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开题报告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85d4d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8.png)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要素的监测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温湿度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设计一个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环境温湿度的合理控制,对提高生活、工作的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选题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设计和开发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的无线传感器节点。
2.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温湿度监测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3.设计并开发远程控制模块,可以远程控制温湿度系统的相关参数,实现温湿度的智能化控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传感器节点是本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精度和准确性。
包括选择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通信模块的选型、存储模块的设计等。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建使用传感器设计的节点,将其网络连接起来,构建温湿度监测系统。
在网络中采用合适的路由协议,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效率。
3.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在系统的硬件设计上,需要根据具体的传感器节点及其应用环境,设计与之对应的电路板和外部部件,完成节点的实现。
在软件设计中,需要进行数据采集、通信协议、数据存储、数据监测和控制等功能的实现。
四、预期成果本项目拟实现的预期成果包括:1.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实现。
2.对传感器节点进行设计和开发,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3.设计并开发远程控制模块,可以远程控制温湿度系统的相关参数,实现温湿度的智能化控制。
4.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功能正常运行。
五、可能遇到的问题1.电池模块的选型和功率管理传感器节点使用电池供电,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模块和功率管理模块,以确保节点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2.网络的可靠性和通信协议在传感器节点构建过程中,需要保证网络的稳定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通信协议,进行网络的优化。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af6b575fbfc77da269b1d7.png)
• 预期成果:
• 确定设计方案,画出整体硬件电路图,用 单片机编写程序实现温度智能检测的功能 。
五、特色或创新之处
•
采用AT89C52作为控制核心,用字符液晶
显示,运行可靠、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操
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 主要参考文献
• [1]鲁志康,温湿度自动测控系统及其传感技术研究, 电工技术杂志,2000.3
• 通过网上查询、翻阅图书了解空调系统原理, 借鉴前人经验;传感器使用方法;用字符液晶 显示可实现系统设计。
• 主要内容有: • ⑴学习强化单片机知识 • ⑵掌握智能温湿度检测系统,提出硬件电路设
计方案 • ⑶画出原理图 • ⑷编写单片机控制软件 • ⑸完成系统整体功能调试
• 设计中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系统程序的设 计。其硬件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主控制器 和显示电路等构成。其中单片机是核心部分 ,负责对温度信号进行接收、检验并传输处 理。
• [14] 周鲍毅,魏俊淦,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方案, 仪表技术,2005.5
• [15]高 葵.基于Sensirion SHT系列传感器的分布式温湿 度监测系统[J].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 机,2008,11,21.
• [16]冯惠芬,李景仁.谈谈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技术[J]. 档案工作期,1982,6,30.
• [5]库志强,张锡兵,杨 扬.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系 统[J].扬子江药业集团,2006,3,10.
• [6]郭改枝.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温湿度显示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6,9,3.
• [7]袁强,陆启生,李文煜.基于单片机89C51和89C2051 点阵LED显示系统[J]. 中国科技信息,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6,18.
