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比较

合集下载

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

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

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分析关键词翼状胬肉丝裂霉素C 羊膜角膜缘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其患病率较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患此病的总人数约为2000万~5000万[1],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

随着羊膜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眼科的应用,给手术治疗翼状胬肉拓宽了新的途径。

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在治疗中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能有效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缩小瘢痕,降低巩膜的暴露和睑球粘连,有效阻止异常结膜原性组织增生,达到翼状胬肉治愈防止复发的目的。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静止期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76例(89只眼),均无局部活动性炎性反应,其中男30例(38只眼),女46例(51只眼),年龄23~60岁,病程3~15年。

随机将其分为A、B组,A组38例(48只眼)行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角膜干细胞移植术,B组38例(41只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手术方式:①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局麻下行显微手术,开睑器开睑,做常规手术表面麻醉,用2%利多卡应在翼状胬肉体部结膜下与颈部浸润麻醉,使的覆盖在体部的球结膜与其下方组织形成潜在分离。

在胬肉体部距离角膜缘约3mm做一纵行的球结膜切口,然后用小剪刀把胬肉体部表面的球结膜从切口向内眦方向分离,直至半月皱襞处,并在该处剪断胬肉,夹起胬肉的端段,将胬肉体部与巩膜及附近的Tenon囊分离开,并把体部翻转置于角膜表面上。

用一块约4mm×6mm浸有0.02%丝裂霉素C的棉片置与胬肉结膜瓣下的巩膜上,用镊子夹住结膜瓣覆盖棉片4~5分钟,然后去掉棉片,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

然后把胬肉头部从角膜表面剥离下来。

做羊膜植片大小视暴露的巩膜面的大小而定,用10/0缝线缝与结膜断端。

四种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比较

四种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比较

四种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四种不同的翼状胬肉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能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最优术式。

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4种手术方式,即A:单纯肉切除术, B: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MMC)术,C:肉切除+羊膜移植术,D组: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

结果 A组复发率为36% , B组复发率为30%, C组复发率为26%。

D组复发率为10%。

四组间两两比较,统计学处理,P < 0.1,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能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丝裂霉素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移植翼状胬肉是眼表常见疾病,当胬肉侵及角膜中央区后,即影响视力又影响美观。

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很多,保守疗法有药物、腐蚀、烧灼、冷冻、激光、超声波等,但效果均不理想。

因此,手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而手术切除后的翼状胬肉易复发,为了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复发率的影响,我科从2008年4月-2011年4月的3年间对120例翼状胬肉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并观察术后复发率。

因本研究是讨论手术方式对复发率的影响,故对于复发性肉排除在本研究之外,现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92例120眼,男性45例,55眼,女性57例,65眼,患者的平均年龄42.5岁。

按患者的入院次序随机分配成四组,A组30眼,采取单纯肉切除术。

B组30眼,采取胬肉切除+局部丝裂霉素用药。

C组30眼,采取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

D组30眼,采取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1.2 羊膜的取材与保存:羊膜均为母体血清中排除肝炎、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性疾病的足月顺产或剖宫产健康孕妇胎盘上的无菌羊膜。

将新鲜胎盘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含2000u/ m1妥布霉素生理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将羊膜从绒毛膜分离出来,上皮面朝上平铺贴附于含2000u/m1妥布霉素湿纱布垫,置于4℃冰箱内保存,24小时内使用。

翼状胬肉撕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体会

翼状胬肉撕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体会

翼状胬肉撕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体会摘要】目的观察0.2%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撕除术后预防胬肉复发的疗效。

方法 198例(209眼)翼状胬肉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 101 眼,观察组108眼,两组均施行胬肉撕除术,观察组术中用0.2%丝裂霉素C,随访12个月。

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7.7%,观察组复发率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观察组角膜创面延迟愈合, 8眼有浅层点状角膜炎,无1例结膜切口裂开。

结论翼状胬肉撕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能有效预防胬肉复发。

【关键词】翼状胬肉丝裂霉素C 副作用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与许多环境因素有关,一般认为由于多种原因(如风沙、紫外线等刺激)使结膜深层弹性纤维变性,炎性细胞增生形成翼状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轻者有局部刺激症状。

较大胬肉进展至角膜瞳孔区时引起遮挡,肥大而充血的胬肉压迫局部角膜引起散光,从而影响视力。

当胬肉影响美观或视力时,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但手术方法不同,会影响复发率。

因此,在治疗和预防复发方面仍有许多争论。

我科在2004年1月-2009年12月对108眼行胬肉撕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术,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98例(209只眼),其中男性 116眼,女性93眼,年龄 27-76岁,平均 58岁,工人39眼,农民82眼,渔民58眼,其他30眼,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男性59眼,女性49眼,平均年龄57.6岁,工人21眼,农民42眼,渔民30眼;对照组男性57眼,女性44眼,平均年龄58.6岁,工人18眼,农民40眼,渔民28眼。

