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长江沿江地带》.ppt
合集下载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PPT课件
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炎热, 长江沿江地带属于_____________ 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2、长江地带的资源状况如何? 活动2。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条件:
地理位置 长江沿江地带_________ 优越,地形较为 平坦 亚热带季风气候 ______ ,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 , 自然资源种类数量____ 多 。
优越的地理位置
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 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 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
长江沿江地带位于25°N~35°N之间, 同它纬度位置相同的西亚、北非等地气 候干旱,试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江沿 江地带气候与其不同。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在图中填充完成长江部 分支流,和经过重庆、武汉、 九江、南京、上海等城市的 铁路干线? (P78活动1)
阅读图8.17和8.18 总结长江沿江 Nhomakorabea带的地形特点
比较三个城市的气候图,说出该地
带的气候特点 这种地形和气候对长江沿江地带有 何影响?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根据图中所示,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 主要地形和主要地形区?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根据一月份平均气温图和年降水量 图分析我国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征?
受地形和气候对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 发展有什么影响?
长江上游
长江中下游
试评价其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 川省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 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 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 北纬25-35度之间 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课件
等自然资源。
水资源是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 自然资源之一,为农业、工业、 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在长江上 游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03 长江沿江地带的社会经济
农业发展
01
02
03
农业资源丰富
长江沿岸地区拥有肥沃的 土壤、充足的水源和适宜 的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 生长。
提升公众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广环保技术,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区域合作与政策协调
加强沿江各省市之间的合作与政策协调,共 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该地带的城市群 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交 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善。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区
域合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0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多样,包括山地、 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其中,长江上 游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中下游地 区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生态保护
创新驱动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长江沿江地带将注重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长江沿江地带将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05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 保护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
01
沿江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污染等导致水体质量下降,
该地带是中国的农业主产区之一,拥有广阔的平原和河谷地区,适宜发展现代农业 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水资源是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 自然资源之一,为农业、工业、 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在长江上 游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03 长江沿江地带的社会经济
农业发展
01
02
03
农业资源丰富
长江沿岸地区拥有肥沃的 土壤、充足的水源和适宜 的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 生长。
提升公众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广环保技术,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区域合作与政策协调
加强沿江各省市之间的合作与政策协调,共 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该地带的城市群 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交 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善。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区
域合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0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多样,包括山地、 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其中,长江上 游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中下游地 区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生态保护
创新驱动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长江沿江地带将注重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长江沿江地带将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05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 保护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
01
沿江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污染等导致水体质量下降,
该地带是中国的农业主产区之一,拥有广阔的平原和河谷地区,适宜发展现代农业 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地理八下《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pptx
• 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 欧)、南京(依维柯)、武汉汽车工业 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庆菱、 嘉陵),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的雏形。
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
• 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 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 电力更加充足,但因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 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庭湖、太湖等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汉江、湘江、赣江、 岷江、鄱阳湖、洞
庭湖、太湖等
地势低平、平 原广阔、土地
肥沃
夏季炎热、冬 季温和、降水
丰沛
丰富的水能、 发达的内河航
运、 水产养殖、旅
根据地形图或景观图分析长 江上游和中下游的地形差异?
• 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 雨污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 西等省)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 是浙江省酸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 雨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污染加重。
酸雨形 成
生态环境问题
• ①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 后,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毁林开荒、 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 下降;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 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导致通 航能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 加剧了洪水灾害。
四川盆地
主要地形 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
• 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 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 电力更加充足,但因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 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庭湖、太湖等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汉江、湘江、赣江、 岷江、鄱阳湖、洞
庭湖、太湖等
地势低平、平 原广阔、土地
肥沃
夏季炎热、冬 季温和、降水
丰沛
丰富的水能、 发达的内河航
运、 水产养殖、旅
根据地形图或景观图分析长 江上游和中下游的地形差异?
• 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 雨污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 西等省)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 是浙江省酸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 雨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污染加重。
酸雨形 成
生态环境问题
• ①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 后,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毁林开荒、 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 下降;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 灌溉和防洪效益;河道淤塞,导致通 航能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 加剧了洪水灾害。
四川盆地
主要地形 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 及湖泊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 区
长江沿江地带.pptx
以宜昌 重 电力 庆为中心 冶金 以攀枝花六 钢铁 盘水为中心 煤炭
宜昌 重庆 煤 铁 水能 有色
成都
金属资源丰富
攀枝花 贵阳 丰富的煤 铁 六盘水 昆明 水能资源
第18页/共30页
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较多
第19页/共30页
西电东送 东部利用技术、信息、 科技教育、资金的优 势支援西部
害
策
长江 上游 地区
毁林开荒 8.31图 课本97
水土流失 陡坡垦殖 四条内 页活动1
森林减少 容
长江
课本98页 生命财产 课本98
中下 洪涝灾害 活动2 损失 页活动2
游地区
环境破坏
长江 水污染 排放污水 8.33图 98页活
沿岸 酸雨污染 酸性物质 下方 动3
第28页/共30页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第7页/共30页
2、辐射作用
辐射的基础和条件-重--要农业区,工业基础雄厚,
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辐射的动力-----
水陆交通便利。
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
辐射的方向----- 向南向北
辐射的渠道----- 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
辐射的意义----- 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差异
流经第三级阶梯,地形 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浩浩荡荡
第2页/共30页
第3页/共30页
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第4页/共30页
河湖特点:
主要河流和湖泊
第5页/共30页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的种类 及上下游地区资源种类和数量上的区别
八年级地理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长江中下游地形平坦,有发展种植业所需要 的水源充足,使本区成为我国重要农业区
3: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差异
上游
பைடு நூலகம்
中游
下游
1、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2、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 区别?
