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读原文、看图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1.读原文 (01)
2.看解读 (12)
1.《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文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
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33.8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
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综合运输网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20年来,沿海港口坚持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的原则,整体上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港口布局形态和围绕煤炭、石油、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类的专业化运输系统,对满足国家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支持国家外贸快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沿海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状况良好,总体上呈健康、平稳、持续发展态势,在旺盛的运输需求带动下,货物吞吐量特别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港口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形成,建设和经营步入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和发展的阶段,港口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考虑,进一步优化沿海港口布局,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加强国家对港口规划和建设的管理,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编制全国沿海布局规划。
——从国家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的需要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港口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效益、集约化、竞争力等方面要
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产成品和人员运输的巨大需求,迫切需要按照合理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加快建设。
——从国家经济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石油、天然气、原材料等重要物资对外依存度的增加,港口设施作为外贸物资进口的接卸点、中转或储备基地,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更显重要。
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运输组织联盟化的趋势日益增强,要在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竞争中提升我国航运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安全保障,必须尽快完善港口布局。
——从国家综合运输网发展的需要看,港口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保障其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在能力、网络、布局等方面的协调、衔接,促进综合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从岸线资源合理利用看,制定国家层次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有利于加强港口规划和建设的宏观管理,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有限的海岸线资源,指导各地编制港口规划,防止或避免出现港口盲目建设。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由交通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组织编制,在以往港口规划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来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借鉴了国外港口发展的理念,开展了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国际航运市场分析、全国沿海港口主枢纽论证、环渤海地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集装箱运输系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煤炭运输系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
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等10项专题论证,并广泛听取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经认真研究、充分协调,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标志着中国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方案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沿海港口的空间分布规划,也是最高层面的港口规划,主要是根据沿海各区域港口的基本条件、区域经济发
展和产业布局的状况及需要,并根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在现有港口布局的基础上,研究和确定沿海港口的合理分布,引导港口协调发展。
作为国家级沿海港口的布局,服务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进步、贸易发展、结构调整以及国防建设,体现国家发展现代化港口和综合运输的意志,并通过港口布局规划来指导各省和具体港口的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岸线资源,通过港口的集约化发展来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率,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路交通保障。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的具体方案是: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区域内港口现状及港口间运输关系和主要货类运输的经济合理性,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
1.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我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包括丹东、锦州等港口组成,主要服务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辽宁沿海以大连、营口港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储运设施,相应布局锦州等港口;以大连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相应布局营
口、锦州、丹东等支线或喂给港口;以大连港为主布局陆岛滚装、旅客运输、商品汽车中转储运等设施。
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包括唐山、黄骅等港口组成,主要服务于京津、华北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
津冀沿海港口以秦皇岛、天津、黄骅、唐山等港口为主布局专业化煤炭装船港;以秦皇岛、天津、唐山等港口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储运设施;以天津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相应布局秦皇岛、黄骅、唐山港等支线或喂给港口;以天津港为主布局旅客运输及商品汽车中转储运等设施。
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及威海等港口组成,主要服务于山东半岛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
山东沿海以青岛、日照港为主布局专业化煤炭装船港,相应布局烟台等港口;以青岛、日照、烟台港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储运设施,相应布局威海等港口;以青岛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相应布局烟台、日照、威海等支线或喂给港口;以青岛、烟台、威海港为主布局陆岛滚装、旅客运输设施。
2.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充分发挥舟山、温州、南京、镇江、南通、苏州等沿
海和长江下游港口的作用,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集装箱运输布局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干线港,包括南京、南通、镇江等长江下游港口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相应布局连云港、嘉兴、温州、台州等支线和喂给港口;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中转储运系统以上海、南通、宁波、舟山港为主,相应布局南京等港口;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宁波、舟山、连云港港为主,相应布局上海、苏州、南通、镇江、南京等港口;煤炭接卸及转运系统以连云港为主布局煤炭装船港和由该地区公用码头、能源等企业自用码头共同组成;粮食中转储运系统以上海、南通、连云港、舟山和嘉兴等港口组成;以上海、南京等港口布局商品汽车运输系统,以宁波、舟山、温州等港口为主布局陆岛滚装运输系统;以上海港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在连云港港适当布局进口原油接卸设施。
