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物流行业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类专业的优势分析

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类专业的优势分析
1 . 行业物 流特 色明显 3
2 0 年 增 长 8 %;物 流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732 元 , 05 1 9 .亿
现代 物 流类专业 是指 物流 管理 、物 流工程 、物 流经济 和 国际物流 等专业 和专业 方 向。近 几年 这些
专业正在扩展和壮大。最近香港凤凰网对 “ 高校最
有 前途 的十大 专业 ”进行排 名 ,物流类 专业 排名 第 5 。进 入 2 世 纪 由于现 代物 流业 的蓬 勃 发展 必然 导 l
拥 有 2 以上物 流企业 l 家 ,其 中4 A级 6 A级物 流企业 7 。中 国远洋 、天地 华宇 、九 州 通 、国药集 团等 家 省 外优 势企业 进入 河南发 展 ,豫鑫 物流 与 日本 日立 物 流 联 合 在 河 南 拓 展 业 务 ,华 丰 钢铁 与太 钢 、邯
钢 、安钢 联合进 入 物流领 域发 展 ,为河南 省物流 企 业 发展增 添 了新 的活力 。
mo e r e t He n r u g n . na Pr v n e a t e n q e d a t g s f h d v l p n o o itc p o e so as o i c h s h u i u a v n a e o t e e eo me t f l g si s r fs in l.Th s i p p r ir t n l z s h sa u o t e e eo me t f o it s n u ty n a e f s a ay e t e t t s f h d v l p n o lg si i d sr i He a P o i c . F l we t s c n n rvn e o l d hi o p p r n lz s he d a tg o He a P o i c t vg r usy e eo lg sis n u t . Alo h s a r a e a ay e t a v n a e f n n r v n e o i o o l d v lp o itc i d sr y s t i p pe p i t o t h t h b g e t b t ce f o n s u t a t e ig s o sa l o He n r v n e e e o n t l gsi s n u t i t e a k f na P o i c d v lpi g he o itc i d sr s h lc o y

河南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河南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河南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河南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河南物流业业已取得了相当水平的发展,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物流的条块分割,观念落后,技术水平差,缺乏规划性和前瞻性,人才的缺乏等等,所以河南物流业的发展制约因素很多。

特别是在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物流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所以今后政府应加强规划管理,如增加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搞好物流园区规划,加强科研,进行物流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培养物流人才。

现代物流业是河南经济的支柱产业。

虽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河南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相比较而言,河南物流业仍处于较落后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规划落后、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服务功能差等一系列问题,将会对河南物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物流业存在问题金融危机河南省正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我们河南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从总体上讲河南物流业发展现状是大而不强。

从全国来看河南物流业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沿海地区的物流服务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一些需要现代化物流服务的高端客户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而西部地区有些地方连物流网络都没有,“物流”对其来说还是个新鲜词。

河南物流业处于从初级向高级攀升的阶段。

现代物流业是河南经济的支柱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河南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是与沿海省份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现代物流业仍处于较落后的初级阶段。

河南现代物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多头投资、重复建设、专业化程度低、服务功能差等问题,将会对河南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河南物流业发展现状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新兴的服务部门,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河南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提高河南经济竞争力和对外吸引力;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发展机遇;有利于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工商关系的改善及我省邮政、商业批发企业、商业储运企业的改革等方面也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2019年,河南省物流业总体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及其他省份物流业发展的指标分析,探讨了河南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河南省物流业整体发展情况1.运营规模:2019年底,河南省物流企业总数达到10.5万家,从业人员约170万人,全省物流总产值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其中,货运量比上年增长2.7%;货运量占比按照水、铁、公、海、航的顺序排列。

2.运营质量:河南省的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上升,运营质量也在提高。

截至2019年底,全省邮政快递企业已达到800家,送达量和件数复合增速分别为20.06%和31.38%。

但仍然存在不少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的现象。

3.政策环境:河南省政府对物流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注重培养物流人才,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信息化等。

