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及古代戏曲知识

合集下载

《窦娥冤》 讲义

《窦娥冤》 讲义

《窦娥冤》讲义一、作品背景《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

这部作品诞生于元代,当时社会黑暗,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关汉卿以深切的同情和悲愤,创作了《窦娥冤》,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

二、主要人物1、窦娥窦娥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人物,她是一个善良、孝顺、刚强的女子。

自幼被卖为童养媳,婚后不久丈夫去世,与婆婆相依为命。

然而,命运却对她百般折磨,最终被冤枉处死。

但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清白和正义,发出了震撼天地的控诉。

2、蔡婆婆窦娥的婆婆,是一个胆小怕事、有些软弱的妇女。

因借了高利贷无力偿还,险些被赛卢医杀害,被张驴儿父子所救后,引狼入室,给窦娥带来了灾难。

3、张驴儿一个地痞无赖,企图霸占窦娥婆媳,未遂后便心生歹意,陷害窦娥。

三、故事情节窦娥自幼命运多舛,被父亲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

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她与婆婆相依为命。

一天,蔡婆婆去赛卢医那里讨债,险些被其杀害,幸得张驴儿父子相救。

然而,张驴儿父子却心怀不轨,要蔡婆婆婆媳嫁给他们。

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婆,却误杀了自己的父亲。

他以此要挟窦娥,窦娥仍不屈服。

于是,张驴儿将窦娥告上公堂。

昏庸的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为了保护婆婆,含冤认罪。

临刑前,窦娥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她的誓愿一一应验,证明了她的冤屈。

多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考取功名,做了官。

窦娥的冤魂向父亲诉说冤情,窦天章最终为女儿昭雪。

四、主题思想1、揭露社会黑暗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官僚的昏庸、地痞的无赖、高利贷的残酷等,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2、歌颂反抗精神窦娥在面对不公和冤屈时,始终坚守自己的清白和正义,最后发出强烈的控诉。

她的反抗精神,体现了底层人民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

3、表达对善良和正义的渴望尽管窦娥遭遇了种种不幸,但她始终保持着善良的品质。

《窦娥冤》简解析

《窦娥冤》简解析

时代背景 元王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 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叫色目人,也就是西域 各族和西夏人;第三等叫汉人,就是原来在金朝统治 下的汉人、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叫南人,汉人
和南人受到百般歧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贪污横行,冤 案多得数也数不清。元世祖死后,元成宗时期,这种 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元 关 汉 卿
感 天 动 地 窦 娥 冤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
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 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
物。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 大家”之首。
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
《望江亭》《单刀会》
“我是蒸不烂、煮不熟、炒不 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此 语反映了他的个性。
(5)剧本的构成: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 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 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 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 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 妙”,正说明这一点。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 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 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 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 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 不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 屈,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 提刑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 冤狱,惩治了仇人。

《窦娥冤》及古代戏曲知识

《窦娥冤》及古代戏曲知识

第3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
思考: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蒙冤赴刑,怨恨天地
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 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 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 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 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 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 神。
A词牌 a、合 B宫调
D)
D曲牌 b、糊突 混淆
C曲目
②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应该
C、错勘 错误地判断
d、怎生
怎么
③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 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 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1、因为她不愿见到婆婆,怕引 起 婆婆伤心。这表现了她性格中善良 的本性。 2、窦娥的善良更显出冤屈之深, 为后文的反抗精神起铺垫作用。
3、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 表现人物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 桩毒誓作铺垫。
[快活三][鲍老儿]这两支曲子 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 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 情。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 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 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 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 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细读第三层:
窦娥许下了哪三桩誓愿? 誓愿所用典故?
为何要立下这三桩誓愿?
誓愿
誓愿
所用
誓愿
顺序
内容

经典戏曲《窦娥冤》赏析

经典戏曲《窦娥冤》赏析

品文论艺经典戏曲《窦娥冤》赏析●桂斌[摘要]戏曲运用声乐、舞蹈、动作等元素向群众传达时代的声音,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元代戏曲是中国戏曲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中国戏曲后续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经典戏曲《窦娥冤》进行赏析,透过《窦娥冤》戏曲的成功洞悉戏曲的精髓。

