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迷宫小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智能循迹小车___设计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___设计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___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智能循迹小车一、设计背景智能循迹小车是一种能够通过感知地面上的线条进行导航的小型机器人。

循迹小车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仓库管理、物流配送、家庭服务等。

本设计旨在开发一款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智能循迹小车,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1.实现循迹功能:小车能够准确地识别地面上的线条,并按照线条进行导航。

2.提供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对小车进行控制,包括前进、后退、转向等操作。

3.具备避障功能:小车能够识别和避开遇到的障碍物,确保行驶安全。

4.具备环境感知功能:小车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用户端。

5.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小车的硬件和软件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长时间的工作和使用。

三、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1) 采用Arduino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单元,与传感器、驱动器等硬件模块进行连接和交互。

(2)使用红外传感器作为循迹传感器,通过检测地面上的线条来实现循迹功能。

(3)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小车前方的障碍物,以实现避障功能。

(4)添加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以提供环境感知功能。

(5)将无线模块与控制器连接,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2.软件设计:(1) 使用Arduino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编写循迹、避障和远程控制的算法。

(2)设计用户界面,通过无线模块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小车,实现远程控制。

(3)编写数据传输和处理的程序,将环境感知数据发送到用户端进行显示和分析。

四、实施计划1.硬件搭建:按照设计方案中的硬件模块需求,选购所需元件并进行搭建。

2.软件开发: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软件设计需求,编写相应的程序并进行测试。

3.功能调试:对小车的循迹、避障、远程控制和环境感知功能进行调试和优化。

4.性能测试:使用不同场景和材料的线条进行测试,验证小车的循迹性能。

5.用户界面开发:设计用户端的界面,并完成与小车的远程控制功能的对接。

基于赛道记忆的迷宫智能小车的设计

基于赛道记忆的迷宫智能小车的设计

基于赛道记忆控制算法的智能小车的设计摘要:本系统采用A T89S52芯片为核心进行设计,实现了小车智能寻迹,自主学习和信息无线传输等功能,从而在监测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及语音提示。

本系统真对现实中对未知区域实时探测的需求,适当进行了简化,利用迷宫寻迹进行模拟。

小车在迷宫中行进的过程中,会自动寻迹,通过一次迷宫遍历,就能自主学习,计算出最优路径,全过程可在监测端实时显示。

关键词:语音提示;自主学习;控制算法;无线通信引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应用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处理,现代化通讯,数字化信息,现代化显示设备等高新技术而建立的现代化智能监控等系统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应用,智能机器人也就应运而生。

同时,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智能服务机器人能够完成考古发掘,海底揭密,宇宙探索等危险作业,以保证人身安全。

本系统便是一个简化的智能机器人,能够实现智能寻迹和迷宫路径优化等功能,可进一步完善,应用到实际生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1.系统框架1.1 功能概述本系统主要是让小车自主的从迷宫的入口走到出口,并把行走的轨迹传输给监测端,显示出小车的实时信息,并以语音形式播报,另外,无线传输模块还具有自动组网的功能,在多台小车之间也可以通信,这样,多台小车同时探测这一迷宫能大大的提高效率。

1.2 框图如图1所示,首先传感器检测路面信息,将检测到信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后,一方面通过电机驱动控制电机转动,另一方面将数据通过无线电路发送给监测端,当监测端收到信息后,将数据转换为字符通过液晶显示,同时用语音模块提示相关信息。

图1 硬件框图2.硬件系统设计2.1 单片机最小系统本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最小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最小系统2.2 电机驱动采用专用芯片L297N作为电机驱动芯片。

L297N是一个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全桥驱动芯片,它相应频率高,一片L297N可以分别控制两个直流电机,而且还带有控制使能端。

迷宫探险智能电动车

迷宫探险智能电动车

设计报告设计人:洪国阳潘进旺苏雪红指导老师:郭海燕目录迷宫探险智能电动车 (3)1.系统设计 (4)1. 1设计任务 (4)1.2设计要求 (5)1.2 总体设计方案 (5)1.2.1 系统设计思路 (5)1.2. 2各模块方案论证与选择 (6)2.单元电路设计 (7)2.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7)1.1.1电路原理 (7)2.1.2参数计算 (8)2.2黑线跟踪模块 (8)2.2.1电路原理 (8)2.2.2参数计算 (9)2.3障碍物检测模块 (9)2.3.1工作原理 (9)2.3.2参数计算 (10)2.4寻光电路模块 (10)2.4.1工作原理 (10)2.4.2参数计算 (10)2.5霍尔测速模块 (11)2.5.1工作原理 (11)2.5.2参数计算 (11)3 软件设计 (11)3.1软件平台、开发工具 (11)3.2软件实现的功能 (12)3.3软件设计思想 (12)3.4软件总系统的设计 (12)3.4.1 软件的功能及算法 (12)3.4.2 总程序流程图 (13)3.4.3 子程序流程图 (14)4 系统测试 (15)5结论 (15)6参考文献 (16)7附录 (16)附录1 元器件明细表 (16)附录2 仪器设备清单 (17)附录3 原理图 (17)附录4 PCB版图 (18)附录5 程序清单 (18)迷宫探险智能电动车摘要:本设计以PIC16F877A芯片为核心,实现迷宫探险智能小车的系统设计。

该设计由直流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模块,寻光电路模块,红外对射模块,霍尔测速模块以及障碍物检测电路模块组成。

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智能电动车进入迷宫探险,能够躲避障碍物,最终找到光源目的地;其中,智能小车还可以实时显示行走的距离大小。

关键字:智能小车 PIC16F877A 霍尔测速红外对射直流电机正反转1.统设计1. 1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智能电动车,其行驶路线示意图如下:1.2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1)电动车从起跑红线出发(车体不得超过起跑线),从A点进入迷宫行驶。

