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白皮书
室内环境空气有害物质检测及其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室内环境空气有害物质检测及其质量控制措施研究摘要: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现阶段室内环境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亟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要想切实了解室内环境空气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可通过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采取专业的技术,对有害物质进行有针对性地消除。
在室内环境空气有害物质检测的实践过程中,要想获得更为可靠的检测结果,还需要对检测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效的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室内环境;空气有害物质检测;质量控制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室内装饰消费从单纯的装饰演变为追求个性化舒适的奢华装饰,室内装饰材料的密集使用和室内装饰种类的多样化,导致室内空气中部分污染物含量的增加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涉及甲醛、氨、甲苯、甲苯、氡、TVOC等七种指标,要严格掌握检测技术,科学准确地实施污染物检测,正确认识污染物检测。
1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现状根据《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白皮书》的内容来看,目前国内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越发严重,究其根本在于装修材料应用品类日渐丰富化和使用不当,且房屋装修频次增加使得污染物含量叠加。
通过对上海、北京、济南等城市进行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调研可知,目前室内环境空气中存在甲醛、苯系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300多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超标的现象更是愈发常见,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当温度升高后,甲醛的超标率可达到80%左右,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率可达40%左右。
即使在冬季,室内环境空气中的甲醛超标率也有18%,而对于未超标的室内甲醛含量值,其甲醛浓度也达到了0.065mg/m3,非常接近国家标准限值。
与此同时,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比如甲醛常被人们称为“室内污染第一杀手”,会诱发儿童患血液性疾病,甚至危及其生命,也容易引起成年人呼吸不畅、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还会使老年人出现咽喉炎、心血管、脑出血等病症。
从整体层面上来看,目前房屋装修材料种类不一、装修频次增长等问题使得有害物质产生了叠加效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入住人员需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2019年中国北方大气污染情况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北方大气污染情况分析报告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统计,2019年各北方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相对较高,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成为了重点治理对象。
本报告将对2019年中国北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
一、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2019年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相较之前有所增加。
主要原因是工业化进程和高能耗的经济活动依然发展,导致排放量上升。
同时,2019年天气因素也对大气污染贡献不小,特别是冬季,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不利的共同作用下,大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二、PM2.5和颗粒物浓度较高2019年北方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以PM2.5和颗粒物浓度居多。
各城市PM2.5月均浓度平均为70μg/m³,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邯郸、太原等城市均排在前列。
对于弱势群体,PM2.5污染的危害尤其严重。
颗粒物浓度高不仅影响视野,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是必要的。
三、臭氧浓度也上升2019年北方地区臭氧浓度也出现上升。
在北京,八月份臭氧平均浓度达到100微克/立方米,年平均值达到66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
臭氧可以使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可能对植被、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四、重气污染天气增多2019年北方地区重气污染天气增多。
全球变暖加剧,导致天气模式异常,极端气候天气越来越多。
当低气压系统悬浮在雾霾指数高的地区时,就会使污染物滞留时间增加,进一步加重空气质量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灵活应对方案,深化应对污染应急预案,发挥社会作用,协同治理还污染是必要的。
五、城市间污染差异较大2019年北方地区城市间污染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为保障地区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与环境污染防治有关的部门早已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应加强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制定具有现代特点和前瞻性的规划和政策,推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提高环保意识和质量。
2019年中国环保部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报告
2019年中国环保部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报告2019年中国环保部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
2019年,环保部门陆续发布了多篇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对中国的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透彻分析和全面阐述。
本文将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报告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中国的空气质量管理现状。
I. 报告概览2019年中国环保部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囊括了从2013年到2018年五年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分别对全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中西部地区等各个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全国范围内,报告指出,虽然空气质量总体为好转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区域、季节、污染物种类等方面的差异,各地空气污染程度仍有较大差异。
东北地区则是报告中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的区域,其中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PM2.5年均浓度处于21个省市的最高位。
而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四级(重度污染)以上天数较多,空气质量相对较差。
中西部地区则是污染源较为集中的地区,需要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
II. 污染物排放情况报告中详细统计了各种污染物在不同地区的排放情况。
PM2.5是当前城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污染物之一。
报告指出,PM2.5年均浓度最高的省份是河北省,2018年年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其次是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南省等。
此外,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的PM2.5浓度也较高,均高于35微克/立方米。
而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等地的PM2.5年均浓度则相对较低。
除PM2.5外,NO2排放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华北地区排放NO2的流量占全国的30%以上,北京市排放NO2的流量更是占全国的23%。
高排放的原因在于交通、燃煤和工业生产等因素,这些污染源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
III. 重要政策措施为了改善空气污染状况,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重要政策措施。
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以下几项:(1)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9中国绿色人居趋势报告》白皮书
《2019中国绿色人居趋势报告》白皮书《2019中国绿色人居趋势报告》白皮书概述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特别是80、90后开始占据消费的主导地位,同时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活场景中,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型的家居产品日益青睐,人们更注重人居环境和健康的关系。
在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的指导下,绿色人居倡导品牌千年舟于3月首次发布《2019中国绿色人居趋势报告》白皮书。
白皮书从消费偏好和需求消费的意愿出发,深入洞察中国绿色人居行业,为企业和消费者打造更具价值的绿色人居指导方案和行动指南,共同发起“零醛生活”愿景倡导。
此次调查显示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并拥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人群,更崇尚健康、理性的消费主张,更关注自身与家人的健康,对品质、健康生活需求更强烈。
消费偏好及需求消费意愿中国家庭人居消费变化显著,近五成中国家庭认为居住仍是消费支出的重头,新中产和改善型家庭在人居消费方面更舍得投入。