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观察组爱尔卡因表面麻醉3次,用镊子轻轻提起胬肉表面的球结膜,取2%利多卡因及少许0.1%肾上脉素注射于其下,令球结膜水肿隆起,与翼状胬肉分离,嘱患者眼球转向胬肉对侧,显微镜下用镊子轻轻提起胬肉颈部表面结膜,用显微剪剪开结膜一个小口,于结膜下把胬肉从结膜与巩膜组织中分离出来,分离至泪埠边缘,并放射状剪开结膜至泪埠边缘,保留该结膜瓣组织,剪除胬肉的所有结膜下组织,直至泪埠边缘,烧灼巩膜充分止血,用有齿镊子于角膜缘处贴球壁夹持胬肉颈部,稍提起后沿着顺或逆时针方向撕向胬肉头部,利用剪切力将其头部撕离角膜面,残余部分待其略水肿后逐一撕去,用棉棒擦拭干净结膜下组织,结膜瓣下及术区巩膜面放置0.2%mg/ml的丝裂霉素作用3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结膜瓣原位用10/0缝线缝合固定于切缘结膜上,空置出3-4mm的角巩缘,共约4针,术毕涂典必殊眼膏,若没有典必殊眼膏,也可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及地塞米松2mg,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后敷料包眼。

显微镜翼状胬肉切除与丝裂霉素应用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对比

显微镜翼状胬肉切除与丝裂霉素应用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对比

显微镜翼状胬肉切除与丝裂霉素应用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45例(48只眼)分别行显微切除22例(23只眼),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23例(25只眼)。

结果术后观察2~18个月,术后单纯切除复发4例(17%),丝裂霉素组复发2例(8%)结论显微镜下单纯切除翼状胬肉与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均可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但联合使用丝裂霉素效果更好。

【关键词】翼状胬肉;显微镜单纯切除;丝裂霉素;复发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20%~50%。

目前多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但费用较高,基层医院采用自体球结膜移植或抗增殖性药物丝裂霉素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有较好疗效。

1对象: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45例(48只眼),随机分为A组22例(2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B组23例(2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使用丝裂霉素。

其中男20例,女25例。

多为鼻侧翼状胬肉,年龄45~70岁,其中复发性胬肉10例,发病时间为2~21年,胬肉头部已侵入角膜内2mm以上,有2例为鼻颞侧双胬肉。

2治疗方法:1手术:术前常规滴妥布霉素滴眼液1~2天。

手术方式:原发性翼状胬肉以显微单纯切除为主。

方法:全部手术均采用表麻加局麻下,在翼状胬肉头部前0.5mm作切口,并由此分离翼状胬肉头部至角膜缘处,将翼状胬肉的头颈部提起与角膜缘及巩膜分离,剪除翼状胬肉的头颈部,分离体部的结膜和结膜下组织至泪阜处,充分剪除结膜下增生的组织,将巩膜表层血管烧灼止血。

复发性翼状胬肉则在上述手术基础上加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以巩膜暴露区的大小,在术眼上方取5mm×3mm大小游离的球结膜瓣,将其置于植床上铺平,上皮面朝上,用10-0无损伤缝线间断缝合于距角膜缘3mm的浅层巩膜上,供区创面不处理。

A组术后常规滴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3~4次/天,一滴/次,7~10天;B组术中以0.25mg/me丝裂霉素C棉片与术区球结膜和巩膜之间,5分钟后以生理盐水冲去,2组患者术后均加点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点眼控制结膜炎症,以减少复发。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术中的应用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术中的应用
F l a p Au t o g r a f t
李长生 王 炜
( 1 . 江苏省 中西医结合 医院,江苏 南京 ,2 1 0 0 2 8 ;2 . 南京 医科 大学眼科 医院,江苏 中图分类 号:R3 2 2 . 9 + 1 文献标 识码 :A
南京 ,2 1 0 0 2 9 )
【 1 】 危 北海 , 贾葆 鹏 . 单纯 性肥 胖病 的诊 断及 疗 效评 定标 准 【 J ] . 中国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1 9 9 8 , 1 8 ( 5 ) : 3 1 7 . 3 1 9
足三 里、阳陵泉、三 阴交;嘱患者适量饮用麦冬 、玉竹等茶饮,
进行适量体 育锻炼 ,避 免服用燥 热之 品,多食 芝麻 、黑木耳 、 核桃 、干 贝、雪梨 等滋 阴的食物 。
编辑 :许怡萌 编号 :E C . 1 3 1 1 0 3 1 6( 修 回:2 0 1 4 . 0 1 . 1 9 )
丝 裂 霉 素 C在 翼 状 胬 肉 结 膜 下 转 移 术 中 的 应 用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i t o my c i n C i n P t e r y q i u m E x c i s i o n a n d C o n j u n c t i v a l
0 . 8 t o 1 . 0 h a d 4 0 e y e s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4 2 . 5 5 %, a n d g r e a t e r t h a n 1 . 0 h a d 1 6 e y e s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1 7 . 0 2 %,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a s t i g ma t i s m: a l l a v e r a g e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后减少复发的效果。

