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多糖研究进展
螺旋藻中多糖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螺旋藻中多糖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64edf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d.png)
螺旋藻中多糖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分析螺旋藻是一种重要的微藻,它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提取螺旋藻中的多糖成分,对于发掘其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螺旋藻中多糖成分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分析。
一、多糖的提取方法1. 酸解和碱解法酸解和碱解是常用的提取多糖的方法。
其中酸解法是使用稀酸将多糖降解成糖分子,而碱解法则是使用碱性物质将多糖溶解并降解成糖分子。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免多糖降解过度。
2. 酶解法酶解法是利用多种酶将多糖分子降解为单糖或低聚糖的方法。
该方法不仅能够提取多糖,还能够保持其分子量分布范围的完整性。
常用的酶包括纤维素酶、淀粉酶、木聚糖酶等。
3. 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将生物样品处理成微小颗粒,从而加速多糖的释放和提取。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等特点,但需要注意超声波强度和处理时间的控制。
二、多糖的生物活性分析螺旋藻中的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包括免疫增强、抗氧化、抗肿瘤、调节血糖等作用。
下面将介绍对多糖生物活性的分析方法。
1. 免疫增强活性分析免疫增强活性是多糖的重要生物活性之一。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体内免疫增强实验和体外免疫细胞激活实验。
前者是通过给小鼠注射不同剂量的多糖,观察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后者是将多糖加入到人体免疫细胞培养液中,观察其对免疫细胞的激活能力。
2. 抗氧化活性分析抗氧化活性是多糖的另一种重要生物活性。
该活性的分析方法包括自由基清除实验、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和总抗氧化能力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测定多糖对氧自由基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清除作用,并评估其抗氧化能力。
3. 抗肿瘤活性分析抗肿瘤活性是多糖的一种重要药理作用。
该活性的分析方法包括细胞毒性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和肿瘤模型实验。
可以通过这些实验,测定多糖对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作用,并评估其抗肿瘤活性。
4. 调节血糖活性分析调节血糖活性是多糖的另一种重要生物活性。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3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3](https://img.taocdn.com/s3/m/6919dc0bb52acfc789ebc9ef.png)
从马尾藻、海带、昆布、软骨藻中提炼 的海带氨酸具有影响血液循环和血管紧 张度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的生物活性物质
从麒麟菜、角叉菜中提炼的卡拉胶 对动脉硬化及总脂质、血清胆固醇 的上升有抑制作用。从各种海藻中 提取多糖化合物如墨角藻多糖、海 带多糖、褐藻酸钠等具有降血脂、 抑制胆固醇的作用。
具有抗凝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海藻中能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质是磺胺多聚 糖,主要分布在卡拉胶、琼胶、海带多聚 糖中。具有抗凝作用的海藻有二三十种, 它们无毒性是廉价的抗凝血剂,具有此物 质的海藻有:鹿角菜、羊硒菜、萱藻、马 尾菜、裙带菜、海带、昆布、角叉菜、石 花菜等。
具有免疫及凝集素的生物活性物质
在江蓠,刺松藻、蜈蚣藻、沙菜、墨角藻 等几十中海藻中都具有血球凝集的活性物 质。海藻的凝集素能凝集各种细胞,对复 合糖具有沉降作用,可用为生化与临床试 剂。海藻凝集素还能凝集癌细胞、酵母、 单细胞蓝藻等,尚有激活免疫作用以及抑 制癌细胞繁殖的功能。
海藻生物活性
抗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物质 抗癌的生物活性 影响心血管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抗凝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免疫及凝集素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抗辐射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止痛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抗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物质
在海藻中具抑制微生物活性的物质有100多种, 如软骨藻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凹顶 藻、风地藻等具有抗细菌、真菌的作用。 海藻具有抗艾滋病病毒功效 从蓝藻、褐藻、红 藻中能分离出抗艾滋病的活性物质,主要成分 是硫酸多糖。海带的墨角聚糖与螺旋藻内的糖 脂具有抗艾滋病病毒功效 。 海藻中提取的琼胶、卡拉胶有抗乙型流行性感生物活性物质
从海带中提取的海藻多糖能显著地抑制 淋巴细胞的凋亡率,降低细胞的凋亡反 应,从而对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损伤起 到保护作用。紫菜中的紫菜素、角叉藻 的角叉菜素能吸收紫外线,多糖具有抗 辐射损伤的作用。此外,螺旋藻、小球 藻、昆布、江蓠藻均有抗辐射物质。
螺旋藻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螺旋藻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4ada31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1.png)
螺旋藻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螺旋藻概述 (3)1.2 螺旋藻营养价值及应用现状 (3)2. 螺旋藻的主要营养成分 (5)3. 螺旋藻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6)3.1 抗氧化活性 (7)3.1.1 主要活性成分 (8)3.1.2 研究进展 (10)3.2 抗炎活性 (10)3.2.1 主要活性成分 (11)3.2.2 研究进展 (12)3.3 免疫调节活性 (13)3.3.1 主要活性成分 (14)3.3.2 研究进展 (15)3.4 其他生物活性 (15)3.4.1 降低胆固醇 (17)3.4.2 抗肿瘤活性 (18)3.4.3 降血糖活性 (19)3.4.4 其他活性 (20)4. 螺旋藻的应用前景 (21)4.1 食品添加剂 (23)4.2 功能性食品 (24)4.3 药物研发 (25)4.4 其他应用 (26)5. 结论与展望 (27)1. 内容概览螺旋藻作为一种富含营养成分的天然食品,近年来在科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螺旋藻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螺旋藻的基本概况,包括其形态、生长环境、种类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重点探讨螺旋藻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以及这些成分在螺旋藻中的含量和比例。
本文还将分析螺旋藻中的特殊成分,如多糖、类胡萝卜素、藻蓝蛋白等,以及这些成分在螺旋藻中的生物活性。
