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壁上距地面高度1.5米处。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提倾斜。

3.手动火灾区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8 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8.1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8.1.1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8.1.2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8.1.2确定。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表8.1.2 火焰探测器的种类地面面积S (m2) 房间高 度(h) 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房间坡度θ θ≤15° 15°<θ≤ 30° θ>30° A (m2) R (m) A (m2) R (m) A (m2) R (m) 感烟探测器S≤80h≤1280 6.7 80 7.2 80 8.0 S>80 6<h≤1280 6.7 100 8.0 120 9.9 h≤660 5.8 80 7.2 100 9.0 感温探测器S≤30h≤830 4.4 30 4.9 30 5.5 S>30 h≤820 3.6 30 4.9 40 6.3 8.1.3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并不应超过本规范附录A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所规定的范围。 8.1.4 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 (8.1.4) 式中:N——探测器数量(只),N应取整数; S——该探测区域面积(m2); 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 K——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宜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二级保护对象宜取0.9~1.0。 8.1.5 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8.1.5.1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5.2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本规范附录B、附录C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8.1.5.3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8.1.5.4 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本规范8.1.4条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8.1.5.5 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6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8.1.7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8.1.8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8.1.9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8.1.10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答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它能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和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 答案: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火灾自动报系统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3什么是火灾报警装置和火灾警报装置? 答案:①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 ②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称为火灾警报装置。它以声、光音响方式向报警区域发出火灾警报信号,以警示人们采取安全疏散、灭火救灾措施。4火灾自动报警设备一般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案: (1)主电源故障。 (2)备用电源故障。 (3)探测回路故障。

(4)误报火警。 5消防监控员定期检查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案: ①每日查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并填写系统运行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 ②每季度应检测和试验报警系统的下列功能,并填写季检表。 ③每年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应作下列检查和试验,并填写年检表。 ④探测器投入运行二年后,应每隔三年全部清洗一遍,并作响应阈值及其它必要的功能试验,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严禁重新安装使用。 6消防系统的分类? 答案: ①水消防系统 ②气体消防系统 ③泡沫灭火系统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误报的种类? 答案: 误报分为危险性误报和安全性误报两种,所谓危险性误报是指火灾发生时生产大量的烟、温而不能使系统发生报警信号者,又称不报。所谓安全性误报是指无火灾的情况下报警,又称虚报。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减少误报的方法? 答案:

手动火灾报警按纽

手动火灾报警按纽 J-SAP-JBF-301/P手动火灾报警按纽 一、J-SAP-JBF-301/P手动火灾报警按纽的功能特点: 1、内置微处理器; 2、采用SMT表面贴装工艺; 3、手动推进弹簧按钮后,内部开关动作,报警信号送到控制器,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复位; 4、有一组无源触点输出; 5、带电话插孔,配合电话手柄使用。电话插孔位于手报的左侧下方 6、二总线,无极性。低功耗,最远传输距离1500m; 7、插拔式结构,可像安装探测器一样先将底座安装在墙上,布线后工程调试前再将手报部件插入底座。易于施工、维护; 8、设双灯显示,正常工作时巡检灯、电话指示灯闪亮,报警时确认灯常亮。 二、J-SAP-JBF-301/P手动火灾报警按纽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电压:DC19-28V(控制器提供,调制型) 2、工作温度:-10℃-+50℃ 3、储存温度:-20℃-+50℃ 4、相对湿度:≤95% (40±2℃) 5、使用环境:室内型 6、监视电流:≤0.3mA(24V)

