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法估算,学习笔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借助主题图让学生找出图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整幅图的意思然后按一定顺序逐一理清每个小情景的意思,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在独立口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口算的时间,使每个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计算的方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果,以体现算法多样化。组织好小组内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能落在实处。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教学难点,注重算理的探究。

1 / 3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全套)

人教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光凭对诗句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还远远不够。因此,针对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借助课文内容插图的形象再现,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从而保证了他们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美好春景的进一步感知,同时也真正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以及春天的喜爱之情。 2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在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好。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及小燕子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实现了将课文抽象语言转化为直事物的目标,从而准确感知到了春天景物的美好以及小燕子的可爱,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能够保持积极的状态。其次,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品读的过程中,注重了对课文关键词句的挖掘,让他们通过圈画、比较、品悟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对作者叙述语言准确精妙特点的感知,这为今后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提供了借鉴,实现了读写一体化的语文学习理念。 3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巧妙利用了本课细腻生动的语言特点,首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荷花、荷叶等图片,并于不知不觉中创设了趣味生动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使他们能够带着愉悦积极的情感参与到学习认知活动中,同时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对画面的感知,准确抓住课文重点,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内容烂熟于心。与此同时,教师还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朗读,既避开了教师乏味讲解之弊,同时又让学生在读中不断融入到文字所营造的画面中,实现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4.教学反思: 本文虽然属于科普类文章,但是文章作者却将其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就像跟人在闲话家常,因而学生不仅容易产生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比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三篇 能做到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状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下面主要说说我对新课程的体会。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是主角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理解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忙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到达目标的途径;明白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潜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用心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生动活泼、用心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用心性。 2、采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联系生活,创设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和场景,是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在识字量超多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在潜力效果能够大大增加。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角,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资料中去体验、感悟,把自己的主角定位成学习的主人。 3、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语言传递为主,结合听说读写,这样做容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构成基本技能技巧,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言、数学智能的发展,但容易忽略其它几项智能,诸如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潜能资源的发挥、创新潜力的培养一向受到忽视。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许多老师的高度重视,我尝试借鉴了了两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在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资料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由于教材内容呈现得比较简单,怎样才能扎实地让学生学会,并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着实让我费了不少思想.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把估算也融入到口算的主题图中进行教学.教材安排的例题讲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接着是与之相对应的估算.而且估算和口算的主题图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这在教学上就转变得比较生硬,不利于学习的顺畅性。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主题图中的气球把整堂课的口算和估算串起来,让学生在一个大的情景中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讲清80÷20的算理。我想班里中下水平的学生在80÷20等于4还是40时,肯定会出错,因此算理的讲解应该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利用教具边演示边讲解,清晰、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计算80÷20可以计算8÷2. 课堂上我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学生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学生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我感到整节课教学思路一般,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在每个环节的处理上有欠到位,时间把握不是很恰当,最后能扎实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年级下册《2.1 口算除法》教案(两篇)