在研究螺旋藻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螺旋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远高于大豆、牛肉等常见食物;同时,螺旋藻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螺旋藻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脂、抗疲劳等多种生理功能。
关于螺旋藻的研究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不同种类的螺旋藻之间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有何差异?如何提高螺旋藻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答。
螺旋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螺旋藻多糖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061392de2bd960590c67788.png)
【综述】螺旋藻多糖的研究进展曾凤英(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吉林长春 130031)摘 要 目的 对螺旋藻多糖的研究。
方法 从螺旋藻中提取分离出来的螺旋藻多糖,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一类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衰老、对核酸内切酶活性和DNA修复合成有增强作用等功能的重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结果 螺旋藻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多糖化合物,其生物活性已逐渐为人类所认识,正应用于药理与临床实验。
结论 螺旋藻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药理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针对螺旋藻多糖制备、组成及其药理研究进行了阐述,为螺旋藻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组成 生物活性 螺旋藻多糖(PSP)是从螺旋藻藻体、螺旋藻培养液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类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衰老、对核酸内切酶活性和DNA修复合成有增强作用等功能的重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也是国内外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
本文仅对螺旋藻中多糖类成分的化学组成、含量及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多糖的提取、组成分析螺旋藻藻粉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去蛋白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 AB)沉淀得酸性多糖,再经DE AE-纤维素柱层析分级纯化两次得多糖PSP1和PSP2,PSP1和PSP2经HP LC的Carbohydrate Analysis柱层析为单一对成峰,证明为均一多糖。
纸层析和硫酸-咔唑反应分析表明:PSP1主要由D-半乳糖、D-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及D-葡萄糖四种残基组成,比例为211∶310∶119∶218;PSP2要由葡萄糖醛酸和D-甘露糖两种残基组成,比例为612∶318。
由粘度法测得其分子量分别为12400和16800〔1〕。
所得多糖经蒽酮法测得含量为77163%〔2〕。
另据研究表明,多糖是由甲基鼠李糖、鼠李糖、核糖、葡萄糖及半乳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4∶611∶2∶3∶1〔3〕。
螺旋藻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_王书全
![螺旋藻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_王书全](https://img.taocdn.com/s3/m/3662c810a76e58fafab003ad.p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营养与保健螺旋藻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王书全,李丽(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研究螺旋藻多糖(Spirulina polysaccharide )的抗疲劳功效。
将10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螺旋藻多糖低、中、高3个剂量、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100、200、300mg/kg 体重螺旋藻多糖、生理盐水和500mg/kg 体重西洋参粉。
每3d 称重一次,30d 后,测定小鼠爬杆和负重游泳时间,采血分离血清及取组织样,测定血乳酸(BLA )、血尿素氮(BUN )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活力以及肝糖原(LG )、肌糖原(MG )含量。
结果表明:各剂量螺旋藻多糖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爬杆及负重游泳时间,中、高剂量螺旋藻多糖能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中BLA 、BUN 的水平,提高LDH 活性,增加了肝糖原及肌糖原的储备量。
说明螺旋藻多糖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关键词:螺旋藻,多糖,抗疲劳Study on anti-fatigue effect of Spirulina polysaccharideWANG Shu-quan ,LI Li(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Jinzhou 121001,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anti-fatigue effect of Spirulina polysaccharide.One hundred male mice of BALB/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ow dose group ,middle dose group ,high dose group ,blank contrl group and positive control group ,three rose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Spirulina polysaccharide at 100,200,300mg/kg body weight ,respectively ,blank contrl group and positive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physiological saline and American ginseng powder at 500mg/kg body weight.The control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ith normal saline by gavage every day for 30days.Weights in each group of mice were measured every three days.The climbing time ,exhaustive swimming time ,the blood lactic acid (BLA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the activity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muscle glycogen (MG )content and liver glycogen (LG )content in each group of were measured after 30days.