智能寻迹避障小车设计与制作

智能寻迹避障小车设计与制作

智能寻迹避障小车设计与制作
一、项目任务书
1.利用创意之星每组组装一辆小车,小车样式、电机型号自己确定
2.设计小车电机驱动板、寻迹模块、避障模块电路,设计PCB电路板,制作电路PCB板
3.制作组装小车硬件部分
4.编写单片机控制、检测软件,完成指定功能
5.完成功能如下:
1)在如下赛道完成寻迹功能
说明:蓝色区为起始点,黄色区为终点,中间有三个标志点(位置任意),每检测到一个标志点小车停留5S再前进。

2)完成避障功能,在赛道上可能设置障碍物,小车遇到障碍物停止,或绕道行驶。

3)具有计时功能,能显示到达每个标志点的时间,到达终点时具有声音提示功能
二、项目要求
1.分组讨论,制订项目方案
1)项目分析、硬件模块构成框图、软件思路、机械组装方案等
2)硬件模块原理、组成分析
3)方案论证
2.计划
制订时间进度表、人员分工表3.项目实施
1)组装小车
2)设计各模块原理图
3)采购元件
4)制作硬件模块
5)硬件调试
6)软件设计
7)软件调试
8)整机调试
4.项目测试
写出测试方案、测试报告5.项目评审
1)小组互评
2)小组演示汇报、教师评价三、参考资料
1.器件手册
2.原理图
3.电机知识
4.传感器知识
5.典型算法
L298 / L298N 电机驱动
寻迹:
1、红外反射管ST178
2、光敏电阻
3、摄像头
避障:
1、微动开关
2、红外测距
3、超声波。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实现智能循迹功能,能够沿着预定轨迹自动行驶。

2.具备避障功能,能够识别前方的障碍物并及时避开。

3.具备远程遥控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控制。

4.具备数据上报功能,能够实时反馈运行状态和数据。

二、硬件设计:1.主控模块:使用单片机或者开发板作为主控模块,负责控制整个小车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2.传感器模块:-光电循迹传感器:用于检测小车当前位置,根据光线的反射情况确定移动方向。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通过测量障碍物距离来判断是否需要避开。

3.驱动模块:-电机和轮子:用于实现小车的运动,可选用直流电机或者步进电机,轮子要具备良好的抓地力和摩擦力。

-舵机:用于实现小车的转向,根据循迹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舵机的角度。

4.通信模块:-Wi-Fi模块:用于实现远程遥控功能,将小车与遥控设备连接在同一个无线网络中,通过网络通信进行控制。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实现数据上报功能,将小车的运行状态和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指定的接收端。

三、软件设计:1.循迹算法:根据光电循迹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确定小车的行进方向。

为了提高循迹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进行修正。

2.避障算法: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当距离过近时,触发避障算法,通过调整小车的行进方向来避开障碍物。

3.遥控功能:通过Wi-Fi模块与遥控设备建立连接,接收遥控指令并解析,根据指令调整小车的运动状态。

4.数据上报功能:定时采集小车的各项运行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指定的接收端,供用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四、系统实现:1.硬件组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硬件的组装和连接,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正常通信。

2.软件编程:根据功能要求,进行主控模块的编程,实现循迹、避障、遥控和数据上报等功能。

3.调试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并进行性能和稳定性的优化。

4.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实现对小车的远程控制和数据监测,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F智能迷宫小车

F智能迷宫小车

F题智能迷宫小车【本科组】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智能迷宫小车,小车能在迷宫中自动从起点寻找路线走到终点。

二、要求1.基本要求(1)电动小车必须是自动的,不能使用遥控器,启动后不能再改变策略;(2)电动小车从起点出发,能在迷宫中自动直行、转弯、后退;(3)电动小车从起点出发,能在迷宫中按上图布局对各路径遍历,并自动走到终点;(4)电动小车到达终点后能有明显的声或光提示;(5)电动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不超过8分钟;2.发挥部分(1)电动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2)提高小车速度和让小车不碰壁,缩短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

(3)改变迷宫布局,电动小车可以从起点开始对迷宫搜索一遍以后回到起点,然后从起点开始,电动小车能选择最佳路径以最快速度到达终点,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5分钟。

(4)其他。

三、说明(1)迷宫由8×8个﹑22cm×22cm大小的正方形单元所组成,迷宫布局可变。

(2)迷宫的隔墙高10cm,厚1.2~1.6cm,隔墙建议采用三合板制作,隔墙单元尺寸为22*10*1.2cm,两个隔墙所构成的通道的实际宽度为22-1.6=20.4cm。

隔墙将整个迷宫封闭。

(三合板的厚度在1.2-1.6cm之间选择,但两个隔墙之间的宽度不小于20.4cm。

图中方格细线在测试时没有的,只是为了说明方便)(3)迷宫隔墙的侧面为白色,迷宫的地面为黑色,在迷宫终点处离地5cm高度有一点亮的红色发光二极管,做为辅助识别终点的标志。

(4)一旦竞赛迷宫的布局揭晓,操作员不能将任何有关迷宫布局的信息再传输给电动小车。

(5)当比赛官方认为某电动小车的运行将破坏或损毁迷宫时,有权停止其运行或取消其参赛资格。

(6)小车哪外届不得有任可连线,不得采用人工遥控,起动后不得再操作小车。

四、评分标准。

基于MCS-51的智能迷宫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MCS-51的智能迷宫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MCS-51的智能迷宫小车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CS-51的智能迷宫小车的设计与实现专业:自动化学生:陈震南指导教师:郑恩辉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迅速普及,人们对电子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迷宫小车的出现为今后能够更好地使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活动垫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过完善的迷宫小车将可以广泛用于军事排雷、火灾现场的救灾抢险、有害气体中毒的抢救等活动中。