三年级下册《2.1 口算除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教材第11页例1、第12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3题。 【教材与学情分析】 1.例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了三个除法算式题(60÷3、600÷3、120÷3)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理解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2.学生已经会利用表内乘法熟练口算表内除法。 【课堂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进行口算。 2.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6÷3=8÷4=48÷6=2÷2=6÷2= 9÷3=16÷8=27÷9= 2.口答。 60里面有( )个十。800里面有( )个百。240里面有( )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60÷3。 (2)尝试解答60÷3。 (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学生1: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我想20×3=60,那么60÷3=20。 学生2: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表内除法,我想6÷3=2,那么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 学生3:我是借助分小棒的方法来理解60÷3的。我把60张纸看作6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20根。 学生边说边在投影上演示。 (4)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学习600÷3=。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三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设置认知冲突。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教学中成败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的浓厚兴趣。当学生解决参加两个课外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时,由于直观思维,跳入了教师有意设置的“陷阱”,都回答出有17人/adm,而教师适时指出不是17人,答案有了争议,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冲突,学生都想正确的答案是多少。而老师此时创设了另一个问题情境,通过报名表让学生发现冲突的矛盾点,再让学生设计图案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独特体验,用自己的方法来发现创造。学生在一次次的肯定中,学习动机得到激励,进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 本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从收集学生的名单——反馈整理好的名单——圈一圈,站一站——圈语文和数学兴趣组的名单——课件一步步演示集合的形成),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在过程中感悟重叠,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接着,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学生设计的图各式各样。可见,创造源于实践,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表示方法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特别是在解读集合图时,让学生充分理解“参加……的,只参加……的,既参加……又参加……的”的含义。反思今天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严密性,本节课上有2次重点解读了韦恩图,第一次是韦恩图的形成初期,第二次是形成了规范的韦恩图后。在解读韦恩图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红色圈是表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蓝色圈使表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而去掉了都参加的部分后是“只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数”,“只参加数学兴趣养和提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我平时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和大家做的都一样,我选择了两点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字词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更为重要,所以我加强了生字、词的学习。除了多写、多练习外,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练写生字10分钟,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内容一定要是课本内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觉前再把所学的生字读一遍,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词的练习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因此,每节课教学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自查字典,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要求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记录有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生字的书写和记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学会预习 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让学生们先了解什么是预习,于是,在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孩子们拟定了一份简单的预习方案:1、将课文读三遍:要求文中的长句、难读的句子或出现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3、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预习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好处,我在三年级下学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预习方案:1、自由读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读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声的读、可默读,也可朗读)。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3、读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题下)。4、读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问?(三个)5、读文第五遍,写出你初读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现在,课前预习以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习惯。 二、作文教学 (一)模式教学

