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课堂的“分组讨论”教学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分类:历史教育

浅析高中历史课堂的“分组讨论”教学法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历史课课时减少与没有减少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同时高中学生因学习科目众多而感到学习负担沉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成为历史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一线历史教师为此搅尽脑汁,笔者认为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分组讨论法则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历史课堂

“分组讨论”教学法的涵义

分组讨论是新课程新高考下问题探究的一种方法,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学生们针对某些问题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填鸭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分组讨论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站在教与学的“舞台”上,教师是主持人,而真正表演的是学生;同时每位学生都经历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提供知识点、结论、方法给学生直接去解决问题,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寻求信息,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分组讨论教学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分组讨论”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以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学派十分重视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成为师生两方面都是作为平等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3.中国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介绍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分组讨论”教学法的运用

一、巧分小组:唤起学生竞争合作意识

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教学法,首先需要解决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分组讨论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开展分组讨论时,分组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让学生自由组合;另一种是由老师进行分组。

(一)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1.同组异质:结合学生的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实现优生带动差生;边缘生过渡为优生的目的。

2.异组同质: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间的交流和竞争,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新问题的生成,使教学内容得到拓展和延伸,同时也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二)分组方法: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小组人数一般为双数,以2人为互助单位,根据班级大小,分成5—7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2人组交流,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共同发展。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教师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同组同质容易造成班级两极分化,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空谈。

3.适时进行组间调整: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各

小组的发展如果不很平衡,甚至出现较大差异时,教师可以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进行及时的组员调整,使之优势互补。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在组成学习小组后,教师要帮助各小组进行人员分工,明确职责。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小组内要设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小组学习有序开展。本组每个成员都要有分工,可以根据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负责1—2门学科,可以指导本组学生的学习,可以对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也可以负责桌椅摆放、桌面整理、卫生保持、公物保管等;施行值日组长轮流制,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本组管理。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的职责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加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精设问题:激起学生思维浪花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全方位设计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所教学生的层次水平。如果班里尖子生占多数以上,可以设计一些有难度的、能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问题。如果学生基础差,差生偏多,就要设计一些简单的、易懂的问题,这样才能讨论起来,并且讨

论地有意义有效果。

2.设计的问题应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果问题围绕教学重点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才会充实不空泛,才有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内容。

3.设计的问题要巧、精、准。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学欲,打动学生,渗入学生的骨子里,学生才会感兴趣。所以尽可能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趣味性和生活性的问题作为讨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国共十年对峙》一课中,笔者设计的问题是:假如你是当时的共产党,你在根据地的土地政策是什么?经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课堂效果非常好。

4.问题的设计要步步深入: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层次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否则容易造成讨论流于形式,失去讨论的意义。

笔者教授《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这一课时,上课前准备了玉米、番薯、马铃薯、粟,上课时把它们带到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识别这四种作物,之后提了一个问题:指出玉米、番薯、马铃薯、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还是从国外传入的?学生回答:“粟是土生土长的;玉米、番薯、马铃薯是从国外传入的”。我问它们是什么时候传入的;为什么会传入中国。学生讨论后回答:“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雏形”。这样设计问题的课堂效果好,学生的思维如奔驰的骏马,讨论问题十分热烈,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形式灵活:讨论形式的多样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