然而,目前存在的一些迷宫车主要还是停留在人工远程控制阶段,真正稳定完备,并能实现自主学习的智能小车还有待继续研发。

本课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迷宫小车系统,该系统采用STC89S52单片机为主控制核心,实现信号采集,路线判断,以控制小车的运动;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迷宫黑线的走向,结合L298N 芯片驱动减速电机运转,从而实现小车走迷宫。

该系统有单片机控制模块和光电传感器模块两个主要功能模块。

单片机控制模块主要利用单片机接受到传感器输出的高低电平后再输出信号去控制小车的运动;传感器模块则利用光电传感器对黑线的感应,然后输出相应高低电平并传送给单片机。

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测小车在迷宫中所处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运动,最终经判断让小车停止在迷宫出口指定的位置上,并通过迷宫小车的自主学习功能对迷宫路线进行最优化处理并学习记忆,使其在二次走迷宫时,能以最优路径走到迷宫出口。

关键词:迷宫小车;单片机;传感器1.引言:智能迷宫小车也可以称为智能迷宫机器人,既然是智能机器人,那么就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功能:识别,处理,执行,学习。

目前全世界各国所举办的大大小小关于机器人的比赛C数不胜数,其中的宗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创新精神,激发思维想象力,并估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我国高校的机器人比赛中,最为广泛的是“飞思卡尔”杯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该比赛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并要求将其运用至切实的实践中,极好的诠释了上述的机器人比赛宗旨。

正因目前的机器人发展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多智能机器人产品或已经或正在投入到农业、工业的生产当中,代替人工劳图1 迷宫形状示意图作。

自学习式走迷宫智能小车

自学习式走迷宫智能小车

自学习式走迷宫智能小车一、作品介绍设计目标:自学习式走迷宫小车,可以工作于两种模式。

一种是小车自己先试探找出一条走出迷宫的路线,在小车试探时通过一定的算法记下可以通过的路径参数(转过的角度和前进的距离等),下次走迷宫时直接按照记忆的路径参数走,避免再一次的试探或走进死胡同,提高通过的效率。

另一种模式是由人引导小车走一条效率最高的路径,在小车走迷宫时同时记忆路径参数(转过的角度和前进的距离等),然后让小车按照记忆的路径参数走迷宫,同样提高走迷宫的效率。

经过我们小组一个暑假的共同努力,现在小车已经能走出迷宫,下一步我们准备完成记忆路径参数的算法。

(1)小车:由学校提供的宝贝小车,小车两个轮子是360度可连续旋转舵机,直接由控制器MSP430149普通I/O口驱动。

(2)控制器:用TI公司的MSP430149做主控制器。

用P1,P2口的中断功能接受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器根据接受的检测信号控制舵机,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弯、微调。

(3)传感器:选用六个红外数字传感器,左右负责检测左右岔口,前后检测前后障碍物,还有两个用于小车偏离迷宫中心时调整小车,使小车基本上一直处于迷宫中心位置。

(4)供电:用六节可充电电池组,先用LM117-5稳至5V给小车舵机和传感器供电,再用LM117-3.3稳至3.3V给单片机供电。

(5)电平转换:传感器输出的是5V的电压,不能直接传输给MSP430单片机,先用一个分压电阻分得少许电压,然后用1N5819肖特基二极管把电压限制在3.3V左右,直接用电阻分压也可以。

二、心得体会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理论和实际相差蛮大的,很多理论上成立的东西,实际实现时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开始用1N5819上拉3.3V,考虑到1N5819最大压降为0.3V,所以传输给单片机的电压不会高于3.6V,实际测时有可能达到3.8V甚至更高。

最后我们在1N5819之前加了一个分压电阻,传感器传输给单片机的电压不会超过3.6V。

智能迷宫小车方案

智能迷宫小车方案

首届ST-EMBED电子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走迷宫的小车A Robot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Communication参赛学校:华中科技大学参赛学生:肖骁、刘焱、孙静超、姚聪、吴正华指导老师:钟国辉参赛队号:2006年1月27日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工程系Dian团队走迷宫的小车摘要:本系统采用ST公司ARM7芯片STR710FZT6为核心进行设计,合理利用了该芯片上丰富的资源,实现小车智能蔽障、寻迹,信息无线传输等功能,从而在远端PC上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本系统针对现实中出现的对于未知区域实时探测的需求,适当进行了简化,利用迷宫进行模拟。