7、报警电流:≤3mA(24V) 8、确认灯:监视状态瞬时闪烁,报警常亮(红色) 9、外形尺寸:86.5mm长 X 86.5mm宽 X 46.5mm高 10、编址方式:使用专用电子编码器 11、线制:二总线,无极性 三、安装与接线 1、布线施工后,通过预埋盒或使用膨胀螺栓将底座固定在墙上,安装孔距为66mm; 2、探测总线采用 ZR-RVS-2×1.0-1.5mm2双绞线; 3、具有手动报警按钮的所有功能;。 4、同时具有消防电话手柄接入端口,实现与控制中心的应急通讯功能; 5、探测总线 L1 、L2 连接端子1 和端子2,端子5、6接入消防电话系统; 6、安装之前用编码器对其写入相应地址码(1-200); 7、手报部件只能在布线检查后、调试之前安装,以防止因不恰当安装作业造成损失; 8、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接线图例: J-SA P-M-LD2000E-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2 引用标准 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材料设备要求 3.1 钢管、接线盒、桥架、控制及通讯线缆的规格型号、材质及阻燃、耐火特性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消防产品专业认证,材质检测报告、合格证等齐全。 3.2 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缆式探测器等应有3C认证、型式认可证书、产品质量正面书等。 3.3 手报、消防电话、模块箱。 3.4 控制台、消防报警主机、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等。 4 主要机具 4.1 施工机具:电钻、砂轮、电焊机、电锤。 4.2 测量器具:水平尺、钢卷尺、钢直尺、万用表、摇表、对线器。 4.3 调试仪器:专用消防报警系统综合调试仪器。 5 作业条件 5.1 预埋管路、接线盒、地面线槽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 5.2 主机房内土建、装饰作业完工,抗静电地板安装完毕,温、湿度达到使用要求。 5.3 机房内接地端子箱安装完毕。 6 安装工艺 6.1工艺流程: 6.2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请参照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钢管和金属线槽敷设及穿线的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6.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缆敷设等应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对线缆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6.2.2 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 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 Ω。 6.2.3 不同类型、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的消防报警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

一槽孔内。 6.2.4 埋入非燃烧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 6.2.5 如因条件限制,强电和弱电线路同用一竖井时,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6.2.6 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6.2.7 暗装消火栓配管时应从侧面进线,接线盒不应放在消火栓箱的后侧。 6.2.8 管线与线槽的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6.2.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阻燃耐火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6.2.10 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线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6.3 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6.3.1 火灾探测器安装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6.3.2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6.3.3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 6.3.4 探测器的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外接导线应有0.15m 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6.3.5 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6.3.6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装上防护罩)。 6.3.7 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 6.3.8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 内,不应有遮挡物。 6.3.9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6.3.10 在宽度小于3m 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6.3.11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应依据所探测气体的性质而定: a 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重时,探测器安装在下部。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距煤气灶4m 以内,距离地面应为0.3m。 b 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轻时,探测器安装在上部。当梁高大于0.6m 时,探测器应安装在有煤气灶梁的一侧。 c 在室内梁上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时,探测器与顶棚距离应在0.3m 以内。 6.3.12 红外光束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发射器和接收器应安装在一条直线上。 b 光线通路上应避免出现运动物体,不应有遮挡物。 c 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4m,探测器距侧墙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 d 探测器光束距顶棚一般为0.3~0.8m,且不得大于1m。 e 探测器发出的光束应与顶棚水平,远离强磁场,避免阳光直射,底座应牢固地安装在墙上。 6.4 缆式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火灾报警器的原理

火灾报警器的原理 探测器为什么能发现火灾现象呢? 火灾发生时,必然会伴随着产生烟雾、高温和火光,探测器对这些都很敏感。当有烟雾、高温、火光 产生的时候,它就改变平时的正常状态,引起电流、电压或机械部分发生变化或位移,再通过放大、传输 等过程,发出警报声,有的还能同时发出灯光信号,并显示发生火灾的部位、地点。 火灾探测器主要分感烟、感温、光辐射三大类: (1)感烟探测器。一种是离子感烟探测器,它在内外电离室里面有放射源镅241,电离产生的正、负离 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各向正负电极移动。在正常的情况下,内外电离室的电流、电压都是稳定的。一旦有 烟雾窜逃外电离室。千扰了带电粒子的正常运动,使电流,电压就有所改变,破坏了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 衡,于是就发出了信号。还有一种叫光电感应探测器,它有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光敏元件,平常光源发出 的光,通过透镜射到光敏元件上,电路维持正常,如果有烟雾从中阻隔,到达光敏元件上的光就显著减弱, 于是光敏元件就把光强的变化变成电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向人们报警。还有一种叫管道抽吸式感烟探测 器,它的工作原理与光电感应探测器中另一种散射型相似,通过烟雾的反射或散射产生光敏电流,主要用 在船舶上。近年来还出现了激光感烟探测器,它也是利用光电感应原理,不同的是光源改用激光束。这种 探测器采用半导体器件,体积小、价格低、耐震动、寿命长,很有发展前途。 (2)感温探测器。一种是运用金属热胀冷缩的特性。正常的情况下,探测器的电路断开;当温度升到一 定值时,由于金属膨胀、延伸,导体接通,于是发出了信号。一种是利用某些金属易熔的特性,在探测器 里固定一块低熔点合金,当温度升到它的熔点(70~90℃)时,金属熔化,借助弹簧的作用力,使触头相碰, 电路接通,发出信号。这二种探测器都属定温型。即当外界温度超过某一限值时就报警;还有一类是差温型, 升温的速度超过特定值时,便会感应报警。如将两者结合起来,便成为差定温组合式。(3)光辐射探测器。一种是红外光辐射探测器。物质在燃烧时,由化学反应产生闪烁的红外光辐射使硫 化铅红外光敏元件感应,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就能向人们报警。另一种是紫外光辐射探测器,则利 用有机化合物燃烧时,火光中的紫外光,使紫外光敏管的电极激发出离子,通过继电器等,就能打开开关 电路报警。 火灾报警器是重要的安全设备,一切重要的场所,如大型物资仓库、隧道、大型船舶、高层建筑都应 该安装。它还可以与自动灭火设备一起组成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的“自动消防队”。