同时,推进货物流通、加强物流园区建设,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河南省物流业面临的问题1.区域发展不均衡:整个河南省的发展并不均衡,地处中部的商丘、周口、信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发展相比郑州、洛阳等地落后,尤其是物流信息化和管理上现存差距巨大。

2.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尽管河南省物流企业数量多,覆盖范围广,但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承运方接货不及时、货物丢失、运费过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也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影响了整个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3.物流企业规模不规范:不同规模的物流企业鱼目混珠,其中很多企业存在账目不清、垃圾信息多、资源浪费等现象。

建立标准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物流行业的监管,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省际比较分析就整个中原地区而言,河南和湖北、陕西、江苏等省份整体发展水平较为接近。

参考《物流大省发展报告》可知:河南省在普及物流信息化和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方面的发展水平较高,但与上海、广东等的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河南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其物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道路、铁路、航空、水运四个方面对河南省的物流业发展进行评价,并进行省际比较分析,以期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道路物流发展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境内的京广、洛新、连霍等多条铁路干线和京沪、京港、陇海等多条国家高速公路汇聚于此,为河南的道路物流发展提供了便利。

据数据显示,河南省道路货运量在全国排名第六,道路物流运输规模居全国前列。

道路运输已成为河南省的主要物流方式。

但同时,河南省的道路货运运输耗能大,造成环境和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路网和推广低碳运输等可持续化发展方式。

河南省物流中心位于郑州,郑州铁路枢纽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铁路物流节点。

河南省境内的铁路总里程超过五千公里,而同时,其货运量却不如道路物流。

相比于道路物流,铁路运输虽然效率较低,但却具有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等优势。

因此,河南省应该进一步加大投资,加强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铁路物流的运输效率。

郑州新郑机场是全国十大货运机场之一,自2012年起成为了中国首个区域性航空枢纽,每年的货运量超过百万吨。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河南省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因此航空物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需要提高新郑机场的枢纽作用,加强各地的物流配套体系建设,将航空物流与其他物流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多式联运。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游,是黄河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因此水运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黄河水运、南水北调和南河沿运输等多条水运航道。

但是,由于国内水运物流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机制保护,因此河南省需要进一步完善水路物流配套设施,推广多式联运,以提高物流综合运输能力。

五、省际比较分析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河南省的物流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物流业也有着稳步发展的趋势。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广,绿色物流已经成为了各地发展的关注焦点。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交通中心之一,物流业发展迅速。

在绿色物流方面,河南省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河南省绿色物流设施不足。

绿色物流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低碳、高效的运输方式。

河南省目前的物流设施仍然较为滞后,缺乏先进的设备和科技支持,无法满足绿色物流的需求。

这种设施不足不仅影响了物流的效率,也限制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河南省绿色物流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绿色物流要求对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对不符合绿色物流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或限制措施。

目前河南省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主动采取绿色物流措施。

还存在着一些企业违规操作、违法排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绿色物流的推广。

河南省绿色物流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信息化是绿色物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河南省物流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物流水平。

河南省绿色物流人才培养不足。

绿色物流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和操作,而目前河南省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

对于已有的物流从业人员,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和提升机会,导致他们对绿色物流的了解和认识较为有限,无法有效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河南省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大对绿色物流设施的投资力度,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升物流的效率和绿色化水平。

建立健全绿色物流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测和管理,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和限制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推行,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培训和指导,鼓励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相关专业课程和培训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郑州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研究

郑州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研究

郑州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物流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本文将从物流业的概念入手,探讨郑州发展物流业的现状和潜力,并分析其区位优势。

一、物流业的概念物流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科学管理手段和现代化技术为基础,通过货物收运、存储、装卸、搬运、中转、配送等环节,满足社会物质需求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

物流业不仅是制造业的“后勤保障部队”,也是服务业的“重要配套资源”。

同时,物流业对于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及对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郑州物流业的现状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规划的实施,郑州逐渐成为中部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截至2019年,郑州市拥有物流企业3894家,固定投资总额达到1126亿元,年货物流量达1.7亿吨,货物总运量超过3亿吨,物流总收入已达600亿元。