湿度传感器开题报告
![湿度传感器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c0164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4.png)
湿度传感器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湿度传感器作为物联网节点中重要的环境参数传感器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周围环境的湿度信息,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传输数据,为用户提供环境监测和控制服务。
湿度传感器在农业、工业、医疗、气象、家居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土壤湿度,实现精确的灌溉控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工业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湿度监测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在医疗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病房、手术室等环境的湿度,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医疗质量。
在气象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
在家居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室内的湿度,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湿度的自动调节,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2. 研究目标和内容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开发一种高性能的湿度传感器,满足物联网领域对湿度传感器的高精度、低功耗、小尺寸等要求。
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如下:2.1 研究目标•设计并实现一种湿度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环境中的湿度。
•提高湿度传感器的精度,使其能够满足物联网系统对湿度的高精度要求。
•降低湿度传感器的功耗,延长电池寿命,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缩小湿度传感器的尺寸,便于集成到各种物联网终端设备中。
2.2 研究内容•对现有湿度传感器技术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其优缺点。
•设计并实现一种新型湿度传感器,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
•测试和验证湿度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与市场上常见的湿度传感器进行对比。
•优化湿度传感器的功耗和尺寸,提高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性。
3. 计划和进度安排本项目的计划和进度安排如下:时间计划进度第一周调研现有技术进行中第二周设计传感器方案未开始第三周实现传感器原型未开始第四周测试验证未开始第四至六周优化性能和尺寸未开始第七至八周编写论文和报告未开始4. 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项目预期的成果和创新点如下:•设计并实现一种高性能的湿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小尺寸等特点。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3a6c4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b.png)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现代化建筑中,温湿度是一个必须要被严格控制的要素。
过高的温湿度会影响房间内环境,导致居住者不舒适;太高的湿度会导致房间内潮湿,容易滋生霉菌;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人体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现代化建筑和人们的居住环境,控制温湿度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人们并不能经常在房间内监测温湿度数据,来确保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因此,本毕业设计计划通过设计一种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来帮助实现对于温湿度的自动监测,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选题意义本系统将能够自动地感知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利用传感器自动收集数据。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能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从而输出温湿度的变化曲线和警报,让用户得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和优化房间内的环境,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本毕业设计的其它意义和价值有:1、提高房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为居住者提供更为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2、减轻居住者的负担,避免了居住者经常检测房间温湿度数据的麻烦;3、为商场、酒店、医院、公众场所等需要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场所提供一种极为简单实用的监测方案;4、提高现代化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和便利性。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温湿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等;2、温湿度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模块。
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调研相关文献、手册等,了解现有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技术路线等,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改进;2、实验验证:先通过样机的研发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然后进行实际使用效果的测试和调整。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预期成果:研制出一套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的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满足房间内温湿度自动检测和处理能力,同时还具备简单的安装和配置特点。
应用前景: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单片机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
![单片机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cf40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2.png)
单片机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1. 引言温湿度检测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农业、仓储、气象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单片机成为了温湿度检测的重要工具。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单片机进行温湿度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2. 研究目标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值,并通过LCD显示模块显示出来。
同时,还需要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功能,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 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取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温湿度传感器进行调研和分析,选取一个价格合理、精确度高的传感器。
2.单片机的选择和搭建:选择一种适合温湿度检测的单片机,并搭建相应的实验环境。
3.温湿度测量电路设计: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温湿度测量电路,确保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无误。
4.数据存储和传输:通过串口或者其他方式,将测量到的温湿度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存储设备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5.LCD显示模块的集成:选取适合的LCD显示模块,将温湿度数据显示在LCD上,方便用户观察和读取。
4.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来完成上述研究内容:1.调研和分析: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市场调研,选取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
