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维导图训练

合集下载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思维导图与知识点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思维导图与知识点训练含答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目录课文知识点框架一 (1)1.古诗二首 (2)2.找春天 (7)3.开满鲜花的小路 (12)4.邓小平爷爷植树 (18)知识点框架二 (22)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3)6.千人糕 (30)7.一匹出色的马 (36)识字知识点框架三 (42)1.神州谣 (43)2.传统节日 (48)3.“贝”的故事 (52)4.中国美食 (58)课文知识点框架四 (61)8.彩色的梦 (62)9.枫树上的喜鹊 (68)10.沙滩上的童话 (73)11.我是一只虫子 (78)知识点框架五 (83)12.寓言二则 (84)13.画杨桃 (91)14.小马过河 (97)知识点框架五 (102)15.古诗二首 (103)16.雷雨 (109)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13)18.太空生活趣事多 (116)知识点框架七 (123)19.大象的耳朵 (124)20.蜘蛛开店 (131)21.青蛙卖泥塘 (136)22.小毛虫 (141)知识点框架八 (145)23.祖先的摇篮 (146)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151)25.羿射九日 (156)参考答案及解析 (161)第一单元春天4561 古诗二首知识点一:识字与写字知识点解读1.能准确识读“莺、扶、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11个生字。

正确认读:“莺、咏、妆”为后鼻音,“剪”为前鼻音,“丝”为平舌音,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

正确识记:a.象形识字法:“丝”字就像两端打了结的蚕线。

b.字理演变法:“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留”的省略,表示在田间储积雨水的水池。

柳,甲骨文(木,树)(卯,即“留”,积水池),表示长在池边的、喜湿的树木。

c.实物识字法。

把生字和具体的实物相结合来认识生字,做到实物和生字互相对应。

比如“莺、堤”两字。

d.演示识字法。

“醉”是人的一种状态,可以做一做,演一演来达到识字的目的。

e.生字扩词法。

一年级第一单元品德与生活思维导图

一年级第一单元品德与生活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啦 真高兴
1.开开心心上 学去
入学适应
第 一 课 时
角色变化
爱新书 爱书包
第 二 课 时
聚焦学习用品
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 来的愉快心情。
认识书本,学习整理书包,懂得要爱惜学习用品。
我的老师
3.我认识您了
我还想认识……
第 一 课 时
熟悉老师
师生关系
该请谁来帮帮我
熟悉自己的老师, 愿意和老师亲近、 交往。
知道要尊敬老师和 校园里的师长,对他 们有礼貌。
这样做对吗
第 二 课 时
乐 于 亲 近 老 师
尊敬老师
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尊师敬师的品德教育,是基本的 文明礼貌教育,也是帮助其适应学校行为规范的重要 内容。

小学生思维导图怎么画

小学生思维导图怎么画

小学生思维导图怎么画导图是一种常用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小学阶段,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孩子们可以培养创造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如何画思维导图的步骤和技巧。

第一步:确定主题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

让孩子们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动物、运动、食物等。

确保主题具有足够的广度,以便涵盖各个方面。

第二步:绘制中心思想让孩子们在纸上的中央绘制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这个形状代表主题或中心思想。

在圆形或椭圆形中写下主题的名称,以此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

第三步:添加分支和关键词从中心思想开始,询问孩子们与主题有关的问题。

例如,如果主题是动物,可以问孩子们他们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动物有哪些特征等。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帮助他们绘制与问题相关的分支。

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相关的想法或概念。

让孩子们为每个分支写上关键词或短语,直到思维导图逐渐完整。

第四步:连接分支思维导图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显示出不同分支之间的关系。

让孩子们使用直线或曲线连接相关的分支。

这些连接线可以表达因果关系、类别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

在绘制连接线时,鼓励孩子们使用箭头来指示关系的方向。

例如,如果一个想法导致或影响另一个想法,他们可以在连接线的一侧画一个箭头。

第五步:添加细节通过绘制更多的分支和子分支,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导图。

让他们思考更具体的问题和想法,并将它们添加到相应的分支上。

孩子们还可以使用颜色、线条粗细、字体大小等方式来区分和强调不同的分支。

这种视觉上的差异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上的信息。

第六步:复习和扩展一旦思维导图画完,鼓励孩子们复习并扩展他们的思考。

他们可以回顾导图上的内容,检查是否漏掉了一些关键想法。

同时,他们还可以尝试从一个分支延伸出更多的子分支,以便更全面地研究某个特定主题。

孩子们可以在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或组织想法时随时使用思维导图。

这种工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 一年级上册 我是小学生 思维导图

语文 一年级上册 我是小学生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我是一个小学生教学目的1.观察图画,唱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快乐。