J-SAP-840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产品说明书

J-SAP-840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产品说明书 一、J-SAP-8401手动报警按钮特点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公共场所,当人工确认火灾发生后按下按钮上的有机玻璃片,可向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显示出报警按钮的编号或位置并发出报警音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前面介绍的各类编码探测器一样,可直接接到控制器总线上。本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拔插式结构设计,安装简单方便; (2)采用无极性信号二总线,其地址编码可由手持电子编码器在1~242之间任意设定;(3)有机玻璃片按下后可用专用工具复位; (4)按下玻璃片,可由按钮提供无源输出触点信号,可直接控制其它外部设备。 二、J-SAP-8401手动报警按钮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电压:总线24V (2)监视电流≤0.6mA (3)动作电流≤1.8mA (4)线制:与控制器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连接 (5)无源输出触点容量:DC60V/100mA (6)使用环境: 温度:-10℃~+55℃ 相对湿度≤95%,不结露 (7)外壳防护等级:IP43 (8)外形尺寸: 90mm×122mm×48.5mm(带底壳) 三、J-SAP-8401手动报警按钮结构特征、安装与布线 本按钮为红色全塑结构,分底盒与上盖两部分。底盒与上盖采用拔插式结构装配,安装拆卸简单、方便,连接紧密,非常便于工程调试及维修更换。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形示意图如图2-1: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接端子示意图如图2-2: 其中: Z1、Z2:无极性信号二总线接线端子 K1、K2:无源常开输出端子 布线要求:信号线Z1、Z2采用阻燃RVS双绞线,导线截面≥1.0mm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底盒背面和底部各有一个敲落孔,可明装也可暗装,明装时可将底盒装在86H50预埋盒上,明装示意图见图2-3;暗装时可将底盒装进埋入墙内的YM-02C型专用预埋盒里(安装方式见第二章1.5节YM-02C使用方法)。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施工方案1

拜耳异氰酸酯和聚醚项目TDI联合装置-基础设施BAYER ISOCYANATE & PET PROJECT TDI TRAIN – INFRASTRUCTURE 火灾报警系统和广播呼叫系统施工方案Work Method of Fire Alarm System And Public Address System 编制:Compiled by: 审核:Reviewed by:

目录 CONTENT 1.工程概况GENERAL STATEMENT (2) 2.编制依据COMPOSE BASIS (4) 3.施工方法MAIN METHOD (4) 4施工方法、技术措施CONSTRUCTION PLAN AND TECHNICAL MEASURE (6) 5.质量保证措施、质量通病及治理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8) 6.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MAIN TOOLS (9) 7.劳动力计划MANPOWER PLAN (9) 8.安全技术措施及HSE管理SAFETY MEASURE (9)