其中,有一台智能小车,和一个PC端。

小车在迷宫行进的过程中,会自动蔽障、选择路线,并通过无线模块将行进的信息实时传送给远端PC机,从而在PC端显示出小车在迷宫中行进的路线。

为了达到在迷宫中行走的目的,我们要设计蔽障和迷宫算法,为了使小车的信息能够实时传输到远端PC机,就需要设计一套较为实用和可靠的无线通信协议。

关键词:蔽障,迷宫算法,无线通信协议A Robot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CommunicationAbstract:This system uses STR710FZT6 ARM7 chip as a core and its rich resources to achieve a smart car with functions of intelligent languishing impaired, mo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others, PC on the remote will obtain the information for real-time display. In view of the reality of the system for real-time detection of unknown regional demand, we make a proper conduct of a simplified, using simulation maze. Among them, they have a smart car, and a PC terminal. In the process, the smart car will automatically languishing barriers, choose route and the road line will be through wireless module and 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o distant PC which shows i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we have to design languishing impaired and maze algorithm, and also with the purpose of making Dolly have the ability of 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o distant PC, we should design a more practical and reli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Keywords: languishing impaired, maze algorith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目录1 引言 (4)2 功能概述及方案设计 (6)2.1功能概述 (6)2.2 具体方案设计 (7)2.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7)2.2.2小车控制模块设计 (7)2.2.2.1 小车车体的设计 (7)2.2.2.2 小车控制器模块 (8)2.2.2.3 电源模块 (8)2.2.2.4 稳压模块 (8)2.2.2.5 电机驱动模块 (8)2.2.2.6 小车控制模块设计 (8)2.2.2.7 车速检测模块设计 (8)2.2.3 超声波模块设计 (9)2.2.4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10)2.2.4.1 硬件选型 (11)2.2.4.2 通信协议介绍 (15)2.2.4.3 利用ARM芯片上的资源 (18)3 系统硬件设计 (19)3.1硬件设计概述 (19)3.2 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19)3.3 测速模块设计 (19)3.4 超声波模块设计 (20)3.5 无线通信模块 (21)3.6 电源模块硬件设计 (22)4 系统软件设计 (24)4.1 下位机控制模块 (24)4.1.1 模块描述 (24)4.1.2 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25)4.1.3 主控模块设计 (25)4.1.4小车控制模块 (26)4.1.5 超声波模块 (26)4.1.6 无线通信模块 (26)4.2 PC机处理模块 (26)5 现在所完成的工作 (27)6 结束语 (27)1 引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前进的步伐越迈越宽,应用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处理,现代化通讯,数字化信息,现代化显示设备等高新技术而建立的现代化智能,监控等系统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应用,智能机器人也就应运而生。

智能小车设计方案报告

智能小车设计方案报告

摘要自主反应式智能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控制系统。

对电路的分析和验证工作依靠智能化来完成,效率高。

因此它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本小车以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在SHARK二型小车的基础上研究小车避障寻迹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完成障碍检测、避障、寻迹功能。

充分运用了430单片机的功能。

本论文介绍了智能小车的机械结构及相应的硬件电路和实现算法。

在机械结构上,对普通的小车作了改进,即用一个万用轮来代替两个前轮,使小车的转向更加灵敏。

利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来寻迹、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来检测障碍物的位置,通过改变单片机产生的PWM方波的占空比,使其能在设计范围内可实现任意角度黑线和任意角度移动,还可以实现避障的功能。

在算法上,利用矢量分解法、PID算法等对小车的运行进行控制并能有效的改善其运行轨迹。

关键字:MSP430寻迹避障PWMAbstractIndependence’s responding type intelligence system is a kind of applied extensive control system.Analyzing electric circuit and verifying a work depends on the intelligence to complete,its efficiency is high.So i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a very meaningful works.With the core of430microcomputer and at the foundation of SHARK,the No.3 small car can complete an obstacle examination,avoiding stumbling block and looking for vestige function,making full use of430microcomputer.This thesis introduced machine structure,homologous hardware electric circuit and the calculate way of the intelligence small car.Making improvement to the common car on the machine structure,we use a perfect wheel to make the car turning more easily.And we use some sensors to look for vestige and avoid stumbling block.By change the empty ratio of PWM,the car can arbitrarily move with any angle of the black line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design.On the calculate way,we use vector decomposition method、PI D to control the car and improve its track.Key word:MSP430looking for vestige avoiding stumbling block PWM PID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3)2.1前轮(导向轮) (3)2.2电机 (4)2.3反射式红外传感器 (5)2.4红外一体化接收头 (6)第三章硬件电路 (11)3.1电机驱动电路 (11)3.2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电路 (13)3.3红外一体化接收头电路 (14)3.4处理器电路 (16)第四章电路原理图 (19)第五章控制算法 (21)5.1黑线位置判别 (21)5.2巡线算法 (21)5.3搜线算法 (23)5.4障碍物位置判别 (23)5.5转弯控制 (25)5.6迷宫探路控制 (26)第六章相关软件 (29)第七章总结 (35)7.1本文总结 (35)7.2进一步的工作 (35)致谢 (37)参考文献 (39)附录一 (41)附录二 (42)第一章绪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前进的步伐越迈越宽,应用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处理,现代化通讯,数字化信息,现代化显示设备等高新技术而建立的现代化智能,监控等系统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应用,智能机器人也就应运而生。

智能循迹小车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循迹小车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循迹小车总体设计方案1.1 整体设计方案本系统采用简单明了的设计方案。

通过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的传感器循迹模块黑线路经,然后由AT89S52通过IO口控制L298N驱动模块改变两个直流电机的工作状态,最后实现小车循迹。

1.2系统设计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控制方案;(2)将各个模块进行组装并进行简单调试;(3)画出程序流程图,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4)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内;(5)进行调试以实现控制功能。

1.2.1系统基本组成智能循迹小车主要由AT89S52单片机电路、循迹模块、L298N驱动模块、直流电机、小车底板、电源模块等组成。

(1)单片机电路:采用AT89S52芯片作为控制单元。

AT89S52单片机具有低成本、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超低功耗、低电磁干扰,并且与传统的8051单片机程序兼容,无需改变硬件,支持在系统编程技术。

使用ISP可不用编程器直接在PCB板上烧录程序,修改、调速都方便。

(2)循迹模块:采用脉冲调制反射红外发射接收器作为循迹传感器,调制信号带有交流分量,可减少外界的大量干扰。

信号采集部分就相当于智能循迹小车的眼睛,有它完成黑线识别并产生高、低平信号传送到控制单元,然后单片机生成指令来控制驱动模块来控制两个直流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完成自动循迹。

(3)L298N驱动模块:采用L298N作为点击驱动芯片。

L298N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响应频率高的全桥驱动芯片,一片L298N可以分别控制两个直流电机,并且带有控制使能端。

该电机驱动芯片驱动能力强、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性能优良。

L298N的使能端可以外接电平控制,也可以利用单片机进行软件控制,满足各种复杂电路的需要。

另外,L298N的驱动功率较大,能够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输出不同的电压和功率,解决了负载能力不够的问题。