2.实验验证:搭建实验环境,进行温湿度测量电路的设计和数据传输的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系统集成:根据设计要求,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完成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4.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到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5. 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成果:1.成功设计并搭建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2.实现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测量和传输功能。
3.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4.为后续的温湿度检测和数据应用提供参考和基础。
6. 进度计划本文的研究计划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调研和分析阶段:了解市场上常见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选取合适的型号。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29adf39e3143323968935b.png)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对数字信号的高敏感和可控性、温湿度传感器可以产生模拟信号,和A/D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性能,此设计以51单片机基本系统为核心的一套检测系统,其中包括A/D转换、单片机、复位电路、温度检测、湿度检测、键盘及显示、报警电路等部分。该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硬件电路简单、并能很好的进行显示,可测试不同环境温湿度的特点。
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本设计是以单片机(51)为核心,配合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以及相关的外围电路组成的检测系统,可以接收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号,检测人员可以通过lcd显示的数据,实时监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情况。相比较常见的温湿度测量器,本系统包括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实现了对温湿度的自动调节。在测量范围和精准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改良。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
毕业年份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一、拟开展研究的价值、意义
随着人们的生活及其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要求就显的尤为重要,温湿度的控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温湿度检测系统就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智能、快捷、方便可靠的检测系统,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如果检测得不准确就会发生许多的生产事故。如化工生产中对温度的检测不当就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和产品质量的下降。而现在所使用的温湿度检测系统通常都是精度为1℃或0.1℃的水银、煤油或酒精温度计进行的温度检测和用传统的物理模拟量的方法进行的湿度检测。这些温湿度检测计的刻度间隔通常都很密,不容易准确分辨,读数困难,而且他们的热容量还比较大,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并且很难读准,使用非常不方便。因此为了给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对现有的温湿度控制器的设计、改良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
![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d67c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6.png)
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摘要本报告讨论了温湿度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目标和方法。
我们计划研发一种高精度、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的系统。
该系统将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等硬件设备,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网络通信模块,实现温湿度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
本报告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的、基础理论、开发计划以及预期成果。
1. 引言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温湿度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室内气候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温湿度检测方法往往需要人工参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限;而现代化的温湿度检测系统则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高精度、实时监测。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基于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旨在满足用户对温湿度监测的需求,提高温湿度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如下: - 开发一种高精度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和湿度。
- 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
- 利用网络通信模块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测。
3. 基础理论温湿度检测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传感器原理、数据采集与处理、网络通信等方面。
3.1 传感器原理温湿度传感器是温湿度检测系统的核心组件。
常见的温湿度传感器有电阻式、电容式、热电型和半导体型等。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温湿度对其物理特性产生变化,进而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本项目将采用半导体型温湿度传感器,其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等优点。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温湿度数据的过程。
本项目将使用微控制器作为数据采集的硬件设备,通过采样和转换,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如滤波、校准等。
3.3 网络通信本项目将利用网络通信模块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测。
常见的网络通信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如Wi-Fi、蓝牙等。
我们将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测。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报警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报警系统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540b5a65ce05087732131f.png)
论文题目鉴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报警系统设计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温度和湿度是室内环境的两项重要指标,他们之间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
人的体感其实不纯真受温度或是湿度的影响,而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温湿度一体的说法出现。
不适合的温湿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假如室内温湿度过高,人体散热就比较困难。
反之,过低会使得空气干燥,人多呼吸道便会干涩痛苦。
除了对人体自己的影响外。
温湿度相同对物件的寄存也有影响。
比如。
室内的温湿度过高,衣服便简单发霉,虫蛀。
食品简单发霉变。
在社会生产,科学研究中,温湿度相同有侧重要的影响,在生命科学设备,计量/ 校准实验室和电子制造环境中,温湿度常常需要不时监测与报警显示,以保证产品和工艺。
比方一些养殖场,牲口的生长,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下,在事宜的温湿度下,才能成长的更快,进而获取更大的效益。
此外,一些库房,也需要及时知道温湿度的详细变化,什么样的物件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比较适合等等。
但是不一样场合对温湿度的要求不一样,相同的,控制温湿度的手段也不一样。
而什么时候应当进行温湿度的调理呢?因此,本次的研究课题“鉴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报警系统设计”,即是由此目的得出。
让使用者能够及时的在温湿度高出限制值得悉报警信息,进而进行有关的温湿度调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向跟着现代集成电子、通讯、计算机等技术地快速发展,传感器也向着集成化,数字化发展,这样大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丈量正确性和精度。
