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成主题活动:《好玩泥》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cc8d5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3.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1. 教学目标1.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泥塑技巧,如搓、压、捏、揉等。
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其自由发挥。
3.帮助幼儿在欣赏美的同时,对泥塑艺术有所了解。
2. 教学材料泥,颜料,泥刀,模具,海绵3. 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泥塑的基本操作和一些模具的使用方法。
可以询问孩子们上一堂课做的泥塑作品,并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体验。
步骤二:展示示范老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泥塑技巧,如如何搓出小球,如何将泥捏成不同的形状等,并结合实物展示一些精美的泥塑作品,让孩子们对泥塑艺术有所了解。
步骤三:引导操作老师可以为孩子们准备好颜料,大海绵,并指导孩子们进行自由的创作。
可以提供一些模具,让孩子们进行嵌入和复制,也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进行自由创作。
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孩子们吃进泥或者将泥塑入鼻子等不安全行为。
步骤四:欣赏反思孩子们完成作品之后,老师可以逐一欣赏每个孩子的作品,并采取多种方式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论和肯定。
可以询问孩子们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和感受,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反馈。
孩子们也可以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帮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和合作中不断进步。
4. 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对泥塑作品的形状和颜色有较为固定的认知,不太愿意尝试自由创作,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意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认识到泥塑艺术对于幼儿的启迪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泥塑的练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体验到从无到有的成就感,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中班教案《好玩的泥》
![中班教案《好玩的泥》](https://img.taocdn.com/s3/m/62028b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00.png)
中班教案《好玩的泥》一、教学内容《好玩的泥》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泥塑活动展开,包括泥的基本特性、泥塑的基本技巧以及创意泥塑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泥的性质,培养幼儿对泥土的亲近感。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泥塑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意泥塑的制作。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泥土塑造成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塑工具、泥塑作品范例、泥土。
学具:泥塑工具、泥土。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泥塑作品范例,让幼儿了解泥土的可塑性和泥塑的趣味性。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与泥土相关的趣事,激发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泥塑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刻等。
通过示范,让幼儿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人手一份泥土,按照教师所教的技巧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操作中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 创意泥塑制作(10分钟)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我最喜欢的动物”。
幼儿根据主题,运用所学技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泥塑创作。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好玩的泥》2. 内容:泥土的性质:可塑性、粘性、干燥性泥塑技巧:揉、搓、捏、刻创作主题:我最喜欢的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泥土制作一个你最喜欢的动物形象。
2. 答案:根据幼儿个人喜好,创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动物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否得到了有效突破?幼儿对泥塑技巧的掌握程度如何?如何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泥塑技巧,并尝试用泥土制作其他物品,如植物、建筑物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泥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泥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d422e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e.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泥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泥土是由颗粒、孔隙、微生物和有机物质组成的。
•培养幼儿对泥土的探究兴趣。
•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泥土的特性和用途。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泥土的基本组成和特性2.泥土的用途3.泥土的形态和颜色4.泥土的来源和生态作用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通过问答、图片和实物等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好玩的泥土”。
并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对泥土的印象和想法。
2.泥土基础知识的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幻灯片等方式,向幼儿简单介绍泥土的基本组成和特性,以及泥土的用途。
3.观察泥土(2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颜色和形态的泥土,并引导幼儿观察泥土的细节,如颗粒大小、孔隙大小和固体含量等,让幼儿感受泥土的不同特性。
4.泥土实验(30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泥土实验,如用放大镜观察泥土和水的混合物、用酵母粉观察泥土中的微生物、制作泥巴人等。
5.游戏环节(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制作泥巴蛋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6.反思过程(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通过问答等方式,让幼儿总结今天的收获。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泥土的基本组成、特性和用途,并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泥土的不同特性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多媒体工具的使用,通过图片和幻灯片等方式,向幼儿讲解泥土的基础知识,让幼儿对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