1.工程概况:General Statement 1.1火灾报警和广播呼叫系统包含C581PCS楼、B551楼建筑物和C593柴油发电机部分,B301新增35/10KV变压器室部分以及该区域的水喷雾系统监控。The fire alarm system and public address system include PCS Building C581, B551 Buildings and Diesel Generator C593. B301 New 35/10KV transformer room and its water spray monitoring system are also included. 1.2 C581&C593火灾报警系统为拜耳TDI联合装置的一个子系统火警系统。C581&C593火警系统设备接入变电所C581楼主接线盘P691SS02。B551火灾报警和广播呼叫系统工程为拜耳TDI联合装置的一个子系统。B551火警系统设备接入变电所B551楼主接线盘P661SS02。Fire alarm system of C581&C593 is a sub-project of BAYER ISOCY ANA TE & PET PROJECT TDI TRAIN. The fire alarm system of C581 &C593 is to be connected to PJB P691SS02 of C 581 substation. Fire alarm & Public system of B551 is a sub-project of BAYER ISOCY ANA TE & PET PROJECT TDI TRAIN. The fire alarm system of B551 is to be connected to PJB P691SS02 of C 551 substation 1.3 C581、B551建筑物内全部采用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包括烟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信号模块和控制模块等。C593柴油发电机采用温感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保护。The system for C581&B551 adopts intelligent devices including smoke detectors, manual call points, input signal modules and output control modules etc. Diesel Generator C593 is protected by heat detectors& manual call points. 1.4 B301新增火警系统设备接入新增现场接线箱E421SF01VK303,通过信号和电源总线接入B301 变电所原有现场接线箱E421SF01VK301。新增火警设备包括烟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感温电缆、信号模块、控制模块和地址模块等。 New 301 fire alarm system equipment is to be connected to new on-site wiring boxes E421SF01VK303 and to the existing on-site substation B301 junction box E421SF01VK301 through the signal and power bus. New fire equipments include smoke detectors, manual call points, temperature cables, input signal modules and output control modules module addresses etc. 1.5火灾报警系统联动设备的控制输出采用24V直流电源信号或干接点信号,最大接点容量为30V/1A,反馈输入采用干接点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由UPS消防电源专用回路直接供电。在失电情况下,控制器内置电源将能维持8小时操作。所有火灾报警控制盘、柜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Ω。Fire Alarm System linkage devices adopt 24V DC power control output signal or dry contact signals. The maximum contact capacity 30V/1A and feedback input adopts dry contact signal. Primary power supply of fire alarm control panel requires UPS power. FACP shall be equipped with a standby battery, rated to maintain operation for 8 hours after main power supply failure. All the panels and boxes shall be well earthed; the resistance shall be less than 1Ω. 1.6 C581&C593广播喇叭接入广播呼叫分线箱P691WL04,占用一路广播回路线。B551广播喇叭接入广播呼叫分线箱P661WL03,占用一路广播回路线。各楼层广播喇叭连接至垂直IT桥架旁的接线盒。广播系统功率放大器至广播喇叭采用恒压100V输出馈线方式。在屋顶安装无线对讲天线并固定于围栏上,通过同轴电缆接入广播系统盘中的无线对讲基站。在每套柴油发电机房内设1个频闪灯,在消防报警时点亮。The public address systems of C581& C593 building will be connected to junction box P691WL04 and occupy one speaker loop. The public address systems of B551 building will be connected to junction box P691WL03 and occupy one speaker loop. Speakers on the same floor shall be connected in field junction box beside the vertical IT cable tray. The output of digital amplifier to speakers will be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 1.施工准备: 1.1 图纸会审:此项工作是一步极其严肃的重要技术工作,它能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对提高工程质量有重要的作用。接到图纸后负责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其内容及要求,把疑难问题整理出来,把图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图纸会审和施工交底时解决,也为初期预算的准确率打下基础。 1.2 开工准备: 1.2.1 技术准备:由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工程造价预算和施工材料预算的编制,以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班组人员、后勤保障措施的定位等软件部分组成。现场办公室、工具房、材料房现场用电,较大型工具的准备和首批必须材料的进场等硬件部分组成。 1.2.2 安装准备: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各级职能部门及班组人员应在吃透图纸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规范要求,逐级进行交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Ⅰ质量要求,Ⅱ进度要求,Ⅲ安全及文明工程要求。施工人员带领班组熟悉施工现场条件,掌握土建和装潢进度的配合要求,及时做好用材料进场计划,按专业施工程序指导班组进入工程施工状态。 1.3.必须具备技术资料审批文件、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等前置条件。 2、安装程序 3.组织施工 工程开工后,施工人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配合班组核对图纸给设备定位,明确线路走向,标高要求及线路在不同部位的安装方式,墙面与顶面配管的结合方式,设备接线盒的安装标高尺寸和固定方式等确保项目的交底。 3.1.穿线导管的施工: (1)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2)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3)金属线槽不做设备的接地导体,当设计无要求时,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连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集

