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转移癌的CT诊疗和鉴别诊疗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移途径:可经门静脉、肝动脉、淋巴道、直 接浸润
常为多发,少数单发 易发生坏死,也可出现囊变、钙化、出血
二、可能的转移机制
近年来分子 学研究显示 :可能是由 于化学因子 受体CXCR4 基因出现突
变
section 1
section 2
section 3
肿瘤细胞离 开原发部 位进入血 液循环
到达一定部 位后附着 血管壁
三、脂肪肝背景下
的 转移瘤
CT表现
CT表现比较复杂 形态:结节状、环形 密度:与脂肪肝程度相关,轻度——低密度; 中度——等密度(易漏诊);重度——高密度 增强扫描肿瘤周边可见环形强化、牛眼征、结 节内密度不均匀 转移瘤出现占位效应时有血管绕行的现象
男,60岁,直肠癌肝转移
女,43岁,左乳癌术后,肝转移
突破血管, 生长繁殖 并形成新 的肿瘤
双重 血供
三、肝易发生转移 解剖学基础
门脉血液 分层
肝窦内 皮细胞 间缺损
肝右叶 血流量 为左叶2
倍
CT征象
一、常见征象 二、少见征象 三、脂肪肝背景下的转移瘤
一、常见征象
CT表现
数目:多发 形态:圆形、类圆形、巨块形、不规则形 大小:不等 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大部分清楚 分布:散在或弥漫,肝脏任何部位
胃癌术 后+胆囊 切除术 后1月余
WBC:12.8×10*9 发热咳 嗽2天
强化为速升速降型肝转移瘤 需与
原发性肝癌鉴别
原发性肝癌
巨块形肝癌:巨大肿块周围大多可见多发小结 节状卫星病灶 病灶边缘可见假包膜形成的周围“晕圈征” 常可见门静脉瘤栓形成 50-90%伴有肝硬化,AFP升高
少数少血供的原发肝癌不典型,增强无强化或 部分原发肝癌表现多发病灶甚至是弥漫浸润, 与转移瘤鉴别困难
动脉期明 显环形强 化,门脉 及实质持 续强化
二、少见征象
单发转移瘤
发生率:约15%(文献报道) 分布:肝脏边缘多见 形态、密度:与常见转移瘤相似 特点:直径偏小,一般<3cm;边缘清楚,欠锐
利;肝包膜凹陷征;假包膜征
增强表现: (1)乏血供型:边缘连续环状强化,门脉期较动
脉期强化明显;强化壁多数较薄,边缘毛糙、
化,而囊腔无明显强化——无强化者与囊肿难鉴别
常伴有其他部位转移表现
2010-09-23
男性,64 岁,胃小 弯贲门部 中低分化 腺癌
2011-04-20
肝内囊性 转移瘤
囊壁 厚薄 不均
壁结节
男,50岁, 鼻窦恶性黑 色素瘤肝内 多发转移, 部分呈囊性
牛眼征
实质期中心结 节状强化
钙化性转移瘤
发生率较低 原发肿瘤以大肠癌最多见,其次生殖系统肿瘤 钙化形成的机制:由于肿瘤中的坏死和(或)出 血致营养障碍而产生钙化
钙化的形态及与瘤灶的关系:结节斑块状钙化大 多位于瘤灶中心,少部分位于边缘或整个肿瘤中 ;蛋壳状钙化较典型,呈沿瘤周厚环状分布,可 连续或不连续;沙粒样钙化较少见 特点:同一病例的不同瘤灶钙化形态相仿 CT表现:境界不清的低或等密度,增强可有不同 程度强化,也可无强化,中心坏死少见
2011-03-02
伴腹膜 后淋巴 结肿大
囊性转移瘤
肝转移瘤中约8.1%呈囊性,大部分多发,少数 单发 原发肿瘤:结肠癌,平滑肌肉瘤,鼻咽癌等 囊变的原因:(1)肿瘤自身分泌囊液;(2) 肿瘤内广泛出血;(3)肿瘤自发液化坏死或 栓塞化疗后液化坏死
——局部囊腔形成
CT表现
具有一般转移瘤的特点---多为多发,呈类圆形 主要的CT表现可分为3种形式:即单囊型、单囊附壁 结节型(多见)及分隔型 囊壁可厚可薄,大多不均匀,分隔常为粗大不全分隔 增强扫描大部分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同程度强
肝脏转移癌
的CT诊疗和 鉴别诊疗
主要内容
肝转移瘤概述 CT征象 鉴别诊断
概述
一、临床与病理 转移是指肿瘤细胞离开原发部位进入循环的 血液,在一定的部位离开血管后生长繁殖并 形成新肿瘤的过程 肝脏是恶性肿瘤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之一, 以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最为突出
原发肿瘤:结肠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 肺癌
原发肿瘤病史有助于转移瘤的诊断!