温湿度传感器的研发获取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好多外国的政府和企业投入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美国“国家纳米技术”(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计划,还有AD、MAXIM、Sensiron 等著名芯片制造商。
它们的典型产品有 MAX6625/6626 温度传感器, SHT1X/SHT7X温湿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采纳数字化技术,以数字化形式直接输出丈量值,拥有丈量偏差小、分辨率高、抗扰乱能力强、丈量数据能够远程流传、带串行总线接口等长处。
温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2)
![温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2)](https://img.taocdn.com/s3/m/963ab09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d.png)
温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2)毕业论文(设计)材料题目:温湿度监测系统学生姓名:xxx学生学号:0000000000系别:xxx系专业:xxx届别:2011指导教师: xx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主要任务:温湿度监测系统主要由温湿度传感器SHT11,AT89C51单片机和键盘显示电路三部分组成。
AT89C51单片机为主体,利用SHT11数字是输出、免调试、免标定、免外围电路及全互换的特点对环境温湿度进行检测。
采用软件编程,避免传统传感器的弊端,保证测量的精度。
设计目标:基本功能是能够检测出室内温度和湿度;能够显示温度,湿度;温度和湿度超过设定范围时能够报警。
工作进度要求2010年11月10日—12月15日: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18日—2011年5月10日:进一步总结整理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开展实验研究,撰写毕业论文。
2011年5月11日—5月20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并将定稿后的论文(设计)正文按统一格式打印2011年5月25日—6月10日:各系答辩委员会组织对具备答辩资格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分组答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目的1、掌握用温湿度传感器SHT11,AT89C51单片机来设计高精度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2、掌握遵循方向优先的原理;3、提出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电路原理图和流程图以及程序;4、掌握温湿度检测系统的系统调试,实现要求的检测方式;5、系统调试,实现检测要求;6、提高查阅文献与论文撰写的能力。
课题研究计划参考目录(摘要):绪论第一章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原理2.1 温湿度监测系统总体框图2.2 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2.3 总体方案论证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与计算3.1 温度采样电路3.2 单片机控制部分3.3 键盘及数字显示部分第三章软件设计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附录一 SHT11应用程序附录二测试本课题研究现状(需附适量参考文献)目前,温湿度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09344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7.png)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温度和湿度是常用的环境参数,对于很多行业和领域来说,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例如,在医疗行业,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提供对手术室、实验室和药物存储室等环境的合适控制和维护;在农业领域,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湿度,从而提供农作物生长的合适环境。
因此,开发一种可靠、实用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报警功能。
主要目标包括:1.设计一个硬件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等;2.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3.测试和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4.提供报警功能,当温度或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能够及时发送警报。
三、技术方案系统开发需要采用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温度湿度传感器。
常见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有DHT11、DHT22等,我们将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实现数据的准确采集。
硬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数据,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据显示模块则通过屏幕等设备直观显示温度和湿度等数据信息。
软件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三个模块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硬件系统通信,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滤波、校准等;数据显示模块则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显示给用户。
四、项目计划本项目的开发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2.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开发平台;3.硬件设计:完成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4.软件设计: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算法和逻辑;5.系统集成: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集成,进行初步测试;6.系统优化:针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和调试;7.最终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8.文档编写:撰写项目文档,包括开题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5617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3.png)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1. 引言温度湿度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设计目标本文的主要设计目标是: - 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 - 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功能; - 支持远程访问和控制。
3. 设备硬件为了实现温度湿度检测功能,我们将采用以下硬件: -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 - 微控制器单元(MCU):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将其输出给用户界面; -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功能; - 电源模块:提供设备所需的电源。
4. 软件设计4.1 数据采集和处理温湿度传感器将环境温湿度数据传输给MCU。
MCU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校验和格式化。
4.2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温度湿度检测系统交互的窗口。
用户界面可以是一个网页应用或一个移动应用程序。
用户界面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MCU进行交互,获取温湿度数据并显示。
4.3 数据存储与分析MCU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存储的历史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生成趋势图、统计数据等功能。
4.4 远程访问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温度湿度检测系统。
远程访问功能由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以及远程控制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
5. 应用场景5.1 气象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在气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测和研究提供支持。
5.2 农业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在农业领域中起到关键作用。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和湿度,可以帮助农民调整灌溉和通风系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5.3 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医疗器械的贮存条件,保证其安全和可靠性。