第一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说明

典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说明: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4.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5.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6.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7.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他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8.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e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9.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10.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11.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装 说 明 单面支架的电缆隧道、电缆地沟内缆式定温探测器的安装可参见本图。 线型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有特殊安装要求的 探测器,应符合现 行有关国家标准的 规定。 1.布线要求(1)信号线DC24V 电源线(2)本探测报警器背面有两个挂孔,可直接装在墙面的安装钉上。探测报警器须安装在使用燃气没备的房间中,安装位置应选择易 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位置,并尽可能面向气体扩散的方向。探测报警

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管理制度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运行管理 1. 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运行管理由运行车间负 责,车间必须有详细的监控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 2. 在所有涉及消防装置上的工作必须填写工作票,对工 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必须严格审查,不合理的地方作详细的 补充。 3. 外委施工时要有技术交底并要求相关班组指定专门 的监护人。 4. 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在交接班时要进行认真的 检查确认电源及程序正常。 5. 每班对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及控制盘至少要进

行两次检查。 6. 发现火灾报警装置报警应首先确认是否为误发,否则立即确认报警区域,汇报值长并指定专人对报警区域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认火警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火势,及时通知相应的检修班组,必要时及时通知消防队。 7. 若发现消防阀门的位置不正确,不得在未确认前盲目复位,派人核实消防阀门的实际位置后,按消防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且联系检修班组进行检查。 8. 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不得随意进行操作,防止消防门误开。 9. 全厂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每月上旬发电部负责对烟雾自动报警器做一次声、光显示检验。每年春、秋季做烟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传动试验,传动前应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记好传动记录。进行定期传动或电气工作时(例如变压器滤油、加油等)要制定严格的技术措施,防止

J-SAM-GST9122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接线与应用

J-SAM-GST9122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接线与应用 一、J-SAM-GST9122手动火灾报警按简介 J-SAM-GST912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公共场所,本报警按钮含电话插孔。当人工确认发生火灾后,按下报警按钮上的按片,即可向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将显示出报警按钮的编码信息并发出报警声响,将消防电话分机插入电话插孔即可与电话主机通讯。 二、J-SAM-GST9122结构、安装、示意图 J-SAM-GST9122结构特征、安装与布线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形示意图如图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端子示意图如图2- 10 其中: Z1、Z2:报警控制器来的信号总线,无极性。 K1、K2:额定DC30V/100mA无源输出端子,当报警按钮按下时,输出触点闭合信号,可直接控制外部设备。 TL1、TL2:与GST-LD-8304连接的端子。 布线要求:信号Z1、Z2采用阻燃RVS双绞线,截面积≥1.0mm2;消防电话线TL1、TL2采用阻燃RVVP屏蔽线,截面积≥1.0mm2。 三、J-SAM-GST9122应用方法 作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使用时,将报警按钮的Z1、Z2端子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总线上即可。作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消防电话插孔使用时,将报警按钮的Z1、Z2端子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