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dose groups could extended climbing and weight -loaded swimming time of mice ,comparing with blank control group ,middle and high dose groups could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level of BLA and BUN ,enhance the activities of LDH ,increase in liver and muscle glycogen deposition.In conclusion ,Spirulina polysaccharide had obvious effect on anti-fatigue.Key words :Spirulina ;polysaccharide ;anti-fatigue 中图分类号:TS20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13)22-0328-04收稿日期:2013-04-10作者简介:王书全(1967-),男,硕士研究生,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及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海藻多糖的结构_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海藻多糖的结构_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fbbd93dd88d0d233d46a1d.png)
海藻多糖的结构、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罗先群 王新广 杨东升
( 海南大学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 海口 570228)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海藻多 糖的结构和提取方法, 综述了 海藻多糖 的多种生物 活性, 包括 抗病毒、 抗肿 瘤、抗突变、抗氧化, 调节免疫活性及其他一些功 能, 并对 海藻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海藻多糖; 结构; 提取; 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 T S202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2513 ( 2006) 04- 0100- 06
据报道, 硫酸化螺旋藻多糖 ( C a- SP ) 能够 抑制少数有包膜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 I型、人巨 型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
行性感冒病毒和 H IV - I等的பைடு நூலகம்制。 Ca- SP 能选 择性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与传播, 而形 成的钙离子整合物和硫酸根是 Ca- SP 抗病毒 效 果所必需的 [ 6] 。
海藻多 糖是 一类组 成相 当复 杂的 生物 大分 子, 纯化起来相当困难。采用普通的分子筛只能 进行初步的纯化, 这样也只能得到分子量相近的 海藻多糖混合物, 它的纯度不能用通常小分子化 合物的纯度来衡量, 通常提到的多糖纯品实质上 只能是一定分子量范围的均一组分。不过通过分 子筛或者阴离子交换柱等可以达到多糖与蛋白分 离的目的。想要获得纯度更高的多糖纯品, 就需 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 等方法来实现。
螺旋藻中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螺旋藻中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20de41b6bd97f192279e900.png)
螺旋藻中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部音利冯亚非*(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湛江 524088)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段殖体目、颤藻科、螺旋藻属,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藻类之一。
自从1940年法国药学家克雷曼博士在非洲发现它的营养价值之后,科学家们对螺旋藻的研究就从未中断。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螺旋藻不仅是营养成分最全面、最均衡的食品之一,而且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防贫血,并对糖尿病、胃肠道溃疡、过敏症等有一定的疗效。
螺旋藻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有螺旋藻多糖、藻胆蛋白、β-胡萝卜素、γ-亚麻酸和SOD等,近年来对它们的药理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螺旋藻的进一步药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1 螺旋藻多糖1.1 化学结构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由L-鼠李糖、D-木糖、D-葡萄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D-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等组成[1],钝顶螺旋藻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90,极大螺旋藻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29500,这两种多糖均由藻体制备,糖苷键为α型。
另有研究报道,钝顶螺旋藻中分离得到硫酸酯化多糖,有D-果糖的存在。
1.2 药理活性1.2.1 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作用抗肿瘤功能是螺旋藻多糖最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之一,也是研究最活跃的部分。
药理和临床实验证明[2],螺旋藻多糖具有抑制小鼠S-180肉瘤、乳腺癌细胞B37、白血病细胞Ks62、腹水型肝癌细胞和HL60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一般认为,螺旋藻多糖不能损伤癌细胞DNA的复制模板,也不能直接杀伤癌细胞,而只是代谢性地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因此螺旋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
螺旋藻多糖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一方面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有利于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形成和活性的激活;另一方面能促进白细胞介素II的生成,通过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调节机体抗体的形成;再者,螺旋藻多糖能促进脾、胸腺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减轻或消除免疫抑制剂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螺旋藻多糖和含硒多糖抑癌及增强免疫作用研究进展
![螺旋藻多糖和含硒多糖抑癌及增强免疫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f773902763231126edb11c6.png)
此, 在药理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复合成分 的螺旋藻多糖 。 含硒 多糖的研究多着眼于寻找补硒 营养剂 和天然药物 。 含硒多糖在 自然界 ,尤其是在植物 中的存在 已得 到证实 , 如 大蒜硒多糖 的生物活性 明显优 于多糖或 亚硒 酸钠 , 它不仅 能 抑制 SO 对细胞 的毒害作用 , i: 并且还 能抑制 人胚肺 巨细胞病 毒。 陈春英等[ 高硒地 区生长 的箬竹中提取 到硒 多糖 , 6 1 从 它能 有效地提高血液 中的硒 含量和 G X活性 ,降低脂质过氧化 P 产物丙二醛 的含量 , 增强红细胞抗 H O 氧化损伤 的能力 , :: 并 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效应 。 周志 刚等口 从富硒 培养 的极大 、 钝 顶、 盐泽 3 螺旋藻 中分离 得到 胞内多糖 和胞 外多糖 , 种 经测 定, 多糖分 子中结合硒 , 胞外多糖 中的含硒量较大 , 而胞 内多