方法63例72眼翼状胬肉手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0.3mg/mL),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6个月。

结果72眼中71眼治愈,1眼复发,复发率1.41%。

结论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率,简便而廉价。

标签:丝裂霉素C;翼状胬肉;疗效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更为常见,鉴于它病因的复杂性和高发病率,因而在眼科临床上十分重视。

尤其是它的术后复发率也一直是眼科医师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们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翼状胬肉手术病人,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疗效好,复发率低,简便而廉价,现做如下报告: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72眼,其中双眼9例,男22眼,女50眼,右33眼,左39眼,年龄29~73岁,平均53岁。

4例4眼为复发性。

70眼在鼻侧,2眼在颞侧。

胬肉头部在角巩膜缘内1.5~4mm。

1.2手术方法本组63例手术均在局麻加表麻及手术显微镜下就进行。

爱尔卡因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胬肉体内局部麻醉。

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固定并提起胬肉头部,显微角膜剪剪开头部与角膜粘连,使胬肉组织完整地从角膜表面切除干净。

沿胬肉颈部两侧剪开球结膜,钝性分离胬肉体部结膜与结膜下组织及胬肉与巩膜间的粘连。

沿胬肉体部弧形剪开球结膜,尽量保留较正常的球结膜并将结膜向外推,尽可能多地切除结膜下增生组织,彻底止血。

取含0.3mg/mL MMC溶液的棉片置于裸露区巩膜表面,避开角膜缘及角膜,用结膜瓣遮盖,持续3分钟后弃之,然后用生理盐水100ml充分冲洗。

角膜缘附近暴露3mm*3mm巩膜区,将结膜用10--0线固定于巩膜上。

术毕涂金霉素眼膏包眼。

术后第一天起换药,滴抗生素眼液,术后3天起滴用皮质类固醇眼液,每天4次,每周随访一次至结膜充血完全消退。

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加用丝裂霉素C(MMC)抑制术后复发的比较研究

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加用丝裂霉素C(MMC)抑制术后复发的比较研究

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加用丝裂霉素C(MMC)抑制术后复发的比较研究张园;柯毅【摘要】目的翼状胬肉切除加用丝裂霉素C能抑制术后复发,对术中与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加用0.02%丝裂霉素C;B组:术后应用0.02%丝裂霉素C;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72例(76只眼),其中A组35只眼中2眼复发(5.7%),B组41只眼中3眼复发(7.3%),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加用MMC与术后应用MMC均能安全、有效抑制胬肉复发.【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2(012)010【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切除;丝裂霉素C(MMC);复发【作者】张园;柯毅【作者单位】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2【正文语种】中文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尚不明确。

据Coroneo MT 的调查,翼状胬肉多发生在北纬40°左右地区和赤道地区,当地人群患病率甚至可以高达22%,而在这一地区以外的人群发病率不到2%[1],高发病区的显著环境特征是紫外线辐射较强烈,由此可见,翼状胬肉的发生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损害角膜缘干细胞气候干燥接触风尘等有关系,与患者的职业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电焊工、冲浪爱好者、渔民、海员等是高发人群以Kuwahara K 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翼状胬肉是肿瘤样组织,其细胞生长和DNA 复制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推测主要病因学因素可能是氧化应激反应由紫外线引起的眼部代谢紊乱[2]。