当堂检测
(1)从三个城市气温降水量月份分配判断,长江沿 亚热带季风 江地带气候应属于____________气候,这类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西湖
苏州园林
你知道这些景点是什么?在哪里吗?
长江沿线旅游景点众多,有山 水等自然景观,也有沿线丰富 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数不胜 数,适宜发展旅游业。
岳阳楼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 湖泊众多、湖泊中浮游生 物众多、饲料丰富。有利 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我们可 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长江中下游
新课导入
武汉黄鹤楼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第一课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学习目标导航
• 明确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范围及区位 优越性 • 明确沿江地带的气候特点及区内的区 域地理差异 重点难点 长江沿江地带的区位优越性区内差异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上海
攀枝花
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东西3000多千米,南北 100~200千米范围的“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 北纬25°~ 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 河航运发达。
2.说说三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三地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 明,降水丰沛。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 量在1000 mm以上。水热条件充足。
京杭大运河
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 通大动脉,航道总长七万多公里。 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 抵达武汉,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 百吨级可通宜宾。
山东省八年级地理下册《8.2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课件(1) 新人教版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位置(纬度、海陆): (图8.17) 范围 (起至点、区域形状): 长
上海 , 东起________ 四川的攀枝花 西至________ , 3000 东西绵延_______ 宽 千米, ~200 南北宽度100 _______ 千米。 带状 呈“ _______”区域 1 .
9
异活 动 1 : 地 形 、 景 观 差
长江上游景观
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阶 梯,江面狭窄,难多流急, 峭壁高耸,雄伟壮观。
10
长江中下游景观
流经第三阶梯,江阔水深, _________________ 水流平缓,支流众多,沿岸 _________________ 多平原,平坦开阔。
11
活 动 2 、 利 用 方 式 的 差 异
.
乌 江
湘 江 汉 京 广 线
武
南 赣 京
江 京 九 线
20
上 海
.
.
A D C
南京
武汉 重庆
B
E
上海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襄渝线 E川黔线
21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2)辐射作用
㈠辐射的基础与条件:
农业与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在国内处于 领 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㈡辐射的动力:
3
A
2
B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位置、范围: 2、自然条件: 地势和地形 气候和干湿地区 河湖和地表水
(图8.17)
(图8.18) (地图册34页)
4
(1)主要地形及地势特点
A
青藏高原
B
横断山脉
D
四川盆地
E F
C
1、长江流域主要的地形区是什么?
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有葛州坝、三峡 等地水电;丰富的矿产资源,便于的水陆交通。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 资源;廉价的水电;便利的水陆交通。
沿江地带的“钢铁工业走廊”
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 庆、四川攀枝花等五大钢铁工业基地
沿江地带的“汽车工业走廊”
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形成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乱砍乱伐、陡坡垦殖等。
环境危害 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对策
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绿化荒山、 兴修水利等 。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形成原因 1.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流水不易排开; 2.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 3.上游地区滥砍乱伐,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沿江地带的城市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
___上__游___城市密度最低, ___下__游___城市密 度最高, ___中_游____城市密度居中。
分组讨论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 都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
沿江地带有: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重庆 汽车摩托车基地。(四个特大城市)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优
不
势
足
西电东送
资金、技术、信息、产业
不
优
足
势
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 害及对策;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直接 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
对策:1.加大治理措施,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2.大力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煤炭能源 的比重 3.绿化、造林,提高植被净化空气的能力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 资源;廉价的水电;便利的水陆交通。
沿江地带的“钢铁工业走廊”
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 庆、四川攀枝花等五大钢铁工业基地
沿江地带的“汽车工业走廊”
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形成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乱砍乱伐、陡坡垦殖等。
环境危害 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对策
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绿化荒山、 兴修水利等 。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形成原因 1.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流水不易排开; 2.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 3.上游地区滥砍乱伐,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沿江地带的城市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