( lt h n eodaeG X) 家 族 、 硫 氧 还 蛋 白 还 原 酶 Gua i eprx i , P to s
( i e oi e uts,R)家 族 、碘 甲腺 原 氨 酸 脱 碘 酶 t o dxnrd caeT hr
( dty n edidns , D) 族 等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硒 i o r i e iae I o hon o D, 家 蛋 白具 有 抗 氧 化 、 高 免 疫 力 、 肿 瘤 等 生 理 作 用 。 提 防治
3个 多 糖 组 分 。 不 同 多 糖 组 分 可 能 具 有 不 同 的生 理 活 性 , 因
种 丝 状 多 细 胞 螺 旋 形 原 核 藻 类 生 物 ,被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fcbc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1.png)
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析最近几十年来,螺旋藻酸性杂多糖(SAPs)在生物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它们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细胞中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螺旋藻酸性杂多糖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水污染,寻找病毒感染,以及将蛋白质和小分子药物分配到特定的细胞环境中。
此外,它们也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泡沫和浑浊的特性,以及促进消毒剂的作用。
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析是理解其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发了多种技术来分离纯化螺旋藻酸性杂多糖,并分析其结构,以研究它们在生物学中的作用。
一种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是离子交换技术,是根据离子交换分子对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筛选的。
离子交换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用来从大型的聚合物中分离出螺旋藻酸性杂多糖,但它也有其缺点:离子交换技术只能用于分离出大于一百六十个碳原子数的螺旋藻酸性杂多糖,而小于一百六十个碳原子数的螺旋藻酸性杂多糖只能在离子交换体系中被分离出来。
此外,色谱技术也经常用来分离纯化螺旋藻酸性杂多糖,包括凝胶色谱(GPC),液相色谱(HPLC),聚丙烯酰胺(PAGE)等。
通过色谱技术,可以按照比例分离出高纯度的螺旋藻酸性杂多糖,但也有一些缺点,例如产品更新慢,收集率低等。
此外,若要分析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结构,分子量分析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分子量分析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化学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分子量。
它通常包括分子质谱(MS)、散射诱导荧光技术(SIF),电泳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的确定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结构,以便进行定量分析。
以上是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析的技术,它们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螺旋藻酸性杂多糖的物理性质,从而使研究更深入,更完整。
同时,这些技术也可以在用于监控环境污染,治疗疾病,以及其它各种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螺旋藻多糖降血糖活性实验研究
![螺旋藻多糖降血糖活性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f7f00eeff9aef8941e06cd.png)
关键 螺 菲 糖P ) 暴 } }降 糖 词:旋 多 } P;糖 病J S - 鼠 血
中圈分 类号 . 8 . - 55 R2 文献标 识码 ; A
、 ‘
文章编 号 : 0—85 2 活性 实验研究
狄
勇
/ . 。 > ,
( 大理 医学 院 . 云南 大理 671 1 000 00 )
摘要 : 明种小鼠灌胃以螺 昆 旋藻多 ( P 1 m /g2 m /g连续1 d 结果发现其 P ) 0 gk , 0 gk , S 0 0 0。 对正帚小鼠 血糖无明显影
提 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S . P P对正常小 鼠血糖含量的影响 : 取小 鼠 4 O只. 随机分 为 4 组 。P P高 、 S 低荆量组分别灌 胃( 以下简称 i) S 0 g (g・ g P P 2 0r / k a d .0 ) 10mg (g・ )优 降糖组 _优 降糖 2r / k d 正常对 照 /k d , g a (g・ ) g 组则 i z等容积生理盐水 ( ) 连续 1 。 Ns 。 0d 在末扶给药前动物 禁食 1 ( 2 h 不禁水 ) 给药后2 h 鼠眼 眶采血 翻血糖 ( 糖测 定均 阱 , 各 血 收 稿 日期 :0 00—2 修订 日期 :0 0o ・O 2 0・22 ; 2 0 ・32 基 金项 目; 云南省教委科 研基 垒资助课题 士学 位, 主要 从事多糖类研究 . N . 73 2 o 9 30 9 作 者简介 : 绍远 ( 90 ) 男( 左 16 一 , 白族) 现任大理 医学院 副教授 。顿 ,
( D M e ia l g ,Da i 撇 ” 6 1 0 dcl Col e e l,Y ” 7 0 0,Ch 嘏) 矗 Ab t a t W h oeo 0 / g 0 g k y i a m[ srt  ̄ t oma dsrpo oo ie n u e i ei sr c : L t e s f1 0mg k ,2 0 m / gb d n t [ on r l n t t te d cd d b t t h d g i ac a e z n i a c
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45765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d.png)
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李杨;赖雁【摘要】@@ 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pirulina platensis,PSP)是一种从螺旋藻中分离出的水溶性酸性杂多糖.PSP由于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降血糖血脂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成为目前螺旋藻研究的热点之一[1].特别是在抗肿瘤方面,由于它对细胞无毒性,不同于传统的抗癌药具有细胞毒性,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就PSP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1(026)002【总页数】3页(P170-172)【关键词】抗肿瘤药;多糖类;分子作用机制【作者】李杨;赖雁【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6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pirulina platensis,PSP)是一种从螺旋藻中分离出的水溶性酸性杂多糖。
PSP由于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降血糖血脂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成为目前螺旋藻研究的热点之一[1]。
特别是在抗肿瘤方面,由于它对细胞无毒性,不同于传统的抗癌药具有细胞毒性,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就PSP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1 PSP对不同肿瘤生长的抑制率周岩冰等[2]研究发现,PSP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结肠及直肠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SP浓度为20 mg/L 时,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达54.71%,对结肠及直肠癌细胞的抑制率达42.04%。