[关键词]经典;《窦娥冤》;元代戏曲;关汉卿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这样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

在他笔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他们都是元代社会人民生活的缩影。

通过刻画这样活生生的人物,关汉卿将自己对当时元代贪官污吏的鄙夷、对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不满全都吐露在这些戏曲中。

《窦娥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这部戏曲中,作者通过选取《列女传》中《东海孝妇》的故事,将三条主线贯穿其中,对当朝者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一、《窦娥冤》故事梗概《窦娥冤》全剧分为四折一楔子,通过描述窦娥与桃杌太守之间的矛盾以及窦娥与张驴儿之间的矛盾分别揭露了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高利贷的残酷剥削,重要原因———地痞恶霸的强行霸占和诬陷,决定原因———贪官污吏的无能。

在楚州一户贫穷的人家里,窦天章由于没有进京赶考的钱,将自己的女儿窦娥卖给了蔡婆家作为童养媳。

窦天章拿着这些钱进京赶考去了,而窦娥就在蔡婆家住了下来。

但是婚后不久,窦娥的丈夫去世了,只留下蔡婆和窦娥两人相依为命。

有一天,蔡婆出门讨债,在路上不小心遇到了当地无赖张驴儿父子并被他们胁迫。

张驴儿见到窦娥后色心即起,想将窦娥据为己有,但是窦娥抵死反抗不从。

此时,张驴儿以毒死蔡婆为要挟迫使窦娥屈服。

不想,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为此张驴儿怀恨在心。

为了报复窦娥与蔡婆,他将窦娥婆媳二人告到了官府,声称是他们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当时官府并没有收取证据就对她们两人严刑逼供。

窦娥为了保护蔡婆的安全含冤承认自己杀了人,并被判以斩刑。

《窦娥冤》知识精讲

《窦娥冤》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窦娥冤》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窦娥冤》二. 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我国古代戏曲的文学常识并掌握一些古代白话的意义。

2. 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从而领会《窦娥冤》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 教学内容重、难点:(一)要点概述:1. 了解有关元曲(指元杂剧)的基本知识。

(1)结构:通常是一本戏四折,有的前面还有一个短小的楔子。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楔子,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人物、情节和加紧前后剧情的联系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

(2)角色:主要是四大类,分为旦、末、净、杂。

这样多的角色分类,便于编演复杂的故事。

(3)艺术形式的构成:唱、科、白。

除此之外,每个元杂剧的结尾有两句或四句诗概括交待全剧情节,叫“题目正名”。

每折戏限一个宫调,在一个宫调内可以有各种曲牌的变化。

演唱形式是一人主唱,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到底。

全剧以说唱为主,加上表演动作和舞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窦娥冤》一剧的语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王国维认为作品在语言运用上能“曲尽人意,字字本色,不愧为元人第一。

”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优美而又节奏感极强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和“愤”。

其中不少古代白话,如“天地也,只合..(只应该)把清浊分辨”、“怎生”(怎么)、“官吏每”(们)、“糊突”(混淆)等都表现得十分生动。

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得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 用简单的话,写出下面几个典故的来历。

(1)苌弘化碧(2)望帝啼鹃(3)六月飞雪(4)东海孝妇怨(二)重、难点介绍:1. 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古代戏剧的样式。

它是在前代戏曲艺术、说唱艺术尤其是在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产生于金末元初。

元代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完整而成熟的戏剧艺术。

元杂剧在结构方向,基本形式是四折戏加一个楔子。

每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四折戏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

《窦娥冤》

《窦娥冤》
作品中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读者的反抗意识,鼓励读者对不公和不义进行反思和抵制。
激发反抗意识
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作品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使读者深入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作品中的窦娥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她的善良、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读者心中的楷模;而其他角色的丑恶和阴暗面则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使读者对人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传统舞台剧《窦娥冤》
新编舞台剧在保留原作故事内核的基础上,对剧情、人物、表现手法等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新编舞台剧《窦娥冤》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窦娥冤》
汇报人:
2023-11-20
目录
《窦娥冤》简介《窦娥冤》剧情概述《窦娥冤》的角色分析《窦娥冤》的艺术特色《窦娥冤》的社会意义与价值《窦娥冤》的改编与演绎
01
CHAPTER
《窦娥冤》简介
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被誉为“曲圣”。
作者
代表作品
特点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
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
04
CHAPTER
《窦娥冤》的艺术特色
窦娥的语言不仅富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而且十分生动形象,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她的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窦娥语言的生动性
窦娥的语言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在表达她的冤屈和悲愤时尤为深刻,使观众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
窦娥语言的抒情性
1
2
3
该版本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对窦娥的唱腔、表演和舞台设计进行了创新,使观众耳目一新。