人们更关注环保、健康的产品需求和生活方式表达,绿色健康材质成为人居消费决策的首要考量因素。
中国家庭对于绿色人居、家庭互动、绿色健康等情感表达的需求日益突出。
在绿色人居需求意愿强烈的同时,亚健康反而成为人群中的常态,呈现出全民化与年轻化趋势,室内污染、人居环境和人居方式成为亚健康导火索,新生代人群熬夜刷手机、久卧久坐成为居家常态;精英族群有6成选择牺牲睡眠来完成工作;女性群体除了必要的采购和社交,居家时间较长,对家人及家庭全身心投入,容易忽略自身亚健康信号。
人们对休息环境、人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移动互联网渗透至国民的居家时间,同步增加了人群的城市居住体验时间,居家时长与居家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绿色人居要求。
目前人居污染认知度较低,健康人居解决方案亟待推出。
人居污染防治能力不足,55.43%的受访者认为,长期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机能。
人们对家居健康的判定和除污方式缺乏系统认知,甲醛等污染物成为人居空间头号杀手,所以环保需求位于家居产品需求的第一位。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档案报告:2019年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档案报告:2019年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档案报告:2019年2019年,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根据中国环保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7.5%。
而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也有所变化,北京和天津等地的排名下降,上海和广州等地的排名上升。
其次,2019年,许多地方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一些城市实施了“蓝天保卫战”和“大气十条”等整治行动,推进了工业转型升级,加强了污染治理和监测。
同时,一些城市也加强了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公共汽车和地铁的使用,减少了汽车的排放。
然而,城市空气质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较落后的地区,环保意识相对较低,加之缺乏政府的带动和关注,环境恶化依然存在;其次,交通污染问题严重。
城市内私家车的增加,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再次,污染治理设施跟不上需求。
在许多城市,废气和废水的治理设施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造成了环境质量的下降。
总之,2019年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上呈现出好转的趋势,但仍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建设更加健康和美好的城市环境。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下来我将就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一些预测和分析。
一、数字化普及未来数字化将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数字化的趋势下,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数字经济将会在未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体系。
数字化的普及将带来更多的数字化产业和服务业的机会,如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产业。
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社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节能减排等概念在未来将变得更加普及化,人们对于环保和生态的意识将得到提高。
在机械工业和制造业的领域中,创造更为可持续的生产和使用方法将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9.02.27•【文号】环办大气〔2019〕16号•【施行日期】2019.02.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大气〔2019〕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我部编制了《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19年2月27日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指导各地扎实做好2019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特制订本工作要点。
一、全面完成大气环境目标2019年,全国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9.4%;全国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同比削减3%。
二、深入开展大气环境综合管理(一)组织召开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
深入总结近年来全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经验和做法,全面分析当前大气环境形势和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二)组织开展《三年行动计划》考核评估。
制定评分细则,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
秋冬季期间,每月通报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情况,对完不成任务的严肃问责。
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度缓慢或恶化的地区,每季度开展预警。
(三)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及时调度《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细化分工方案》重点措施进展情况,督促各有关部门按时限要求完成任务。
2019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综合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综合分析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中国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在不断推出各种政策和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
本文将对2019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政策与措施2019年,中国政府继续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推出各种政策和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
其中,包括了以下几点:1. 制定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专项规划文件,强化了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
2. 减排措施逐步落实。
比如,针对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重污染行业,实行了停限产等限制措施。
同时,推行了超低排放技术和煤改气等新能源技术。
3. 积极推进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4. 2019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轻型车燃料消费量与CO2排放限值》(第五阶段)标准,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限制。
总体来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应对空气质量问题。
二、2019年空气质量情况从全年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看,2019年全国平均AQI为39,在过去几年中首次降至良好级别,较2018年下降了6个点。
其中,包括了97个城市,其中53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比2018年增加了14个城市。
从PM2.5浓度看,2019年全年平均值为37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了8.8%。
其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海南三沙,PM2.5浓度不到5微克/立方米,而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则是河北唐山,PM2.5浓度高达61微克/立方米。
从季节性变化看,1月到6月PM2.5浓度低于7月到12月,其中9月至12月PM2.5浓度较高。
冬季是污染控制的难点之一,但是,2019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冬季重污染天数下降了33.9%。
三、展望未来综合来看,虽然2019年中国空气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能源结构转型进展缓慢、重污染行业削减排放存在困难、居民生活环保意识不高等等。
中国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室内空气污染现状中国的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释放;二是室内生活中使用的家居电器和燃气设备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这些污染物包括甲醛、苯、TVOC等有机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
室内空气污染会导致人们出现头痛、咳嗽、喉咙痛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
尤其是老人、孩子和孕妇对室内污染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
二、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问题在中国,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和危害性,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监管不力。
虽然有关室内环境的法规和标准已经相继出台,但是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和个人对法规的遵守程度较低。
同时,监管机构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是缺乏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意识。
很多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室内环境的注意力不够,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
再次是技术和产品的不成熟。
目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劣质产品对室内空气净化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中国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1.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监管。