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的原理和设计开题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的原理和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11877525c52cc58bd6be8d.png)
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的原理和设计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对通信专业的知识有一个大体了解,为了检测自己大学阶段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与应用,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式检验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得到提高与巩固,也是自己能成为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一名合格大学生。
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居家生活、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量及控制。
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信息。
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
而问世监控系统就可以解决这样人才资源浪费,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这是由于它的智能化设计所决定的。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在重要的设备房间中,设备对温、湿度等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
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由于气流及设备分布的影响,温湿度值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所以应根据主房间实际面积在房间加装温湿度传感器,以实时客观检测房间内的温、湿度。
在监控本系统,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将把检测到的温湿度值实时传送到监控主机中,并在监控界面上直观地表现出来。
管理员可实时了解房间各点的实际温湿度值,一旦房间内实际温湿度值越限,系统将自动报警,提示管理员进行调节,尽可能让房间各点的温湿度趋向合理,确保房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主攻方向:掌握STC89C52各个端口的作用和温湿度传感器DHT11的应用主要内容:使用单片机和温湿度传感器测量出环境的温湿度,并用LED 数码管显示数值。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2010年12月中下旬确定题目2011年1月上中旬开始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开始撰写开题报告2011年2月—3月初继续总结概括收集资料,拟定方案撰写开题报告2011年3月中旬—4月设计电路,安装、调试,论文定稿2010年5月下旬至6月初论文答辫五、论文主要参考文献[1] 何宏.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 李忠国,陈刚.单片机应用技能实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 袁秀英,李珍.单片机原理与实验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 .[4] 王华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5] 赵茂泰,电子测量仪器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6] 汪同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d2f44a33687e21af45a9af.png)
[12]徐爱钧. 8051单片机实践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查阅资料,学习相关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2)选择控制芯片与湿度传感器,制定控制方案,然后利用Protuse画出硬件电路原理图
(3)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
(4)在日志上记下每天的设计活动
5.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及具体要求
(1)完整硬件设计电路
(2)软件框图及程序清单
6.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
须proteus仿真,用VC编写程序,上机时数80小时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题目类别毕业设计
串口通信、Proteus6 Professional软件、Keil软件、CAN总线、PLC、Modem集成电路、计算机
7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3—4周:写开题报告。
5—6周: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熟悉单片机语言及传感器的基础知识
7—8周:英文翻译
9—10周:硬件设计与资料搜集
11—12周:设计程序
【key word】microcontroller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DHT11 wireless sensor APC220 display section LCD1602
在现代的大棚种植技术中,温度、湿度是大棚蔬菜能否茁壮成长的重要因素。现在我国大棚生产规模虽然空前巨大,但是大棚的设备比较陈旧,温度采集方式落后,广大农村采用煤油温度计的温度采集方式,不仅温度采集较为老套,并且费时费力,不利于大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不符合党中央提出的科技兴农的战略目标。
温湿度设计开题报告
![温湿度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2399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d.png)
温湿度设计开题报告温湿度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温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两个参数。
在许多领域,如建筑、农业、医疗等,温湿度的控制对于保持舒适环境、促进生产和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温湿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温湿度设计。
二、温湿度的重要性1. 舒适环境温湿度对人体的舒适感有很大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人体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提高人体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2. 健康和安全高温高湿度环境容易引发中暑和热射病等健康问题,而低温低湿度则容易引发感冒和皮肤干燥等问题。
适宜的温湿度可以减少这些健康问题的发生,保障人体的健康和安全。
3. 生产效率在许多工业领域,如电子、食品、纺织等,温湿度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损失和质量问题。
三、温湿度设计的基本原则1. 温度设计温度设计需要考虑舒适性、节能性和安全性。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和需求,可以采取空调、暖气、通风等方式进行温度调节。
同时,要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湿度设计湿度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健康、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湿度调节设备,如加湿器和除湿器,来控制室内湿度。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采取相应的湿度控制措施。
3. 综合设计温湿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的相互关系。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湿度问题,而过高或过低的湿度也可能影响温度控制效果。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温湿度的相互关系,以实现最佳的温湿度控制效果。
四、温湿度设计的方法和技术1. 数据分析在进行温湿度设计之前,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使用场所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和需求。
可以通过采集历史数据、进行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
2. 模拟仿真通过使用温湿度模拟软件,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和优化。
模拟仿真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温湿度变化规律,预测设计方案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9e22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6.png)
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种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物联网在环境监测和控制方面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温湿度是环境监测中最基础的数据之一,其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方法主要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大范围监控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实现远程监控。
因此,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设计符合工业标准的温湿度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节点需要满足小尺寸、低功耗、长寿命和稳定性等要求,同时需要采用工业级通讯协议以方便与现有系统的集成。