以窦娥冤为例,谈谈欣赏中国古代戏曲的方法

以窦娥冤为例,谈谈欣赏中国古代戏曲的方法

文章题目:以窦娥冤为例,谈谈欣赏我国古代戏曲的方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戏曲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和文学等多种元素,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欣赏我国古代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和传承。

本文将以《窦娥冤》作为例子,谈谈如何欣赏我国古代戏曲。

一、了解剧情背景《窦娥冤》是一部被誉为“我国悲剧杰作”的古代戏曲作品,描写了唐明皇寻欢作乐的故事。

通过了解剧情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欣赏戏曲表演。

在戏曲中,窦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她作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苦难,她的坚贞和无辜令人动容。

她是一个深受命运摧残而又顽强不屈的形象,通过欣赏她的命运,我们也可以从侧面感悟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女性地位。

二、品味曲调旋律我国古代戏曲的音乐旋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在欣赏《窦娥冤》时,我们应该留心歌曲的旋律变化,歌词的含义,以及与舞蹈和表演的结合方式。

通过细细品味曲调旋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戏曲的欣赏。

三、观察舞台表演戏曲的表演技巧是其独特魅力之一。

观察角色的化妆服饰、身段动作以及表演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古代文化和戏曲传统。

在《窦娥冤》中,观众可以通过角色的服饰和表演方式,感受到唐代社会的繁荣与沉沦,体验到古代人物的命运遭遇。

四、理解戏曲意境我国古代戏曲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意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欣赏《窦娥冤》时,我们可以从多角度理解戏曲中所表达的意境。

演员的唱腔、动作和情绪都能够带给观众某种情感的共鸣,通过体验与感悟戏曲意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略我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对于我国古代戏曲的欣赏,个人感觉需要融合历史文化、音乐舞蹈、文学表演等多个方面来全面理解和感受。

在欣赏《窦娥冤》时,我深刻感悟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女性地位以及历史文化的魅力。

《窦娥冤》1

《窦娥冤》1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 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 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 事的结局。 本文选的是前三折。第三折是戏剧矛盾 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 分。
【整体把握】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楔 子:二人亮相,悲剧开始; 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婆婆遭劫,二张搭救; 父子逼婚,窦娥争理。 第二折:驴儿下药,误杀己父; 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怨恨,指斥天地; 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曲词中,除了叙述窦娥的冤情外,还表露出了窦娥 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曲词进行分析。
曲词中除了“冤”贯穿全篇外,还有“怨”、“悲”、 “恨”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中,尤其是 〔滚绣球〕一曲,指斥天地、怒斥鬼 神,是她绝望中的呼号,是她用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 封建秩序的否定,是对人世间不公 的揭露。可以说,在这一曲中, 窦娥的冤是由“怨”来体现的。 第二部分中,以宾白为主,通过婆媳对话,交代了窦娥孤苦无 依的身世和她屈招的无奈,实在令人悲从中来。 〔快活三〕 〔鲍 老儿〕二曲,一字一泪,泪中含血。即使如此,她还劝婆婆不要烦 恼哭啼,则更令人悲不自胜。 第三部分中,窦娥把斗争矛头直指反动统治者。一个心地善良 的妇女却喊出了“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的呼声,并直斥“官吏每无 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腐败吏治,若不是“恨”到了极点, 又如何能发出如此誓言?
A. 行动些(走快些) 磨旗(摇旗) B. 只合(只应该) 卜儿(扮演老妇人) C. ) 兀的(突然地) 断送出(发送往) 暑气暄(暖) 亢旱(大旱)
D. 寿延(寿长) 一陌儿(一叠)
错勘(错误地判断) 干家缘(操劳家务)