临床观察显示,以睑裂斑为基础发展而成翼状胬肉的可能性很高,一般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翼状胬肉位于睑裂部球结膜伸入到角膜表面,单侧者多见于鼻侧双侧者则分别位于角膜的鼻颞两侧,组织学上以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增厚和发生弹性样变,上皮衬着的变性结膜组织越过角膜缘侵入角膜为特征;假性翼状胬肉是角膜溃疡、灼伤或化学腐蚀伤球结膜因水肿隆起与角膜上皮细胞缺损部位粘连造成,角膜缘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临床可见一索条或三角形结膜皱襞固定在角膜混浊部位,结膜只在头部与角膜粘连,在跨过角膜缘处无粘连而呈桥形探针可以通过这一点可与真性翼状胬肉鉴别,如果在视力美观及眼球运动功能无影响的话,可以不予治疗,反之应考虑手术治疗。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比较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比较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比较高琳;艾明【摘要】目的::比较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手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中使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5眼随机分为三组,手术均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中分别采用0.15g/L丝裂霉素21例22眼,采用0.25 g/L丝裂霉素20例22眼,采用0.4g/L丝裂霉素19例21眼,治疗术后随访6mo~2a。

结果:三组复发率分别为9%,5%,5%,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6%,33%,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0.15g/L,0.25g/L和0.4g/L浓度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相似,但并发症0.15g/L浓度组发生率更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AlM: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eatment on recurrent pterygium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mitomycin C ( MMC) in the pterygium excision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orneal limbal stem cell autografting ( CLSC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 65 eyes ) with recurrent pterygiu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ll cases were accepted CLSCA, 21 patients (22 eyes) were given 0. 15g/L MMC during operation, 20 patients ( 22 eyes) were given 0. 25g/L MMC during operation, 19 patients ( 21 eyes ) were given 0. 4g/L MMC during operation.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mo to2a.RESULTS:The recurrent rat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9%, 5%, 5%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 05). The complication rat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5%, 36%, 33%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 05). CONCLUSlON: Thetreatment to the recurrent pterygium using low concentration MMC has the similar recurrence rates, but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it is an ideal operation method,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2页(P359-360)【关键词】复发性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作者】高琳;艾明【作者单位】43006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43006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方法:将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5眼随机分为三组,手术均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中分别采用0.15g/L丝裂霉素21例22眼,采用0.25g/L丝裂霉素20例22眼,采用0.4g/L丝裂霉素19例21眼,治疗术后随访6mo~2a。

翼状胬肉3种术式疗效比较

翼状胬肉3种术式疗效比较

翼状胬肉为结膜组织变性所致的一种良性增殖性病变,原因不明,可能与风沙、烟尘、阳光、紫外线等长期刺激有关,多发生于室外工作者。

其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1-2]。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减少术后复发率的3种手术疗效进行了比较。

现采用在翼状胬肉切除基础上联合应用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人羊膜移植术及丝裂霉素C 治疗,比较3种术式的疗效,寻找防止复发、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门诊和住院翼状胬肉患者50例(60眼),其中男32眼,女28眼,年龄36~76岁,平均62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视力、屈光、裂隙灯、眼压等眼科常规检查。

排除胶原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干眼症、眼表急性炎症、睑球粘连及角膜缘部曾经接受手术者。

胬肉均为初发,鼻侧、头部浸入角膜缘内1~5mm 。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

A 组丝裂霉素C 组(MMC )20眼,B 组羊膜移植术组(AMT )20眼,C 组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ALCT )20眼。

1.2羊膜的制备与保存羊膜取自剖宫产健康孕妇的胎盘,产前孕妇进行血清学监测,排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者。

剖宫产后立即取其胎盘,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胎盘表面的血迹,用含抗生素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泡胎盘10min ,将羊膜从绒毛膜分离出来,上皮面朝上平铺于滤纸上,剪成3~4cm 大小,将其置入100%无菌甘油瓶中脱水24h 后转移至另一甘油瓶内,密封置入4℃冰箱内保存,使用时用生理盐水冲去甘油,聚维酮碘浸泡10min ,再入8×104U/L 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中,复水30min ,并冲洗3次后使用。

1.3手术方法手术均在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及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MMC 组:按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切除距胬肉头部0.5mm 正常角膜处开始,沿其外周浅层切开上皮层及其基质浅层,切削深度以完全切除病变组织为宜,剖切胬肉头部,确保角膜上下不留血管及纤维组织,继续分离胬肉下组织至泪阜部,剪除胬肉头部及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烧灼止血。

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应用

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应用

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应用杨建华;张琳;罗立勤;郑利民;杜鹏程;包春华【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382例(400眼)采用两种不同术式分两组行手术治疗。

Ⅰ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Ⅱ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

经过6个月~5年的对比观察。

结果两种术式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19眼,治愈104眼,复发15眼,复发率12.6%;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手术281眼,治愈276眼,复发5眼,复发率1.8%。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 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明显低于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且术后角、结膜上皮修复快,视力恢复好。