同时,随着城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河港等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郑州在交通运输条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郑州物流业的发展潜力1. 区位优势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枢纽城市,郑州处于华北、华中、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同时,郑州还是京广、京港、洛新、郑西、郑阜等五条铁路干线的交会点,可以连接全国各大城市。

此外,郑州还拥有豫许高速、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陇海铁路等诸多国家重要的物流通道,这些都为郑州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保障。

2. 市场需求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等新技术的发展,商品和货物的交易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社会对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物流服务就具有了更高的市场价值。

目前,中国国内物流市场还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根据中国物流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物流总产值达到301.6万亿元,同比增长 5.9%。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中国人口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河南省,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物流业在发展速度、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亟需进一步提高高质量发展水平。

对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可以为河南省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推动物流业向着现代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方向迈进,对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其发展水平和质量,探讨其与其他省份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通过研究,旨在为河南省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河南省物流业与其他省份的交流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河南省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为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探讨物流业发展规律和路径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本研究还旨在为学术界提供关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物流业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1.3 研究意义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全省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流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对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物流业可以促进流通领域的开放与创新,推动商贸流通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现代物流业对于提升城市和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重要的是,发展高质量的物流业能够促进河南省的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全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河南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明确河南物流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是制定河南物流产业战略的前提。

目前河南省物流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物流设施与装备初具规模;物流需求急剧增长;物流效率大幅提高;市场集中度较低。

同时存在因行业分散而导致的企业规模小和低集成化;信用缺失;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人才短缺和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

因此,河南物流产业应选择集群战略。

关键词:河南;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发展问题物流产业是一个由多个行业组成的基础性、综合性产业[1],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2]。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16章指出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第一次明确了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确立了物流业的产业地位。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政策指引、地理优势等原因,河南省近几年物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国外和沿海省市相比,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有不小的差距。

要缩小差距,需要一个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而对河南物流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则是制定战略的前提。

一、河南物流产业发展现状1.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2006年河南省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了河南物流企业的装备拥有量情况:2005 年全省物流企业,共有货运车辆总数69972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3.4%;仓储面积817.39万平方米,增长9.98%。

铁路专用线272条,比上年增长56.3%;铁路专用线长度为540.63公里,比上年增长10.0%;物流计算机管理系统226套。

目前郑州的仓储面积约519.8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存储200多万吨货物。

郑州公路主枢纽信息中心已投入运营,仓库管理系统使用率达到15.9%,互联网使用率为29%,管理系统使用率为29%。

此外,一批物流园区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进行,如围绕郑州物流枢纽中心而拟建的七大物流工程、五个区域物流枢纽等。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河南省作为中国物流大省之一,物流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致力于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高质量发展评价以及与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河南省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地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河南省的物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河南省一直在不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

省内的郑州航空港、郑州国际陆港、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等大型物流枢纽设施的建设,为河南省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河南省物流业在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让河南省的物流行业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

河南省也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推进,为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高质量发展评价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下物流行业的重要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于河南省而言,其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河南省物流企业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安全的物流服务。

各类物流服务的多样化、定制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满足了客户个性化需求。

2. 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河南省的物流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物流成本相对较低。

这使得河南省的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也为省内外企业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

3. 创新能力较强。

河南省的物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些创新型物流企业也蓬勃发展,为河南省的物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合以上几点,河南省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河南物流企业调研报告

河南物流企业调研报告

河南物流企业调研报告1.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中部省份,拥有着丰富的物流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物流企业的聚集地。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河南物流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其发展状况和问题,以期为河南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据分析。

我们选择了河南省主要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访查,并与物流企业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交流。

同时,我们还针对河南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于物流行业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3. 河南物流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物流企业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以来,物流企业的数量增加了50%以上。

这说明河南物流行业的发展动力十分强劲。

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河南的物流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尽管河南物流企业的数量增加,但整体规模偏小,多数企业为小型或中小型企业,大型物流企业的比例较低。

这导致了河南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技术含量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4. 河南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河南物流企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挑战:4.1 人才缺乏人才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河南物流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多数企业的从业人员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导致了物流企业在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创新方面存在困难。