3.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组成,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
福建沿海地区港口群煤炭专业化接卸设施布局以沿海大型电厂建设为主;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储运系统以泉州港为主;集装箱运输系统布局以厦门港为干线港,相应布局福州、泉州、莆田、漳州等支线港;粮食中转储运设施布局由福州、厦门和莆田等港口组成;布
局宁德、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的陆岛滚装运输系统;以厦门港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运输设施。
4.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
该地区港口群依托香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相应发展汕尾、惠州、虎门、茂名、阳江等港口,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
该地区煤炭接卸及转运系统由广州等港口的公用码头和电力企业自用码头共同组成;集装箱运输系统以深圳、广州港为干线港,汕头、惠州、虎门、珠海、中山、阳江、茂名等为支线或喂给港组成;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中转储运系统由广州、深圳、珠海、惠州、茂名、虎门港等港口组成;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广州、珠海港为主;以广州、深圳港等其他港口组成的粮食中转储运系统;以广州港为主布局商品汽车运输系统;以深圳、广州、珠海等港口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
5.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
该地区港口的布局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相应发展北海、钦州、洋浦、八所、三亚等港口,服务于西部地区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的物资交流提供运输保障。
该地区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布局以湛江、防城、海口及北海、钦州、洋浦、三亚等港口组成集装箱支线或喂给港;进口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系统由湛江、海口、洋浦、广西沿海等港口组成;进出口矿石中转运输系统由湛江、防城和八所等港口组成;由湛江、防城等港口组成的粮食中转储运系统;以湛江、海口、三亚等港口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
三、实施效果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实施后,在区域分布上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
港口群内起重要作用的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增强为腹地经济服务的能力。
港口群内部和港口群之间港口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
在主要货类的运输上,将形成系统配套、能力充分、物流成本低的8大运输系统:
——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岛港、唐山港(含曹妃甸港区)、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等7大装船港,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电力企业的专用卸船码头和公用卸船设施组成的煤炭运输系统。
——依托石化企业布点,专业化的、以20—30万吨级为主导的石油卸船码头和中、小型油气中转码头相匹配的石油运输系统。
——临近钢铁企业布点,专业化的、以20—30万吨级为主导的铁矿石卸船泊位和二程接卸、中转设施匹配的铁矿石运输系统。
——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苏州、厦门、深圳、广州等9大干线港为主,相应发展沿海支线和喂给港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与国家粮食流通、储备、物流通道配套的,专业化运营、集约化的粮食运输系统。
——依托汽车产业布局和内、外贸汽车进、出口口岸,专业化、便捷的商品汽车运输及物流系统。
——在满足岛屿出行要求的前提下,适应沿海岛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陆岛滚装运输系统。
——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便捷的旅客运输系统。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在方案和效果上总体上贯彻了适应经济、区域协调、突出重点、综合运输、资源节约的布局原则和思路,形成的5大港口群体能基本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突出了港口群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重点作用,采用系统化布局理念形成的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8大运输系统,也是衔接和促进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体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效益优先的港口发展方向将引领港口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
布局方案还为港口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适应国家生产力和结构进一步调整的需要。
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指导下,沿海港口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节约资源、安全环保、便捷高效、衔接协调、市场有序的水路客、货运输系统,辐射、服务面覆盖全国范围,明显
提升我国沿海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基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贸易、国防等发展的需要。
2.《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解读
Q:制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根据港口法的规定,港口规划包括两大类规划,一是港口的布局规划,二是具体港口的总体规划。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全国所有沿海港口的空间分布规划,也是最高层面的港口规划,是指导港口其他规划的重要依据。
她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沿海各主要区域港口的基本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状况及趋势,并根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研究和确定沿海港口的合理分布问题,具体地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分布。
一是分区域的分布,指根据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联系情况以及综合运输网络的分布情况,沿海港口群应该如何划定,并且适应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
二是港口群内部如何突出重点的问题,强调港口为公共运输的服务功能,争取港口运输在整体国民经济效益上的最优。
三是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主要运输货种,如煤炭等,如何做到运输上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所以说,全国性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要由中央来管,她体现了国家对沿海港口分布的意志,关键是要解决好合理和优化的问题,并要通过这个规划来指导各省和具体港口的发展规划,防止港口发展的盲目性,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岸线资源。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港口布局规划的作用。
大家可能知道,交通部在90年代曾提出“三主一支持”的交通发展规划,其中港口方面的提法是“港口主枢纽”,提出在全国建设20个主枢纽港。
这个规
划,对交通行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长江三角洲地区铁矿石运输系统的初步形成就是这个规划指导的结果。
大家知道,长江沿线是我国主要的钢铁生产区之一,包括宝港、武港、马钢等多个企业均布置在长江沿线,而我国从巴西等国进口铁矿石,远洋运输线路长,需要20万以上吨级的船舶运输才比较经济,但这样大吨位的船舶无法进入长江。
因此,我们作了这样的布局,一是在浙江的宁波和舟山港,利用其优良的深水条件建设超大型码头,二是在长江下游港口如上海、南通、镇江港建设大型码头,我们称为二程接卸码头。
这样布局的运输流程是,大型矿石船在宁波或舟山港将部分矿石卸下,船舶减少吃水后直接开往南通或镇江港,卸下全部矿石;在宁波或舟山被卸下的矿石,利用小吨位的海轮运输至南京以下的港口,连同在上海、南通或镇江被卸下的矿石,再利用江船运往武汉等中上游地区。
该布局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浙江沿海、长江南京以下的深水条件,尽量利用大吨位船舶运输大宗物资。
目前,上述的格局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保证了长江流域钢铁生产的需要,2005年,发生在这一地区的铁矿石吞吐量超过9000万吨,约为全国的30%。
Q:制定《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与其他运输方式规划是什么关系?