迷宫小车系统的设计论文文

迷宫小车系统的设计论文文

目录摘要 (3)ABSTRACT (3)1. 绪论 (4)1.1迷宫小车的作用与意义 (4)1.2迷宫小车的发展现状 (4)2. 设计任务及要求 (4)2.1 设计任务 (4)2.2 技术基本要求 (5)3. 系统方案的论证 (5)3.1单片机控制模块 (5)3.2电机控制模块 (5)3.3光电监测模块 (6)3.4显示模块 (6)4. 总体设计方案 (7)4.1系统模块 (7)4.2系统方案 (7)5. 硬件电路设计 (7)5.1电动机驱动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7)5.2单片机控制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8)6. 系统的软件设计 (8)6.1程序流程框图 (10)6.2光电检测程序 (10)6.3电机转动程序 (12)6.3.1电机前进程序 (12)6.3.2电机后退程序 (12)6.3.3电机左转程序 (12)6.3.4电机右转程序 (12)6.3.5电机停止程序 (12)6.4显示程序 (13)7. 系统测试与分析 (13)7.1测试工具 (13)7.2测试结果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6)致谢 (22)迷宫小车系统设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6级指导教师:赖**摘要: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迷宫小车系统。

该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制核心,实现信号采集,路线判断,行驶总时间的显示,以控制小车的运动;利用光电开关感应墙体的存在,结合L298N芯片驱动减速电机运转,从而实现小车走迷宫。

该系统有单片机控制模块和光电监测模块两个主要功能模块。

单片机控制模块主要利用单片机接受到光电开关输出的高低电平后再输出信号去控制小车的运动;光电监测模块则利用光电传感器对墙体的感应,然后输出相应的高低电平并传送给单片机。

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测小车在迷宫中所处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运动,最终经判断让小车停止在迷宫出口指定的位置上。

关键词:单片机;电机驱动;光电开关The System Design of Maze Trolley SystemYi Yinxue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Grade 2006, Instructor:LaiChunhongAbstract:Microcontroller AT89S52 is used to this maze trolley system to achieve signal acquisition ,line judge and the display of the driving total time.The principle of this system is that use photoelectric sensors which senses the presence of wall combined with the L298N chip to drive the DC Motor,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e trolley move and locate, Then achieve the goal that trolley move in the maze!This system composed of modules such as SCM Control Module,Photoelectricity Monitoring Module,and so on.The SCM Control Module uses the SCM to output singnal after receiving the high-low output of photoelectric switche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move of trolley. Then the Photoelectricity Monitoring Module uses photoelectric sensors to judge the presence of wall ,then output corresponding high-low voltage to transmit to the microcontroller .This allow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car position in the maze,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vement,at last achieve the goal of making the trolley stop at the specified location.Key word: microcontroller; motor drive; photoelectric switch1. 绪论1.1迷宫小车的作用与意义进入21世纪,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迅速普及,人们对电子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智能寻迹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行走并根据黑线路径进行导航的小型机器人。

本设计方案旨在实现小车的自主控制和路径识别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以根据预定路径行走的智能小车。

二、技术原理智能寻迹小车的核心技术包括光电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

光电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黑线路径,控制模块用于辨识路径信号并控制小车的行走方向,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小车的轮子转动。

小车通过光电传感器模块获取黑线路径的信号,经过控制模块的处理后,驱动模块控制轮子的转动实现小车的行走。

三、硬件配置1. 光电传感器:用于感知黑线路径,采用多个红外线光电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进行测量。

2. 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用于接收和处理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车轮转动。

3. 驱动模块: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驱动车轮的转动。

四、软件架构1. 信号处理算法:根据光电传感器模块的输出信号,设计信号处理算法,将感知到的黑线路径转化成可识别的控制信号。

2. 路径识别算法:分析感知到的黑线路径信号,识别出黑线的走向,并根据识别结果控制小车的行走方向。

3. 控制算法:根据路径识别算法的结果,控制驱动模块产生适当的电压,实现小车轮子的转动。

五、功能实现1. 自主行走功能:小车能够根据识别的黑线路径自主地行走,避免碰撞障碍物或偏离路径。

2. 路径识别功能:小车能够准确地识别黑线路径,并根据路径进行相应的控制。

3. 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对小车进行远程控制,包括行走方向和速度的控制。

六、性能指标1. 导航准确性:小车在正确识别黑线路径的情况下完成整个行程,保持在路径上的偏离范围小于5mm。

2. 响应速度:小车对路径信号的处理和控制反应时间小于100ms。

3. 可靠性:小车在连续行走1小时内不发生故障,并能正常完成指定的行走任务。

七、安全性考虑1. 碰撞检测:小车装配超声波传感器,能够检测前方的障碍物并自动停止行走,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智能迷宫小车报告

智能迷宫小车报告

长通杯电子竞赛报告目录目录............................................................................................................................................. - 0 - 摘要.............................................................................................................................................. - 1 - 一、系统方案 .................................................................................................................................. - 2 -1.方案论证与实现方法 ............................................................................................... - 2 -1.1.1控制器选择 ............................................................................................................ - 2 -1.1.2电动车车体的选择 ................................................................................................ - 2 -1.1.3电动车的动力方案选择 ........................................................................................ - 2 -1.1.4电机驱动电路方案选择 ........................................................................................ - 2 -1.1.5终点黑线及边界的检测方案选择 ........................................................................ - 2 -1.1.6显示器的选择方案 ................................................................................................ - 2 -2.系统设计与结构框图 ............................................................................................... - 3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 - 3 -三、功能概述及方案设计 .............................................................................................................. - 4 -1.功能概述 ................................................................................................................... - 4 - 2.具体方案设计 ........................................................................................................... - 4 -2.2.1.STC12C5404AD增强型单片机系统................................................................. - 4 -2.2.2.电机驱动及电源电路 ......................................................................................... - 4 -2.2.3.边界路口及黑线检测电路 ................................................................................. - 5 -2.2.4.液晶显示电路 ..................................................................................................... - 6 -四、程序流程与程序设计 .............................................................................................................. - 7 -1. 程序流程图 ................................................................................................................ - 7 -五、测试结果分析 .......................................................................................................................... - 8 -六、综合总结 .................................................................................................................................. - 8 -1. 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 - 8 -2. 小车优缺点分析 ........................................................................................................ - 9 -4.2.1.优点 ..................................................................................................................... - 9 -4.2.2.缺点 ..................................................................................................................... - 9 -3.结束语 ....................................................................................................................... - 9 -电子信息工程摘要本系统采用STC公司12C5404AD芯片为核心进行设计,并配合L293D驱动芯片,合理利用了该芯片上丰富的资源,采用红外对管及光电反射开关作为传感器,在LCM128645ZK上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智能迷宫小车