2. 建立传感器网络。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选择无线通讯协议,实现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通讯。
利用网关设备将数据上传至公共平台。
3. 实现温湿度数值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功能,同时开发平台数据库、平台API和数据查询模块,实现数据在Web端的实时显示和报警处理功能。
4. 对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优化。
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并通过优化算法和协议提升系统的性能。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提高温湿度监测的范围和准确度,可以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的无缝监测和跨区域传输。
同时,将传感器节点集成入工业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监测能力和控制精度。
此外,本研究还为物联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硬件方面,将采用成熟的微处理芯片、温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等器件,建立温湿度传感器节点和网关设备。
在软件方面,将采用C语言、Python等编程语言,采取策略性采样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对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将采用云平台和数据库等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在线查询功能。
五、研究计划阶段任务时间1 系统框架设计 1周2 硬件设计与实现 2周3 软件设计与实现 3周4 系统测试与性能优化 2周5 结论撰写与论文答辩准备 2周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设计并实现一种多点无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9f53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b.png)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还是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调节,温度湿度检测系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介绍一个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开发计划。
二、背景在许多行业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食品加工行业,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导致食品质量下降或者腐败。
在医疗行业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则对手术室和药品储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发一个可靠的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对于许多行业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目标和意义本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温度湿度检测系统,以提供实时的温湿度数据,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警。
该系统将具有以下特点和意义:1. 高精度:系统将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以确保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时监测:系统将能够实时监测温湿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数据分析:系统将能够对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提供趋势分析和预测,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
4. 报警功能:系统将设置报警功能,当温湿度超出预设范围时,将自动触发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四、技术方案本项目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目标:1. 传感器选择:选择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如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传输: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温湿度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台,以便实时监测和分析。
3. 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央控制台将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温湿度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
4. 用户界面:设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温湿度数据和进行操作。
五、项目计划本项目将按照以下计划进行:1. 需求分析:对不同行业的温湿度检测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确定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和接口。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f4da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a.png)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的温湿度控制,还是在气象预报中的数据收集,温度湿度监测系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探讨温度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二、背景温度湿度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设备。
它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组成。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数据采集器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后数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设计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具体目标如下:1. 提供准确的温湿度数据: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
2. 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温湿度异常并发出报警信号,以保障生产和人员安全。
3. 数据可视化和远程访问:系统应具备数据可视化和远程访问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看温湿度数据。
4. 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环境。
同时,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故障。
四、系统设计与实现1. 传感器选择:为了提高温湿度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较低的能耗,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2. 数据采集器和处理器:我们选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器和处理器,能够将传感器获取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存储和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访问和查看数据。
同时,系统还支持数据的导出和分享功能。
4. 报警系统:系统设有报警功能,当温湿度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系统将自动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注意。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2373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7.png)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其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人们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传感器获取室内温湿度数据,在LCD12864液晶屏上显示,并通过蜂鸣器进行声音提示。
二、研究内容1. 系统硬件设计设计硬件电路,包括AT89C51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LCD12864液晶屏、蜂鸣器、电源以及必要的外设电路等。
2. 系统软件设计编写程序,实现温湿度的检测、数据的存储与处理、系统状态的显示等功能。
通常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并结合汇编语言优化程序。
3. 系统调试与优化完成软硬件设计后,进行系统调试,在确保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优化,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三、研究意义1. 实现室内环境的智能化监控与调节,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同时,通过持续监测室内温湿度,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室内环境的安全。