政府需要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治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力度。
加大对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室内环境符合标准。
2.提高公众的室内空气质量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室内空气质量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室内环境卫生习惯。
同时,可以设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点,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
3.加强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研发。
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投入,不断改进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提高净化效果和安全性。
2019年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分析
2019年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9年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发布了一系列数据与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2019年全国PM2.5与臭氧浓度的变化。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一种空气污染物。
臭氧是一种有害的二次污染物。
据报告显示,2019年1-11月,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了8.3%,其中北方地区的下降幅度较大,如北京同比下降11.8%,河北同比下降12.6%;南方地区的下降幅度较小,如广东地区仅下降2.4%。
然而,臭氧浓度同比上升了2.3%,其中北方地区上升幅度较大,如北京同比上升7.7%,河北上升幅度高达20.9%。
这表明虽然PM2.5浓度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臭氧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控制。
其次,2019年不同城市空气质量水平的比较。
根据报告,2019年全国244个城市中仅有99个城市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仅占总数的40.6%;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有62个,占比25.4%;不达标的城市达83个,占比34%。
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在空气质量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多城市存在治理不力的问题。
此外,不同城市的状况也有所不同。
例如,北京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在PM2.5治理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臭氧重污染问题依然严重;而浙江省的绍兴市,空气质量水平一直较为良好,未出现严重的污染状况。
第三,空气质量污染源的分析。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放、交通污染、农业活动、城市建设等。
根据报告,2019年全国各地区主要污染源不同。
北方地区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尘土、交通污染等,而南方地区主要为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
这意味着不同地区在空气质量治理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例如,在北方地区加大燃煤污染治理力度,在南方地区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
2019年空气质量报告
2019年空气质量报告
2019年一如既往,空气质量状况仍然是我国环境治理面临的一大挑战。
空气污染的持续性危害,给全国和全球人民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2019年我国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多种污染物总量以及固定源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含量均有所下降,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有所改善。
2019年,中国空气污染物总量同比下降0.8%,其中,PM2.5、二氧化硫、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9%、6.7%和2.1%,颗粒物总量下降9.2%。
各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一般地区的PM2.5
浓度同比下降2.9%,而重点地区的PM2.5浓度同比下降4.8%。
空气质量改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各方的共同参与与努力密不可分。
2019年,我国政府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仍然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央环保督察和综合治理政策,都以更加力度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此外,在2019年,我国继续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大气污染源排放指标管理、能源结构调整、污染物减排目标设定,以及大气污染治理专项“同一空气”等政策,加速推动了空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2019年的空气质量改善,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他们通过普及环境知识、节能减排、参与环保活动等,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未来,我国要继续加大对空气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环境监
测和信息公开,完善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更好地落实空气质量改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人民群众在一个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安居乐业。
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重点介绍了2019年大气、淡水、海洋、土地、自然生态、声环境、辐射、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基础设施与能源状况。
公报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进一步巩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有效保障。
大气环境方面,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PM2.5年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PM10年平均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
淡水环境方面,全国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9%,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劣类断面比例为3.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海洋环境方面,海水质量状况持续改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本稳定,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有所提升,海洋功能区环境满足使用要求。
土地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国耕地按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
其中,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6.32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9.47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6.81%;评价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4.44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95%。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方面,2019年,全国平均气温10.34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79摄氏度。
全国平均降水量645.5毫米,比常年偏多2.5%。
全国未发生大范围流域性暴雨洪涝灾害,总体上比常年偏轻。
旱情比常年偏轻。
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维护与达标排放系列高级培训班(第四期)8月4-5日·苏州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维护与达标排放系列高级培训班(第四期)8月4-5日·苏州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维护与达标排放系列高级培训班(第四期)8月4-5日·苏州。
2019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白皮书
2019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白皮书工业革命以后,人们被科技困在了屋里。
劳动作业从田间地头转移到了写字楼和工厂,健身运动的场所从户外变成了体育馆和健身房,就连交通也主要依靠汽车、地铁等密闭空间,有数据表明,当代人待在室内的时间超过90%。
讲述雾霾给人带来危害的记录片《穹顶之下》播出后,人们对PM2.5避之如猛虎,重霾锁城之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闭门不出。
殊不知,躲到室内并不安全,即使开着空气净化器,也依然会被室内污染物毒害,提升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
装修一年内空气质量合格者不足5%三年内合格者不足半数以装修完成3年的房屋为研究工具,丈量在16℃-38℃的温度下进行,在检测的6482个点位中,不合格率为74%,合格者仅占26%。
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随着装修完成年份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装修1年内房屋不合格率为95%,装修2年内不合格率为65%,装修3年内不合格率为55%。
办公室是空气污染重灾区不合格率高达90%在家庭、办公室、学校、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场景的丈量中,办公室空气质量不合格的比例最高,达到90%。
丈量的3530个家庭样本,合格率为35%;784个政府和金融机构样本,合格率为20%;492个学校样本,空气质量合格率为23%。