《口算除法》课后反思

《口算除法》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学法过程中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盒装橙子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课堂上,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着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发现并总结出一位数除整十、整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并理解其算理。由于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学而得到,所以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的东西往往就不容易忘记。总之,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某人只记得友人的电话号码是584607,还记得各数字不重复,要拨通友人的电话,这个人最多拨()次 A.12 B.9 C.6 2.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从上面看到,从右面看到() A. B. C. D. 3.一个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a>b),若长增加20%,宽减少20%,则它的面积() A.增加20% B.减少20% C.减少4% D.不变 4.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5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A.59999 B.50999 C.54449 D.54999 5.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那么有() A.鸡13只,兔7只B.鸡7只,兔13只C.鸡10只,兔10只 6.安妮花图书馆一本《安徒生童话》原价30元,六一儿童节,八折出售,六一儿童节过后恢复原价,需要提价( )。 A.20% B.25% C.120% D.125% 7.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A. B.C.D. 8.小军乘长途汽车去奶奶家,14:30发车,经过7小时到达,这时小军看到的景象可能是( )。 A.旭日东升B.烈日当空C.夕阳西下D.满天繁星 9.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有( )个。 ①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②因为 2012 年的 2 月有 28 日这一天,所以 2012 年是平年。 ③一件大衣,如果卖 100 元,可赚 25%;如果卖 120 元,就赚 50% ④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 0.1 后的近似值是 2.0.这个小数最大是 2.44。 ⑤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1 3 。 A.1 B.2 C.3 D.4 1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算法和相应的估算方法;会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乘法算除法、以及用表内除法计算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过程,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会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 3、情感与态度:学生通过经历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重点:理解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算理,熟练的口算。 难点: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估算。 【导入】谈话导入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开门见山 师:孩子们,知道今天学什么吗?(口算除法)真善于观察,会口算除法吗? 2.尝试练习、初步感知 师:请你圈一圈,再列出相应的算式。(学生在练习卡上独立圈小棒并列式。) 圈一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每2根分一份,可以分几份?每20根分一份,可以分几份? 【活动】建构新知 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 (1)列式反馈、对比分析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算式。 8÷2=480÷20=4 对比两个算式提问,揭示课题。 师:第一道算式是一位数除以一位数,那第二道呢?是两位数除以两位数。而且这两位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师:8÷2=4,如果没有小棒图,怎么算? 引导学生回答:可以想2×4=8,所以8÷2=4(板书) 教师:80÷20可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发现:也可以想乘法来计算这道除法!想20×4=80,所以80÷20=4. 教师:还有不一样的算法吗? 启发学生:可以把80÷20=4想成8÷2=4来计算。就是想的表内除法的算式。教师:为什么可以把80÷20想成8÷2来计算?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因为80就是8个十,20就是2个十,看作8除以2的意思就是8个十里有几个2个十。 教师:(屏幕出示)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试着算60÷20得多少吗?(学生回答。) 教师:用这样的方法算出的60÷20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验证? (3)算法优化、及时巩固 教师:看来这样的方法的确是能让我们算得又对又快!口算下面各题时,你会分别想到哪道表内除法算式? 学生口答:90÷30=3,可以想9÷3=3…… 50÷10= 40÷20 教师:口算下面的表内除法算式,你又能用它口算哪道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算式呢? 学生口答:看6÷2=3,可以算60÷20=3…… (4)思维拓展、灵活运用 教师:9÷3=3只能帮我们计算90÷30吗,还能帮我们计算其他的除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联想到:900÷300=3、9000÷3000=3…… 抢答激趣、巩固练习 教师:“口算抢答大赛”!规则:如果你知道答案,就快速地站起来说出结果! 学生抢答,及时评价、表扬。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全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在本课时教学中努力挖掘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素材,找准结合点,力求做到在每个环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实践活动的空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校园和教室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校园和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 这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面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更是下节课“除法估算”和后面“笔算除法”教学的基础,因此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有一位数乘整十数与整百数口算的基础,多数学生应用知识的正迁移已经知道了口算除法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是采取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学生汇报的结果看,多数学生都是应用的“添0法”,还有少数学生则应用的“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都是从简单的算法上想方法计算,没有想到利用除法的意义来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则增加了利用教具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连续,如:记时比赛、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巩固练习的训练要求。 总之,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口算正确率在98%以上,只有少数个别学生存在错误。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更关注的是在保证口算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即口算练习常抓不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整理统计的数据,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 引入新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1. 燕子》教学反思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生动的描述,在我摇头晃脑地为学生朗读《燕子》一课时,却发现学生们并没有被我的激情、被书中的文字所感染。为什么呢?燕子可是学生们经常见到的,而文中又描写得这么形象、这么可爱,怎么会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呢?就在我产生疑问时,我发现班里多半学生的目光都瞅向窗外。原来,窗外正有几只燕子在叽叽喳喳,我突然意识到,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把书中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观察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看风景、学会做文章。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时的歌谣被孩子们快乐地哼唱着,在阳光下,在校园里,学生们尽情地寻找着燕子的足迹,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描述和自己眼中看到的风景的异同。“老师,你看,小燕子真长着剪刀似的尾巴。”“老师,你瞧,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飞过,跟书中写的一样。”看着孩子们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的小脸,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第二天上课,我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孩子竟然都能把课文非常有感情地背诵了。看着他们摇头晃脑、怡然自得的神情,我有了深深的领悟──课堂教学是一个用生活验证和丰富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一个诗意的旅程,教师应是一个称职的导游,而真正看风景的人是学生。记得有一首歌唱到:“风景这边独好,祖国分外妖娆。”而我想说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看风景,风景哪边都好,生活无限美妙! 《2.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采用了“合──分──合”的方式,将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突显“春”这一主题。开课伊始,便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现两首诗之间的共同点──都描写了春天,都写到了春风这一事物──从而引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此导入对《咏柳》一诗的教学。又以“二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从情境的创设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练习,各个环节都充分使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强化。 1、讲、动。本节课在探究口算方法时设计了1次四人小组交流,在两个“想一想”和“摘苹果”环节设计了3次同桌交流,共计4次小动。另外,还设计了自己说一说口算方法、个别汇报,目的在于通过“动”为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2、“做”。除了两个“想一想”和“摘苹果”外,还设计了3个挑战练习,让学生在“做”中提高口算能力; 3、听。师生每一次的“讲”就是其他同学的“听”。 4、看。看主题图,集体订正习题等,都用到了“看”这个要素。(一)成功之处 1、师生之间有约定,效果较好。 2、在口算方法的及时巩固练习中,即“摘苹果”环节,合理使用了小卡。 3、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强化,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4、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下放给学生,创造小组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