智能迷宫小车
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因此在移动机器人的研制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超声波程序控制较为麻烦,不易编写程序,价格也比较贵。
{CCAP0L = CCAP0H = 0X1b;
Delay(170);
CCAP0L = CCAP0H = PWM0LEFT;
}
}
else//当墙壁很少的地方时,利用远距红外,是小车贴墙走
{if(L_LED&(!R_LED))
Keyword:STC12C5A60S2 PWMReducing_MotorAutomatic_in _Avoiding _Obstracles Infrared_Distance_Measurement Labyrinth_Algorithm
一.系统方案
1.1蔽障检测和测距模块
方案一:超声波检测避障和测距
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方案二。
1.2单片机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用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
利用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主控制器。CPLD可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密度高、稳定性高、IO资源丰富、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并可应用EDA软件仿真、调试,适合作为大规模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但迷宫小车系统并没有复杂的逻辑运算,且数据处理速度的要求也不高,不能完全发挥CPLD的优势,同时,由于其集成度较高,硬件成本偏高,同时由于芯片引脚较多,实物硬件电路布线复杂,加重了电路设计和焊接的工作。
方案二:采用STC12C5A60S2
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该单片机扩展功能强,具有2路PWM,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技术成熟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个电子控制系统,完全能满足本系统的功能需求。

走迷宫小车设计--硬件设计

走迷宫小车设计--硬件设计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设计(论文)题目:走迷宫小车设计—硬件设计起迄日期: 2012年1月18日~ 2012年6月3日设计(论文)地点:淮阴工学院指导教师:李亚洲专业负责人:发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1 月10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走迷宫小车是以走迷宫为目的而制作一个微型机器人,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穿越迷宫到达终点。

本课题主要完成走迷宫小车硬件系统设计,要求完成硬件系统的原理设计、器件选型、硬件制作调试等工作,同时与同组同学协作,完成走迷宫小车的制作、集成调试。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1、设计内容:设计走迷宫小车硬件系统,与同组同学完成走迷宫小车的制作、调试。

2、设计要求:(1)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充分调研,与同组同学一起确定方案及计划;(2)与同组同学共同完成走迷宫小车的元器件选型;(3)完成走迷宫小车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4)翻译与本专业或设计课题相关的英文文献,译文不少于3000汉字。

(5)设计论文不少于12000字。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图表、实物样品等〕:论文成果:1. 根据毕业论文书写规范,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详细介绍设计、调试过程;2. 设计制作出走迷宫小车。

4.主要参考文献:1.张瑜,王益涵. ARM嵌入式程序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2.张勇. ARM原理与C程序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陈永甫. 常用电子元件及其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6.杨帮文. 实用电子小制作精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7.张宪. 电子电路制作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沙占友 . 集成化智能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9.余锡存,曹国华.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0.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起迄日期工作内容2012年2月16日 ~ 2月26日书写开题报告;准备相关资料;开题答辩2月27日 ~ 3月6日查阅资料,设计方案3月7日 ~ 5月7日各部分详细研究、设计5月8日 ~ 5月22日整理资料、撰写论文5月23日 ~ 5月26日打印论文5月27日 ~ 5月29日上交论文到教研室5月30日 ~ 6月3日毕业答辩所在专业审查意见:系(院)意见:负责人:年月日系(院)领导:年月日。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智能循迹小车是一种能够根据预设路径自主行驶的无人驾驶车辆。

本设计方案旨在实现一辆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与制作。

一、方案需求:1. 路径规划与控制:根据预设的路径,小车能够准确、迅速地在指定道路上行驶,并能随时调整方向和速度。

2. 传感器控制与反馈:小车具备多种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和道路状况,如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道路上的障碍物。

3. 自主导航与避障能力:小车能够自主判断并决策前进、转弯或避让,确保安全行驶。

当感知到障碍物时,能及时做出反应避开障碍。

二、方案设计:1. 硬件设计:a. 小车平台:选择合适的小车底盘,具备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大小和外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b. 传感器系统: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摄像头等,用于感应周围环境和道路状况。

c. 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控制器,以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决策和控制小车运动。

2. 软件设计:a. 路径规划与控制算法:通过编程实现路径规划算法,将预设路径转换为小车可以理解的指令,控制小车的运动和转向。

b. 感知与决策算法: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实时判断周围环境和道路状况,做出相应的决策,例如避开障碍物或调整行驶速度。

c. 系统界面设计:为方便操作和监测,设计一个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小车的状态信息和传感器数据。

三、方案实施:1. 硬件实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部件,并将它们组装在一起,搭建小车平台和安装传感器。

确保传感器按照预期工作稳定。

2. 软件实施: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开发控制程序。

编写路径规划、感知与决策算法,并将其与硬件系统绑定在一起。

通过测试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

3. 功能测试:对小车进行现场测试,包括路径规划、感知与决策的功能、反应时间和精度等方面的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方案展望:1. 增加智能化功能:进一步发展智能循迹小车的功能,添加更多的传感器和算法,实现更高级的自主导航和避障能力。