港口是国家综合运输的组成部分,港口的发展一定要有利于促进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节点,港口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主要是通过集疏运通道完成的。
我国港口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基本形成了各自的集疏运通道,或通道的基本构架。
我们在编制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时已经考虑了高速公路布局与港口的衔接,使高速公路直接进入主要的港口;铁路中长期规划也考虑了与港口的衔接,布局的18个集装箱中转站与主要港口相互衔接;正在编制中的内河航道布局规划时也考虑了对港口疏运的作用,目的是使港口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
除了使港口与各种运输方式的通道相互衔接,还要依托港口大力发展综合性的运输枢纽,通过综合枢纽的形式使各种运输方式联系在一起。
这些综合枢纽的布置将在各个具体港口的总体规划中落实。
Q:《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具体方案是这样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按照服务经济、区域协调、突出重点、综合运输、节约资源的原则和思路,在现有港口布局的基础上,确定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
同时各大区域沿海港口群将通过各自区域内、外的公路、铁路、内河以及航空、油气管道等多种方式,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
全面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Q:近几年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很快的原因是什么?长三角的港口建设是否进入了“大跃进”时代?
近几年来港口发展快,根本的原因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港口属于基础设施,如果能够做到适当的超前发展,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大家知道,“十五”期间,是港口建设速度最快的五年,原因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动,如果没有这五年港口建设的加快,就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压船压港现象,如前两年的煤炭运输紧张现象,虽然煤炭码头能力不足不是主要原因,但整个煤炭运输的紧张局面和带来的影响至今还在人们的记忆中。
本次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的长三角地区港口群包括连云港、上海、宁波、舟山、温州以及南京、镇江、苏州、南通等港口,是沿海5个港口群中港口分布较多的港口群。
为什么这个区域需要布局较多的港口,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长三角港口群不仅是长三角地区本身的需要,而且是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可以简单地结合腹地情况作一些分析。
长三角地区指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处于长江和沿海的结合位置,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港口运输需求巨大,这是长三角港口群在运输上首先需要面对的任务。
同时大家知道,长江“黄金水道”自西向东连接了重庆、湖南、安徽、江苏、上海等七省二市,贯穿我国东、中、西地区。
从运输上看,长江的作用十分突出,是长江流域地区的出海口,而长三角港口群处于沿海和长江的连接处,是实现出海的平台。
因此,长三角港口群在运输上还需要面对长江流域地区的需要。
从以上可以看出,长三角港口群的服务方向和范围是很明确的,也是十分广大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40%以上。
2005年,长三角
港口群实际完成的港口吞吐量占全国的41%,是5个港口群中吞吐量最大的,说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也正是这种作用和地位,使得长三角港口群发展和壮大。
因此,从长三角港口群的作用可归纳出该港口群的三大运输功能:一是集装箱运输,以上海、宁波以及长江南京以下港口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二是大宗的能源、原材料等物资的海进江运输,如沿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的铁矿石、原油、电煤等;三是长江沿线地区物资的出海运输。
港口的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个港口或一个区域内港口的吞吐量大小,反映了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结构的状况。
2000年,长三角港口群吞吐量不足6亿吨,但在2005年已发展到近14亿吨。
为了适应港口吞吐量增长的需要,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根据“十一五”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预测,在“十一五”期间,该地区港口建设仍会保持一定的规模和速度。
Q:港口建设和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为什么还要由中央来制定布局规划?
沿海港口的重要性决定了中央要对全国沿海港口布局作出通盘考虑。
港口不仅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举例来说:
如从经济方面看,对外贸易是国家经济发展支柱之一,而全国进
出口物资的90%以上经过沿海港口运输完成,几乎所有的进口石油、以及钢铁工业需要的铁矿石都是由沿海港口完成。
在人民生活方面,由于我国资源和消费格局的原因,大量的电厂用煤需要从北方通过沿海港口运输到南方地区,东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大量粮食也需通过港口运输到南方地区。
港口的布局需要与国家层面的各种产业布局如冶金、石化、能源、外贸格局及其变化等等因素相衔接,包括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都需要在港口布局规划中予以考虑,还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角度来统筹考虑沿海港口对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带动作用。
由于港口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枢纽性地位,要求将港口的空间分布落实在国家综合运输的网络中,所有这些都需要国家通过制定规划来实现,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国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Q:实现规划确定的沿海港口布要多少资金?是不是都能落实?
沿海港口建设资金的来源是依靠市场筹集的,各级政府的投入在沿海港口建设投资中占的比例很小,“十五”期占不到4%,并且主要是用于航道、防波堤等港口公用设施的建设,因为按照港口法的规定,这些港口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负责建设和维护。
对于港口的经营性领域,政府投资已经基本退出。
目前,国家对于各种资本进入港口经营性领域没有限制,在港口具有良好发展预期的条件下,资金问题不会成为港口建设的制约因素。
Q:沿海港口布局对环境是否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