___上__游___城市密度最低, ___下__游___城市密 度最高, ___中_游____城市密度居中。
分组讨论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 都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
沿江地带有: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重庆 汽车摩托车基地。(四个特大城市)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优
不
势
足
西电东送
资金、技术、信息、产业
不
优
足
势
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 害及对策;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直接 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
对策:1.加大治理措施,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2.大力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煤炭能源 的比重 3.绿化、造林,提高植被净化空气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长江沿江地带》 共39页PPT资料
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上海世博会主 题馆外立面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为世界 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也是展馆节能的一 大标志。绿化隔热外墙在夏季将有效阻隔 辐射,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 到了冬天,外墙会形成保温层,降低风速, 从而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上海世博会主 题馆屋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 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上海世博会主题馆 墙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面积最 大的生态绿墙 >
1、地形差异:上游流经我国第一阶梯,江
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
中下游流经我国二__、__三__阶梯,江面_宽__阔_,水流 _平__缓_;_河__网_稠密,湖__泊__众多。
(图8.19、8.20)
2、利用方式差异:长江沿线可以发展_旅__游_
业;上游可发展_水__电_业,中下游可以发展 _内__河__航__运_业和_淡__水__养__殖_业。
四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1、洪 涝 灾 害 2 、水 土 流 失 3 、水 质 污 染 4 、酸 雨 过 多
详见书P85
长江的污染现状
据实地考查,长江干流自攀枝花以下至出 海口全长3600千米,共有工矿企业5万余家, 年排放污水60亿吨。
城市江段各类排污分布密集,污染影响互 相叠加,而岸边水域,水深相对较小,水流缓 慢,水体稀释扩散能力较弱。因此,污水入江 后,常形成沿岸污染带。长江干流是沿江城镇 主要的水源地,目前共有各类取水口500多个, 基本上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岸边污染带的影响。
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候,夏季_炎__热_,冬季温__和__, 四季_分__明_;降水_丰__富_,属_湿__润_区。
㈢、河、湖、水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
_河__网_稠密,湖__泊__众多,是我国_地__表__水_资源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课件
西电东送 资金、技术、信息、产业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攀 枝 花 钢
铁 集 团 公
司
南京菲亚特汽车制造厂区
湖北十堰二汽生产的汽车
重庆庆铃汽车公司新型商用车生产线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作用
1.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破坏及其危害
造成土壤退化, 土地肥力下降。
河道淤塞而导 致通航能力下降。
造成水库 的淤积,降低 水库发电、灌 溉和防洪效益。
造成中下 游江河、湖泊 的淤积,加剧 洪水灾害。
汇入长江的化学废水
2.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
1998年武汉洪水
你知道酸雨吗?
酸雨及其危害
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将pH 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 露、霜等)统称为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 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最具活力 的高新技 术和相关
产业。
由本地带 向南北辐
射。
以长江 沿江地带的经 济技术优势, 使我国南北经 济融为一体, 加强区域间的 经济合作。
南京长江大桥
沿江地带的城市
以重庆为中 心的长江上 游城市群
以武汉为中 心的长江中 游城市群
以南京为 中心的长 江下游城 市群
以上海 为中心 的长江 三角洲 城市群
课后练习
1. 长 江 沿 江 地 带 地 势 低平 , 以 __平__原___ 和 _低__山__丘__陵___为主。
2. 长 江 沿 江 地 带 属 于 亚热带季风 气 候 , 夏 季 炎热 ,冬季 温和 ,四季分明; 降水丰沛 ,
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 3. 长 江 沿 江 地 带 有 色 金 属 矿 产 资 源 丰 富 , 江 西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攀 枝 花 钢
铁 集 团 公
司
南京菲亚特汽车制造厂区
湖北十堰二汽生产的汽车
重庆庆铃汽车公司新型商用车生产线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作用
1.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破坏及其危害
造成土壤退化, 土地肥力下降。
河道淤塞而导 致通航能力下降。
造成水库 的淤积,降低 水库发电、灌 溉和防洪效益。
造成中下 游江河、湖泊 的淤积,加剧 洪水灾害。
汇入长江的化学废水
2.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
1998年武汉洪水
你知道酸雨吗?
酸雨及其危害
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将pH 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 露、霜等)统称为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 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最具活力 的高新技 术和相关
产业。
由本地带 向南北辐
射。
以长江 沿江地带的经 济技术优势, 使我国南北经 济融为一体, 加强区域间的 经济合作。
南京长江大桥
沿江地带的城市
以重庆为中 心的长江上 游城市群
以武汉为中 心的长江中 游城市群
以南京为 中心的长 江下游城 市群
以上海 为中心 的长江 三角洲 城市群
课后练习
1. 长 江 沿 江 地 带 地 势 低平 , 以 __平__原___ 和 _低__山__丘__陵___为主。
2. 长 江 沿 江 地 带 属 于 亚热带季风 气 候 , 夏 季 炎热 ,冬季 温和 ,四季分明; 降水丰沛 ,
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 3. 长 江 沿 江 地 带 有 色 金 属 矿 产 资 源 丰 富 , 江 西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