迷宫小车

迷宫小车

目录1.设计的任与要求 (3)2.方案论证与选择 (4)2.1迷宫小车的系统法案 (4)2.2传感器的选择与比较 (4)2.3车体的选择与比较 (4)2.4前进路径与返回路径的最优选择 (4)2.5传感器个数的比较与选择 (4)3硬件系统设计 (4)3.1 总体设计 (4)3.2单元电路设计 (4)3.2.1传感器单元电路的设计 (4)3.2.2电机驱动单元电路的设计 (4)3.2.3电源模块单元电路的设计 (4)4软件系统设计 (4)4.1 总体设计 (4)4.2 各子模块的设计 (4)4.2.1 转弯模块的设计 (4)4.2.2终点识别模块的设计 (4)4.2.3防误判模块的设计 (4)5设计体会 (4)附录A (4)附录B (4)走迷宫小车1.设计的任务与要求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小车完成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识别障碍物并根据传感器的辨别实现快速稳定的行驶。

小车系统以AT89S51 单片机为系统控制理器;采用红外传感获取赛道的信息,来对小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

此外,对整个控制软件进行设计和程序的编制以及程序的调试,并最终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实现小车的预期功能。

1.1设计指标1迷宫为正方形2.4m×2.4m,场地、挡板(含车库挡板)均为白色,挡板高15cm。

迷宫内过道挡板间距25cm,车库尺寸30cm×30cm,迷宫入口处设置入口标志线,出口处设入库标志线(与车库入口齐平)。

标志线距迷宫外挡板均为10cm,为2cm左右宽的黑色胶带。

2迷宫外设有小车出发点,并在白色跑道粘贴有引向迷宫入口的黑色寻迹线,寻迹线为2cm左右宽的黑色胶带。

3为了避免选手提前记下迷宫结构、提前设置行走路线,该迷宫赛前会进行部分调整。

1.2 设计要求1.电路原理2.元器件及参数选择89C51单片机1个、3v直流电机2个、底盘1个、红外对管传感器6个、电机驱动L91102个、比较器LM385 3个L7805 1个电阻电容若干。

基于MCS-51单片机的智能机器人迷宫车的设计

基于MCS-51单片机的智能机器人迷宫车的设计

基于MCS-51单片机的智能机器人迷宫车的设计机器人应当具有几个特征:移动功能,执行功能、感觉和智能。

目前全世界各国举办的涉及硬件,软件仿真的机器人大赛不下20余类。

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比赛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激发思维的想象力,鼓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不仅如此,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自动控制产品已经介入生产,在农业、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新的工作方式将大大的缩短了人工作业的时间,并且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的支出。

走迷宫的微型机器鼠主要是基于自动引导小车(Au to Guided Vehicle,AGV)的原理,实现机器鼠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躲避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走出迷宫。

在此选择制作一个简易的行进装置,使其能顺利的走避障或是迷宫。

为了实现小车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躲避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障碍判断采用单光束反射取样红外传感器,驱动电机采用直流电机,控制核心采用MCS-51单片机。

控制上采用分时复用技术,仅用一块单片机实现了信号采集、线路判断、电机控制等功能。

迷宫由16×16个区组成。

起点设在拐角处,终点设在中央,占4个区。

每个区为180 mm×180 mm大小,间壁高为50 mm,厚度为12 mm,侧面涂白色,底面涂黑色,如图1所示。

1 迷宫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迷宫车由墙壁传感器、单片机控制板、动力及转向系组成的,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

