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北京市202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
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幕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颁.发(b ān ) 绮.
丽(q í)
不屈不挠.(n áo ) B .哺.育(b ǔ) 粗狂.(g u ǎn g ) 刚正不阿.(ē) C .猝.然(c ù) 侥.
幸(ji ǎo ) 称.
心如意(ch èn g ) D .干涸.
(k ū)
参.
差(c ēn )
杳.
无音信(y ǎo )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______(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
“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
B .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______(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
C .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______(至、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豁达。
“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
D .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______(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
“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
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4.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
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 .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 .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 .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 .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______。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______,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走一层松松的泥土
C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
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
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
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
尚的原因。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
(5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1分)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3)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1分)
(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8.名著阅读。
(3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很讲究劝谏的艺术。
如《左传》一书中记载的曹刿,在长勺之战前,面见鲁庄公,几番对话,一再启发,终于使鲁庄公认识到①_________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又如《②_________》一书中记载的邹忌,用③_________设喻,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最终使齐国兴盛起来。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
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
(4分)
主要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京北地区大致覆盖昌平、延庆、怀柔和密云四个区县,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和生态
屏障地,保障全市50%以上的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
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以下两县治理河流流域、涵养京北水资源的两个相同的措施。
(4分)
【材料一】
延庆县治理白河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围绕白河主干河道,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营造水保林,发挥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以实现山区自然保水;规整河道,修建调蓄水量的橡胶坝、拦河闸等工程,以保护水资源。
【材料二】
密云县治理石匣小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建设蓄水池、塘坝等小型蓄水工程,增加蓄水量;构建拦水、蓄水的三道防护体系,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以减少水土流失;推行清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以解决生态污染问题;营造适宜生长、具有保水保土功能的林草,以涵养水源。
相同的措施:①②
11.某同学在专题展览的“留言薄”上题写了寄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
写下句。
(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水源告急,首都市民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_________ (2)未果,寻.
病终
寻: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白梅无价》,完成15~17题。
(共15分) 白梅无价 韩静霆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
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
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
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
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
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
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
张,酣畅淋漓。
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
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
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
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
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
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
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
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
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
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
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
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
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
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
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
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
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
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
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
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
我大气也不敢出。
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
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
”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
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
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
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
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
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
因为,白梅无价。
-------------在--------------------此
--------------------
卷
--------------------上--------------------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
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
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
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
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
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
“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
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
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
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
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微公益”,______。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微公
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
实。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4分)
首先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其次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字),然后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22.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50分)
23.“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
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
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
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 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在
--------------------此
--------------------
卷--------------------上
--------------------
答--------------------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