在观察泥土和进行实验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自主探究,让幼儿感受泥土不同特性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在游戏环节中,我引导幼儿分组制作泥巴蛋糕,通过合作、交流和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加了对泥土的理解和认识。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幼儿在课堂中表现积极,学习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https://img.taocdn.com/s3/m/43b6c64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1.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知道泥土可以捏成各种形状。
2.技能目标:通过捏泥土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泥土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
2.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捏泥土的活动,发挥创造力,捏出各种形状。
三、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泥土、泥塑工具、清水、毛巾。
2.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室,保证幼儿安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5分钟)1.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根部。
1.2提问:“植物的根部是什么东西固定在土壤里的呢?”引导幼儿思考泥土的作用。
1.3引出本课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好玩的泥土,你们知道泥土有什么特性吗?”2.基本部分(15分钟)2.1教师向幼儿介绍泥土的特性,如:柔软、有粘性、可以捏成各种形状。
2.2教师示范捏泥土的方法,并邀请幼儿上台演示。
2.3幼儿自主创作,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2.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捏出独特的作品。
3.巩固部分(15分钟)3.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泥土接力”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4.结束部分(5分钟)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捏泥土的活动,让他们了解了泥土的特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适合幼儿的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5分钟)1.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泥土?泥土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幼儿思考泥土的特性。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65a8ad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8.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1. 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泥巴,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能够用泥巴制作简单的模型,如披萨、蛋糕等。
3.探索泥巴的特性,如颜色、质感等。
2. 教学准备1.泥巴2.制作工具,如刀子、模具、筷子等3.色彩笔3. 教学过程第一步:制作泥巴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泥巴的特性和用途,引导孩子们体验泥巴的材质和质感。
2.准备一定量的泥巴,放在制作区,让孩子们自己揉制泥巴,摸索出合适的水平。
3.如有需要,在制作区放置颜料,让孩子们有机会进行调色。
第二步:制作模型1.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制作心仪的模型,如披萨、蛋糕、飞机等。
2.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模具,如花瓣、圆形等,以帮助孩子们制作更加规整的模型。
3.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孩子们提供指导和启发,鼓励孩子们自由创意,如用不同的颜色装饰模型、用筷子在模型上刻出纹路等。
第三步:分享1.让每个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展示出来。
2.让孩子们互相欣赏和学习,交流彼此的经验并互相提供反馈。
4. 教学反思本次教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制作泥巴模型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探索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孩子们对泥巴的特性和用途并不了解,需要在介绍泥巴的相关知识之后,再让孩子们自己体验并发现。
2.给孩子们更多的制作工具和模具,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模型。
3.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让他们自己决定使用哪种色彩、哪些工具和技巧来装饰自己的模型。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制作泥巴模型的乐趣,也触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改进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泥土》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泥土》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58c4c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b.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泥土》含反思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课程延伸与拓展•教师自我提升与专业发展01课程介绍与目标教案背景及目的背景泥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自然元素,通过玩耍和探索泥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孩子们亲手操作和感受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泥土的组成、类型和特性;认识泥土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泥土的奥秘;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泥土作品。
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树立环保意识。
适用对象及课时安排适用对象幼儿园中班幼儿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2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为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第二课时为作品制作和分享交流。
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教材内容本课主要围绕泥土展开,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感受泥土,了解其特性和作用,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重点让幼儿了解泥土的特性和作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深入观察和感受泥土,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和分享自己之前对泥土的认知和经验。
激活幼儿的前知教学策略学生活动采用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深入了解泥土。