中国古代戏剧名篇古代戏剧经典

中国古代戏剧名篇古代戏剧经典

中国古代戏剧名篇古代戏剧经典中国古代戏剧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演绎与传承,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这些名篇既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部中国古代戏剧名篇。

一、《汉宫秋》《汉宫秋》是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是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

该剧以公元前9年的霸王别姬为背景,以汉宣帝与王莽之间的权力斗争为主线,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世态炎凉。

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语言优美,被誉为元代傲世奇作。

二、《琵琶记》《琵琶记》是元代作家关汉卿的又一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悲剧之一。

该剧以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和权力斗争的纷争。

剧中的唐玄宗形象深入人心,琵琶精湛的表演技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该剧以其优美的词曲、动人的故事、精良的表演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长生殿》《长生殿》是明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该剧改编自元稹的《长恨歌》,是一部以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为背景的悲剧。

剧中展示了唐朝盛世的风貌,同时也揭示了王朝内外部的种种矛盾和纷争。

剧中情节曲折且富于戏剧性,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汉宫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通过对贾府内外的描写,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刻画而脍炙人口。

五、《莲花争偈》《莲花争偈》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该剧是中国古代戏剧中的一部传奇剧。

剧中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主线,表达了对爱情的苦涩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度审视。

该剧的戏曲表演技巧独特,并以其主题深入人心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六、《窦娥冤》《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该剧是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

剧中以窦娥与张秀官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窦娥冤》

《窦娥冤》

①善良、安分守己:窦娥身世凄苦,年轻守寡,还要侍养婆婆;听说要对婆婆动刑,不忍心婆婆受苦,于是招认;在被押赴法场的路上,她央求刽子手绕过前街从后街走,因为她不愿让婆婆看见了伤心。②有主见、刚强:坚决反对婆婆含糊应允的婚事,面对婆婆的胆小怕事,她反复劝告,使婆婆没有贸然行事,张驴儿父子也一时不能如愿;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对窦娥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受审时,她遭受严刑逼供也不肯屈招。③具有反抗精神:前往法场受刑时,她埋怨天地,质疑天地,责骂天地。在封建社会里,“天地”包含有王法、官府、天理、公道等意思,表现出对以王法、天理等为代表的封建秩序与封建思想的怀疑与反抗。
唱科白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武打和舞蹈,如“做哭科”“做笑科”等,是对剧中人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知识积累

知人论世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 其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作家作品
关汉卿自我评价“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 zhòu,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公开课课件】《窦娥冤》(关汉卿)知识点详解详析

【公开课课件】《窦娥冤》(关汉卿)知识点详解详析
窦娥冤 关汉卿
新课导入
鲁迅: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 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展示了一位精神高 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 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
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 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口诀:关 马郑白)。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 人之列。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 《望江亭》、《拜月亭》。
思考:①窦娥是被当时昏聩的贪官污吏屈判成 杀人死罪的,那么,她在赴刑场时为什么要在 【滚绣球】一曲中指天斥地怨鬼神呢? 在窦娥的时代里,人民深受君权的迫害和神权 的束缚,因为在封建道德中,皇帝(天子)是 上天意志在人间的体现,人民是相信“天地鬼 神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的,而封建 官吏也往往以“青天”自居。 ②既然是指天斥地,为什么作者又冠剧本为 《感天动地窦娥冤》这样的名字,不是矛盾吗?
楔子:
【梳理情节】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 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 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 ,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第一折:
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 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 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搭救,张驴 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 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 应了, 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 的窦娥的责怪与反对,只好先 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
这种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中寄托着人民的美好理想;反衬悲 剧性的内容,使悲剧气氛更浓烈,更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 使故事情节更生动,充满奇异的浪漫主义色彩。 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喜爱“大团圆”结局的文化心理和 美习惯,以及传统的文学作品奖善惩恶的教化功能。

《窦娥冤》及古代戏曲知识讲解

《窦娥冤》及古代戏曲知识讲解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元曲
散曲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

唱+演 杂剧 (散曲+“科”+“白”)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 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 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元杂剧简介
(2)角色行当: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 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 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 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 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 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元杂剧简介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 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 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 括较多的场次,类似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 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用 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相当现代剧的序幕。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 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考考你
在第三折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 么宫调?“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 是宫调名还是曲牌名?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
都属于正宫调。 “端正好”“滚绣球”“倘 秀才”都是曲牌名。 本文一宫调十曲牌。
记住了吗?
请以第三折为例说说哪些是唱词? 哪些是科介?哪些是宾白?

