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集中训练)(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模拟集中性训练

班级姓名成绩

课外内文言文

(A)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 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黔之驴》选自。作者是。(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自然段写虎初见驴时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

B.第二自然段写虎通过不断地观察、试探、吃掉驴的过程。

C.第二自然段中的“视”和“觉”字说明虎通过观察已逐渐感到驴的无能,一个“习”字写出了虎最终下定决心吃掉驴。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

(B)狼(节选)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大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课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屠户果断杀死了第一匹狼,是因为他早已明白那狼是以假寐来诱骗他。

B.屠户之所以能战胜狼,原因之一是他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C.狼以打洞的方式想从背后攻击屠户,是因为高高的柴堆可以掩护它。

D.课文生动地表现了狼的奸诈狡猾,以此反衬山屠户的机智勇敢。

课外文言文

(A)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黄②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④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⑤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

①[浣(huàn)衣]②[仓黄]匆忙而慌张③[庶几]表示可能或希望。在这里有“有点想,抱有那么点希望”之意。④[寻]不久⑤[被]施加给……加上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亦寻卒去.()

(2)意虎之食.人()

13.下列对“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一个妇人日日夜夜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子里并且帮他们洗衣服。

B.有一个妇人大白天把两个小孩在放在沙边的水里而自己洗衣服。

C.有一个妇人大白天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里,自己在河里洗衣服。

D. 有一个妇人白天黑夜都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里而自己洗衣服。

14.从文中看,小孩不怕凶猛的老虎,是因为(3分)

15.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3分)

(B)鸲鹆学舌

鸲鹆(qúyù俗名“八哥”)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能效人言()(2)子能人言,甚善()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

14.文中“未尝言也”,照字面翻译,只能译成“未曾说话。”结合下文来看,这个翻译很明显不正确,请你用自己的话把“未尝言也”这句话的意思写完整。(3分)

15.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可以概括为(3分)

(C)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武王示之病.()(2)君与知之者谋.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14.“扁鹊投石”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文中的“秦武王”是一个的人。(3分)

(D)田子方赎老马

田子方①见老马于道,喟然②有志焉。以问其御③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④而不为用,出而鬻⑤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⑥以赎之。罢武⑦闻之,知所归心矣。

【注释】①[田子方]战国时魏国贤人。②[喟(kuì)然]叹息的样子。③[御]驾驶车马的人。

④[罢(pí)]通“疲”,疲劳乏力。⑤[鬻(yù)]卖。⑥[束帛]帛五匹为一束。⑧[罢武]人名。魏国老臣。

12.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4分)

(1)下列与“田子方见老马于道”中的“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B.唯道之所成而已矣C.伐竹取道D.伐无道,诛暴秦(2)下列与“知所归心矣”中的“归”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归而形诸梦B.微斯人,吾谁与归C.而其归书也必速D.一屠晚归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

14.从文中看,要将那匹马卖掉的原因是(3分)

15.这篇短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3分)

(E)臧僖伯①谏观鱼

春,公将如.棠②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於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

败也。故春蒐③、夏苗、秋狝④、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

..

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⑤,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⑥之事,官司⑦之守,非君所及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卷一)【注释】①臧僖伯:人名,是鲁隐公的谋臣。②棠:古时的地名。③春蒐(sōu):古代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