组织幼儿进行挖土、和泥、捏陶泥等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泥土的特性和作用。
030201教学方法与手段泥土、水、陶泥、挖土工具等实践材料。
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用于展示泥土的形成过程、种类和作用等。
教具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工具,用于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泥土的特性和作用。
辅助资源及工具03教学过程与实施导入环节:激发幼儿兴趣01通过展示泥土样本、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对泥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02提问导入,询问幼儿对泥土的已有认知和经验,了解他们的前概念。
好玩的泥土大班主题教案
![好玩的泥土大班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60a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0.png)
一、教案名称:好玩的泥土——大班主题教案二、教案年级:大班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泥土的特性和玩法,培养幼儿对自然材料的兴趣。
2. 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内容:1. 泥土的特性和玩法2. 创意泥塑活动3. 泥土中的生命——菌类认知4. 泥土环保教育5. 泥土艺术欣赏五、教学准备:1. 泥土、工具等材料2. 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3. 活动场地布置一、第一章节:泥土的特性和玩法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泥土,了解泥土的颜色、质地等特性。
2. 活动内容:让幼儿亲身体验泥土的玩法,如挖隧道、筑城堡、捏小动物等。
3. 结束活动:总结泥土的特性和玩法,引导幼儿发现泥土的乐趣。
二、第二章节:创意泥塑活动1. 导入:展示泥塑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活动内容: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泥塑作品,如人物、动物、建筑物等。
3. 结束活动:欣赏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三、第三章节:泥土中的生命——菌类认知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泥土中的菌类,了解菌类的特点和作用。
2. 活动内容:让幼儿亲手挖找泥土中的菌类,观察其形态、颜色等特征。
3. 结束活动:总结泥土中菌类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关爱生态环境。
四、第四章节:泥土环保教育1. 导入:让幼儿了解泥土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 活动内容:让幼儿探讨泥土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3. 结束活动:总结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从自身做起,保护泥土资源。
五、第五章节:泥土艺术欣赏1. 导入:展示泥土艺术作品,让幼儿感受泥土艺术的魅力。
2. 活动内容:让幼儿欣赏不同地域、风格的泥土艺术作品,如泥塑、泥玩具等。
3. 结束活动:总结泥土艺术的特点,引导幼儿热爱传统文化。
六、第六章节:泥土建筑探索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泥土建筑的特点和历史。
2. 活动内容:让幼儿尝试用泥土建造各种建筑模型,如城堡、房屋等。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70490c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8.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泥的原材料和制作方法;2.发觉泥的形状和颜色,以及触感的不同;3.进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制造性思维本领;4.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本领和察看本领。
教学环节:1.引导活动:老师带领孩子们察看不同颜色的泥,并询问孩子们对泥的感受和想象。
2.学习活动:老师会向孩子们介绍泥的原材料和制作方法,如何添加颜色和味道。
随后,让孩子们亲自制作属于本身的泥。
3.创意活动:让孩子们对泥进行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用途的创意设计。
例如,制作不同形状的动物、花、蔬菜等。
4.呈现活动:在每个孩子都制作好本身的泥后,让孩子们向其他同学呈现本身的作品,并共享本身制作的过程和创意想法。
5.评价活动:老师和家长通过观看孩子们制作的泥的形状、颜色和应用性来评价孩子们的动手本领和察看本领。
6.反思活动:让孩子们对这次泥制作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探讨他们认为本身最成功的创作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察看别人的泥和其他形象的学习策略来启发孩子们的制造性的思维。
2.实践性教学:让孩子们通过实际的制作谙习泥的特性和制作方法。
3.社会体验教学:让孩子们通过共享本身的泥和察看他人的泥来体验社会生活。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活动布置来得不算很紧。
这样孩子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认真制作本身的泥。
同时,也可以比较多的时间去察看别人的泥和想象创作。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制作泥的过程中感受到一些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和质感之间的不同之处。
但也有一些孩子反应这个活动过于单一了些,建议在下一次活动上加添一些创意设计,或是探究一下对泥的使用和体验。
例如,对泥做出多种形状的音乐器,让孩子们可以听到、看到、触摸到离手制作出来的艺术作品。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引导了孩子们去发觉泥的特性和纹理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促进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制造性思维,这些都是紧要的儿童基本素养。
此外,作品呈现和评判环节让孩子们懂得了赏识他人的工作和能够理性评价和评论他人的作品。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https://img.taocdn.com/s3/m/6bab22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f.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玩的泥土”。
通过让幼儿接触、观察、探索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泥土的基本特性,如颜色、质地、气味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泥土的特性,并能用语言描述。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土样本、放大镜、小铁铲、小桶、滤网、毛巾等。
学具:小铁铲、小桶、滤网、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在草地上寻找泥土,观察泥土的颜色、质地、气味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泥土样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颜色、质地、气味等特性。
同时,教师用放大镜观察泥土中的小生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泥土探索活动,使用小铁铲、小桶、滤网等工具,观察、挖掘、筛选泥土,感受泥土的特性。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探索泥土的过程和发现,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泥土的特性。
5. 课堂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泥土找不同”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泥土的特性。