《窦娥冤》优秀课件

《窦娥冤》优秀课件
第一折:蔡婆婆索旧账途中遭暗算 苦命女守贞节拒嫁张驴儿
第二折:张驴儿下毒误杀亲爹 窦娥受酷刑屈打成招
第三折:受冤屈无辜窦娥遭死罪 斩前窦娥留下三桩誓言
第四折:窦娥受屈被斩魂诉父亲 天章惩恶为儿昭雪冤情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五、学习第三折
(一)剧本体式说明
括号内的文字,是科介部分 (即舞台说明)
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3、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三、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我国最早的也是古 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 为“梨园领袖 ”“杂剧班头”,1956年被 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整体了解文本
1、第三折采用正宫宫调,共10支曲子( 10 个曲牌),共三部分:第一
部分1至3段,第二部分4至10段,第三部分11至19段。请概括每部分 分的内容。
押赴刑场
(1-3段)
诀别婆婆
(4-10段)
临刑发誓
(11-19段)
2、从这三个部分的内容看,窦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押赴刑场
诀别婆婆
(一)概念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也称“ 元曲 ”。元曲是元杂剧和 元代散曲的合称。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元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散曲+“科”+“白”) 唱+演
(二)元杂剧结构——四折一楔子 1、折,相当现代戏剧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 括多场次。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也有例外,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 2、楔子,相当“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介绍剧情、 人物,类似现代剧的序幕;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相当后来的过场戏。 3、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代剧名。其 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或写于戏报上。 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 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 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

窦娥冤 重点精讲

窦娥冤 重点精讲

《窦娥冤(节选)》重点精讲【课前背诵】原文: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赏析点拨:李益,唐代边塞诗人。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

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二人相逢的背景。

因社会动乱,诗人同表弟分别了十年。

二人分别于幼年,“长大”才会面,意外相逢,怎不令人欣喜万分呢?颔联正面描写重逢的情景。

诗人同表弟十年没有见面,双方容貌都发生了变化。

诗人面对“陌生人”客气地询问对方姓什么。

经过交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正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

诗人一边激动地呼唤表弟的名字,一边端详对方的容貌,努力探索记忆中表弟的印象。

颈联写十年动乱,天各一方,世事人情,沧海桑田,包含了人生多少感慨。

十年阔别,今朝相逢,该有多少话语要诉说,该有多少离情要倾诉!二人热情地交谈,从白天谈到日暮。

叙谈时间之长,正表明他们情谊之深厚。

尾联中“明日”点明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的道路,点出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

“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无限地惜别情意,令人荡气回肠。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首离别诗,语淡情长,诗味隽永。

翻译如下:经过了十多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说不尽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钟鸣。

明日你又要踏上巴陵道路,秋山重重不知何时再相逢?【识记基本知识精选】一、生字刽子手(guì)①旧时执行死刑的人。

②比喻镇压革命、屠杀人民的人。

提防(dī):小心防备。

桃杌(wù):贪官名。

埋(mái):(用土、雪、落叶等)盖住。

如掩埋、埋葬(“埋”又读mán,如:埋怨。

)盗跖(zhí):统治者诬称起义领袖。

错勘(kān):错误地判断。

《窦娥冤》赏析解析

《窦娥冤》赏析解析

《窦娥冤》赏析解析在元代文学中,杂剧的异军突起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

元杂剧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体裁形式中,堪称能够最生动、最直接也最大胆地反映广大社会下层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出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

元杂剧被人们与唐诗、宋词并举而作为一代文学最具特色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有:“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

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笔者通过对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创作时代背景及其主要艺术特点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元代杂剧的理解,亦希望通过拙文为喜爱《窦娥冤》的朋友做一点抛砖引玉的工作。