曲显俊等[3]在钝顶螺旋藻多糖体内外抗癌实验中发现,对B37乳腺癌细胞的抑瘤率最高可达68.0%,对K562白血病细胞抑瘤率为46.0%。
PSP以300 mg/kg灌胃给药时,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为55.2%,对艾氏腹水瘤(EAC)小鼠腹水癌的抑瘤率为56.95%。
螺旋藻多糖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螺旋藻多糖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986cd2b2f60ddccda38a0e5.png)
Re e r h Pr gr s f h t u s a c o e s o eAn i mor t i f t t i t o i l a Ac v y Sp r i un PO y a C a e an s De ia ie IS C h d i r t s t v v
析 方 法 不 同 , 所 得 的 P P成 分 不 一 ,但 普 遍 认 为 S
收 稿 日期 :2 1 - 2 0 0 10 — 3
作者简介 :向春艳 (9 5 ) 18 一 ,女 ,重庆 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 向为兽 医药理学 与毒理学 。
2 1 年第4 饲料博览 45 01 期
P P 一 种 由多 个 相 同或 不 同 的单糖 基 通 过糖 苷键 S是
出现 的光 合 生 物 ,在 这 个 星 球 上 已 生 存 了 3 5亿 年 。 其 营 养 丰 富 ,且 含 有 一 萝 卜素 、 藻 胆 蛋 胡 白 、 一 麻 酸 、 内 源 性 酶 、 多 糖 等 生 物 活 性 物 亚 质 。螺 旋 藻 多糖 ( S ) 一 种从 螺 旋 藻 中提 取 的酸 PP是 性多 糖 ,螺旋 藻 多糖 及其 衍 生物 由于具有 广 泛而 复 杂 的活性 作用 而 成 为 目前 螺 旋藻 研究 的热点 之一 。
盛 玉青 等 研 究 表 明 ,螺 旋 藻 多 糖 对 肿 瘤 细 胞 株 几 乎 无 细 胞 毒 作 用 , 硫 酸 酯 化 螺 旋 藻 多 糖 ( N S ) 肿瘤 细胞 株具 有 显著 的细胞毒 作 用 ,其 S PP对
细胞 凋 亡 与肿 瘤 的 发 生 、发 展 和 治 疗 密 切 相
端 粒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有 关 。
31 .. 诱 导细胞 凋 亡 ,抑 制细胞 增 殖 2
螺旋藻多糖功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螺旋藻多糖功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d05ae3867ec102de2bd8962.png)
瘤、 抗病毒感染 、 增强机体免疫 力以及降低机体 中的 血糖等多种作用 ] 。基于螺旋 藻多糖 的多种生理 作
例 也非 常合 理 , 能 够较好 地被 人体 吸收 。
1 . 1 维 生 素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 量 元 素
用, 现欲对其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 述 , 以期 对 螺旋藻的营养 、 保健及 医药价值提供参考 。
2 . 1 螺 旋 藻 多 糖 抗 病 毒 作 用 P S P能 够 干 扰 HS V 一 1以及 HS V 一 2两 种 疱 疹
酸 的含量 分 别 为 9 ~1 0和 0 . 1 5 ~0 . 1 8 mg 。 此
病毒 向宿主 细胞 的吸附 , 说明 P S P能 够改 变 宿 主 细 胞表 面 的相 关 病毒 吸 附蛋 白受 体 , 或 直 接 作 用 于细胞使 得 宿 主细 胞 自身处 于 抗 病 毒 的状 态 ; P S P还 能 够 有 效 地 抑 制 疱 疹 病 毒 HS V 1以 及
藻多糖 的多种功 能以其结构为基础 , 所 具有 的生物 活性与多糖 的初 、 高 级结 构都 具有 密 切 的相关 性 ,
一
般来说 , 多糖 中的高级结构对螺旋 藻生物 活性所
产 生 的影 响 要 超 过 一 级 结 构 的 影 响 。 螺 旋 藻 多 糖 可 以参 与调 节 细 胞 的 活性 , 因而 它 具 有 抗 辐 射 、 抗 肿
螺旋 藻 中含有 多 种 成分 , 如 蛋 白质 、 氨基 酸 、 多糖、 维生素 ( 维 生 素 B、 C和 E等) 、 类 胡萝 卜 素( 包括 B 一 胡萝 卜 素、 玉米黄 素 和海胆 烯酮 等 ) 、 了 一
亚麻酸、 无机元 素 ( Na 、 K、 C a 、 Mg ) 以 及 微 量 元 素( F e 、 C o 、 Mn 、 Ni 、 C r 、 V、 Z n 、 S e 、 C u ) 等【 ] , 其中 含 有 的蛋 白质数 量 较高 , 而且 它 的 氨 基酸 组 成 比
螺旋藻多糖的性质结构研究
![螺旋藻多糖的性质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b6506a48d7c1c708a145da.png)
酶解, 6SZ 水浴, 酶解 47 # ( 中间补加酶) , 二甲苯 防腐, 酶解液用 <(A#$C(K 酚=硫酸法检查。 E=:33 层析, 流出液苯
2334=3?=:3! 修回日期: 2334=3S=:2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张芳, :8S6 年生, 女, 河北省泊头市人, 硕士, 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真菌提取物性质结构研究。X(,: 32?=75S87:52
。初步
的药理研究 表 明 该 多 糖 有 一 定 的 抗 癌 作 用 和 保 护白细胞的作用, 与化疗药物配伍于荷瘤动物的 实验性治疗, 有显著提高抑瘤率和降低毒副作用 的效果。
! ! 钝顶螺旋藻 ( !"#$%&#’( )&(*+’,#,, <" ) 是蓝藻 门, 蓝藻纲, 断增藻目, 颤藻科中的螺旋藻属低等水 生植物, 含有比其他任何食物都更丰富、 更均衡的 营养成分, 除优质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 矿物质、 叶 绿素外, 还含有藻多糖、 ! =胡萝卜素、 "=亚麻酸等多 种不饱和脂肪酸、 肌醇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藻多 糖 ( A.,1B$’’#$%+C( .D !"#$%&#’( )&(*+’,#,, "<" ) 由于 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活性而成为目前螺旋藻 研究的热点之一, 尤其在机体免疫机能、 抗肿瘤、 抗 辐射、 降血糖、 降血脂及抗衰老等方面具有较大的
万方数据
张3 芳等: 螺旋藻多糖的性质结构研究
#6(
或主链的末端残基, 因而在弱酸条件下即可切断与 主链的连接。透析袋内部分经分子筛层析检测发 现分子量仍较大, 经酸水解后气相色谱分析, 单糖 组成种类也未发生明显变化, 但其中 !"# $%&’ 所 占比例大大下降, 推测多糖主链部分含 ( () 键, 因 ( () 键对弱酸水解相对稳定, 这也与高碘酸氧化 结果一致。 根据高碘酸氧化及 *+,-&. 降解、 部分酸水解 结果综合分析, 该多糖为复杂的分支结构, 主链部 分以 ( (# 键连接为主, 还有少量 ( () 键连接, 支 链为 ( (/ 键连接。详细的结构组成方式需要甲基 化和核磁共振结果共同验证。 ! 讨" 论 螺旋 藻 多 糖 结 构 较 为 复 杂, 为国内首次报 道。其结构 的 精 细 分 析 还 需 要 甲 基 化 处 理 后 进 行 0!$1* 测定及核磁共振进一步研究
螺旋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螺旋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87335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4.png)
螺旋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季宇彬;侯洪宝;高世勇【期刊名称】《中国药理通讯》【年(卷),期】2009(026)002【摘要】人类疾病的趋势朝着综合性,复杂性的方向发展,治疗手段多元化并且疗效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副作用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始终困扰着医药工作者,努力寻找无毒高效的新型药物俨然成为首要任务,随着陆地药源的逐渐枯竭,海洋药物的开发已经迫在眉睫,螺旋藻是海洋中古老的单细胞藻类,属于蓝藻门,颤藻科,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有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此外还有胡萝卜素、γ-亚麻酸、肌醇等营养物质,又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生物活性广泛,性状稳定资源丰富,现在已经大规模的人工养殖,亟待深度开发,螺旋藻多糖简称PSP,是从螺旋藻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活性物质,无毒高效,有防治多种疾病同时还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双重作用,成为新型药物和保健品的理想之选。