新知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5、学生的小组、同桌交流效果较好。 (二)不足之处 1、在时间的调配上稍微有一点欠缺,“摘苹果”环节以及挑战练习环节用时多了一些,导致35分钟的课,超出了2分钟左右。 2、课堂上表情可以再丰富些,语言还不够抑扬顿挫,有时语速较慢。 3、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讲、听训练。如:发言人要面向大多数同学,声音要响亮等;倾听者要关注发言人,听清别人说了什么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兴隆小学——张平贵 这个学期我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很快的,一个学期将要过去,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一学期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三年级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注重人的发展,用生活的情景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就对以往没用的内容进行删除,所学的全是对以后步入社会有所帮助的,教材中的生活场景自然就很多,内容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很难。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某某,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某某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结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 智力作为一个整体,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通常人们的认识活动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也是各种智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大南街小学曾晴 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一新时期的教育形势下,小语专家们及时抓住机遇,对小学生语文教材进行了全面修改。我做为一名教师,这学期拿到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时,感到尤为新奇,教材内容的多样化,使我为之振奋。然而,我又担心起来,自己应怎样吃透新大纲精神,把握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新教材的精湛之处呢? 翻阅新教材,通过整体感知,我感觉它在教材的编排上有这四大“重”: 1、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2、练习形式多样,重学生知识的积累。 3、重思想教育的渗透。 4、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为了使新教材真正发挥作用,我对具体实施新教材有了初步的构想: 一、以写字教学为切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语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而新教材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在教材的开始,不再急于讲授课文。而是打破了常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学期初,我就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利用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要心静”,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求学生写字时,一定要跟写字歌进行对照。老师随时进行督促和指导。这样下来,学生写字时已是个个端坐。除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好字。每课后的描红练习,不可忽视,每天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耐心细致、精心地指导,并严格反复长期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漂亮了。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课堂上的收获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决心真心实意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把握训练训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_口算除法(精)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2课时口算除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7、8题。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提高一位数除法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卡片口算: 4÷2= 8÷4= 10÷5= 16÷8= 40÷2= 800÷4= 400÷2= 600÷3= 1000÷5= 1600÷8= 学生开火车练习,当学生口算到后面两个的时候会有难度。那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口算除法,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12页例2的情景画面: (1)学生读题。 (2)找出题中的信息,并说出哪些是已知,要求什么,应该怎样求? (3)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把120看作是12个十,12÷3=4,所以10×4=40(张)。 方法二: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0×3=120,120÷3=40(张)。 方法三:把12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120÷3=40(张)。教师总结摆小棒的过程,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试一试:140÷7= 350÷7= 2.教学教材第1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2)学生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怎样求解呢? (3)学生根据例1、例2的学习,提出解决方法。 (4)分析、汇报并板书。 方法一:(结合实物)把6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2,所以66÷3=22(张)。 方法二:66是由6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因为60÷3=20(张),6÷3=2(张),20+2=22(张)。 所以66÷3=22(张)。 方法三: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2×3=66,所以66÷3=22(张)。 小结:通过口算,我们知道了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可以将被除数分解成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然后分别相除再相加;或者将被除数平均分成除的份数就可以求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看能够发现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计算,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 3.完成练习三第4题。 4.完成练习三第7、8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例2:方法一:40×3=20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和乘法

班级:姓名: 一、乘法计算。 6×9= 5×4= 9×9= 26+8= 63-7= 47+6= 7×6=7×7=7×8=7×9= 2×5=3×5=4×5 =5×5= 81-5= 45+25= 100-9= 78+9-20= 5×6=5×7=5×8 =5×9= 9×6=9×7=9×8 =9×9= 48+9= 50-3= 26+25= 25-15+30= 6×5=7×5=8×5=9×5= 6×1=6×2=6×3=6×4= 68-32= 84+7= 49-18= 68-14-30= 3×6=3×7=3×8=3×9= 8×1=8×2=8×3=8×4= 83+17= 54-5= 16+60= 48-7- 20=

