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教师课堂上文本解读的水平

——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启东市合作中心小学周燕

“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过来的术语,西方文学解释学认为文本是一种语言。在教学中,它狭义上是指一篇篇的课文,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解读”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条,称:“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解读,是教师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师课堂上文本解读的水平,包括课前准备好的文本解读(包括教材,教参,教具及其他有关的书面材料)和课上即兴的文本解读(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言语材料)。这里我们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同时来分析。

为什么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课堂上文本解读的水平?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同一篇课文,同一本教参,甚至同一个教案,但是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却是大相径庭。这个现象就告诉我们,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一样,上出来的课也就不一样。对文本解读水平高的教师,对文本解读能做到“正确、深度、有创意。”,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所要传递的信息,学生收获颇多!而反之,就不能做到这几点。那么,前者就是高效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轻松愉快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反之,教师都对文本一知半解,连正确地引导,如何引导都做不到,更不要

说有深度,有创意了。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效果;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

那么如何来培养已经是教师的文本解读的水平呢?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当初也是学校的佼佼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当上老师的,如果我们也不能胜任,那有谁来胜任,抱着国家人员的心理得过且过。确实,想当初,我们也是学习上的领头人,但是过去是,不代表现在是。你别以为学生就一定不如你,有时候他们的解读不一定比教师差。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可以随着惰性而改变,学生时代,我们关注最新的信息,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但一捧上铁饭碗,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视野越来越小,思想越来越落后,也会导致鉴赏和感悟能力的下降。“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很好地告诉我们必须终身学习。在2008年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明确提出终身学习这一条。所以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继续学习。这个学习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1.多多阅读,提升境界。(针对狭义文本)这个阅读,更多的是指文学作品和教学教育类专著等等,当然任何书籍都可以。读这些书,主要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教师只有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在解读课文等文本时更显得游刃有余,更显张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说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利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

剑器。可以这样讲,教师的阅读面有多宽,教师的教学视野就有多宽,就能引领学生的思想走多远;教师的阅读有多深,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有多深,就能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所以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就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多看优课,苦练基本功。(针对广义文本)听课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教育机智,还可以看到学生的现场反应。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对学生作出评价,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说到教师的基本功,许多人认为是“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这是片面的,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则是听、说、读、写。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应该具有比学生更加过硬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哈姆雷特。”但是不能偏离主线,就像风筝一样,不管学生的思绪飞到哪里,都是有中心的,需要教师在运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宏观地把握。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是丰富灵活的,就像一本“活字典”。只有有了课前的厚积,才有课堂上的薄发。读,不仅是朗读课文,就是与学生的交流,也应该是情真意切,抑扬顿挫的,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教师更好地对学生文本作出恰当的评价。写,教师不仅要善于写下水文,更要会写自己专业领域里的论文,反思,随笔等,也可以尝试诗歌、小说等等。自己会写了,也就能理解别人话语的深刻内涵,提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能

力。

二、准备充分。教师上课前一定要对文本有一个很好的解读,教材、教参上的内容,一定要细细研读。对其中不能把握的,教师之间要互相探讨,或者查阅资料,以达到最准确地解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足,引领学生向深度探究,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现在很多教师,不要说课前准备充分,就是连看一看都不去做。上课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你说,这样的话,怎么可能有课堂的高效呢?所以,教师必须做到:

1.精心备课。(针对狭义文本)教师在课前应利用手中的资料,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环节,甚至于过渡语,引导语,总结语都要一一准备。数学不像语文,只要有详细的环节,一步一步引导就行,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语文课堂上精妙的语言,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当然个体的理解水平有差异,但要相信“勤能补拙”。把对文本理解的偏差降到最低。

2.静心想课。(针对广义文本)我们写好教案后在头脑中回忆教案的整个过程,像看了电影后重现一样,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教虑,进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增补、删减等工作。这样在真正上课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更加紧凑,解读文本就更加得心应手,就不会因为突发问题而慌乱,而这些都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正确、深刻地解读。

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只有更好地提升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水平,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更加广袤的世界。所以

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文本解读的水平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