6. 课后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好玩的泥土2. 副颜色、质地、气味3. 插图:泥土样本、放大镜、小生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泥土,描述其颜色、质地、气味,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颜色:黑色、棕色、灰色等;质地:湿润、干燥、颗粒状等;气味:无味、土腥味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探索泥土,了解泥土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入程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指导性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开放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多种感官体验,全面了解泥土的颜色、质地、气味等特性。
2024年中班教案《好玩的泥》
![2024年中班教案《好玩的泥》](https://img.taocdn.com/s3/m/7ded15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e.png)
2024年中班教案《好玩的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材第四章,主题为“好玩的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学习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以及通过泥塑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掌握制作简单泥塑作品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泥塑技巧的掌握,特别是泥巴的塑形和粘合。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塑工具、泥巴、展示板、投影仪。
2. 学具:泥塑工具、泥巴、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泥塑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泥塑的兴趣。
2. 讲解泥塑技巧(10分钟)(1)介绍泥巴的特性,如柔软、可塑性强等。
(2)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拉、压等。
(3)演示制作简单泥塑作品的过程。
3. 幼儿动手实践(10分钟)(1)分发泥巴和工具,引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泥塑作品。
(2)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制作一个小猪”为例,讲解制作过程,引导幼儿注意细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技巧,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泥塑作品。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将作品放在展示板上,进行展示。
(2)教师组织幼儿相互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泥2. 板书内容:(1)泥塑基本技巧:揉、捏、拉、压(2)制作步骤:构思塑形修饰晾干(3)注意事项:保持桌面整洁,使用工具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泥塑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泥塑故事会”,让幼儿用泥塑作品讲述故事。
(2)组织泥塑比赛,提高幼儿的泥塑技能。
(3)鼓励幼儿将泥塑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662362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0.png)
中班《好玩的泥》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好玩的泥》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1、使幼儿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
2、通过幼儿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点难点1、使幼儿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
2、通过幼儿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生泥、竹签、泥塑盘等、火柴棒若干、叶子等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生共唱《饼干歌》。
2、出示泥工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3、提醒幼儿在玩时应注意什么?二、动手操作(幼儿自由选择泥块玩泥。
)1、鼓励幼儿尝试泥的玩法,引导他们团圆、搓条、压扁。
2、引导幼儿捏出自己喜欢的造型。
(根据老师提供的模型试着去捏。
)三、成果展示,分享快乐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怎样捏的?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经验。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是幼布置小小的泥塑展,组织幼儿欣赏。
教学反思本节活动,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我选择农村自然材料——泥巴,通过孩子动手操作,自我展示,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幼儿的创作思维能力。
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尽情的玩,尽情的做,体会成功的乐趣。
小百科:泥巴是与生俱来的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最原始、朴素、自然、温馨的建筑材料。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土》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土》](https://img.taocdn.com/s3/m/6d881c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7.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泥土》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泥土、水、容器、镊子、放大镜、画纸、画笔。
2.环境准备:干净、舒适的操作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泥土,引导幼儿观察泥土的颜色、形状。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泥土?”2.认识泥土(1)教师讲解泥土的来源、特性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泥土中的生物,如蚯蚓、昆虫等。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泥土里有什么吗?泥土有什么作用?”3.动手操作(1)教师将泥土分发给每位幼儿,让幼儿用手触摸、感受泥土的质地。
(2)教师引导幼儿用泥土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如泥人、泥球等。
(3)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泥土作品。
4.观察分析(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泥土中的生物,如蚯蚓、昆虫等。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生物在泥土里做什么吗?它们对泥土有什么作用?”(2)教师强调保护环境,珍惜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6.活动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泥土。
(2)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画纸记录观察到的泥土生物。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对泥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泥土作品。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泥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培养。
六、教学评价1.评价幼儿对泥土的认识程度。