6×6=6×7=6×8 =6×9= 9×1=9×2=9×3 =9×4= 35-7= 4+28= 76-4= 37+9+20= 4×6=4×7=4×8 =4×9= 5×1=5×2=5×3 =5×4= 8×6=8×7=8×8 =8×9= 7×1=7×2=7×3 =7×4= 二、除法口算。 72÷9= 18÷6= 54÷6= 24÷3= 25÷5= 20÷5= 5÷5= 30÷6= 9÷3= 7×9= 12÷4= 8÷2= 24÷4= 8×4= 20÷4= 24÷6= 8×5= 0×3= 2×9= 6×9= 28÷7= 10÷5= 9÷3= 5×6= 64÷8= 18÷6= 6÷1= 2÷2= 32÷8= 8×7= 15÷5= 30÷5= 24÷6= 16÷4 20÷4= 72÷8= 10÷5= 5÷1= 18÷6= 30÷6= 4×7= 6×3= 4÷4= 25÷5= 36÷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集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后反思 学生早已积累了有关位置知识的感性经验,能通过一些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喜欢并学好这节课知识十分重要。在学生对定向运动有了了解之后,再进行例1的教学就非常轻松了。在解决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当出现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只根据方向或距离其中一个条件时,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说才能更准确呢?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探索,进行实际操作,才能掌握这方面知识。我认为为学生创设实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认识方向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又是那样的抽象。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了大量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例1的教学,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说一说自己面对的是哪个方向?(因为我们的教室是东、西向的,学生背面刚好是东面。又刚好是早上,学生很容易联系生活经验想起自己后面是“东”。)“你

的后面、左面、右面又是什么方向呢?”我还来不及介绍,孩子们已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歌“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此时的我已无需多言……随后组织孩子们改变面对的方向,确定其余方向。整堂课学生是在的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例5的教学,我组织学生“当导游”,让学生在“导游”的角色中学会看有八个方向的路线图,能够根据路线图向自己的“游客”描述行走的路线。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极佳。 以上,就是我对第一单元教学的反思,总体来说,就是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教材教参的钻研,实物教具的准备等等方向。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1、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处罚,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1、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2、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拾级而上的台阶,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汇编精选

【篇一】 这个学期我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很快的,一个学期将要过去,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一学期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三年级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注重人的发展,用生活的情景呈现学习资料,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就对以往没用的资料进行删除,所学的全是对以后步入社会有所帮忙的,教材中的生活场景自然就很多,资料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很难。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是主角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理解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忙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到达目标的途径;明白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潜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用心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用心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用心性。 2、结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 智力作为一个整体,是认识活动的综合潜力。通常人们的认识活动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也是各种智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不能只用认识智力去衡量学生的潜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Division by Oral Calcul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3、14、15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校新课堂改革强调“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差异发展”,对于不难的知识,学生能够通过自学而得到,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得到,学生通过自学得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而且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一节成功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得知识,还要看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否有得到提高,是否会

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发散思维。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算理,掌握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数学思考: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主动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 解决问题: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基于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对于本堂课,我注意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在课堂中,着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开始,我首先设计了复习旧知这一内容,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对于书本里的情境图和例题,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自主学习,通过自身的能力获得新知识。学

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 课题: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 的思维。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 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60÷2 80÷4 90÷3 120÷6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个20?怎样列式?80÷20 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练一练:80÷48= 90÷30= 83÷20≈ 80÷19≈ (1)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列式:120÷30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120里面有几个30?几个30是120?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练一练:120÷40 150÷50 160÷80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 验算一下,必免出现120÷30=40的情况,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30×40=1200。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2 6÷3 36÷6 42÷7450÷50 360÷90 810÷90 80÷40 40÷20 60÷30 360÷60 420÷70 90÷30 540÷60 630÷70 18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