本文从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及其对机体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疲劳,降血糖等方面综述了螺旋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总页数】1页(P31)【作者】季宇彬;侯洪宝;高世勇【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教育部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6【相关文献】1.螺旋藻多糖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J], 孙鹏;胡君艳;李瑞强2.内蒙古地区天然螺旋藻多糖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J], 胡炜东;鲁富宽3.螺旋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J], 尤珊;郑必胜;郭祀远4.螺旋藻多糖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J], 左绍远;田兴亚5.螺旋藻多糖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集要 [J], 甘茂罗;张平;谢平;孙业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a4dfe50f01dc281e53af093.png)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作者:西农创新学院学生【摘要】:螺旋藻是地球上一种古老的蓝绿色单细胞藻类水生植物,属于蓝藻门,颤藻科,因呈螺旋状而得名。
螺旋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食品添加剂、饲料、饵料、保健食品补剂和医药等原料。
本文主要讲述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功能、国内外研究开发概况、在食品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螺旋藻、营养价值、保健、研究进展、发展概况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spirulina and Utilization Research Abstract Spirulina is an ancient on the planet single-cell algae, blue-green aquatic plants,belonging to Cyanophyta Oscillatoria algae Division, so named due to spiral. Spirulina has a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health benefits, and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an be used as food additives, feed, food, health food supplements and pharmaceutical raw material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Spirulina, health care functions,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n food and f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earch progress.Key words :Spirulina, nutritional value, health, progress, development survey一、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医疗保健功能1、螺旋藻的营养价值螺旋藻有“明天最理想和最完美的食品”的美誉近年来,螺旋藻这种已有35亿年生命史的古老海洋生物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螺旋藻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螺旋藻领域的突破性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8c9406c7fd5360cba1adb83.png)
螺旋藻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疲劳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疲劳是身体在高强度或长时间活动后,产生的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表现为身体困倦、精神倦怠,注意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经常处于疲劳状态会发展为病理性损害。
剧烈运动会引起机体氧化,自由基堆积,产生活性氧,当体内活性氧含量过高时机体免疫力下降,代谢水平失调,引起组织损伤和疲劳,因而延缓疲劳的发生和加速疲劳的恢复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
螺旋藻超微粉是由新鲜的食用螺旋藻经高压破壁,均质乳化,过滤消毒、喷雾干燥制成,得到颗粒直径小于20μm的粉末状螺旋藻超微粉。
超微粉以其"体积效应"(即量子化效应)和"表面效应"显著区别于一般颗粒成为物质存在的一种新状态。
螺旋藻超微粉,具有口感细腻、着色均匀、增强疗效、促进吸收及方便调配使用的特点。
研究表明螺旋藻超微粉营养价值全面,主要有以下8个功效:1.增强免疫系统由于螺旋藻超微粉中的藻多糖和藻蓝蛋白均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和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因此螺旋藻超微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2.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自由基是人体衰老和疾病的根源之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催化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
螺旋藻超微粉可以减轻运动引起的氧自由基损伤,保护细胞膜结构,有抗运动疲劳作用。
3.促进新陈代谢螺旋藻超微粉所含的丰富藻蓝蛋白、活性多糖、过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物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4.改善肠道健康胃病患者一般胃酸过多,导致了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螺旋藻超微粉营养丰富,可以促进消化道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并促进其正常分泌的功能。
螺旋藻超微粉可增强肠道蠕动,有效缓解或消除习惯性便秘。
5.护肝螺旋藻超微粉有良好的护肝解毒、修复肝组织损伤的功效,能够有效地防治脂肪肝、肝硬化。
6.护肾脏残留在食物中的许多重金属和药物会对肾脏产生毒害,螺旋藻超微粉中大量的叶绿素可净化血液,使汞和药物等代谢废物加速排泄出体外,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超声辅助提取螺旋藻多糖的实验研究
![超声辅助提取螺旋藻多糖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17d42d79563c1ec5da71d6.png)
超声辅助提取螺旋藻多糖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找出超声提取螺旋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