2.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评价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4.评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好玩的泥土》(推荐五篇)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好玩的泥土》(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e3512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5.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好玩的泥土》(推荐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好玩的泥土》大班优秀主题教案《好玩的泥土》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土;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教育,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好玩的泥土》教案吧。
【活动目标】1、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土;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教育。
2、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3、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1、事先寻找一处安全的、有水源的泥地(最好靠近稻田)。
2、帮助幼儿获得玩沙的经验。
3、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小水桶、废报纸等。
【活动过程】一、看泥。
1、带领幼儿来到泥地,引导幼儿用脚踩踩,用树枝戳戳泥地,说说自己的感觉。
2、请幼儿分别从各处抓几把干泥土放在废报纸上,看看泥土里藏着些什么(小石子、树叶、草根等)并要求幼儿把它们与泥土分离开来。
3、清除杂质后的泥土看上去怎么样。
用手搓捏有什么感觉。
4、请幼儿用石块敲击泥土,看看它们会怎么样。
告诉幼儿土壤就是由这些较小的泥土颗粒组成的。
5、引导幼儿通过回忆说说泥与沙的不同。
二、和泥。
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比较干的泥土变湿呢。
(加水)2、请幼儿用各种办法取水来湿润泥土,感知干泥土与湿泥土的不同以及加水量的多少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3、鼓励幼儿边和泥,边互相交流和泥感受,如:泥土太湿,就会因太软而不易成形;泥土太干,就会因太硬而不易揉捏。
4、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干泥变湿,湿泥变干。
5、帮助幼儿和出软硬适度、有一定弹性的泥团。
三、玩泥。
1、与幼儿一起自由玩泥巴,鼓励他们边玩,边自由交流,引导他们互相学习。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泥方法,以拓展其他幼儿的思路。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泥土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泥土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19814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0.png)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泥土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泥土”中,我们将探索泥土特性,解它来源和作用。
教学内容基于教材第五章《生活中科学》,具体涉及第3节“泥巴世界”。
我们将详细讨论泥土构成、分类、以及它在自然环境中角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泥土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类型泥土。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泥土分类及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土样本、放大镜、实验器材、PPT。
2. 学具:小铲子、筛子、容器、泥土。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领学生们走到户外,展示一块泥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它从哪里来?有什作用?”2. 例题讲解(10分钟)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用小铲子、筛子等工具对泥土进行筛选、观察。
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疑问。
4. 随堂练习(5分钟)我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巩固课堂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好玩泥土2. 内容:泥土来源泥土构成泥土分类泥土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描述你身边泥土,画出它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对泥土有更深入解,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泥土分类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们在课后收集不同类型泥土,进行观察和比较,进一步解泥土奥秘。
同时,结合环保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护土壤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我选择教材中与泥土相关章节,因为泥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且易于获取材料,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科学知识。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我注重由浅入深,从泥土基本概念到分类和特性介绍,确保孩子们能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中班好玩的泥教案(3篇)
![中班好玩的泥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7f404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b.png)
第1篇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泥土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让幼儿学会用泥巴进行简单的造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泥巴、模具、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操作。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一些用泥巴制作的工艺品,激发幼儿对泥巴的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工艺品是用什么做的吗?”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漂亮的工艺品是用泥巴做的,今天我们就来玩好玩的泥吧!”(二)基本步骤1. 教师讲解泥巴的基本特性,如柔软、可塑性强等。
2. 教师示范如何用泥巴进行简单的造型,如揉、搓、捏、压等。
3.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泥巴揉成小球、长条、方形等。
b.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泥巴创作出各种造型。
4. 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创意泥巴1.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模具、颜料、画笔等材料,对泥巴进行创意制作。
2.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a.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模具制作各种形状的泥巴。
b. 教师指导幼儿用颜料给泥巴上色,使其更加美观。
3.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
(四)合作游戏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海底世界”、“动物园”等。
2. 教师提供各种材料,如泥巴、小动物模具、海洋生物模具等,让幼儿合作完成主题作品。