4.2 市场竞争激烈由于物流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河南物流市场竞争激烈。

价格战普遍存在,利润空间被压缩。

同时,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河南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小型企业难以与之竞争。

4.3 运输成本高昂由于河南距离沿海地区较远,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较高。

这限制了河南物流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河南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5. 支持河南物流企业发展的建议为了解决河南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5.1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政府应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大学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并提供专门的物流人才培训项目。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和产业基地,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和优越的交通条件,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

绿色物流作为当今物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提升物流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也积极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不断加大对绿色物流的扶持力度。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追求,绿色物流已经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进一步提升绿色物流水平,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成为摆在河南省物流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河南省绿色物流的现状、影响发展的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河南省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意义绿色物流发展是当前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发展绿色物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发展绿色物流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绿色物流的发展能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可以促进企业间的环境合作与共享,构建良好的生态物流体系,有利于提高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研究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有助于加深对绿色物流的理解,为促进河南省绿色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河南省绿色物流的现状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绿色物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河南省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运等多样化的交通网络,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政策支持方面,河南省政府积极推进绿色物流政策和规划,加大对绿色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装备,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河南物流业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河南物流业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度大 于 l 的按 降序排列 ,得到表 1 : 表 1 河南省 2 0 0 7年感应度系数大于 1 的产 业排名情况
产 业 名 称
化 学 工 业
感 应 度 系数
2 . 7 6 0 6 4
产 业 名 称
金 属 冶炼 及 压 延 加 工 业
感 应 度 系数
1 . 5 5 9 3 1
s l } 1 2 t ) - t 8 1
河 南 物 流 业 产 业 波 及 效 果 现状 分析
表 2 河南 2 0 0 7年影响力系数基本情况表
产 业 名称 燃 气 生 产和 供 应 业 金 属 制 品 业
依据 2 0 0 7年河南省投入产 出表计算 ,物流业影响力 系数排名情况如表 2 所示 。
2 0 0 7 年 河南 省物流业 影响力系数为 O . 8 5 0 8 9 ,小 于 l ,说明河南省物流业 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 中居平均水平 以下 。这说 明物
流业对 国民经 济其他产业的推动能力相对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而言还 比较 弱。不过 ,相 比较于其他服务业 ,河南 省物流业
1 . 1 4 4 5 1 1 . 1 4 0 2 7 1 . 1 0 2 6 7
注 :数据计算基于 ( ( 2 0 0 7年投入 产 出表》 4 2部 门基本 流量表 。
物流业感应度 系数 为 2 . 1 1 5 2 8 ,大于 1 ,这说 明物流业 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 中居于平均水平 以上 。同时 ,物流业感应度系
其计算公式 为 :

S i =— 』 _ ( 1 , 2 , …, n)
}∑∑
2 物流业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2 . 1 物流业 感应 度系数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近些年改革开放的程度加大,社会经济稳步上升,河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之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物资供应、对外经贸以及交通运输这些行业大多还是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仓储、运输业,相互之间的发展不匹配,给发展现代物流带来了一定阻碍。

本文对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物流业问题对策一、河南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河南省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关注度一直在不断加深,这几年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注入了大量资金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建。

据河南省统计局调查得来的数据分析:2006年度全省物流企业仓储面积817.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8%,共有货运车辆总数69972辆,同比增长13.4%。

同时,省会郑州拥有四大物流园区:中国(郑州)化工物流园、河南公路港物流园区已于前年建成病投入运营之中,省内其他城市还有近三十个正规的物流园区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但是,由于这些物流园区大多为企业主体投资建设,其建设专业性不是很强,相对而言,布局合理性差,产业规划的契合度较低,未来市场情况并未十分明朗,物流园区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近几年,河南省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之一,截至2008年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758公里。

铁路运输方面,2008年河南省全省铁路运量达到高速发展。

在航空运输方面,新郑国际机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和八大空中枢纽之一河南省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过去相对比已取得很大进步,信息网络平台日趋完善,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中邮物流公司,货物自动识别和商品条型码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这些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在该公司受到重视并得到充分应用,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中邮物流公司已拥有全省范围内的区域物流信息网络。