%Objective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urgical method to treat pterygium by pterygium excision with limb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with mitomycin C in the operation. Methods 382 (400 eyes)pterygium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twogroups:Ⅰgroup:pterygium excision combined with limb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Ⅱgroup:pterygium excision with limb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with mitomycin C in the operation,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o 36 months.Recor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pterygium,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results of each surgical method. Results The compari son of the recurrence rate of different pterygium group:Ⅰgroup (119 eyes) had 15 eyes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2.6%;Ⅱgroup(281 eyes) had 5 eye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1.8%.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currence rate among the two group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s Pterygium excision with limb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with mitomycin C in the operation is a better treatment to lower the recurrence rate of pterygium and better improvement visual acuity and corneal epithelial repair.【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丝裂霉素C【作者】杨建华;张琳;罗立勤;郑利民;杜鹏程;包春华【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包头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33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呈三角形膜样增生侵犯角膜的一种慢性眼表疾病[1]。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术中的应用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术中的应用

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 药物与临床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因结膜慢性炎症、风尘、烟雾、阳光长期刺激等致使结膜慢性增厚而形成,尤其是,紫外线照射是及其重要的致病原因[1]。

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胬肉的不足是术后复发率高,可达29%~88%[2],国内报道为2%~70%,国外报道为24%~89%[3]。

我院将单纯胬肉切除术和术中,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患者140例(140只眼),男性60例,女性80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6岁,平均66岁,均为原发,所有患者翼状胬肉头端经过角膜缘内2m m以上,其中2例达瞳孔外侧缘。

患者知情后随机分3组,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49只眼,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47只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48只眼。

1.2 治疗方法手术按下列步骤进行:结膜囊内倍诺喜0.4%液,局麻开睑器开睑;2%利多卡因予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麻醉;距角膜缘1mm处,剪开结膜和结膜下组织和Tenous囊,暴露巩膜,不需要缝合游离结膜,术中用M M C组,再用0.02%M M C浸泡棉片置于角膜和裸露的巩膜上,持续4~5min后用至少200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去除残余的M M C,术后应用组M M C组,胬肉切除术后,嘱院外滴0.02%M M C液,1d2次,持续5d。

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激素眼液(典必殊眼液),1d4次,至少1个月,门诊定期复查6个月,电话随访2~5年。

1.3 判断标准治愈:结膜平整,无充血,角膜创面上皮覆盖,无新生血管和翼状胬肉增生。

复发:结膜充血增厚,角膜创面有新生血管和翼状胬肉增生。

2 结果3组病例术后2个月后角膜上皮都已经愈合,结膜上皮化良好,无感染,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时间。

术中使用M M C有好多复发(4%)。

三种不同术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三种不同术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三种不同术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对比观察目的:考察丝裂霉素和羊膜移植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进行手术。

A组进行单纯切除术,B组联合丝裂霉素翼状胬肉切除术,C组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

观察手术后2周、1月、6月、1年、2年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在2年的术后观察期内,没有出现感染、羊膜移植排斥反应、创面溶解、复视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

B、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可采用联合丝裂霉素翼状胬肉切除术或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预防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且两者具有价格便宜,方法容易操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翼状胬肉切除术;丝裂霉素;生物羊膜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因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俗称“胬肉攀睛”这是一类患病率达到2%~5%的眼科疾病[1-2]。

翼状胬肉的存在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

近代研究表明翼状胬肉发病主要是由于氧化损伤及异常增生、角膜缘干细胞的功能缺陷、病毒感染、异常细胞及血管增生及基质重建造成,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3-4]。

该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但是术后复发率极高,达到25%~89%[4-5]。

因此,研究能够术后并发率低的手术方法对于翼状胬肉患者治疗极为重要。

本研究就本院收治的170例(200只眼)翼状胬肉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进行单纯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翼状胬肉切除术及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欲探究安全有效且能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疾病治疗方法,现将本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眼科门诊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70例(20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B组、C组),每组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眼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比较

眼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比较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8 期2018 Vol.5 No.863总而言之,麻醉医师在制定老年骨折患者的麻醉方案时,可以优先选择行椎管内麻醉,可明显降低麻醉对患者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1] 魏崇锋.比较椎管内麻醉与全麻对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9):61-63.本文编辑:鲁守琴眼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 的方法比较于 娜(解放军第二0八医院461临床部,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眼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 的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术中应用组与术后应用组,各30例。