3.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4. 作品完成后,各组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四、活动总结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学习成果。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创意,用泥巴创作出更多有趣的造型。
3. 教师宣布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收拾场地。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泥土进行创作,增进亲子感情。
2.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设置泥巴角,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泥土的奥秘。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泥土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泥土](https://img.taocdn.com/s3/m/1fd372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2.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泥土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好玩的泥土》为主题,共两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泥土的特性,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发现泥土可以捏成各种形状,不同种类的泥土有不同的特性。
第一课时内容:1. 导入: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泥土,引导幼儿发现泥土的存在。
2. 活动一:让幼儿触摸不同种类的泥土,感知泥土的质感。
3. 活动二:让幼儿尝试用泥土捏出各种形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内容:1.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泥土的发现。
2. 活动一:让幼儿进行泥土实验,观察泥土的变化。
3. 活动二:让幼儿合作创作泥土作品,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泥土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帮助幼儿感知泥土的特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感知泥土的特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难点:让幼儿用泥土捏出各种形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泥土、实验器材、模具等。
学具:每人一份泥土、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泥土,引导幼儿发现泥土的存在。
2. 活动一:让幼儿触摸不同种类的泥土,感知泥土的质感。
师:请大家用手触摸一下这两种泥土,感受一下它们的质感有什么不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活动二:让幼儿尝试用泥土捏出各种形状。
师:请大家用泥土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可以捏人物、动物或者日常用品等。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泥土的发现。
2. 活动一:让幼儿进行泥土实验,观察泥土的变化。
师:请大家观察这个实验,看看泥土在水的浸泡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幼儿观察,教师讲解实验原理。
3. 活动二:让幼儿合作创作泥土作品。
师:请大家分组合作,用泥土创作一个故事场景。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https://img.taocdn.com/s3/m/657803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c.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教材《身边的科学》第3章“有趣的材料”中的第2节“好玩的泥土”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泥土的特性、来源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泥土的基本特性,知道泥土的来源和作用。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泥土的来源和特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泥土的特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土样本、图片、PPT、实验器材等。
学具:小铲子、小桶、放大镜、滤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泥土,让幼儿亲身感受泥土的质地、颜色等。
提问:你们知道泥土是从哪里来的吗?它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通过PPT展示泥土的来源、特性等知识。
讲解泥土的作用,如:种植、建筑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泥土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讨论:如何保护泥土资源,保护环境?5. 动手操作(15分钟)幼儿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泥土挖掘、过滤等操作,体验泥土的乐趣。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哪些关于泥土的知识?六、板书设计1. 好玩的泥土2. 内容:泥土的来源泥土的特性泥土的作用保护泥土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泥土调查报告观察身边的泥土,记录泥土的颜色、质地等特征。
拓展:了解家乡的泥土特色,完成调查报告。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的泥土是棕色的,质地较软,可以捏成各种形状。
家乡的泥土适合种植水稻,所以我们这里有很多稻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泥土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https://img.taocdn.com/s3/m/6f51054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d.png)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能够亲身感受泥土的特性和魅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环保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泥土的可塑性
(1)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泥土和小铲子,让他们尝试把泥土捏成不同的形状,如圆球、长条等。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泥土可以被捏成不同的形状?”
4、创意泥土造型
(1)为幼儿提供模具,让他们用泥土在模具中制作出各种形状,如小动物、花朵等。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独特的泥土造型。
(2)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探索泥土的奥秘。
五、教学延伸
1、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泥土和工具,让幼儿继续进行泥土创作。
2、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花园或菜地中的泥土,进一步了解泥土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六、注意事项
1、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用工具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2、提醒幼儿在操作泥土时注意卫生,活动结束后及时洗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中泥土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幼儿:“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泥土是什么样子的?”