但是,物流网络的建设与区域物流基础建设两者相互之间的匹配度太差,物流园区的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独立运营状态,不能得到快速准确的同步传输;另一方面,区域物流中的信息网络上面存在的各个结点之间的信息线对闭塞,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数据等共享信息方面非常欠缺,而这些问题也没有相关部门出面解决,更没有一些协调机制内容进行参考比照,是区域物流发展产业链以及实现物流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最大难题,对物流的一体化形成和发展都构成了威胁。

河南省快递人员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型转型的研究

河南省快递人员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型转型的研究

河南省快递人员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型转型的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快递行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河南省,快递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快递人员数量逐年增长。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快递行业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如何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向智能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河南省快递行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河南省快递行业现状1. 人员数量增长迅速近年来,河南省快递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快递人员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其中既包括快递从业者的数量,也包括相关行业人员的数量。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快递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朝气蓬勃的行业,吸引了大量的从业者投身其中。

2. 传统劳动密集型河南省的快递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劳动密集型。

目前,快递行业的大部分工作仍然是依靠人工实现的,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这不仅造成了人力成本的增加,也限制了快递行业的发展速度。

二、快递行业转型面临的问题1. 人力成本增加由于河南省快递行业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人力成本随之增加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尤其是在劳动力日益紧缺的当下,快递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来留住员工,这对于企业的经营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2. 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快递行业需要转型升级。

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快递公司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三、河南省快递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解决方案1. 推进智能设备的应用为了实现快递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快递公司应该积极推进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包括自动分拣系统、无人机配送、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2. 人员培训与转岗随着快递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所替代。

快递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适应智能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同时也需要对一些工作不再需要的员工进行转岗安置,减少员工的流失。

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冷链物流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保持一定低温条件的物流过程,它包括冷冻、冷藏、运输和储存等环节。

而随着我国农产品生产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成为了保鲜、冷藏和冷冻产品更好地保持品质和延长货物货架期的重要手段。

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地之一,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产品产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在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情况来看,河南省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大部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缺乏冷链保障,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质量大大下降。

冷链物流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很多企业在冷链物流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温控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员工对冷链技术了解不足等。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发展。

二、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的优势虽然河南省的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一些方面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河南省作为中国十大农产品大省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产品种类多样、产量大,有着天然的优势。

河南省的交通条件比较便利,地处我国中部,交通便利,有着便捷的海、陆、空交通。

这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可以辐射周边的农产品产地和市场需求。

这些都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的挑战在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资金短缺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冷链物流技术人才较为紧缺,现有的人才力量难以满足行业的需求,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策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是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区的交汇点,经济发展迅速,物流需求量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绿色物流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主题之一。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物流中转地,绿色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形势下,河南省绿色物流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传统物流车辆使用的燃油为主要能源,污染环境、资源消耗严重,物流配送网络不够完善等。

有必要对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分析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并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省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可以为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绿色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助力推动河南省绿色物流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正文2.1 河南省绿色物流现状分析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物流枢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绿色物流建设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河南省物流运输以公路为主,道路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物流企业多以传统燃油车辆为主,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较大;物流场站和储运设施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缺乏绿色化改造。

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对资源的利用和节约程度不高。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需引入更多清洁能源,例如电动车、太阳能等,减少排放量;需优化物流网络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激励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绿色物流建设。