温度越高有害气体释放越多室内空气质量与环境温度相关,从合格率跟环境温度的趋势图可以看出,合格率跟温度升高出现负相关性趋势。
许多有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经由过程嗅觉基本无法肯定室内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另外人类个体嗅觉阈值差别会很大,很难过个体的嗅觉来判断是否超标。
室内空气质量需要专业仪器判断,安康的居室环境需要专业的室内环保公司提供环保处置惩罚效劳。
入住前集中通风不能保证后续居住环境,因为有些有害物质会缓慢释放,甲醛释放期为3-15年,1-3年为密集散发期,长住停留会提高致癌、致病风险。
同时,甲醛的存在状态分游离、吸附、结合三种,只有游离状态的甲醛可在4倍风速状态下被消除。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市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空气质量成为了生活中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特地为大家准备了关于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年度报告。
在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具体如下:一、PM2.5浓度继续下降在2018年我们就已经看到了PM2.5浓度的下降趋势,而这一趋势在2019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
自工业重镇和大都市的治理力度不断提高以来,我国的城市PM2.5浓度持续稳定下降。
二、重污染天气频发在2019年,尤其是冬季,雾霾天气相对于去年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我们所面临的更多是黄橙红等四级及以上的重度空气污染,这也提醒着我们要更加重视空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三、地区差异依然较大2019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依然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新疆、内蒙古、河南等地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对较差,而像北京、上海等地的城市方面则均能保持着空气质量的相对优势。
四、季节交替影响明显在不同季节里,城市的空气质量依然存在明显的变化。
春夏季节相对比较清新,而秋冬季节更多的是尘土飞扬和工业污染等问题导致的空气污染,这方面也需要政府加大空气污染防治的力度。
通过以上报告,相信各位领导和市民对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解。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探讨解决城市污染问题,力争打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
谢谢!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大幅改善,但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和车辆数量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化使得空气质量问题仍旧存在。
如何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城市空气质量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政策法规的加强政策法规是保障空气质量的第一步,加强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方面,是未来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之一。
一方面,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监管,控制污染源头,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推广清洁能源。
最新-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1996—2019) 精品
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1996—2019)中国的环境?ぐ灼な?1996-2019)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せ肪?认为?せ肪彻叵档焦蚁执ㄉ璧娜趾统ぴ斗⒄?是造?贝?惠及子孙的事业.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と妨⑽幌罨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な乱?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θ嗣袢褐诮档耐怀龌肪澄侍?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法治,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过努力,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污染治理初见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全社会环境?ひ馐督徊皆銮? 值此世界环境日之际,为使世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环境?で榭?这里对过去十年间中国为?せ肪扯械牟恍概ψ饕幌低辰樯?一.环境?しㄖ坪吞逯?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ず透纳粕罨肪澈蜕肪?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砃裎被嶂贫嘶肪潮;し?部.自然资源?し?5部.1996年以来,国家制定或修订了包括水污染防治.篞蠡肪潮;?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环境?し?以及水.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农业.草原和畜牧等与环境?す叵得芮械姆?国务院制定或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す芾硖趵?《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蜲栈钒踩芾硖趵?《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蜲辗衔锞砜芍す芾戆旆ā?《野生植物?ぬ趵?《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50余项行政法规;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さ木龆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职权,为实施国家环境?し珊托姓ü?制定和颁布了规章和地方法规660余件.中国已建立国家和地方环境?け曜继逑?国家环境?け曜及ü一肪持柿勘曜?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及其他国家环境?け曜?地方环境?け曜及ǖ胤交肪持柿勘曜己偷胤轿廴疚锱欧疟曜?截至2019年底,国家颁布了800余项国家环境?け曜?北京.上海.山东.河南等?ㄊ?共制定了30余项环境?さ胤奖曜?中国不断加强环境执法检查和行政执法.近年来,国家连续对环境??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重点地区污染治理.中国刑法还对破坏环境资源罪有专门规定.国家颁布《环境?のシㄎゼ托形Ψ衷菪泄娑ā?建立起环境?ば姓捶ㄔ鹑沃贫?并连续三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盪瞎窠祷繁ㄏ钚卸?依法查处7.5万多起环境违法案件,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1.6万家,对1万多个环境污染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国家还开展矿山生态环境?ず秃Q蠡肪潮;ぷㄏ钪捶觳?依法处理多起违法行为.中国实行各级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环境?ば姓鞴懿棵磐骋患喽焦芾?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管理体制.1998年中国政府将原国家环境?ぞ稚裎一肪潮;ぷ芫?正部级)作为国务院主管环境?すぷ鞯闹笔艋?负责对中国环境?すぷ魇凳┩骋患喙?国家建立了全国环境?げ考柿嵋橹贫?并建立了区域环境督查派出机构,以加强部门和地区间的协调与合作.各?ㄗ灾吻?直辖市).市.县级政府设置了环境?ひ槭滦骰?目前,全国有各级环盤姓鞴懿棵?226个,从事环境行政管理.监测.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的总人数达16.7万人;有各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3854个,总人数达5万多人.各级政府综合部门和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多数大中型企业也设有环??负责本部门和企业的环境?すぷ?目前从业人员达30多万.二.工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すぷ鞯闹氐?与过去相比,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目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转变,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与1995年相比,2019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P)工业废水.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了58%.72%.42%.55%和39%.与1990年相比,2019年全国每万元人民币GP能耗下降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煤耗.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11.2%.29.6%和21.9%.--淘汰和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九五"(1996-2000年)期间,国家关闭8.4万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2019-2019年,连续三次发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淘汰3万多家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炼焦.皂素.铬盐等八个重污染行业进行集中整顿,停建.缓建项目1900多个.2019年,关蚇廴狙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铁合金.炼焦.造纸.纺织印染等企业2600多家,并对水泥.电力.钢铁.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技术改造,使这些行业在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开展循环经济实践.一是实行清洁生产,在企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目前,化工.轻工.电力.煤炭.机械.建材等行业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全国已有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S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00多个企业.180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年产值约600亿元人民币.