2. 掌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设计技术,加强对单片机的理解。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和软件编程技巧等,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提高综合能力。
3. 面向应用产业界,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易于维护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方案。
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实验室等室内环境的温湿度监控。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1. 系统方案设计根据功能需求,综合考虑系统可行性和经济性,确定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相应的软件编程方案。
2. 硬件设计根据系统方案设计的结果,进行电路图设计、原理图设计,完成电路板绘制与制作。
并且针对硬件问题进行调试与测试。
3. 软件设计编写程序,集成硬件系统,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读取、存储与显示等功能。
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进行代码优化和缺陷检测等。
4. 系统测试与优化将硬、软件系统集成并进行初步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进行系统问题排查、调整,保证系统出现的各种异常状况均能正确处理和输出。
温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
![温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453a6dccbff121dc368328.png)
开题报告通信工程温湿度监测系统一、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温度湿度的环境状况要求越来越高,主要是指库房、储柜、大棚种植、工业生产等对温湿度环境变化有着重要要求的地方。
例如: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实施科学监测和有效调控,是预防性保护文物劣化的关键所在。
因此温湿度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温湿度检测的局限性(1)不具有实时监测性传统的温湿度检测器只是实时的检测而不是实时监测,检测只是将当前的环境温度检测出来,需要人工的观察检测结果。
不仅监测效率低而且当监测环境空间过大也痛耗费人力。
采用温湿度监测系统通过设置警戒温湿度的范围和正常的温湿度的范围。
如果环境处于正常的温湿度范围系统将继续正常监测,如果环境处于警戒温湿度范围产生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从而大大提高监测效率和减少人力消耗。
(2)不具有历史数据保存性传统的温湿度检测不具有历史数据保存功能,历史的温湿度信息是一种有用的信息。
对于流动型展示的文物,可以利用历史记录温湿度信息作为参考,为以后文物环境的变化做好准备。
还可以根据文物在不同历史记录的变化,得出更适于文物保存的温湿度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在该课题中采用温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协调LCD显示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正常工作。
通过串口传输与上位机连接,利用上位机软件和数据库进行连接,并对历史温湿度信息进行存储。
从而实现温湿度监测系统。
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监控效率和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1)调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温湿度监测系统现状;(2)利用单片机及其外设电路,通过编程实现温度信息的采集、显示,并给出程序框图及功能代码。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与各模块进行连接,确定连接关系。
(2)利用keil编译工具编写模块化程序。
使LCD显示模块和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分别独立实现它们的功能。
(3)组合各模块程序,实现各模块协调运行。
温湿度报警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温湿度报警系统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dca8a9f524ccbff12184d1.png)
四.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系统框图如图 1 所示,系统以 MCU 为核心(如选用 STC89S52),实时对温 湿度传感器(DHT11)进行数据采集,内部处理后送 LCD 显示屏显示(如选用 LCD1602)。
集的数据,显示功能也可以灵活的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且可以拓展灵活的交互界面。 综上,主控方案选择 MCU 来实现系统设计。
传感器选择: 方案一: 采取间接测温湿度的方法,如对温度和湿度敏感德分立元器件,在温湿度变
化时带来电路电压的变化,从而通过直接测量电压值来反应温湿度变化趋势。此 方案不能实现温湿度的准确测量,精确度差。
六.预期目标
从硬件和软件上实现一台温湿度监测报警系统样机,可以监测环境 2 点的温 湿度实时值,送液晶进行显示,并有友好的交互界面。在温湿度超过设置限制时 会自动报警。
七.时间安排
第一周:开题报告撰写,根据系统设计框图进行元器件的选型,并在确定之 后查阅器件的数据手册。
第二周:对部分元器件购买和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并焊接,对电路进行初步 调试。
智能温湿度监测报警系统,可以实时显示监测点的温湿度测量值,在设置温 湿度上下限的前提下,测量值超出要求系统会自动报警,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二.设计要求指标
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来检测当前环境中的温湿度信号量,设计制作一个可以监 测智能温湿度监控报警系统。
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达到 2 度,湿度传感器的精度达到 5%。 监测系统可显示当前信息采集的温度、湿度信息值,并能显示清晰直观当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对通信专业的知识有一个大体了解,为了检测自己大学阶段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与应用,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式检验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得到提高与巩固,也是自己能成为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一名合格大学生。
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居家生活、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量及控制。
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信息。
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
而问世监控系统就可以解决这样人才资源浪费,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这是由于它的智能化设计所决定的。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在重要的设备房间中,设备对温、湿度等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
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由于气流及设备分布的影响,温湿度值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所以应根据主房间实际面积在房间加装温湿度传感器,以实时客观检测房间内的温、湿度。
在监控本系统,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将把检测到的温湿度值实时传送到监控主机中,并在监控界面上直观地表现出来。
管理员可实时了解房间各点的实际温湿度值,一旦房间内实际温湿度值越限,系统将自动报警,提示管理员进行调节,尽可能让房间各点的温湿度趋向合理,确保房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主攻方向:掌握STC89C52各个端口的作用和温湿度传感器DHT11的应用主要内容:使用单片机和温湿度传感器测量出环境的温湿度,并用LED数码管显示数值。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10年12月中下旬确定题目
2011年1月上中旬开始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开始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2月—3月初继续总结概括收集资料,拟定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3月中旬—4月设计电路,安装、调试,论文定稿
2010年5月下旬至6月初论文答辫
五、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1] 何宏.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李忠国,陈刚.单片机应用技能实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袁秀英,李珍.单片机原理与实验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 . .
[4] 王华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5] 赵茂泰,电子测量仪器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6] 汪同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