放市场,让社会、经济组织自由竞争来催生市场和新的制度形式,更不是抛弃既有制度结构,另起炉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制度形式。
更多地,我们国家是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体制中业已存在的制度资源,通过有序的边际创新的方式来稳步地推动制度的创新与变迁。
参考文献:[1]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唐榕、邵培仁.电影经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04).作者单位:罗永(1989-),男,湖南省邵阳市,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