二是在工业集中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延长生产链条,做到废物产生量最?迪?零排放",并建设生态工业区,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目前,中国已建立了17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三是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国家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有关省市选择82家单位开展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北京.上??4个城市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篋?吉林.黑龙江等9省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全国150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创建工作.--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2019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信息发布等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制定和完善了涉及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应急预案.大气环境应急预案.蜲栈?废弃化学品)应急预案.核与辐射应急预案等九个相关环境应急预案,以及《黄河流域敏感河段水环境应急预案》.《处置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处置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近年来,中国对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篞匕?人口稠密区.自然?で然肪趁舾星浇闹氐慊な嘞钅拷辛嘶肪撤缦张挪?对近5万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全面.拉网式检查.--对工业蜲辗衔锸敌腥坦芾碇贫?2019年,国家开始实施《全国蜲辗衔锖鸵搅品衔锎χ蒙枋┙ㄉ韫婊?强化了工业蜲辗衔镒屏?经营许可证等各项制度.2019年,工业蜲辗衔锎χ昧坑?998年的131万吨增至339万吨.全国31个?⒆灾吻?直辖市建立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实行严格的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国共有运行的核电厂5座(9台核电机组).研究堆18座;在建的核电厂2座(4台核电机组).研究堆1座,没有出现重大核安全问题,实现了"?すぷ魅嗽?公众和环境不遭受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照射和污染"的目标.中国严格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放射源安全与?残形荚颉?实行许可证制度,规定放射源进出口必须依法履行审批等有关手续. 三.重点地区污染治理近年来,中国政府把"三河"(淮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两控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魑廴痉乐蔚闹氐愕厍?取得明显成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三河"."三湖"流域面积达81万平方公里,跨越全国14个?ㄊ? ,居住人口3.6亿.国家制定并实施重点流域"九五"."十五"(2019-2019年)水污染防治计划,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削减指标落实到排污单位,逐步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方式,并建设了一批重点治理工程项目.截至2019年底,列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2130个项目中,已完成1378项,占项目总数的65%."三河"."三湖"流域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达416个,日处理能力2093万吨;流域内的500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已有8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目前,流域水污染物大幅度削减,水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一些河段和湖体水质有明显的改善.国家投入181.67亿元人民币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建设了一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清理了库底固体废物,确?馇拾踩?--"两控区"污染防治.1998年中国政府批准划定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涉及27个?⒆灾吻?直辖市的175个城市.地区,总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公里.国家在"两控区"内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燃料和低硫煤,大中城市禁止民用炉灶燃用散煤.与1998年相比,2019年二氧化硫控制区内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标城市比例由32.8%增加到45.2%;2019年酸雨控制区内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由15.7%下降到4.5%.--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连续实施了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天然气.电采暖.地源热泵.建筑节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和节能技术进一步推广,到2019年,北京市天然气用量达到32亿立方米,城市热网集中供热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严格机动车排放管理,对在用机动车实施了环?曛竟芾?对高排放黄标车采取限行措施,并淘汰老旧机动车30多万辆,发展天然气公交车2800辆,2019年提前实施了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三号标准);修订完善了施工现场环境?け曜?加大建筑工地管理,加强对道路机械清扫.冲刷和喷雾压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对市区100多家污染企业实施关?崆?全市水泥立窑生产线全部关停.经过积极治理,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从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19年的234天,各种大气污染物浓度普遍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渤篘廴局卫?2019年中国政府批复《渤?毯P卸苹?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各类渤篘廴局卫砘肪潮;すこ滔钅?66个,在建项目70个,投资达175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44个,形成污水日处理能力355.3万吨,新建城市垃圾处理场18个,形成垃圾日处理能力7000多吨,新建生态农业.生态养殖项目89个,新建船舶港口和溢油反应项目9项,初步遏制了渤?S蚧肪臣绦窕那魇?四.城市环境??中国城市化率已从1995年的29.04%提高到2019年的41.76%.针对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使城市环境逐步改善,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与1996年相比,2019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增加了3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下降了39个百分点.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盫つ芰Τ龇?中国的许多城市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全面达标规划,测算大气和水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市规?头⒄狗较?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许多大中城市在城区发展中实行"退二进三"的策略,即退出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利用地价杠杆把一些污染企业迁出城区,按照"工业入园.集中治污染"的原则,实行技术改造和污染集中控制.一些城市把旧城改造与调整城市布局相结合,解决老城区脏乱差的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大力调整城市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集中供热,减轻燃煤污染.在城市建设工程中推行使用预拌混凝土,对直辖市.省辖市.部分大中城市.旅游城市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减少建筑工地的粉尘污染.中国各级政府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财政投资的重点,促进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截至2019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2%,城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40%.近年来,机动车排放标准从国家第Ⅰ阶段标准提高到国家第Ⅱ阶段标准,并制定了国家第Ⅲ阶段标准.一些城市开展清洁汽车行动,积极推行低污染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汽车.自2000年7月起,全国蚔瓜?使用含铅汽油,每年可减少排铅1500吨.全国500多个城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对城市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工作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城市政府的环?ぷ?从1997年起,按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设施完善.环境改善的要求,开展创建环境?つ7冻鞘谢疃?目前,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区)在创建环盌7冻鞘?其中56个城市和直辖市的5个城区已创建成功.国家环境?つ7冻鞘锌掌柿看锏蕉痘蚝糜诙兜奶焓笥?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城市绿化覆盖率大于35%,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和谐"已成为环境?つ7冻鞘谢肪车闹匾曛?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到2019年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1.66%,绿地率为27.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39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3.51%.4.05%和3.7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翻了一番.