器总线上,同时将报警按钮的TL1、TL2端子与GST-LD-8304消防电话模块连接,具体见图2-11所示(最末端报警按钮的TL1、TL2接线端子接4.7kΩ终端电阻)。 参考资料: J-SAM-GST9122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507120.html,/goods-676.html 手动报警按钮: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507120.html,/category-12-b0.html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及联动调试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爆炸危险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 二、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参见"21.1 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第21.1.2.1条。 2.2 材料设备要求 1.前端部分:控制台、消防报警主机、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等。 2.终端部分:感烟、感温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缆式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模块等。 3. 传输部分:电线电缆、模块箱等。 4.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选型,对设备、材料和软件进行进场验收,并填写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表。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CCC"认证标识等。如果足进口产品,则需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5.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6.其他材料:塑料胀管、机螺钉、平垫圈、弹簧垫圈、接线端子、绝缘胶布等。 2.3 主要机具 1.安装器具:手电钻、冲击钻、电工组合工具、梯子。 2.测试器具:兆欧表(250V、500V)、对线器、水平尺、小线、线坠。 3.调试仪器:专用消防报警系统综合调试仪器。 2.4 作业条件 1.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2.主机房内土建、装饰作业完工,温、湿度达到使用要求。 3.机房内接地端子箱安装完毕。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形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 一、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它能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和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等相关设备联动,自动或手动发出指令、启动相应的装置。 (一)触发器件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是能对火灾参数(如烟、温度、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按响应火灾参数的不同,火灾探测器分成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复合火灾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和不同的场所。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方式产生火灾报警信号、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器件,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火灾报警装置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收、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诸多任务。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火灾报警装置中,还有一些如中断器、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等功能能不完整的报警装置,它们可视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演变或补充。在特定条件下应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同属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主电、备电自动转换,备用电源充电功能,电源故障监测功能,电源工作状态指标功能,为探测器回路供电功能,控测器或系统故障声光报警,火灾声、光报警、火灾报警记忆功能,时钟单元功能,火灾报警优先报故障功能,声报警音响消音及再次声响报警功能。 (三)火灾警报装置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称为火灾警报装置。它以声、光音响方式向报警区域发出火灾警报信号,以警示人们采取安全疏散、灭火救灾措施。

火灾报警器种类及基本基础原理

火灾报警器种类及基本原理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很多,大致有如下几种: (1)离子感烟探测器。 (2)光电感烟探测器。 (3)感温探测器(包括定温式和差温式)。 (4)气体式探测器。 (5)红外线式探测器。 (6)紫外线式探测器。 2)常用的火灾探测器基本原理 (1)感烟火灾探测器 火灾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衰减熄灭阶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功能在于:在初燃生烟阶段,能自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以期将火扑灭在未成灾害之前。根据结构不同,感烟探测器可分为离子感烟探测器和光电感烟探测器。 ①离子感烟探测器

离子式感烟探测器是由两个内含Am241放射源的串联室、场效应管及开关电路组成的。内电离室即补偿室,是密封的,烟不易进入;外电离室即检测室,是开孔的,烟能够顺利进入。在串联两个电离室的两端直接接入24V直流电源。当火灾发生时,烟雾进入检测电离室,Am241产生的α射线被阻挡,使其电离能力降低,因而电离电流减少,检测电离室空气的等效阻抗增加,而补偿电离室因无烟进入,电离室的阻抗保持不变,因此,引起施加在两个电离室两端分压比的变化,在检测电离室两端的电压增加量达到一定值时,开关电路动作、发出报警信号。 ②光电感烟探测器 光电式感烟探测器由光源、光电元件和电子开关组成。利用光散射原理对火灾初期产生的烟雾进行探测,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按照光源不同,可分为一般光电式、激光光电式、紫外光光电式和红外光光电式等4种。 a、一般光电式感烟探测器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遮光型和散射型两种。 遮光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由一个光源(灯泡或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电元件对应装在小暗室内构成。在无烟情况下,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透镜聚成光束,照射到光电元件上,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使整个电路维持在正常状态,不发出报警。当火灾发生有烟雾进入探测器,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最终版)

天津实华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 消防电信及仪表控制系统 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启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实华项目经理部 二○一六年四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系统安装及调试 (1) 4.工程施工难点及措施 (14) 5.特殊工序施工措施 (14) 6.机具使用计划 (15) 7.质量保证措施 (15) 8.安全保证措施 (16) 9.应急救援预案及处置原则 (17)

一.工程概况 天津实华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设计,消防报警工程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系统两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内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系统,它的功能是自动捕捉火灾监测区域内发生火灾初期出现的烟雾或热气,从而能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控制联动灭火系统、事故通信系统、事故照明、消防给水、火灾区域隔离和防排烟系统,实现火灾监控、报警和灭火的自动化。,本工程是原油储备区,原油是易燃介质,因此防爆、防火是本装置的重点。本装置的消防系统采用SCADA监控管理系统自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在站控中心及10kv变电所内,监控整个装置的火情,在站控中心、10kv变电所、消防站等处设普通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在系统管带设防爆手动报警按钮。二.编制依据 2.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T50093-2013); 2.2、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521-2013); 2.3、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H/T3551-2013); 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0); 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0); 2.7、《建筑电气装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2.8、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提供的设计图纸 三.系统安装及调试 3.1施工程序图