其中术中应用组患者采取眼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治疗,而术后应用组患者采取眼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复发率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且术中应用组与术后应用组患者的手术后的复发率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于患有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患者采取眼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以及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 治疗效果均较好,疗效相当,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眼科翼状胬肉切除;丝裂霉素C ;【中图分类号】R77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8.63.02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科的常见疾病,该疾病的多发人群为户外劳动者,该疾病的主要病因为风尘、日光、烟雾等慢性刺激等,而该疾病的常见临床为视力障碍,该疾病一般采取手术切除,但是术后的复发并较好,部分患者的复发率甚至高达八成[1]。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国际医药 卫生导 报 2 0 年 第 l 卷 第 1 09 5 期
I MHGN,J n ay 2 0 ,V 1 s No1 a u r 0 9 o. 1 .
U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联合丝裂霉素 ,厶 口 疗翼状胬 肉
的疗效 比较
陈晓凯 张世 华 宁静静

【 摘要】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术式联合丝裂霉素 cM C 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 9 例 1 ( ) M 0 2 0
B (. )a d 2 e e u f4 y si r u (. 4% . h o p r s nb t e nG o p Aa d 7 5% n y so to 5e e n G op C 4 4 ) T e c m a io ew e r u n
H i h u C Dt a h s t l H i h u 5 6 0 , h n u z o O r ] o pi a , u z o 1 0 1 C i a
[ b t a t O j c i e T o p r h u a i e e f c f t r e d f e e t o e a in A s r c 】 b e t v o c m a e t e c r t v f e t o h e if r n p r t o
眼翼状胬 肉患者, 机分为A 、c f 选 、B 三组。 组 3例 (5 , 组 3 例 (O ,e 3 例(5 。A A 0 3 眼)B O 4 眼) 组 O 4 眼) 组行
常规翼状胬 肉 除巩膜暴 露疗 法; 组行 翼状胬 肉切除羊膜移植; 组行翼状胬 肉切除 自 角膜缘干 细胞 切 B C 体 移植 , 三种方式均术 中联合丝裂霉素 C 。术后随访 观察 1 ~2 个月, 2 4 观察胬 肉复发情况。结果 A : 肉 组 胬 复发 1 例。 组: 肉复发 3 c 胬 肉复发 2 A 0 B 胬 例。 组: 例。 组与 B c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 0 , .5 ) B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结论 翼状胬 肉切 除联合 自 、c 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 羊膜移植术治疗初 发 性翼状胬 肉术后 复发率 均较低 ,其 中 自 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术更是 治疗翼状胬 肉的理 想术式。

单纯翼状胬肉两种改良术式的疗效比较

单纯翼状胬肉两种改良术式的疗效比较

所 有 患 者 均 为 2o o 5年 4月 ~ 0 7年 8月 我 院 眼 科 年 20 龄> 8岁 的原 发 性 翼状 胬 肉静 止 期 患 者 ,胬 肉头 部 侵入 角 1 膜> m, 发 性翼 状 胬 肉及 外 眼疾 病 , 干 燥 综 合征 予 以 2m 复 如 排 除。 10例 ,2 共 1 16只眼 , 4 男 8例 , 6 女 2例 , 机分 为两 组 , 随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组 5 4例 6 2只眼 ,联 合丝裂霉 素 C组 5 例 6
麻 醉 , 微 镜 下 将 胬 肉 头 部 剥 离 , 离 胬 肉 下 组 织 , 除 胬 肉 显 分 剪
头 、 部及肥 厚增 生 的结膜 下组 织 , 分止 血 , 颈 充 于颞 上方 球结 膜取 一块 带有 角膜缘 干 细胞 的球 结膜 移植 片 , 小 略大 于胬 大 肉切 除 区 . 合后 用 1 — 对 0 0线 间断对 位缝 合 。
(2 1 6只眼 ) 随机 分 为两 组 , 角膜 缘干 细 胞移 植 组 (4例 6 5 2只眼 ) 丝 裂 霉 素 C组 (6例 6 , 5 4只 眼 ) 术 后 随访 6至 1 , 2
个月, 比较 两方 法 的疗效 。 果 : 结 角膜 缘 干细胞 移植 组 3例复 发 , 复发 率 为 48 丝 裂霉 素 C组 1 例 复发 , .%; 1 复发 率为 1 .%。结论 : 72 两种 方法 均 可降低 翼状 胬 肉的复 发率 . 角膜 缘干 细胞 移植 术恢 复快 , 但 复发率 低是 治疗 翼状 胬 肉的理
11一 般 资 料 .
面上 皮愈 合时 间为 6 1 。 ~ 0d 术后 随访 6 1 个 月 , 膜缘 干细 ~பைடு நூலகம் 角
胞 移植 组 6 2只眼 , 3例 复 发 , 发 率 为 48 联 合 丝裂 霉 素 复 .%; C组 6 4只 眼 , l 复发 , l例 复发率 为 l .%。 72