一、《窦娥冤》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窦娥冤》杂剧剧本,元代剧作家关汉卿著。

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贷盘缠。

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瑞云,乘机提出索要瑞云做童养媳。

端云3岁丧母,7岁便到蔡婆家,改名窦娥。

17岁时窦娥与蔡婆儿子成婚,一年后丈夫病故,婆媳相依为命。

一天,蔡婆去向赛卢医索讨银钱,赛卢医赚她到僻静处,想勒死她,幸亏张驴儿父子把她救下。

因这救命之恩,张驴儿父子想霸占婆媳二人。

窦娥执意不从。

张驴儿在羊肚汤里放了毒药,想害死蔡婆,强占窦娥。

不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汤,呜呼身亡。

张驴儿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威胁窦娥窦娥嫁给他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发。

窦娥问心无愧,与张驴儿去见官评理。

太守桃杌是一个昏官,严刑逼供,窦娥坚不屈从。

桃杌转对蔡婆用刑,窦娥为救婆婆,含冤承招,被判死罪。

临刑时窦娥满腔悲愤,呼天抢地:“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宝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窦娥死前发出三桩誓愿:若是屈死,死后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果然一一灵验。

《窦娥冤》

《窦娥冤》

析诀别婆婆
思考:你认为这一场景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的 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悲切痛楚,哀婉凄恻。
此场景中窦娥的情感是(一个字)
•悲
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又屈招呢? 又怎么甘心忍受冤屈?这样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 呀!
• 屈招是怕婆婆受刑,不走前街是怕婆婆伤心。
析诀别婆婆
思考:这一场景汇总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 特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帮助?
第二折: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 了毒药令人欲毒死蔡婆,却阴差阳错被他父亲 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 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 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 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 死刑。
课文情节:
第三折:
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 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 言一一应验。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
窦娥是一个善良、孝顺,且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
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形象。
初步探究社会意义
分析讨论:
窦娥是一个淳朴、善良、坚强、孝顺的女子,但最终 却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是谁之过错?
(1)张驴儿父子,他们是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
(2)楚州太守桃杌,他是窦娥悲剧的主要原因。 (3)庸医赛卢医,他既是造恶者,又是助恶者。
②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 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庸,贪赃枉法; ③ 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 愿担当死罪。
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小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
剧的主要矛盾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鲁迅先生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 撕碎给人看。《窦娥冤》活生生地展示了黑 暗社会吞噬人的过程,使观众的情感得到涤 荡,激起人们对黑暗社会的痛恨。

《窦娥冤》

《窦娥冤》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 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 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 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 窦娥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 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 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 • 探讨:窦娥身上有哪些有价 值的东西?
• 1、从窦娥对婆婆的态度中可以看出她具 有怎样的品质? • 2、窦娥与张驴儿、官府的冲突中看出她 有怎样的品质?
1、孝顺、贤惠、善良
• (1)在蔡婆婆家中十几年如一日,精心 侍奉婆婆。 • (2)大堂之上,酷刑之下,当她必须在 婆婆身受酷刑或者自己蒙冤而死之间做 出了选择时,她毅然选择了死。 • (3)赴刑场途中,虽然自己正走在通向 死亡的路上,虽然“被这枷纽的我左侧 右偏”,想到的仍然是如何不让婆婆伤 心,这是何等的善良。
元 代 杂 剧
一、了解古代戏曲常识,掌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 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元杂剧是用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
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结构上
元杂剧一本一般由四折构
成(一折类似于现代戏剧的“一幕”),四折 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两个楔子。 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 类似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 物 ;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 质。
舞台演出
范三部分组成。
由:唱词、宾白、科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一本杂剧只 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说白。正 末唱的称为“末本戏”,正旦唱的称为 “旦本戏”。 《窦娥冤》为“末本”还是“旦本”?