河南物流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河南物流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河南物流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院系名称:市场营销系专业班级:物流管理(一)班****:***学号: **************:***2011年3月27日河南物流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南物流业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因为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河南物流业业已取得了一定水平的发展,但是现状中仍然存在着规划落后、重复建设、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服务功能差等问题,这将会对河南物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今后政府应加强规划管理,如增加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搞好物流园区规划,加强科研,进行物流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培养物流人才,顺应物流发展趋势,将河南物流业发展成河南经济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河南物流业;现状; SWOT分析;趋势;建议;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analysis of HenanlogisticsAbstract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more than 30 years , the national economy have a sustained,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Henan,Compreh- 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is enhanced markedly. With the rapid ex- pansion of economic outpu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Henan's logistics ind- ustry also present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situ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because now, advantageous condition in henan has obtained the certain level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but still exist planning repetitive construction, behind, small scale, low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service function, this will issu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henan and significant impact. So in the futu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if increase investment, improve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and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carries on the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ctively cultivate the logistics personnel, conform with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trend of logistic development, henan economic pillar industry into henan.Key words:Henan log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The analysis of SWOT Trend Suggestions目录1 河南物流业现状 (5)1.1河南物流总体经济现状 (5)1.2河南物流设施设备现状 (5)1.3河南物流企业现状 (5)1.4河南物流人才现状 (5)2 河南物流业现状的SWOT分析 (6)2.1河南物流业发展的优势 (6)2.1.1区位优势 (6)2.1.2交通优势 (6)2.1.3人力资源优势 (7)2.1.4经济基础优势 (7)2.2河南物流业发展的机遇 (7)2.2.1政策机遇 (7)2.2.2产业发展机遇 (8)2.2.3地缘经济将给河南物流带来新机遇 (8)2.3河南物流业发展的劣势 (9)2.3.1人才缺乏 (9)2.3.2第三方物流无规模优势 (9)2.3.3缺乏规划 (9)2.3.4观念相对落后 (9)2.3.5技术设施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10)2.3.6物流园区盲目建设,资源浪费 (10)2.4河南物流业发展的挑战 (11)2.4.1能否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点 (11)2.4.2大物流企业是否入住 (11)2.4.3能否解决恶性及不正当竞争等问题 (11)3 河南物流业发展的趋势 (12)3.1发展河南现代大物流 (12)3.2第三方物流将迅速发展 (12)3.4物流行业集中度和地域集中度逐步提高 (12)3.5物流的信息化、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13)3.6大力发展河南的农业物流 (13)4河南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3)4.1政府部门角度 (13)4.1.1在规划、布局上统筹安排 (13)4.1.2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 (13)4.1.3进行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14)4.1.4大力打造河南物流名牌 (14)4.1.5整合物流资源,做大做强重点物流企业 (14)4.1.6扩大现代物流业的对外开放 (15)4.1.7积极培养中高级物流人才 (15)4.2企业角度 (16)4.2.1加强管理、建立现代物流系统 (16)4.2.3努力汲取培养人才 (16)4.2.4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实施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措施 (16)4.3社会角度 (17)4.3.2构建河南“大物流”体系 (17)4.3.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17)4.3.4建设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17)4.4高校角度 (18)4.4.1 努力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18)4.4.2校企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18)参考文献 (19)1 河南物流业现状1.1河南物流总体经济现状2010年河南的GDP为19724.73亿,居全国第5位,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629.35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8.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表明河南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绿色物流则是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的一种物流模式。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河南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货运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河南省政府大力支持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如对采用清洁能源车辆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对环保运输企业减免税收等,使得企业更加愿意采用绿色物流模式。

河南省相关企业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了对绿色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绿色物流技术包括了车辆动力系统改造、节能减排设备的安装、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等,有效降低了物流环节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良好,政府和企业都意识到了绿色物流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虽然河南省绿色物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河南省大力发展物流业,但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有所滞后。

各个企业在推进绿色物流方面的投入力度和技术应用水平不一,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绿色物流的成本相对传统物流来说较高,企业对此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对企业来说是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绿色物流的效益往往不能立竿见影,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

河南省在绿色物流领域的人才储备相对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而目前仍存在着人才短缺的情况。

河南省在绿色物流的监管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难题。

由于监管手段和水平不够,很多企业在绿色物流方面存在着违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河南省绿色物流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漯河物流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漯河物流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漯河物流行业前景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漯河物流行业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从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和竞争形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漯河物流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机遇。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为了取得持续发展,漯河物流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服务质量和市场拓展能力,积极适应行业变革和利用新技术优势,提高竞争力并稳定市场份额。

1. 引言漯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物流交通非常便利。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迅速崛起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报告旨在分析漯河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2.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需求量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加上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漯河物流市场需求显著增加。