Leabharlann Baidu
AFP阴性
女性,56 岁,左乳 癌术后一 年半,发 现肝占位
强化方式: 速升速降
肝左叶 多发 环形 强化灶
男性,51 岁,体检
AFP:403.2
富血供型肝转移瘤 需与
海绵状血管瘤鉴别
海绵状血管瘤
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少数形状不规则 边缘清楚但欠规整 平扫为低密度,密度均匀 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斑片状明显 强化,与同层大血管相当,且增强区域逐渐向中心 扩展,延时扫描呈等、相高密度充填
(2)少血供型(多见):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 显,典型者表现为“瞳孔”征、“牛眼”征、“ 圈饼”征等
(3)无血供型:无明显强化 门脉期肝实质增强达到峰值,病灶密度已开始下降, 这时两者差别最大,对发现平扫呈等密度的小转
移 灶非常重要,故应强调门脉期的扫描
边缘强化的病理基础:与瘤周的纤维基质有关,即 肿瘤周边存在促结缔组织生成反应、炎症反应、血 管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以及周围肝实质受压、肝索 萎缩。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肿瘤周边强化的肝实质 的厚度较组织学上的肿瘤边缘的厚度更厚一些
男性,64岁,消瘦原因待查
胃角粘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门静脉期边界显示更清楚
同一病例,肝VI段不规则形转移灶
男性,61 岁,食管 癌肝转移
典型“牛 眼征”
女,60岁,胃 癌术后半年复 查
肝左右叶转移 灶,动脉期强 化明显
动脉期强化较明显
女性,68 岁,结肠 癌术后10 月余,发 现肝占位
鉴别诊断
肝脓肿 原发性肝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囊肿 肝岛
增强表现为典型“牛眼征”的 单发或少发肝转移瘤 需与 肝脓肿鉴别
肝脓肿
肝脓肿的环状强化范围较大, 壁厚薄均匀,强 化较转移瘤更明显, 且持续时间长,在强化环 外常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较大病灶往往可见较多强化明显的分隔, 部分 病灶内可见气体 强化范围有逐渐缩小趋势 病人临床上有高热、 肝区疼痛的病史
不规则;瘤体中央部分多为低密度;肿瘤周围 血管推挤移位--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2)富血供型(少见):动脉期瘤体内斑片状、 条索状强化,门脉期部分轻度持续强化
少数病灶延迟期呈等密度充填--需与血管瘤鉴别
男性,72岁,直肠癌术后5个月入院复查
2010-09-27
女性, 72岁, 胃癌术 后1年, 入院复 查
常为多发,少数单发 易发生坏死,也可出现囊变、钙化、出血
二、可能的转移机制
近年来分子 学研究显示 :可能是由 于化学因子 受体CXCR4 基因出现突
变
section 1
section 2
section 3
肿瘤细胞离 开原发部 位进入血 液循环
到达一定部 位后附着 血管壁
三、脂肪肝背景下
的 转移瘤
CT表现
CT表现比较复杂 形态:结节状、环形 密度:与脂肪肝程度相关,轻度——低密度; 中度——等密度(易漏诊);重度——高密度 增强扫描肿瘤周边可见环形强化、牛眼征、结 节内密度不均匀 转移瘤出现占位效应时有血管绕行的现象
男,60岁,直肠癌肝转移
女,43岁,左乳癌术后,肝转移
突破血管, 生长繁殖 并形成新 的肿瘤
双重 血供
三、肝易发生转移 解剖学基础
门脉血液 分层
肝窦内 皮细胞 间缺损
肝右叶 血流量 为左叶2
倍
CT征象
一、常见征象 二、少见征象 三、脂肪肝背景下的转移瘤
一、常见征象
CT表现
数目:多发 形态:圆形、类圆形、巨块形、不规则形 大小:不等 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大部分清楚 分布:散在或弥漫,肝脏任何部位
胃癌术 后+胆囊 切除术 后1月余
WBC:12.8×10*9 发热咳 嗽2天
强化为速升速降型肝转移瘤 需与
原发性肝癌鉴别
原发性肝癌
巨块形肝癌:巨大肿块周围大多可见多发小结 节状卫星病灶 病灶边缘可见假包膜形成的周围“晕圈征” 常可见门静脉瘤栓形成 50-90%伴有肝硬化,AFP升高
少数少血供的原发肝癌不典型,增强无强化或 部分原发肝癌表现多发病灶甚至是弥漫浸润, 与转移瘤鉴别困难
动脉期明 显环形强 化,门脉 及实质持 续强化
二、少见征象
单发转移瘤
发生率:约15%(文献报道) 分布:肝脏边缘多见 形态、密度:与常见转移瘤相似 特点:直径偏小,一般<3cm;边缘清楚,欠锐
利;肝包膜凹陷征;假包膜征
增强表现: (1)乏血供型:边缘连续环状强化,门脉期较动
脉期强化明显;强化壁多数较薄,边缘毛糙、
化,而囊腔无明显强化——无强化者与囊肿难鉴别
常伴有其他部位转移表现
2010-09-23