(完整版)《窦娥冤》优秀课件

(完整版)《窦娥冤》优秀课件

多样化艺术手段运用
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
剧中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表演技巧精湛
演员的表演技巧精湛,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舞台美术设计独特
舞台美术设计独特新颖,通过灯光、布景、道具等手段的运用,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逼 真的画面。
(完整版)《窦娥冤》优秀课件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剧情梳理与角色分析 •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 • 知识拓展:元代杂剧发展概况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悲剧异同点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关汉卿生平及成就
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深刻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优秀文化的传承
《窦娥冤》作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的彰显
作品通过窦娥的抗争精神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彰显了中华民族不 屈不挠、勇于反抗的民族精神。
社会价值的体现
《窦娥冤》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呼唤的正义之声,不仅在当时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窦娥冤情得以昭雪,张驴 儿父子受到惩罚。
主要人物形象塑造
窦娥
善良、孝顺、坚贞不屈。面对张 驴儿的胁迫和诬陷,她坚决反抗, 宁死不屈。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 表达了对冤屈的愤慨和对正义的
渴望。
蔡婆婆
懦弱、贪财、轻信他人。因贪图 小利而引狼入室,导致窦娥遭受
无妄之灾。

1、《窦娥冤》

1、《窦娥冤》

关汉卿在《南吕· 一枝花· 不伏老》中 自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 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便是 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 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 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 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 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 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 之一,世界十大悲剧之一,是元杂 剧中悲剧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 就。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 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 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 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 局。
第三折分析
一、理清情节结构层次 二、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三、典型意义
情节结构分析
思考一
在第三折中共出现了多少曲牌? 都属于什么宫调? 共出现10个曲牌,均属于正宫调。
思考二
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将其 分为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第1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 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 娥告别婆婆。 第3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 娥发下三大誓愿。
中国古代戏曲
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其 形式包括元杂剧、元散 曲、和明清传奇。

散曲 元曲 杂剧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
唱+演 (散曲+“科”+“白”)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 白 朴 王实甫 郑光祖 《拜月亭》 《墙头马上》 《西厢记》 《倩女离魂》
取材于唐代白居 易新乐府《井底引银 瓶》。写李千金与裴 少俊相爱而私自结合, 在裴家花园匿居7年, 生下一儿一女,终被 裴父发现赶出,后裴 少俊赴考得官,裴父 向李赔礼,又获重圆。

2021 年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形考任务(1-4) 试题答案解析

2021 年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形考任务(1-4) 试题答案解析

2021 年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4) 试题答案解析形成性考核一认真阅读教材关于《宋元话本小说和明清拟话本拟话本》的论述,选读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经典作品,并完成以下任务。

题目1完成获得20.00分中的20.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一、婚姻爱情和断案折狱是话本、拟话本最重要的题材类型,请简要介绍爱情题材和公案题材的拟话本代表作品各一部,每部介绍字数不少于二百字。

(20分)(1)爱情题材的拟话本答: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这反映了市民阶层对于生活与爱情关系的理解,不仅富有宋元两朝的时代特征,而且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代表作品(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莘瑶琴色艺双绝,善吟诗作画,为临安首妓,与她交往的都是公子王孙、官宦阔商。

她本想在衣冠子弟中找一个可靠的归宿,但转眼五年过去,并无一人“知心着意”毫无结果。

那时,在她的眼中,出身卑微的卖油郎----“倒了你卖油的灶,还不够半夜宿钱”的秦重贱如尘土。

她心里装得全是有名称的子弟。

后来在酒醉之余,竟然还念念不忘: “这个人,我认得他,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

”谁知夜来喝的烂醉,得到秦重的悉心照料。

她当时也曾动过心:“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人。

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个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