2、认识泥土
(1)展示不同类型的泥土样本,让幼儿观察并触摸,引导幼儿描述泥土的颜色(如黄色、黑色、红色等)、质地(如松软、坚硬等)和气味(如泥土的清香)。
(2)与幼儿一起讨论泥土在生活中的用途,如种植植物、建造房屋等。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泥土的特性,如颜色、质地、气味等。
2、鼓励幼儿尝试用泥土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泥土》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泥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b1774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9.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泥土》教案一、教学内容1. 了解泥土的来源、特点和性质;2. 学习泥土的不同玩法;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泥土的来源、特点和性质,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了解泥土的来源、特点和性质,以及泥土的不同玩法。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泥土、容器、工具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泥土、一个容器和一套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泥土的存在,引导幼儿思考泥土的来源和特点。
2. 讲解泥土的来源、特点和性质(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解泥土的来源、特点和性质,让幼儿充分了解泥土。
3. 泥土玩法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示范泥土的不同玩法,如捏、揉、拍、压等,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发挥创意,自由玩耍。
4. 小组合作创作(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创作一个泥土作品,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5. 展示和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让幼儿互相学习,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泥土的来源、特点、性质和玩法,以及小组合作创作的过程。
通过板书,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泥土的存在,并记录下来;2. 尝试自己在家里玩泥土,记录下不同的玩法;3.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个泥土作品,培养亲子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探索泥土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创作、展示和分享等环节,使幼儿了解泥土的来源、特点和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幼儿园生成主题活动:《好玩泥》
![幼儿园生成主题活动:《好玩泥》](https://img.taocdn.com/s3/m/8898f5ca9ec3d5bbfd0a74ac.png)
幼儿园生成主题活动:《好玩的泥》主题目标:调动各种感官,感知泥土的特性。
通过玩泥活动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索的快乐。
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泥巴乐(综合活动)活动目的:1.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2.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1.事先准备好水桶。
2.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小水桶、废报纸等。
活动过程:一、看泥1.带领幼儿来到泥地,引导幼儿用脚踩踩,用树枝戳戳泥地,说说自己的感觉。
2.请幼儿分别从各处抓几把干泥土放在废报纸上,看看泥土里藏着些什么(小石子、树叶、草根等),并要求幼儿把它们与泥土分离开来。
3.引导幼儿通过回忆说说泥与沙的不同。
二、和泥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比较干的泥土变湿呢?(加水。
)2.请幼儿用各种办法取水来湿润泥土,感知干泥土与湿泥土的不同以及加水量的多少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和出软硬适度、有一定弹性的泥团。
三、玩泥泥片变变变(艺术)活动目标:1.通过改变泥片造型、联想与创作活动,引导幼儿体验玩泥的乐趣。
2.学习运用捏压、团圆、盘绕等方法,大胆表现构想。
活动准备:1.泥片若干。
2.工具:泥塑刀、泥工板、湿抹布。
活动过程:1、玩泥片(操作、探索):2、师:瞧,这里有许多泥片,请你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玩一玩,泥片可以怎么玩?(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泥片,或卷或围拢或切,感受泥性,注意泥片造型的变化)3、泥片畅想(引导、联想):(1)幼儿讨论:你想把泥片变成什么?(2)边看泥片造型,边引导幼儿联想:4、泥片造型:(创作、表现)(1)介绍工具,引导幼儿说出工具用途。
泥塑刀。
(2)提出要求:大胆做、试着做与别人不同的小东西。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玩泥方法。
5、泥片展览(展示、体验):有趣的泥、土(综合活动)活动目的1、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泥与土,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泥、土的不同特性。