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应用

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应用

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手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 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疗效。

方法:49 例(54眼)翼状胬肉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区局部用0.02%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12个月。

结果:52眼达到治愈标准,2眼复发。

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标签:翼状胬肉手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呈三角形膜样增生侵犯角膜的一种慢性眼表疾病[1]。

不仅影响美观产生眼部刺激症状,还可导致角膜散光影响视力,甚者出现眼球运动障碍。

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各种方法均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有报道复发率高达30%~50%[2]。

我院2010年11月—2013 年6月在胬肉切除术中局部应用0.02%丝裂霉素C 治疗翼状胬肉49 例(54 眼),随访6个月~12 个月,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9 例54 眼,男26 例30眼,女23 例24 眼,平均年龄57 岁。

1.2 手术方法[3]术前准备:抗生素眼水点眼3d。

术中方法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①~③,④暴露巩膜裸区约5mm×6mm,充分止血。

⑤将浸有0.02%MMC溶液棉片置巩膜裸区3分钟,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之。

⑥于6点位角巩膜缘处取相应大小之游离结膜瓣(包括角膜缘内0.5 mm的角膜上皮)相对应放置于巩膜裸区,用10-0无损伤缝线与相邻球结膜、浅层巩膜间断缝合8针。

⑦术眼涂抗生素眼膏,单眼包扎。

1.3 疗效评定①痊愈:角膜创面愈合,光滑透明,荧光染色(-),结膜平复,无充血、增生及新生血管;②复发:结膜充血明显,角巩膜缘出现新生血管和胬肉增生。

2 结果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12个月,52眼痊愈,2眼术后复发,复发率为3.70%。

患者均未出现虹膜炎、巩膜溶解及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的眼部并发症。

显微翼壮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的临床应用

显微翼壮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的临床应用

显微翼壮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的临床应用摘要观察显微翼壮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我院于2005年2月~2006年4月收治原发性翼壮胬肉52例(77只眼),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翼壮胬肉,同时用0.04%丝裂霉素C棉片粘贴巩膜面4分钟。

结果:出现并发症巩膜坏死2例(2只眼占2.59%),复发6例(6只眼占7.79%),治愈44例(69只眼占89.61%),有效率为84.61%。

结论:显微翼壮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疗效满意。

关键词显微手术翼壮胬肉丝裂霉素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52例(77只眼),原发性翼壮胬肉,男14例(22只眼占26.92%),女38例(55只眼占73.07%),其中汉族42例(64只眼占80.76%),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各5例,各占9.6%,年龄35~72岁,职业,均为农牧民。

手术方法:术前30分钟结膜囊滴爱尔卡因3次,表面麻醉,常规消毒,庆大霉素液冲洗结膜囊,2%利多卡因注入胬肉体部及结膜下局部麻醉,粘贴导液袋,开眼睑,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采用显微器械,从翼壮胬肉头部开始剥离,暴露局部前弹力层及巩膜,分离结膜下增生肥厚组织并剪除,剪除胬肉头部,刮干净角膜面及角膜缘残留组织,巩膜面烧灼止血,暴露巩面4mm×4mm,粘贴0.04%MMC棉片,持续放置4分钟,然后用80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角膜,巩膜面及球结膜,冲洗液流入导液袋以防污染。

用0/10尼龙线距角膜缘3mm处,将胬肉颈部缝合固定于巩膜面3针,结膜囊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单眼包扎,1周后滴用氧氟沙星眼液及眼膏,结膜缝线自然脱落。

结果并发症:术后1周~1月内出现2例(2只眼)巩膜浅层坏死形成溃疡,1例行结膜移植手术治愈,另1例局部滴50%葡萄糖液10天后痊愈。

治愈标准:角膜创面愈合,透明光滑,残留角膜云翳,结膜无充血平滑无增生。

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侵入为复发。

治愈44例(69只眼)治愈率为84.61%。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丝裂霉素C液滴眼预防复发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丝裂霉素C液滴眼预防复发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丝裂霉素C液滴眼预防复发
刘济琪;黄红深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18)1
【摘要】翼状胬肉是一三角形纤维血管组织,从球结膜侵入透明角膜,在单纯切除术后具有很高的复发率。