”但是仍在犹豫。

后来她遭到官宦子弟的百般蹂躏,衣冠子弟们撕下温柔敦厚的面纱,露出了狰狞面目。

她才明白这几年的浮艳奢华生活只是南柯--梦,绚丽的生活画图只是肥皂水吹起的五彩泡,艳冠群芳的花魁只是王孙公子的潜兴之物,她终于认清了衣冠禽兽的本质。

于是,面对忠诚善良的小本经济人秦重,她吐出了“我要嫁你”的心声,小说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情实感、忠诚体贴才是爱情的基础(2)公案题材的拟话本答:宋元时代的公案小说,是说话中的"说公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
思考: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蒙冤赴刑,怨恨天地
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 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 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 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 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 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 神。
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 情。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 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 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 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 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细读第三层:
窦娥许下了哪三桩誓愿? 誓愿所用典故?
为何要立下这三桩誓愿?
誓愿
誓愿
所用
誓愿
顺序
内容
典故
实质
第一桩 血溅 苌弘化碧 希望刑场上人 望帝啼鹃 了解她的冤屈 白练 第二桩 六月 飞霜六月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 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飞雪 因邹衍
(1)刽子磨旗、提刀:摇旗;(2)锣 三下科:戏剧称角色动作叫“科”,与传奇 中的“介”相同;(3)行动些:行动起来; (4)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这边那边, 这里那里;(5)不提防遭刑宪:拷打;(6) 兀的不痛杀我也:这;(7)这都是官吏每 无心正法:每每,常常,往往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⑦ C①③⑤⑥ D②③ ④⑥⑦ 答案:A(3)行动些:走快些。 (5)遭:遭遇。(7)每:即“们”。
1、因为她不愿见到婆婆,怕引 起 婆婆伤心。这表现了她性格中善良 的本性。 2、窦娥的善良更显出冤屈之深, 为后文的反抗精神起铺垫作用。
3、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 表现人物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 桩毒誓作铺垫。
[快活三][鲍老儿]这两支曲子 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 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提问:“煞”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 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 三个曲牌呢? 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 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 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 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 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 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
2.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A
①外 ②云 ③净 ④科 ⑤唱 ⑥卜儿 ⑦鲍老 儿 ⑧倘秀才 ⑨叨叨令 ⑩正旦⑾正宫 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⑾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⑾⑩
D.①④⑥/②③⑤/⑦⑧⑨/⑩⑾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答案]《古》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 不如《元》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 《古》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本在 第二句则是对天的面对面的指责和否定。总之,相 比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 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 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这些,正是《古》本的不足 之处。
亢旱 第三桩 三年
东海曾经 伸张冤屈,而且希 孝妇冤 望上天惩治邪恶。
1、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 准确的一项是()
A.这三桩誓愿典出于《庄子》、《太平御览》、 《汉书》。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 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 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 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A.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显示 窦娥冤情的深重和其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 B.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剧作家虽然同情窦娥的 不幸遭遇,但又无法实现其愿望,只好用迷信的手段处理 剧情,使其冤情感动天地,从而得以深刻地体现。 C.意在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暴露官吏昏聩,法制腐 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无处申诉、昭雪的现实。 D.窦娥的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与刚强的性格产生了惊 天地动鬼神的超自然力量,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 情在舞台上得以应验,伸张人间正义,表达了广大人民群 众昭雪冤情,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5.阅读《滚绣球》,完成文后题目。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 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 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 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①[滚绣球]是(2分)(
一、主唱
(主角)
正旦(女主角) 正末(男主角)
二、其 它 (配角)
净(花脸) 卜儿(老太婆) 孛老(老头)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 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 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 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根据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 各层大意是什么?
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 第三折分成若干层次。
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 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1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流行于元代的 南戏四大奇书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拜月亭》
《白兔记》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荆钗记》
《杀狗记》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且居 首位。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关 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现存15 部,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1838年《窦娥 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列为 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 为本色派之首。
A词牌 a、合 B宫调
D)
D曲牌 b、糊突 混淆
C曲目
②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应该
C、错勘 错误地判断
d、怎生
怎么
③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 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 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关 汉 卿 元
又 名 《 感 天 动 地 窦 娥 冤 》
窦 娥 冤
(
杂 剧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 一,世界十大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 悲剧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 (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 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 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 本文选的是楔子及前三折。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 么关系?是否矛盾? 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 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 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 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 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 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 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 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 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1 、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错误的一 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
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 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 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 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 式和武打、舞蹈。 D。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 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 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4.对元杂剧四大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的主要作品除了《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等作品外,还有著 名的《桃花扇》。
B.《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他的 《天净沙·秋思》也是元曲中的小令珍品。 C.郑光祖的代表作品是《倩女离魂》。
D.《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 答案:A,《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 传奇创作。
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 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现代戏剧的 “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 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用来说明情节,介绍 人物,相当现代剧的序幕。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 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 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 或“旦本”。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 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 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 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 “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杂剧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 就已经产生了。
结构上“一本 四折一楔子”。 音乐上一折一宫调 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 一本一主唱 内容上:唱、科、白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 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 诉。
D.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 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 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