方法通过对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固液比、超声提取时间4因素进行研究,并以提取的多糖量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考察,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提取法进行比较。
结果温度的适当升高、溶剂量的增大、提取时间的延长、适当增大提取功率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各因素的影响大小次序先后为温度>提取固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
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提取功率320W,提取固液比1∶25,提取时间50min,在优化条件下,螺旋藻多糖的提取率是3.2953%,传统回流提取法螺旋藻多糖提取率为2.2572%。
结论相对传统提取方法而言,超声提取具有迅速、节能、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螺旋藻多糖提取的新工艺。
(具体内容请下载附件)
1。
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实验研究进展
![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实验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0f816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2.png)
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实验研究进展
盛玉青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05(026)008
【摘要】钝顶螺旋藻多糖是从原核生物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辐射、增强免疫等作用,综合近几年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
其在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肿瘤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并针对其
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方面进行了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盛玉青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于红;张学成
2.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杨;赖雁
3.钝顶螺旋藻多糖降血糖调血脂实验研究 [J], 左绍远;钱金(x);万顺康;狄勇;周静华
4.钝顶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三氯乙酸(TCA)法的正交实验优化 [J], 孙
远征;张学成;纪雷
5.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多糖对S180腹水瘤小鼠免疫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杜玲;扈瑞平;穆文静;赵飞艳;敖长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刘志伟(1965~ ),男,湖北孝感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食品研究。
刘志伟等:螺旋藻多糖研究进展
19
中才得以实现,因此多糖的活性与其溶解度、粘度等物 理化学性质有关。
2 螺旋藻多糖的制备
螺旋藻粗多糖的提取方法大致有2类,一类是化学 方法,主要采用不同温度的纯水、稀盐或稀碱溶液提 取,为了防止粗多糖糖苷键断裂而发生降解,应尽量避 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另一类是生物方法,即酶法,通
功能以结构为基础,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初级结构 和高级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多糖的构效关系是人们研究 的重点。一般认为多糖的高级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比一级结构大。但目前,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多糖一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上:
(1)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分子大小有关。如从钝顶 螺旋藻提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1000万的高分子多糖激活 体外单核细胞的能力比目前临床上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 多糖制剂要大100~1000倍;
藻多糖得率 目前,已鉴定的螺旋藻有36种,主要集中在钝项螺 旋藻和极大螺旋藻的研究和应用上,螺旋藻多糖的得率 也普遍较低。今后应加强螺旋藻其它种类多糖的研究, 丰富螺旋藻多糖资源;利用辐射育种等方法,辅以分子 遗传标记选育螺旋藻新品种;改进和优化制备方法,加 强影响螺旋藻多糖生成因素的研究,选择最适的培养条 件,提高螺旋藻多糖的生成量。 5.1.3 加强对螺旋藻多糖结构和构效关系研究,提高
最近发现多糖硫酸酯化物可抑制合胞体形成从而抑 制逆转录酶(RT)的活性,阻断HIV的繁殖,最终使机 体病理损伤得以消失。多糖硫酸酯是一类治疗HIV感染 并具有抗艾滋病发展的新药。现已在国外产生了用硫酸 酯化修饰多糖的热门研究。 4.5 抗辐射作用
张成武等报道,腹注PSP 125 mg/kg可刺激60Co辐 射后小鼠粒单系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形成,并增加骨 髓有核细胞的数量,增强辐射后小鼠外周白细胞功能的 恢复。庞启深等进一步用核酸内切酶实验考察了PSP对 辐射损伤的保护机制。发现PSP能显著增强辐射引起的 切除修复活性与程序外D N A 合成,而且还能延缓以上2 个重要修复反应的饱和度。许昌韶等发现,PSP可能能 提高或保护内源性SOD,使之能够更好地对抗由辐射产
把糖液置于透析膜中,在蒸馏水中透析48h以上, 除去小分子化合物等杂质。透析后,再真空浓缩、冷冻 干燥,即可得到均一精品。
4 螺旋藻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
4.1 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功能是螺旋藻多糖最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之
一,也是研究最活跃的部分。药理和临床实验证明,螺 旋藻多糖具有抑制小鼠S-180肉瘤和HL60人早幼粒细胞 性白血病等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效应。一般认为,螺旋藻 多糖不能损伤癌细胞DNA的复制模板,也不能直接杀伤 癌细胞,而只是代谢性地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因此 螺旋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 能而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
多糖的结构复杂、多样,结构的研究特别是高级结 构的研究难度大。目前,螺旋藻多糖结构研究多局限于 一级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多糖的组成、相对分子量 及糖苷键的类型等,高级结构的研究没有取得较大的突 破。研究表明,钝顶螺旋藻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590,由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葡萄糖醛 酸组成,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0.938%、29.779%、 22.755%和16.526%;极大螺旋藻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 29500,由L-鼠李糖、D-木糖、D-葡萄糖、D-半乳糖、
生的自由基,让生物大分子免受损伤,达到抗辐射的目 的。这些研究表明,PSP对放射性损伤有很好的促进修 复作用。