目前,全国已命名国家园林城市83个.园林城区4个,国家园林县城10个,并有个城市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五.农村环境??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是中国环境?さ闹匾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国有178个乡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国家重点在"三湖"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畜禽渔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一些省市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年来,国家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解决了67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开展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茶叶和中药材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污灌带来的面源污染,盫づ┎钒踩?开发生产新型安全优质高效饲料,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减少养殖产品药物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工程.--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国政府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县达到400多个,开展示范区建设县市达500多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县10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33个.近年来,有机食品相关的管理和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出台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国家标准》;出台了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开展源头治理;开展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已命名43个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全国有机认证面积超过300万公顷.--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截至2019年,国家投入7亿多元人民币,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建设了460多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及旱作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国家积极推广?ば愿?启动了以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深松和除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ば愿飨钅?重点在环京津区和西北风沙源头区建立了两条?ば愿鞔?截至2019年底,共建立示范县100个.--农村新能源建设.开发与推广农村新能源是?ず透纳婆┐迳肪车闹匾侄?"十五"期间,国家先后投入35亿元人民币,重点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能源生态腏?到2019年底,全国沼气用户已达1700多万户,年生产沼气65亿立方米.国家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沼气工程,已建成2200多处,年处理畜禽粪便6000多万吨;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3.7万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500多处;推广省柴灶1.89亿户,太阳能热水器2850万平方米.同时,还积极推广使用太阳灶.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六.生态?び虢ㄉ?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开始得到改善.--造林绿化.中国政府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指导方针,开展大规腣彩髟炝?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营造林面积自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超过667万公顷.近年来,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迅速增加,林龄结构.林相结构趋于合理,森林质量趋于提高,实现了由持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历史性转折.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8.21%,森林蓄积量达4.56亿立方米.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从1998年起,中国开展了天然林资源?すこ?退耕还林工程."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ぜ白匀槐;でㄉ韫こ毯椭氐愕厍偕岵貌牧只亟ㄉ韫こ痰?"十五"期间,天然林资源?すこ坦灿焐媪?00万公顷,9333万公顷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2133万公顷,其中生态退耕538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00万公顷,封山育林133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共完成各项治理任务达667万公顷;"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造林34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346万公顷.--草原??为加强草原的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草原工作战略重点实现由经济目标为主向"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的转变,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国家对草原?そㄉ璧耐度氤中黾?2000-2019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9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牧草种子基地.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生态建设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19年底,全国人工种草累计盇裘婊锏?300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1400万公顷,草原围栏3300万公顷,有2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土地??开发与整治.中国政府把?じ刈魑幌罨竟?实行严格的耕地?ふ国家划定基本农田?で?为确盇甘嘲踩峁┲匾?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使乱占耕地现象得到抑制.2019年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较上年下降37%,总体实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国家还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刈芰慷胶?改善生态环境."十五"期间,通过对农村及城镇土地.灾毁土地.工矿区废弃土地等进行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复垦土地7.6万公顷,建成了一批布局规整.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农村,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治理和恢复.--水土??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钟俚匕?东北黑土区和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多个专项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范围由长江.黄河上中游拓展到东北黑土区.珠江上游和环京津等地区.国家开展示范区和示范工程建设,已建成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水土?止こ?00多个,水土?稚ㄉ枋痉断?90个,示范小流域1398条,并开始实施第一批62个面积不少于3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和50多个水土?挚萍际痉对敖ㄉ?在全国188个县开展水土?稚薷词缘愎こ?所有国家水土?种氐愎こ糖媸凳┓庥;?封育?っ婊?2.6万平方公里,并在"三江源区"实施水土?衷し辣;すこ?目前,已有25个?ㄗ灾吻?直辖市)980个县全部或部分实施了封山禁牧,封禁范围60多万平方公里,封禁区内的植被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十五"期间,全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2万平方公里,综合整治小流域11500多条,建设基本农田406万公顷,营造水土?至?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1533万公顷,建设拦沙坝.坡面水系等小型水土?止こ?50多万座(处)淤地坝7000座. --防沙治沙.中国政府将防止土地荒漠化.沙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批复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9-2019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实施一批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同时出现净减少.截至201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与1999年相比,五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9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416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有所减轻,重.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24.59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抑制.--篞蠡肪潮;?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篞蠡肪潮;さ姆商逑岛托姓捶ㄌ逑?构建了篞蠡肪臣嗖馔?制定和实施了篞蠊δ芮?近岸篠蚧肪彻δ芮?合理开发和?ずQ笞试?防止篞笪廴竞蜕苹?促进篞缶每沙中⒄?中国政府积极实施主要入?恿鞯奈廴痉乐渭苹椭氐愫S虻幕肪潮;ぜ苹?继渤篤?中国政府于2019年启动了长江口及毗邻篠?珠江口及毗邻篠虻奈廴局卫砉ぷ?在长江口和珠江口及其毗邻篠蚩沽撕雍吵?陆海兼顾的陆域.篠蛲降幕肪臣嗖夂偷鞑楣ぷ?中国政府严格执行篞蠊こ毯秃I锨惴系纳笈贫?强化对倾倒活动的执法监视,。