2、励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生成主题活动:《好玩的泥》
主题目标:
调动各种感官,感知泥土的特性。
通过玩泥活动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索的快乐。
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泥巴乐(综合活动)
活动目的:
1.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2.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好水桶。
2.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小水桶、废报纸等。
活动过程:
一、看泥
1.带领幼儿来到泥地,引导幼儿用脚踩踩,用树枝戳戳泥地,说说自己的感觉。
2.请幼儿分别从各处抓几把干泥土放在废报纸上,看看泥土里藏着些什么(小石子、树叶、草根等),并要求幼儿把它们与泥土分离开来。
3.引导幼儿通过回忆说说泥与沙的不同。
二、和泥
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比较干的泥土变湿呢?(加水。
)
2.请幼儿用各种办法取水来湿润泥土,感知干泥土与湿泥土的不同以及加水量的多少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和出软硬适度、有一定弹性的泥团。
三、玩泥
泥片变变变(艺术)
活动目标:
1.通过改变泥片造型、联想与创作活动,引导幼儿体验玩泥的乐趣。
2.学习运用捏压、团圆、盘绕等方法,大胆表现构想。
活动准备:
1.泥片若干。
2.工具:泥塑刀、泥工板、湿抹布。
活动过程:
1、玩泥片(操作、探索):
2、师:瞧,这里有许多泥片,请你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玩一玩,泥片可以怎么玩?(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泥片,或卷或围拢或切,感受泥性,注意泥片造型的变化)
3、泥片畅想(引导、联想):
(1)幼儿讨论:你想把泥片变成什么?
(2)边看泥片造型,边引导幼儿联想:
4、泥片造型:(创作、表现)
(1)介绍工具,引导幼儿说出工具用途。
泥塑刀。
(2)提出要求:大胆做、试着做与别人不同的小东西。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玩泥方法。
5、泥片展览(展示、体验):
有趣的泥、土(综合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泥与土,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泥、土的不同特性。
2、励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大量的土、水、玩泥工具、和好的泥(少量)、各种泥玩具。
2、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如:水土流失图、填海造田图。
3、录音机、《泥娃娃》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感知观察土。
出示准备好的土,请幼儿仔细观察、感知。
“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用小棍翻一翻,看看土是什么样的?闻闻有什么气味?看看土里有什么?各种土有什么不同?”
2、了解土的用途。
讨论:想一想土有什么用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说出土可以用来种花、种树、种庄稼,人们盖房子也要用土,有的小动物也生活
在土里(小蚂蚁、蚯蚓……)。
通过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了解土对人及动植物的重要性。
3、出示图片《水土流失》《填海造田》图,让幼儿观察土与我们人类和动植物的关系。
4、我们玩的泥就是用土和成的,才能让我们做出那么多好玩的玩具。
幼儿玩泥。
挖土大力士(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到处都是泥土,培养幼儿关爱周围环境,乐意亲近泥土的情感。
2.帮助幼儿感受挖土机的力大无比,乐意模仿挖土机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活动开展前教师和家长应带幼儿观察建筑工地。
2.准备各种挖土工具的图书、图片、录像等资料。
3.收集玩具挖土机。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挖土机吗?谁能说一说挖土机有什么本领?
2、观看录象:在各种不同场所工作着的挖土机。
3、向幼儿介绍有关挖土机的知识,用途等。
4、建议幼儿交流自己还在那里也见过挖土机,自己还见过那些挖土的工具。
5、提供给幼儿材料,引导幼儿表现观察到的挖土机。
(1)添画挖土机的大抓斗
(2)玩玩具挖土机。
(3)图书角可提供图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挖土工具。
主题反思:
一团泥巴,大人往往嫌脏,而孩子却爱不释手。
很多父母看孩子玩泥,往往当场训斥。
这些年轻的父母片面的理解泥巴弄脏了衣服和手,却不知泥巴是一种最好的玩具。
它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兴趣,塑造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小玩具。
这对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孩子的智力活动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孩子们用泥巴做成自己喜爱的形状,如大象、小兔、桌子、碗壶、娃娃、手枪等等。
这些泥玩具做成雏形后,他们还要仔细观察,评头论足,反复推敲,仔细加工一块泥巴经过几次的失败,才做成了他们喜爱的玩具,这样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而这些能力恰好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因素。
想想看,玩泥一举就孩子心理发展来说,是多么有益和难得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