男性,64 岁,胃小 弯贲门部 中低分化 腺癌
2011-04-20
肝内囊性 转移瘤
囊壁 厚薄 不均
壁结节
男,50岁, 鼻窦恶性黑 色素瘤肝内 多发转移, 部分呈囊性
牛眼征
实质期中心结 节状强化
钙化性转移瘤
发生率较低 原发肿瘤以大肠癌最多见,其次生殖系统肿瘤 钙化形成的机制:由于肿瘤中的坏死和(或)出 血致营养障碍而产生钙化
钙化的形态及与瘤灶的关系:结节斑块状钙化大 多位于瘤灶中心,少部分位于边缘或整个肿瘤中 ;蛋壳状钙化较典型,呈沿瘤周厚环状分布,可 连续或不连续;沙粒样钙化较少见 特点:同一病例的不同瘤灶钙化形态相仿 CT表现:境界不清的低或等密度,增强可有不同 程度强化,也可无强化,中心坏死少见
2011-03-02
伴腹膜 后淋巴 结肿大
囊性转移瘤
肝转移瘤中约8.1%呈囊性,大部分多发,少数 单发 原发肿瘤:结肠癌,平滑肌肉瘤,鼻咽癌等 囊变的原因:(1)肿瘤自身分泌囊液;(2) 肿瘤内广泛出血;(3)肿瘤自发液化坏死或 栓塞化疗后液化坏死
——局部囊腔形成
CT表现
具有一般转移瘤的特点---多为多发,呈类圆形 主要的CT表现可分为3种形式:即单囊型、单囊附壁 结节型(多见)及分隔型 囊壁可厚可薄,大多不均匀,分隔常为粗大不全分隔 增强扫描大部分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同程度强
肝脏转移癌
的CT诊疗和 鉴别诊疗
主要内容
肝转移瘤概述 CT征象 鉴别诊断
概述
一、临床与病理 转移是指肿瘤细胞离开原发部位进入循环的 血液,在一定的部位离开血管后生长繁殖并 形成新肿瘤的过程 肝脏是恶性肿瘤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之一, 以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最为突出
原发肿瘤:结肠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 肺癌
原发肿瘤病史有助于转移瘤的诊断!
Leabharlann Baidu
AFP阴性
女性,56 岁,左乳 癌术后一 年半,发 现肝占位
强化方式: 速升速降
肝左叶 多发 环形 强化灶
男性,51 岁,体检
AFP:403.2
富血供型肝转移瘤 需与
海绵状血管瘤鉴别
海绵状血管瘤
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少数形状不规则 边缘清楚但欠规整 平扫为低密度,密度均匀 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斑片状明显 强化,与同层大血管相当,且增强区域逐渐向中心 扩展,延时扫描呈等、相高密度充填
(2)少血供型(多见):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 显,典型者表现为“瞳孔”征、“牛眼”征、“ 圈饼”征等
(3)无血供型:无明显强化 门脉期肝实质增强达到峰值,病灶密度已开始下降, 这时两者差别最大,对发现平扫呈等密度的小转
移 灶非常重要,故应强调门脉期的扫描
边缘强化的病理基础:与瘤周的纤维基质有关,即 肿瘤周边存在促结缔组织生成反应、炎症反应、血 管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以及周围肝实质受压、肝索 萎缩。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肿瘤周边强化的肝实质 的厚度较组织学上的肿瘤边缘的厚度更厚一些
男性,64岁,消瘦原因待查
胃角粘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门静脉期边界显示更清楚
同一病例,肝VI段不规则形转移灶
男性,61 岁,食管 癌肝转移
典型“牛 眼征”
女,60岁,胃 癌术后半年复 查
肝左右叶转移 灶,动脉期强 化明显
动脉期强化较明显
女性,68 岁,结肠 癌术后10 月余,发 现肝占位
鉴别诊断
肝脓肿 原发性肝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囊肿 肝岛
增强表现为典型“牛眼征”的 单发或少发肝转移瘤 需与 肝脓肿鉴别
肝脓肿
肝脓肿的环状强化范围较大, 壁厚薄均匀,强 化较转移瘤更明显, 且持续时间长,在强化环 外常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较大病灶往往可见较多强化明显的分隔, 部分 病灶内可见气体 强化范围有逐渐缩小趋势 病人临床上有高热、 肝区疼痛的病史
不规则;瘤体中央部分多为低密度;肿瘤周围 血管推挤移位--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2)富血供型(少见):动脉期瘤体内斑片状、 条索状强化,门脉期部分轻度持续强化
少数病灶延迟期呈等密度充填--需与血管瘤鉴别
男性,72岁,直肠癌术后5个月入院复查
2010-09-27
女性, 72岁, 胃癌术 后1年, 入院复 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