PSP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可防止肿瘤病人因放 化疗引起的白细胞破坏,是肿瘤病人理想的辅助治疗药 物,进一步扩大了PSP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 4.6 抗突变作用
PSP能消除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机体免疫系统的 抑制作用。PSP对Cy引起的Balb/c小鼠造血细胞功能等 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当给小鼠Cy 时,若能同时给予 PSP,就能大大减轻Cy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并引起小 鼠体重下降,降低死亡率。PSP对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 核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拮抗小鼠染色体的突变,且随 着PSP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有所增强。
其生物活性 目前对螺旋藻多糖的高级结构研究还不能从结构上
刘志伟等:螺旋藻多糖研究进展
21
阐述多糖的生物活性。今后应充分利用生物、化学和物 理学的方法以及高新技术研究多糖结构,如利用核磁共 振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多糖的组成和结构,利用 高分子溶液研究的方法研究多糖在溶液中的构象,利用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多糖的分子形貌和精细结构等,从结 构上阐明多糖的生物活性。利用合适的分子修饰的方法 对螺旋藻多糖进行改造,如将多糖衍生化、磷酸酯化、 碘化、氨化等,改变多糖的结构,提高多糖的生物活性 或降低其毒副作用,以达到充分发挥螺旋藻多糖生物活 性的目的。 5.2 未来展望
中国食物与营养
利于肿瘤患者的康复。 4.2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根据Harman 的衰老自由基理论,机体代谢过程中 产生的活性氧基团或分子(·O 2、·O H 、H 2O 2等)可 引发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氧化性损伤,导致衰 老。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具有抗氧化性,能清除活性 氧自由基,如钝顶螺旋藻多糖、极大螺旋藻多糖分别可 以显著地清除·O 2、·OH ,达到抗衰老的目的。螺旋 藻多糖还能提高血浆中SOD的活性,减小脂质的氧化性 损伤;改善机体的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蛋 白质合成等,这些也可能是其延缓衰老的重要原因。 4.3 抗疲劳作用
试验表明,多糖是螺旋藻抗疲劳作用的主要成分, 它能减少蛋白质和其它含氮化 合物的分解代谢,降低 血清尿素氮的形成,提高肝糖原和肌糖原贮备能力,明 显延长了小鼠游泳运动耐力时间,起到抗疲劳作用。 4.4 抗病毒作用
于红等发现螺旋藻多糖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吸 附,并可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但不影响病毒的释 放;PSP 亦可明显抑制HSV-1 糖蛋白gG mRNA 的表达。 表明PSP抗病毒靶位在于阻断病毒吸附和抑制感染细胞 内病毒的复制及抑制HSV 糖蛋白基因的转录。PSP 可抑 制乙型肝炎e抗原(HB-sAg)、表面抗原(HbeAg)的 分泌及细胞H B V—DNA的复制,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 量反应关系。由于病毒常利用宿主细胞的羟基化过程产生 外壳糖蛋白部分,这种糖与宿主糖蛋白的糖部分几乎无 区别,使得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出现而能避免免疫系统的监 视。因此干扰病毒的糖基化可能是多糖抗病毒的原因。
将沉淀物溶于蒸馏水中,用DEAE- 纤维素柱(3 . 5 ×45cm)进行层析,以适宜流速流出,用蒸馏水洗脱, 得单一的洗脱峰,减压浓缩至成为膏状物,冷冻干燥得 白色粉末制品。 3.2.4 凝胶过滤
将上述制品溶于蒸馏水中,用Sephadex G-200柱 (2.26×60cm)进行过滤、水洗,得螺旋糖多糖液体。 3.2.5 透析
真空浓缩
酒精沉淀,离心分离
(脱蛋白)
藻粉
上清液
浓缩液
沉淀
Hale Waihona Puke 用Sevag法酒精沉淀,离心分离
水层
(脱水)冷冻干燥
(脱蛋白)
酒精沉淀
溶解,离子交换柱层析
浓缩,冷冻干燥
沉淀
螺旋藻多糖粗品
水层
沉淀
洗脱液
用丙酮洗
溶解,凝胶过滤
透析 ,冷冻干燥
白色粉末
滤液
螺旋藻多糖精品
3.2 提取过程中的多糖分离方法 3.2.1 酒精沉淀、分离
研究表明,从钝顶螺旋藻分离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 约1000万的高分子多糖具有促进白细胞介素II和肿瘤坏 死因子的生长,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对肿瘤细胞有 细胞毒、细胞溶解和抑制增殖等作用,起到抗肿瘤的效 果。此外,螺旋藻多糖是一种天然化合物,毒副作用 低,可预防或治疗放疗和化疗中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有
20
螺旋藻多糖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一方面能增强骨 髓细胞的增殖活力,有利于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形成和活性的激活;另一方面能 促进白细胞介素II的生成,通过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 成调节机体抗体的形成;再者,螺旋藻多糖能促进脾、 胸腺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减轻或消除免疫抑制剂对机体 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因此螺旋藻多糖不仅能提高机体 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机体特异性的体液 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
由于不同种类的螺旋藻制备的多糖不同,提取分离 纯化方法的不同,同一螺旋藻制备的多糖也不同,因 此,理论上讲螺旋藻多糖的种类繁杂,基本上没有规范 的多糖种类名称,妨碍多糖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今后 应从螺旋藻多糖的组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等方面入手, 制定相应标准,规范螺旋藻多糖的研究开发。 5.1.2 选育螺旋藻新品种,改进制备方法,提高螺旋
2007 年第 11 期
中国食物与营养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No.11,2007
螺旋藻多糖研究进展
刘志伟,邵学良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
摘 要:针对螺旋藻多糖制备、生物活性、结构、构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阐述,为螺旋藻多糖的进 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2)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主链连接方式有关。如 从钝顶螺旋藻中制备的一种含钠离子的硫酸酯多糖,主 链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含硫酸基团的双糖组成,能强烈地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活性远比肝素强,若将主 链解聚,这种抑制活性消失;
(3)多糖的生物活性与侧链基团有关。如螺旋藻 多糖硫酸酯化后,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酯化前显著 增强;酸性多糖清除·OH 的能力比碱性多糖强;多羟 基化基团在螺旋结构外周的存在可能增加葡聚糖的内在 免疫活性等;
常先用胰蛋白酶水解,再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粗多糖经 脱蛋白、脱色和去除小分子杂质,得到较纯的多糖混合 物,再经柱层析纯化分级,得到精制的单一多糖。
3 螺旋藻多糖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