火灾报警装置管理规定

火灾报警装置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及时发现火情,规范火灾报警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火灾报警装置本规定适用于项目部各生产中心对火灾报警装置的选用、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及考核的内容。的安全管理。 3部门职责 3.1 安全环保部负责火灾报警装置的监督管理。 3.2 电气车间负责火灾报警装置的维护保养。 3.3 各生产车间负责火灾报警装置的使用、检查。 4管理内容 4.1 应用火灾报警装置监视生产现场,是及时发现火情、着火事故,预防事故扩大,使爆炸、着火事故及时发现并得到控制而不至发生重大事故的重要手段。 4.2 加强火灾报警装置的使用和管理,使报警装置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达到100%。 4.3 凡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装置及贮运系统有发生爆炸、火灾可能的,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遵循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原则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4.4 火灾报警装置设置的地点、数量、方式应按照有关文件和生产经验及装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配备。选择火灾报警装置应具备以下条件: 4.4.1 取得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颁发的计量器具许可证。 4.4.2 功能、结构、性能和计量应符合国家法令的要求。 4.4.3 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并达到安装现场所要求的防爆等级。

4.4.4 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反应灵敏、便于维修、保证备品备件的供应。 4.4.5 受其它气体干扰小,受温度、湿度影响小。 4.5 火灾报警装置安装场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5.1 可能泄露的可燃性气体的密度(比重)、扩散速度。 4.5.2 室外安装应考虑雨水及有毒气体对检测元件的影响。 4.6 报警器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管理。 4.7 火灾报警装置的主管理部门为安全环保部,负责实时管理,并建立包括火灾报警装置分布、停用、报废等相关的设备管理台账。 4.6 电气车间负责火灾报警装置的维护保养,并每季度对厂所有火灾报警装置进行一次火灾报警试验,并建立检维修记录。 4.7 火灾报警装置实行属地管理,即火灾报警装置的所辖单位水汽进行管理,负责火灾报警装置的使用,并进行记录。 4.8 各生产车间每月对辖区内的火灾报警装置检查一次,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安全环保部。对损坏的报警设备由电气车间进行维修、更换。 4.9 火灾报警装置按运行设备对待,应定期检查,若人为损坏,则按《消防法》相关条款追究其责任。若因检查不及时、不认真而造成火灾报警装置不完好,按照项目部相关规定考核。 4.10 火灾报警装置应指定专人管理,在非事故状态下,其他操作人员不得随意启动火灾报警装置。随意启动火灾报警装置,按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5.安全环保部要建立健全的火灾报警、消防设施、器材使用和维护台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技术要求484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标准 一、明敷穿线钢导管路技术要求 敷设前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内壁是否光滑。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 1、钢导管管路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管路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管路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管路长度每超过10m,有2个弯曲;管路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 2、钢导管管路弯曲敷设时,弯曲管材弧度应均匀。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纹、死弯等缺陷。切断口平整、光滑。管材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3、钢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的4倍。 4、钢导管在敷设前应均匀涂刷防火涂料。 5、为避免明敷设钢导管被破坏,尽量将钢导管直接敷设在粱、棚、柱上,采用“欧姆”形卡固定。 6、明敷设钢导管采用单独的卡具(顶丝欧姆)形卡固定。 7、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管路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8mm。(若采用角钢时规格不应小于25mm*25mm*3mm)

8、明敷钢导管管路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牢固,间距均匀,其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固定点间的最大距离 9、明敷钢导管管路的固定点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200mm,并同一项目中应统一距离标准。(个别情况应满足150~300mm) 9、钢导管管路进入落地式箱(柜)时,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出配电箱(柜)基础面宜为50~80mm。 10、钢管安装敷设进入箱、盒,内外均应有根母锁紧固定,内侧安装护口。钢管进箱盒的长度以带满护口贴进根母为准。 11、明设导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管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12、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连接的紧定螺钉,应采用专用工具操作。不应敲打断、折断螺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