我们研究了12例(12眼)翼状胬肉术后丝裂霉素C滴眼治疗的疗效和毒性。

在手术后用0.02%丝裂霉素C1日2次滴眼共有何病例复发,也未见有何严重副反应,提示此种治疗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阻翼状胬肉的复发。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刘济琪;黄红深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7.330.5
【相关文献】
1.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应用贝复舒与爱丽滴眼液疗效对比观察 [J], 李强;万鹏霞
2.翼状胬肉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复发的观察 [J], 王迎开;姜涛;赵锡同;宋国训;杨珊珊
3.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早期应用 [J], 高凡;顾莉莉;王彦荣;王琦
4.较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玻璃酸钠滴眼液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张秀妮
5.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滴0.04%丝裂霉素C液的疗效观察 [J], 解培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比较
发表时间:2018-03-15T12:25:34.9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4期作者:刘吉
[导读]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结膜上皮组织增厚并且发生弹性样变。

(中电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朔州 036011)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丝裂霉素C联合切除切除翼状胬肉的方法比较。

方法:选取我院从 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的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对照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5.0%,对照组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2.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丝裂霉素C;翼状胬肉;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138-02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结膜上皮组织增厚并且发生弹性样变,上皮趁着的变性结膜组织超过角膜缘侵入角膜为特征。

单纯的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风险较高,所以医学界思索出了许多抑制胬肉复发的办法,其中丝裂霉素就是较为有效的方法[1]。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了丝裂霉素在手术中和手术后使用的复发率,对比两组方法评估两种方法的复发率情况。

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的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小不超过18岁,最大年龄不超过60岁,平均年龄为(45.38±2.54)岁,胬肉在角膜上大于2毫米。

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不超过19岁,最大不超过60岁,平均年龄为(46.21±2.16)岁,胬肉在角膜上生长大于1.5毫米。

研究组手术中使用0.2mg\ml的丝裂霉素,使用时间为五分钟,对照组手术后使用0.4mg\ml的丝裂霉素C,使用时间为一天两次,一次一滴,持续五天。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步骤一致,先对结膜处进行消毒,使用多卡因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麻醉,在角膜缘1毫米的地方,剪开芥末和结膜下组织,让胬肉体部和头部进行分离,使用镊子和圆刀进行切除胬肉头部,用镊子剪掉离断体部结膜下组织,使得巩膜暴露出来,研究组手术中使用0.4mg\ml进行冲洗角膜缘和裸露的巩膜,冲30毫升,洗掉剩余的胬肉。

最后用纱布覆盖住,对照组在手术后使用0.2mg\ml的丝裂霉素进行清洗。

患者在不同时间复诊时,若胬肉再次扩张到1.5毫米以上,就视为复发[2]。

1.3 统计学意义
将相关的研究数据录入表格中,用SPPS18.0软件对此次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分析,用(x-±s)来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进行表明,用χ2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技术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对照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5.0%,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2.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丝裂霉素C是由头状链霉菌发酵物滤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在组织中激活成为一种烷化物,选择行一直DNA、细胞RNA 和蛋白质合成,从而组织细胞分化和复制。

通过组织培养证实,它是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强力抑制剂[3]。

翼状胬肉畏光,患者会不停流泪,并伴有异物感,翼状胬肉可使得球结膜、巩膜坏死、巩膜溶解穿孔。

翼状胬肉是一种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病变组织有增生的球结膜侵袭到角膜上,成三角形,如翼状,翼状胬肉的术后的复发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因此就要使用丝裂霉素,以有效的降低其复发率。

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芥末长期暴露在日光、风尘、烟雾等刺激下。

球结膜和结膜下纤维血管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

变性组织向角膜内发展,破坏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

近些年研究推测出,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也可能是局部干燥引致组织增生隆起,导致临近角膜局部变薄或小凹以及免疫性非感染性炎症有关。

翼状胬肉术后不可被阳光和紫外线照射,所以要佩戴太阳镜,点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点用人工泪液。

小而静止的胬肉无需手术,但会影响美观,若胬肉为进行性或已近瞳孔区,绪行手术切除,为有效避免手术后翼状胬肉复发,除了让患者得到良好地糊里之外,还要手术中或者手术后可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

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书中使用丝裂霉素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5.0%,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0.2ml\丝裂霉素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2.5%,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使用丝裂霉素切除翼状胬肉后复发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丝裂霉素不管是在术中使用还是术后使用,都得到良好的效果,都值得医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鸣,俞晓艺,蒋凌.5-氟尿嘧啶及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术中的应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2):230-230.
[2]王冲,任亚琳,毛羽.丝裂霉素C和5-氟尿嘧啶对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作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3(17):78-78.
[3]申济奎,刘应鹏.丝裂霉素C三种应用方法对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比较[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7(4):4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