迷宫车采用轮式移动方式。

优点是:结构和控制简单而且技术成熟。

从选定电动机转速和轮胎直径,可以简单地计算出小车的速度。

但是,有关路面的阻力或上坡的驱动转矩等成为重要的因素。

考虑这点,在轮胎上使用无线遥控车的塑胶轮胎。

如图3所示,前轮1为万向脚轮或球形轮,后轮2和后轮3为独立驱动轮,利用它们的转速差实现转向。

这种组合的特点是机枢组合容易,而且当2个驱动轮以相同速度、相反方向转动时车体能绕2个驱动轮连线的中点自转,值得注意的是自转中心与车体中心不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bit P2_1=P2^1; //中右传感器
sbit P2_2=P2^2; //中间传感器
sbit P2_3=P2^3 //中间传感器
sbit P2_4=P2^4; //左侧传感器
turn1=P2|0xE0; //P2 用于检测路线 0xE0 屏蔽高位
switch(turn1)
{//寻线模块//
case 0xE4: advance(1)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我们采用了五个传感器
前端三个为寻线,左右两个为路口检测
用三个传感器中间的在线上两侧分别骑线这样便于快速校正小车位置,而且中间传感器还用
于 90 度转弯时小车头部位置的确定。
寻线程序:
sbit P2_0=P2^0; //右侧传感器
***************电机选择及问题分析:*************** 电机为网上购买 220r/min 存在问题: 1 速度过快 2 采用蓄电池 惯性较大 3 两轮速度不均 右侧轮速度较慢 解决: 综上原因我们采用 pwm 调速,降低速度减小惯性影响,双 pwm 调速平衡两轮速度 pwm 采用 T0 定时器 工作模式 2 自动重载模式 (详细程序见 .c) 晶振 11.0592 TH0=0x9B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总体设计
作品简介: 作品硬件主要分为 5 个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及稳压模块、主控模 块、车体框架。 软件部分:采用 C 语言编写
软件主要部分包括: (1)寻线函数 (2)pwm 调速函数 (3)1602 显示函数 (4)路口判断与记录函数 (5)最优路劲计算函数 (6)直角平角转弯函数 (7)时间记录函数 ****************传感器选择**************
当遇到死胡同时说明此岔路口为错误路线记录为“LBL”那么当遇到这个路口时我们 可以用“A”来代替。“LBL”=“A”
小车继续行走遇到“前右路口”继续前进记录“A”,遇到死胡同记录“B”又遇到“左 前路口”记录“L”,小车遇到了“死胡同”说明小车走错了路线记录了如下数据:“ABL”
可以看出小车到此路口应右转所以“ABL”=“R”。 综上分析小车沿着红线行走时遇到岔路口记录一次数据,遇到“死胡同”说明走错路 线,那么同上每次遇到“死胡同”时处理一次数据 注:小车在没有遇到岔路时不记录数据 例如 “左弯道” 和“右弯道” 结果:“LBL ABL LBL LBL L”=“A R A A L” 分析结果完全正确,看我们只是简单的做了个“寻线”神秘的迷宫小车算法就这样被 我们破解了,那么我们换一个较复杂的迷宫测试是否正确:
case 0xE2: balance(1,90,1,30);break; //11100010 重左偏,大幅度左转
}
Advance();为前进函数
A 代表 Advance 前进 R 代表 Right 右转 L 代表 Left 左转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有图可以看出 沿着左侧红线行走时 遇到第一个“左前路口”记录“L”,遇到“死胡 同路口”时做了一个 180 度转弯 记录“B”继续行走遇到第三个路口“丁字路口”记录“L”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TL0=0x9B
TMOD=0x02 中断时间 110us //占空比精度 第一次:
t=100;
//可调占空比范围
T=110*100=11ms //pwm 周期
电压 6.33v 中加:
中速:
慢加: 慢速:
左轮 60
;break; //11100100B 前进
case 0xEC: balance(1,70,1,90);break; //11101100 微右偏,轻微右转
case 0xE8: balance(1,30,1,90);break; //11101000 重右偏,大幅度右转
case 0xE6: balance(1,90,1,70);break; //11100110 微左偏,轻微左转
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占用了车体较大的空间使传感器的距离
按放带来了难度而且本电路的实际功耗也较大。
所以果断的我们放弃了此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最总我们选定了固定频率的电路设计
如图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本电路采用固定 38K 晶振频率经比较器 LM339 输出方波再经过三极管 8050 同时带 5 个红 外发射头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小车沿左侧线行驶遇到岔路口记录数据
原数据“: LBL A ABL LBL BL L L LBA A LBL BL BL LBL L L ABL ”
处理 1“: A A R A BL L L R A A BL BL A L L R ”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图一的特点是负载能力强 价格便宜采用四个大功率晶体管组成 H 桥式电路,四个大 功率晶体管分为两组,交替导通和截止,用单片机控制使之工作在开关状态,进 而控制电机的运行。 缺点占用空间较大
图二采用了 L298N 驱动芯片 特点是负载能力强 集成两个驱动电路 带有使能 方便 pwm 调 速 为了减低错误 节约空间 减少调试时间 我们选择了第二种设计方案。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迷宫算法设计*********************
路径主要有如下可能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将迷宫线做如下分析
我们将迷宫的入口和出口用两条相互闭合的线连接起来,红线和黑线分别代表小车运行时的 左侧和右侧,只要小车沿着其中任何条线来行使,小车定能走出迷宫。 我们假设小车沿着左侧红线行使。并在到达岔路口时做如下判断: 注:B 代表 Back 返回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center311 Lab 2 制 作 实 验 室 学生组 设 计
由于电机电机不符设计要求更换为 12V 电机。 6V 经 7805 稳压后得到 4.6 电压偏低
最终我们采用了 12V 干电池+7805 的方案 12V 蓄电池虽然电量大,但重量和体积较大 所以采用了 8 节 1.5V 干电池,价格也低。
找到终点。
注:处理 2:R
BL= B
处理 3:A
B
A= B
处理 5:L
B
L= A
总结:迷宫可能有如下 9 种组合结果:
"LBL=A","LBA=R","ABL=R","ABA=B","ABR=L","RBA=L","RBR=A","RBL=B","LBR=B"
**************************传感器与软件设计********************************* 传感器设计一: 等腰梯形设计:
2.5 时间 5000 左转 90 度 时间 60000 左转 180 度 时间 60000+65000 电压 12.6v 微进 7cm 时间 20000 左转 90 度 时间 20000 右转 180 度 时间 40000
**************电源选择************ 电源原用 6V 蓄电池+7805 稳压 给电机和单片机传感器供电 实际测量中
左轮 50
左轮 40 左轮 30
右轮 80
右轮 70
右轮 50 右轮 40
慢加:
右转 180 度 时间 40000—39000
右转 90 度 时间 23000—22000
右转 45 度 时间 13000—12000
微进 3 厘米 时间 15000
第二次:
T=110*10=1.1ms
快速:
中速:
慢速:
检查电路 发现一个焊点没有连接
调试: 发射频可调 0~500KHZ
检测距可调 0~30cm
2010 年 5 月 19 号
另外两个红外传感器焊接完成
在实际中我们决定放弃本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理由:每个传感器必须采用独立的发射与接收源虽然抗干扰能力较强
但是本电路采用了两个芯片 6 个电容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电阻 给焊接和问题调试
发射头用热塑管 减小相互间的干扰,接收头采用 HS38B 接收 38K 红外波,电路设计简单 看 干
扰能力强,经讨论决定应用此方案。
*****************************驱动电路硬件设计******************************* 驱动电路一般有两种选择方式
如图
中心频率不同,但中心频率不能大于 500KHZ。调整 VR 可改变探测距离,注意探测距离要 受反射面颜色的影响,这是红外线的特性决定,寻迹机器人用了此特性。本电路特点发射与 接收频率可调可检测多种颜色的反射面。
2010 年 5 月 18 号
第一个传感器焊接完毕,测试无法使用 检测电路没有发现问题
2010 年 5 月 19 号
处理 2:“A A R
R
LL R A R
BL A L L R ”
处理 3:“A A R
R
LL RA
B
A LL R ”
处理 4:“A A R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