同时,漯河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地区的物流需求也为漯河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3. 政策环境分析政府在支持物流行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如优化物流服务环境、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漯河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4. 技术进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物流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新技术的应用使物流企业能够提高运营效率、优化配送路线、实现信息化管理等。

漯河物流企业应积极推进技术进步,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5. 竞争形势分析漯河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同时也面临来自于其他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

为了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漯河物流企业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

6. 发展策略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发展策略建议:a) 加强技术创新漯河物流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引入物流信息系统、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b) 提升服务质量物流企业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

河南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省际比较分析本文旨在对河南省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并通过与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为河南省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河南省物流业当前发展状况1. 产值规模较大。

河南省物流业年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逐年提升。

2.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成高速公路里程超过6000公里、铁路货运专线超过10条、机场超过10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通网络。

3. 动力源头不断增强。

河南省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为物流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 企业数量较多。

截至目前,河南省物流企业总量已超过5万家,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竞争力。

二、河南省物流业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1)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河南省处于我国中心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

(2)丰富的自然资源。

河南省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储备,可以为物流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3)较高的物流业安全性。

河南省物流业在保障运输安全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

2. 不足(1)物流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河南省物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创新能力。

(2)物流整合能力不够。

河南省物流业中小企业较多,整合能力相对较弱,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3)物流服务质量不够高。

河南省物流业在服务质量上,存在提升的空间,需要加强对服务流程和效率的管理。

三、河南省与其他省份物流业的比较分析1. 与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省份的比较(1)物流产值规模:河南省物流产值规模较大,在中西部地区居于领先地位;但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2)物流企业数量:河南省物流企业总量较多,但与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交通网络建设:河南省已建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但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结论和建议1. 结论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良好,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河南)目前,物流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渐扩大,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用于物流的费用大约为4万亿美元,我国这一数字2002年已达到1.9万亿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流已经从原来的“货物配送”发展到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成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

近年来,现代物流的发展问题受到各级政府及企业的普遍重视,一个重要的命题被反复强调,这就是要积极发展物流业,国内部分省市甚至提出了要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口号。

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物流业,包括河南省物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行与物流企业的金融合作关系、营销状况、合作潜力等,并提出了关于改善我行对物流业金融服务的对策和建议,供我行决策部门和业务部门参考使用。

一、物流企业概述(一)物流企业的概念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伴随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现代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物流企业就是从事物流活动、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二)物流企业的分类、经营模式等1、传统的仓储运输型企业这种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各种公用和专用仓库,或者为人和货物提供各种速度和形式不同的空间转换服务,如铁路,航空,公路运输和水运等。

有的企业还可以提供简单的流通加工,如大包装该成小包装,打标签等,仓储运输型企业主要以收取仓储费和运输费用为主。

此类企业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中比较活跃的公司主要有中远、中外运、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等,以及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一些上市公司。

这些企业的优点是:拥有较庞大的国有资产;拥有本地化网络与用户资源。

缺点是企业负担较重,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较低,大部分业务仅仅局限于传统物流领域(仓储、运输)。

2、新兴的信息服务型企业这些企业以提供畅通的物流信息为主,也就是以软件为主。

这种企业是建立在一个信息平台上,这个信息平台的形式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建立在电话联络上(如配货站,它主要为货车提供货源为货主提供可以承载的车辆,以便整合装车);有的建立在internet或专门网络上,这种企业的信息的来源特别广,包括空运、海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等,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从别人处取得的信息),运输服务(租赁车辆),仓储服务(租赁公用或专用仓库),配送服务等。

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等高端客户。

他们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与咨询服务,也包括信息系统与技术服务。

以收取信息服务费为主要营业收入。

3、综合型物流企业主要有运输服务型企业如快递公司,仓储服务型企业等,这种企业建立在信息平台上,它的网络覆盖一个较大的区域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以及增值服务。

综合物流企业在网络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租用专用仓库也可以自己建仓库。

可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船队,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也可以对租用几种运输工具。