2019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报告
2019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报告2019年是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一年,中国也不例外。
在环保方面,中国有过不少的措施,如开展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系列整治行动,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
居民们呼吁改善空气质量,关注环境保护。
下面是2019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报告。
一、污染总体状况2019年全国各地空气质量总体状况差异较大,全国空气重度污染的比例约占18.3%。
2019年上半年,全国222个城市人均空气质量指数(AQI)为44,其中一级优空气占比15.2%,二级良空气占比80.6%,三级轻度污染空气占比3.6%,四级中度污染空气占比0.6%。
从年度平均值来看,2019年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平均空气质量,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污染最为严重。
西藏、青海和新疆等地空气质量较好。
二、产生原因2019年空气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和工厂的排放、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以及农业生产、油品的使用和港口船舶等。
此外,气象条件也对空气污染程度起到一定的影响。
三、改善措施2019年中国政府开展了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系列整治行动,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加强控制排放和节能减排,着力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机动车污染,推动燃煤发电厂和重点行业的超低排放和脱硫脱硝,促进水污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等。
同时,依靠市场机制,鼓励发展环保企业,引导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四、未来展望虽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改善,空气污染程度并没有减轻。
未来,我们需要在深化环境保护制度改革、促进绿色发展、推进全民环保意识提升、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等方面持续加强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让人们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五、相关政策和措施在环保方面,中国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气十条。
此计划提出了三个重点任务:一是严督压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控制占比较大的地区和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的排放;三是深化污染治理技术的革新,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
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报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空气质量问题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依然面临着挑战。
本报告将对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分析。
一、总体状况2019年,全国337个城市中仅有88个城市的PM2.5浓度达到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占比仅为26%。
受气象条件影响,今年1月-2月部分地区PM2.5浓度明显上升,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出现了多次严重污染天气。
二、重点城市状况1.北京2019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51μg/m³,同比下降了19.6%。
上半年平均浓度为51μg/m³,下半年平均浓度为54μg/m³。
其中,1月份PM2.5平均浓度达到157μg/m³,2月份达到85μg/m³。
北京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柴油车和黄标车、减少重污染企业产量等,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2.上海2019年,上海市PM2.5平均浓度为34μg/m³,同比下降了15.0%。
上半年平均浓度为34μg/m³,下半年平均浓度为33μg/m³。
上海市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排放限制力度不断加强,同时加大洁净能源替代和建设公共交通力度,取得一定成效。
3.广州2019年,广州市PM2.5平均浓度为39μg/m³,同比下降了14.3%。
上半年平均浓度为40μg/m³,下半年平均浓度为38μg/m³。
广州市政府对化工、钢铁、水泥等重污染产业进行了整治,提高企业排放标准并调整部分生产工艺,同时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对策建议1.加强产业调整,减少重污染企业的数量和排放量;2.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3.加大建设绿色交通,扩大公共交通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4.提高公众意识,促进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结论:2019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整体状况略有改善,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治理评估报告:2019年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治理评估报告:2019年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推进迅速,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尤其是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成为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9年,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治理情况如何?本文将进行评估报告。
一、污染源及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大气污染源废气污染物排放的高强度和超标排放,是造成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恶化的根源;另一方面,城市内部的交通运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排放源,尤其是汽车排放。
据调查,中国城市外来污染源超过了60%,即国内污染源只占了不到40%。
二、主要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据统计,中国城市空气质量问题的指数已达到危险水平,城市空气质量因PM2.5而严重受到污染。
全国95%以上的城市首要污染物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
特别是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重地,PM2.5、PM10、SO2、NO2等重污染物浓度均已超过标准。
三、政策及法规针对目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及法规。
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与法规都明确要求加强对企业、机构和个人的空气污染防治管理,建立和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和通报制度,加强与行政、业务和专业部门的协调合作等。
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是为了防止空气质量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四、综合治理成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治理成效不容忽视。
按照环保部的数据,通过建设负压喷淋系统、电子警察、绿化带等措施,各大城市现在的空气质量的治理已经开始取得一定的成效。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级别空气质量管理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环境空气质量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PM2.5浓度同比去年降低了10%左右,成为了自2013年以来雾霾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
总之,目前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出一定的改善趋势,但战略性和持久性问题依然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白皮书工业革命以后,人们被科技困在了屋里。
劳动作业从田间地头转移到了写字楼和工厂,健身运动的场所从户外变成了体育馆和健身房,就连交通也主要依靠汽车、地铁等密闭空间,有数据表明,当代人待在室内的时间超过90%。
讲述雾霾给人带来危害的记录片《穹顶之下》播出后,人们对PM2.5避之如猛虎,重霾锁城之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闭门不出。
殊不知,躲到室内并不安全,即使开着空气净化器,也依然会被室内污染物毒害,提升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
近日,四川省弗里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所以四川省作为调查研究样本,通过6482个室内点位的实际测量数据分析,形成了《2019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白皮书》,并在家页传媒首次公开发布。
报告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为分析周期,对我国城市室内空气污染现状、污染物来源、可以引发的危害、当前存在的室内空气净化误区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装修一年内空气质量合格者不足5%三年内合格者不足半数以装修完成3年的房屋为研究对象,测量在16℃-38℃的温度下进行,在检测的6482个点位中,不合格率为74%,合格者仅占26%。
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随着装修完成年份的增长而降低,其中装修1年内房屋不合格率为95%,装修2年内不合格率为65%,装修3年内不合格率为55%。
办公室是空气污染重灾区不合格率高达90%在家庭、办公室、学校、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场景的测量中,办公室空气质量不合格的比例最高,达到90%。
测量的3530个家庭样本,合格率为35%;784个政府和金融机构样本,合格率为20%;492个学校样本,空气质量合格率为23%。
温度越高有害气体释放越多室内空气质量与环境温度相关,从合格率跟环境温度的趋势图可以看出,合格率跟温度升高呈现负相关性趋势。