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

3.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1.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

2.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教学过程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我是中国人》,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是小学生》,让我们一起开心地说:“我是小学生。

”师:同学们在这幅图中,你看看都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呢?生:我看到了有5位小同学,背着书包来上学,他们都在开心地笑。

生:我还看到几只小鸟在飞来飞去,太阳也笑眯眯地看着小朋友。

师:是啊,他们都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多快乐呀!这些小同学们迈着欢快的脚步,还开心的唱起了一首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师:好,同学们,这首歌你喜欢吗?他的名字叫《上学歌》,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很有趣的儿歌,就在我们的语文书里,那接下来呀,老师朗读一遍,你们要认真地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那接下来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老师读一句,你跟读一句。

师:好,同学们。

我们在读这样的诗歌时,每读完一句呀,我们就停顿一下,别人才能听得清楚,这样读儿歌也才会更好听。

那接下来,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吧!师:同学们,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小花也扬起了笑脸,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围着小伙伴们在说什么呢?生:老师,我知道了,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师:是呀,这几位小伙伴早早的就背上了书包,是去干什么呢?所以啊,小鸟好奇地问: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师:让我们也带着好奇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吧!生读: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师:同学们是怎样回答的呢?请你和老师一起读: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师:同学们,小同学是怎样回答小鸟的呢?他告诉小鸟成为小学生之后应该怎样做呢?你在诗歌中找到答案了吗?生:小伙伴说,他会天天不迟到。

小学生人物思维导图(苏轼)

小学生人物思维导图(苏轼)

人物介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取得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代表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
相关成语:水落石出出人头地雪泥鸿爪明日黄花
诗作选登:题西林壁……。

小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分享

小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分享

小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分享小学生时期,我们正在学习阶段,学习新知识广泛而深入。

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思维导图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是一种直观、有用的展现思维过程的方式,可以对学习提出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可以展示思维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常常用于概括信息和总结重点。

思维导图中心点通常表示主题或问题,分支表示相关的思想、概念或信息。

为什么要学习思维导图?首先,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人们加强记忆,拓展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更易于理解。

其次,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规划和组织他们的学习内容,使其可以以一种合理的方式高效的完成任务。

同样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多的考虑问题的全面和深入。

如何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件难事,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制作思维导图具体步骤:第一步:选择一个主题思维导图始终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所以你必需首先确定主题。

第二步:在纸上绘制思维导图骨架在白纸上用铅笔勾勒出主题,再用彩色笔在中心画出一个圆圈,这样主题就有了一个中心。

在这个圆圈的周围,画出另外五个或六个圆圈,用它们来表示与主题相关的思想和概念。

第三步:使用重点字和图像来表达你可以在每个圆圈里写下文字和重点,在圆圈周围加上一些图像,这样可以更好地呈现你所画的思维导图,也更容易记住。

第四步:将分支子节点连接到主要中心首先,你可以用直线连接所有子集点,然后标明建立关系的词语,以此来展示主题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五步:不断完善你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是一次性的活动,你可以不断完善和修改它。

随着你了解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你会发现,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一个在学习和总结时非常有用的工具,所以你可以持之以恒,不断更新优化你的思维导图。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制作完成后,我们还需要对它进行解读。

以下是如何使用思维导图的建议:第一步:将思维导图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将它放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样它就能时刻向你展示知识点和关系。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和理解知识。

在语文学习方面,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巧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小学生整理语文知识点。

语文知识点众多,涉及诗词、文言文、作文等多个方面。

小学生常常会出现知识点的混淆和记忆困难的问题。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将各个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以将诗词按照朝代、作者、题材等分类,将文言文按照作者、朝代、题材、常见修辞手法等分类。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思维导图可以用于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但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结构不清、思路混乱等问题。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将写作思路清晰地展示出来。

可以将写作的主题作为中心,然后在各个分支中展开细节或论点。

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思路,并且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提升写作能力。

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背诵和记忆。

语文学习中,很多知识需要记忆,如诗词、成语、古文等。

通过将相关知识点以图形化的方式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可以将要背诵的知识点放在思维导图的分支中,同时在分支上标注关键信息,如作者、朝代、出处等。

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联想和辅助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巧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通过整理知识点、辅助写作、阅读理解和记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