综合物流企业建立在现代高技术支持下,可以提供各种延伸服务如快运服务,限时服务,门对门服务等,另外可以提供货物同步查询服务,等增值服务。

综合物流企业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它的网络它的优势服务得到更多业务,它可以利用大量的货物运输和仓储取得运输和仓储成本的降低,增殖服务可以使它在服务价格在同等价格下优势明显。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在中国“十五”规划中,“物流业”已被列为大力发展的新型服务业之一。

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20多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流的经济环境、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政策基础。

1、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现代物流业和现代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再向其他发达国家扩散,说明了物流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水平成正相关。

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物流业也越发达。

我国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1)国家还没有把解决宏观物流(或叫社会物流)作为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效益的一项战略问题来解决,投入不足;(2)采购、订货、运输、包装、仓储、加工配送等环节都是独立分割的经济活动,没有形成一体化;(3)生产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影响严重,没有把企业物流(或叫微观物流)作为利润的第三源泉,流通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居高不下。

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数据是: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美国是10%左右,中国是20%;中国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两次,商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3次,而日本年均周转速度为15至18次,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20到30次。

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运作体系,整体上的运营效率比较低,处在传统物流的发展阶段。

中国已加入WTO,市场经济制度将更加深入。

物流市场的主体——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将越来越频繁。

根据摩根斯坦利报告,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万亿元),预期未来10年内物流服务的收入将有每年20%的增长幅度。

不管对传统的物流企业还是现代化的物流企业,都将感受到越来越巨大的市场需求。

2、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1)在交通运输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物流业已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表现于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

铁路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以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为路网主骨架加以重点建设。

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15万公里。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1985~2001年新增公路里程49.30万公里,年均增长3.08万公里,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6.10万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2万公里。

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2002年达到12.15万公里。

到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其中深水泊位达到822个,主要港口生产性泊位比1989年增长了1.1倍。

到200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标箱(TEU),其中上海港超过800万标箱、深圳港超过700万标箱,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名。

2001年航空线路为1,143条,航空运输线路总长度为155.36万公里,为10年以前(1991年)55.91万公里的2.78倍。

(2)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四大骨干网络的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连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从而使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

3、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由于近年来我国企业生产规模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与物流设备的更新与现代化需求旺盛,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也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物流技术装备厂商也不断提高产品的水平并且开发出新产品。

日本和欧美等国外著名厂家也接连在中国设立办事处以及分公司,也有外国公司为了更深入的介入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由于外国企业更广泛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装备;中国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出现新品种,质量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华为公司、海尔公司以及许多烟草公司的高水平物流系统的建成,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坚强的保证作用。

邮政、机场、连锁商业等配送中心和分拣设施的建设也有效地保证了该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因此,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物流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4、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002年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如下所显示:表1:总货物运输量(亿吨)表2:总货物运输周转量(亿吨公里)由于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很快, 2001年达到14.26亿吨,2002年为16.63亿吨,增长率为14.25%。

由于入世促进外贸,预计到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将突破7,000亿美元。

目前每年外商直接投资大约为400亿美元,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

港口吞吐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走势。

有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两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

目前7个亿吨以上的大港口2001年和2002年的吞吐量如表3所示。

表3:各大港口集货物吞吐量(亿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物流市场供求状况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从而导致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1)需求方面:从目前来看,物流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境内的“三资”企业。

在产业全球化的浪潮下,大型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竞争优势,它们积极实行物流本地化战略,并把是否具有高效、机动、方便、及时的物流系统作为评价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

因此,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以后一般都不建立独立的物流部门,而是选取若干专业的物流提供商,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获得必要的物流服务。

它们构成了目前物流市场需求的主体。

二是国内新兴的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产品大多具有小批量、高增值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较高。

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它们也对物流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

一部分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也打破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开始着手对企业传统物流活动进行重新改造,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竞争优势。

这些企业主要采取了两种做法:一是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和物流技术对传统的物流过程进行重组。

如投资兴建现代化立体仓库,提高取货效率等。

二是企业将原有的部分物流活动(比较典型的是企业的仓储、运输)剥离出去,使其成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专业企业,实行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或是将产品的仓储、运输交由专业企业进行。

据调查,在国内工商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3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