许多有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通过嗅觉根本无法确定室内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另外人类个体嗅觉阈值差别会很大,很难过个体的嗅觉来判断是否超标。
室内空气质量需要专业仪器判断,健康的居室环境需要专业的室内环保公司提供环保处理服务。
入住前集中通风不能保证后续居住环境,因为有些有害物质会缓慢释放,甲醛释放期为3-15年,1-3年为密集散发期,长住停留会提高致癌、致病风险。
同时,甲醛的存在状态分游离、吸附、结合三种,只有游离状态的甲醛可在4倍风速状态下被消除。
植物去除有害气体的功效很有限,只能作为室内环境治理的辅助手段。
只有当室内空气轻度的污染时,植物才能为去除异味起一点小的作用;当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时,植物就无能为力了,甚至植物本身都会被有害气体熏死。
有消费者尝试熏蒸食醋去除家庭装修后的异味。
专家指出,食醋属于酸性物质,有微弱中和空气中氨气的作用,但不会和甲醛等其他有害成分发生反应。
次氯酸等氧化剂的使用也只是短期效果,对于甲醛含量较高的密度板等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加快其挥发。
菠萝会挥发香气,可对装修异味起到一定的遮盖作用,但并未分解清除有害物质。
另外,菠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挥发使湿度增加,反而会使得污染物浓度升高。
干茶叶、卫生纸等同样没有任何吸收和分解的作用。
空气净化器的原理和活性炭相似,都是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吸附部分污染物,只对游离在空气中的甲醛有一定作用。
当HEPA滤网吸附饱和后,空气净化器效果就会明显下降,到最后甚至起不到任何做用。
甲醛的挥发周期长达15年,且会随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增加而成倍挥发,因此夏天是甲醛挥发的高峰期,此外,在门窗紧闭的空间里有害气体的浓度往往会超过人体可承受范围,进而引发疾病。
室内污染物超标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甚至生病。
因此,装修后及时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发现有污染及时治理,也才能最大限度的远离疾病。
甲醛、TVOC是头号破坏王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是甲醛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在6482个检测样本中,这2种气体超标点位共计4796个,占总不合格点位的97.3%。
有害气体超标倍数惊人最多超21倍甲醛超标2倍以下的点位占比52%,超标2-3倍的点位占比37%,超标3倍以上的点位占比11%,其中最高超标记录为超过国家标准12倍。
TVOC超标2倍以下的点位占比57%,超标2-3倍点位占比36%,超标3倍以上点位占比7%,其中最高超标记录为超过国家标准21倍。
有害气体不仅来自装修也来自生活甲醛:主要来自室内装饰的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材;用人造板制造的家具;贴墙布、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香烟等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有机材料。
TVOC: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的烟雾。
在室内装饰过程中,VOC主要来自油漆、涂料和胶粘剂。
苯及同系物:主要来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以及溶剂型胶粘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苯高的胶粘剂的家具;用原粉加稀料配制成的防水涂料。
氨气:主要来自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添加剂,特别是北方冬季施工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防冻剂;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含有氨水。
人体自身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居民住宅钟厨房的污染最为严重,油烟主要由NO 、CO、CO2、丙烯醛及致癌物质三、四苯并芘等有害物组成。
吸烟、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份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
哪些人群最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由于办公室空间相对密闭,办公环境变成了看不见的健康慢性杀手。
“白领综合症”会使人呼吸不畅、注意力不集中、新陈代谢能力降低。
女性脂肪多,苯吸收后易在脂肪内贮存,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污染物的环境中,会导致月经紊乱,孕妇可引发妊娠综合症、胎儿畸形等。
儿童的身体正在发育中,免疫系统比较脆弱,另外儿童呼吸量按体重比比成年人高50%,这就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会诱发儿童的血液性疾病、增加儿童哮喘病的发病率、影响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健康发育。
全球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夺去大约400万名儿童的生命。
人体进入老年期,各项身体机能在下降,比较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诱发各种疾病。
空气污染不仅是引起老年人气管炎、咽喉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还会诱发高血压、心血管、脑溢血等病症。
在污染的空气中长期生活,会引起呼吸功能下降、呼吸道症状加重,有的还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疾病,肺癌、鼻咽癌患病率也会有所增加。
或可立即死亡,有害气体危害不容忽视甲醛:当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超过0.06mg/m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造成刺眼流泪、咽喉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³,会立即致人死亡。
而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青少年智力下降。
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苯系物:苯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有毒致癌物。
吸入或经皮肤吸收一定量会引起中毒, 严重时会对人体造血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慢性苯中毒主要使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甚至引起白血病。
孕妇吸入会引起流产或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氨气:氨被吸人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吸烟:暴露于吸烟环境的人,非吸烟者产生眼、鼻、喉刺激症状的机率高于吸烟者;吸烟者得肺癌的概率要大于非吸烟者。
此外,长期处于吸烟环境的人,易得哮喘病,鼻癌发病率也高。
选择环保型装饰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污染小的装修材料,这是降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根本。
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油漆、胶和涂料;选用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水性材料。
选择合理的装修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装修设计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的承载量和室内的通风量;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也可以有效防止室内污染源的产生。
选择正规的装饰公司选择具有绿色环保标志的装饰公司,并在签订装修合同时注明室内环境要求,特别是有老人、孩子和有过敏性体质的家庭。
现在有的绿色装饰公司采用了无油漆工艺,使室内有害气体大大降低。
有效的通风是控制室内污染比较有效的技术措施选用确有效果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空气换气装置、新风机等,增加室内换气频度、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在室外空气好的时候打开窗户通风,是减轻污染的关键性措施。
化学分解是清除空气中污染物的有效手段净化设备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催化净化法、过滤法、臭氧氧化法等;吸收法由于吸收剂饱和而失去功效,催化净化法通常是采用氧化剂将有害物质氧化分解成无害物质,可以延长净化器的使用时间。
加强有关室内环境科研和监测队伍的建设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组建专业的监测、科研队伍,对不同室内的空气污染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全面的数据库,同时对室内污染源的来源和危害进行研究,对人们在实际生活给予科学指导;监测部门加强室内环境监测和评估,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国内建材和装修市场的监管,不定期对装饰材料进行检查。
在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室内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当前,在室内约可检测出300多种污染物,大约60%以上的人体疾病与空气污染有关。
室内环境问题引起了空前的重视,国务院两位副总理连续3次批示,指出室内环境问题关系到居民身体健康,要将其作为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近年来家庭装饰投诉名列消费者投诉的前5位,而且室内环境污染投诉在家庭装修投诉中名列首位。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相关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相信会有更高效、更彻底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和产品出现,推动室内空气污染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 室内空气污染标准推行现状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田边新一在《日本的室内空气化学污染对策》中的数据表明,人1天要吸入20-25公斤空气,占人体总物质摄取量的57%,而现代人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渡过的。
因此从物质的量角度来看,摄入体内空气远远大于食物及饮料,空气质量安全远远比食品安全来得更迫切。
当前,世界各国根据各自国情建立了比较完善和具有借鉴意义的污染物标准,并泛称为IAQ(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
国外以美国的 ASHRAE 标准和英国的CIBE室内空气质量和通风标准为代表,国内以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为代表都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标准做了严格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